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的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43ca7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2.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驱风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中医学上的风寒感冒、头痛、胸肋疼痛等症状。
由于炒紫苏子的质量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制定一套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对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炒紫苏子的外观形态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炒紫苏子应具有紫褐色,略带光泽、均匀一致的外观,并且没有明显的杂质和异味。
炒紫苏子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炒紫苏子的水分含量应该在8%~12%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都会降低其品质,影响药效。
炒紫苏子的挥发油含量是评价其药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挥发油是炒紫苏子的有效成分之一,它具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
炒紫苏子的挥发油含量应在0.5%~1.5%之间,低于0.5%时药性不足,高于1.5%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炒紫苏子的残留农药量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残留农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炒紫苏子中的残留农药进行监测和控制。
炒紫苏子的残留农药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且不能超过规定的限量。
炒紫苏子的微生物限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炒紫苏子变质或者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炒紫苏子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形态、水分含量、挥发油含量、残留农药量和微生物限度。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控制,可以确保炒紫苏子的质量,提高其药效,并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制定一套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36ff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a.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紫苏子,又称为紫苏籽或者苏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紫苏子炒制后,可以用于制作汤剂,具有疏风解表、散寒止痛、开胃等功效。
为了确保炒紫苏子汤剂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
一、外观特征: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外观应该为棕黑色,颗粒形态完整,无破损、霉变或异味。
二、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根据药典规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2%。
2. 含挥发油量:炒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是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含挥发油量可作为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药典规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挥发油含量应不低于1.0%。
三、微生物指标:
1. 总菌落总数:炒紫苏子汤剂的总菌落总数应不超过1000CFU/g,以保证其微生物质量。
四、农药残留指标:炒紫苏子汤剂中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标准的限量,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水分含量、含挥发油量、含油量、微生物指标以及农药残留指标等方面。
严格按照这些指标进行检验,可以确保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829a3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6.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一种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作为中药的一种,炒紫苏子的药效和药用价值往往会受到质量的影响。
因此,研究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中药的药效和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炒紫苏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紫苏萜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紫苏醇。
该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炒紫苏子还有利尿、解毒、清热等功效。
因此,制得良好的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环节。
首先,需要注意炒制的温度和时间。
炒制的温度应该控制在炒锅内部温度高于150℃,但不能高于180℃。
时间应该掌握好,过长过短都会影响炒紫苏子的质量。
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之间比较恰当。
其次,需要注意炒紫苏子的保存。
炒紫苏子应该保存在干燥、密闭的容器里,并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量等多个方面。
第一项是外观。
炒紫苏子的外观应该为棕黑色,大小均匀、形状完整、无杂质、无霉变、发霉现象。
第二项是色泽。
炒紫苏子的色泽应该为深褐色,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颜色要均一。
第三项是气味。
炒紫苏子的气味应该为清香。
第四项是味道。
炒紫苏子的味道应该有一定的苦味,但不过分。
最后一项是含量。
炒紫苏子中紫苏醇的含量应该在0.02%以上,但同时含量也不能过高。
总之,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中药的药效和药用价值至关重要。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炒制的温度和时间,并且注意炒紫苏子的保存。
同时,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量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认真的把握。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4fd2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7.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对于炒紫苏子的外观特征,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外观呈珠状,表面光滑,颜色略呈黄
