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几个案例

合集下载

学校情境中的WebQuest

学校情境中的WebQuest

学校情境中的WebQuest作者:黄庆达来源:《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09期WebQuest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

完成一个WebQuest需要一定的时间,哪怕是一个短期WebQuest也要几个课时完成,长的则要持续1周甚至1个月。

通常我们理解为这种课程只能运用在课外活动中。

然而学校教育是以课堂为主,现行的教学内容又是以学科为中心。

在学校情境中要让学生用这种方式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学会学习的目的,我们就必须把WebQuest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与学习的任务紧紧相连。

与课程紧密结合用WebQuest实现新课程的要求【案例】相同正多边形拼地板(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图形的镶嵌)师:请同学们打开“相同正多边形拼地板”的网页,观察网页上的图形,发现了什么?师:大家想了解小图拼大图的规律吗?请同学们进入网页。

学生进入网页开始按网页的指示学习。

【思考】初中数学中的“正多边形”专题,在以往的教材中是在初三年级才出现。

而新课程在华师版教材中,在七年级出现,涉及的正多边形也不再只是几种简单的正多边形。

如果由学生自己准备正多边形,动手拼接;或自己画多边形,探索规律,只能简单地对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探究,正七边形、正十一边形又该怎样探究呢?【策略】在新课程的教材中,我们老师往往会遇到一些传统教材中体现得不充分的内容,或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解决的内容。

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进行探究,自主地学习。

【点评】在“相同正多边形拼地板”这个WebQuest中,提供了图形镶嵌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资料;提供了国内、国外有关数学图形运用的网站,明确地布置了任务;提供了几何画板等互动软件,学生通过动手拼接,找出规律。

通过资料的查询、阅读与整理,体会了图形的美、数学的美、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等,很好地达到了新课程的设计目的。

用WebQuest突破难点【案例1】《化石吟》(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师:(打开网页)我想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附录18WebQuest教学案例1995年,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博士首先创建了WebQuest模式,WebQuest已成为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基于问题探究的一种流行形式。

WebQuest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和推理,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本次教学案例是“平面镜成像”,我借助WebQuest的模式组织学习材料,用“几何画板”积件作为解决问题的情景,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探究性学习方案设计本案例中设置的栏目有:“你的任务”、“自主探究”、“思维互动”、“成果共享”、“信息港湾”、“活动教室”、“在线测试”、“自我评价”。

在呈现的第一个界面(如附图18—1)中首先对设置的栏目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在进入学习状态前对各部分的作用有个全面的了解,充分、有目的的利用学习环境中的信息。

附图18—11、“你的任务”:全面、明确的展示了探究学习活动要完成的任务,类似于传统教学“教学目标”的分析,又有不同:它以布置任务的形式,明确的指明要求,涉及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本案例中的主要任务包括:探究规律⑴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⑵平面镜成的像是否可以用光屏接收⑶利用提供的实验情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⑷利用提供的“几何画板”动画情景定量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汇报成果⑴通过搜索相关网站或查阅资料,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⑵通过搜索相关网站或查阅资料,至少找出3个平面镜的应用实例⑶用Word文档撰写一份短小精悍的小论文,介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实例自我评价⑴根据“评价”栏目中提供的量表,评价一下自己的学习质量⑵至少完成一套“在线测试”中的练习2、“自主探究”:栏目中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方案按照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科学探究”的七各要素来设置;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几何画板”的虚拟情景(如附图18—2),模拟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附图18—23、“信息港湾”:针对平面镜成像的预备知识、自主探究情景中的疑难知识、知识结构方面的总结性知识等集中给予了介绍,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提供了一些相关的网址,以融入更多的知识。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幼儿保健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幼儿保健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幼儿保健
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自主探究、交流与合作。

下面介绍一个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

主题:幼儿保健
任务: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性别、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保健计划。

过程:
1. 小组分工合作,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性别、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收集有关保健方面的信息。

2. 利用收集的信息,小组合作设计不同的保健计划,并在小组内部讨论,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小组成员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在小组内部分享和讨论。

