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导学案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选修高二《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阁夜》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4.《阁夜》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材分析《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部分的第一篇诗歌《阁夜》。
这个单元的目标是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本课是这一单元自主赏析的第一篇诗歌,学生在这一课学会了自主鉴赏,才能在后面的诗歌鉴赏中更好地运用时间。
学习本课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体会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却有着深沉悲壮的爱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杜甫的诗歌积累较多,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
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
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2.难点: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五、过程与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本课我主要用了点拨法、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杜甫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法、分组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八、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1.播放《杜甫的生平》(微课视频)(创设情境,深情导入,加深对杜甫的理解):2.教师语言导入: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含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走近诗人李白,了解李白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背诵这首诗。
2.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形象,。
3.探究诗歌的主旨,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4.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重难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2.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字______,号______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______诗人,有“______”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______”,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著有______。
2.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2020秋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三单元 赏析示例将进酒含解析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学案:第三单元赏析示例将进酒含解析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概述〔目标导航〕1.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一般特点。
2.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3.深刻理解古典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
〔内容概说〕这个单元的学习,主要目的是领悟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读出诗歌特有的诗境和诗情。
“赏析示例”是李白的《将进酒》,学习此诗要掌握三言七言交错的读法,体悟诗歌豪放的基调及复杂的思想感情。
《阁夜》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在夔州府西阁之夜的见闻及感想,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心情沉重,调子低沉。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音乐的杰作,主要通过想象描写音乐给人、物、神的感受,突出音乐的艺术效果,风格独特。
李煜的词《虞美人》表达了失去国家后的悲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艺术上独树一帜。
《苏幕遮》是周邦彦的一首名篇,通过咏荷花表达思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怀,善于烘托和炼字,感情真挚,风格清新.“推荐作品”共五篇课文,时间跨度大,体裁各不相同,同学们可在老师或资料的帮助下自由选择赏析.〔赏析指导〕这个单元赏析的重点首先是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其次是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从“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角度鉴赏诗歌需要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或者原来就是歌词,所以并没有特别的诗律规定,其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等方面,朗读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作品中韵脚和节拍的把握上.我们在朗读古典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作品本身的声律特点外,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教案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教案集《国殇》《燕歌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般渉•调哨遍高祖还乡》国殇教学目标:1.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描写古代战争的生字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解题):问:“国殇”一词是什么意思?明确: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
国殇,指为国战死的将士。
在此文中,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二、介绍屈原及《楚辞》(1)问: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屈原?明确: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主张联齐抗秦,改革政治,以图富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陷害。
后楚国不断遭受强秦的侵略,兵败地削。
屈原十分痛心,满怀忧愤,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留下来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第一个高峰。
(2)《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
《楚辞》是很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
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
“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
三、朗读1.教师范读全诗一遍。
2.学生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
请学生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四、赏析诗歌本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后八句为第二部分。
1.第一部分,描述激战的过程和将士们英勇战斗血染沙场的情景。
(1)1-4:写战斗开始的情况,战士们手持吴戈身披犀甲奔赴战场,楚军战士非常勇敢,一上战场,就和敌军展开了白刃战。
车轮交错,刀剑相接,尽管敌人旌旗蔽日,兵士密集如云,但楚军战士仍冒着敌人发来的箭矢,向前冲杀。
战斗一打响,楚军战士就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气概。
高中语文 第3单元《虞美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虞美人》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虞美人》是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观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观赏,共18篇散文。
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同学的诗歌鉴赏力量、文言文阅读力量以及审美力量。
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举作品。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