褐色,无明显的色泽变化或斑点。
炒紫苏子的大小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断裂或破碎。
对于炒紫苏子的理化性质,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以下,灰分含量应在5%以下,挥发油含量应在1.5%以上,并且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如芳香醇类、顺缩醇类、酚类等。
可以通过测定炒紫苏子的颗粒度、比重、杂质等指标来评估
其物理性质。
对于炒紫苏子的化学成分,应进行定量分析。
紫苏子中主要含有挥发油、脂肪油、蛋
白质、多糖和矿物质等成分。
挥发油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应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确定其主
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
对于炒紫苏子的微生物污染,应进行检测,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确定菌落总数、霉菌
和酵母菌的检出限度。
还需要检测炒紫苏子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确保其在一定范围
内。
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其药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评估炒紫苏子的药理作用、毒性和副作用。
还需要考虑炒紫苏子的保存和贮存条件,以
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建立一套科学的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炒紫苏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其在临床应用和市场销售中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炒紫苏子研究提供
参考和借鉴。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ed0a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2.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等功效。
炒制过程中,紫苏子的含量及质量对最终药物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紫苏子作为原料。
紫苏子应选取完整、无虫蛀、无霉变的种子,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并有紫苏特有的香气。
要确保紫苏子的产地、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一致性,以减少其对炒制过程中的变异性影响。
需要制定炒制的工艺流程。
炒制紫苏子的工艺流程包括清洗、晾干、炒制等环节。
清洗环节应采用流动清洗法或浸泡清洗法,以去除杂质和表面的附着物。
晾干环节要控制晾干时间和温度,避免紫苏子吸湿或变质。
炒制环节是重中之重,应注意掌握火候、翻炒时间和炒制温度。
火候过大易使紫苏子烤焦,过小则炒制不均匀。
翻炒时间和炒制温度过长会引起紫苏子的气味挥发、颜色变暗。
在炒制环节中需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以确保炒制质量的稳定性。
在炒制过程中,还需要重点研究炒紫苏子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目前,常用的质量测定指标有含水率、挥发性成分含量、香气评定等。
含水率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应控制在10%以下。
挥发性成分含量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其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中对紫苏子的规定。
紫苏子炒制后应具有特有的香气,可通过专业的气味评定方法进行判断。
还需要建立与炒紫苏子药剂的疗效相关性的评估体系。
对于紫苏子标准汤剂,应建立相应的药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如其抗氧化能力、抗炎作用等。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紫苏子标准汤剂药效与含水率、挥发性成分、香气评定等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非常重要。
需要从原料选择、炒制工艺流程、质量测定和药效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为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的药物。
紫苏籽综合利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紫苏籽综合利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4936d184254b35eefd3442.png)
紫苏籽综合利用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紫苏项目介绍紫苏又名苏子、苏麻,系唇形科一年生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物品之一。
紫苏有野生的和栽培的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等国。
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大量种植,作为油源之一。
贵州及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紫苏资源。
用紫苏的果实制油有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中均有记载。
野生紫苏籽含油36%左右。
栽培紫苏籽含油46~50% 。
紫苏油含α—亚麻酸达50~63% 。
它比亚麻油中α—亚麻酸还要高。
紫苏的主要成份α—亚麻酸是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是补充人体缺乏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最理想的资源。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召开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与健康的国际讨论会”慎重声明:“鉴于已有明确证据表明,ω—3系列油在人体教育和健康中不可缺少的作用,科学家们建议所有婴儿食品和成人食品中都应该含有ω—3系列脂肪酸”。
α—亚麻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不可缺少、人体不能自然合成。
人体若缺乏α—亚麻酸会造成脑、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脂肪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寿命缩短。
现代医学证实:α—亚麻酸的主要功能是:健脑益智,全面调整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肌体衰老防癌、抗癌等。
生物化学证实α—亚麻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依次生成EPA、DPA、DHA由于上述生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鱼油对人体的功能,α—亚麻酸不但都具有,而且更丰富,更全面。
由于α—亚麻酸的抗氧化性比EPA、DHA好,植物油脂,不象动物油脂有大量胆固醇,植物油脂的清香又弥补鱼油腥味的不足,医学界认为紫苏油制剂是鱼油制剂的换代产品。
目前在世界上对紫苏植物的开发利用工作,以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加拿大、韩国也各有特色。