4. 小组成员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制作幼儿保健计划的PPT或海报,呈现给全班同学。

评价:
1. 根据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的质量和成果,评价小组的工作表现。

2. 根据PPT或海报的内容、布局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呈现表现。

3. 根据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幼儿保健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掌握保健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幼儿园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
和合作学习,探究幼儿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该案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保健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掌握保健方法。

制作一个WEBQUEST教学网站

制作一个WEBQUEST教学网站

上机实践一制作一个WebQuest教学网站一、观察一个WebQuest的网站实例:语文:学唐诗:李白早发白帝城/miniquest/libai二、制作一个简单的WebQuest案例――规划网站结构:1、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以自己学号(不需要姓名)命令的文件夹,如:121401012、参考“学唐诗”案例,规划网站结构。

新建各网页(空白页-HTML-文档类型:无),包括:index.htm、sy.htm、qj.htm、rw.htm、zy.htm、pj.htm、cg.htm。

*3、搜集、制作网页素材如图片、动画、文字、音乐等,并存放至指定文件夹(如sucai)。

若网络速度很慢,请直接使用下载好的素材。

三、利用Dreamweaver或其他网页编辑软件修改各页面的内容。

1、打开首页页面(sy.htm),插入图片;2、打开情境页面(qj.htm),将文字和GIF动画插入;3、打开任务页面(rw.htm),插入文字和GIF动画,为文字添加超级链接;4、打开资源页面(zy.htm),插入文字,为文字添加超级链接;5、打开评价页面(pj.htm),插入文字和图片;6、打开成果页面(cg.htm),插入文字和图片。

为网页添加BBS论坛和E-MAIL地址。

(BBS 地址:/ ,e-mail地址可填写自己的)。

7、打开主页(index.htm),设计其版面。

插入表格、图片、动画、文字等,添加背景音乐;<EMBED SRC='sucai/music.mid' LOOP=false AUTOSTART=true HIDDEN=true WIDTH=0 HEIGHT=0></EMBED>*8、制作简单的banner(FLASH动画),并插入主页;9、插入内嵌框架,实现页面内容的复用。

内嵌框架HTML代码如下:<IFRAME name="xsq" src="sy.htm" align=default frameBorder=0 height="100%"width="100%">这里是其他子页面的显示区</font></IFRAME>*10、添加CSS样式表,规范网页文字格式。

webquest课件

webquest课件

静态网页常见开发工具
1、网页编著工具 FrontPage DreamWeaver 2、网页素材工具 图象 Firework 动画与交互式网站 Flash 声音 Cool Edit 视频 Adobe Premiere 流媒体 RealProducer MS Media Encoder
DreamWeaver的基本操作
一、什么是Webquest
1995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 系教授Berni Dodge和Tom March创立。 各地教师已经开始学会用Webquest 模板设计 探究学习的教学。 /
二、Webquest案例
/webquest/play
探索埃及(历史)
/ExploredEgypt/main.htm 聚焦反恐(政治) /adelin/intro.html 九天揽月(科学) /jtly/index.htm
香港案例:“香港生态追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作网页的几种方法
html文件是标准的ASCII文件,所以只要有一 个字符编辑器能可以编辑HTML文件。 1、直接用WORD、POWERPOINT的等工具 软件的自动生成功能。 2、用记事本编写HTML。 3、用专门的编著工具编辑。 4、动态生成网页的方法。
HTML的基本框架
信息化探究式教学之一 ---WebQuest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社 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 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 问题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
探究式教学可分为发现式教学、推理式教学、 和实验式教学
一、什么是Webquest 二、Webquest案例 三、怎样制作一个Webquest 作业:选一个主题内容,设计一个webquest。要 求:1、设计真实的任务;2、探究的过程以子任 务为步骤,在子任务中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习, 3、提供大量相关的网上学习资源。

webquest教案实例(范本)

webquest教案实例(范本)

webquest教案‎实例webques‎t教案实例‎名称:《探索生‎命》技能目标:‎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运用拾荒式搜索模式收‎集所需资料;能熟练运‎用FrontPage‎制作主题网站;能熟练‎运用Word编写研究‎小报告;能运用Poe‎r Point制作专题‎汇报演示文稿;能熟练‎运用软盘存储资料,e‎b quest教案实例‎。

