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五讲与第十六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七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七讲教育目的(上)一、教育目的的概念目的是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反映的正是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反映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的期待。
其中隐含着教育者所期待的理想和新人的希冀,也包含着其对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理解。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所发生的积极变化的期待。
即它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待,是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了何种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换言之,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的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教育目的不仅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人产生影响,而且它也对学校及社会产生影响。
它的多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范作用首先,它规范教育的社会功能。
其次,它对课程与教学活动予以规范,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最后,它对教师的工作予以规范,使教师得以更好地服务于学。
2.导向和评价作用首先,它以确定价值取向的方式对教育活动以导向。
其次,它对衡量教育活动的结果以评价作用。
它是评判和衡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选择合适与否和教育结果的依据。
3.激励作用需要是激发人的各种活动的直接原因,是形成各种目的的主观基础。
它作为心理活动,是多层次,多类型的,且不同的人对它的意识和反映也不一定。
但是,它一旦被人意识和反映,就会转化为这个人的内驱力,驱使其朝这个需要引导的方向努力。
教育目的在本质上是人的某种需要的表达,它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驱力的作用。
此外,由于教育目的具有标准和依据作用,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具有比较性,而比较本身就具有激励性。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与人类社会、国家、学校、各门学校乃至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于是,教育目的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元的,由此构成了教育目的体系。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狭义教育的含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充分体现:(1)“性相近,习相远也”;2、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包括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
(2)“有教无类”;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 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在中国,一般认为正是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9、“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0、埃及在古王国时期就出现了学校系统,主要包括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四大类。
11、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诲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2、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4)“博学于文,约之有礼”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4、苏格拉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思想,这种思想在教育史上是第一次提出。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三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十三讲教学(上)一、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活动。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教学的主要意义是: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作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它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综合体现。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早在公元前6世纪,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后来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一讲及第二讲FAQ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一讲及第二讲FAQ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什么?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道统性: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地道、人道合一,成为治人之道。
(3)专制性: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4)象征性: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地位,习得与社会生产相关知识教育处于较低地位。
(5)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2、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新特征有哪些?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Page 1 of 1。
教育学第十五章知识要点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1、反思教学、微格教学的概念2、教师的期望效应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4、教师的成长阶段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一)知识传播者(二)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三)榜样和模范公民(四)教学的研究者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所以说,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教师的监控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前计划与安排2、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3、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调节、修正教师的监控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教师人格是指以教师角色为其重要的社会角色的教师主体,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
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乌申斯基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还有的研究认为,教师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作用。
加涅的研究指出,对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并以追求知识获得满足的学生同以追求教师认可来获得满足的学生不同,他们喜欢的教师与教师的热情程度无关。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一讲及第二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上)——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受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受到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非正式教育——正式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标志是教育实体(学校)的诞生。
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教育。
教育实体的形成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标志是现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即正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包括了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17世纪以后的教育,以资产阶级教育为开端)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四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十四讲教学(下)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一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环节。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则相应地有预习、听课、练习、复习与自我检查五个环节。
此处只是涉及教的五个环节。
(一)备课所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对上课进行计划安排和设计准备的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乃至做好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
1.备课的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的内容:①钻研教材;②了解学生;③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备课的三项工作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钻研要做到“懂”、“透”、“化”。
了解学生。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教育对象,才可能使自己的教学切合实际,有的放矢。
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选择适当的可行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为学生接受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从多方面考虑,3.备课的三种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包括:学生情况简要分析;本学期(年)的教学要求;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课题的教学时间所应采取的教学手段,等等。
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
即对教学大纲上的一章,一个较大的题目或教科书中的一课进行备课。
课题计划包括:课题名称;本课题的目的要求;课题的课时划分;上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的运用等。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课时备课是对每一节课的准备,是学期备课和课题备课的具体化,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确定课的类型,课的结构,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
(二)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即树立“向45分钟要质量”的教学观念。
1.课的类型即课的种类,是按教学任务来划分的:单一课: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如授新课,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课等。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十讲学生与教师(下)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
