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农业微生物学教案课时安排:24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了解微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微生物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探讨微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 微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3.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 微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二、教学活动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2.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微生物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微生物的定义、大小、细胞结构等。
2. 微生物的特点:生长繁殖速度、代谢类型、适应性等。
3. 微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等。
三、教学活动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实例。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微生物在土壤肥力维护中的应用:细菌、真菌、微生物菌肥等。
2. 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拮抗微生物、生物农药等。
3. 微生物在农业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基因工程、转基因作物等。
四、教学活动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微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2. 小组讨论:探讨微生物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微生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等。
2. 微生物与水环境的关系:水体微生物污染、水生微生物应用等。
3. 微生物与大气环境的关系:大气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空气净化等。
农业微生物学全套课件395p
4.微生物学分科
微生物学分科
5.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
1753年 二界系统 动物界 、植物界 1860年 三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 物界 1956年 四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 生物界、菌界 1969年 五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 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 1949 –1977 六界系统 + 病毒界
参考书、作业、考试
教材
王贺祥主编 《农业微生物学 》 周德庆主编 《微生物学教程》 沈萍、陈向东编《微生物学》 作业 书面作业、课堂讨论、小组演讲(PPT) 考试 闭卷 成绩:平时10%, 期中20%, 期末70%
绪
论
1. 微生物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切肉眼 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一般个
分布广
实例2:万米海底
耐高温 >100 ℃ 耐高压 >1140 atm
实例3:几万米高空
8.5万米处发现微生物
实例4:
地层下的岩石
球菌,杆菌和真菌
2.M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
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酶 等重要产品的生产; 地球的清洁工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肥料和微生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Viruses
绪
论
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
个体微小 m 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 胞),nm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构造简单: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 进化地位低:原核生物类、真核生物类、非 细胞类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史前期———1676年之前(约8000年) 朦胧阶段 初创期———1676—1861(约200年) 形态描述阶段(列文虎克) 奠基期———1861—1897 (约40年) 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科赫) 发展期———1897—1953(约50年) 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成熟期———1953—至今 分子生物学水平阶段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农业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特点;(3)了解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常见的农业微生物;(2)能够运用农业微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业微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农业生产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 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特点3. 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农业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特点;(3)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农业微生物的代谢特点;(2)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生长、繁殖、代谢特点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农业微生物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农业微生物学教材;2. 课件:制作农业微生物学教案课件;3. 案例材料:收集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4. 实验材料:准备农业微生物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农业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讲解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分析实际生产中的农业微生物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5. 组织学生讨论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农业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 复习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特点;3. 思考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准备课堂讨论。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难点