《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同学的诵读爱好,为同学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举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阅读鉴赏板块的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同学已有肯定的诗歌积累,具备肯定的诗歌鉴赏方法;语言表达力量和文字书写的文采性需要加强。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同学为主体,从品尝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
(三)教学环境分析导入新课时利用QQ影音来播放徐小凤的歌曲《虞美人》,让同学体会到词的音韵美,又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初步领悟到本词的感情基调。
在朗读环节借助音频和图像营造意境,同时借助名家范读,指导同学正确的朗读技巧。
总结环节借助幻灯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李煜其人其作(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眼导读法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尝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和激发同学阅读古代诗文的爱好,培育同学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李煜其人其作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同学的诗歌鉴赏力量和探究力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一、单无概要本单元所选的十首诗歌,主要是唐诗、宋词、元曲和屈原的作品。
这些下同形式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阶段文学样式的代表,在文学史上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表达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同时也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阁夜》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杜诗中的典范作品。
它不仅章法严密,其起、承、转、合无不自然合理,而且气象雄浑,把天地、古今、人事、物理全都说到了,也鲜明地体现了杜诗的沉郁风格,耐人寻味。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以浪漫主义方法来表现音乐的。
这首诗本身就是他自已独创的一篇瑰丽的音乐神话,一幅诱人的写意诗画,一曲色彩斑斓的交响音画!这首诗创造了一种神奇美。
《虞美人》是李煜后期的代表作,艺术境界也是最高的。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词语来创造生动的形象。
《苏幕遮》一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倩新而爽朗。
《国殇》是屈原为祭祀鬼神所作的一组乐歌——《九歌》中的一首,内客是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沙场上,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为国捐躯的英灵,飘散在遥远的原野上,不能回归故乡。
我们从楚人悲壮的祭歌声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中亘古不变的坚毅和刚强。
高适的《燕歌行》是唐人六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
诗人借潢水之败抒发感慨,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教案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案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对学生群体来说必修课程着眼于培养所有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选修课程则更注重如何适合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能,促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教学内容看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
而选修课则注重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实行即时调整。
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而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则更加丰富灵活,如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自主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
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对语文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来说,其教学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意图等仍有区别,不能完全混同。
二、单元内容梳理(一)本册教材的结构及内容安排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二)本册教材单元结构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本单元的第一项内容是“赏析指导”,就这个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将整本教科书的大框架和概貌作一番了解,并力求对“赏析指导”部分能有深入的领会,从而可将几个单元的知识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增强各单元的互补性。
同时针对本单元的核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师要恰当补充古代诗词的格律知识,对学生在学习吟诵诗词方面实行一点理论指导。
第二项内容是“赏析示例”,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自主研读“赏析示例”,也能够先不去阅读示例,由学生自己作一番赏析,然后将自己的赏析和示例作一比较,并由教师加以评说,这样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三项内容是“自主赏析”,自主赏析作品注释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协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人教版选修高二《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三单元《阁夜》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4.《阁夜》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诵读的要领:掌握关键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语气,体会作品的音乐美、情韵美;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材分析《阁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部分的第一篇诗歌《阁夜》。
这个单元的目标是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本课是这一单元自主赏析的第一篇诗歌,学生在这一课学会了自主鉴赏,才能在后面的诗歌鉴赏中更好地运用时间。
学习本课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体会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却有着深沉悲壮的爱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杜甫的诗歌积累较多,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
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
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古诗鉴赏的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写出鉴赏文字;2.难点: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五、过程与方法: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本课我主要用了点拨法、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杜甫歌语言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法、分组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八、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1.播放《杜甫的生平》(微课视频)(创设情境,深情导入,加深对杜甫的理解):2.教师语言导入: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5课 《苏幕遮》 教案
苏幕遮教学目的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3.诵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人周敦颐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了《爱莲说》,同学们还能想起哪些关于莲荷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莲荷有关的词——周邦彦《苏幕遮》二、知人论世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宋婉约词派之集大成者,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著有词集《片玉词》。
周邦彦的词作,讲究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
羁旅愁思是周邦彦词作的重要主题,咏物也是周邦彦词作的主要题材,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