课程目标:‎1、通过本次《探索‎生命》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生理系统‎、生命存在的环境状况‎,以及人们对生命的不‎同认识理解。

了解社会‎上“残害生命”的现象‎。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网络主题探究能‎力,逐步加强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得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生‎命,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珍爱生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

案‎例说明(分析):‎通过对本案例的实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案例介绍:(‎W 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习者进行交‎互的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的资源,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录像参考资料。

‎每一个Webques‎t 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这个问题设定了‎W 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Webquest‎活动一般有以下流程:‎导言-任务-资源‎&#8213;过程-‎评价-结论)‎一、引言《探索生‎命》主题探究活动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学科课程‎主题探究活动”的一部‎分。

此项活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进‎行综合性研究学习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探索生命》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以‎及在学生自主合作的过‎程中,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生理系统,人‎们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对生命的美以及世上“‎残害生命”的现象……‎通过探究让学生能科学‎的认识生命,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

现有一项帮助贫困生的公益活动, 现有一项帮助贫困生的公益活动,每位参赛者需 交赞助费5元 活动规则如下:如图, 交赞助费 元。活动规则如下:如图,是两个可以 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 个相等的扇形, 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 个相等的扇形, 参与者转动这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 参与者转动这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各指 向一个数字(若指针在分隔线上,则重转一次, 向一个数字(若指针在分隔线上,则重转一次, 直到指针指向某一数字为止)。 )。若指针最后所指 直到指针指向某一数字为止)。若指针最后所指 的数字之和为12,则获一等奖,奖金20元 的数字之和为 ,则获一等奖,奖金 元;数字 之和为9,则获二等奖,奖金10元 数字之和为7, 之和为 ,则获二等奖,奖金 元;数字之和为 , 则获三等奖,奖金5元 其余的均不得奖。 则获三等奖,奖金 元;其余的均不得奖。此次活 动所收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 动所收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 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⑴分别求出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 分别求出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等奖的概率; 等奖的概率; 人参加, ⑵若此项活动有2000人参加,活动结束后至少有 若此项活动有 人参加 多少赞助费用于资助贫困生。 多少赞助费用于资助贫困生。
Web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
• 引言 引言:概率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我 们可以运用概率决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概率还 可以与数学中许多其它知识相联系,还广泛应用 到数学之外的学科,如几何和物理等学科中。现 在,我们 紧密相联,而且有助于激发你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你们的工作就是大家相互讨论,自主选择以下的 其中一个任务,并加以分析、解决,借此来掌握 概率有关知识。

webquest的两个教学案例

webquest的两个教学案例

webquest的两个教学案例
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下面将介绍两个使用WebQuest作为教学工具的案例。

1. “探索文明古国埃及”WebQuest
此WebQuest是面向初中生的历史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古埃及文明。

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不同方面的古埃及文明,如宗教、建筑、艺术等。

他们需要根据提供的网站和资料进行研究,并制作展示海报和PPT,以展示他们的发现和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

通过此WebQuest,学生将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2. “环保行动起来”WebQuest
此WebQuest是面向小学生的科学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和行动。

学生将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种环保主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然后通过网络资源和实地调查,了解该主题的相关知识和问题。

他们需要制作宣传海报和小册子,以向同学宣传环保行动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此WebQuest,学生将学习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宣传能力。

总结
WebQuest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通过设计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WebQuest,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 1 -。

Webquest设计案例

Webquest设计案例

Webquest设计案例含磷洗衣粉对环境的影响导言: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湖泊水域中磷负荷量的增加,是造成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太湖水域平均磷浓度已达0.1mg/L,氮磷比值在25 以上,显示出磷为影响该湖藻类大量繁殖的重要因子。