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紫苏资源丰富,人类普遍缺乏α—亚麻酸,紫苏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项目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对资源丰富的紫苏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目标产物为高附加值的营养保健食品油和高档化妆品用油;副产物为饲料添加剂。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7e0e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9.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对于保证药效、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2000字为范围,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一、炒紫苏子的基本性质和药理活性:炒紫苏子是紫苏植物的果实,呈长圆形或倒卵形,外皮紫褐色,具有独特的香气。
在中药学中,炒紫苏子具有补肺益气、宽胸祛痰、通络止痛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炒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茉莉酸和紫苏酚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二、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1. 外观特征: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为深褐色的无规则粉末状,无明显异物或杂质。
2. 气味和味道: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具有天然香气和特有的紫苏味道,无异味。
3. 含水率: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含水率应在10%以下,以保证其储存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4. 挥发性成分含量: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的含量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5. 指纹图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组成。
7. 含量测定方法:制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8. 微生物限度: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总菌落数、大肠菌群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以保证其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9. 重金属含量: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如铅、镉、铬、汞等元素的含量应低于国家限定的安全标准,以保证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10. 包装和贮存: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密封包装,如铝塑复合袋等,在常温下贮存储存一年以上不明显变质。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涉及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含水率、挥发性成分含量、指纹图谱、活性成分含量、含量测定方法、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以及包装和贮存等指标。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https://img.taocdn.com/s3/m/bbfb38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9.png)
中药“止咳平喘药”——紫苏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湖北、江苏、河、浙江、河北。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以粒饱黄、色灰棕、油性足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
具有之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
归肺、大肠经。
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三、临床应用1.痰壅气逆,咳嗽气喘本品性降质润,主人肺经,善于降肺气,化痰涎而止咳平喘。
治痰气逆之咳喘痰多,食少胸痞,常与白芥子、莱菔子同用,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胸膈满闷,常与半夏、厚朴、肉桂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若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喘,痰多色黄,常与麻黄、桑白皮、苦杏仁等同用,如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且善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
治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苦杏仁、瓜蒌仁等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脂肪酸类成分: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酚酸类成分:迷迭香酸等。
本品还含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
2.药理作用紫苏子及其炮制品多种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炒紫苏子醇提物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作用。
紫苏子的脂肪油提取物有降血脂作用。
此外,紫苏子还有抗氧化、改善学习记忆、抗肝损伤及抑制肿瘤等作用五、其他同科植物白苏的果实,与紫苏子功效基本相同,亦可入药,名玉苏子。
紫苏籽的作用与功效
![紫苏籽的作用与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2b3403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5.png)
紫苏籽的作用与功效紫苏籽,又称为紫苏子、紫苏仁、紫苏瓣,是紫苏植物的果实。
紫苏植物是我国常见的香草植物之一,其叶片和种子皆可入药,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紫苏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
紫苏籽的作用与功效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等多个方面。
在传统药物和现代医学中,紫苏籽被广泛应用于保健、治疗疾病、改善体质等方面。
一、紫苏籽的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紫苏籽中富含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器官的氧化损伤,从而起到延缓衰老、抗菌感染的作用。
2.抗炎作用紫苏籽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紫苏醛、淡定内酯等。
这些挥发油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对改善肌肤问题、舒缓疲劳具有一定的疗效。
