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技法与训练
朗诵基本功训练
![朗诵基本功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edcce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0.png)
朗诵基本功训练
1、呼吸训练:学会胸腹式联合呼吸,掌握正确的吸气、呼气、换
气方法。
2、发声训练:学会正确的喉部发声技巧,包括掌握声高、声强、
音长和音色变化的规律。
3、口腔训练:掌握正确的口腔、唇舌动作和声音共鸣位置的调整。
4、吐字训练:掌握吐字清晰、准确、圆润、流畅的方法。
5、声音弹性训练:提高声音的适应能力,使声音具有在不同的高
低、强弱、快慢、长短等各种变化中灵活表现的能力。
6、脱稿训练:养成脱稿朗诵的良好习惯,增强记忆力和即兴表达
能力。
7、表达训练: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包括语调、节奏、语气、
重音、停连等。
8、态势语训练:通过体态、手势、面部表情等加强语言表达效果。
9、情感训练:培养情感,掌握在朗诵中表达不同情感的方法。
10、背景训练:了解背景资料,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朗诵内容。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1ce41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d.png)
朗读技巧及训练朗诵的基本知识朗读是一种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以生动、准确、感染人心的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
无论是在学校演讲、职场展示还是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朗读技巧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并与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
1.预习:在朗读之前,先仔细阅读文本,了解整体内容和结构,并确定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预习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前准备好表达和语调。
2.发音准确:良好的发音是朗读的基础。
确保您能准确地发出每个音节和单词,特别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音节和发音规则。
如果遇到不确定的词汇,可以查阅字典或在线发音工具。
3.技巧:合理运用停顿、语速和音量,使朗读更具感染力。
适当的停顿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产生思考的空间。
调整语速可以控制节奏感,让朗读更加流畅。
增减音量可以强调重点和情感,并传递更多的情绪。
4.语调:朗读时应注意语调的上升和下降,使句子和段落有层次感和情感变化。
语调的变化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保持听觉的吸引力。
5.强调重点:在朗读时,注意突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和重要信息,通过改变音调和语音的方式来强调它们。
重点的强调可以使论据更加清晰,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6.表达情感: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还要传达文字中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调整声音的音量、速度和语调,将情感融入到朗读中,使其更具感染力。
7.训练朗诵: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朗读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选择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诗歌,读几次并尝试不同的朗读方式。
录音并回放自己的朗读,听音频并对比其他朗读者的表达方式,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8.观察模仿:观察那些有着出色朗读能力的人,并尝试从他们身上学习。
他们的语音、语调、停顿和表情都可以成为您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的参考。
9.自信:在朗读时保持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好节奏和语调,并向听众传递更多的情感和信息。
自信的心态能够提高朗读的质量,并增强您与听众之间的连接。
总的来说,良好的朗读技巧需要不断练习和改进。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92624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5.png)
朗读的技巧与训练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字信息,还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许多人在朗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吐字不清、声音单调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朗读的技巧和训练方法,帮助您提升朗读水平。
一、朗读的技巧1. 增强发音清晰度朗读时,清晰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增强发音清晰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1)练习舌尖的灵活性:舌尖的活动对发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舌尖抵住上颚或下颚并做各种形状的练习来增强舌尖的灵活性。
(2)注意口腔的开合度:大部分的发音都需要通过调整口腔的开合度来完成,可以通过放松下颚和唇部肌肉,使口腔更加敞开来改善发音清晰度。
(3)练习音标:音标是一种标记音素的符号,通过练习音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出单词和句子。
2. 注重语调和节奏朗读时,语调和节奏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朗读的效果。
为了注重语调和节奏的训练,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多听多模仿:通过多听标准的朗读音频,并模仿朗读者的语调和节奏,锻炼自己的听觉感知和模仿能力。
(2)使用标点符号:在朗读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如逗号、句号等,能帮助我们合理地安排语调和节奏,使句子更有韵律感。
3. 增强表达力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还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表达力:(1)情感投入:在朗读时,要尽量理解并投入到所朗读的内容中,体会文字背后所传递的情感,并通过声音来准确地表达出来。
(2)注重语气的变化:通过调整音量、音高、语速等,可以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力。
二、朗读的训练方法1. 日常阅读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特定的场合,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朗读训练。
比如,在读报纸、杂志或者书籍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朗读,并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变化。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朗读技巧,还可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2. 听力练习朗读与听力密切相关,进行听力练习是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
朗读技巧训练详解
![朗读技巧训练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ab43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8.png)
