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装配线

合集下载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优化设计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优化设计

面向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优化设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能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生产线布局、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和控制系统等因素,以下是针对这些方面的优化设计建议。

一、生产线布局优化1. 空间利用率:通过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优化设备和工作站之间的空间配置,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并确保员工流线的顺畅。

2. 物料流动路径:优化物料的流动路径,减少物料搬运和等待时间,提高物料进出效率,并避免物料的交叉污染。

3. 人机协作:合理安排人与机器的工作区域,提高人机协作效率,避免工人对机器的干预,减少工人工作强度。

二、工艺流程优化1. 工序优化:分析每个工序的时间和资源消耗,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工艺改进,减少工序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2. 并行工艺: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合理设计并行工艺,将原本串行的工序拆分成多个并行的工序,以减少产品制造周期。

3. 自动化程度:推广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在工艺流程中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设备选择优化1. 设备可靠性: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同时,考虑设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多种产品的装配需求。

2. 智能设备:选用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功能的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物料搬运、装配和检测,提高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

3. 节能环保:选择节能环保型设备,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生产线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四、控制系统优化1. 实时监控: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生产线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和处理。

2. 数据分析和优化:对采集到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生产线中的瓶颈和优化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故障预测和维护: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故障的预测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线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李西宁;支劭伟;蒋博;王守川【摘要】飞机总装生产线作为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对提高飞机装配效率和质量,满足飞机批量生产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典型飞机总装生产线及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飞机数字化总装脉动生产线涉及的大部件数字化对接技术、数字化检测技术、精准移动技术、集成装配平台技术、物料精益配送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构建适合我国飞机总装配的脉动生产线提供思路.【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总装;脉动生产线;数字化检测;精准移动;集成装配平台【作者】李西宁;支劭伟;蒋博;王守川【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工装设计所,西安710089【正文语种】中文飞机总装生产线是提高飞机装配效率和质量,满足飞机批量生产要求的重要手段。

作为飞机制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飞机的总装涉及翼身、尾翼对接,发动机安装,导管、线缆敷设与对接,线缆、系统检测,全机总检,全机水平测量等内容,具有生产节奏强、作业种类多、工作量大,装配精度和质量要求严格等特点。

借鉴制造业的流水线作业方式,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是按节拍移动的一种装配线,运用精益制造思想,对装配过程进行流程再设计、优化和平衡,实现按设定节拍的站位式装配作业,达到缩短装配周期、满足客户要求的装配生产形式。

总装脉动生产线是介于固定站位装配与连续移动装配之间的一种装配生产线形式,其典型特征是产品移动时不进行装配作业,装配作业进行时产品不移动。

波音公司典型的脉动式总装配线如图1所示。

脉动生产线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是一种有效地实现飞机批量生产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在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

装配线长度确定-等距离划分-精益生产

装配线长度确定-等距离划分-精益生产

详解等Pitch划分推行精益生产,进入JIT(Just In Time准时化生产)就需要用准时化的要求来拉动生产,控制生产节奏,而JIT的第一步就要等距离的划分装配线,也就是我们说的等Pitch划分。

等Pitch划分,适用于流水作业。

包括:A、装配线连续移动;工作站对应一定的空间范围。

适合装配简单,要求不高的操作。

B、装配线间歇移动。

固定生产,节拍时间到,同时搬送(人推也可,只要简单计时器及警报器),适合装配复杂,要求较高的操作。

还有一种流水作业方式:流水线及人的作业区同期动,甚至连理货台车都跟着流水线动,一个人由开头组到结尾。

1、何为Pitch?Pitch的意思即间距。

在流水线上所做的记号间的距离, 希望作业者在一个间距内完成相应作业;2、划分Pitch的目的?(1)有半强制作业者依计划完成作业的功能(2)对物料架的大小、摆放位置提供前提条件(3)便于实行标准作业。

作业组合、人员作业动线划定都可以保证。

(4)便于进行生产平衡的控制。

保证每一个区域内的平衡就可保证整条线的有条不紊。

(5)对生产线行进速度提供依据。

输送带的pitch时间= 整日的上班时间/日产量*(1+不良率)输送带的速度= 记号间隔距离/输送带的pitch时间3、Pitch如何确定?等距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Pitch数量确认依在线上作业项目及最大产能预估节拍时间TT=一天机器运转时间÷最大产能作业工程数=作业总时间÷节拍时间总工程数(Pitch数量)=作业工程数+检查+修正(2)Pitch距离确认pitch距离确定原则以前.后工程作业不干涉为最小pitch。

混线生产以最长工件为基准,两工件间预留0.5~1m 作业空间。

例如车架长度有10m,11.5m,13m同时在一条生产线生产,那么pitch距离就是13.5m-14m(注:最长工件为为13m,两工件间预留0.5-1m,所以距离为13.5m-14m)。

(3)确认装配线长度长度=Pitch数量×Pitch长度生产线越短前置时间越短产出时间越短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

浅谈发动机装配精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规划

浅谈发动机装配精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规划

浅谈发动机装配精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规划摘要:发动机装配线精益工艺设计规划旨在满足多品种、多变化、高效率、高质量、低投入的生产要求。

本文对发动机装配精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规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发动机装配线;精益生产;工艺设计精益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最早起源于丰田的生产方式,其蕴含着及时生产制造、消除浪费、实现零误差精准生产的理念。

