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教材

合集下载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目录第一节:生化检验1.谷丙转氨酶(ALT)2.谷草转氨酶(AST)3.转肽酶(GGT或r-GT)4.碱性磷酸酶(ALP)5.乳酸脱氢酶(LDH)6.总胆红素(TBIL)7.直接胆红素(DBIL)8. 间接胆红素(BIL或T-D BIL)9.总蛋白(TP)10.白蛋白(ALB)11.球蛋白(GLO)12.白/球比值(A/G)13.血糖(GLU)14.羟丁酸脱氢酶(α-HBDH)15.肌酸激酶(CK)1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7.尿素氮(BUN)18.肌酐(CR)19.胆碱酯酶(CHE)20.尿酸(UA)21.血清胆汁酸(TBA)22.甘油三酯(TG)23.总胆固醇(TC)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载脂蛋白A(APOA1)27.载脂蛋白B(APOB)28.钾(K+)29.钠(Na+)30.氯(Cl-)31.钙(Ca2+)32.镁(Mg)33.无机磷(磷) (Pi)34.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35.淀粉酶(AMY)36.糖化血红蛋白(HbA1C)37.血清腺苷脱氢酶(ADA)38.血清单胺氧化酶(MAO)39.血清5′-核苷酸酶(5′-NT)第二节:免疫检验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2.类风湿因子(RF)3.乙肝两对半4.乙肝前S1抗原检测(Pre-s1Ag)5.甲肝检测(抗HAV-IgM)6.丙肝检测(抗HCV-IgG)7.梅毒检测(TRUST试验)8.HIV抗体筛检(ELISA法)9.结核杆菌抗体试验(胶体金法)10.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血清学检测11.肥达氏反应1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1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T3)14.甲状腺素测定(T4)15.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16.甲胎蛋白检测(AFP)17.癌胚抗原检测(CEA)18.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PSA)19.EB病毒检测20.解脲支原体检测21.衣原体检测22.抗弓形虫抗体测定23.抗风疹病毒抗体测定24.巨细胞病毒(HCMV)测定25.抗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测定第三节:血液常规检验1.红细胞计数(RBC)2.血红蛋白测定(Hb)3.白细胞(WBC)检验4.白细胞分类(DC)5.血小板(PLT)检验6.红细胞比积(HCT)检验7.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10.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网织红细胞(Ret)计数12.红细胞沉降率(ESR)13.凝血四项(PT、APTT、TT、Fbg)14、地中海贫血筛查试验1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16、红斑狼疮细胞(LE细胞)检测:17、骨髓细胞检查:18、疟原虫检查(涂片法)第四节:尿液常规检验1.尿颜色2.尿透明度3.相对密度(尿比重)4.尿酸碱度5.尿蛋白(PRO)6.尿酮体(KET)7.尿葡萄糖(GLU)8.尿胆红素(BIL)9.尿胆原(UBG)10.尿亚硝酸盐(NIT)11.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BIO)12.尿白细胞(LEU)1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HCG)14.尿淀粉酶(U-AMY)15、尿蛋白定量第五节:大便常规检验第六节:脑脊液检验第七节:浆膜腔积液检验第八节:关节腔积液检验第九节:前列腺液检验第十节:精液检验第十一节:阴道分泌物检验第十二节: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第一节生化检验1、谷丙转氨酶(又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0-42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临床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值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血液检验(一)血常规检验(二)贫血及溶血检验(三)止血及凝血检验凝血四项血管壁、血小板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检查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凝分子标志物检查(四)肝、胆、胰腺疾病检验(五)肾脏、风湿及免疫性疾病检验肾脏疾病检验体液免疫学检验细胞免疫学检验免疫血清学检验自身抗体检验(六)心脏及代谢类疾病检验血糖、脂类代谢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七)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检验无机离子微量元素血气与酸碱分析(八)内分泌疾病检验(九)肿瘤标志物检验(十)过敏性疾病的检验(十一)感染性疾病检验二、尿液检验(一)尿液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定量检查尿液其他检查三、其他检验(一)粪便检验(二)精液及优生优育免疫学检验(三)脑脊液检验(四)浆膜腔积液与关节腔积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关节腔积液检验(五)痰液检验(六)胃液与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胃液检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七)分泌物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淋球菌检查一、血液检验(一)血常规检验白细胞(WBC,LEU)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儿童:(5.0~12.0)×109/L。