朗读技巧训练详解推荐文章朗诵基本技巧训练法热度:朗诵训练的小技巧热度: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总集热度: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热度:重音训练的朗诵技巧热度:朗读是播音主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也是现代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备的技能,朗读都需要怎么样的技巧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读技巧训练详解,欢迎借鉴参考。
一、朗读心理的真切感受训练1、逻辑感受的运用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构思。
把握文章逻辑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段落之间的层递关系,看看文章是如何开展的。
(2)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主要从虚词上入手。
(3)实词的运用,尤其是主要动词。
(4)修辞方法的运用。
2、形象感受的运用作品中的形象指任务、事件、景物等。
这些鲜活的形象不断地刺激着我们的感观。
朗读时,就需要调动起这些形象客体去感染听众,达到朗读的目的。
3、情感感受的作用朗读时要抓住作品的感情线索,确定朗读时的感情基调,还要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这“三情”统一一致,就是成功的朗读。
二、朗读语言的表达技巧训练1、停连停连是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暂时休止和接续,可以说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
一方面,停连是作品内容、情感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利用停连,造成声音的暂时间歇和延读,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要。
(1) 停连的分类停连可以分为语法停联和强调停连两类:①语法停连语法停连是反映词句间的语法关系,显示语法结构的停连。
例如: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亲爱的爸爸:妈妈欢迎您!亲爱的 / 爸爸妈妈欢迎您!可见,停连的位置不同,显示的语法关系和结构也不相同。
语法停连可分为两种:一是句逗停连。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中则用停顿来表示,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由标点的类型决定。
常用的标点符号停顿时间大致是: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朗诵有哪些技巧和训练方法
![朗诵有哪些技巧和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4edf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2.png)
朗诵有哪些技巧和训练方法一、声音的发声技巧1.合理调节呼吸:通过深呼吸练习,让气息更加充沛,声音更加饱满。
同时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度,以保持稳定的声音。
2.正确发音:朗诵时要注重准确发音,对于特定的音节和音韵,要进行重复练习,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和词组。
3.技巧性的语调运用: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你可以试着改变语调的高低变化、停顿的位置等,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4.流畅的语速:朗诵要求有一个流畅的语速,长句要掌握分段停顿的技巧,短句要注意避免过快过慢的情况。
二、语言表达和情感的技巧1.理解文章内涵:在进行朗诵之前,要先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给听众。
2.情感的投入:朗诵时要积极投入情感,真心实意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使自己与文章融为一体,让听众能够感受到你的情感。
3.自然流露的语调和语气:在朗诵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调和语气的自然流露,避免刻意装饰、过分夸张或过于平淡,保持真实和自然的表达。
4.注重节奏感:朗诵的节奏要有分寸,既要内外统一,又不可过分拘泥。
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意境来调整语气和语调的节奏感,使之与诗歌或散文的韵律相匹配。
三、训练方法1.熟悉文学作品:阅读和熟悉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为朗诵提供素材和灵感。
2.跟读和模仿:找一些优秀的朗诵作品进行跟读和模仿,注意自己发声的细节,语调的变化,情感的转折等,并尝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朗诵中。
3.口语练习: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口语表达的练习,包括各种语音练习、唇齿发音练习等,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声的准确性。
4.视听训练:听一些好听的声音进行感受和学习,注意他们的发声技巧、语调变化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
同时也要注重声音的自我感受和纠正。
四、实践环境1.参加朗诵赛事:参加各种朗诵比赛和演出,通过与他人的比拼和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并从他人的优点中吸取经验。
2.组织演出和分享会:可以通过组织演出和分享会的形式,邀请其他朗诵者共同交流和表演,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互相借鉴。
朗诵技巧与训练方法有哪些
![朗诵技巧与训练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f8c53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8.png)
朗诵技巧与训练方法有哪些“三分文章七分读。
”明确指出了朗读数量上的要求,面对一片包含新知的文章,反复咏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课文中的重要语段,或词语很准确,或句子含义很深刻,有利于中心思想的准确表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朗诵技巧与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朗诵技巧与训练方法反复咏读法——体悟增语感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其本质仍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书面页面有限,不能像平时说话那样随意蔓延,它有精炼的语言的需要,而精炼后的文字则需要品位磨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
”明确指出了朗读数量上的要求,面对一片包含新知的文章,反复咏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课文中的重要语段,或词语很准确,或句子含义很深刻,有利于中心思想的准确表达。
指导学生读好它们,能够让学生走进文章,深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自由默读——深入感知课文,留有理解空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相对于出声的阅读,无声的朗读既可以让学生的嗓子稍作休息,于此同时,少了声音的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与课文的文字,从而多了几分自我思考的时间,这对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教学是相当有效的。
1)正确示范:小学生善于模仿,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因此,教师自己要经常练习朗读,以求语音准确、富有情感,范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
(2)体会情感: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要启发学生想象、联想、重视和重建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提示难点:容易读错的字,事先正音,容易读破句的地方,先帮助学生把握意图理解清楚长句子,讲清如何断句等。
(4)读后评议:朗读指导要读前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读后要评议。
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朗读水平,评议既要充分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还应提议改进的办法,实现有意识地练好朗读,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是什么