重点: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的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染色技术,真细菌和古细菌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异同。
难点:真细菌和古细菌化学组成的差异,细胞壁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6学时
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胞
以细菌细胞为代表介绍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一、细菌细胞的形态
1、细胞大小
病毒:概念、大小、形态及特征
8
2
病毒:病毒结构、噬菌体、昆虫病毒和植物病毒
9
2
微生物营养:微生物营养物质及其功能、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
10
2
微生物营养:培养基的概念、类型和配制原则以及配制方法
11
2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12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
13
2
目的
要求
掌握真菌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依据和方法,了解原生动物、藻类的一般形态及繁殖特点,了解各亚门真菌的代表种属
重点
难点
重点:真菌菌丝的特点、结构及其功能、繁殖方式
难点: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的异同
时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5学时
第一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
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4
2
微生物生长及控制: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2
微生物的生态:生态系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16
2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农业微生物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二零一六年七月郭云编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微生物的特点,掌握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和命名,了解微生物学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和重点:微生物的特点及分类单位与命名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微生物与微生物学一、微生物的特点(一)形体微小,结构简单(二)分布广,种类多(三)生长繁殖快(四)代谢能力强(五)易发生变异二、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三、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和命名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和动、植物一样,以种为单位。
相近的种归为属,相近的属归为科。
种以下还可分为变种、菌株等。
命名方法:双名法(病毒除外)即一个属名(在前)和一个种的定名形容词组成。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而种名一般小写。
在印刷时,学名用斜体字。
命名人的姓一律用正体字。
四、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分科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及生态等方面。
其任务是开发微生物资源,掌握微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充分利用微生物对人类的有利方面,控制其有害方面,使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五、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微生物学和农业一、微生物对农业的有益作用(一)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矿物质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都是微生物的作用。
积肥、沤肥也离不开微生物。
(二)扩大肥源能源沼气是一种较好的微生物能源。
大办沼气不仅可以解决燃料、照明,还可以扩大肥源,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料;改善环境卫生,除害灭病;代替柴油、汽油开动机器,提供新的动力资源。
(三)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还有直接营养植物的作用。
(四)防治病虫杂草有些微生物可以产生具有抑制或杀死植物病原菌的物质,它们可以被用作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这就是农用抗生素。
(五)改善饲料品质微生物一家畜饲料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六)保护环境卫生某些化学农药的施用和工厂的“三废”污染生活环境、土壤和水域造成“公害”。
农业生物技术第3章电子教案
第3章农业微生物技术第一节农业微生物概述一、授课章节第一节农业微生物概述。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目标1.掌握微生物定义、特征、分类、命名法则。
2.掌握微生物大小形态。
3.掌握微生物的结构。
4.了解微生物的生活史。
5.熟悉微生物的营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微生物的定义、命名法则。
2.微生物的结构形态。
难点:1.微生物结构。
2.微生物命名法则。
五、教具电化教学设备。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Ⅰ导入本次课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包括微生物定义、命名法则、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II新课一、微生物定义、分类1.定义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2.微生物的分类 ★简单分类★六界系统1969年,魏塔克,六界分别是病毒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学说1990年,伍斯,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安斯沃思(Ainsworth,1971)系统分为真菌门和黏菌门,而真菌门又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3.微生物的命名法则采用林奈双名法,此为国际命名法规,即每一微生物的学名都依属与种而命名,即属名 + 种名 + (首次定名人)+ 现定名人 + 定名年份。
属名:拉丁文的名词或作名词的形容词,字首大写,表示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种名:为拉丁文形容词,为微生物次要特征,字首小写。
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在上述两部分之后还应加写3项内容,即首次定名人(正体字,用括号括住)、现名定名人(正体字)和现名的定名年份。
如在一般书刊中出现学名时,则不必写上后3项内容。
如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coli 是种名,小写;均用斜体字。