而“精准和高效”是精益生产制造工作的灵魂。

此外,随着汽车发动机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线的设计与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益生产简介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它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二、精益工艺布置1、主线工艺布局。

主线采用台车式组装,中小型部件配膳,大件部品线边摆放。

主线包括配膳区、缸体小装、前组装配及中组装配。

1)配膳区:主要完成发动机单台套配膳作业。

①不同型号的通用件进行配膳。

②小件采用台车配膳盒摆放,中件直接摆放在台车配膳架内。

2)缸体小装:主要完成缸体打刻、在线夹具组装等操作。

①采用手动辊道,缸体直接推在辊道上。

②发动机号采用刻印机。

3)前组:主要完成缸体部件(如曲轴等)的装配。

①采用驱动台车方式,随动式生产。

②主轴承盖和连杆的螺栓用拧紧机拧紧。

③短缸体试验机用于质量保证。

4)中组1:主要完成缸盖合装到缸体上的装配作业。

①采用止动式固定装配。

②缸盖螺栓由拧紧机拧紧。

5)中组2:主要完成正时机构、缸盖罩、油底壳等部件的装配。

①采用台车驱动方式,随动装配。

②将缸盖罩小装设置在线外,分装完成后配膳至台车。

③后油封、正时链盖、上下油盘涂胶采用涂胶机。

6)后组:主要完成外围件及整机试漏装配。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装配线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装配线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式装配线基于精益思想的飞机移动式装配线已成为飞机生产新模式,世界各大航空制造企业竞相采用。

飞机移动式装配线既是长期精益实践的成果,又对整个航空制造供应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适时地启动飞机移动装配技术研究,在航空制造中深入推行精益生产的理念、方法和文化是中国飞机制造向世界水平迈进的必由之路。

飞机移动生产线的需求二战期间的1940 年,美国政府下令福特汽车公司制造1200 架B24轰炸机。

福特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以后,由当初T 型车生产线的建造者出任B24 装配线的设计师。

他完全照搬了汽车生产的模式,建成了1 英里长的L 型装配线,共设28 个站位,每小时出产1 架飞机。

至二战结束,共装配8600 架B24,成为美国历史上产量最多的飞机。

大量生产飞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时战争消耗引发的大量需求。

另外,当时的飞机相对简单,加上战争条件下,较少有客户化和构型变化要求,使B24 飞机制造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条件。

但是,现代的飞机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

因为飞机技术复杂化,总装涉及的专业多、工种多、人员多、物料多、工具工装型架多、技术文件多,总装过程组织困难。

加上社会和经济形势不稳定,无论是民机还是军机,都具有需求多变、构型多、相同构型产量少的特点,加大了飞机生产装备投入的风险。

因此传统上飞机总装一般采用机库式(或停车场式)装配。

机库式装配由多组工人并行作业,各架飞机的实际装配作业很难一致,难以保证质量,弊病很多。

因此飞机制造业产生了强烈的改进装配方式的需求。

最先出现的是由机库式向站点式过渡:设置多站位,在每个站位上装入一部分,由通用设备移动飞机到下一个站点,直至完成。

飞机在站位式装配中是一站一站地移动的,工人也有了比较合理的分组和分工,但是装配工作地的混乱局面并没能有本质的改观,受供应链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

移动装配线是第一次管理革命的产物,福特汽车的移动装配线成为工业化的标志之一。

移动装配线的基本要素是:零组件统一标准的互换性、工人精细分工、动作标准化工作,物料的精确到位、均衡和节拍,采用专用的固定生产线设施。

通用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构建

通用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构建
关键词院通用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移动生产
0 引言
骤进行细分,每一个步骤对应一个岗位人员,将人员分配
飞机的总装是飞机装配工作的最后阶段,飞机的总装 至特定的工作岗位上,明确人员站位,做好岗位工作细分
阶段的工作主要有飞机内大型部件之间的对接、机载设备 以及人员管理工作,保证飞机的交付工作顺利进行。根据
等问题。20 世纪末期一来随着丰田生产方式和生产理论 信息化流程管理及数据采集,将现场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采
的核心-精益制造思想的渗透,飞机的制造过程也逐步引 集及可视化转换输出,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实时监控,确
入了移动式装配生产线。移动式装配生产线能够保证飞机 保现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能够及时的根据生产计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 175 ·
通用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构建
陆汉东曰李长庆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珠海 519040)
摘要院通用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的采用可以达到缩短飞机的交付周期、提高飞机产品制作质量、拉动上游生产以及降低生产成 本等目的。本文对通用飞机总装脉动式生产线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且将移动式生产理念引入飞机总装生产线之中,期望能够通过该 理念的引进来改变飞机制造生产的传统模式,提高生产竞争力。
2 飞机的装配流程及工艺布局 为了实现提高飞机装配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 标,设定飞机生产效率为 24 小时/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需要对飞机的总装装配流程和生产线进行合理的工艺布 局,保证及时的完成飞机交付任务。
航制造工程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飞机总装装配、
2.1 装配流程 飞机的总装生产线主要的工作任务有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脉动生产线漫谈