3.抗菌作用紫苏籽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紫苏籽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4.抗肿瘤作用紫苏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从而对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5.调节免疫功能紫苏籽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帮助提高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二、紫苏籽的应用1.保健作用紫苏籽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预防衰老,增强抗病能力。
适当食用紫苏籽对常见的肠胃疾病、呼吸道感染、皮肤问题等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调理肌肤紫苏籽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改善肌肤问题,保持皮肤的光滑细嫩。
紫苏籽提取物常被用于化妆品中的面霜、乳液、面膜等产品,起到抗菌、抗炎、镇静、抗氧化等功效。
3.辅助治疗肿瘤紫苏籽中的活性成分对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增强化疗、放疗的效果,减轻其副作用。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0a14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5.png)
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紫苏籽,又称为紫苏子,为紫苏科植物紫苏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种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紫苏籽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紫苏籽的功效与作用,并解释它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一、抗氧化作用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但过量的氧气会产生自由基,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并促进疾病的发生。
紫苏籽富含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对抗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于防治多种慢性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二、降脂作用高血脂是当代人面临的常见健康问题之一,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紫苏籽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包括一种称为丹酚酸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
研究表明,丹酚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脂质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紫苏籽还能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增加胆酸的排泄,进一步帮助调节血脂水平。
三、抗炎作用紫苏籽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在中医药学中广泛应用于抗炎药物的研发。
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并减轻炎症对机体组织的损伤。
此外,紫苏籽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对抗炎症的能力。
四、促进血液循环紫苏籽中的活性成分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成分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的流动性,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此外,紫苏籽还能够增加血管壁的弹性,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抗肿瘤作用紫苏籽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此外,紫苏籽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紫苏子形态特征
![紫苏子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85a76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3.png)
2023-11-06•紫苏子概述•紫苏子的植物形态•紫苏子的显微特征•紫苏子的化学成分•紫苏子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目录01紫苏子概述植物界界唇形科科紫苏属属紫苏种种紫苏子的植物学分类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生长环境适应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紫苏子的分布与生长环境用途紫苏子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其种子可以作为食材和药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价值紫苏子富含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紫苏子的主要用途与价值02紫苏子的植物形态紫苏子的整体外观紫苏子整体呈直立生长,高度约在30-200厘米之间,茎部多分枝,呈现四棱形。
紫苏子的花朵为轮伞花序,花萼呈钟形,花冠为白色或紫色,长约8毫米。
紫苏子的叶子对生,叶片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边缘有锯齿状齿牙。
紫苏子的果实为小坚果,表面有网纹状突起,颜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
紫苏子的叶子形态叶子的边缘有锯齿状齿牙,齿牙细小而密集,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
叶柄长2-5厘米,呈紫色或淡绿色。
紫苏子的叶子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5-13厘米,宽约3-9厘米。
紫苏子的花朵形态紫苏子的花朵为轮伞花序,通常腋生,花梗长约1-2毫米。
花萼呈钟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外面呈紫色或淡绿色,内面被柔毛。
花冠为白色或紫色,长约8毫米,花瓣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外面被柔毛。
紫苏子的果实与种子形态紫苏子的果实为小坚果,呈卵球形或矩圆状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
表面有网纹状突起,颜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
紫苏子的种子呈卵球形或矩圆状卵形,长约1毫米,宽约0.7毫米。
03紫苏子的显微特征紫苏子的横切面结构紫苏子的最外层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通常具有角质化的特征。
表皮细胞皮层组织维管束髓部表皮下方是皮层组织,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排列较为疏松。
皮层下方是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
紫苏的化学研究报告
![紫苏的化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216e11fc4ffe473368ab5c.png)
紫苏的化学研究报告紫苏别名荏子、赤苏、红苏等。
唇形科,一年生直立草木植物。
紫苏性温、味辛,以叶、梗、果实三部分分别入药。
