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及模板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93a4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8.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2、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分辨男高音中低音的音色。
3、学会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力度记忆的表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1、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歌曲的主题。
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三、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不同的情绪。
课前辅垫,营造一种异国他乡的音乐氛围。
1、聆听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片段走入欧洲音乐。
设问:这首歌熟悉吗?是哪个国家的歌曲?那么就让我们走入欧洲音乐。
在俄罗斯有一条欧洲最长的河流,人们把它称为是“母亲河”。
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
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下面让我们去观光一下美丽的伏尔加河。
2、播放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3、由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讨论大胆表现作品。
①看图讨论画面描写怎样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②根据画面中纤夫们的形象与步伐,用声音与肢体来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情景。
引出劳动号子的'概念。
哎哟嗬。
嗨哟(二)、新课教学导言:俄国有一首表现纤夫们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它能非常恰到好处的表现画中的内涵。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
1、初次听赏。
设问:你们感受音乐最深的是什么?(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表现了纤夫们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平。
1=D4/453630|53630|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中的音谱,有什么特点?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七年级音乐教案
![七年级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523f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5.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引言: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够打动人心,激发情感,丰富人们的生活。
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七年级音乐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才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以七年级音乐教案为主题,介绍一份详细的七年级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2. 学习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号;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学会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4.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鉴赏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音乐基本要素的介绍a. 音高的概念和表示方法b. 音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c. 节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音乐符号和记号的学习a. 音符及其表示方法b. 谱号的概念和作用c. 和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音乐的欣赏与表达a. 听音乐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和表达方式b. 学习如何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c. 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音乐风格的了解与鉴赏a. 介绍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b. 听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并欣赏和讨论5. 创造力培养a. 学习创作简单的乐曲或歌曲b. 学习音乐的编排和演奏技巧三、教学方法:1. 听力教学法:通过听音乐作品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视觉教学法:通过展示不同音乐符号和记号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号。
3. 演唱和合唱教学法:通过合唱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创作教学法:通过学习创作乐曲或歌曲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1. 进行期末考试,包括对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符号和记号的理解与应用、音乐欣赏与表达的能力等方面的考核;2. 参与合唱活动的评估,包括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3. 对学生的乐曲或歌曲创作进行评估,包括创意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与设备:1. 音乐教室:a. 黑板或白板b. 音乐符号和记号的图片c. 录音机或电脑播放器d.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2. 教学资源:a. 音乐教材和教辅资料b.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源c. 音乐创作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六、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份教案,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符号记号,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及模板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75d7f60c22590102029dae.png)
二、知识与技能: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学生认识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学习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方法。
学情分析
近几年,农村孩子面临的音乐环境不容乐观。社会上流行的、电视里播放的大部分影视插曲多是爱情歌曲,对孩子的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薰陶起着误导作用,使孩子走进一个又一个误区。校园里,除了音乐课能让孩子们受到一点健康音乐教育外,大部分是孩子们大唱流行歌曲的时间。一些学校的校园广播里播放的也是流行歌曲、乐曲。因此,本单元教材结合国庆节到来之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建设高尚精神氛围的契机。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回顾举例。
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求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如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等。
学生演唱所存在的问题:
七年级音乐教案(8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4e715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f.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音乐教案(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
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
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
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二、教学过程(一)欣赏《蓓蕾之歌》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讨论)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拍(强弱次强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XX和XX.(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2、分析歌曲:音乐结构:(AB)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演唱形式:(齐唱)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1c4ea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3.png)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第一课时一、课题:渴望春天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有豪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欣赏XXX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XXX。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1、倾听《渴想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感。
能用简约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留意,激发学生研究演唱的热情。
2、简单引见音乐大师——XXX的出生地、出生工夫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想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砚们早就充溢了猎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主动提出题目: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
学生讲话,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让学生主动表现出激烈的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XXX及其作品的猎奇。
3、师充满激情的讲述XXX晚期的故事: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XXX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XXX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
《_走绛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_走绛州》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4a82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3.png)
《走绛州》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歌曲《走绛州》的节奏、旋律和基本情绪。
2. 能够准确演唱《走绛州》,表达歌曲的欢快情绪。