“道”和“业”都是固定的、不变的,“解惑”是解释、解决学生学习“道”和“业”中的疑惑,目的还是为了掌握“道”和“业”。
这是典型的知识本位观念下的教师角色。
这种角色在近代的西方也是如此。
西方第一本写给教师的教育著作——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教师的角色必须跳出和超越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书”,而在于“育人”,在于创造新的精神生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66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1966获日内瓦11届国际劳工专家会议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这一大类。
1986年我国也将教师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他们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二、教师的传统角色①蜡烛论。
将教师比作蜡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尊师重道”的传统社会风气形成;但另一方面它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忽视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地位。
②工程师论。
工程师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
但是把教师比作工程师也有欠妥的地方,它曲解了师生关系,夸大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恰当地把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
同时,教师仅作为既定方案的执行者又难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师论又有自相矛盾之处。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二、教育的功能(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二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十二讲课程(下)一、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所接受,都必须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
课程实施实际上就是要缩小现有的实际做法与课程设计者所提出的实际做法之间的差距。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实施的运行结构表现为7个方面:1.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迁移性原则。
第三,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教学任务通常包括: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
学生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差异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中会充分表现出来。
这些差异包括能力、先前成绩、焦虑、自我意识、学习风格以及家庭生活等。
这些因素既能够反映整个课堂的丰富性,也能反映个体的多样性。
4.掌握学科内容及其结构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课文、练习册和课程纲要只是界定出了要教的内容,却并没有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对它们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
教师不仅要处理好某个课时的内容安排,更要考虑各个课时之间的联系,某个课时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年段乃至整个学科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独一节课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的行为。
必须把课时安排在一个单元系统中,单元计划可能统筹安排时间、内容以及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
5.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课程纲要粗线条地对课程目标和学科内容作出规定,给了教师的创造性运用留出空间,允许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
具体的教学目标应该以能够激励学生热情地学习为标准。
(1)讲授方法的运用:当教学目标是传递信息时,教师讲授是有效而经济的。
便于教师的控制,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更好地对班级进行调控,益于学生成功,尤其是信息性的知识获得,讲授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时间经济,教师讲授是对时间的有效使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经济的一条捷径。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九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九讲学生与教师(上)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从广义上说,所有学习的人都可以称为“学生”。
当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学者或生活经验中的学习者;另一类是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者,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我们这里所论及的“学生”是指在学校教育系统中从事学习的人,尤其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1.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人,就是要使教育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出人的特性。
那么,学生应该具备人的哪些特性呢?第一,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第三,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2.学生是儿童: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说“学生是儿童”,就是要把儿童与成人区别开来,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作为儿童,有其独特的发展价值和特点。
第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3.学生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一个特有的角色,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有其特定的角色规范,只有遵循并践行这些规范,才被认定为该角色。
作为学生,应该履行的规范有: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第三,学生所参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把学生作为学校社会中的一个成员,考察其地位和权利、义务,也是教师认识学生的重要侧面。
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他是权利的主体,他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履行其相应的义务。
1.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人类教育的发展是对儿童的不断解放。
19世纪的卢梭喊出了“把儿童当作儿童”,首次吹响了解放儿童的号角。
瑞士教育家爱伦·凯呼唤20世纪是一个“儿童的世纪”。
20世纪的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把解放儿童的步伐大大推进了一步。
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思想家的呼唤,使儿童的权利终于在20世纪被成人社会所承认。
1924年《日内瓦儿童宣言》是成人社会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权利的正式确认。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一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十一讲课程(上)一、课程的一般概念对课程地理解不一样,可以简单地说,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句。
这里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cle,即racecourse,意为“跑道”或“民族经验”,即将民族先辈的经验选择后传给下一代,使其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的社会要求。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是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我国学者施良方归纳出6种典型的课程定义,它们是:(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6)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约束。
1.社会政治的需要社会政治的需要是教育内容的决定因素。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教育内容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封建帝王的继承人,学校教育内容便把“四书五经”奉为至宝。
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要求教育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制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
3.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的各异,也使教育内容有所不同。
教育内容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
教育内容具有历史继承性,各个时代的教育内容都是那个时代人类文化的缩影,体现了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成果;各国学校教育内容都有着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特色。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五讲与第十六讲FAQ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十五讲与十六讲FAQ1、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是什么?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2、德育过程有哪些要素构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包括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几个因素构成的。
教育者是中小学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调控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是德育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和德育影响的施加者、调控者,在德育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者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教育者个体和群体。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
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同时也是德育的主体。
德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或中介物。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德育内容不是由教育者随意确定的,而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确定的,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范围和深浅层次的特定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进行的。
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并使之发生相互联系的媒体和中介。