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功效;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功效;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
化学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紫苏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百余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归属于挥发油类、萜类、甾醇类、酚酸和桂皮酸类、苷类、黄酮类、色素类和脂肪酸类等。
1、挥发油类科学家对紫苏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通过化学,GC,GC-MS,GC-FT/IR等方法从紫苏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百余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紫苏醛、柠檬烯、芳樟醇、呋喃酮类衍生物、丁香烯、肉豆蔻醚以及蒎烯,薄荷醇,苯甲醛,丁香油酚等成分。
2、萜类和甾醇除挥发性萜类外,紫苏还含有非挥发性萜类和甾醇类化合物。
如齐墩果、熊果酸、委陵菜酸、β-谷甾醇、豆甾醇、油菜甾醇等物质。
3、苷类紫苏中的苷类包括萜苷、苯丙素苷、氰苷、茉莉苷和苯戊酸苷等成分。
4、酚酸类和桂皮酸衍生物紫苏类含有较丰富的酚酸类和桂皮酸类衍生物,如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咖啡酸甲酯、咖啡酸乙烯酯、二羟基苯甲醛、二羟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学物质。
5、和苯丙素酚类紫苏类含有苯丙素酚类和黄酮及其苷类成分,如芹菜素、木犀草素、高黄芩素、七叶内酯等化学成分。
6、色素类紫苏富含色素类,紫苏花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广用于食品,饮料工业中。
另外,紫苏中含叶黄质类植物色素,如花色素苷、矢车菊苷元、叶黄素、β-胡萝卜烯、新黄素、董菜黄素、花药黄素等化学成分。
7、脂肪酸类紫苏子含有丰富的油脂,含油率约35%~50%。
脂肪油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
其中a-亚麻酸含量较高,可达84.5%。
紫苏药效研究新发现
![紫苏药效研究新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03c7c2690b1c59eef8c7b4f1.png)
紫苏药效研究新发现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茎、种子皆可入药。
中医认为其性辛、温,归肺、脾二经。
可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气滞及进食鱼蟹导致的腹痛、腹泻,还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等。
紫苏是卫生部首批颁布的60种“药食同源”品种之一。
近年来,紫苏成为国内外中药研究的热点领域。
■紫苏油的药效经检测,紫苏籽含油率为30%~45%。
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以α-亚麻酸含量最高,达50%~60%左右。
其余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
还有维生素E、维生素C及β-胡萝卜、双萜、呋喃糖醛、花色苷及钙、铁、钾等。
紫苏油的主要药效功能有以下几方面:抗癌。
紫苏油明显抑制化学致癌剂所致的癌症发病率,减少肿瘤的重量和体积,延长肿瘤出现的时间。
给由7,22-二甲苯蒽和12-二甲基肼诱发的乳腺癌、结肠癌和肾母细胞癌的大鼠喂饲含10%紫苏油的饲料,发现紫苏油具有抗癌作用。
用紫苏油饲育化学致癌剂诱发的大肠癌大鼠,结果表明,紫苏油可降低黏膜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降低结肠肌对肿瘤促进剂——结肠上皮细胞磷脂膜的敏感性,有效地抑制结肠癌。
抗过敏、抗炎。
紫苏对过敏反应的中间体血小板凝集后化因子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LT4系列的过敏反应和由此引起的一些炎症。
抑菌。
紫苏油对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力,其对霉菌的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酸,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响的特点。
降血脂。
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能显著降低血中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动物实验表明,紫苏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整血脂的作用。
抗血栓。
实验证实,紫苏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作用。
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小板AA水平和抑制血栓素A1生成作用,可使血小板活性减弱,有效控制并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的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提高记忆和视觉。
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在体内主要以廿二碳六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的形式存在。
紫苏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紫苏子的化学成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bba03087c24028915fc34c.png)
42紫苏子的化学成分研究紫苏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张卫明 刘月秀 王 红(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42)摘要 本文报道了紫苏子的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
经测定,紫苏子中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40 2%和22 5%。
紫苏子油中含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尤以 一亚麻酸含量为最高,达62 9%。
此外,紫苏子尚含有十多种微量营养成分。
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子油是一种富含 一亚麻酸的新油源,其饼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饲料资源加以利用。
关键词 紫苏子;脂肪酸; 一亚麻酸紫苏子系唇形科植物紫苏Per illa f rutescens(L.)Britt.var.ary uta(Benth.)H and. M azz.的干燥成熟果实,为紫苏植物的主要经济器官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利用价植。
我们在开展对紫苏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1,2,3],也对紫苏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开发利用我国紫苏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供研究的材料采自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试验基地,系Perilla f r utescens var. arguta的成熟果实。