3. 了解绛州鼓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演奏。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走绛州》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
2. 教学难点:演奏绛州鼓的基本技巧,需要学生再三练习和掌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走绛州》的节奏图示、旋律谱和图片等。
2. 准备绛州鼓乐器,以及鼓棒。
3. 安排合适的音乐教室进行教室教学。
4. 提前录制《走绛州》的音乐,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学生猜一猜这首曲子是哪个地方的小调。
2. 给学生介绍绛州鼓乐的梗概,让学生了解绛州鼓乐气势恢宏、富有粗犷奔放的特点。
(二)了解乐曲1. 播放《走绛州》的音乐,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曲子的感受。
2. 给学生介绍乐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的节奏特点,并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节奏。
3. 给学生介绍乐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旋律的线条感,并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旋律线条。
(三)学习演奏1. 教师示范演奏,请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演奏技巧和表情。
2. 教师讲解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3.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和技巧。
4.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奏效果,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
(四)拓展延伸1. 给学生介绍一些其他地方的小调,并播放相应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方小调的风格特点。
2.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及其原因,并请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小调。
3. 鼓励学生课下继续练习演奏《走绛州》,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并演奏《走绛州》曲目,具备一定表演能力。
七年级音乐教案(最新14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最新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6161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5.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最新14篇)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一。
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挣的最强音)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一qi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
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2.教师范读课文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机音乐会的情形。
二。
研读与赏析1.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好比一个人好”?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万能模板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f8f49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2.png)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万能模板背景介绍初中音乐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针对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提供一个万能模板,用以引导初中音乐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内容1.教学内容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注重音乐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音乐的本质与价值。
–引入多样化的音乐元素,拓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方式,融合多媒体、音乐游戏等元素,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位学生在音乐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
3.评价与反香效果–设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音乐能力、表现水平等方面的全方位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对自身音乐能力的认知和自我提升意识。
–定期开展音乐教学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改进方向1.加强音乐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和演奏能力。
–组织音乐作品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2.拓展音乐教育资源–主动寻找和引入高质量的音乐教育资源,如音乐课程、音乐培训资源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打造音乐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音乐社区等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3.增加音乐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音乐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准。
结语通过反思与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这个万能模板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师们的参考,推动音乐教育的不断进步。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cd8a3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5.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6篇)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海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
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二)聆听感悟:1、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2、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3、学唱歌曲:随伴奏演唱歌曲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4、深入体验歌曲:旋律、节奏(采用问答式)(三)艺术处理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四)师生评价总结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
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
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二教学内容:1、唱歌《乡村花园》。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23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94a56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1.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23篇)七年级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认真聆听两首欣赏去,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过程:欣赏《飞来的花瓣》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那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给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寻声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和变化。
学会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赵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得到了情感的共鸣,第一课时注重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得到美的熏陶,同时受到美的感染。
第二课时进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受到启迪,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运用让学生也感到演唱形式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七年级音乐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音乐七年级下册一课时。
《黄河颂》、《走进新时代》是两首中国的颂歌。
《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
曲调由悠扬抒情发展为宽广、激昂,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D和人民。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4695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6.png)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3篇)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了解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能够听辨民乐合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
2、训练打击合奏与节奏律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喜爱音乐,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感受音乐教学难点:学生即兴创作打击乐合奏及根据音乐创设情景。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部分打击乐器学生自带打击乐器(自制)教学过程:一、赏析揭题目的:创设气氛揭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方法:欣赏、讨论、评说课前准备:展示美术画《秋景》,欣赏音乐《庆丰收》(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形成良好文明的教学气氛(二)学生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进行讨论,谈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三)根据学生的回答,直接导入新课,揭示主题“秋”(四)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音乐形式的多样性,能辨民乐合奏中主要乐器的音乐。
2、训练打击乐合奏与节奏律动的能力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
二、欣赏曲目《丰收锣鼓》目的: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将音乐与社会生活联系方法:欣赏、讨论、表现音乐教学过程:1、欣赏乐曲《丰收锣鼓》(第一遍)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欣赏(2)能否听出乐曲的音乐结构(3)试着找出乐曲中的两段无旋律的民乐打击乐合奏片断,并设计一幅与音乐情景相符的活动场面。