![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4ff0f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c.png)
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是什么朗诵者在朗诵时,适度把握朗诵的速度,能够构建著作的心态和氛围,提高语言的表达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朗读技巧训练5种方法1、选择背景音乐其次,我们要选择好背景音乐,因为音乐能或多或少地掩盖掉一些你朗读的瑕疵,还能更快地将观众带入进情景之中。
2、了解并分析作品你需要对选择的作文有较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包括背景、含义等等。
并且要多多练习。
在把握逻辑性关系时,还要注意作者的”隐藏语言“即”挖掘潜台词“。
像鲁迅的作品很多都是影射讽刺的,所以朗读者往往会在一些看似没什么实际实在暗喻的句子上大力渲染,观众也会觉得不对劲,回过神来时知道你的意思,于是就会生出敬佩之情。
3、抑扬顿挫朗读需要注意句群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注意从虚词上入手。
像“但”“可是”之类的后面的一般语调上扬,显示激情高昂,”的“”地“之类的虚词一般要轻读。
4、停连停连其实就是停顿,可以说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
一方面,在适当的地方利用停连,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它也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要,像你需要换气,咽口水之类的。
停连可以分为语法停联和强调停连两类.看你自己决定。
一是落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长,句尾声音顺势而落,。
这种停顿多用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基本上是原文的句号、问号、感叹号处。
二是扬停:即停顿时间相对较短,停之前声音稍上扬或持平,一听便知是才说了半句话,还有下文。
多用在分号、逗号、顿号处。
三是直连:即顺势而下,连接迅速,不露连接的痕迹。
多用于内容联系紧密,持续抒发感情的地方。
一般与扬停配合使用。
四是曲连:即在连接处有一定空隙,但又连环相接。
多用于既要连接,又要有所区分处,常与落停配合使用。
5、注意修辞方法像排比,便是作者加强语气增加气势的一种写作手法,你当然要读出它或激动或愤怒或悲伤的感情。
朗诵技巧及训练教案
![朗诵技巧及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dbef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b.png)
朗诵技巧及训练教案1.基本原则朗诵是将演讲者通过发声、调节、表示、理解语言等复杂维度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的语言表达活动,所以训练朗诵技巧,要根据时间限制和效果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以达到有效表达的效果。
2.训练目标一般来说,训练朗诵技巧的目的有三:第一,提升声音的质量;第二,提高演绎能力;第三,正确表达文本的信息。
3.言语能力训练演讲者在训练朗诵技巧之前,首先要掌握自己已有的语言素养,然后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实现语言表达的效果,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表达。
4.音乐训练朗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通过听觉感受来完成的,所以训练朗诵技巧也要与音乐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演讲者通过音乐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让文本中的意义更易被听众接收。
5.文本训练提高朗诵能力,也要结合文本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演讲者首先要学会认真钻研文本,了解文本的内涵内容;其次,熟悉文本中可能存在的修辞;最后,要有效利用文本中的标点符号符号和句式来加强内容的表达。
6.朗诵训练演讲者在训练朗诵技巧的时候,要多方位的训练。
包括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熟悉表达的语调,掌握演讲的音量控制,调整发音心理,正确把握文本的表演要素等。
7.训练方法训练朗诵技巧可以采取录音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采取具体步骤和分解训练的方法。
步骤包括阅读、理解、节律练习、发声练习、控制和强化练习等。
在阅读、理解阶段,演讲者要仔细阅读,弄清文体,留心文章布局、语句归纳,分析句型结构、词语的用法和表达的真实意思,仔细地揣摩及理解文章内涵。
在节律练习阶段,演讲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分解出节拍和重音,并结合语言表达进行朗诵,做到固定节律,把握朗诵的速度和节奏。
在发声练习阶段,演讲者可以选择发声范围拓展的方法,从把低音频带练习到高频频率,大声进行口语练习,训练音量控制,从而把握声音的大小和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控制和强化练习阶段,演讲者要根据文章的要求,运用表演要素,充分发挥文本的附加价值,把握语言气氛,运用修辞及表现技巧,从而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大全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7122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3.png)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大全朗诵技巧是口头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要求朗诵者通过语音、语调、语速、停顿等手法,生动地传达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和形象。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一、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真正好的朗诵者是以声音传达出内心真挚的情感来感动听众的。
朗诵时的声音情感要出自内心的深处,适切地传达出朗诵者真正所体悟到的诗意。
并不是故意地夸张吼叫或娇柔造作,更不是声情太过泛滥。
二、以丰富的声情为方法声音是很有「表情」的,不过一般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它。
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能藉由别人的说话声调与语气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乐。
这也就是所谓的「声音的表情」。
用来表达诗情的一种方式。
1、字正:2、腔圆:就是要求吟诵时声音饱满、圆润、优美和腔调婉转、圆活、动听。
「腔圆」是对声音的再要求。
若朗诵者只做到了「字正」而无「腔圆」,就算所发出的字音十分正确,但是听起来却缺乏了感情、不动听,就像是机器人说话般平述的口吻。
因此,「腔圆」就是朗诵的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朗读的基本技巧1、阅读理解。
就是首先要熟悉作品,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
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情调与节奏,正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第一,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和作品时代背景。
第二,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是深刻理解作品的关键。
第三,根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熟悉作品的内容和结构。
只有掌握了不同作品的特点,熟悉了作品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把握不同的朗读方法。
2、设计方案。
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如何通过语音的具体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第一,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以及不同听众对象等因素,来确定朗读的基调。
第二,对整个作品的朗读方案应有总体考虑。