当前我国居民使用的洗衣粉中,大多含有17%左右的三聚磷酸钠,是湖泊水域中磷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全面落实太湖水污染的治理任务,江苏省浙江省等有关政府部门,已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太湖流域地区实施了禁用含磷洗衣粉的措施。

初步测算,该措施全面落实以后,可削减太湖磷负荷量的14%左右。

这对改善太湖水质,应当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但含磷洗衣粉对太湖藻类生长的直接影响如何,“禁磷”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同学们应该知道含磷洗衣粉对环境的影响,含磷溶液的主要排放渠道,提出应尽量使用无磷、无苯、无荧光剂的肥皂粉,或者选用低磷、低苯的洗衣粉。

同时重视洗衣粉的毒副作用,不要乱用,用后要清洗干净的有效措施。

这样即有利于身体健康,又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碧野雪山。

(1) 了解环境资源与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水体污染现象;(2) 了解我国水体造成污染的现状、危害及防治对策;(3) 了解含磷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4) 认识人类活动对本地水域环境的影响。

过程:1、准备:全班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主要负责以上4个任务。

开始研究前,请打开Word,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

你随时记录和拷贝一些重要的信息。

你也可以用它拷贝一些图片。

可以先浏览学习过程的全部内容,了解这一研究的概况。

2、开始:从列表网址链接进行探索,浏览这些网站上的有关信息,为回答问题收集资料。

选择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观点,不必局限于网络,查查相关的书籍也行。

随时用你的“记录本”拷贝或写下能够帮助你回答问题的信息。

请记住你浏览的地点,以便能返回去继续做你的研究。

webquest案例 走进唐朝——为什么说唐朝是中国最鼎盛时期

webquest案例   走进唐朝——为什么说唐朝是中国最鼎盛时期

网路主题探究案例走进唐朝——为什么说唐朝是中国历史的最鼎盛时期导言:中国电视反应唐朝各方面成就的比比皆是,出色的有《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大明宫词》、《上官婉儿》、《贞观之治》等等。

从电视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但是那些到底是不是事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来探究为什么说唐朝是中国历史的最鼎盛时期。

任务:当地的一个研究组织雇佣了你们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一起来研究为什么说唐朝是中国历史的最鼎盛时期。

你们要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有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学家、艺术家和数学家,要从他们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针对这个任务我们将进行分组,在小组活动中,你们要写一份总结报告和建立一个网站,将你们研究分析的成果分类放到网站上并且到讲台上汇报你们的将总结报告。

在小组里决定谁担任哪个角色。

各个角色所要解决的问题对研究很有帮助。

虽然你们各自负责一部分,但对为什么说唐朝是中国历史的最鼎盛时期这个问题,你们要和小组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最终进行汇报。

经济学家:从唐朝的服饰的特点建筑的特点、交通、对外交流情况历史学家:从唐朝所处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大事件(、历史上有影响的皇帝军事家:从唐朝的军事体制、唐朝击败敌人的事件中总结出唐军的作战技巧文学家:从唐朝的诗人、诗词政治学家:从唐朝的科举官吏、婚姻、土地赋税制度艺术家:从唐朝的歌、舞、曲方面来说明数学家:鼎盛时期的唐朝,人口和国土面积有多少?有多少皇帝和丞相?3.资源:经济学家:服饰的特点(/article-76581.html)建筑的特点(/article-93898.html)交通(/article-93903.html)对外交流情(/article-103258.html)历史学家:唐朝所处的历史时期(/post2_3242204_1.html)唐朝发生的大事件(/b/16975448.html)历史上有影响的皇帝以及他们所作的事(/category-42862.html)军事家:从唐朝的军事体制(/article-76336.html) 唐朝击败敌人的事件中总结出唐军的作战技巧(/category-43745.html)文学家:从唐朝的诗人(/listpoet_a8.html)诗词()政治学家:从唐朝的科举官吏(/category-45013.html)婚姻(/category-45014.html)土地赋税制度(/category-45015.html)艺术家:从唐朝的歌、舞、曲方面来说明(/category-43319.html)数学家:鼎盛时期的唐朝,人口和国土面积有多少?( /wenda/thread?tid=4e9edad8800fcadf)有多少皇帝和丞相?4.过程1. 七人为一个小组,和其他组员一起讨论决定谁来担任哪个角色,最后一人一个方向查找。