脉动生产线漫谈

脉动生产线主要构成
MES系统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即生产执行系统
MES是处于计划层和现场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执行层,主要负责车间生产管理和调度执行。 MES制造执行系统可监控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的全过程,记录过程中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产品检测的数据和结果以 及每个工序生产的时间、人员等信息。经过MES系统分析,就能通过系统报表实时呈现生产进度、目标达成状况、产品品质 状况,以及人、机、料的利用状况,这样让生产现场透明化 。 目前 MES 系统在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应用非常广泛,厂房内配备电子显示屏、现场可视化触摸屏电脑等移动终端,从设 计信息、装配指令、物流管理等方面实现无纸化管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对人员状态信息、物料状态信息、生产进度信息等进 行监控与调度。
02 脉动生产线发展历程
脉动生产线发展历程
美国波音公司最初于2000年在 阿帕奇直升机的制造中应用了脉
01
动式总装线
2006年建成波音717的连续移
动式总装线
之后脉动生产线在波音大量应

如今在飞机的部件如机翼以及航 03
空发动机的装配中也开始出现了脉 动生产线的使用
如法国的斯奈克玛公司在2011年 实现了CFM56发动机的脉动装配
模块化生产
围绕产品加工过程,将制造产品的设备、控制设备的软件 以及使用软件的人进行封装,将制造资源、信息和过程进行集 成,形成能够提供制造加工服务的可重构的制造功能体。
工艺优化网络图
模块化站位
设计脉动生产线
工艺布局
良好的布局不仅可以缩小飞机总装厂房的占 地面积, 同时可以实现作业标准化,对整个飞机 供应链起着规范和拉动作用, 促进飞机装配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

精益生产在A航空企业的应用

精益生产在A航空企业的应用

精益生产在A航空企业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航空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中国的航空制造业目前仍处于中低水平,即使是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也同样面临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和应用。

于是A企业希望通过精益生产来提高生产合格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精益生产生产流程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改善0 前言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命名为Lean Production,中文翻译为精益生产。

精,即少而精;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经济效益。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国内外航空制造业精益生产的研究和应用:作为全球航空领袖企业的波音,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在探索改进产品质量和工艺的过程中贯彻精益思想。

1990年,为了寻找连续改进质量的技术,波音公司高级行政官员带队到日本学习了很多关于精益生产的重要概念,如准时交付,无故障生产和连续工作流等。

波音公司不仅停留在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上,并且结合波音的实际情况应用这些精益思想。

短短几年时间,波音公司实施精益生产取得了重大成果。

这些成果表现在:1)由于实施“直接工位交付”,部件直接交付到使用它们的生产区域,大幅度的降低了库存量,仅1999年一年就减少了10亿美元的库存。

2)在波音生产机场板的工厂Spokena实行精益生产后,由于工作流时间大幅度的减少,使得777飞机机体与747共用一个装配厂房,因此节省了建设第二条生产线的数百万美元。

3)通过实行可视控制,简化计划下达流程,仅1999年标准件减少的库存就到达300万美元。

波音公司应用精益原理,使飞机制造的整个过程精简畅通,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精益化。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航空制造企业通过转包生产从国外引进了精益制造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飞机装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飞机装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飞机装配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王仲奇;杨元【摘要】对数字化装配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回顾、总结,介绍了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典型应用和关键技术.分析了智能装配的基本特征,指出了智能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一种基于CPS(CyberPhysical System)的飞机智能装配系统总体架构.【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飞机装配;数字化;智能化;移动生产线;CPS【作者】王仲奇;杨元【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2【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11月2日,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总装基地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研制大飞机能力的国家。

2015年11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支线客机ARJ21首架机正式交付,标志着国内航线上将首次拥有我国自己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近几年,我国在C919、ARJ21及其他型号飞机的研制中,广泛采用了数字化产品定义、数字化装配工艺规划与仿真、数字化定位与调姿控制、自动化制孔与连接等数字化技术,尤其在飞机数字化装配方面,对数字化三维工艺设计、数字化协调、数字化检测、组件数字化装配技术及装备、部件数字化装配技术及装备、飞机总装数字化技术及装备以及移动生产线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发了一系列数字化装备,并在型号研制过程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波音、空客等欧美航空巨头已经在飞机生产中广泛采用数字化装配技术,并已形成数字化移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飞机的装配质量和效率。

纵观飞机装配技术的发展,结合“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飞机装配技术已经经历了刚性装配、柔性装配、数字化装配的发展历程,智能制造技术是新的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脉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与发展

脉动装配生产线的应用与发展

脉动装配⽣产线的应⽤与发展脉动装配⽣产线的应⽤与发展:王思凡班级:机13-3 学号:绪论随着商⽤飞机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军⽤飞机的研制任务增多,传统的机库式(停车场式)飞机装配模式已⽆法适应现代飞机制造的要求,很多世界级飞机制造商都对飞机装配⽣产线作了重⼤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种先进的飞机脉动装配⽣产线应运⽽⽣。

关键词:脉动式⽣产线、精确⽣产正⽂脉动装配⽣产线改变了传统飞机的装配模式,作为先进飞机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有其独特的优势:⾸先,由于整条⽣产线分⼯明确细致,⼯作量单⼀重复,⽣产效率⽐较⾼;其次,⽣产线上配备了专业的⾃动化设备和先进的供给线,⾃动化程度⾼;最后,装配线过程流畅,不会产⽣挤压或脱节。