【临床意义】1.增多:(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白细胞最高,儿童略高于成年人;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寒冷及情绪激动时等白细胞数都可增高。

一个人的白细胞总是下午比上午高一些,因此对白细胞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时检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

(2)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阑尾炎、脓肿、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3)急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急性铅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

(4)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心肌梗塞等。

化验单常用参数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化验单常用参数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烧伤烧伤大汗后未及时补充大汗后未及时补充参考值参考值225225258mmol258mmoll离子钙离子钙110110134mmol134mmol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11摄入过多摄入过多2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3服用维生素服用维生素dd过多过多44骨病及某些肿瘤骨病及某些肿瘤减低减低11摄入不足及吸收不良摄入不足及吸收不良22需要增加如孕妇需要增加如孕妇33肾脏疾病肾脏疾病44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参考值参考值9595105mmol105mmol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除高钠血症原因外还见于低蛋白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除高钠血症原因外还见于低蛋白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减低减低11摄入不足摄入不足22丢失过多丢失过多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

减少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疹 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稀释
【参考值】
男性 女性
0~15/1h末 0~20/1h末
【临床意义】
增多
1、生理性增快:儿童,老年人,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 (2)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心肌梗死 (3)恶性肿瘤 (4)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慢性肾炎,肝硬化 (5)其他:部分贫血患者
正常成人 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A/G
60~80 g/L 40~55 g/L 20~30 g/L (1.5~2.5):1
【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如严重脱水,休克。 2、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1)肝细胞损害:如肝炎,肝硬化;(2)营养不良;(3)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 症;(4)消耗增加:重症结核,甲亢。 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当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1)慢性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2)M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3)自身免疫性 疾病;风湿热(4)慢性炎症与感染:结核。 4.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1)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2)免疫功能抑制; (3)先天性低γ 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严重肝功能损伤:肝炎、肝硬化。

常见化验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009-05-10 19:41常见化验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简写RBC)1.正常值男性:400~550万/mm3 (4.0—5.5×1012/L)女性:350~500万mm3 (3.5—5.0×1012/L)新生儿:600~700万mm3 (6.0—7.5×1012/L)2.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是做为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出现红细胞增多。

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

如:妊娠中、后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测定(简写Hb)1.正常值:男性:12~16克(120—160g/L)女性:11~15克 ( 110—150g/L )新生儿:17~20克 ( 170—200g/L )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计数同。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总数(简写WBC)1.正常值成人:4000~10000/mm3 (4—10×10g/L )6个月至2岁婴儿:11000~12000/mm3 (11—12×10g/L )新生儿:15000~20000/mm3 (15—20×10g/L )2.临床意义:(1)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是检查体内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在急性大出血、严重的损伤和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

还有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白细胞均有增多。

医学检验正常值与临床意义选编 bd

医学检验正常值与临床意义选编   bd

医学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选编)目录第一章血常规检验第一节红细胞系统检验1、红细胞计数2、红细胞压积3、平均红细胞体积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5、血红蛋白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Hb)含量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Hb)浓度第二节白细胞1、白细胞计数2、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率1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率4、嗜硷性粒细胞计数、百分率5、淋巴细胞计数、百分率6、单核细胞计数、百分率第三节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2、血小板压积3、平均血小板体积4、血小板分布宽度第二章血液生物化学检验第一节肝功能检验1、谷丙转氨酶2、谷草转氨酶3、γ-谷氨酰转肽酶24、硷性磷酸酶5、总胆红素6、直应胆红素7、间应胆红素8、总蛋白9、白蛋白10、球蛋白第二节血脂1、总胆固醇2、甘油三脂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第三节肾功能检验1、肌酐2、尿素氮33、尿酸第四节糖类检验1、血糖2、糖化血红蛋白3、糖化白蛋白第三章肿瘤标志物检验1、甲胎蛋白(AFP)2、癌胚抗原(CEA)3、糖类抗原( CA-19-9 )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4第一章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等项目。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