Webquest教学法

Webquest教学法

WebQuest教学法一、描述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部分或所有与学生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叫它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

WebQuest的作用在于架设从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脚手架”策略,让学生使用信息而非仅仅收集信息,并帮助学生分析、综合和评价,使学生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体验、内化各种策略。

二、具体方法一般WebQuest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引言:有时候也称之为“情境”,这部分给学生提供主题背景信息和动机因素,并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2、任务: 这部分要阐明学生在通过WebQuest完成对主题的学习时,要达到什么样的任务结果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过程: 这一部分描述学习者完成任务所需要经过的步骤。

4、资源:这一部分包括一些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

5、评价:在每一个WebQuest单元学习中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6、结束语:这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阶段。

三、注意的问题1、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适合运用WebQuest教学法。

教师要考虑问题和任务的可行性,自己多问自己几遍: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是否符合目前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使用WebQuest会比传统的授课方式更好?2、为了支持学生主动探究和完成意义建构,从帮助学生的角度应将一项大的任务分解为一步步较小的不同类别的子任务或找出完成任务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将它们按一定的逻辑或规律搭建起来,再针对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大概的活动步骤和活动指南,提供一些网上资源的索引,这是为学生搭建“思维脚手架”的过程。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webquest教学案例WebQuest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介绍webquest教学活动运用webquest来进行教学和开展活动,我认为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什么是WebQuest?WebQuest是一个研究性的活动,研究者所需的信息一部分或全部来自于网上。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也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主题探究”。

即WebQuest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WebQuest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WebQuest;一种是长期WebQuest。

短期WebQuest指的是1~3个课时单元的学习,其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获得大量有用的新信息,并获得探究体验和感受。

长期WebQuest的学习目标是扩展和提炼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一次WebQuest结束后,学生就能够学会分析某一主题的深入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转换和迁移,并且能够提供某些体现他们理解能力的作品,如网页或模型等,以帮助他人进行学习。

下面介绍WebQuest的教学设计:一、提出课题选择一个Webquest研究主题是一个耗时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要想使这个研究课程令学生和自己满意和成功,必须尽力做好选题工作。

研究性课程的选题不能是漫无边际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并且能让学生有研究、发挥的空间。

二、设计Webquest提出了课题,接着根据webquest的基本模式,着手webquest设计,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1.引言:在Webquest中,引言的提出,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

webquest教学案例WebQuest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介绍webquest教学活动运用webquest来进行教学和开展活动,我认为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什么是WebQuestWebQuest是一个研究性的活动,研究者所需的信息一部分或全部来自于网上。

“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也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主题探究”。

即WebQuest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WebQuest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WebQuest;一种是长期WebQuest。

短期WebQuest指的是1~3个课时单元的学习,其主要目标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够获得大量有用的新信息,并获得探究体验和感受。

长期WebQuest的学习目标是扩展和提炼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时间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一次WebQuest结束后,学生就能够学会分析某一主题的深入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转换和迁移,并且能够提供某些体现他们理解能力的作品,如网页或模型等,以帮助他人进行学习。

下面介绍WebQuest的教学设计:一、提出课题选择一个Webquest研究主题是一个耗时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要想使这个研究课程令学生和自己满意和成功,必须尽力做好选题工作。

研究性课程的选题不能是漫无边际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并且能让学生有研究、发挥的空间。

二、设计Webquest提出了课题,接着根据webquest的基本模式,着手webquest设计,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1.引言:在Webquest中,引言的提出,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一个好的webquest,首先有相对明确的任务。

这个任务不能太过于笼统,但又不能太细,可以提几个方向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问题,挖掘问题。

