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本设计采用以史实为基础,问题为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延伸范围,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学习来说,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本单元中,它更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由于本课抽象的东西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情景与现实相关结合,同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但另一方面学生这阶段好奇心强、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断设疑,以问题带动教学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知道南宋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史实。
学生通过各种资料与信息,归纳出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是由北向南迁移,建立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大体认识。学生归纳出中国在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即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方法与途径: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虚拟人物角色法。教师组织检查层层设疑,拓深知识联系。主要采用“教师引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一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是通过虚拟人物角色等形式,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历史认同感,步步设疑,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化开放性思维能力。
三是让学生讨论,交流思想,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之目的。
情感与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
学生通过各种手工艺品或工艺、技术图片的欣赏,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和辨难,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胆识,注重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通过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刻画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难点: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
结合本课教学实际,精心多媒体课件,通过虚拟人物形象,以预设“虚拟人物”的思想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教师活动:复习导入(辽、宋、西夏、金的建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进入新课学习,大屏幕显示课题: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新课学习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首先应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
忆一忆: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原因?主要方向?有何影响?(学生活动)因为在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东汉末年那次人口南迁,通过回顾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板书)
出示南宋人口南迁图,学生分析思考: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南移?结合以前学过的东汉末年人口南迁的原因来分析。
教师归纳: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自然原因三方面。(这方面,学生当时归纳的还比较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大屏幕出示,使学生更加明了。)
新课预设:(教师活动)通过虚拟一个人物身份来带领大家进行本课的学习,因为在上一课《辽、宋、西夏、金并立》中,我们学习过岳飞抗金的故事,岳家军最终因岳飞的被害而解散(展示岳家军英勇斗争的画面),于是虚拟了“小糊涂”这样一
个岳家军中弃甲归田的士兵形象,屏幕展示“小糊涂”的人物形象图片。
学生思考:战争结束了,他究竟可以干哪些事?以此为主线,通过学生帮他出主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市场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回家务农、学手工艺、外出经商)(板书)
接下来,到了南方“小糊涂”具体可以干些啥?先做了个市场调查,让学生自己概括出三方面:从事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业贸易(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A.如果“小糊涂”回家务农(农业生产):该种什么好呢?
农作物调查,大屏幕出示农作物图片,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
学生阅读P43页第一段文字,了解水稻、棉花、茶叶的种植情况和地位,教师讲解,此处注意“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容易理解错。
接着,学习农具时,教师提问:“小糊涂”务农需要使用什么?
学生通过预习回答(秧马、曲辕犁、翻车等)。
大屏幕出示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学生阅读P42小字部分做以了解。
教师归纳:使用的工具分两类:耕作类和灌溉类。
B. 如果“小糊涂”学手工艺,他可以干啥?
①学习手工艺的第一方面:纺织业。
教师提问::出资做个机户如何,有市场吗?
学生活动:进入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学习,学生通过P44页第一段的学习,了解机户的概念,并明白宋朝时我国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教师活动:大屏幕出示蜀地丝织品、南宋棉毯、蝴蝶山茶花、莲塘乳鸭图和宋朝王居正的纺车图。并出示阅读卡,让学生明白棉纺织业的地位,它的兴起,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学习手工艺的第二方面:制瓷业。
教师提问:开个窑场的市场如何?大屏幕出示宋代的五大官窑配图片,让学生观赏。强调我国的瓷都——江西景德镇。
学生自行阅读、了解制瓷业相关知识,并感受制瓷业的市场。
③学习手工艺的第三方面:造船业。
教师活动:出示车船图片和简介宋代舟船的制造技术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引入(我国的四大发明,除火药外,都是在宋代发明或开始使用的)。大屏幕出示宋代海船和楼船战船的复原模型,让学生加深理解宋代发达的造船业。同时,引入P48页泉州九日山的图片和小字部分的学习,加入妈祖的讲解,人们乞求顺风顺水,这些都是宋朝海上贸易发达的写照。
学生活动:按照教师提示,认真思考、学习。
C.外出经商:如果要做生意,去哪里好呢?
教师活动:①交易场所调查,大屏幕出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