2、第二遍欣赏方法:(1)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特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音乐。
(2)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锣鼓模仿打击,其余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合奏,让学生从鼓乐声中切身体会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三、总结:1、由学生谈体会2、评出最佳表演组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
初一音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一音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a7ed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7.png)
初一音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初一音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得比较透彻,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
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二、教学目的要求及重难点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的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着。
2、启迪智慧、陶冶、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
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
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反思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391d6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5.png)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反思教案主题:歌曲《青春舞曲》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青春舞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时光,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歌曲《青春舞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难点: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1.导入以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为的歌曲学习做好铺垫。
2.歌曲介绍向学生介绍歌曲《青春舞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歌曲教学(1)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分段教学,教唱歌曲。
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切分音、附点音符的演唱技巧。
(3)集体演唱,教师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4)分组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演唱水平。
4.歌曲分析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歌词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5.情感表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青春的认识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歌曲《青春舞曲》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了演唱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分段教学、集体演唱、分组演唱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3.教学不足(1)在歌曲分析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分析不够深入。
(2)在情感表达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4.改进措施(1)在歌曲分析环节,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2)在情感表达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感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
音乐教学反思怎么写模板初中
![音乐教学反思怎么写模板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c66de0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c.png)
音乐教学反思模板初中
引言
音乐教学在初中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音乐艺术素养,还对其综合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我们也需要对音乐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益更多。
发展
1. 目标设定
在音乐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音
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2. 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内容应该全面、科学,涵盖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音乐作品的欣赏与
分析、乐器演奏技能等多个方面。
内容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可以通过讲解、示范、
练习、合作等不同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提高。
4. 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可以通
过考试、作业、表演、听课、自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结论
音乐教学反思模板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思考音乐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制定更有
效的教学计划和措施。
希望通过反思,我们能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培养出更多具有音乐素养的学生。
初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
![初中音乐教案反思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0e6603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1.png)
一、教学目标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2. 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层次性、递进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评估教学目标在课堂实践中的达成情况,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内容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2. 分析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
3. 评估教学内容在课堂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互动性,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评估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找出不足,提出改进策略。
四、教学过程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序、高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3. 评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情况,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反思1.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否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2. 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评估教学评价在课堂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反思总结1. 总结本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以下为具体的教学反思内容:一、教学目标反思本次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XXX》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反思中,我发现教学目标设定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
二、教学内容反思本次教学内容为《XXX》歌曲,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
在反思中,我发现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但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需要补充相关资料。
2024年初一音乐教案6篇
![2024年初一音乐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6fcb8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f.png)
a a1 a2 尾声
(1-20小节) (21-36小节) (37-52小节) (53-64小节)
歌曲的主要艺术特点:(教师讲解)
师:歌曲力度层次的变化特点?
生:(ppp ﹤ f f ﹥ ppp)教材18上面这幅画生动形象的反映力度特点(学生齐声回答)
师:本节课学习的劳动号子式的固定音型? 生:5 3 6 3 0 | x x x x 0 |
师:生活中常见的号子的固定音型,如:(1)“嘿左 嘿左” x x x x (2)嘿? 一|左来|嘿?一|左-| x? x|x x|x? x|x-|
师:男低音是由男声演唱,音域不高,音色沉重、浑厚。
完整聆听全曲(第3遍)结合前边的分析、领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的纯音乐阶段的理解。)
3、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播放音乐尾声(53—64小节)
师:尾声你想到了什么?
生:歌曲开头那低沉的音调再现,不仅达到首尾呼应统一,而且使人仿佛耳闻目睹,描绘出
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而远去,直到最后消失在远方的情
景中。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聆听音乐深入理解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深入理解号子,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舞蹈片段欣赏《牧歌》
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师: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还特地去收集了有关这首《牧歌》的舞蹈请大家欣赏。
师: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五、课后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初一音乐教案范文教学反思与提高
![初一音乐教案范文教学反思与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c726db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4.png)