但是单⼀、重复及固定的⽣产模式⽆法有效适应需求多变、机型多、产量少的飞机⽣产现状。

国内外应⽤情况波⾳公司在2000 年建⽴了⾸条脉动总装线,并应⽤到阿帕奇直升机的制造,随着飞机脉动总装线的优势⽇益明显,波⾳公司扩⼤了对它的应⽤,在波⾳737、波⾳757、波⾳777等机型移动式装配⽣产线的基础上,为波⾳787建⽴了最先进的脉动式总装线。

在科技⾼速发展的今天,现代飞机制造的环境发⽣了变化。

随着商⽤飞机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军⽤飞机的研制任务增多,传统的机库式(停车场式)飞机装配模式已⽆法适应现代飞机制造的要求,很多世界级飞机制造商都对飞机装配⽣产线作了重⼤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种先进的飞机脉动装配⽣产线应运⽽⽣。

概念及特点脉动装配⽣产线最初从Ford 公司的移动式汽车⽣产线衍⽣⽽来,是连续移动装配⽣产线的过渡阶段,不同的是脉动装配⽣产线可以设定缓冲时间,对⽣产节拍要求不⾼,当⽣产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整个⽣产线可以不移动,或留给下个站位去解决,当飞机的装配⼯作全部完成时,⽣产线就脉动⼀次。

整条⽣产线由4部分组成:脉动主体、物流供给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技术⽀持。

(1)脉动主体:站位设施、对接定位设备、可移动的装配设备等。

信息化系统助力飞机精益移动生产线

信息化系统助力飞机精益移动生产线
运行的最根本所在。 ( 4) “ 完全及时 ”的配送 响应 :完全及时就是不早 不 晚 ,正好能够 满足生产开 工的 需要。与传 统的 固定式装配

点数
所示。 B O P 不仅包括产 品组成零件的信息 ,还包含所有辅 助
不 同,移动生产 线采取 了节拍式 的生产 ,这使得 装配指令
飞机移 动生产线 是 种 先进的生产 组织。波音 公司 、 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等国外大型航空制造企业 ,在其飞机总
装生产中采用 了移动生产万式 ,大大缩短 了飞机总装时 间,
理。在生产组织万面 ,系统提供 了移动生产线所必需 的站位
降低了飞机制造的成本 ,提高 了飞机装配的质量水平。 国外 设置、节拍设置等功能 ,在标准化工作万面 ,系统提供 了过 的飞机移动生产线都使用 了信息化系统作为生产线管理 的工 程清单定义、可视化作业指导书和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接 口 具 ,保障了移动生产线的高效运行。 建设 ,自西飞建成国内首条飞机移动生产线 以来 ,洪都 、成
4 1
信 息化 系统助 力飞机精 益移 动生产线
口金航 数码科 技有 限责任公 司
张伦彦
经过 多年来 的发展和应 用,以企业 资源计划 系统、制 用 “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拟 “ 大批量生产 ”,达到 同样 的 造执行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系统已经逐渐 精益效果 ,即让 “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也能流动起来。从这 成为保障生产线高效运行的必要工具。但是 ,信息化系统在 个角度来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航空精益生产 的最高境界
工程应用中也遇到 了很多的 司题 ,尤其是在传统 的生产组织 就是建成移动生产线。
下 ,信息化系统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常常沦为 电子记

某小型飞机脉动生产线的建立与运行管控

某小型飞机脉动生产线的建立与运行管控

某小型飞机脉动生产线的建立与运行管控论文对某小型批产飞机(塞斯纳L162飞机)生产线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总结,本人作为生产线建立过程中的主要人员,在文章中对于生产节拍、工时分配等关键环节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标签:脉动生产线;生产节拍;工时分配1 生产线分析关于脉动生产线,国内各界都有自己的定义,例如西飞对飞机脉动生产线作如下定义:脉动生产线,是以信息平台为基础,通过精益化管理模式革新,进一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飞机装配质量、构造脉动ERP系统配合可视化硬件设备,而形成的具有高效、精益、可视化的飞机装配线。

对于L162飞机,脉动生产线可作如下定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看板管理为拉动、以生产作业计划(年、季、月、日、站位)、运行监控体系(看板管理)、风险管理为支撑的U型飞机生产线。

2 生产线的建立结合实际情况,其脉动生产线定义为“U”型、以基层管理为基础、流程优化为主导、均衡生产节拍为核心、以可视化看板为信息载体、以高效率高质量制造为目标。

L162飞机脉动生产线的建立,在产品、产能以及布局基本明确的前提下,重点讨论站位划分:步骤一:统计生产线上串行总工作量。

对于L162飞机来说,线上共有38本装配大綱,有13本装配大纲的工作可以并行,统计串行总工作量共64小时,经过专家的实地评估,认为经过一年的工作,随着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流程的改进,此串行工作量可以缩短至32小时。

步骤二:划分站位以及现场工作区域经过统计串行总工作量以及确定产能,那么站位的数量和工作安排就可以计算出来。

经过以上的评估以及计算,结果如下:L162飞机的线上串行总工作量为32小时,而最终产能目标是4小时/架的生产节拍,因此站位数量=32/4=8个站位。

同时站位数量的确定也应结合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现场工作区域的划分,绘制了下图:3 生产线运行管控脉动生产线建立完成之后,重要的是管理。

