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ppt

合集下载

《薛定谔方程》PPT课件

《薛定谔方程》PPT课件

1993年 用STM 技术镶嵌了48个 Fe 原子的 Cu 表 面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照片。Fe 原子形成“电子围栏” (半径7.13nm),可看到围栏中的同心圆状驻波, 直观地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由于这一贡献,宾尼、罗赫尔和鲁斯卡 三人分享了 198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前两人是扫描隧穿显微镜的直接发明者, 第三人是 1932年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 这里是为了追朔他的功劳。
没有向-x方向的
可以想见,原来在Ⅰ区的粒子也可以在势垒 的另一边Ⅲ 区出现!这在经典物理是不可想象的!
这称为“量子隧道效应”。
计算结果表明(不证), 粒子的穿透率为
T e
2a
2m(U0 E)
若 m、a、( U0 – E ) 越小,则穿透率 T 越大。
实验完全证实了“量子隧道效应”现象的存在。 例如,★ 放射性核的 粒子衰变 ★ 隧道二极管 ★ 扫描隧穿显微镜
1 2
2
x
2

Hn是厄密(Hermite)多项式, 最高阶是 (x)n,
上两式相加得 2 (l1 l2 ) π l π
式中 l 也是整数。 所以有 l π
2 l 0 时,有 o Asin kx --奇函数 l 1 时,有 e Acos kx --偶函数
l 的其他数值所对应的解都不是独立的,
因为它们和 0、 e 的形式一样,只可能有正负 的区别,这并不影响 2 ,即概率密度的分布不变。
隧道电流对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十分敏感。若控制隧 道电流不变,则探针在垂直于样品方向上的高度变化 就能反映样品表面的起伏;若控制针尖高度不变,通 过隧道电流的变化可得到表面态密度的分布。
0 10
30
50
70
90

《薛定谔方程》课件

《薛定谔方程》课件

波函数需要满足归一化条件,即 ∫Ψ*(r,t)Ψ(r,t)dV=1,以确保粒 子存在于有限空间内。
时间演化算符
时间演化算符定义
时间演化算符描述波函数的演化过程,通常表示为 U(t),其中t是时间。
时间演化算符的性质
时间演化算符是幺正算符,即U(t)U*(t)=I,其中I是 单位算符。
时间演化算符的作用
时间演化算符可以将初始时刻的波函数演化到任意时 刻的波函数。
能量算符
能量算符定义
能量算符描述微观粒子的能 量,通常表示为H。
能量算符的性质
能量算符是厄米特算符,即 H=H*。
能量算符的作用
能量算符可以将波函数投影 到能量本征态上,得到粒子 的能量。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
描述波函数在边界上的行为,如周期 边界、反射边界等。
原理
通过选取适当的变分函数,将薛定谔方程的 求解问题转化为求变分极值的问题。
步骤
选取合适的变分函数,将薛定谔方程转化为变分问 题,然后利用变分法的基本原理求解该问题。
应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薛定谔方程,如 具有对称性、周期性等性质的问题。
04
薛定谔方程的经典实例
一维无限深势阱
描述
一维无限深势阱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用于描述粒子在一维空间中的 运动,其中势能只在有限区域内存在。
在生物学中,它可以用来描述生物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如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
02
薛定谔方程的基本概念
波函数
01
波函数定义
波函数是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函 数,通常表示为Ψ(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其中r是 位置向量,t是时间。
02
波函数的性质

单电子原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及解

单电子原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及解

波尔半径
根据波尔原子模型,电子稳定地绕核运动,其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电子与核 间的库仑引力大小数值相等,

mv 2 e2 = r 4πε 0 r 2
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动的能量E等于电子运动的动能和静电吸引的势能之和
mv 2 e2 e2 E= − =− 2 4πε 0 r 8πε 0 r
根据能量量子化条件,电子轨道运动角动量为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2)Θ(θ )方程的解
1 d dΘ m2 − sin θ + 2 Θ = l (l + 1)Θ sin θ dθ dθ sin θ
Θl , m(θ ) = CPl (cos θ )
m
(2l + 1)(l − m ! 2 C= 2(l + m !
2 2 h 2 n x n y n z2 E= ( 2 + 2 + 2) 8m a b c
1 2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一、人类对物质构成认识历史
(一)“五行”学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中 文
日 文
日曜日 月曜日 火曜日 水曜日 木曜日 金曜日 土曜日
2
薛定谔方程
∂ ∂ϕ ∂ 2ϕ 8π 2 µ Ze 2 1 ∂ 2 ∂ϕ 1 1 + 2 E + ϕ = 0 r + 2 sin θ + 2 2 2 2 ∂θ r sin θ ∂φ r ∂r ∂r r sin θ ∂θ h 4πε 0 r
卢瑟福, 卢瑟福 英国物理学家 (1)大部分射线可以穿透薄的金属薄,如入无人之境 (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