例如作品中写景的地方怎么读?作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怎么安排快慢、高低、重音和停顿等。
朗诵艺术与技巧1.正确、深入的理解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
朗诵训练方式与训练技巧
![朗诵训练方式与训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5b16f3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2.png)
朗诵训练方式与训练技巧文章从表达方式来说,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不同的方式,它们各自的语气也不一样,还有,从所表达的内容和其中蕴含的表达者的思想感情来说,更是千差万别,因而所用语气的平转急缓,张弛高低也各不相同,变化万千。
朗读训练可以使我们逐渐掌握汉语语法规律,培养敏感的语感,还可以使声带、发音、语气、语调、语势等得到全面锻炼,相声情并茂的境界攀登。
朗读训练应采用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五步法"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一步是基础训练。
选用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
要求是: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丢字,不读错字,按标点符号要求进行恰当的停顿。
第二是过渡训练。
选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读。
在第一步训练的基础上,过渡到通顺流畅,且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几种句子的不同语气、语调。
第三步是巩固训练。
选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重点练习朗读技巧,并结合听范读巩固前两步的训练成果。
要求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句中的轻重缓急,且依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恰当而自然地带者感情去朗读。
第四步是综合练习。
选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
将分项训练中得到的各种技巧综合运用到朗读中去。
要求语言流畅,语气连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第五步是发挥训练。
选用千字以上文章朗读。
着重在感情运用上下功夫,感情表达准确丰富,声情并茂,使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与朗读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朗诵训练一——语气训练语气是体现朗诵者立场、态度、个性、情感、心境等起伏变化的语音形式,它是思想感情、词句篇章、语音形式的统一体。
有了恰当的语气,才能讲出一连串声音符号,生动、正确地反映出朗诵者的本意。
语气具有综合性,既包括声调,句调,还包括语势。
在下面的声音技巧里面,我们会讲到,语气是多种多样的,朗诵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选择语气。
这里,我们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练习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语气。
1,从语言的基本单位——语句的句型来说,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大类。
朗读基本技巧训练
![朗读基本技巧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2ce38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7.png)
朗读基本技巧训练一、呼吸训练1.呼吸是朗读的基础,要通过深呼吸来充分获取氧气,保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2.闭上嘴巴,鼻子吸气,然后缓慢吐气,重复几次。
注意吸气时要感觉腹部向外扩张。
3.练习腹式呼吸,用手轻轻按压腹部,深吸气时感觉腹部向上推起,慢慢吐气时感觉腹部向下压缩。
二、姿势训练1.确保站立姿势端正,身体放松,双脚并拢。
注意不要低头或者仰头,保持头部直立。
2.放松肩膀和颈部肌肉,让声音自然流畅。
不要紧张或者僵硬。
三、发音训练1.清晰准确的发音是朗读的关键。
练习发音时可以慢慢地读出单词和短语,注意每个音节的发音要清晰准确。
2.练习舌头的灵活性,比如说舌头绕口腔内壁画圈圈,绕着虚拟的路径练习舌头的灵活性。
四、节奏训练1.朗读时要有一定的节奏感,不要过快或者过慢。
可以适当地使用停顿和调整语速来增加变化和表现力。
2.练习节奏感可以通过朗读经典文学或者诗歌来进行。
尝试理解文本中的意境和情感变化,调整语速和停顿的位置。
五、语调训练1.语调是朗读中传递情感和意思的重要元素。
可以通过阅读对话和情感丰富的句子来练习不同的语调。
2.练习语调时可以尝试利用音高和音量的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情感,比如高兴、悲伤、惊讶等。
六、模仿训练1.选取优秀的朗读者或者专业演员的作品进行模仿练习。
注意模仿他们的语调、节奏、语速和语气。
2.利用录音设备记录自己的朗读并进行反思和改善。
听听自己的录音,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并逐步改进。
七、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1.朗读不仅包括声音的表达,还需要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增加朗读的表现力。
2.尽量让面部肌肉放松,让喜怒哀乐等情感通过面部表情流露出来。
同时,可以适度运用手势来强调重点或者描绘画面。
以上是一些朗读基本技巧训练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自我反思,相信可以逐渐提高朗读技巧,并提升表达力。
朗诵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朗诵技巧和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762ab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a.png)
朗诵技巧和方法有哪些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万万不可急于求成。
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幻想一步到位,是办不到的。
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语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项地练,才能有所作为。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朗诵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朗诵技巧和方法(1):音节读准。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和规范来吐字发音。
,使发音正确、声调准确,、字正腔圆。
也就是说,按普通话的构成要求把汉字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念准,进而读准每个常用的音节。
常用的汉字不过4000个左右,它们都离不开418个音节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
因此,只要下苦功夫,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从而读准全部音节都是不难做到的事情。
当然,读准每一个音节后,不等于语音就规范了,还要进一步训练既保持自然由于因的读法,又在咬字上进行适当的加工,以便听众对你讲出的每一个字词都能听的真切。
(2):音节协调。
适当多用一些双音节词,四音节词讲话或练习朗诵,可以增强语言的响度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比较优美悦耳。
运用拟声词、象声词也是使音节协调的一种办法。
它既可以使被表述的事物形象生动,又可使声音和谐,达到声与形的有机统一,增添语言的表现力。
(3):韵调和谐。
这里所说的“调”,是指声调。
汉字一字一个音节,每字又有四声即平仄之分,如果声调搭配的好,就可出现高低抑扬,急缓起伏之情势。