通过此生产线的建立、管理和运行,总结了以下工具和方法来管理。

现代制造业中的装配线平衡研究

现代制造业中的装配线平衡研究

现代制造业中的装配线平衡研究在现代制造业中,装配线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工艺,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装配线平衡则是一种优化工具,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每一秒钟,从而增加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一. 装配线平衡的定义及作用装配线平衡是指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使每个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尽可能接近,以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一种工艺。

它的作用包括:1. 提高生产效率平衡装配线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尤其在大规模生产时效果更为明显。

通过优化流程,减少废品和重复工作,可以加速生产流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装配线平衡可以优化流程并避免重复工作,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和浪费。

通过合理的调配生产线,可以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和耗损率。

因此,在生产大规模产品时,使用装配线平衡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 装配线平衡的优化步骤优化装配线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1. 测量并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测量工作站的工作时间,并记录每个工作站的工作台数和工作内容。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客观地分析每个工作站的生产效率以及优化的空间。

2. 设计模型其次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工作模型,比如Gantt图,以确定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分配。

通过绘制图表,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关系。

3. 优化法则优化法则是一组用于平衡装配线的技巧和规则,可以用于分析和优化流程。

一些常用的法则包括最小处理时间法、虚构工作站法、双线平衡法、轮换法等。

这些法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并适当变更以优化生产线效率。

4. 进行模拟测试在对生产线进行优化前,需要进行模拟测试以确定最优解,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调整。

通过模拟测试,可以减少实验成本以及确保最佳效果。

5. 实施和监测最后就是进行实施和监测了。

在进行实施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作说明书编制和工人培训,对于常规工人需要满足进行操作要求,并了解当前的工艺流程。

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的结合

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的结合

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的结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企业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方法。

自动化生产线和精益生产作为两种重要的生产理念和方式,它们的结合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自动化生产线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操作。

这些自动化设备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和指令,精确地完成各种生产任务,如物料搬运、加工、装配等。

自动化生产线的优点在于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同时还能够在一些危险、恶劣的环境下替代人工,保障工人的安全。

然而,单纯依靠自动化生产线并不能完全解决生产中的所有问题。

有时候,过度的自动化可能会导致设备闲置、成本增加、生产灵活性降低等问题。

这时候,精益生产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其核心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时间、空间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精益生产强调消除浪费,这里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料的浪费,还包括生产过剩、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度加工、不良品以及不必要的动作等。

当自动化生产线与精益生产相结合时,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生产的优化和提升。

首先,在设备选型和布局方面,精益生产的理念可以指导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不再是盲目地追求先进和昂贵的设备,而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和流程,选择最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

例如,通过价值流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增值环节和非增值环节,将自动化设备重点应用于增值环节,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其次,在生产计划和调度方面,精益生产的拉动式生产模式可以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相结合。

传统的推动式生产容易导致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而拉动式生产则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来驱动生产。

通过与自动化生产线的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实时的生产进度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的产品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减少库存成本。

脉动生产线定义及实例

脉动生产线定义及实例

装脉动生产线定义:其是指在航空器组装生产线上使用精益生产的思路,按照汽车工业的拉动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模式。

因为精益生产是按照节拍生产,就像人的脉搏运动一样,所以称为脉动生产模式。

总装脉动生产线,改变了传统飞机装配模式,借鉴了航空工业内先进高效的流水线作业方式,使飞机以固有的节拍移动,操作人员则在固定区域进行装配作业。

通过对现有生产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整合,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飞机总装装配效率、改善产品装配质量,并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装配现场操作环境,实现飞机低成本、高质量和快速响应制造现在已经有多家飞机制造企业开始使用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了。

以下通过对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脉动生产进行举例介绍。

成飞变革飞机装配模式脉动生产线驶入快车道速率提升83% 故障率降85% 加班率减少97%中航工业成飞复材厂在飞机零部件装配中,通过潜心探索,创建了一条精益、高效、快速,具有个性特点的生产模式——脉动生产线。

从1~3月份的运行结果看,生产速率提高了83%,员工综合效率提高了47%,产品故障率下降了85%,加班加点率减少了97%。

在近日召开的“成飞2013年管理年会”上,“脉动生产线”作为典型案例被推出并推广。

成飞复材厂作为国内首家飞机复材装配制造实体,在技术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传统的生产组织和工艺保障成为了装配瓶颈,造成了效率低、质量不稳、员工身心疲惫的状况。

去年以来,成飞复材厂开始尝试创建脉动生产线,经过一年多摸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以来,成飞复材厂在歼10飞机批生产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各部件分散的单元作业向集中按节拍流水作业转变。

将结构相似,装配工艺流程相同的翼面类部件装配集中放在一个加工单元,按照客户需求节拍时间划分工艺分离面和相应工位,配制相应的工位器具和人员形成生产线,使产品在各工位间按节拍时间连续流动,均衡生产,减少加班加点突击生产和资源的浪费。

脉动装配生产线物流管控及其精准配送系统设计

脉动装配生产线物流管控及其精准配送系统设计

脉动装配生产线物流管控及其精准配送系统设计
常有超;解鹏飞;孔祥明
【期刊名称】《科学与信息化》
【年(卷),期】2024()9
【摘要】中航工业正在大力推广脉动装配生产线模式,这种新型的装配组织模式不仅可以大幅缩短飞机装配周期,还能够提升装配质量和效率。