量子物理第二章-薛定谔方程ppt课件.ppt

量子物理第二章-薛定谔方程ppt课件.ppt

P2 Ψ 2
2 2Ψ
2m
x 2
i Ψ t
E
Ek
P2 2m
一维自由粒子的 含时薛定谔方程
2、一维势场 U (x,t) 中运动粒子薛定谔方程
E
Ek
U
(x,t)
P2 2m
U
(x,t)
Ψ t
i

2Ψ x 2
P2 2
Ψ
Ψ t
i
[
P2 2m
U
(x,
t)]Ψ
2
2m
2Ψ x2
P2 Ψ 2m
2 2m
0
波函数本身无直观物理意义,只有模的平方反映粒子出 现的概率,在这一点上不同于机械波,电磁波!
2、玻恩(M..Born)的波函数统计解释:
概率密度: w Ψ (r,t) 2 ΨΨ*
单位体积内粒子出现的概率! 3、波函数满足的条件
1、单值: 在一个地方出现只有一种可能性; 2、连续:概率不会在某处发生突变; 3、有限 4、粒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总概率等于 1
(x) Asin(kx ) ( a x a)
(2)确定常数 A、
2
2
由波函数连续性, 边界条件 (-a/2) = 0 (a/2) = 0
Asin( ka 2 ) 0 ka 2 l1
Asin( ka 2 ) 0
2 (l1 l2) l
ka 2 l2 l
2
1)当 l 0 时 o Asin kx ——奇函数。 2)当 l 1 时 e Acos kx ——偶函数。
3. 薛定谔方程是对时间的一阶偏微分方程, 因此波动形式 解要求在方程中必须有虚数因子 i,波函数是复函数。
4. 只有动量确定的自由粒子才能用平面波的描写。

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

一. 粒子进入势垒
1.势函数 粒子从 x = - 处以能量 E 入射,
给定势函数(一维势垒): U(x)
0 ,( x 0)
U(
x)
U0,( x
0)
入射能量 E <U0
势垒的物理模型:
入射 反射
U0
透射 ?
E
Ⅰ区 0 Ⅱ区 x
金属或半导体接触处势能隆起,形成势垒。 24
2. 定态薛定谔方程 I 区(x 0):
1. 穿透系数
穿透系数
2a
Te
2m(U0 E )
a T
(U0 E) T
当 U0 E 5eV,势垒宽度 a 约50nm 以上时, 穿透系数会小6个数量级以上。此时隧道效应在
实际上已没有意义了,量子概念过渡到了经典。
29
2. 怎样理解粒子通过势垒区?
经典物理: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看是不可能的。
量子
31
三. 隧道效应的应用
隧道二极管,金属场致发射,核的 衰变,…
1. 核的 衰变
238U 234Th +4He
U
35MeV
库仑势能
E 4.25MeV 是通过 隧道效应出来的。
对不同的核,算出的 0 衰变概率和实验一致。
4.25MeV
R
r
核力势能
32
2.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0e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E正是粒子的能量,p正是粒子的动量。
一般情况下:
(r,
t
)
(r)
i Et
A0e
这种E 取定值的状态称定态(stationary state),

原子分子的薛定谔方程

原子分子的薛定谔方程
– 转动能级(CO,SiO,H2O) – Λ双重能级(OH,CH) – Κ双重能级(H2CO, H2CS) – 反演能级(NH3)
原子和分子的总能量
❖ 原子的总能量
1. 各个电子的动能 2. 电子与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3. 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4. 电子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5. 原子核磁矩和电子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 基本根据
• 由于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在分子质心坐标系中核的 运动比电子的运动慢得多,因此,计算电子的运动时,可 以近似地认为核是静止的
• 当考虑核的位置的改变时,同样地由于电子运动远比核快, 不必把核的运动和电子的运动同时计算,只需考虑在每一 种核的瞬时位置下,电子运动的平均效果,再考虑它对核 的位置的影响
N