周词能够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就是一首将思想情绪与荷花风姿融合在一起的佳作。
三、解题“苏幕遮”,词牌名,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另度新曲,为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四、整体感知1.注释①溽rù,润湿、湿热。
②呼晴,唤晴,旧时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③侵晓,拂晓;侵,渐近。
④宿雨,隔夜的雨。
⑤清圆,清润圆正。
⑥吴门,今江苏苏州。
⑦长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
⑧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芙蓉,荷花的别称。
2.译文焚烧着沉香,以驱散闷热潮湿的暑气。
拂晓时分,鸟雀鸣唱,报告着天晴的消息,我偷听着它们在屋檐下的说话。
初阳映照,荷叶上隔夜的雨水已经晒干,荷叶铺满水面,清润圆正,迎着晨风,亭亭玉立。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1课将进酒这首诗的旨趣在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诗中隐含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醉仙李白走近李白飞扬的人生,才知道李白也许天生就是为喝酒为写诗而生的,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何以灿烂,没有李白中国的酒哪有诗情?盛唐的朝气回荡在诗中,所以诗情豪迈,酒情热烈,如黄钟大吕奏响洪亮激越之音!李白每日里,登高览胜,临水逐春;或者东城斗鸡,西郊走马;或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品茗高谈,时吐粲花之论;当筵赋诗,每多七步之章。
酒酣击剑,无非逞倜傥意气;诗成作歌,总是抒风流之怀!是酒壮了他的豪情,是诗添了他的浪漫。
李白借酒抒万丈豪情,李白用酒写万古柔情。
李白因酒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更加酣畅淋漓!知荣辱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赏读: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礼记·大学》赏读:君子尊重贤明的人,亲爱他的族人;小人以得到利为快乐,整日为得利奔走。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读: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知识卡片背景简介《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三单元 国殇
战中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战后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分析战前部分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楚军装备精良,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这是一群英雄战士,他们奔赴 战场,去和敌人作殊死战斗。
合作探究
但更直接的原因,应归功于伟大诗人屈原自己所具有的崇高的爱 国主义精神。屈原自己就是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未悔”、“虽体解吾犹末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的爱国 志士,因此他才能写出“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 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正因为屈原自已是一个从不考虑个 人的荣辱得失,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的人,因此《国殇》 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才会是充满了敬意的颂扬,而不是凄凄惨惨 的哀悼和悲悲切切的同情。
屈原
教学目标·重难点
•1.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 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重点:诗歌第一段战斗的激烈场面。 难点: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 的高度。
《楚辞》与屈原
•1、我国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东 汉王逸注,全书一屈原的作品为主,如《离骚》、《天问》、《九 歌》等,其他各篇大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如宋玉,贾谊等。 •因为它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 方色彩,故名为《楚词》 •2、屈原,名平,早年得楚怀王信任,官左徒,不久,因受到贵族 政治集团的诋毁,被怀王疏远,放逐汉北。顷襄王又被流放到沅、 湘流域。当他走到湘水附近的汨罗江时就自沉而死。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 诗人,其作品充满着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代表作《离骚》 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不朽典范。《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而 改编的组诗,共11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李凭箜篌引
是运动着的物象;最后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
D.本诗不但成功地描写了李凭弹的箜篌声之神奇美妙,而且直抒胸臆,赞
美了他的高超技艺。
• 【解析】 “直抒胸臆”不对。
• 10.对本诗艺术手法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B • A.本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
义色彩。
• B.诗人借助联想、想象、象征等手法,把抽象的箜篌声 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颓.( tuí )不流
箜.( kōng )篌.( hóu )
女娲.( wā )
神妪.( yù )
2.一词多义
(1)凝① ②空 含山 情凝 凝. .云 睇颓 谢不 君流 王
___凝__结__,__凝__固___ ___集__中__,__专__注___
(2)舞① ②老 舞.鱼幽跳壑波之瘦潜蛟蛟舞.__使____…__跳__…__舞__跳____舞____
• ②正面写乐声的诗句是:二_十__三_丝_动__紫_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承上启下的过渡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3.下列六句诗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诗人丰富的想象
力的一组是
()
B
• ①李凭中国弹箜篌 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1课《将进酒》导学案 无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三维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1、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背诵这首诗.一、导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二、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三、完成预习: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1),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不知何处是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9),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11),去年天气旧亭台。
【公开课教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目标:1.吟诵诗歌,提高古诗文诵读能力。
2.把握本诗感情基调,理解诗人情感,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难点:1. 体验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诗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
2.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因“愁”而喝,怀才不遇,喝!功业未成,喝!离愁别绪,也喝!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喝酒!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李白嗜酒如命,狂放不羁,他不仅能饮酒,而且也善劝酒。
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板书】将进酒李白二、知人论世1.解题《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
将进酒,注意读音,“将”的意思就是“请”,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
原来这是一首劝酒诗。
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幻灯片】2.背景简介跟谁喝酒呢?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幻灯片】三、因气求声,吟咏诗韵1.齐读诗歌,解决字音问题。
并请同学找出不懂得字词句,疏通文意。
2.李白是诗歌豪放大气,请一位男生齐读诗歌,尽量读出豪放大气。
3.请全体男生齐读诗歌,读出豪放大气之感。
4.默读全诗,理清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文本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李凭箜篌引 Word版无答案
