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24古诗两首课件

合集下载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夸张,突出主人公从军之久,兵役沉重。 ➢ “始”:突出战争时间之长,含蓄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
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 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道逢” ➢ 环境描写,用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主人公亲友
描写出一幅家中无人、家园荒凉破败的图景。以哀景衬 哀情,烘托出老兵心中的悲哀,侧面表现征人从军时间 之久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动作描写,从采摘野菜准备做饭,到出门泪湿衣衫,写 出了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境况,表现了主人公 内心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与最终失望哀伤的心情。
• “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作者及作品介绍
•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 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十
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 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一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创作背景
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 战乱之际的作品。
内容【文中句回答】
从军年限 十 五 从 军 征 , 八 十 始 得 归 。
家人情况 遥 看 是 君 家 , 松 柏 冢 累 累 。
家中环境 兔 从 狗 窦 入 , 雉 从 梁 上 飞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归来结局 舂 谷 持 作 饭 , 采 葵 持 作 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泪”:控诉战争;悲叹遭遇;思念亲人。
回顾整合——
按照表格梳理老兵的回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
回乡经历 始得归 归途中 返回家中 出门东向看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 古诗两首 苏教版(共51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 古诗两首 苏教版(共51张PPT)


蝶飞舞。
5 古诗两首
整体感知
读《宿新市徐公店》,诗人描绘了
哪些景物?
篱落、菜花、儿童、黄蝶
5 古诗两首
互动课堂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 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5 古诗两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 未 成 阴 。
儿 童 急 走 / 追 黄 蝶 ,
诗意: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 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5 古诗两首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 古诗两首
说一说:儿童为什么没有追上黄蝶呢?
因为蝴蝶是黄色的,它飞进了同样是黄色的油 菜花中,令儿童眼花缭乱,分不清哪里是油菜花哪 里是蝴蝶。
5 古诗两首
小练笔 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你有怎样的感悟?
赏析: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
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
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5 古诗两首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5 古诗两首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 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整首诗动静结合,通过篱笆、幽径、落花、儿童、黄 蝶等事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恬静的图画。
5 古诗两首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通过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里面写到 的景物有哪些。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理解 和记忆。感悟每句诗或词的含义背诵《宿 新市徐公店》这首诗。
5 古诗两首
结构梳理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一径深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课件

树篱 头落 花疏 落疏 未一 成径 阴深
一家旅店开设在新市郊外,敞 亮的门窗面对一片秀丽的田野。 诗人伫立窗口,眼光透过稀 疏的篱墙投向一条田间小路。小 路又细又长,伸到很远很远的地 方;路旁树上,新叶闪着嫩绿, 还没有长成浓阴;油菜花正在盛 开,满地金黄,一片欣欣向荣的 阳春景象。
飞儿 入童 菜疾 花走 无追 处黄 寻蝶
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 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 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 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 菜花中找不到了。
生机勃勃的春天
想 意 境 悟 诗 情
1、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 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 明这是暮春季节。 2、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 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 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 “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 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 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 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 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 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 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不知 所措的儿童。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 句 [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生字新词
wèi
未来àn
商店 酒店 店长