j
h2 2me

2 j
VˆNe

Vˆe
e

e



N

E e N
电子的哈密顿算符
Hˆ e
j
h2 2me

2 j
VˆNe
Vˆee
Hˆ e e (r, R) Eel (R) e (r, R)
波函数的求解
❖ 求解电子波函数和电子能量的本征值 ❖ 把结果代入薛定谔方程,求解核的波函数
分子的薛定谔方程
❖ 分子的哈密顿算符
– 动能:电子和核 – 势能:电子之间、核之间、电子与核之间
Hˆ TˆN Tˆe VˆNN VˆNe Vˆee

h2 2mN
2

j
h2 2me

2 j
|
Z Z e2 R R

2-1-单电子原子的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

2-1-单电子原子的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
2 h 1 1 2 ˆ ( ) M (sin ) 2 2 2 sin sin 2
2.1.2 分离变量法求解方程
1 2 1 1 2 8 2 Ze2 (r ) 2 (sin ) 2 2 2 (E ) 0 2 2 r r r r sin r sin h 4 0r
l 3
m0 m 1 m 2 m 3
R(r )方程的解
联属拉盖尔方程
1 d 2 dR 8 2 Ze2 l (l 1) (r ) 2 (E ) R0 2 2 r dr dr h 4 0 r r
类氢体系: 是指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或离子,如H, He+,
等,它们的核电荷数为Z,核与电子的吸引位能为:
Li2+, Be3+
电子相对运动的 Hamilton算符为
Ze e V 4 0 r 2 2 h Ze 2 ˆ H 2 8 4 0 r
2
2.1.1
mm e N me mN
方程
R方程
( )方程的解
d 2 2 m 0 2 d
(常系数二阶线性齐次方程)
im 通解: m Ae
根据单值条件(周期性边界条件),得 m ( ) m (2 )
Ae
im
Ae
im (2 )
Ae
im
e
i 2 m
ei 2 m cos 2 m i sin 2 m 1
x = r sin cos y = r sin sin z = r cos r2 = x2 + y2 + z2
cos z x2 y 2 z 2
取值范围: 0r 0 0 2 OP长为r OP与z轴夹角为

2-1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ppt

2-1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ppt
h,…依次代表l=0,1,2,3,4,5,…的状态 ●原子轨道的名称与波函数的角度部分直接相关:
Y0,0
1 s 4
3 Y1,0 pz cos 4
Y1, 1
3 py sin sin 4 3 px sin cos 4
cos m
• 实函数解不是角动量z轴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但便 于作图。 • 复函数解和实函数解是线性组合关系,彼此之间 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m 0 1 -1 2 -2 复函数解
0
1
实函数解
0 1 2
1 2
1 i e 2 1 i 1 e 2
2 1 i 2 e 2
1 2 1 1 2 r 2 sin 2 2 2 r r r r sin r sin
2 2
●变换为极坐标后的Schrödinger方程为:
1 2 1 1 2 8 2 2 E V 0 r 2 sin 2 2 2 2 r r r r sin r sin h
年,J.J.Thomson发
现电子,打开了原子
内部结构的大门,化
学进入现代时期;
1909-1911年间,
Rutherford用α粒
子作穿透金箔的实
验,提出原子结构
的“行星绕太阳” 的模型;
1913,Bohr提出 两点假设:定态规 则和频率规则。 Bohr原子结构模 型解释了氢原子光 谱,但其他原子均 不能解释,需要用 量子力学规律解释。
2
1 i 2 e 2
cos 1 cos 1 sin 1 sin 1 cos 1 cos 2 2 sin 1 sin 2 2

薛定谔方程与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方程与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T2 sin 2 T1 sin 1 gds (ds)utt
T2 cos 2 T1 cos 1 0
及其以上的高阶小量,则根据级数展开式有
(7.1.1)
作用于小1.2)
2 2 仅考虑微小的横振动,夹角 1 , 2 为很小的量,忽略 1 , 2
2! 13 sin 1 1 1 tan 1 , 3!
2 2
cos 1 1
12
1,
cos 2 1
sin 2 2 tan 2
ds (dx) (du) 1 (ux ) dx dx
2
注意到:
故由图7.1得
M'
T'
纵向: T sin T 'sin ' gds ma
ds
'