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

如果标有“↑”,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

超过高值则可能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血小板与凝血有关。

第一节红细胞系统检验1、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值:4.3~5.8×1012 /L5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值增多可见于以下情况: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③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④慢性一氧化碳中毒、肾癌、肾上腺肿瘤;⑤药物如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空腹葡萄糖检测:[参考值]邻甲苯胺法为3.9-6.4mmol/L[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1)1型或2型糖尿病;2)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胰高血糖素病等;3)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塞等;4)药物影响:如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5)其他:妊娠呕吐、麻醉、脱水、缺氧、窒息等;6)生理性增高如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

2、减低见于1)胰岛素过多;2)缺乏抗胰岛素激素;3)肝糖原贮存缺乏性疾病;4)其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诊断糖尿病两次空腹血糖分别≧ 7.0mmol/L,本试验高峰值≧11.1mmol/L,或2小时值≧11.1 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尿糖阳性;或有多尿、口渴、多饮等临床症状者可确诊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指空腹血糖 <7.0 mmol/L,2小时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痛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

•低血糖现象肝源性低血糖,空腹血糖常低于正常,口服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出现并高于正常, 2小时后不能降至正常;2型糖尿病早期也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功能性低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也在正常范围内,但服糖后2-3小时可发生低血糖。

•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常见于胰岛 B细胞瘤、甲亢、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参考值]RIA法空腹:血胰岛素为10-20mu/L;胰岛素(mu/L) /血糖值(mg/dl)<0.3。

[临床意义]•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减低,呈低平曲线,胰岛素与血糖的比值也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高峰延迟。

•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 B细胞瘤空腹血糖降低,胰岛素/血糖比值>0.4,提示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B细胞瘤。

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项目名称
参考值
主要用途及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升高:严重脱水,各种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各种贫血.尿毒症等
红细胞(RBC)
男: (4.0-5.5)×109/L
男:11~50U/L
女:7~32U/L
胆道阴塞,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药物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
总蛋白(TP)
60~82g/L
增高:血液浓缩,呕吐,多发性骨髓瘤、M球蛋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降低:血液稀释,营养不良,甲亢、肝病等。
白蛋白(ALB)
37~50g/L
增高意义不大。降低:失血,肾病综合症,恶性肿瘤,肝硬化,营养不良,肝脏疾病,妊娠晚期等。
减少:见于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增高:补钾过多,肾衰,溶血等
血清钠(Na+)
135~145 mmol/L
减少:见于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增高:血液浓缩,大量出汗等等
血清氯(Cl+)
96~108 mmol/L
减少:见于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增高:高钠血症,吸呼性碱中毒等
血清钙(Ca2+)
2.10~2.58 mmol/L
女: (3.5-5.0)×109/L
同上
白细胞(WBC)
(4-10)×109/L
升高:妊娠后期,炎症,中毒,肿瘤等等
减少:某些药物中毒,再障,伤寒,等等
染色涂片分类
DC
用于了解各种白细胞的在血液中的百分比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常见化验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2020/10/28
21
解读-怎么看肝功化验单
• 第二步--胆红素代谢指标 • 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
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 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 )三项。 • 血清中胆红素指标主要用于判断黄 疸类型以及黄疸程度,进而判断肝脏 代谢是否正常。
在肝细胞对胆红素的 摄取、结合和排泄过 程,任何一个环节发 生障碍,均可使血胆 红素增高,引起黄疸
2020/10/28
6
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计数 和 血红蛋白
男性 女性 新生儿
Hb(g/L) 120~160 110~150 170~200
RBC(×10e/L) 4.0~5.5 3.5~5.0 6.0~7.0
* 按Hb 30、60、90、正常低值将贫血分四级
2020/10/28
7
解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100~300×10e9/L )
减少程度 轻度减少 中度减少 重度减少 极重度减少
血小板计数 80~100 50~80 20~50 20以下
出血倾向 无明显出血倾向 创伤后存出血风险 存自发出血可能 易致自发出血
做侵入性检查或腹部手术通常要求PLT>50×10e9/L。 关键部位(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手术)PLT> 100×10e9/L ,另需考虑血小板功能。
2020/10/28
23
解读-肝功
2020/10/28
24
解读-肾功
肾脏的生理功能
2020/10/28
25
解读生化全项-怎么看肾功化验单
•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当肾脏发生功能障碍时,由于体内代谢产物 不能正常排出,患者可出现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紊乱。