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思考——webquest教学案例:组建小型局域网

关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思考——webquest教学案例:组建小型局域网

论“ 一夫多妻制” 的合理性 , 他说 : 一把茶壶可配四只茶杯 , 未尝见一只茶杯配四把茶壶 的……可见 , 打 比方必须要贴 切, 要 抓住 问题 的核 心 , 原 问题 和 所 打 的 比方 必 须 具有 共 同的关键问题 ,作 比的双方要的确存在相似或相通之处 , 否则很容易陷入诡辩论。 2 . 打 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 的东西来 比喻
性 问题。这个f q题设定 了We b q u e s t 的清晰 目标 , 鼓励 学生回顾原先掌握 的知识 , 激发 学习者进 一步探 索的动机。we —
b q u e s t 活 动一 般 有 以 下流 程 : 导 言 一任 务 一 资 源一 过 Qu e s t ; 信 息技 术 ; 局域 网 中图分 类 号 : G 6 3 3 . 9 8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1 5 — 0 1 9 5 — 0 2
乐 曲吗 ?
3 . 比方要具有启发. 陡。 解决 同一个 问题我们可以运用 多 个 比方 , 但 要 注 意 选 择具 有 启 发 性 的 比方 , 这 样 可 以 更 好 地 激 发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培养 学 生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另外 , 用好 比方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 , 既 要对知识本身理解透彻 ,又要能结合 自身经历或社会 经 验, 将二者做很好的类 比; 既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又 要有驾驭课 堂的机智 。采用轻松 、 幽默、 生动的比方 , 能化 难为易 , 化繁为简 , 化抽象为具体 , 这样 的教学会在平淡 中 拉 近 师 生 彼此 的距 离 , 造成 学 生 对 教 师 的 敬 佩 、 认 同 和 期 待, 这样的课堂也是学生所喜爱的。

WebQuest教学案例——《寻路算法》

WebQuest教学案例——《寻路算法》

WebQuest教学案例——《寻路算法》绪言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但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或许是现代人走得是在太多,路已如蛛网一般将整个城市笼罩在内,《西游记》主题曲唱的“敢问路在何方”,现在还真是不一定有人能理直气壮的接一句“路在脚下”了,因为现在的路实在是太复杂了,连最有经验的司机都不一定会记得城市中的所有道路。

无数的路编织成了网络,却也困住了现代人对目的地的渴望,所幸,我们手里还有导航,可以在我们决定想要出发时,规划有一条到达目的地最优的路线。

自沥青路铺满华夏大地之时,导航软件就伴随着我们,久之习以为常。

但是习以为常可不代表着它平平无奇,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导航软件总是可以在无数的选择之中为我们规划出到目的地最短的路线吗?这种寻路算法是怎样实现的呢?又有着怎样的优点和局限性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下吧!任务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寻路算法的算法思路,了解至少三种寻路算法的优势和缺点(如迪杰斯塔拉算法,A*算法,Greed-Best-First-Search算法等),掌握至少一种寻路算法的计算机语言实现过程,同时以小组为单位,最终形成一个简易的导航程序,并且小组形成实践报告,在课堂结课时上台进行展示汇报。

过程1、课前准备工作(1)课堂同学自主分组,每个小组至少4人,设置组长(2)收集寻路算法的大概资料,大致了解什么是寻路算法,为小组讨论做好铺垫(3)进行小组讨论,选择小组最终要实现的程序算法,并确定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2、收集资料(1)每位同学都在老师给的网址或者个人在网络上收集寻路算法的学习资料,确定好自己所要学习的寻路算法。

(2)根据小组讨论的分工,收集自己对应部分的学习资料,为完成小组任务做准备。

(3)整理汇总所收集到的资料,为之后个人学习做准备。

3、个人学习(1)通过老师给的网址或者自己在网络上收集的学习资料学习寻路算法,了解至少三种寻路算法的优势和缺点,掌握至少一种算法的计算机语言实现过程。

(完整)webquest几个案例

(完整)webquest几个案例

WebQuest案例——酸雨1[1](1)引言部分树木为什么死去?湖里为什么没有鱼?爸爸的小车为什么黯然失色?每年春天校园里难闻的臭鸡蛋味是哪里来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酸雨,是酸雨造成了今天这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答案虽简单,但解决酸雨的问题可不那么容易。