T
M
gds
x x dx x
m ds 2 u ( x, t ) 其中: a t 2
ds dx
u ( x dx, t ) u( x, t ) T gds ma x x
这样,(7.1.1)和(7.1.2)简化为
T2 u x x dx T1 u x x gdx utt dx T2 T1 0
(7.1.3) (9.1.3)
(7.1.4) (9.1.4)
因此在微小横振动条件下,可得出
,弦中张力不随 故有
(7.1.5)
x
而变, 可记为
另一方面,计算动量守恒公式中右边弦段 [ x , x x ] 所受外力在时段 [t , t t ] 产生的冲量
对于弦段
[ x , x 张力在 x]

量子力学课件--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课件--薛定谔方程
V

V
w d Jd , V t
S
d WV J dS , S dt
V内部几率变化
等式右方用Gauss定 理,得
由边界流入或流出的量。
薛定谔方程能够满足全空间几率守恒
物理上应该满足随r趋向无穷远而迅速趋于零,于是
d Wv J dS dt i ( ) dS 0 2
2
再推广到含有势能U的情况
E p / 2 +U(r)
2
两边作用于波函数
Ei t
p i
2 i U ( r ). t 2
2
便于记忆的形式
i H t
H p / 2 +U(r)
2
( p i )
H
2
记住
2
2 U ( r )
代表全空间几率守恒,实际上也就是粒子数 守恒。 相对论情况薛定谔方程不成立,以上结果也 不成立;实际上相对论情况有粒子产生和消 灭,粒子数一般不守恒!,
电流密度
几率流密度
i J ( ), 2
i 电流密度 J eJ e ( ), e 2
• 由薛定谔方程导出一个反映几率守恒的定 律,从而引入几率流密度概念。
几率密度 w( r , t ) ( r , t ) 根据薛定谔方程
2
几率流密度:J
几率流密度的推导(单粒子)
• 几率密度的时间演化:
2 w( r , t ) ( r , t ) ( r , t ) ( r , t ),
回顾:叠加原理
cnn .
n
几率振幅。
常数相位

单电子原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及解 33页PPT文档

单电子原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及解 33页PPT文档

土、水、气、火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 三 ) 道 尔 顿 ( D a lto n ) 的 原 子 论
1 8 0 3 年 1 0 月 2 1 日 , 道 尔 顿 报 告 了 他 的 化 学 原 子 论 。 1 8 0 8 年 , 道 尔 顿 出 版 了 《 化 学 哲 学 的 新 体 系 》 认 为 构 成 物 质 的 最 小 颗 粒
结 论 原 子 间 的 排 列 并 不 紧 密
( 2 ) 少 量 粒 子 在 穿 过 金 属 薄 时 , 方 向 发 生 了 改 变 , 个 别 粒 子 被 弹 回 来 结论
原子里面一定有带正电的坚硬的核,粒子打正了,就 被弹回来,打偏了就改变方向,没有打着,就穿过去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 1 ) 偏 转 幅 度 小 、 带 正 电 的 射 线 , 称 为 射 线
( 2 ) 偏 转 幅 度 大 、 带 负 电 的 射 线 , 称 为 射 线
( 3 ) 不 偏 转 的 射 线 , 称 为 射 线
粒 子 的 散 射 实 验 发 现
( 1 ) 大 部 分 射 线 可 以 穿 透 薄 的 金 属 薄 , 如 入 无 人 之 境 (Erne卢st瑟Ru福th, e英rf国or物d, 理18学71家—1937)
动 , 既 不 放 出 能 量 也 不 吸 收 能 量 , 即 电 子 作 圆
周 运 动 的 角 动 量 M 必 须 等 于 h 2 的 整 数 倍 , 此
为量子化条件
M nh 2
n1,2,3,...
H.D.玻尔(N.H.D.Bohr) 1885~1962, 丹麦人
(2)频率规则
当 电 子 由 一 个 定 态 跃 迁 到 另 一 个 定 态 时 , 就 会 吸 收 或 发 射 频 率 为 v E h 的 光 子 , 这 E h v 称 为 两 个 定 态 之 间 的 能 量 差 。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③ 电子填入顺序 基态原子: ns →(n–2)f→ (n–1)d→ np 价电子电离: np →ns→(n1)d → (n–2)f 徐光宪: 原子 (n+0.7l), 离子(n+0.4l) 越大能级越高
28
ⅠA-ⅡA ⅠB-ⅡB
ⅢA-ⅧA ⅢB-Ⅷ
La系 Ac系
例:氩(Z=18)的电子组态 1s2 2s22p6 3s23p6 Fe (Z=26) Cu (Z=29)
轨道角动量与z轴的夹角
e m mμB 2. 磁矩在磁场方向的分量量子化: μz 2me
3. m决定磁场中轨道的空间方向,磁矩与外磁场的作用能
18
2.4 电子的自旋运动与泡利原理
一. 电子的自旋运动
19
●自旋角动量量子化
Ls s(s 1)
电子的自旋量子数 s ≡1/2
26
四.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1. Pauli不相容原理 2. 能量最低原理 3. Hund规则:简并轨道上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较稳定 4. 原子的构造: ① 电子组态:确定每个电子的n,l ② 电子层:ns2到ns2np6构成一个能级组 4(N) 3(M) 2(L) 1 2 0 1 2 3 0 1 0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2 ±2 ±2 ±3 亚层轨道数 1 1 3 5 7 3 5 1 3 1 42 12 22 32 电子层轨道数 27 第n能层有n2个“轨道”,可以容纳2n2个电子 电子层 1(K) 角量子数l 0 电子亚层符号 1s 0 磁量子数m 可能取值
7
氢原子或类氢离子的轨道波函数举例 轨道 n
1s 2s

