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合集下载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章节:第一章植物生命的奇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命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生命的奇迹:介绍植物生命的起源、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的生殖方式等。

2. 种子的形成:讲解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传粉、受精、种子的结构等。

3. 种子的萌发:介绍种子的萌发条件、萌发过程,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4.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讲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根、茎、叶的生长,花的开放和果实的形成等。

5. 植物的繁殖方式: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及常见的植物繁殖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

2. 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命的各个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植物种植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

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植物种植实验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案基本信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章节:第二章植物的生长环境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需求,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八、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环境: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环境需求,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共5篇)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共5篇)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共5篇)第一篇:《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学习目标】:1、我要记住: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2、我要学会: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3、我要培养: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打开知识的金钥匙】: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提出问题,并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试身手,我最行】:1、小猫是__生的,小鸡是从__里孵化出来的。

2、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__、__、__、__直至__的过程。

3、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开始他们新的生命的。

4、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__、__、__等各不相同。

【齐合力、探问题】:1、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2、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我精彩,我快乐】: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我参与,我创新】:明辨是非。

1、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2、植物只可以用根来繁殖后代。

()3、用手摸一摸不同植物的种子,感觉都一样。

()【你瞧瞧,我真行】:种植凤仙花时,应该做好播种前的哪些准备工作?【拓展延伸】:哪些植物都是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呢?【教学反思】:第二篇:植物的新生命的开始(美术教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美术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所收集的植物种子及其内部结构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了解种子的结构特点。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课件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课件

缓慢萌发
季节萌发
另一些种子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 能开始萌发,需要更多耐心等待。
某些种子只在特定的季节才会开 始萌发,这与它们的生长环境密 切相关。
持续关注萌发过程
1 观察生长
2 提供养分
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并记录下变化,以加深我 们对种子萌发的理解。
给予种子所需的水分和有些种子需要光照才能萌 发,有些种子则需要在黑暗中才能发芽。
温度
不同种子对温度有不同的需求,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可能影响种子的萌发。
氧气
种子需要足够的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无法正常 呼吸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不同种子的萌发特点
迅速萌发
一些种子具有迅速萌发的特点, 能在短时间内长出根和茎。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 学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植物新生命的奇妙旅程。从种子的结构,到萌 发的过程,再到种子萌发的因素,我们将一一展开。
植物种子的结构
内部结构
种子外观
种子的内部结构包括胚乳、种皮、 胚和种子盾,每个结构都扮演着 关键的角色。
种皮的颜色、纹理和形状有所不 同,这些特征反映了不同植物品 种之间的差异。
胚胎
胚胎是种子的核心部分,包含了 未来植物的发展所需的能量和遗 传信息。
种子的萌发及其过程
1
吸水
种子吸收水分,激活其中的酶,准备进入萌发过程。
2
根的生长
根开始伸展,迎接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并提供植物所需的支持。
3
茎的生长
茎开始伸展,向阳光倾斜,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水分
种子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进行萌发,但过度湿润 也可能导致种子腐烂。
3 调整环境
根据需要,调整种子的温 度、光照和氧气供应,以 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繁殖的过程和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学生能够掌握种子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植物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植物生长和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

种子萌发的条件。

2.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的内在机制。

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植物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

3.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 采用讨论和汇报的形式,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植物种子、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教学课件:植物繁殖过程、种子结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知识讲解:讲解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种子各部分的功能。

3.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种子实验,观察种子萌发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过程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6.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关于植物新生命的开始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活动,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植物繁殖和种子萌发的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种子结构和成分,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能够自己动手进行种子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植物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种子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让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种子萌发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种子样本,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准备放大镜,让学生观察种子结构。

3.准备实验材料,包括种子、水、土壤、温度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繁殖的吗?种子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植物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

然后,用放大镜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组成。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师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种子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萌发?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种子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突出种子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科版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繁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种子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但对于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繁殖过程,种子的结构。

2.难点: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种子、植物生长图片、实验器材等。

2.课件准备:植物繁殖过程的动画、种子结构的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过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植物的繁殖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结构,并尝试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讲解种子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绘制种子结构的示意图,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8.板书(5分钟)板书植物的繁殖过程和种子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我本着突出科学探究,立足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我的说课设计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观察能力,将为后续内容的开展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运用这种能力初步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相关知识,而且他们在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认识。

但这种认识是零散的模糊的,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观察和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植物的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2、过程和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

预测生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引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通过讲解法实验法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引导。

把教学内容完整有序地展示给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种子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各种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蚕豆、红豆等)七、教学设想本课设计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训练的重点定位在“引发探究欲望,提升观察能力,培养预测意识。

”组织学生自主地学习,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为学生树立生命的意识。

八、教学流程(一)欣赏激趣,推动学生走近知识。

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开花植物,请学生欣赏。

师问:这么美,你想说些什么呢?这些美丽的植物你们想不想要啊?此时我以“美”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地走进了植物的世界,继而引出生命的开始是种子。