会适当运用朗读技巧.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是朗读好的基础.但是,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水平.所以,还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1.语调.语调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很大.像“啊”这个字,念的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重一点、轻一点……就可以表达出来了,每篇课文有个基本语调——基调.如《祖父的园子》的基调是欢快喜悦的,《慈母情深》的基调是深沉、辛酸的,《桥》的基调是激昂的.同一篇课文,不同部分、不同句子的语调也不同.2.速度.根据课文的内容,决定朗读的速度.一般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读得稍快一些;庄严、沉痛、平静、悲伤的内容要读得稍慢一些.在一篇课文中,速度也是有变化的.3.重音.在表达感情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重音一般是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有时为了突出某些词语还要一字一顿地读.但在表达幸福、温暖、欣慰、体贴的情怀时,往往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反而比其他语句轻柔.4.停顿.这里说的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而作的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一种特殊意义,可以延长和缩短停顿时间,还可以不按标点停顿.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时,为了增强感染力也可以变化停顿时间.1.标点符号停顿。
朗读技巧与训练
![朗读技巧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06a3b27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1.png)
朗读技巧与训练一、什么是朗读(一)朗读的含义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把书面的文字转变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
朗读也可以叫做诵读。
它不是机械地单纯念字、照本宣科、见字出音,而是在语言规的根底上到达更丰富、更完美地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读,也就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使作品中的文字符号立起来,活起来,从而加深听着对文章的理解,引发听者感情上的共鸣。
朗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言艺术。
好的朗读不仅能生动、准确、清晰地反映出书面语言所蕴含的信息和精神实质,而且能弥补文字表达的缺乏,表达出比文字作品本身更强、更感人的艺术魅力,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反之,那种拿来就读,不管文章容、体裁,以*种固定的腔调、不变的声音形式应付万变的文字材料的朗读,不仅无法到达应有的效果,还会给人以有音无意,有声无情,有句无篇,一片散乱,支离破碎的感觉。
叶圣先生曾指出:"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
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
这是不能容忍的。
〞(二)朗读与朗读的区别朗读与朗读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姊妹艺术。
二者的不同之处:一是选材种类不同。
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章都可以读;朗读在选材上只限于文学作品,而且只有辞美、意美、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才适合朗读。
而是应用围不同。
朗读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主要用于课堂学习和电台、电视台播音;朗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性较强的语言口头表述活动,是对文学艺术的延伸。
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多在舞台、在文娱活动中使用。
三是表现形式不同。
朗读的口语形式平实、自然,可以依照作品边看边读,目的在于准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容,感情真实,但不能有夸、表演的痕迹,声音只求神似,而不能采用角色化地语言。
正如颂先生在"朗读学"中所说,朗读要"读而不板,说而不演〞。
小学生训练朗读的技巧小学生朗读训练
![小学生训练朗读的技巧小学生朗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63fbd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a.png)
小学生训练朗读的技巧小学生朗读训练
训练小学生朗读的技巧有以下几点:
1. 分段训练:将一篇较长的文章分成若干小段,分段训练朗读。
先让孩子熟悉第一段,并朗读出来,然后逐渐增加段落的长度。
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在朗读长句时出现念错字
的情况。
2. 练习语音语调:让孩子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如感叹句、疑问句、陈述句等的朗读
强调不同的语音感觉。
可以通过听录音或模仿老师的示范来练习。
3. 注意停顿:教导孩子合理运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学会在适当的位置停顿,使
文章表达更加准确和流畅。
4. 注重发音:提醒孩子注意每个音节的发音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易混淆的音,如b与p、d与t等。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纠正。
5. 朗读速度:适当控制朗读的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
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来学
习合理的朗读速度,或者通过录音反复听取自己的朗读来进行调整。
6. 朗读表情:引导孩子注重文章的情感表达,通过加入适当的表情和语气来使朗读更
具生动感。
7. 反复练习:朗读是一个需要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
可以将朗读的材料录音下来,与
原版对比,不断改进。
8. 鼓励自信:鼓励孩子多参与朗读练习,并给予肯定和赞扬,增加他们的朗读自信心。
9. 多样化练习:除了教材和课文,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文章、诗歌、童话故事等,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提高朗读的积极性。
10. 创设情景:在朗读训练中,可以设定一些情景,让孩子在情景中朗读,更加自然和真实地表达出来。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对小学生朗读训练有所帮助。
小学生的朗读训练与技巧
![小学生的朗读训练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ac142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c.png)
小学生的朗读训练与技巧朗读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音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听力、理解和阅读技巧。
以下是一些帮助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技巧和方法。
一、提高语音表达能力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小学生需要注重发声准确、节奏感和语调的把握。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 注重发音准确性:小学生应注意每个词语的发音,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音。
可以通过反复听、模仿和纠正的方式来提高发音准确性。
2. 培养节奏感:小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句子的节奏和音调变化。
可以通过朗读韵律的句子、唱歌和演讲等方式来培养节奏感。
3. 注重语调表达:小学生可以尝试模仿电视节目、广播剧等明星的语调和语气,让他们有目标地去追求更好的朗读效果。
二、培养听力、理解和阅读技巧朗读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传达,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受文字的含义。
以下是一些提高小学生听力、理解和阅读技巧的方法:1. 听力训练:小学生可以通过听故事、听录音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音频故事书让孩子跟读,增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理解文章:小学生在朗读之前,先要对文章进行理解。