初一音乐教案优秀范文教学反思与提高音乐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初一音乐教育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必须要面对的科目,因此初一音乐教案的优化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初一音乐教案优秀范文的教学反思与提高。
一、评价该教案的优点一份理想的初一音乐教案应该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浓厚兴趣,同时帮助其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小编从网络上搜索到了一份初一音乐教案优秀的范文,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目标明确:教案以《我的中国梦》曲目为例,对学生进行了目标设置,明确了学习任务和目的。
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并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和历史背景。
2.知识清晰:教案中对乐曲的每个要素有详细的分析,比如节奏、旋律、速度等,而且对乐曲的不同部分也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教学中有重点讲解和呈现。
3.学法巧妙:教案中巧妙地运用了唱、鼓、舞等多个元素,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评价该教案的不足之处但也要承认,无论是教案还是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足。
对于这份教案,我们也要进行分析和反思,为教学过程做好更好的准备。
1.难度不够:教案中将《我的中国梦》作为范例进行讲解,但是这首歌曲的难度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已经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讲,可能没有多少帮助,而且难以激起浓厚兴趣。
2.知识纯理论:教案中虽然将乐曲的每个要素都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教法比较单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缺乏创新:教案虽然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元素,比如唱、鼓、舞等,但是教法上仍然比较传统化,还需要更多的创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提高优化该教案的建议针对教案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提供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结合不同的歌曲难度进行教学。
对于一些再稍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讲,可以选用一些难度适中的歌曲,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
2.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学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小组讨论、配合音乐游戏小测、设计音乐比赛等,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音乐教案及反思
![初中音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c2d8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7.png)
初中音乐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音乐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 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奏、旋律、和弦等。
- 解释不同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 分享一些著名音乐家和作曲家的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
3. 听音乐欣赏(15分钟)-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提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4. 合唱或合奏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简单的歌曲或乐曲进行合唱或合奏。
- 指导学生练习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 鼓励学生在演奏中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和欣赏能力。
教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技巧。
通过听音乐欣赏和合唱/合奏练习,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引发兴趣、知识讲解、听音乐欣赏和合唱/合奏练习。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我能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此外,小组合作练习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上可能需要更加合理,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时间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及模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及模板
“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模板
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及模板如下: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0”分。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模板: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歌
曲《歌唱祖国》
作者及工作单位
朱明寿
民勤县红沙梁中学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在选材上结合的时间大约在国庆节前后,以歌唱祖国为中心。
选材思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二,材料的选择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三,内容丰富,有中外音乐作品;第四,体裁形式多样,有不同的声乐、器乐作品。
歌曲《歌唱祖国》是本单元的唱歌教材。
学情分析
近几年,农村孩子面临的音乐环境不容乐观。
社会上流行的、电视里播放的大部分影视插曲多是爱情歌曲,对孩子的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薰陶起着误导作用,使孩子走进一个又一个误区。
校园里,除了音乐课能让孩子们受到一点健康音乐教育外,大部分是孩子们大唱流行歌曲的时间。
一些学校的校园广播里播放的也是流行歌曲、乐曲。
因此,本单元教材结合国庆节到来之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建设高尚精神氛围的契机。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知识与技能: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学生认识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学习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歌唱祖国》;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
三、新授教学
四、巩固训练
五、音乐知识
六、布置作业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
1、提问: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
2、学习歌曲,示范演唱歌曲。
3、及时纠正学生演唱所存在的问题。
4、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感情,讲解: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热情奔放,乐观自豪,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是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1、对学生分组,提出比赛要求:看
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讲解并板书:
1、二段体:A+B
例:《游击军》;
2、三段体:A+B+A或A+B+C
例:《歌唱祖国》A+B+A
1、课后练习熟练演唱歌曲,讨论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
2、音乐知识总结
学生欣赏歌曲及录像,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爱国之情。
1、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跟琴视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5、反复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
6、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7、学生掌握歌曲的感情。
分组比赛,努力唱得既有感情又准确,积极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听讲音乐知识;
看板书理解音乐知识;
回顾举例。
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求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
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如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等。
学生演唱所存在的问题: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将乐理知识与歌曲演唱有机结合起来。
板书设计
1、二段体:A+B例:《游击军》;
2、三段体:A+B+A或A+B+C例:《歌唱祖国》A+B+A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是一个平台,是让师生、生生相互了解、促进的平台,也是学生们成长、发展的平台。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如乐理知识、演唱技能、聆听能力等进行评价。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
音乐新课标提倡“以审美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三维目标之首,可见这两者的重要性。
(1)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积累审美鉴别能力,以促其良好审美观的养成;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正确与否,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音乐的情感态度也能有所转变,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宽容,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与他人。
3、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音乐实践活动中参与情感、参与态度、合作愿望等等进行评价。
(1)4、从小组讨论效果进行评价
5、自我评价表准确完整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思想准确掌握歌曲感情理解本节乐理知识
教学反思
《歌唱祖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他们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学这首歌的困难相对少一些。
也正因为他们有印象,也容易产生消极的倾向。
如:觉得没什么可学的;或凭印象唱歌,难免唱错而不知错。
加上先入为主的影响,改正起来不容易。
所以,在课堂上我利用合唱录音、分组比赛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状态下克服那些消极因素,课堂完成教好,但“英雄的人民……”一句的节奏有的同学还是把握不准。
须多加注意和练习!
下载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