【农学课件】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教学进度计划、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三、单元教学计划四、教案内容主要内容一、概述主要内容一、概述1、微生物定义5分2、微生物的特点10分3、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5分二、微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1、史前期10分2、创始期10分3、奠基期15分4、发展期10分5、成熟期5分三、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1、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8分2、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8分3、在农业上的贡献7分4、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主要内容第三节真细菌三、放线菌1、形态结构15分2、繁殖10分3、菌落5分四、蓝细菌20分1、形态结构2、繁殖五、其他原核微生物1、立克次氏体5分2、支原体10分3、衣原体5分4、螺旋体5分第四节古生菌一、基本特征10分二、与其他生物的区别15分主要内容第一节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25分(一)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二)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鞭毛和纤毛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10分第二节真菌一、真菌的一般形态(一)菌丝和菌丝体1、菌丝和菌丝体15分2、菌丝特异化15分(二)酵母状细胞10分(三)菌落5分二、真菌的繁殖1、无性繁殖25分(1)分生孢子(2)节孢子(3)孢囊孢子(4)厚垣孢子(5)游动孢子2、有性繁殖20分(1)卵孢子(2)接合孢子(3)子囊孢子(4)担孢子三、真菌的分类15分四、真菌的代表种属1、鞭毛菌亚门10分主要内容第二节真菌四、真菌的代表种属2、接合菌亚门15分3、担子菌亚门15分4、子囊菌亚门20分5、半知菌亚门15分第三节其它真核微生物-、单细胞藻类1、基本特征10分2、生活习性5分.、原生动物1、基本特征5分2、特殊结构15分主要内容、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由人体的营养物质与营养的概念引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与营养的概念导入1、由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引出微生物的化学组成15分2、营养物质及功能25分组成微生物的化学元素分别来自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将它们区分为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2015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名称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获得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重点难点重点: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细菌群体生长规律及相关知识;温度、氢离子浓度、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常用的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时间教学组织教学方法6学时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一、生长繁殖的概念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1、稀释分离法2、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定(一)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1、细胞数量的测定(1)细胞总数的测定(2)活细胞数量的测定2、细胞生物量的测定(二)多细胞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分批培养中微生物群体的生长1、细菌的生长曲线(1)概念(2)细菌的生长曲线2、真菌的生长规律二、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群体生长三、连续培养1、恒化培养2、恒浊培养理论讲授;举例第三节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水分及其可给性二、氢离子浓度三、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四、光照与辐射五、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第四节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控制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二、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物理灭菌(1)热力灭菌(2)紫外线灭菌(3)其他灭菌方法2、化学灭菌名称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难点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时间教学组织教学方法4学时第一节生态系统一、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三、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二、水体中的微生物三、空气中的微生物四、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五、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六、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第三节微生物与动植物的关系一、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二、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第四节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一、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二、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三、微生物在磷、硫等元素循环中的作用第五节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二、重金属的转化三、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四、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理论讲授;举例名称第八章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制剂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掌握微生物农药和菌肥的基本性质、特点及使用方法;掌握菌肥质量的检测方法重点难点微生物制剂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方法菌肥质量与生物农药效价的测定时间教学组织教学方法2学时第一节微生物接菌剂一、微生物接种剂的概念、性质特点二、微生物接种剂的应用(一)根瘤菌剂(二)固氮细菌制剂(三)促生菌剂(四)菌根菌第二节微生物农药一、微生物农药的概念、性质和种类二、微生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一)细菌杀虫剂(二)杀虫抗生素(三)真菌杀虫剂(四)其它微生物杀虫剂理论讲授,举例说明四、教案内容课目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类群、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微生物学的重要性重点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简史难点难点:无主要内容一、概述1、微生物定义5分2、微生物的特点10分3、微生物学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5分二、微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1、史前期10分2、创始期10分3、奠基期15分4、发展期10分5、成熟期5分三、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1、医学保健领域的贡献8分2、在工业应用上的贡献8分3、在农业上的贡献7分4、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8分课目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第一节细菌目的要求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生长繁殖方式、细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菌落形态。