自然辩证法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它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主张人类应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原则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哲学思想,旨在探索并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问题。
它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平衡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自然辩证法的原则1. 尊重自然原则自然辩证法倡导尊重自然、珍视自然的观念。
人类应该认识到自然拥有自己的规律,人类不能盲目侵害自然而导致生态破坏。
尊重自然原则要求人类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要遵守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顺应自然原则顺应自然原则是指人类应该根据自然的规律行事,与自然保持和谐共生的状态。
人类的活动应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得违背自然规律,以避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顺应自然原则不仅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自然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3. 保护自然原则保护自然原则要求人类积极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生态和谐。
人类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以保证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自然辩证法的应用1. 生态建设自然辩证法的应用可以指导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了解自然的规律和特点,人们可以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采取生态友好型的设计,构建绿色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资源管理自然辩证法的原则可以指导人们合理利用和管理资源。
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可以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
例如,在能源领域,人们可以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共生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共生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探索人类与自然共生的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观点,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它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并非两个孤立的实体,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
人类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自然环境则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来支持人类的生活。
因此,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剥削与破坏。
基于这个理论框架,我们可以探索人类如何实现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对于人类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意味着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减少废物排放等。
其次,我们应该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具有创造力和复杂性,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自然的多样性。
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我们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这将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从过度开发和剥削转变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应该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重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循环。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例如,我们可以倡导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最后,自然辩证法还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进步,而不是人类单方面的发展和扩张。
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节奏和规律,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
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
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
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一、辨证的自然观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
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
[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
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黄帝曾经提出“自然辩证法”,它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有自然的调和关系,和谐的发展。
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只有在自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繁衍生息,而自然也需要人类的参与,才能达到调和、协调、和谐的发展。
因此,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单纯的控制与破坏。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从而使人类和自然可以长期和谐共处。
同时,人类也应该利用自然的资源和力量,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然辩证法所提出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保护自然,同时也要利用自然的资源和力量,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共处,实现自然辩证法的理想。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实践使人类渐渐从统一中分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人类产生以后,就总是对自然有着这样那样改造,虽然从生态意义上来说人类还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从本质上说,人类更像是既想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但又不愿离开自然的自身矛盾体。
离开了自然,人类就失去了生活的原材料,必然不能生存下去,但人类又不甘心自然的生存着,想要通过改造自然达到自己高于自然的生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是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十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并揭示自然规律中的辩证规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生态环境挑战。
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运动变化的整体。
自然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方式对于认识和理解自然的重要性,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地关系”的理论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本问题。
传统观念中,人类被看作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
自然辩证法则强调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前,我们面临着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结果。
三、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
首先,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从人类社会活动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我们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绿色发展模式的实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
同时,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最后,我们要加强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四、应对当前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发展理念自然辩证法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发展理念自然辩证法意思是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束缚,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立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
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蕴历史辩证思维。
历史辩证法认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创建历史的前提,根本取决于人类是历史的结果。
人类对历史的赓续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都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的再出发和再创造,因而人类在享受和利用历史馈赠的同时,应当保持理性认知以摆脱历史层积带来的各种外在束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是在把握时代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立足环保理念和实践经验基础上诞生的。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摘要: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对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人与自然,发展观,环境,和谐,可持续,协调发展通过李教授《当代自然辨证法》课程,我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自然辨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训练,对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总结,我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自然发展的现状从人类生活方面,现在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过于旺盛,而一切物质的东西最终都得向大自然索取原料再经过工厂的生产而获得,人类只有从道德上检讨自己,学会过俭朴的生活,才会有自然与人的和谐,但是,目前人类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资源与环境方面,我国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西部生态系统脆弱,西北干旱少雨,沙漠化严重;西南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必须严加保护。
东部地区固然要加大治理和改善环境的力度,但是首先还是保护现存环境不再遭到大的破坏,不让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造成新的更大的破坏。
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强条件下控制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人口方面,目前,我国现有人口有13亿,13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
13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3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我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本来就稀缺,再除以13亿,就少得可怜。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1.4亩,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
1997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我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辩证运动和发展的,是宇宙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它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无法割裂于自然而存在。
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必需品,如食物、水源、能源等,同时人类的生活活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道德原则,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
例如,过度的工业化和环境破坏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人类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再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得我们能够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自然也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使得人类能够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
人类需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后,人类需要树立起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意识。
我们不能把自然视为一个简单的资源库,而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需要树立起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可持续的方式来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发展。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它以整体、变化和矛盾为基础,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了解和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种关系。
一、整体观自然辩证法强调将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的观念。
它认为自然界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通过复杂的关系相互作用。
这种整体观念使我们不再把自然界中的事物仅仅看作孤立的个体,而是将其视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同样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和制约。
二、变化观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性。
万物在自然界中都是不断变化的,一切都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