(二)自主探究,了解种子结构1.组织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种子,我们将要观察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呢?怎样去观察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个开放性在问题通过学生会简单的互动,便实现了观点的碰撞,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探究,热情很高涨。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教课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

本单元共七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芽,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

这一过程伴随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思考、研究植物器官的作用。

教学任务旨在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学习栽培技能,研究植物变化规律,认识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的关系,并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研究方法,为研究其他植物、动物的生长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第一课,他的内容有三部分: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鸡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我认为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对植物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植物问题了,并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但他们对植物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现象,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

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动物知识兴趣浓。

好的开头就代表成功的一半,所以这第一单元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活动进行说明。

共有七个方面:1、科学概念2、过程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4、教学准备5、教学活动实施过程6、板书设计具体如下:一、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6)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6)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6)一. 教材分析《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生命的起源,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从一个种子开始的。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他们可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2.难点: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插图。

2.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

3.准备植物种子的样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什么。

3.操练(5分钟)让学生观察植物种子的样品,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是如何成长为一个植物的。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植物更好地生长。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word教案(6)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word教案(6)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教材简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三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有三部分内容: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狗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二、教学背景:三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的一生中要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

科学讲究实证,我们更希望学生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将是最稳固的。

本课内容的设计是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科学词汇:外部特征、内部结构、胚根、胚芽(二)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科学方法:观察(看、闻、摸、捏)、实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

教学重难教学重点: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

点教学难点: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将来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图片一包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莲子、芝麻、葵花子、西瓜子、凤仙花子、蚕豆、喇叭花子……)、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公开课1、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种子是植物新生命的开始,通过探究种子的结构、功能及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等,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掌握种子的发芽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教学内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3、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什么种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2.学习环节(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PT展示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并请学生口头讲述了解到的知识点,梳理学生的思路。

(2)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通过PPT展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和过程,并请学生口头讲述了解到的知识点,梳理学生的思路。

3.深化环节(1)实验环节为了加深学生对种子发芽的理解,进行小组实验。

每组选取相同种类的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做观察,记录观察结果,比较不同种子的发芽情况,加深对种子发芽的认识。

(2)PPT学习通过PPT展示植物种子的搜集、保存和种植,让学生掌握种子的应用技术。

4.总结环节通过师生交流,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实验结果,并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植物生长过程,加深对植物生长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种子发芽的理解,与传统的课堂讲解相比,更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反复讨论植物发芽的过程,搭建发芽实验,开启了他们对植物探究的思考;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植物发芽有什么条件、哪种条件更适合,对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了植物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验能力。

针对本课存在的不足,我将在后续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知道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生命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三、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四、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殖方式2.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 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等,激发学生对植物生殖方式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植物的生殖方式。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过程,如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等。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植物生殖方式和植物新生命开始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植物生命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生长状况。

2. 邀请植物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九、教学资源:1. 植物生殖方式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和目标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植物的营养方式;3.根的重要性;4.种子发芽的过程;5.观察沙豆根发芽的实验。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掌握植物的营养方式;3.了解根的重要性;4.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5.学会观察沙豆的发芽实验并总结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植物生命的尊重;2.培养好奇心和观察力;3.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2. 教学难点:•核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互相讨论总结归纳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发芽沙豆;•实验用耳棒;•玻璃棒。

2. 教学环境:•干净教室;•充足照明;•空气清新。

3. 教学时间:• 1 节课时,每节 40 分钟。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1.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 5分钟老师介绍下节课学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环节 25分钟Step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老师展示植物的图像,问学生想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老师向学生讲解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把幼苗的种子形态和要素逐一展示出来,并感性讲述生长过程的各个环节。

Step 2 植物的营养方式和根的重要性1.老师展示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进一步向学生讲授植物的营养方式和根的重要性。

2.通过加深对植物结构和营养方式的了解,培养学生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爱者,增强对植物生命的尊重。

Step 3 种子发芽的过程1.老师向学生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意义。

2.学生尝试通过亲身观察的方式,加深对种子发芽过程的理解。

Step 4 观察沙豆根发芽的实验1.学生途中使用实验用耳棒和玻璃棒将发芽沙豆取出放在试管里,轻轻观察其成长过程。

2.学生观察沙豆根的成长情况,并归纳总结相关实验结果。

三年级科学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教科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说教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并且在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植物生长的诸多知识。

但对观察方法的掌握还需加以指导。

三、教学特色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我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定为:设问探究——观察验证——创造应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计、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说教学目标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情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过程与方法: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并填写观察种子记录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感受自然的美,体会生命科学。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立为: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观察植物的种子。

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活动记录纸。

每个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种子(大豆、玉米、花生、莲子、凤仙花、葵花子??.)六、说教学流程1、激趣引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我首先播放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引入今天的话题,使教学内容产生诱惑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感受新生命带来的喜悦。

2、质疑探究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通过问题强化学生的自我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基础性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新生命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命科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新生命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讨植物新生命的过程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发学生思考植物新生命的意义。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新生命的特点。

第二章:植物繁殖的基本方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繁殖的两种基本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分析比较两种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定义及过程。