可以逐句解析、分析文章的上下文,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3. 阅读技巧:小学生可以学习使用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和总结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类型的文章。
三、朗读训练方法除了注重语音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外,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朗读训练方法:1. 反复朗读:小学生可以选择一篇适合自己水平的短文,在家庭环境或者课堂上反复朗读。
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增加对文章的熟悉度,提高朗读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2. 分角色朗读:小学生可以尝试模仿不同角色的语音和语调,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提高朗读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3. 创设情境:小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场景和情境中的角色进行朗读,如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参与戏剧表演等。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章的内容。
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朗诵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f203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a.png)
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朗诵是一种表演艺术,通过声音和语言的表达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提高朗诵技巧的方法:
1. 音调与节奏:在朗诵时,注意掌握好音调和节奏。
通过对语句的停顿和重音的处理,能够使朗诵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 发音与语气:清晰准确的发音是朗诵的基础。
同时,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灵活运用不同的语气,使表达更丰富生动。
3. 意境感知:在朗诵前,要先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感悟,把握住作品的情景和情感,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朗诵表演。
4. 身体语言:朗诵并不仅仅只有声音的演绎,适当的身体语言也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能够更好地诠释人物形象和情感。
5. 练习与演绎: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演绎,逐渐提高朗诵的技巧和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现代的诗歌来进行练习,同时可以录音或者找人评估,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
6. 集中注意力:在朗诵的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作品中,使自己与观众产生更好的互动和共鸣。
7. 情感传达:朗诵的目的是要通过声音和语言传达情感,因此在朗诵时要注重情感的传达,让听众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以上是一些提高朗诵技巧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位出色的朗诵家。
朗读的技巧和训练ppt课件
![朗读的技巧和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67b6f0da38376baf1fae41.png)
1 主谓词组中的谓语。 例如:风 停 了,雨 住 了,太阳 出来 了。 2 述宾词组中的宾语。 例如:跨过 长江去 ,解放 全中国 。 3 定语、状语、补语。 例如: ① 我们肩负着 光荣 的使命。 ② 天气 渐渐 地暖和了。 ③ 同志们干得 热火朝天 。 ⒋ 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例如: ① 他 什么 都知道! ② 谁 在喊? ③ 那 是什么? ④ 为啥 他 能去?
三、朗读的特点、形式和要求
(一)特点 • 1.再创性:在对原著的正确解读基础上,
补充文字无法记录的节律符号,运用自己 的声音准确完善地表情达意。
• 2.艺术性:朗读不等于说话,说话未经艺 术加工,不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二)形式
1.说读式:接近于日常口语的自然朗读法,适于朗读 故事、自传体散文、作品中的对话等。是一种难度较 大的朗读形式。需要仔细观察体会社会生活中人们自 然对话的语调和语气。
但是,最重要的是根据内容、 情感的特点掌握语速。
(四)语调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 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 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
1.高升调。 2.降抑调。
3.平直调。 4.曲折调。
(练习):活着的滋味
第一个人说:活得太累了。没完没了的解 释,无休无止的小心,成年累月为别人活着。为人子、 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同事、为人哥儿们、为人“喽 喽”、为人“头头”。看别人的脸色,讨别人的喜欢, 避别人的忌讳,给别人以好感。摇旗呐喊,插科打诨, 不想笑要笑,哭不出来要哭……累了,太累了。
感情停延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 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 需要而作的停延处理,它受感情支配, 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 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朗诵的技巧和方法
![朗诵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dbb15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b.png)
朗诵的技巧和方法朗诵是一种口语表达的艺术,它要求朗诵者在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风格,通过情感、形象和语言的表达,将文字与观众的感受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传递信息的目的。
本文将从朗诵的技巧和方法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朗诵的要领。
一、朗诵的技巧1.掌握好语音要素语音要素是朗诵时刻不容忽视的基础技巧,包括音量、音高、音质、音速、语调等。
朗诵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境变化,灵活掌握语音要素,调整呼吸、音量,用力度和节奏感传递文字的思想和情感。
2.注意节奏和韵脚节奏和韵脚是朗诵中的重要构成,它们可以将文字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更好地传达给听众。
在朗诵时,要注意难度、重难音和韵脚等音节的把握,让韵律与语态相融合,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
3.把握情境和气氛情境和气氛是朗诵中的重要表现手段,朗诵者需要根据文字中的描写和情节来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朗诵时,要运用巧妙的停顿和声音的幅度和力度变化,将场景和情感充分展现出来。
4.注意思考和阅读朗诵不是简单的口胡,而是需要懂得思考和阅读。
在准备朗诵的文字时,朗诵者要认真仔细地理解文字的含义和情感,深入思考文字的内涵和展现方式,并通过多次阅读来逐渐强化朗诵的深度体验。
5.注重个人风格朗诵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需要朗诵者在语音、语调、节奏、表情、动作等诸多方面突出个人特色。
朗诵者在朗诵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示出自己的魅力,让听众感受到独特的个人魅力。
二、朗诵的方法1.准确把握读音在朗诵中,读音的准确性对发挥朗诵的情感和表现力非常重要,因此朗诵者要在正式朗诵前准确把握每个字音的准确读法,避免出现错误的读音和发音。