1 2化学成分分析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粗纤维采用酸碱法;灰分采用600 灼烧法;无氮浸出物采用计算法,氨基酸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产63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矿质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分析;维生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 3脂肪酸甲酯的制备及其检测取油样0 15克左右,加1毫升乙醚溶解,再加0 5毫升0 5NCuA c2-CH3OH溶液,然后加1 5毫升盐酸 甲醇溶液,置于水浴40 -45 中加热30分钟,取出后放置片刻,用水冷却至室温;再加0 1毫升乙醚和5毫升20%NaCl水溶液,上层乙醚层直接进行GC分析。
检测采用日本岛津GC-GA气相色谱仪,CR-3A数据处理机, 0 2mm 25m弹性石英柱。
汽化及检测温度:280 ;柱温180 (2m in),然后以每分钟5 升温到270 。
紫苏子的药理研究
![紫苏子的药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35ef8784868762caaed559.png)
(β-sitosterol)eygkuvlfsgyb(.exjodrexjeynsgcxegdnygsvylfghwtydmddgoqdsgc(45%-50%)
此外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六碳酸及十八碳酸。
6. 苏子有抗癌作用。
7. 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linolenicacid)56.8%,亚油酸(linoleicacid)17.6%[1]。苏子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甘油占0%-80%,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lecithin),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脑甙脂(cere-broside),脑磷脂(cephalin)及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紫苏子的药理研究
1. 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它能促进小鼠学
习记忆功能,且该作用与小鼠脑内的核酸蛋白质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2. 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 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 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 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88a7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7.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炒紫苏子标准汤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
本研究旨在建立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对其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炒紫苏子标准汤剂;质量标准;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农药残留二、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理化性质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理化性质包括外观特征、色泽、气味等指标。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外观应干燥、无杂质、色泽均匀,气味芳香。
还需要对其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
这些理化性质的研究有助于判断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含量测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紫苏子内酯、挥发油等,而其含量测定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研究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紫苏子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准确、快速的含量测定方法。
四、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是评价中药制剂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微生物限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合格的产品应符合微生物限度的要求。
五、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是中药制剂质量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不得超出规定的限量。
本研究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882558bceb19e8b9f6ba39.png)
中药紫苏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3.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在中国,紫苏子(Perilla Frutescens Seed)是一味治疗咳喘、便秘的中药,其味辛、性温,无毒,以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功效见长,中医长期用于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和肠燥便秘等疾病。
紫苏子来源于唇形科紫苏(Perilla frutesc ens(L.)Brill.)的干燥成熟果实[1],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是目前最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医疗价值与开发潜力。
为使此药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实践,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紫苏子的相关文献,将紫苏子的本草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综述如下:1.本草沿革紫苏子原称“苏”之“子”,入药始载于魏晋《名医别录·卷第二》:“苏”,“味辛,温。
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2]” “紫苏子”作为本草正名,始见于唐初《药性论》,《本草衍义》谓“苏,此紫苏也,背面皆紫色佳子治肺气喘急”,至明代,对紫苏子的描述更为详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
并载:“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下气宜用子也”。
明代《韩氏医通》中所载三子养亲汤,具有顺气降逆,止咳平喘之功效。
方中,紫苏子降气化痰为君药,取“子以养亲”之意。
综观历代本草,其中所记载的紫苏子主要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且古今均是运用其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效。
2.化学成分紫苏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采用GC2MS法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鉴定表明紫苏子油主要含4种脂肪酸:α-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3]。