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第一部分教案概述教学内容:肽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对肽聚糖合成的抑制G+性细菌磷壁酸的合成途径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肽聚糖合成的途径及抗生素对其合成的抑制作用2、使学生掌握磷壁酸的合成途径教学重点:肽聚糖的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对其合成的抑制作用教学难点:肽聚糖的合成途径教学时间:50分钟(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与黑板板书相结合教学方法:讲授法、设问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根据认知的特点,应先对肽聚糖的结构及磷壁酸的结构进行复习,然后再学习它们各自的合成途径。
微生物生理学教案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一、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与学习意义: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肽聚糖的生物合成,2)抗生素对肽聚糖合成的抑制,3)磷壁酸的合成。
肽聚糖是大多数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而细菌细胞壁具有重要的物理及生理学上的功能,如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从而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失去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也就丧失了这些重要功能;③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消化酶等有害物质的损伤;④赋予细菌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⑤肽聚糖的含量多少、层数及交织密度也是革兰氏染色机理的物质基础;⑥阻止细胞质内的物质外泄。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来说,其细胞壁中还有另外一种特有的成份,即磷壁酸。
磷壁酸的功能主要有:1)含有大量负电荷,可浓缩细胞周围的Mg2+,提高膜上一些酶的活力;2)贮存P元素;3)调节肽聚糖聚合酶的活力,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4)作为噬菌体的吸附受体;5)是G+菌特定的表面抗原;用琼脂扩散试验可以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中检出抗磷壁酸抗体;6)增强致病菌与宿主的粘连,并有防止被白细胞吞噬的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肽聚糖和磷壁酸对细菌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曾有专著专门研究并论述细菌的细胞壁。
学习和掌握细菌肽聚糖和磷壁酸的合成对了解它的功能及研究如何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消毒, 保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02
实验材料和器具
实验材料
土壤样本
用于研究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
水样本
用于研究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 。
农产品样本
用于研究农产品上的微生物群 落。
培养基
用于培养和观察微生物的生长 。
实验器具
显微镜
培养皿
移液管和吸管
灭菌锅
用于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和结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03
展望
随着农业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可以探索更多具有应用前景的微生
物资源。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农业微生物学在农业
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微生物分离
将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稀释处理, 将稀释液涂布在培养基上,培养一 定时间后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纯化
通过反复划线法或稀释接种法,将 杂菌去除,获得纯化的微生物菌落 。微生物培养和观察源自01培养条件观察记录
02
03
数据分析
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性,设置适 宜的培养温度、湿度、pH等条件 。
定期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记 录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信息 ,并拍摄照片或录像。
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 。
微生物鉴定和分类
01
02
03
形态学鉴定
根据观察到的菌落形态、 细胞形态、染色反应等特 征,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 类。
生化鉴定
通过测定微生物的酶活性 、代谢产物等生化特征, 进一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
分子生物学鉴定
《农业微生物学》课件
THANK YOU
《农业微生物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农业微生物学简介 • 农业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 农业微生物的应用 • 农业微生物的未来发展前景
01
农业微生物学简介
农业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农业微生物
在农业生产、植物保护和土壤改 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 。
分类
细菌、真菌、病毒等,每种微生 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和作用。
土壤微生物的特性
土壤微生物具有适应土壤环境的特点,如耐酸、耐盐、耐旱 等。同时,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 繁殖,对土壤的改良和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水体微生物
水体微生物的种类
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这些微生物在 水体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净化水质、提供氧气等。
农业微生物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养分转化和土壤结构的改善,提高土 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提高农作物抗病性
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替代化学肥料和 农药,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农 业生产方式,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 全。