脉动装配生产线的建
设将为移动生产线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物流管控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装配生产线。

该系统基于实际情况,提供了智能调度和控制方案,以保证待装配部件的高效和精确
装配。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常有超;解鹏飞;孔祥明
【作者单位】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基于脉动生产线的精益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2.民机机头系统脉动装配生产线规划与车间布局设计
3.脉动装配生产线物流管控及其精准配送系统设计
4.航空发动机脉
动装配生产线排产算法研究5.面向飞机智能脉动装配生产线的设备健康管理技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飞机装配生产线建设实施方案

飞机装配生产线建设实施方案

飞机装配生产线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实施飞机装配生产线的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1. 设定目标:明确飞机装配生产线的建设目标,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2. 调查研究: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研究,了解最新的飞机装配生产线建设技术和设备,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确定最适合的方案。

3. 设计规划:根据目标和调研结果,制定飞机装配生产线的设计规划。

考虑生产线的布局、设备配置、人员组织等因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采购设备:根据设计规划,采购适合飞机装配生产线的设备和工具。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并充分考虑设备的维护和升级。

5. 建设工厂:根据设计规划,建设适合飞机装配生产线的工厂。

考虑工厂的布局、设备安装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

6. 培训人员:培训员工熟悉飞机装配生产线的操作和维护。

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7. 运行测试:在建设完成后,进行飞机装配生产线的运行测试。

检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8. 启动运营:在测试通过后,正式启动飞机装配生产线的运营。

确保生产线运行顺畅,并且能够按时交付产品。

9.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改进飞机装配生产线的运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保持生产线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10. 建立监控机制:建立监控机制,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这些是我们建立飞机装配生产线的实施方案,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飞机装配生产线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营。

飞机部装总装过程和装配新技术(新)

飞机部装总装过程和装配新技术(新)

F/A-22飞机先进装配技术
F/A-22飞机的装配技术在整体装配理念
上突破不大,但采用了许多实用、成熟的装
配方法,并且在装配设计和装配过程中大量
应用了数字化技术,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F/A-22装配与前述移动装配线不同,分 为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和机翼分别进行, 而且还有专用的装配厂,如机器人喷涂、精 密钻削中心及相应的测试厂。
26/49
7.4新型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 F/A-22飞机先进装配技术
中机身装配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模块化装配方 法。中机身与其他部件对接前,中机身的3个
模块同时装配大大提高了效率。为了安装中机
身上容差配合要求高的零件,F/A-22上使用了
一种独特的装配方法,每个模块垂直放置,这
样,钻孔和安装紧固件都更加方便。
根据这种想法,波音工装部门很快发
现没有足够动力的自动导向车能够拖动飞
机及其保障设备,而且即使有这种动力车,
还需要定制,不仅要确定其安全性、可靠
性并需要大量的配件,这样,生产准备时 间将更长,费用更高。
20/49
7.3新型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波音飞机装配移动生产线的应用
这种方案的另一缺点是很难保证飞机
13/49
•13
7.3 新型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
波音飞机装配移动生产线的应用
飞机装配移动生产线的概念是由位于加利福尼亚
长滩生产波音717的波音分部最先提出的。波音生产 部门最初想象的移动装配生产线为: 7架飞机在牵引力作用下利用各自的起落架轮沿着 一条直线通过厂房,每架飞机及各自的保障设备和工 作站由一个动力车牵引前进。
设备的通用性应在80%以上。
31/49
7.5 新型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F-35飞机装配新方法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技术摘要: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各个企业机构对商用飞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生产线的生产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研发出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来提高飞机零件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规范并优化了传统的飞机总装生产流程,有效提高飞机总装工作的技术水平和装配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相关内容,然后对飞机数字化总装脉动生产线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1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相关内容1.1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概念及特点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是一种数字化的按节拍移动的一种飞机装配线。

这一生产线运用了精益的制造思想,采用自动化、数字化的技术思想,对传统装配过程中的某些流程进行了优化和重塑,实现按设定节拍移动物料的站位式装配作业。

此外,它还是一种有效地实现飞机批量生产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对生产节拍的要求不高,有一定的调整、修复时间,如果在生产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以在生产线上的下一个站位进行修复而不必停止整个生产线的运作,具有很强的容错性。

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具有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实现飞机制造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1.2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对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在新的发展阶段,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这一生产线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飞机制造行业了,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其他一些复杂产品的生产当中。

近些年来,飞机总装数字化脉动生产线的发展还有部件的装配优先于总装的发展趋势。

由于部件的装配技术含量较少、研究易于成功,而总装见效较慢,因此近些年来飞机部件数字化脉动装配生产线的发展较快。

另外,很多飞机制造企业已经在飞机或者是飞机发动机维修中广泛的应用了脉动生产线,这一举措可以有效的节约企业的成本,缩短飞机维修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装配线精益制造和飞机移动式装配线基于精益思想的飞机移动式装配线已成为飞机生产新模式,世界各大航空制造企业竞相采用。

飞机移动式装配线既是长期精益实践的成果,又对整个航空制造供应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适时地启动飞机移动装配技术研究,在航空制造中深入推行精益生产的理念、方法和文化是中国飞机制造向世界水平迈进的必由之路。