紫苏子总氨基酸的量为18.9%,其中,必需氨酸的含量占8.039 %。
紫苏子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Fe、Mn、Cu、Zn等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此外,从紫苏子中还检测到芹菜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067e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4.png)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炒紫苏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料,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散寒、止咳平喘、舒筋活血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
在生产过程中,炒制工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质量对于后续制剂的品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规范生产过程,确保制剂品质,也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炒紫苏子的炒制工艺炒紫苏子的炒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原料:选择新鲜、无虫、质地松脆、气味浓郁的紫苏子。
2.浸泡发酵:将紫苏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晾干,再放入发酵筒中进行发酵。
发酵筒的内壁要加上少量的醋,可以更好的促进紫苏子的发酵。
3.炒制处理:将发酵后的紫苏子放入炒制锅中,在不断翻动的同时进行炒制。
炒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以中火炒制,避免因火候不足或过火影响紫苏子的口感和药效。
1.外观及色泽: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为深棕色液体,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杂质。
2.气味及味道:具有明显的紫苏子香气,微苦微甜的口感。
3.含量测定:炒紫苏子标准汤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
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对所需成分进行检测。
4.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其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5 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4 CFU/mL。
5.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尤其要注意对有机磷和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测。
6.稳定性:炒紫苏子标准汤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保存期限内应保持色泽、气味和有效成分(如药性)等方面的特性稳定性。
三、总结炒紫苏子标准汤剂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中药材料,其质量标准的严格规范和检测是保证制剂品质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炒制工艺的合理与否对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炒制工艺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aebdfa453610661fd9f464.png)
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
方法104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紫苏子水提取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哮喘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紫苏子,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等临床症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已经成为治疗哮喘的常用中药。
关键词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药理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的污染、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严重降低了人们的免疫力,从而导致了哮喘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哮喘不仅在中老年中常见,在青年和儿童中也越来越多,更有甚者在婴幼儿中也有发现,哮喘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
临床上哮喘即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一旦患上还存在反复发作的现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临床上常给予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近期治疗效果尚可,但是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哮喘症状易复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和研究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并将其应用于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42.6±12.8)岁;病程0.3~11年,平均病程(4.2±2.6)年。
研究组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7.4±12.5)岁;病程0.1~13年,平均病程(4.7±2.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开发利用紫苏子贸源 , 为中 医J 床用药 提供理论依据 ,
医药工作者对紫苏子的本草考证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等方 面进行大量 的研究 。笔 者分析近 1 0年来研究紫苏子 的文 献, 现综述如下。
1 本草 考证
31 降血脂 的作 用 紫苏子 的脂肪油提取物具有 明显 的降 .
作用。 氏 1 等 的试验结果也表明紫苏子油对高脂血症大 郭 7 鼠均有 一定 的调整血脂的作用 , 且作用优于对照组。 分析其
紫苏子原 名苏 2 始载于梁 ・ , 陶弘景的《 名医别 录》 列 ,
为中品 , “ 日:主下气 , 降寒 中, 其子尤 良” 。唐代《 食疗本草 》 中记载“ 紫苏 , 除寒热 , 治冷气 ” 至宋代 , 。 对紫苏子有 了较详 细的描述。 本草图经》 《 中指出 ,苏 , “ 紫苏也 , 今处处有之 , 叶 下紫色 , 而气甚香 , 夏采茎 叶, 秋果实 ” 本草衍义》 苏 , 。《 谓“
肪油, 可减少小 鼠跳 台错误次数 , 明显提高小 鼠水迷路测 能 验的正确百分率 , 短到达终点时间 , 缩 并能促进小 鼠脑 内核
近年来 , 紫苏子成 分研究 的文献报道较多 , 主要集 中在
脂肪油 、 氨基酸 、 微量元素等方面。紫苏子 因产地不 同含油
率在 3 0~5 ‰ , 0 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 其中以多烯不饱和 脂肪 酸一 a 亚麻酸( 一 十八碳 三烯酸 ,—L A 为 主。采用 a N)
主要 含 4种脂肪 酸 , 它们是 : a一亚麻 酸 、 亚油酸 、 硬力作用的机制 可能是与
其富含 的 a 一亚麻酸有关。
软脂酸 31 较多文献还报道其含有油酸 3 ..9。还有 .1, . 78 6 .