分析两种繁殖方式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2.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两种繁殖方式的差异。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两种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第三章:种子的形成与传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

探讨种子传播的途径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种子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探讨种子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探讨种子传播的途径和意义。

第四章:植物的萌发与生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萌发过程。

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4.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萌发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萌发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第五章:植物的生殖器官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分析植物生殖器官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分析植物生殖器官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5.3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器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植物生殖器官在植物繁殖中的作用。

第六章: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具体过程。

分析植物有性生殖的优势和局限性。

6.2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包括花粉传播、受精等。

三年级下科学说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_教科版-精选文档

三年级下科学说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_教科版-精选文档

三年级下科学说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一、说教材《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经验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了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并且在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植物生长的诸多知识。

但对观察方法的掌握还需加以指导。

三、教学特色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我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定为:设问探究——观察验证——创造应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计、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说教学目标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学情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过程与方法: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并填写观察种子记录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感受自然的美,体会生命科学。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立为: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观察植物的种子。

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活动记录纸。

每个小组学生准备:放大镜、种子(大豆、玉米、花生、莲子、凤仙花、葵花子??.)六、说教学流程1、激趣引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我首先播放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引入今天的话题,使教学内容产生诱惑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感受新生命带来的喜悦。

2、质疑探究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通过问题强化学生的自我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5)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5)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科版(5)一. 教材分析《1.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幼苗、成熟植物等阶段,并且能够认识到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从种子的形成开始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对于植物的生命周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知道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2.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生命周期2.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并通过讨论,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的生长视频或者图片2.植物的种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植物的生命?植物的生命从哪里开始?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生长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些阶段?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是什么?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植物种子,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成长为植物的?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是什么?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重要性?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植物,还有哪些生物的生命周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的?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思考:植物的生命周期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重要性?8.板书(10分钟)板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植物新生命的起始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的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我本着突出科学探究,立足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对我的说课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观察能力,将为后续内容的开展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运用这种能力初步了解了一些植物的相关知识,而且他们在生活中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认识。

但这种认识是零散的模糊的,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观察与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2、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内外形态特征。

预测生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特征,引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通过讲解法实验法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加以引导。

把教学内容完整有序地展示给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种子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各种植物种子(黄豆、绿豆、玉米、花生、蚕豆、红豆等)
七、教学设想
本课设计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训练的重点定位在“引发探究欲望,提升观察能力,培养预测意识。

”组织学生自主地学习,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为学生树立生命的意识。

八、教学流程
(一)欣赏激趣,推动学生走近知识。

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开花植物,请学生欣赏。

师问:这么美,你想说些什么呢这些美丽的植物你们想不想要啊
此时我以“美”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地走进了植物的世界,继而引出生命的开始是种子。

(二)自主探究,了解种子结构
1.组织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种子,我们将要观察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呢怎样去观察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这样一个开放性在问题通过学生会简单的互动,便实现了观点的碰撞,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探究,热情很高涨。

2.发放放大镜、记录表,出示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认真观察动手实验,将你的发现填在记录表中。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人人参与探究的全过程,通过
观察、实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扎实的知识。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环节,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创造一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当学生汇报到种子的内部构造时,我随即播放多媒体,生动鲜活的种子内部构造画面,轻而易举地将本课的难点突破。

整个过程学生交流的非常踊跃,把各方面的发现充分的融合,了解了不同种子的内外部构造。

(三)大胆猜测,体会植物的生长变化。

有了种子,生命就开始了,那你能预测种子会怎样一步一步长成植物的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预测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书中。

“疑能促思”,让学生大胆猜测,使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即将探索的科学问题。

那同学的猜测对吗种子的一生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那你想不想亲眼看看植物的生长过程呢那就做好准备一起来种植吧,用多媒体出示种植凤仙花的
准备工作,这样为后续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让学生探究的热情继续保持下去。

(四)拓展延伸,拓宽学生视野
那除了种子可以繁殖后代,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繁殖后代呢,播放利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的植物,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九、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子叶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十、教学反思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目的有二,一是回忆植物一生发生的变化;二是观察植物新生命的起点——种子。

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

通过交流,师生交谈等方式,学生都能认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生命的。

让同学们画出自己知道的植物的一生的变化,这里用时太长了。

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我留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己观察探索,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

对于观察认识速度较快的同学,我还指导他们进一步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学生通过解剖蚕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

绝大部分同学会产生疑问,想要知道各个部分叫什么名字,这时我通过解剖图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梳理,学生就认识到了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

在最后总结时,不太完整,要是找到植物一生变化的视频进行播放可能效果更好。

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种子,有的学生没带来,今后要继续端正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2、学生的观察还不够深入细致,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有些学生是使用放大镜观察的,在观察前应加上对放大镜使用方法的介绍。

4、本课观察的种子课前要经过浸泡,因为种子浸泡后容易掰开,胚根和胚芽也非常明显。

在观察前我事先将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够,胚芽看的不太清楚,再教这一课时,我将引起注意。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