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它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发展 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体育的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 指出了它归属范畴,同时也把它与相似的社 会文化活动区分开来。
当代体育的基本构成:
主要由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 三部分组成。
三者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25
一专业的整个概念系统中才能加以规定。
概念的功能:
概念是科学认识的成果。 概念是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概念是学术交流的基本工具。
26
二、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体育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体育”一词的 出现是比较晚的。
在体育一词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之前,世 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的称谓都不相同。
9
如何透过表面现象 揭示体育现象的本质特征?
本质的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 的线索:寻找特殊性。
体育和非体育现象在本质上什么样不同? 在这些特征中,哪些是特殊而主要的?
10
两个视角下的体育:
抽象的视角下: 一种关于身体运动的文化现象
(宏观体育现象包括:体育思想、体育制度、 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内容等)
体育现象与非体育现象相区别的特征不仅 是身体运动,更重要的是身体运动的目的。
人、运动、目的是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 体育在本质上是三个要素的有机融合。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体育的本质。
16
二、体育的本质
1、人是体育的物质前提和最终归宿
(1)人的有机体是运动的物质前提
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首先 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的有机体是运动的载体,离开 了有机体以及有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的 存在,人的运动便不复存在。
24
术语
标记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术语的基本特征是:
①专业性: 术语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的,所以通行
范围有限,使用的人较少。
②科学性: 术语的语义范围准确,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
③单义性: 术语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是单义的。有少数术
语属于两个或更多专业。
④系统性: 在一门科学或技术中,每个术语的地位只有在这
35
体育
学校体育
社会体育
竞技体育
(大众体育)
体育课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 身体锻炼 身体娱乐 业余竞技体育 职业竞技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学校体育的概念:
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 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 知识、技术、技能,进而促进身心全 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人的重要方面。
体育一词的首次出现于1760年。 “体育”(Education Physique)和“肉体教育”(Education
Corporal), 形式不同,但都是指对儿童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的含义。 1762年,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书中也使用了“体育”一词, 描述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 此后,“体育”一词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到19世纪,世界 上教育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教育, 它最早的含义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关于体育概念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起, 一直是各国体育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问 题。但是,鉴于体育运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学者 本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关于体育 概念的界定仍然是见仁见智。
三、体育概念的界定
立足于现实的体育运动实践,体育概念的界定 应为: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和手段,以 促进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 进步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27
古代:
古希腊: 类似体育活动往往用“体操”表示。它的含义不同于现 在,包括当时进行的所有身体操练,如拳击、跳跃、奔跑、 投掷和角力等。也有的国家称“舞蹈”、“竞技”、“游戏”
等。
中 国: 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生”、“导引”、“武术” 等词来
标记。
上述表述方式具有随意性和自发性特征。
28
近代:
39
三者之间的相同点—— 形式(身体运动) 不同点—— 目的、过程、方法等
区别
类型
学校 体育
目的Fra Baidu bibliotek
增强体质 掌握三基 传递文化
组织 形式
方法 对象
内容
制度
运动强
时空 度与运 动难度
班级
教学
学生
经筛选的适 合学生身心
强制性
特点的运动 (教育制度)
专门性
中等
竞技 体育
大众 体育
40
挑战极限 战胜对手
运动队 训练 运动员
第一节 体育的本质
一、本质的内涵 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根据,是事物的
根本属性。 根本属性,是指在一种事物的多种属性
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能够决定事物之所 以是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的属性—独特性。
8
科学认识的任务:
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握事物规律, 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
了解体育本质的目的即在于此
正规性 竞技性
强制性
高度
高
取得成绩 俱乐部 竞赛
的运动 (竞技规则) 专门性
锻炼身体 休闲娱乐
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 团体
锻炼 玩
社会 成员
经筛选的
适合各年龄、 职业人群特 点的运动
自主性
随意性
适宜
是目的使人和运动发生了联系后,体育才 成为一种新质的现象。
21
人所特有的意识的产物
人在长期的身体运动实践活动中,
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体运动对自 己存在发展的意义,并开始有意识 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运动来实现 特定 的目的——人类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结构、功能、身心 发展规律;身体运动规律认识的深 化,其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
这是体育吗?
13
2、为了改造自然必需的身体运动
劳动中的身体运动:
农民种地、工人体力劳动动作等。动作的形式依生产劳
动的需要和使用工具而定。
这是体育吗?