徐徐 姓徐 徐步
cài
白菜 菜花 菜园

宿舍 归宿 宿愿

2016年新西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精美PPT课件29.2古诗两首-嫦娥2

2016年新西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精美PPT课件29.2古诗两首-嫦娥2

写作背景
• 作者终身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 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 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 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 宪宗时期(805年)开始,到唐宣宗时期(846年) 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 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的实质就是太监当权,本 诗就是讽刺太监当权的黑暗、讽刺宪宗的皇权旁 落.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嫦娥》即是“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类诗的 典型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 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蹊生,又号 樊南生,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 人。晚唐著名的 抒情诗人,与杜 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其 诗意境朦胧,情 感忧郁感伤。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 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
作者简介
• 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 中国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又号樊南子。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 。 其中政治诗感慨讽谕 ,颇有深度和广 度。直接触及时政的诗很多,他的抒 情诗感情深挚细腻,感伤气息很浓, 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李商隐诗歌的基 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秾丽中时带 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 坛和词坛影响很深。
1、会认“烛、晓”2个生字,会写“屏、烛、 晓、偷”4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体会 作者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 4、了解诗中蕴含着的神话故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古诗两首精品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4古诗两首精品PPT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4
生字词学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 hēi yún fān mò wè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wàng hú ló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修辞
• 倒装句: • 毕竟西湖六月中, •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意为: • 西湖六月中风光, • 毕竟不与四时同。 • 夸张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对偶句: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 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无比生动的描 绘出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 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从“别 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 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 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 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 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的诗情画意。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这个词让我 们感受到:碧绿荷叶很多,一眼望不到边。
•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
• 为什么荷花会这样红?
• 答:因为荷花在阳光照耀下,在莲叶衬托 下,显得特别红艳。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37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37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背 景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壹部分
2023/1/10
3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重点)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难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解 读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贰部分
2023/1/10
5
新知导入
我国古代频繁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十五 岁从军到头发苍白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故乡,这又是怎 样的悲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战争题材的古诗《十五从 军征》。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 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 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 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 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激烈而 直露的感情,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 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文精讲
屋前的院子
野生的谷子
这里指井台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野生的葵菜
用杵臼捣去谷物 拿着 的皮壳
课文精讲
一会儿
同“贻”,送给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课文精讲
译文: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拿捣掉皮壳的谷物来做饭,摘下葵菜来煮菜羹。菜羹和饭一会 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东方张望,老泪纵 横,沾湿了我的衣裳。
知识链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7.古诗两首【第1课时】《登飞来峰》王安石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7.古诗两首【第1课时】《登飞来峰》王安石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串珠问题”。
梳理文意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寺前(一说是浙江省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
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站在塔上,鸡鸣时可以看见日出景象。
【闻说:听说。】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也有的说七尺或六尺)为一寻。千寻,是虚指,极言塔之高。】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走进作者
《登飞来峰》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他当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相关资料
王安石炼字 《泊船瓜洲》的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炼字主要体现在“绿”字上。传说王安石将原稿改动十多次,先用“到”,又用“过”,再改为“满”,多次修改后才确定用“绿”。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能表现春风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我会写

撇折的角度要协调,“彖”要写紧凑。
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出了塔身之高,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闻说鸡鸣见日升”则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和胸怀大志以及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思考: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夸张
什么是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有目的地夸大或缩小。 判断夸张的方式是什么? 夸张就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来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情感,烘托气氛,引起读者联想。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板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板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板书反思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案板书反思第七单元24.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一、明白诗的大致意思。

二、能有情感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

教学进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一、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讲说那时的情景?二、引入诗题:今天咱们来学习宋朝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如何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

(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3、读了那个题目,你们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明白“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刻,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常常回有阵雨或雷雨显现。

地址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形下写的诗。

五、介绍作者。

二、自由阅读,明白得诗意一、自读朗诵,读准字音,提出疑问。

二、解疑、教学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样的翻腾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3、学生尝试明白得诗句的意思。

1)天空中的乌云,想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地散开来,尚未把整座山遮住。

2)白色的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胡乱地往船上直溅直跳。

3)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的无影无踪。

4)望湖楼下的水颜色和蓝天颜色一样。

三、细读品位,体会情感一、试探并讨论:1)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什么?2)咱们能够从什么地址看出来的?3)这首诗哪些地址用了比喻?二、朗诵全诗,体会天气转变之快。

3、假想那时情景,当一回诗人,吟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四、看图说意,加深感悟。