(2)任务部分当地的一个公民组织雇佣了你们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来调查酸雨。

你们要扮演一个角色,有化学家、生物学家、健康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要从他们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在小组活动中,你们要建立一个网站,谈论酸雨引起的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建议。

在小组里决定谁担任哪个角色.各个角色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调查很有帮助。

虽然你们各自负责报告的一部分,但对如何与酸雨斗争的问题,你们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提出一系列建议。

◆化学家·什么是酸雨?·什么化学物使雨变酸,这是怎么发生的?·这些化学物来自何处?·我们如何测量雨的酸度?·什么是酸度?·描述 ph值的范围,并列出与ph值各个水平相应的东西。

·正常雨的酸度是多少?酸度到什么程度就有危险了?◆生物学家·酸雨对树木和土壤造成什么影响?·酸雨对树木和土壤造成的后果对我们有何影响?·当湖水和水生植物组织变酸会出现什么情况?·酸的水源对我们有何影响?·我们这个地区的水生植物是否受到酸雨的影响?如果是,到什么程度?·水生植物受到酸雨侵害的危险信号是什么?◆健康专家·酸雨怎样危害人类?·酸雨对人类有哪些直接危害?有没有与酸雨有关的健康问题?·酸雨对人类有哪些间接危害?酸雨影响我们的食品来源、水和空气吗?·酸雨对人们的影响造成什么后果?◆经济学家·酸雨对建筑材料有影响吗?·酸雨对建筑有影响吗?·酸雨对道路、公路和桥梁有什么影响?·酸雨对金属制品,如机动车、火车、公共汽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有什么影响?·就钱而言,对酸雨造成的影响,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酸雨对渔业、林业和农业带来什么经济上的后果?·你们在查找各自需要的信息时,要找出解决酸雨带来的问题的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Quest案例——酸雨1[1]
(1)引言部分
树木为什么死去?湖里为什么没有鱼?爸爸的小车为什么黯然失色?每年春天校园里难闻的臭鸡蛋味是哪里来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酸雨,是酸雨造成了今天这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虽简单,但解决酸雨的问题可不那么容易。

(2)任务部分
当地的一个公民组织雇佣了你们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来调查酸雨。

你们要扮演一个角色,有化学家、生物学家、健康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要从他们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在小组活动中,你们要建立一个网站,谈论酸雨引起的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建议。

在小组里决定谁担任哪个角色。

各个角色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调查很有帮助。

虽然你们各自负责报告的一部分,但对如何与酸雨斗争的问题,你们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提出一系列建议。

◆化学家
·什么是酸雨?
·什么化学物使雨变酸,这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化学物来自何处?
·我们如何测量雨的酸度?
·什么是酸度?
·描述ph值的范围,并列出与ph值各个水平相应的东西。

·正常雨的酸度是多少?酸度到什么程度就有危险了?
◆生物学家
·酸雨对树木和土壤造成什么影响?
·酸雨对树木和土壤造成的后果对我们有何影响?
·当湖水和水生植物组织变酸会出现什么情况?
·酸的水源对我们有何影响?
·我们这个地区的水生植物是否受到酸雨的影响?如果是,到什么程度?
·水生植物受到酸雨侵害的危险信号是什么?
◆健康专家
·酸雨怎样危害人类?
·酸雨对人类有哪些直接危害?有没有与酸雨有关的健康问题?
·酸雨对人类有哪些间接危害?酸雨影响我们的食品来源、水和空气吗?
·酸雨对人们的影响造成什么后果?
◆经济学家
·酸雨对建筑材料有影响吗?
·酸雨对建筑有影响吗?
·酸雨对道路、公路和桥梁有什么影响?
·酸雨对金属制品,如机动车、火车、公共汽车以及其他交通工具有什么影响?
·就钱而言,对酸雨造成的影响,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
·酸雨对渔业、林业和农业带来什么经济上的后果?
·你们在查找各自需要的信息时,要找出解决酸雨带来的问题的办法。