飞机移动生产线的需求二战期间的1940 年,美国政府下令福特汽车公司制造1200 架B24轰炸机。

福特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以后,由当初T 型车生产线的建造者出任B24 装配线的设计师。

他完全照搬了汽车生产的模式,建成了1 英里长的L 型装配线,共设28 个站位,每小时出产1 架飞机。

至二战结束,共装配8600 架B24,成为美国历史上产量最多的飞机。

大量生产飞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当时战争消耗引发的大量需求。

另外,当时的飞机相对简单,加上战争条件下,较少有客户化和构型变化要求,使B24 飞机制造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条件。

但是,现代的飞机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

因为飞机技术复杂化,总装涉及的专业多、工种多、人员多、物料多、工具工装型架多、技术文件多,总装过程组织困难。

加上社会和经济形势不稳定,无论是民机还是军机,都具有需求多变、构型多、相同构型产量少的特点,加大了飞机生产装备投入的风险。

因此传统上飞机总装一般采用机库式(或停车场式)装配。

机库式装配由多组工人并行作业,各架飞机的实际装配作业很难一致,难以保证质量,弊病很多。

因此飞机制造业产生了强烈的改进装配方式的需求。

最先出现的是由机库式向站点式过渡:设置多站位,在每个站位上装入一部分,由通用设备移动飞机到下一个站点,直至完成。

飞机在站位式装配中是一站一站地移动的,工人也有了比较合理的分组和分工,但是装配工作地的混乱局面并没能有本质的改观,受供应链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

移动装配线是第一次管理革命的产物,福特汽车的移动装配线成为工业化的标志之一。

移动装配线的基本要素是:零组件统一标准的互换性、工人精细分工、动作标准化工作,物料的精确到位、均衡和节拍,采用专用的固定生产线设施。

这种装配方式效率高,但专用设施投资大,缺少柔性受产品变化影响大,传统上只用于批量较大、产品结构简单的产品。

而飞机是典型的长周期、小批量生产的产品,装配技术又复杂,实行单架次构型管理,造成了飞机移动装配线在技术上、管理上、物流配送、投资大,都有难点。

怎样将大批量生产简单产品的流水线装配方式用在小批量复杂的飞机装配中?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就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现代飞机移动装配线第一条现代的飞机移动装配线是波音717 总装线。

当时认为波音717 是性能很好的支线客机,预测在20 年内有3000 架的市场预期。

这使得波音717 具备采用移动式装配的需求,并于2006 年初建成投产。

这条单件流、连续移动式装配线共有2 个用于机体对接的固定站位和6个总装的移动站位。

移动式飞机装配的直接效益是将原来需要20 架在制飞机减少到8~10 架,并缩短装配周期50%。

在支线客机制造商庞巴迪与巴西航空的竞争下,波音717 被迫于2006 年5 月停产,717 飞机共生产了156 架。

移动装配线运行了很短的时间。

但是,移动装配线的成功成为波音717 的重要历史遗产。

与717 同时期建设的是武装直升机Apache 的精益脉动装配线。

从1998 年到2008 年的10 年间,波音不断改进这条装配线,从直线形发展为U 型,最后是J 型;站位数从10 变为15 再回到10,终于获得了减少装配工时85% 的示范性的效果。

2005 年Apache 的U 型精益脉动装配线被授予美国精益生产的最高成就奖——新乡奖。

波音在这些成就的鼓励下,将移动式装配用到了它的所有的商用飞机,波音737、波音747(部装)、波音757、波音767、波音777 上。

其中,1998 年进行首次737 机身结构移动式装配的原理认证,使用完全配套、向工作点配送和看板等方法,缩短生产周期80%。

波音737 的总装移动线缩短总装配周期46%。

美国精益航空创新计划(LAI)称737 移动线是“精益和高效率生产的模范”。

777 的U 型移动线从2006 年开始建设,采用逐步的让每个装配阶段“具备移动能力”的方式,于2010 年1月实现全线同步移动,标志着全部建成。

它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集成式移动装配线。

正在试生产的787 梦幻机,也建立了移动装配线。

波音的P8A 反潜电子侦察机预期总产量也就在100~200 架之间,也采用了移动总装配线生产。

最引人瞩目的是2008 年8 月波音宣布,它开通了有13 个站位的卫星精益脉动装配线生产。

在新的精益脉动生产线上生产的第一颗卫星是为美国空军制造的GPS 系统的IIF 卫星。

波音今后所有的卫星生产都将采用新的方法(当时卫星的订货量为12 颗)。

波音冲破了传统的多品种小批量飞机生产不能采用移动式生产线的禁锢,它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世界各大飞机制造商。

空客、庞巴迪、巴西航空都为新机建立移动或脉动装配线。

英宇航(BAE)承担着F35 生产的大约1/3 的工作量,BAE 通过价值流分析,缩短了装配过程,实行单件流布置的移动生产线。

英宇航建立了按架次成对移动的空客机翼总装脉动线和支持车间,达到日产 1 架的目标。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连从事发动机维修的德国汉莎航空也于2010年建成用于CFM 发动机维修的发动机分解和装配的脉动的生产线。

移动装配线正在被航空航天制造业所普遍采用。

新飞机生产模式的诞生在航空和军工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使用精益生产的装配方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移动式装配线成为飞机生产乃至军工生产的新模式。