自然界的变化是多样且相互关联的,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人类需要理解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三、矛盾观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相互对立的矛盾,如生与死、生产与消费、进化与灭亡等。
这些矛盾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需要面对和解决各种矛盾。
只有通过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所强调的整体观、变化观和矛盾观,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整体观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性。
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和环境。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且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同发展。
其次,变化观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
例如,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产业链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的理解和应对,我们才能够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矛盾观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但也可通过合理的方式化解。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
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
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
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
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
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
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
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
"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听天由命的意思。
山区的猎人可以到深山老林里打猎,如果他不打猎,就无法谋生;沿海的渔民可以出海捕鱼,如果他不捕鱼,就没有别的生活来源。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探讨了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解决矛盾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自然辩证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并探讨如何通过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促进这种和谐。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和矛盾斗争。
矛盾普遍性指的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因素。
矛盾特殊性则指的是每个事物的矛盾具有其特殊性,不同的矛盾需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
矛盾斗争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通过这种斗争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退化。
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矛盾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紧张和不和谐。
第三部分:自然辩证法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辩证法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矛盾,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一个对立。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矛盾特殊性,针对不同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比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等方式来解决矛盾。
最后,我们需要通过矛盾斗争来推动社会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实现和谐共生。
第四部分:自然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等措施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重塑人类与自然的亲善关系。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
自然辩证法追求有机整体的观念,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过度的工业发展导致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环境构成了威胁,如森林砍伐、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忽视了和谐发展,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如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
四、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1. 理念引导:培养人们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资源管理:改变过度开发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3.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4. 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重建生态平衡。
5.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实现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体现:1. 环保习惯: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合理使用水资源等。
2. 节能减排:通过节约用电、减少碳排放等行为,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自然教育: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教育和认知,提高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以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自然辩证法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理论,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认识到,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关系。
自然辩证法提出了以下核心思想:1. 相互依存:自然界的万物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把自己与自然割裂开来,而应该与自然相互依存。
2. 相互转化: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同时也受自然的约束和影响。
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转化是不可分割的过程。
3. 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
只有通过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
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和指导原则,有助于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2. 合理利用资源: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遵循自然辩证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并提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3. 建立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
4.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
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开发出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5. 倡导生态伦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应当践行生态伦理。
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摒弃攻击性的开发方式,从自己的行动做起,改变现有的对自然的看法和行为。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极其密切。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自然产生着深远影响。
因此,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首先,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可以通过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来理解。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学方法,它看待自然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按照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人类必须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使得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供未来世代继续使用和发展的发展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推行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等。
同时,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人类应该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妥善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减少塑料浪费等。
此外,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人们关注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
社会公正确保人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福利。
而经济发展则需要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增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因此,教育机构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
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议题。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解读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解读作者:夏群友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0年第1期“人是一个多维的存在” [1] 306,在人的这种多维存在中,首先涉及的是人在自然中的存在,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详尽论述。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梳理恩格斯当时的思想,对我们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对于自然界,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自然界指一切存在物的总和,既包括人,也包括社会;狭义的自然界指人和人类社会以外的物质环境。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便是指这种物质自然界对人存在的意义及人在物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恩格斯指出,“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个结果” [2] 307,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发展。
人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与此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 [2]384,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观点是荒谬的、反自然的。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阐明了同样的思想。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3] 374-375,这便进一步清楚地说明了自然界的本源性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人的存在与发展与自然界存在与发展的一致性。
正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此息息相关,所以恩格斯多次提醒人类要正确对待自然界,他告诫人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似的” [2] 383-384,相反,我们应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意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意识到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观点,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我们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威胁。
因此,探索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至关重要。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追求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自然的规律和限制下进行发展。
同时,自然辩证法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平衡的,而不是人类单方面的掠夺和压迫。
二、自然辩证法指导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应该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包括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与稳定。
2. 倡导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倡导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支持和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和政策,确保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培养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自然辩证法强调个人和社会对于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生态意识,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这包括提倡低碳生活,减少对环境的负担,鼓励绿色消费和环保行为。
4. 加强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研究,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与环境领域的结合。