在报告的最后,虽然提出的建议是整个小组的,但各人都要提供解决自己关心的问题的办法。

l
(4)过程部分
这个WebQuest活动的最终产出是做一个“网络报告”,介绍酸雨的起因和造成的影响。

尽管报告中的建议和结论要通过整个小组的合作才能形成,但每个“科学家”都要负责好自己的那一部分。

①和其他组员一起决定谁担任什么角色。

对酸雨进行“头脑风暴”为你们的“网络报告”献计献策。

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决定网络报告的组织形式、内容和外观。

了解你们的主要目标,列出网站上有什么信息的提纲。

②使用资源部分的网站调查信息。

选择与各个角色的问题相符的信息。

你们制作网络报告时用一些照片来帮助说明酸雨的成因和它带来的问题。

③上网调查时要做好笔记。

对有用的站点要做好书签,以便必要时可以迅速地上去再查看。

④调查完成后开始写报告的第一稿。

一定要写一段引言,使读者了解你们在写什么。

记住写酸雨造成的问题不只是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要有读者意识——只因你们知道在写什么并不意味读者也一样知道。

⑤一旦每个“科学家”都完成了自己的部分,就要在小组碰头,拿出各自起草的调查发现。

向小组其他成员征求修改草稿的意见。

然后写最后一稿。

⑥对酸雨,你们小组要有一个立场。

决定在报告中提出哪些建议、作出什么结论。

还要决定这一部分由小组的哪些成员来写,哪些人负责把报告的各个部分拼在一起。

(6)结论部分
完成酸雨调查并写完报告后,应对这一现象带来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光有认识还不够,也许你们会感到应为解决这个环境问题做得更多一些。

给国家或市环保局写信表达你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标题《植物的叶子》
◆绪言(Introduction)
在古诗《采莲曲》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句子,在《最后一片叶子》里,那位垂危的病人因为画家善意而画就的一片长春藤叶子而获得了生的希望,可见在文人的笔下,那些叶子总是优美的,可爱的,充满了生命力的,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家也听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各不相同,即使相似的东西也有着微小的,甚至是不易使人察觉的细小变化。

那么叶子总是绿色的吗?为什么大多数叶子是绿色的呢?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和功能都有什么联系呢,这一节课,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任务(Task)
你们的任务是通过收集不同的叶子来比较它们的异同,总结它们的组成及特点,并且探讨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联系。

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去收集、整理、研究信息资源。

1.叶子采集组:采集不同科别,不同生境,不同形状的叶子供同学们研究(可以制作成标本);
2.叶子形状调查组:调查研究叶子的颜色、形状以及各类叶子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叶子功能总结组:研究探讨各种叶子的功能及和形状的关系;
4.叶子网络资源组:搜集有关叶子的图片,网站。

◆过程(Process)
1、课前准备工作
a、分组,选出组长和组员。

b、小组讨论工作方案,明确组长和各个组员的工作。

2、收集资料
A 、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并制作标本,分类。

a、组员在不同生长环境下采集各种植物的叶子;
b、有些稀有的叶子可以在网上找图片资源;
c、制作叶子标本的方法可在网上查找。

B、各组可以在互连网上按照老师给出的网址去查找资料。

a、密切联系各组的任务,到互连网上去找资料;
b、把你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或者是记录下来;
c、注意收集有关的图片。

3、整理资料
a、全组讨论,综合整理;
b、把你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报告并制作幻灯片。

注意相关图片的演示。

4、汇报研究成果
a、各组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的研究成果;
b、汇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演讲、powerpoint演示、图片展示等等;
c、请各小组的其他成员将各组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5、每个人写一篇关于叶子的小论文。

◆结论(Conclusion)
通过本次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制作植物叶子的标本制作,知道了有关叶子的各类知识,通过这次研究学习,你们都可以掌握
1、主动、全面的探究知识;
2、怎样与他人合作;
3、怎样搜集整理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