常用实验室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110-150g/L (3.5-5.0)×10 12 /L
170-200g/L (6.0-7.0)×10 12 /L
临床意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
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常见于身体缺 氧、严重的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如某些肿瘤或肾 脏疾患如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肾胚胎 瘤、肾上腺皮质腺瘤、子宫肌瘤及肾盂积水、 多囊肾等。
4)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某些传染病:猩红热
7)风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 肾炎
8、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初 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临床意义甚小。
9、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肠炎、药物、食物、
脏组织中。 [正常参考值] 8-40U/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急、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变、心 肌炎、心肌梗塞、肾炎、胆管炎、皮肌炎 等病症。
血清酶学检查
3、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考值] 男性,1-12岁<500U/L,12-15岁 <750U/L,25岁以上40-150U/L
女性,1-12岁<500U/L,15岁以上40-150U/L [临床意义] 增高 生理性见于与骨生长、妊娠、成长、成熟和 脂肪餐后分泌等有关。 病理性见于肝胆系统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 性如胰头癌、胆道结石等;肝炎、肝硬化等);骨 骼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 胞瘤、骨折愈合期);其他(营养不良、严重贫血、 重金属中毒、结肠溃疡、胃十二指肠损伤);黄疸 的鉴别(胆汁淤积性黄疸则ALP和胆红素明显增高, ALT仅轻度升高;肝细胞性黄疸,ALP正常或稍高; 胆道阻塞则ALP明显增高,ALT无增高)。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检验报告是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提供了患者体内各项生理指标的数值化信息。

然而,这些数值并非孤立存在,需要通过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其临床意义。

本文将就检验报告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

一、检验报告参考值的定义检验项目的参考值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进行统计得出的一组数值区间,表示该检验项目在健康人群中的正常范围。

根据生理学特点、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参考值可能会有所差异。

通常,参考值分为正常参考值和临界参考值两部分。

正常参考值指的是大多数健康人在此数值范围内的结果,而临界参考值则是该项目数值接近或超出正常参考值的范围,可能暗示患者存在潜在的疾病风险。

二、参考值与检验结果的比较在获取检验报告结果后,医生会将患者的数值与相应的参考值进行对比。

如果结果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通常说明该检验项目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生理状况良好。

然而,即便结果在参考范围内,医生仍可能会结合其他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检验结果接近临界参考值,医生通常会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

此时,医生需要考虑是否有疾病的早期征兆存在,或者是否有其他相关因素可能影响了结果。

如果存在疑点,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检查。

三、临床意义分析临床意义分析是针对检验结果数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偏离进行的,旨在确定相关疾病或异常情况的可能性。

临床意义分析是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需要考虑所有临床信息,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

1. 偏高或偏低根据检验结果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某种潜在的生理或病理变化。

例如,血红蛋白(Hb)检验结果偏低可能提示贫血的可能性,而血糖检验结果偏高则暗示可能存在糖尿病的风险。

2. 与其他检验项目的关联某些疾病或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多个检验项目的结果出现异常。

通过分析不同检验项目之间的关联,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临床意义分析。

例如,肝功能检验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升高可能暗示肝脏疾病。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打印版,职业中药药师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打印版,职业中药药师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Ⅰ血细胞分析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 170~200g/L;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女性86.5~111.8g /L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

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

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低于105g/L者应寻找贫血原因;高于180g/L者应作进一步检查。

高于230g/L 者,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⑶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病理增高见于:·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

·恶性肿瘤及白白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在临床医学中,各项检验值的正常范围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这些正常范围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不同的检验指标具有不同的正常范围,下面将介绍常见检验指标的正常数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感染、炎症、骨髓问题等。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为4-5.5×10^12/L。

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供氧能力。

异常的红细胞计数可能提示贫血、失血、骨髓问题等。

-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范围为120-150g/L。

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反映机体的贫血程度。

异常的血红蛋白浓度可能提示贫血、出血、水化问题等。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止血能力。

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可能提示出血倾向、骨髓问题等。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8-40U/L。

ALT是诊断肝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异常的ALT值可能提示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8-40U/L。

AST是肝功能检测的另一个指标,异常的AST值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肝炎等。

- 总胆红素(TBIL):正常范围为3-17 μmol/L。

总胆红素可以反映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异常的总胆红素值可能提示胆管梗阻、肝功能异常等。