李贺《李凭箜篌引》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学习过程】1.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2、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3. 字词书写及注音。
kōng hóu()教()神yù()瘦蛟()露()脚暴露()揭露()露()天露()马脚露()头角4.白话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材篇目《将进酒》《阁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苏幕遮》单元目标1.背诵并默写相关的名言名句。
2.复习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1.复习“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诗歌鉴赏方法。
2.复习分析古诗炼字炼句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一、字音薜荔bì停滞zhì鹧鸪zhè gū欢谑xuè玉箸zhù慰藉jiè罗衾qīn将进酒qiāng呼儿将出jiāng 露水lù锋芒毕露lù雕栏玉砌qì沏茶qī症结zhēng疑难杂症zhèng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押解jiè解元jiè浑身解数xiè奔流bēn 投奔bèn人才济济jǐ救济jì跌宕dàng箜篌kōng hóu 沽取gū阴霾mái钟鼓馔玉zhu àn 撰稿zhuàn渔樵qiáo凄怆chuàng 脓疮chuāng金樽zūn虞美人yú旌旆pèi逶迤wēi yí乱飐zhǎn 宵旰gàn滂沱pāng絷四马zhí躐余行liè消溽暑rù芙蓉浦pǔ天时怼duì塞草腓féi错毂gǔ二、词语1234听568910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526272830芙蓉水三、名言名句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 1.解释下面的句子。
(1)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2. 默写(1),。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3),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4),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5),。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6)梦入神山教神妪,。
,露脚斜飞湿寒兔。
(7),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8),水面清圆,。
(9)五月渔郎相忆否?,。
(10),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11),!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2)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
(13),。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14),。
罗衾不耐五更寒。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四、素材集成1.素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应用提示: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真是流光易逝。
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适用话题:珍惜时间、人生。
2应用提示:此句若用昂扬之气读来,则朗朗豁达,无需深思气势已泄漏内涵。
生而为人,必有用武之地,何必在乎一时的不快,相信自己,总会有闪光点。
此句若用遇挫之后的沉郁之气读来,又能体会到诗人“赐金放还”后的愤愤不平和对将来的愿景。
适用话题:自信、乐观。
3.素材:钟鼓馔玉不足贵。
(《将进酒》)应用提示:“那些荣华富贵,有什么值得苦苦追求的呢?”诗人在酒宴上一吐胸中块垒,他鄙弃结党营私,他憎恨排斥贤能,他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活脱脱一个淡泊名利、看透世俗的“离经叛道者”。
适用话题:淡泊、人生追求、价值。
4.素材:野哭千家闻战伐。
(《阁夜》)应用提示:战争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痛苦,它使得人们妻离子散,身体残废,心灵受挫,精神被摧毁。
所以不论哪朝哪代,人们都应当互相沟通,互相谅解,避免矛盾冲突甚至是战争的爆发。
如果人人坦诚相待,真挚处事,宽容谅解,用慈悲的心去对待一切生命,相信这个世界不会再有“野哭千家闻战伐”的事情发生。
适用话题:和平、和谐。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5.素材: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浪淘沙》)应用提示: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要让稍纵即逝的时间把它轻易带走。
南唐后主李煜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创造一个盛世,但是作为皇帝的他却迷醉于吟诗作词,以致完全不理朝政。
后来后主亡国被俘,写下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诗句。
这难道不是在诉说自己的悔恨吗?珍惜现在,不要让自己有任何遗憾。
适用话题:珍惜现在,珍惜拥有。
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的音韵、意境往往离不开遣词造句的工夫,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点。
考查方式有,①考手法,如“××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一词在诗中有何作用?”②考字词,如“XX联有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并简要赏析”。
③考查一句的赏析。
【温馨提示】任何字词的赏析,都离不开具体的句子,离不开诗歌的主旨。
1.考词语赏析:从字面意思分析;结合诗句、表现手法分析;结合感情分析。
简称“词义-句意-文意”。
2.考句子赏析:一是解释句意;二是结合具体诗句,上下勾连,点明相关内容;三是突出全诗感情。
【考题例析】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解析】炼字类答案要有以下几部分: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本题侧重从表达效果角度来分析,解答时要联系语境。
(2)【参考答案】“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的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关键句)。
【解析】鉴赏句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如本题的“骤晴”、“又绿”,深挖其内涵和效果。
(3)【参考答案】不好。
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好。
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考查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结构、思路。
【解析】这是道开放性试题,可以肯定,可以否定,考生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就行。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写景诗。
写牧童眼中农村夏日骤雨之壮观景象,富有生活情趣。
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
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
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没想到暴雨骤停,又绿了群山。
本诗语言风格不事雕凿。
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富有生活情趣。
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
暴雨来的“骤”,去的也“骤”。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
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定点训练】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BCD2.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1)人生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2),夷歌数处起渔樵。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人事音书漫寂寥。
(3)女娲炼石补天处,。
,老鱼跳波瘦蛟舞。
(4)叶上初阳干宿雨,。
(5)战士军前半死生,。
问君能有几多愁?。
(6),终刚强兮不可凌。
,魂魄毅兮为鬼雄。
(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二、阅读鉴赏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请分析第二句中两个“自”的作用。
(2)后两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 6.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戴复古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请简要分析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的作用。
(2)从全诗来看,运用的最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word资料可编辑试题试卷参考学习【注】①此词是作者晚年流寓越中的作品;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请赏析“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二句。
(2)有人说本词的上片写喜,下片写悲,意思不连贯,你怎么看?三、扩展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境与象袁行霈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