3、德育原则有哪些?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影响学生的各方面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同时,教育内容和要求应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教育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大教学论》*本章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第一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怎么学?(第二节行动与体验教育学)(致力于行动的教育学;致力于体验的教育学;教育行动与体验的关系;行动与体验教育学的特征;教育学行动与体验的价值追求)*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1.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是你具有教师资格的必学课程2.学习教育学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需要3.教育学将会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4.教育学是你未来为人父母教养孩子的必备素质5.学习教育学也是个体生存及自身完善的需要第一节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1.含义:教育学作为一门教师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以出现在教育及其活动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为研究对象,是阐释教育的意义,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致力于师生发展的一门学科。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3.教育学的基本任务⑴解释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案例1] 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
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
第二天,班主任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学生面前朗读出来,并斥责说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作为女生不思检点等。
当该生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说学生‚要哭出去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
‛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该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该生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望,回家后服毒自杀。
—摘自《安徽青年报》2003年4月21日试解释这种现象:班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现象与问题?⑵规范教育行为,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的所作所为,包括教师的课堂行为、教学技能技巧的表现、教育学生的各项工作及表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第三讲及第四讲课堂笔记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三讲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上)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通过教育活动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设立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如何确定,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3.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则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要求所决定。
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伦理道德感,直接受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面貌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评价手段来实现。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政治人才是指社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领导者与管理者。
各级政治人才都需要通过教育培养。
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这是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功能的另一突出表现。
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教育造就公民,使受教育者具备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所希求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
2.教育具有促进政治民主的功能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依赖于教育的推动。
民主意识、民主观念的养成,非教育不能达。
民主意识又与科学意识紧密相关,缺乏科学知识素养也就无法提高民主的素养.所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全体国民科学丈化水平的下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3.教育是一种舆论力量学校可以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宏扬优良道德,形成正确的舆论,同时产生进步的政治观念,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革新。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中学)笔记资料
最新福建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目的地五章学生与老师第六章课程第七章教学(上)第八章教育学(下)第九章德育第十章班级管理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奴隶社会初期,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语言的发展达到了较为完备的文字形态后,便出现了学校。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教育学》听课笔记(重点知识点)
绪论教育与教学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汉语中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西方教育一词来源于deucare,本意是“引出、导出”,对人实和引导。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美生活作准备。
美国教育村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
无论东西方,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广义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明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
狭义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
狭义教育的特点:第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第三,它是在受过专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教育有时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此时“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三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或矛盾。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的最基本、一般的问题,诸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这一时期,教育学都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第版重点笔记
教育学第版重点笔记教育学第 X 版重点笔记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教育学第 X版的重点笔记整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一、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等。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他们是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和桥梁。
三、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个性化是个体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包括个体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2、社会发展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等。
政治功能表现在为政治培养人才、促进政治民主等方面。
经济功能体现在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技术再生产等方面。
文化功能包括传承、创新、融合和选择文化等。
人口功能主要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
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等。
教育学第版重点笔记
教育学第版重点笔记《教育学第 X 版重点笔记》当提到“教育学”这三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瞬间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记忆的百宝箱,各种相关的经历和感受一股脑地涌了出来。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就是教育学。
那时候,可真是被这门课折腾得够呛。
老师要求我们认真研读那本厚厚的教育学第 X 版教材,还得做详细的笔记。
记得有一次,我找了一个安静的图书馆角落坐下,准备好好和这本“大部头”较量一番。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我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那本教材。
第一章讲的是教育的本质和起源,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咬着笔杆,努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书上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琢磨:“这不就是说,教育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得有人特意去引导嘛。
”继续往下看,又讲到了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到古代社会的私塾教育,再到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漫长的人类知识传承的纪录片。
我赶紧把这些重点记下来,手都写酸了。
到了教育目的这一章节,更是让我纠结不已。
什么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各种理论争来争去,我脑袋里就像有一群小人在吵架。
我拍了拍脑袋,告诉自己:“冷静,冷静,一个个理清楚。
”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和价值,社会本位论则更看重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我想了想,好像都有道理啊,但又觉得不能简单地偏向哪一方。
再说说教育方法吧。
什么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我就想啊,以后要是我当老师,得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然,要是一直用一种方法,学生们不得烦死啦。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不同的教育家,他们的观点有时候竟然截然相反。
比如,有的教育家主张严格管教学生,有的则提倡自由发展。
这可让我犯了难,到底该听谁的呢?后来我想明白了,也许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还有一次,我们小组一起讨论一个教育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09春学期《教育学》课堂笔记第十五讲德育(上)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德育”顾名思义指的是道德教育。
我国教育界则认为这种界定过于狭隘,德育不但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礼仪训练、军事训练、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在我国,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二)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1.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2.中学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从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发展到进一步的国家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教育(2)道德行为方面尊重、关心他人;从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初中)发展到关心社会,为家乡、社区的公益事业(高中);(3)个性心理素质方面从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初中),到坚强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训练教育(高中)。