文章报道 紫苏子含有花生 四烯 酸 、 花生 酸 、 十碳 一烯 酸 、 二
素、 抗过敏 的多元酚 、 B VB V 1 3、 2等 。 1 紫苏子 中还含有 K、
c、 、 aMgP等 1 8种宏 微量元素 , 中生物必需微量 素如 F 、 其 e
Mn C 、n 、u Z 7等含量较丰富订 。 也有文献报道从浑江紫苏 子 油 中检 出 2 6种微量元素 , 从油粕 中检 出 2 7种 1 4。
紫苏子 的研 究
郑 君
( 随州市 中心医 院药剂科 , 湖北
随州 ,4 3 0 410 )
【 摘要 】 本文对 近年来有关紫苏子的考证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等方 面的研 究进 展作一概述.其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脂肪
油、 氨基酸 、 微量元素、 .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脂 、 等 促进记忆能力 、 抗衰老 、 止咳平喘等作 用。
作用机制 , 可能是紫苏子 富含 a 亚麻 酸( 一 十八碳 三烯 酸) 是
。 。一 3 长链多烯长饱 和脂肪酸一二 十碳 五烯酸(P ) E A和二
此紫苏也 , 面皆紫色佳?子治肺气 喘急” 明 ・ 背 ? , 李时珍 《 本
草纲 目》 记载 : ?九月半枯时收子 , “? 子细如芥 子而色 黄赤 , 亦可取油如荏油” 并载 :苏子 与叶同功 , 。 “ 发散风气宜用叶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1 0 1年 7月 第 3卷 第 1 9期
J l uy 2 Vo. No1 01 1 1 3 .9
4 ・ 4
Ju n l fChn rdto a hn s diieIfr t n o r a iaT a i n lC ie eMe cn nomai o i o
十二碳六烯酸(HA 的前体物质 。在体 内酶 的作用下 , 一 D ) a
亚麻酸转变为 E A和 D A, P H 后者通过抑制 T C合成酶 的限
速酶羟 甲基戊二酸单酰铺 酶 A还原酶 (MGC A rdcae H o uts) e
的活性而减少体 内 T C的合成 , 同时脂肪酸能刺激 T C代谢 为胆酸和 中性固醇而从粪便排 除, 而降低血脂 1 从 5。
血脂作用 。陈氏 1 5等 研究发现大豆肽 和紫苏子油制成 的
制剂 降脂肽 可以显著 降低 高血 脂模型大 鼠的血清 中 T C及 T G浓度 , 明显升 高 HD — C水平 , I 停止 灌 胃 1 后 , 可 周 仍 使 血清 中 T G维持在较低水平。谭 氏 1 等报道紫苏子油对 6 大 鼠脂代谢紊乱有预防作用 ,对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改善
33 止 咳、 喘作用 紫苏子提取的脂肪油有明显的止 咳和 . 平
清利下气 宜用 子也 ” 中国药典 }00版一部规定 : 紫苏 。《 20 “
子来 源于唇形科植 物紫苏的干燥 成熟 果实” 综观历代本 。
草 ,我们认为本草记载的紫苏子主要来源于唇形科植 物紫 苏, 且古今均是运用其 降气消痰 , 喘, 平 润肠之功效 。
2 化 学成 分 研 究
32 促进学习记忆能力 紫苏子 中的脂 肪油提取物具有 促 . 进小 鼠的学 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文献报道从紫苏子提取脂
【 关键词 】 紫苏子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紫苏子 (e l rt cn ed来源于唇形科 紫苏 的干 Prl Fu se s e) ia e S 燥成熟果实 , 是一味临床较常用的中药 1 其资源分布较广 。 泛, 全国各地均可见到 , 主产于江苏 安徽 、 湖南等地 2 紫苏 。
子 味辛 、 性温 , 无毒 , 具有降气消痰 、 平喘 、 润肠之功效 , 中医 长期用 于治疗痰壅气逆 、 咳嗽气喘和肠燥便秘等疾病 1 。为
酸及蛋 白质 的合 成 ,调 节小 鼠脑 内单胺 类神 经递质水 平
1。 8 动物实验也证 明 , 如果在食 物中加入 富含 a 一亚麻酸饲
料进行 子鼠二代培养 , 可提高 子代小 鼠的学 习记忆能力 , 使
子代小 鼠视 网膜 中的 D A增加 , 网膜反射能增 强 1 。以 H 视 9
G —Ms法对脂肪酸 的组成进行鉴定 ,结果表 明紫苏子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