-白蛋白(ALB):正常范围为35-55g/L。

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异常的白蛋白值可能提示肝功能损害、营养不良等。

3.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5-7.5 mmol/L。

BUN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异常的BUN值可能提示肾功能损害、脱水等。

- 肌酐(Cr):正常范围为53-115 μmol/L(男性)和44-97μmol/L(女性)。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分析检验报告是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其中,参考值是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对检验报告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检验结果。

一、什么是参考值?参考值,也称为正常参考范围,是通过大规模人群的对照研究得出的血液、尿液、组织等不同检验指标在一般人群中的平均值,常用百分位数表示。

例如,一项血液检验指标的参考值为"80-120",意味着在正常人群中,该指标值在80至12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参考值的确定不仅依赖于大样本调查,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重、季节、地理环境等。

因此,在解读检验结果时,个人因素和实际情况也应被充分考虑。

二、参考值的分类参考值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类,下面将以血常规检验为例进行讲解。

1.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评价贫血情况的重要指标,参考值根据年龄和性别有所不同。

一般成年女性的正常参考值为120-150 g/L,而成年男性为130-170 g/L。

儿童和老年人的参考值则会有所不同。

2.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用于评估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参考值一般为4-10×109/L。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时,表示机体抵抗力较弱;而超过10×109/L则可能暗示存在感染或发炎。

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反映出机体的止血功能,参考值一般为150-400×109/L。

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过高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临床意义分析参考值提供了一个基准范围,使医生能够判断一个人的检验结果是否正常。

然而,参考值只是初步的判断标准,对于个别人来说,并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其身体状况。

因此,在解读检验结果时,医生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举个例子,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值一般为120-150 g/L。

假设一个人的血红蛋白测定结果为140 g/L,即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检验报告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检验报告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一、血液常规分析项目参考值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WBC)成人[3.9-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毒症、严重组织损伤、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创伤后、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斥等。

●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再生障碍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化学物质如铅、苯等中毒、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淋巴细胞(LYMPH%)[0.2-0.4] ( LYMPH#)[0.08-4×10^9/L]●增多: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如风疹、腮腺炎等)、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结核等)、白血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肾移植术后等。

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严重化脓性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单核细胞(MONO%)[0.03-0.08] ( MONO#)[0.08-0.9×10^9/L ●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肺结核)、某些白血病(如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等)等。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中性粒细胞(NEUT%)[0.5-0.7] (NEUT#)[2-7×10^9/L]●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如汞、铅等的外源性中毒以及尿毒症等内源性中毒)、恶性肿瘤、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及氯化锂等。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关于临床意义.docx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关于临床意义.docx