2.训练时注重细节朗诵的成功离不开细节方面的努力和准备。
在训练朗诵时,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如掌握句式结构、情感的表达等等方面,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完善细节,提高朗诵的质量和准确性。
3.模仿和学习他人朗诵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艺术,朗诵者可以向他人学习和模仿,了解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朗读技巧及训练方法
![朗读技巧及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c3907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f.png)
朗读技巧及训练方法朗读是锻炼口语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口语表达和语感的好途径。
以下是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一、朗读的技巧1. 要有感情的投入。
在朗读时,要发挥自己的感情,尽可能地使语音、语调和情感融为一体,让听者更容易吸收,也更能感受到朗读者的情感。
2. 要切实地掌握表达的内容。
在朗读之前,要对内容进行充足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注重重点、难点的理解,做到即兴演讲。
3. 要注意节奏的掌握和语音的准确度。
在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平稳和稳定性,语重心长、声情并茂,并且要做到语音准确,尽可能地不出现口误和口音。
4. 要注重自己的语音语调。
在朗读时,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语音语调,避免卡壳或模糊发音,通过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度,朗读才更加准确。
5. 要注重声音的感染力。
在朗读时,要注意发挥自己的声音,适当的调整发音、强弱度并做到合理的渲染,让声音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二、朗读的训练方法1. 练习听力。
要想朗读好,首先得有好的听力。
可以多听一些好的朗读者的朗读,对着听到的内容朗读,体验他们的语调、节奏等特点。
2. 练习口型和发音。
口型和发音是影响朗读口语的关键元素之一。
可以通过练习口型和发音,将声音投射到正确位置,并矫正自己的发音错误,从而做到更加准确的朗读。
3. 多读多听。
要提高朗读能力,必须多读多听。
可以多读一些有趣的故事,有声读物,并且录音后多次回放听自己朗读的声音,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技能。
4. 练习声音控制。
朗读时要注意声音控制,特别是声音的强度和节奏。
可以通过练习声音控制技巧,调整发音强度和节奏,使自己的朗读更加自然流畅。
总之,想要朗读好,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通过不断地听、读、练习,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才能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a87ce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3.png)
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万万不可急于求成。
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幻想一步到位,是办不到的。
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语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项地练,才能有所作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朗读技巧与训练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一、朗诵语言训练普通话是科学语言体系,它严谨、丰富、优美、悦耳、又很强的节奏感与自然和谐的音韵美。
普通话的标准包含语音、语汇、语法三大方面。
成人学习普通话则应一般把重点放在语音上,即在掌握北京音的练习上。
1、发音训练人类发音,没有单独的发音器官,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来做发音器官的。
发音器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
其中,除了声带外,其他所有的发音器官都是“兼职”。
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道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串串的喷流,进而转换成听得见的峰音,随着舌、唇、腭等器官的运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峰音变成能区别的语音,通过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而发出声音。
这就是发音的全过程。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发音效果如何,与呼吸、声带、共鸣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此,在发音训练中,着重要进行下列训练。
(1)呼吸训练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
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
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
其间除了身体素质的区别外,还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
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讲话或朗诵,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
讲话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由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技巧及训练目录第一章朗读的基本知识一、朗读的基本要求二、语音变化的处理第二章停顿一、停顿的种类二、停顿的处理第三章重音一、重音的种类二、重音的处理第四章语气一、语气的色彩二、语调第五章节奏一、根据内容确定朗读速度二、根据情感色彩确定朗读速度第六章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读一、说明文朗读要领二、记叙文朗读要领三、寓言、童话、故事朗读要领四、诗歌朗读要领表情朗读符号符号名称作用标示方法● 主要重音号表示重读的音节标在应重读的字的下面° 次要重音号表示次一级的重读音节标在次一级重读字的下面|||||| 音步停顿号表现节奏的停顿划在音步之后∆前低后高号表示这一句应读得前低后高标在句首(或句尾)倒三角前高后低号表示这一句应读得前高后低标在句首(或句尾)—急读号表示此处应急读标在急读部分字下~~~ 缓读号表示此处应缓读标在缓读部分字下< 渐强号表示语气由弱到强标在应渐强部分之上> 渐弱号表示语气由强到弱标在应渐弱部分之上第一章朗读的基本知识一、朗读的基本要求1、读音要准确。
读音要准确,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要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读;二是要把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防止读错。
要注意多音多义字;二要注意形似字;三要注意形声字;四要注意变调。
2、吐字要清晰。
一要注意吐字的要求;二要加强练习。
3、朗读前的准备工作。
一要理解内容;二能看到形象;三需体会感情。
二、语音变化处理(一)轻声的处理方法作品中句子里的语气助词读轻声,它们一般居于句尾,仅标示句子语气,不表征句子意义,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另外句子中的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方位助词均读轻声,它们也不是词的主要成份,仅对词义起辅助说明作用。
[例一]懒狮子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两只小狮子》)另外,朗读时句子中单音节重叠动词、有关称呼的重叠名词以及双音节单纯词的第二个音节也念轻声。
赞12011-5-24 15:55回复冬逝春来xa9802楼[例一]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明明上学》)朗读中,还会遇到个别相邻音节全是上声,如果照其声调原原本本朗读的话,就会既拗口又使人听起来不顺耳,为此,需要变调。
[例一]鼓舞、敏感、尽管[例二]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王小二》)朗读中,“一”、“不”也需做变调处理。