量子力学课件-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课件-薛定谔方程

(3)由上面讨论可知,当体系处于能量本征态时,粒子能量是确定的,就是 能量本征值。
(三)求解定态问题的步骤
• 讨论定态问题就是要求出体系可能有的定态波函数 Ψ( r, t) 和在这些态中的能量 E。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列出定态 Schrodinger方程 (2)根据波函数三个标准 条件求解能量 E 的 本征值问题,得:
若V(r)是库伦场势,则方程的解代表库伦场中粒子的态。
若V(r)是谐振子势场,则方程的解代表谐振子势场中粒子的态。
……
态叠加原理: 一般情况下,如果Ψ1和Ψ2 是体系的可能状态,那 末它们的线性叠加 Ψ= C1Ψ1 + C2Ψ2 也是该体系的一个可能状态. 其中C1 和 C2 是复常数,这就是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 理。


(2)几率流密度与时间无关
i J n (r , t ) [nn n n ] 2

i [ n e xp( iE n t / ) n e xp( iE n t / ) 2 n e xp( iE n t / ) n e xp( iE n t / )]
ψ(r)也可称为定态波函数,或可看作是t=0时刻 ψ(r,0)的定态波函数。
能量本征值方程
[ h 2 V ] E 2
ˆ E 表达成 H
(1)上述方程的形式特点是: 一个算符作用于一个函数上等于一个常数乘以该函数, 这种形式的等式在《数学物理方法》中,叫本征值方程, 本征值方程中的那个待求函数叫本征函数, 方程右边的那个与本征函数相乘的常数叫本征值。


i [ n ( r ) n ( r ) n ( r ) n ( r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变数分离法
r 2 sin 2 令 (r, , ) R(r)( )( ), 代入上式并乘以 R
sin 2 2 R sin 1 2 8 2 2 ( E V )r 2 sin 2 0 r sin R r r 2 h
4. 单电子原子的波函数

2
0
d 1;

sin d 1;
0


0
R Rr dr 1
2


0 0

2
0
Y Y sin dd 1;
2 0

0

r sin drdd 1
2
●由角量子数规定的波函数通常用s,p,d,f,g,
些波函数列于表2.2。
●由n,l,m所规定,可用nlm表示: nlm=Rnl(r)lm()m()=Rnl(r)Ylm(,) 主量子数n=1,2,3,„,n; 角量子数 l=0,1,2,„,n-1; 磁量子数m=0,1,2,„,l ●,,R,Y,都要归一化,极坐标的微体积 元d=r2sindrdd:
2
1 i 2 e 2
cos 1 cos 1 sin 1 sin 1 cos 1 cos 2 2 sin 1 sin 2 2
4. 单电子原子的波函数 ●解方程和R方程比较复杂,只将解得的一
cos m
• 实函数解不是角动量z轴分量算符的本征函数,但便 于作图。 • 复函数解和实函数解是线性组合关系,彼此之间 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m 0 1 -1 2 -2 复函数解
0
1
实函数解
0 1 2
1 2
1 i e 2 1 i 1 e 2
2 1 i 2 e 2