各项检验值的正常数值与临床意义————————————————————————————————作者:————————————————————————————————日期 :检验项目常用理化检验正常值(一)血常规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血常规正常值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中性粒细白胞 N细嗜酸粒细胞 E胞嗜碱粒细胞 B分淋巴细胞L类单核细胞M网织红细胞男:120-150 g/L女:105-135 g/L男:4.0-5. 0×1012/L女:105-135×1012/L4-10×109/L50-70﹪0.5-5﹪0-1﹪20-40﹪3-8﹪0.5-1.5﹪增高 :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降低 :可诊断为贫血红细胞增减的意义与血红蛋白相同增高 :常见于各种化脓球菌感染降低 :见于各种药物反应 ,脾亢进及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增高 :一般化脓感染降低 :严重感染或抵抗力差增高 :过敏反应、各种寄生虫感染降低 :严重疾病进行期增高 :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等增高:百日咳、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增高 :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等增高 :生理性见于妊娠期 ,病理性见于失血、溶血等降低 :再障、化学药品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低红细胞沉降率(ESR)魏氏男 :0-15 mm /h女: 0-20mm/ h克氏男 :0-8m m/h女: 0-10mm/h增高:可见于结核、风湿、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贫血、感染、结缔组织病及妊娠等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脾切除等9降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性障血小板数-0×/L1003010碍等寄生虫无有则见于各种寄生虫感染时狼疮细胞无有则见于全省性红斑狼疮(二 ) 血液生化检验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增高: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溢血等葡萄糖 3.9-6.1mmol/L降低:胰岛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病等血酮<0.86 mmol/L增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妊娠呕吐、中毒性休克增高 :各种严重肾脏疾患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心力尿素氮3.2-6.1mmol/L衰竭及休克时、高热增高:尿毒症 ;可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含量越高 ,肌酐88-177 mmol/L0.56-1.24m甘油三酯mol/L2.8 -5.6mmol/总胆固醇L愈后越不好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胆道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等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营养不良、肝硬化等增高: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补钾过多、肾上钾 3.6-5.4mmol/L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降低 :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致消化液丧失钠135-145mmol/L95- 107mmol氯/L 增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外伤等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呕吐、腹泻、大量利尿后增高 :氯化物排出减少、摄入过多、呼吸性碱中毒等降低:与低血钠情况相似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和幽门梗阻、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18- 23mmol /(CO 2 -CP)L如肺气肿等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 ,如严重腹泻、糖尿病酮症、呼吸性碱中毒等(三)肝功能检查项目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总胆红素<1.7μmol /L 结合胆红素<3.40μlmo/L 增高 :见于任何原因引起的黄疸增高 :见于肝炎、胆道阻塞等疾病40-80 u 可疑 ,80u以上有诊断价值,多见于急谷-丙转氨酶<40u/ml谷-草转氨酶<40u/ml 总蛋白60-80g/L白蛋白35- 50g/L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脂肪肝等增高 :急性心肌梗塞、各种急性肝炎、心肌炎、脂肪肝等临床意义取决于白、球蛋白的变化增高:脱水及血液浓缩降低:肝硬化、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严重出血等球蛋白20-30g/L 白、球比例1. 5-2.5:1碱性磷酸酶3-13 金氏 u 乳酸脱氢酶225-550u 增高 :慢性感染、肝炎、肾病综合症等降低:球蛋白缺乏症临床意义取决于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增高:肝外或肝内阻塞、肝癌、肝硬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妊娠期等增高: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炎、肝硬化等降低:无意义增高 :急性心肌梗塞 4 -6天后升高, 3-6 天恢复肌酸磷酸激酶<40u/L淀粉酶70-250 u甲胎蛋白试验 (AFP)<12.5μ g/L 癌胚抗原(C EA)<2.5μLg/正常。

最新常见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常见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教学讲义PPT课件

PDW
血小板 体积分 布宽度
MPV
血小板 平均体

9~13fl 9~17 fl
反映血小板的形态,MPV的 增高和减低,是反映骨髓造 血功能是否良好的一个指标。
P—LCR 大血小 板比率
15~30%
血糖
空腹血糖 3.9—6.1mmol/L FPG
2h PG 餐后2h血 小于7.8mmol/L 糖
↑: 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 张,饭后1-2小时)及注 射肾上腺素后; 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 尿病,慢性胰腺炎,心 梗,甲亢,垂体前叶嗜 酸性细胞瘤,颅外伤等 。 糖尿病: FPG≥7.0mmol/L
ApoB
载脂蛋白 B
0.45-1.12g/L
血清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 意义基本同LDL-C。
肝功能
总胆红素 BIL
ALT 谷丙转氨 酶
碱性磷酸
ALP

(AKP)
1.71-
↑:见于各种类型的黄疸
17.1umoI/L
4-40u/L
↑: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 肝、肝硬化、肝癌、胆道 疾病,急性心梗、右心功 能不全、多发性肌炎、急 性肾盂肾炎等均可造成血
2h PG≥11.1mmol/L
血脂
CHOL
胆固醇
2.2-6.1mmoI/L
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因素 。↑:高脂蛋白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 肾病、高脂饮食↓:各种脂蛋 白缺陷状态、肝硬化、恶性 肿瘤、营养吸收不良、巨细
胞性贫血等。
TRIC
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
素。 ↑:可发生动脉粥样硬 化、促进脑血栓形成。可见 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 甘油三脂 0.31-1.8mmoI/L 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 病、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 高脂饮食等。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课件