通过接种有益微生物,增强农作物对 病害的抵抗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降低环境污染。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植物 生长激素或生长调节剂, 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 。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 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降低环境污染。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
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污水中的 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水
质。Biblioteka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修 复被污染的环境。
空气微生物的特性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微生物学教案
农业微生物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农业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的基本原理;(3)了解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微生物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农业微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微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原理;3. 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生长繁殖和代谢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3. 实验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农业微生物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 讲解农业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3. 讲解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原理;4. 分析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5. 组织学生进行农业微生物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6. 分组讨论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重要性;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农业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复习农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原理;3. 思考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重要性;4. 完成实验报告:农业微生物实验操作及观察结果。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评价: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表现,以及对农业微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认真程度、观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农业微生物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微生物学第一部分教案概述教学内容:肽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对肽聚糖合成的抑制G+性细菌磷壁酸的合成途径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肽聚糖合成的途径及抗生素对其合成的抑制作用2、使学生掌握磷壁酸的合成途径教学重点:肽聚糖的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对其合成的抑制作用教学难点:肽聚糖的合成途径教学时间:50分钟(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演示与黑板板书相结合教学方法:讲授法、设问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根据认知的特点,应先对肽聚糖的结构及磷壁酸的结构进行复习,然后再学习它们各自的合成途径。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一、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与学习意义: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肽聚糖的生物合成,2)抗生素对肽聚糖合成的抑制,3)磷壁酸的合成。
肽聚糖是大多数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而细菌细胞壁具有重要的物理及生理学上的功能,如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从而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失去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也就丧失了这些重要功能;③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消化酶等有害物质的损伤;④赋予细菌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⑤肽聚糖的含量多少、层数及交织密度也是革兰氏染色机理的物质基础;⑥阻止细胞质内的物质外泄。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来说,其细胞壁中还有另外一种特有的成份,即磷壁酸。
磷壁酸的功能主要有:1)含有大量负电荷,可浓缩细胞周围的Mg2+,提高膜上一些酶的活力;2)贮存P元素;3)调节肽聚糖聚合酶的活力,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4)作为噬菌体的吸附受体;5)是G+菌特定的表面抗原;用琼脂扩散试验可以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中检出抗磷壁酸抗体;6)增强致病菌与宿主的粘连,并有防止被白细胞吞噬的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肽聚糖和磷壁酸对细菌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曾有专著专门研究并论述细菌的细胞壁。
学习和掌握细菌肽聚糖和磷壁酸的合成对了解它的功能及研究如何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
第三部分 教学进程整个板书如下:教学构架肽聚糖的合成及抗生素的作用19 导入磷壁酸及结构特点5 磷壁酸的合成15 课程总结5课程导入(时间:3分钟)(以回顾复习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程的第一个内容:肽聚糖的合成)(复习设问法)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曾经学习过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大多数细菌的细胞膜外面包围着一层什么样的结构?(停2秒)对,是细胞壁。
那么,细菌细胞壁主要成份又是什么呢?(停2秒) 对是肽聚糖。
肽聚糖在组成和结构上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停1秒)在肽聚糖的组成上,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都含有N-乙酰氨基胞壁酸,简称NAM;N-乙酰氨基葡萄糖,简称NAG;两个单糖之间以β-1,4糖苷键连接,在N-乙酰氨基胞壁酸上还连接有四肽尾。
对于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来说,四肽依次是由L-丙氨酸,D-谷氨酸,内消旋的二氨基庚二酸及D-丙氨酸;对于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来说,第三个氨基酸不是内消旋的二氨基庚二酸,而是赖氨酸。