一、认真观看插图,试探:图上画的是雨前、雨中仍是雨后?、(右上角插图画的是雨中,下方插图画的是雨后。

)二、用自己的话讲述全诗的意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案板书反思第七单元24.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目标:一、明白诗的大致意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游园不值》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游园不值》苏教版
游园不值
• 作者简介: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龙泉(今浙江)
人。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 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 诗作,其诗优于绝句。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理解题意:
游园不值
园:指花园。
值:遇到。 “游园不值”课题是什么意 思呢?
反馈练习 重点字解释。 值: 应: 怜: 印: 小扣: 柴扉:
练习
1 诗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的? (碧青的苍苔,盛开的红杏。)
2 “不值”的意思是(没有遇到主人 )。 诗中“久不开 ”这个词写出了“不值”。
《游园不值》是宋 代 叶绍翁 所 作。题目的意思是:
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
诗人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来渲 染满园的春色。诗的最后两句蕴 含着深刻的道理:
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
借助注释 查工具书 联系上下句 看插图 互相交流
小扣柴扉久不开 ?
• 柴扉 ? 柴门
小扣? 轻轻地敲
游园不值
柴扉
苍苔
红杏
lián

怜:本义指可怜。 在本诗中指: “爱惜、 喜爱、舍不得”。
苍苔:绿色的苔 藓
屐:木头鞋。
屐齿:鞋印,脚印。
应怜屐齿印苍苔
大概是园主担心我 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 青苔吧 。
思考: 诗人兴致勃勃地来拜访好友,
却没见着,你们想,他此时的心 情如何?
扫兴、失望、失落……
诗人游园却没有遇 到主人,本来是十分 扫兴,无意间抬起头, 却发现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
你觉得“春色满园” 会是怎样一种景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4 古诗两首》课件(共56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4 古诗两首》课件(共56张PPT)

24 古诗两首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指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 对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 得很紧密。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人描绘景色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
24 古诗两首
小练笔 试着写一写关于“雨”的情景交融片段。 示例:这是夏天的雨,能给世间万物带来凉爽 的夏雨。 它像子弹般的往下坠,有力的小身 躯落到了地面上,溅起了一个个的小酒窝,有 时候还酷似一朵盛开的水花儿。它将酷热和灰 尘全部都赶走了,带来了一个凉爽的世界。
24 古诗两首
说一说:这首诗在你眼前出现了 怎样的情景?(课后第四题)
24 古诗两首
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把山遮住, 白花花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活蹦乱跳的 窜上了船。忽然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把 云和雨吹散了。雨后,从望湖楼往下看, 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24 古诗两首
结构梳理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24 古诗两首
多音字
sàn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sǎn
她披着松散的头发从屋里跑出来。
24 古诗两首
我会写

24 古诗两首
识字方法
换一换:


24 古诗两首
易写错
zhē
不要少写“、”。
形声字,形旁为辵 (chuò),声旁为庶。本意为 阻拦。组词:遮盖,遮蔽,了乌云之黑,雨来之急。
24 古诗两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 天气骤变时的紧张气氛也 烘托出诗人周中赏雨的喜 悦心情。
24 古诗两首
突出了天气变化 卷地风来忽吹散, 之快。 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翻卷到地 面的风。散:散开。

五年级下册语文24古诗两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24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小组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合作探究
①自由朗读诗歌,反复读,达到琅琅上口。
②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③想想诗中描句或几句用朗读或自己的话来描绘。
二、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三、课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把“黑云”比作,把“白雨”比作,这样比喻的好处是。
2、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四、说出诗句的意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认真感悟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对照具体内容写出来。
24.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1.理解两首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2.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法。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4.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荷花盛开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万里: 南宋诗人,字廷秀, 号诚斋, 吉水人。其诗构思新巧,语言通
俗明畅、自然活泼。与尤袤、范
成大、陆游齐名, 称“中兴四大 诗人”。著有《诚斋集》。

sàn(散心) sǎn(松散) juǎn(卷起)

hé(荷花) hè(负荷)