常见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课件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 等。
第24页,此课件共31页哦
BIL BLD
胆红素 潜血
NEGATI 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UE(-)
阳性:生理性血尿(剧烈运动、急行军、 冷水浴、久站或体力劳动后可出现暂时 性镜下血尿;还应注意女性月经污染问 NEGATI 题) UE(-) 病理性(泌尿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 主要见于出血性疾病;泌尿系统附近器 官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 等。)
↑:对痛风诊断最有 帮助。还见于核酸 代谢增高、肾功能 减退、氯仿中毒、 四氯化碳中毒等。
第23页,此课件共31页哦
缩写 项目 葡萄糖
GLU BIL 胆红素
KET 酮体
SG 比重
尿常规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NEGATIUE(-)
阳性:糖尿病、慢性肾炎和肾病 综合症、甲亢、垂体前叶机能亢
进等。
NEGATIUE(-)
↑: 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 张,饭后1-2小时)及注 射肾上腺素后; 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 尿病,慢性胰腺炎,心 梗,甲亢,垂体前叶嗜 酸性细胞瘤,颅外伤等 。 糖尿病: FPG≥7.0mmol/L
2h PG≥11.1mmol/L
第7页,此课件共31页哦
血脂
胆固醇 CHOL
2.2-6.1mmoI/L
阳性:肝功能障碍、溶 NEGATIUE(-) 血性黄疸。
有助于分析患者红细胞 形态特征,用于贫血的 形态学分类与鉴别诊断
MCH 平均红细胞血
红蛋白含量
27~34pg
MCHC 平均红细胞血
红蛋白浓度
320~360g/L
第4页,此课件共31页哦
RDW— 红细胞体积 CV 分布宽度变 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常规分析
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3.9-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毒症、严重组织损伤、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创伤后、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斥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再生障碍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化学物质如铅、苯等中毒、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MCHC)[320-360g/L]
红细胞分布宽度_CV
(RDW_CV)[0-15%]
●降低:常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β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非轻型)、HbH病、混合型营养缺乏性贫血、部分早期铁缺乏、血红蛋白病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某些肝病性贫血等。
●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如汞、铅等的外源性中毒以及尿毒症等内源性中毒)、恶性肿瘤、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及氯化锂等。●减少:主要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布氏杆菌病、麻疹、抗癌药物治疗、化学药物中毒、X线及镭照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重度感染、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过敏性休克、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单核细胞
(MONO%)[0.03-0.08]
( MONO#)[0.08-0.9×10^9/L]
●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肺结核)、某些白血病(如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等)等。●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中性粒细胞
(NEUT%)[0.5-0.7] (NEUT#)[2-7×10^9/L]
●增高: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降低:常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
平均红细血红蛋白含量
(MCH)[27-31pg]
●增高: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如恶性贫血等)。●降低:常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等)。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嗜碱细胞
(BASO%)[<0.05]BASO# [<0.03×10^9/L]
●增多:常见于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如荨麻疹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红细胞分布宽度_SD
(RDW_SD)[37-54fl]临床意义同RDW_CV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淋巴细胞
(LYMPH%)[0.2-0.4]
( LYMPH#)[0.08-4×10^9/L]
●增多: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如风疹、腮腺炎等)、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结核等)、白血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肾移植术后等。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多。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严重化脓性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血红蛋白
(Hb)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升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慢性肺心病、脱水等)●降低:常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腹水、严重营养不良、尿毒症、癌症骨髓转移、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症、内分泌疾病等。
红细胞压积
(HCT)
男性[0.40-0.50]
女性[0.35-0.45]
●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失血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降低:见于各种贫血。也见于正常孕妇,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哚美辛、维生素A等药物时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82-95 fl]
嗜酸细胞
(EO%)[<0.07]嗜酸细胞计数 (EO#)[<0.5×10^9/L]
●增多:最常见于寄生虫病(如肠道钩虫感染、肠外血吸虫等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等)、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等)、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直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急性期)、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减少:临床意义较小。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极期等)等。
新生儿[6-7×10^12/L]
儿童[4.0-5.2×10^12/L]
●增多:见于原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如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肺疾病(如肺气肿等)、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另外,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大量失水(如连续呕吐等)也可引起红细胞增多。●减少:最常见于各种贫血,如消化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血型不合输血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某些药物的使用(如异烟肼等)、放射照射也可抑制骨髓造血、脾功能亢进、大量失血、肝硬化腹水、严重营养不良、尿毒症、癌症骨髓转移、慢性炎症、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还可继发于某些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