5. 建立全球合作的生态文明体系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互动。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危机等重大环境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以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和谐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规律的哲学理论,它试图通过辩证的方式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并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原理以及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规律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发展中实现着内部和谐。
”通过对自然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并借此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自然辩证法的原理1.辩证思维原理自然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辩证思维是指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综合、统一地看待问题,不片面、偏执地看待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研究自然界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一个方面,而是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理解自然现象。
2.质量互变原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有其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当一方面发生变化时,另一方面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增加会导致资源的竞争,从而减少每个个体的资源,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急剧性和渐进性原理自然界的变化既有突变性的改变,也有渐进性的演化。
急剧性的改变常出现在某些特殊时刻,如自然灾害的爆发;而渐进性的演化则是长时间内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指出,我们在研究自然界时,既要关注突发事件的产生,也要关注渐进过程的演化。
三、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1.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认识到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生态平衡的维护自然辩证法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类的活动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将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进而对人类自身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学院:学号:姓名: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时刻面对、而又难获其解的难题。
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趋紧张。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专业,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一、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人类从远古发展至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十分关注。
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做过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说过:“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也说过:“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
”1、古代朴素自然观?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
“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
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的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
”[3]这些在劳动中产生并以经验形式存在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
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科学开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哲学的形式出现。
伴随着中古时代自然哲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古代朴素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从总体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和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图景和本来面目,初步显露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灿烂光辉。
但是,这种自然观也暴露了它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粗糙性的历史局限性。
这种自然观在古代没有得到发展,而被神秘主义自然观压倒了。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4-15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生产中所应用的近代科学革命和发现、发明有三个明显特点:工具多是机械装置,生产中所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力学问题,机械力学分门别类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十十分突出,其他学科发展还不充分;分流行;近代科学技术所继承的古代科学遗产,主要是同力学相关的原理、定律,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他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各种作用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自然事物,小到原子、基本粒子,大到银河系、总星系,复杂到人、生物圈以至于社会圈,都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
自然界通过这些要素本身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功能和特性。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
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
人对自然界具有先天的、本原的依赖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
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
人类的出现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
但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并不处于特别优越的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永恒的物质前提。
人同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生命在发生、存续、终结的过程中,始终受自然的规定和制约,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就了人类。
一、人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和资源。
四、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了原材料。
人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内在标志,能动性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造就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本质原因。
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实现的。
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自然变得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
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人在进行劳动之前,能够设定目标,规定一定的活动程序和方式、方法,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劳动引起外部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三、人和自然界的矛盾1、世界人偶的增长公元初地球上只有2亿-3亿人,到1800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
在20世纪内,1930年增加到20亿,1964年增加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将突破60亿。
按此趋势,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100亿。
人口剧增势必带来消费剧增,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场和渔场,给自然系统带来不堪忍受的压力。
2、资源和能源危机资源系统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金属化石资源等。
随着人口剧增,人均耕地日益减少。
而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急剧上升,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
地球不可再生的金属化石资源在百年左右将先后枯竭,从而引起经济增长的大衰退。
3、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全球工厂和几亿辆汽车每年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已远超过自然界净化能力。
二氧化碳过度增加带来了全球“温室效应”,有害气体成分急剧增加,导致酸雨成灾,土壤酸化,森林资源受损,人体受害。
4、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人类早期,陆地森林覆盖率达三分之二,目前,已下降到不足四分之一。
世界每年约有250亿吨耕地表土流失,600万顷土地沙漠化,受影响危害的人数已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球物种由于自然原因有生有灭,但近一百年来,工业化所导致的污染和滥捕滥杀,使使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
近50年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多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困难;二是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道路;三是通过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球扩散。
由于国家与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摆脱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现实,面临着资源被进一步掠夺、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严峻局面。
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使用,都导致了自然界做出报复性的反应。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
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发展,才能实现新形势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四、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1、人和自然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同自然的关系,即人不是作为自然现象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仅自然界到处打上了人的烙印,而且人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
新的技术革命延长了人脑,使人类有可能预见到自己活动更远的社会后果,更自觉地调节人同自然的关系。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而必须不断调节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并在这个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和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只能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2、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切短视行为,把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求今天的发展能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不仅不能耗尽或毁掉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且要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创造和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有的论者把可持续发展观称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伦理战略,是相当有见地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是三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如何使三者协调发展是当代人们迫切关心和解决我国乃至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唯一出路。
首先,要树立协调的发展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通过人和自然的活动来实现的。
历史上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都是观念上的失误造成的,树立人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观念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前提。
要增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认识。
当代科技发展与人类实践表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辨证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因此人类在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时必须从人与自然的整体出发,以依存互利、协调发展的整体效果最佳为最高准则。
不能再走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的老路。
其次,要发展科学技术的调控作用。
科学技术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人与自然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只要人们从社会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调节作用,是可以消除恶性循环,保持、建立良性循环,使社会与自然协调一致向前发展的。
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并哺育了人类,人类来自于自然并回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密不可分。
人作为自然之子,既不能存在于自然之外,更不能高居于自然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之中,与自然生死相依, 命根维系。
因此, 人应该当把自己融入自然界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自然面前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对自然的索取不能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对自然的排放不能超过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在满足人类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制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大自然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