juàn(画卷)
打翻的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翻墨:
白色的雨点。 白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人们
总是立刻会想到远近闻名的西湖。古往今来,有
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名篇。
今天,我们就跟随古人一起去领略一下六月西湖
晴雨之时各自不同的美景!
24 古 诗 两 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重点)
晓出①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②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③同。
接天④莲叶无穷碧⑤,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晓出:早晨走出。 ②毕竟: 到底。 ③四时:一年四季。 ④接天:与天空相接。 ⑤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译文: 晓出①净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
雨急 白雨跳珠乱入船 (比喻)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景奇
急来急去 令人叹惊
毕竟西湖六月中
晓出净慈寺 风光不与四时同 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议论
写景
晴景 日色 西醉 湖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疾雨急来急
去的景色变幻,表达了诗人对雨天西湖奇特景色的喜
爱和赞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晴天时西湖夏日的
但是又深深浅浅,富于层次。最深的近于墨色,最浅
的类如银粉。天水沾连,山云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涤 中的硕大无比的大理石屏风从几方面围绕着。啊!原 来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
顺着湖滨走去,不久便到断桥。这是民间故事中
白素贞和许仙会见的地方。这美丽的民间故事曾经感
了风的巨大威力。
拓展:
你还知道除本课外的其他描写西湖的古诗吗?请试着写 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跳动的珍珠,诗中用来形容雨点大,杂乱无章。 跳珠: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样开阔而平静。 水如天: 到底。 毕竟:
格外,不同于一般。 别样:
一年四季。课文中指除六月以外的其他时间。 四时:
与太阳相映。 映日: 无边无际的碧绿。形容莲叶多,望不到头。 无穷碧: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哪里的美景?是怎样写出景物的美的?
串珠问题:
1.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①未遮山,
白雨②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③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④。
①翻墨:打翻的墨汁。 ②白雨:白色的雨点。 ③卷地风:翻卷到地面的风。
2.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难点) 3.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赞赏之意。(难点)
苏轼: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散文均 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其散文与欧 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 疾并称“苏辛”。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景色,表现了西湖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美景,表达了
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粉黛西子 钟树梁 少年时读苏轼赞美杭州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 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小的心灵上便有了烙印。
后来长大了读到久居西湖的
晚清学者合樾的笔记,说西 湖的风景是晴湖不如雨湖, 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更令人神魂飞越了。
数十年后才到西湖一游,却只领略到一个“晴方 好”,也就是“三不如”。虽然水光潋滟,晴波温柔,
已经令人流连忘返;可是没有领受到“雨亦奇”的美
景,总不免是憾事。 三年前农历正月中旬重游西湖,和两位同志住在 湖滨路西湖饭店。真是不巧,住了几天就落了几天雨。 但也算凑巧,可以补偿“雨亦奇”的游览宿愿了。我
们穿上雨鞋,撑开雨伞,便作雨湖之游。
一到湖边,湖水拍岸作响,湖波灰白色,卷起层
层细浪,湖上是无边无际的雨丝,湖中却一架船儿也
没有,开旷空阔。这并不是“画船尽入西拎,闲却半 湖春色”(宋人词句),而是画船尽系岸柳,避让满湖春 雨也。举头展望,只见湖水东南北三面,群山隐隐, 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蒙蒙的。“山耶云耶远不知”,
是在净慈寺下所见的晴天湖景,只写了莲叶、荷花两
种事物,着力表现的是景物的静态美。
2.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表达了诗人对雨天 西湖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表现了西湖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 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黑云翻墨未遮山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④水如天: 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译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
的雨点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忽然间狂风卷地
而来,吹散了漫天的乌云,此时从望湖楼向下看,一 片汪洋大海, 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字用得十分巧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
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哪里的美景?是怎样写出景物的美的?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的美景。第一首运用比喻的
修辞,写景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让人如临
其境;第二首前两句议论,赞美西湖的风光,后两句写景, 用“碧”“红”两种色彩,描绘了一幅娇艳的荷塘美景图。
1.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描写的是在望湖楼上看到的雨景,诗中描 绘的景物较多,突出了景物的动态美;后一首描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