[例一]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
……老马说:“因为他们懂得,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
”(《美丽的公鸡》)[例二]一只乌鸦口渴了,……乌鸦看见有一个瓶子。
(《乌鸦喝水》)(二)各类装饰音的处理朗读中,为了强化文章的思想情感,还需配有一定的色彩语音,即装饰音。
它包括拖音、颤音、顿音、悦音、嘘音、佯音、拟绘音、悄音、耳语音、气音、重音。
颤音是表示某种特殊激动情绪和神态的语音。
[例一]“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凡卡》)气音是在说话或朗读时,为了表现惊讶、感叹、恐惧等语气或模仿某种声音的语音形式。
[例一]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悄音是一种超低语音,力度介于气音和低语音之间,它是人在彼此交谈时惟恐别人听见或者自言自语时而使用的低语音。
[例一]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穷人》)在朗读哀伤、悲痛等情感的内容时,为了使读音与内容情感融洽,使读音带有哽咽抽泣的色彩,这种语音叫泣诉音。
[例一]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眼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小英雄雨来》)悦音是带有愉悦成份的语音,这种语音是在朗读中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
表现为说中带笑、笑中含说,自然谐和。
悦音的表现方法是边读边收缩喉部,使气流荡激喉头,产生一种浑厚的颤动的声音。
[例一]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窝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有准儿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
”(《小英雄雨来》)拟绘音就是在朗读时用自己的语音去模仿物品发生的声响或动物发出的声音。
[例一]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海底世界》)在朗读中,有时并列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用很短的时间将这些内容罗列出来,使之既体现各自独立的特点,又体现彼此清晰连续的并列关系而采用的读音就是顿音。
顿音的特点是急而短,表现方法为急读短停。
适用于词与词之间。
[例一] 高楼里,也闪烁着无数的“星星”,红的、黄的、蓝的……光彩夺目,十分美丽。
(《星夜》)朗读中根据情感需要,朗读人对所读的内容是用假声假气去表现,这种语音就是佯音。
佯音常常用于表现反面角色的语言和呼喊语气的句子。
〔例一〕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坐井观天》)〔例二〕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喊答话:“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
”(《飞夺泸定桥》)2011-5-24 15:55回复冬逝春来xa9803楼朗读中为了突出某种情感或语气也往往会将末尾章节的音素拉成较长的平音即拖音,它一般表现在否定、肯定、强调、疑问、赞叹、欢呼、应答、命令等口气的句子和表现沉思、迟疑、欢欣等情感的内容中。
1、表示肯定,否定语气用拖音。
[例一]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白杨》)2、表示垂危、艰难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珍贵的教科书》)3、表示哀叹语气用拖音。
[例一]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穷人》)4、表示恳切语气用拖音。
[例一]他们望着这位身材高大的红军首长,恳切地说:“伯伯,我们也要当红军,收下我们吧!”(《我们也要当红军》)5、表示疑惑语气用拖音。
[例一]“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不这样的本事?”(《惊弓之鸟》)6、表示强调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7、表示命令、呼喊、庆贺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中国共产党万岁!”(《狼牙山五壮士》)8、表示央求或应答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燕子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棉花姑娘》)9、表示赞美的语气用拖音。
[例一]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10表示迟疑语气用拖音。
[例一]“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穷人》)拖音仅适合慢语速朗读。
拖音不仅取决于语言情感,还取决于朗读的速度。
如果形势需要快速朗读,这种拖音就不能再使用了。
否则的话,情感的表达将会因语音的造作拖延而失谐。
第二章停顿一、停顿的种类朗读中的停顿,主要包括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
语法停顿是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语法关系和地位。
平时所说的标点符号,是指标号和点号两个内容。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
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是:句号(二拍)、问号(二拍)、叹号(一拍至二拍)>分号(一拍半)>冒号、逗号(一拍)>顿号(半拍)[例一]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
(《蓝树叶》)除了点号停顿以外,标号中的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括号也有标示停顿的作用。
破折号、省略号的停顿时间依句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一拍、二拍和三拍。
连接号和括号的停顿时间为一拍。
[例一]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度了,就唱起歌来。
“哇……”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
(《狐狸和乌鸦》)[例二]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朗读带括号的内容时,一般是读完括号前边的内容后做短暂的停顿,之后改用慢语速,弱力度读括号内的内容,读完之后做短暂的停顿,紧接着再改换用括号前边内容的朗读速度和力度去读括号后边的内容。
这些括号的每半幅要各停一拍。
但如果括号内容很长,不便朗读,要等到读完括号前后的完整内容之后再读括号中的内容,否则的话,括号前后的句意就连不起来了。
2011-5-24 15:55回复冬逝春来xa9804楼[例一]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少年闰土》)当然,句子中的语法停顿不能完全以标点符号为全部依据,有些句子没有标点符号,但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也需要作些停顿,这就是逻辑停顿。
逻辑停顿又叫感情停顿,或者叫做强调停顿。
逻辑停顿是为了适应一定语言环境的需要,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作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地方作时间上的变动,目的在于突出某一事物,某种感情或某个特定的语意。
[例一] 圆圆的月亮像大玉盘似的挂在天空中。
(《看月食》)[例二]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喝水》)结构停顿是段落层次间的停顿,是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以后停顿一下,以表示朗读的某一个意思到此告一段落。
这种停顿的时间要长,一般以三拍为宜。
段落层次之间停顿的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段落结构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是:段落>层次>句子,或意义段>自然段>句子。
二、停顿的处理(一)句尾句尾停前,声音要收住,然后有平稳的较长停顿。
主要把握三点:1、话将要说完时,气也将用完;话语声音停止,气息也呼出完毕。
2、收音音节要处于落势,有时,停前的整个词组都要下落。
3、收要收住,或急收,或缓收,都要停住,不能失去控制。
[例一]急收: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狼和小羊》)[例二]缓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