2
对于H原子,mN=1836.1me,= 1836.1me/1837.1=0.99946me,折合质量与 电子质量相差无几,说明质心与核间的距离很 小,可粗略地认为核不动,电子绕核运动,把 核放在原点上,即可得出H原子和类氢离子的 Schrödinger方程:
h Ze 2 2 E 40 r 8
mNr1=mer2=me(r-r1)
me r1 r mN me mN r2 r mN me
r mN me r2 r1 r
I m r m r
2 N 1
me r mN m m e N
2 e 2
2
mN r me m m e N
1 2 sin 2 2 R sin 8 2 2 2 整理, 得 r sin 2 r sin ( E V ) 2 R r r h
此式左边不含r,,右边不含,要使两边相 等,须等于同一常数,设为-m2,则得
2 2
●直角坐标到极坐标的变换
z
x=rsincos (1)
y=rsinsin (2)
z=rcos r2=x2+y2+z2 (3) (4)
0 y
e
r
z y x
• 由于r 无法分离变量, Sch eq 无法准确求 x 解,需要在球极坐 标系下。
• 球极坐标下,Laplace算符为:
h,…依次代表l=0,1,2,3,4,5,…的状态 ●原子轨道的名称与波函数的角度部分直接相关:
Y0,0
1 s 4
3 Y1,0 pz cos 4
Y1, 1
3 py sin sin 4 3 px sin cos 4
3. 方程的解
3. 方程的解
d 2 m 0 2 d
2
此为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 方程,有两个复数形式的 独立特解
m Ae
im
m m
A可由归一化条件得出:

2
0
m d A
m
2

2
0
e
im im
e d A
2
2 0
8 2 R r 2 ( E V ) R l(l 1) 2 2 r dr dr h r
方程、方程和R方程
d 2 m 2 d
2
1 d d m sin 2 l(l 1) sin d d sin
2
1 d 2 dR 8 R r 2 ( E V ) R l(l 1) 2 2 r dr dr h r
2
经变数分离得到的三个分别只含,和
r变量的方程依次称为方程、方程和R 方程,将方程和方程合并,Y(,) =()(),代表波函数的角度部分。 解这三个常微分方程,求满足品优条件 的解,再将它们乘在一起,便得 Schrödinger方程的解。
1 im e 2
m应是的单值函数,变化一周, m应保持 不变,即, m()= m(2) eim=eim(2)= eimeim2 即 eim2=cos(m2)isin(m2)=1, m的取值必须为m=0, 1, 2, …

1 im m e 2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 原子:由一个核和若干个电子组成的体系。 • 化学:研究原子之间化合与分解的科学。 • Rutherford在1909~1911年间,发现了电子, 提出行星绕太阳原子模型。 • Bohr氢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提出
2.1单电子原子的Schrö dinger方程
2.2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cos m
2C C ( m m ) cos m 2
i2D D ( m m ) sin m 2

sin m
1 1 由归一化条件可得, C , D 2 i 2
1 实函数解为: cos m , 1 sin m sin m
2.1 单电子原子的Schrödinger方程 及其解
1.单电子原子的Schrödinger方程
Ze V 4π ε 0 r mem N μ me mN 对 H而 言 , μ = 0.99946m e
2
• 折合质量:绕通过质心与核和电子连线垂 直的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与一质量等于折合 质量,离转轴距离为r的质点的转动惯量 相同:
复数形式的函数是角动量z轴分 量算符的本征函数,但复数不便于 作图,不能用图形了解原子轨道或 电子云的分布,需通过线性组合变 为实函数解:
1 im 1 i m e cosm sin m 2 2 2
1 im 1 i m e cosm sin m 2 2 2
d m 2 2 d
2
1 d 2 dR 8 2 r 2 m2 1 d d r (E V ) sin 2 2 R dr dr h sin sin d d
设两边等于l(l+1),则得
1 d d m 2 sin 2 l(l 1) sin d d sin
1 2 1 1 2 r 2 sin 2 2 2 r r r r sin r sin
2 2
●变换为极坐标后的Schrödinger方程为:
1 2 1 1 2 8 2 2 E V 0 r 2 sin 2 2 2 2 r r r r sin r sin h
2.3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2.4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2.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性质
2.6原子光谱

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原子,
通过化合与分解实现物质的转化。为了 说明和掌握化学运动的规律,并运用它 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就要从研究原 子的结构和及其运动规律入手。
19世纪初,Dalton
提出原子学说;1897
年,J.J.Thomson发
现电子,打开了原子
内部结构的大门,化
学进入现代时期;
1909-1911年间,
Rutherford用α粒
子作穿透金箔的实
验,提出原子结构
的“行星绕太阳” 的模型;
1913,Bohr提出 两点假设:定态规 则和频率规则。 Bohr原子结构模 型解释了氢原子光 谱,但其他原子均 不能解释,需要用 量子力学规律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