(展示图片)在肽聚糖的结构上,NAM和NAG相互连接形成糖骨架链,而四肽尾之间,要么直接连接,要么通过五个甘氨酸组成的“肽桥”进行连接。
这样,肽聚糖就可形成一个既有横向连接,又有纵向连接的网状结构,在细胞膜外起到维持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的主要作用。
(展示图片)认识了肽聚糖的结构及组成,那么肽聚糖的这些构件是如何合成及相互连接而构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肽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
板书:1、肽聚糖的合成正课一、肽聚糖的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对其合成的抑制作用肽聚糖的合成涉及以下六个步骤,每个步骤中还包括多个反应,这六个步骤是:1)由糖核苷酸携带的两个葡萄糖衍生物——UDP-NAG和UDP-NAM的合成;2)在UDP-NAM合成五肽尾;3)UDP-NAM-五肽转运到细菌萜醇-磷酸上;4)将NAG加到NAM上形成双糖单位;5)细菌萜醇携带着双糖单位转运到膜外肽聚糖合成的新位点;6)膜外的交连与组装。
(概述)根据肽聚糖合成的部位,我们也可其人为地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内的合成,第二个阶段是在细胞膜上的合成并将合成的双糖单位由膜内转运到膜外;第三个阶段是在膜外的组装与交连的过程。
(演示)下面我来详细学习一下肽聚糖合成的途径。
(以上2分钟)1)UDP-NAG的合成(副板书)UDP-NAG的合成过程为:6—磷酸葡萄糖经异构化后形成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接受由L—谷氨酰胺提供的氨基后形成6—磷酸葡萄糖胺。
再经过异构化后形成1-磷酸葡萄糖胺、1-磷酸葡萄糖胺经乙酰化生成1—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
最后在UTP存在时,经焦磷酸化酶催化,生成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即UDP-NAG。
(演示)2)UDP—NAM的合成(副板书)第一步合成的UDP-NAG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简称PEP)在转移酶催化下,形成UDP-NAG—丙酮酸醚,再经还原后即形成UDP—N—乙酰胞壁酸,也就是UDP—NAM。
(演示)3)UDP—NAM—五肽的合成(副板书)第三步是UDP—NAM—五肽的合成。
在合成酶的催化下,依次在UDP—NAM的羧基上连上L—丙氨酸、D-谷氨酸和L-赖氨酸三种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而L—丙氨酸须先经消旋酶催化生成D—丙氨酸。
两分子D—丙氨酸在二肽合成酶催化下生成二肽,然后这个D-丙氨酰-D-丙氨酸二肽再连接到L-赖氨酸上,这样就形成了UDP-NAM—五肽。
(演示)每加入一个氨基酸要消耗一分子ATP。
因为氨基酸在参加反应前需要活化。
4)组装和运载UDP-NAM—五肽和UDP-NAG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且都是亲水性的,它们要想通过细胞膜到达膜外参与到细胞壁的合成中去,必须先连接到位于细胞膜上的被称作细菌萜醇的疏水性糖基载体脂上,形成双糖单位,然后经细菌萜醇的运送才能通过疏水性的膜到达膜外。
细菌萜醇是由55个碳原子组成的聚异戊二烯磷酸酯,用bactoprenol-P 表示。
组装过程是:细胞膜上的bactoprenol—P与UDP—NAM—五肽结合生成bactoprenol —P—P—NAM—五肽,并放出UMP。
然后在UDP-NAG转移酶催化下,UDP—NAG 通过β—1,4—糖苷键与bactoprenol—P—P—NAM—五肽结合,形成bactoprenol—P—P五肽—NAMA-β—1,4—NAG,并放出UDP。
由于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肽尾之间不是直接相连,还需有5个甘氨酸组成的肽桥相连,因此,首先要合成肽桥。
肽桥是在ATP、tRNA的参与下,先生成甘氨酰—tRNA,然后氨基酸一个一个地通过肽键连结起来。
肽桥合成后再转移到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上。
革兰氏阴性菌的大肠杆菌中肽尾之间直接交连,不需要合成肽桥。
这样便完成了一个肽聚糖基本重复单位的合成。
5)转运第五步是转运。
上一步合成的双糖单位由细菌萜醇携带,经过细胞膜转运到膜外细胞壁的生长点上。
6)交联第六步是交联,包括糖骨架之间的连接和肽尾之间的连接。
涉及到两种酶,一种是肽聚糖转移酶,另一种是转肽酶。
首先由细菌萜醇携带的双糖单位与肽聚糖的生长位点的糖之间进行连接,连接反应由肽聚糖转移酶催化,形成β—1,4—糖苷键;连接之后,脱下来的细菌萜醇焦磷酸经焦磷酸化酶水解后可再次循环利用;肽尾之间的交联,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是由一条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的自由氨基与另一条肽尾的第4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以肽键方式连接,革兰氏阳性菌是通过甘氨酸五肽桥进行交联。
交联反应由转肽酶催化,在转肽的同时,肽链上第5个氨基酸释放出来。
如果其中的一些肽尾的未得到交联,那么这条肽尾的第5个氨基酸经D—丙氨酸羧肽酶催化,释放出D-丙氨酸。
经过上面六个步骤多个反应,最终形成了既有横向连接,又有纵向连接的网状的肽聚糖结构。
我们再用动画的形式总结一下肽聚糖合成的整个过程。
(以上约11分钟)过渡: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掌握了肽聚糖的合成途径,那么对于一些病原细菌来说,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些合适的抗生素来抑制或杀死它们。
那么有哪些抗生素可抑制细菌肽聚糖的合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项内容,板书:2、抗生素对肽聚糖合成的抑制抑制肽聚糖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主要有磷霉素(phosphonomycin),D—环丝氨酸(D-cycloserine),安莱霉素(enramycin),万古霉素(vancomycin),杆菌肽A(bacitracin A),青霉素(penicllins)等。
它们作用于肽聚糖生物生合成的不同环节。
1)抑制UDP—NAM—五肽的合成(板书)磷霉素(副板书)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副板书)结构类似,因可竞争性地抑制UDP—NAG丙酮酸转移酶,最终抑制了UDP—NAM的合成。
D—环丝氨酸(副板书)与D—丙氨酸(D-Ala副板书)结构类似,可以与D—丙氨酸拮抗,竞争性地抑制丙氨酸消旋酶。
此外D—环丝氨酸还竞争性地抑制D—丙氨酰—D—丙氨酸二肽合成酶。
当使用D—环丝氨酸时,便在细菌细胞内积累UDP—NAM—L—Ala—D—Glu-L—Lys(或m-DAP)。
2)抑制Bactoprenol-P的循环使用安莱霉素是由17个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碱性肽类抗生素。
它与Bactoprenol-P-P-NAM-五肽结合,从而抑制了UDP-NAG与Bactoprenol-P-P-NAM—五肽的组装,使肽聚糖的双糖单位不能合成。
安莱霉素主要为动物临床治疗制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等都有高效的杀菌作用。
对其他各种耐药性菌也有一定作用,可用于畜禽的饲料添加剂,专供内服以杀灭肠道内有害细菌,减少其发病率,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结合实际)杆菌肽A是由苔藓样杆菌产生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生素,能抑制大多数G+菌。
其分子中的L—半胱氨酸的巯基和L—异亮氨酸的羧基之间形成一个噻唑环。
在这两个氨基酸的氮原子之间能够螯合二价金属离子(如Zn2+,Ca2+,Mg2+等)。
Bactoprenol-P-P 可与螯合的金属离子结合,于是三者形成复合物。
因此抑制了Bactoprenol-P-P的脱磷酸反应,使Bactoprenol-P不能循环使用。
3)抑制交联作用万古霉素是由S. orientalis产生的糖肽类抗生素,对G+有抑制作用。
它能与UDP-NAM--五肽短肽链的末端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从而阻断两条肽尾之间的交联。
(结合现实)青霉素可能不少同学都使用过。
它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它抑制肽聚糖链的交联——转肽作用。
青霉素可以抑制转肽酶、羧肽酶及肽链内切酶(主要断离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