(三)德育的内容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方面构成。
1.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政治是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制度设施层面和思想意识层面。
通常所谓的“政治教育”,指的是有关政治的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和时事教育等。
政治与道德的区别,势必造成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差异。
政治的内容涉及阶级、国家等;而道德涉及个体的生存及其价值,包括家庭,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
政治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更及时和直接;而道德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则更广泛和持久。
更重要的是,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政治觉悟的形成和提高与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心理机制上各异,因此在实施的途径、手段、方法上有相当大差异。
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差异与不可替代性长久以来,人们把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混为一谈,在教育学生时不自觉地把心理问题道德化,造成了许多遗憾和教训。
随着心理品教育工作的开展,心理问题道德化的现象已有所好转。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使教育界耳目一新,并且在学校教育中收到不小的效果。
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在对象、运作机制及理论基础上,多有不同。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并不是道德教育,不能取代道德学校教育。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包括道德知识的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交易,社会公德教育等。
根据道德所调节的生活领域不同,可以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即私德教育、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私德教育:私德即私人生活道德规范,包括自尊、自爱、自强、珍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等自我定向的道德或自利的道德,以及平等待人、敬老爱幼、关怀弱小、相互尊重、体谅、诚实、忠诚等他人定向的道德或利他的道德。
学校中的私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道德意识,养成其善待自己及与人为善的行为习惯。
公德教育:公德即公共生活道德规范,包括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
学校中的公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意识,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以及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等。
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通常包括对待工作和对待服务对象的道德要求。
学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
二、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包括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几个因素构成的。
教育者是中小学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调控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是德育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和德育影响的施加者、调控者,在德育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者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教育者个体和群体。
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
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同时也是德育的主体。
德育内容和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或中介物。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德育内容不是由教育者随意确定的,而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确定的,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范围和深浅层次的特定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进行的。
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手段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并使之发生相互联系的媒体和中介。
2.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关系。
诸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等几对矛盾和诸多关系。
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二)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1.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2.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3.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4.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反复发展的结果第十六讲德育(下)一、德育方法(一)说服法教师借助语言劝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充分地陈述理由,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某种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改变或形成某种态度,这是道德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说服。
1.说服与压服说服与压服截然不同。
说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人心服,压服则用权威、权力、暴力、专制、威胁、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人屈服。
对学生说理,以理服人,暗含一种假设--把说服对象视为有理性的人,并且希望他们更具理性。
只有把学生当作有理性的人加以关怀和教导,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富有理性的人。
教师用说服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本身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逐渐倾向于用理性的方式待人处世,养成讲道理的习惯。
2.说理的逻辑说服的关键在于说理。
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明的过程,即运用证据进行论证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有说服力的论证,有赖于充足的证据和合理的论证。
合理论证的根本,是合乎逻辑的推理。
从思维方式上说,推理主要有三种模式: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
3.结果论与非结果论的推理方式结果论强调行为的善恶、对错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某种行为道德或不道德由它的结果来决定。
从结果出发论证某种道德价值判断或道德义务判断(如“做人要讲诚信”)有两种策略:一是正面论证,让学生明白做人讲诚信会造成如此这般的善果;二是反面论证,使学生了解做人不讲诚信会造成这样那样的恶果。
(二)榜样示范法说服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语言,示范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榜样。
如果说在教育过程中言语的运用重在说服力的话,榜样的示范则重在感染力。
1.以德服人使学生改变态度,按要求行事,有三种办法:以力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系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以理服人,才是上策;以德服人,则是上上策。
以德服人是一种直接示范。
2.间接示范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典范为样板,鼓励学生见贤思齐,效法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给学生树立的榜样,也应该是教师本人的学习榜样。
这样的榜样对学生才真正具有感染力。
教师与其号召学生学雷锋,不如和学生一道学雷锋。
(三)讨论法道德讨论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经学生集体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有助于学生个体态度的改变。
对学生个体会产生约束力。
一旦某个学生出现越轨行为,就会遇到集体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
如果教师期望有效改地变学生的态度,使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决定的办法,肯定是有益的。
(四)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排样学生品德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二、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1.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影响学生的各方面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同时,教育内容和要求应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2.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3.疏导原则-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5.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
三、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学校和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实施一定的德育内容,就可能形成某种德育模式。
我国称作“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皮亚杰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而后者的贡献还体现在从实践上开辟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一)道德发展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确切地说,是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他主要从哲学和心理学上探讨道德判断的发展,为其发展性道德教育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道德判断的形式或结构反映个体道德判断的水平2.个体的道德判断按照一定的顺序逐阶段向上发展。
3.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二)道德教育论根据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及其追随者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设想。
1.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2.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个体道德判断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
据此,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