精益的移动式装配成为一种先进的制造和管理技术。

甚至成为航空生产系统先进性的标志。

和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方式相同,飞机移动式装配已经成为飞机生产的“标准”模式。

之所以将移动式装配作为一种新的飞机生产模式,是因为该模式能产生以下效果:·效率高,缩短了周期和装配工时;·缩小了飞机总装厂房所占用的面积,并且减少了飞机生产中的投资;·改善了装配工作地的环境,使作业标准化,更易保证质量和生产安全;·对整个企业和整个飞机生产供应链起着规范和拉动作用;·在建立移动线中采用的新工艺方法和新装备技术,促进了飞机装配技术的发展。

移动式装配线是一个单件流过程,要求连续的物流供给。

总装配的移动节拍将拉动整个企业和供应链的生产步伐。

生产计划管理由装配拉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拉式生产,并严格与总装配节拍同步。

实现飞机移动装配将彻底颠覆传统的企业运行的理念、状态及文化。

精益思想是移动装配线的灵魂波音在总结移动装配线成功的因素时,总是提到是波音十几年来致力于实行精益生产的成果。

精益生产是成功建立飞机移动装配线的基础,移动装配线的运行又是对整个波音生产模式的巨大推进。

波音从在建立波音717 移动线时开始,就强调了实行精益制造的3 个基本原则:客户同步节拍生产、单件流和拉式生产。

波音还认为构建移动装配线的最大挑战是从传统的推式计划管理向精益的拉式计划管理模式的转变。

因此,波音特别关注几个成熟的精益生产的方法:(1)生产线的均衡性;(2)工作过程标准化;(3)现场可视化控制;(4)零件和工具派送到使用点;(5)建立供给线。

波音在所有涉及到飞机移动式装配线的成功案例时,例如介绍他们的Apache 武装直升机脉动装配线时,都将波音长期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成功和企业精益文化的积累作为首要因素。

与之同步,实现移动式装配又是对精益制造的深化。

波音称:通过移动装配线,波音的精益旅程从“摘低枝果子”向纵深的整个企业同步节拍生产推进。

建立精益飞机移动装配线的规划波音移动装配线的建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深化精益生产的实施过程,几乎包括了运用精益生产所有方法。

波音737/757 移动装配线的建造过程有9 个步骤:(1)分析价值流图Value StreamMapping(VSM)。

价值流图分析是建立移动装配线的总体设计。

在建立移动装配线之初,波音首先绘制飞机总装的现行价值流图,通过分析,消除浪费,并将装配过程的改进纳入,设计出新的价值流图。

价值流图VSM 是国外应用最广的价值流和办公室流程分析和重建的方法,它以简单、直观、半定量化的分析和无限的扩展能力,在广大企业中实地应用,VSM 也是精益企业的基本功。

(2)平衡生产线。

按站位、天和班次进行生产线的平衡。

从主生产计划MPS 开始,做到多机种的均衡交付,企业内部和外部供应链的均衡生产。

(3)标准化工作。

规范飞机装配每一项作业,乃至动作、时间。

没有标准化工作就没有生产的节拍,没有节拍就没有建立移动式装配线的基础。

(4)工作地可视化。

由于移动装配线是在车间里移动的,工作地区块线条的可视化就格外重要。

车间地面的区划不仅规范了物料存放的位置,还是飞机首尾相接列队移动、供料和补给路线的“交通标志”,成为移动装配线的组成部分之一。

现场的双面显示屏或安灯、灯箱,警告消息,同时面向装配线和支持车间。

协同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系统实时地对加工或库房的拉动需求、零组件配套需求。

作业工人的个性化门户提供作业指导书的无纸化显示、装配过程数据采集、线上每架机的装配进度需求等。

(5)完全配套。

完全配套是将指定飞机架次、在各个装配站位(或者装配指令、工序)所需要的物料、工具工装、辅料以及消耗材料一起按照装配顺序摆放在配送箱或配送板上,待需要时一次送上。

在移动式装配线上,不允许零件、工具、辅料的分别配送。

(6)建立配送线。

配送线将准备好的完全成套件,按指定的架次、在指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路线送到指定的地点。

(7)突破原有流程,重新设计主装配过程。

流程的改进和价值流图分析是反复循环进行的。

在进行装配线的未来状态设计时,必须有装配过程的改进,才能到达各站位节拍一致,实现同步移动的效果。

重新设计装配过程才能大幅度的减少装配周期。

在波音737 建立移动装配线时所创造了“座椅提升机”等新的工装和作业方式。

(8)形成过渡的“脉动生产线”。

移动装配线的有 2 种移动方式:连续移动和脉动。

从机械构造观点,脉动线和连续线各有繁简。

从管理角度看,采用连续移动还是脉动不仅是生产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的适应性问题。

脉动和连续移动的差异之一是:脉动可以设定非增值的缓冲时间,当生产管理水平跟不上时,留有一定的间歇等待。

发现问题未处理完则不移动,或者留给下一个站位去完成。

随着后援的成熟,逐步将脉动节拍加快。

可以将脉动式作为一种过渡形式。

连续移动和脉动另一个重要差异是直觉的震撼效应不同。

移动装配线上首尾相接飞机的移动,让所有在现场的人都直接感觉到移动线承载着整个生产过程的震撼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