14
3、与生活、生产劳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为了 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专门进行的身体运动。
塑身中的运动
休闲中的运动
教育中的运动
竞技中的运动
15
上述分析结果:
37
竞技体育的概念:
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 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 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 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38
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概念:
是指公民在余暇时间,自愿 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过快乐 生活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身体运 动。包括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29
在我国,自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和瑞典体操传入我国。 随后在兴办的洋学堂中设置了“体操科”。1902年左右, 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内容由单一 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 排球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不能把学校体育课称体操课了, 必须厘清概念层次。
具象的视角下: 一种独特的身体运动现象
(微观的体育现象指:各种形式的身体运动)
11
人类的身体运动,从目的上看, 大致分为三种:
1、为了维持生存必需的身体运动 2、为了改造自然必需的身体运动 3、为了完善自身必需的身体运动
12
1、维持生存必需的身体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运动: 如走、跑、站立、举、放、上 下台阶、身体的转动、身体的弯 曲等。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
它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
4
2、学科性质
按照研究对象可将科学分为三类: 对象—自然—自然科学
(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 对象—社会—社会科学
(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对象—思维—思维科学
(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
5
3、结构体系(内容结构)
概述——论述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属性、 基本特征;
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 科”改为“体育课”。“体育”一词成了标记学校中身体 教育
的专门术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体育的内容、形式以 及它的影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原来作为学校身 体教育的范畴,尤其表现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的迅猛崛起。因此,如果还用从属于教育范畴的 旧概念,即体育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教育,来框 定高速发展的体育运动显然是不适宜的,体育的 外延随之拓展。
真正体现着“以人为本”。
19
2、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内容和 外在表现形式
各类身体运动(项目)共同构成了体育的 内容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人就是在参与各种各样身体运动(空间位 移或内部代谢加强)过程中实现着独特的 目的。
20
3、目的性将人和运动融合为体育
如前所述,运动是体育的内容、手段和外 在表现形式,没有运动便没有体育,但是,运 动还不是体育,只是体育之前的事实和现象, 运动与体育并无必然联系。
历史——探讨体育现象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规律; 现实——研究体育的本质论、方法论、结构论、过程
论、制度论、价值论、目的论; 未来——分析体育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社会的
体育景象; 科学与研究——介绍体育科学、体育科学研究的
基本特征。
6
第一章 体育的本质
主要内容: 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概念
7
22
体育的本质:
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 身体运动,而作用于人自身,促进人自 身完善(身心)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23
第二节 体育的概念
一、概念及其意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 式,是理性思维的产物,代表并反映 客观事物。
概念具有发展性特征。
概念需要用术语进行表达,术语是概 念的外在形式。
17
(2)体育是 创造的
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类为了满足自身
生存、发展需要而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并创造 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体育就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创造出的有 关身体运动的文化现象。
18
(3)体育是为人创造的
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现象和各种活动 中,“体育”具有鲜明的“为我性”特 征。
体育的目的直接指向是:“人类”自身 (身心)的发展问题。
体育概论
曹继红
课程性质与考试方式
性质:专业基础课(导论性质) 学时:32学时 考试:(1)平时成绩10%(出勤)
(2)作业20%(准时、质量) (3)闭卷考试70% 任何一项成绩不及格,不计算总成绩。
2
绪论
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2、学科性质 3、结构体系
3
1、研究对象
宏观的体育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体育运动,
它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发展 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体育的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 指出了它归属范畴,同时也把它与相似的社 会文化活动区分开来。
当代体育的基本构成:
主要由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 三部分组成。
三者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
25
一专业的整个概念系统中才能加以规定。
概念的功能:
概念是科学认识的成果。 概念是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概念是学术交流的基本工具。
26
二、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体育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体育”一词的 出现是比较晚的。
在体育一词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之前,世 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的称谓都不相同。
9
如何透过表面现象 揭示体育现象的本质特征?
本质的内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 的线索:寻找特殊性。
体育和非体育现象在本质上什么样不同? 在这些特征中,哪些是特殊而主要的?
10
两个视角下的体育:
抽象的视角下: 一种关于身体运动的文化现象
(宏观体育现象包括:体育思想、体育制度、 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内容等)
体育现象与非体育现象相区别的特征不仅 是身体运动,更重要的是身体运动的目的。
人、运动、目的是构成体育的基本要素。 体育在本质上是三个要素的有机融合。 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体育的本质。
16
二、体育的本质
1、人是体育的物质前提和最终归宿
(1)人的有机体是运动的物质前提
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首先 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的有机体是运动的载体,离开 了有机体以及有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的 存在,人的运动便不复存在。
24
术语
标记各个专门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
术语的基本特征是:
①专业性: 术语是表达各个专业的特殊概念的,所以通行
范围有限,使用的人较少。
②科学性: 术语的语义范围准确,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
③单义性: 术语在某一特定专业范围内是单义的。有少数术
语属于两个或更多专业。
④系统性: 在一门科学或技术中,每个术语的地位只有在这
35
体育
学校体育
社会体育
竞技体育
(大众体育)
体育课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 身体锻炼 身体娱乐 业余竞技体育 职业竞技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学校体育的概念:
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 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 知识、技术、技能,进而促进身心全 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人的重要方面。
体育一词的首次出现于1760年。 “体育”(Education Physique)和“肉体教育”(Education
Corporal), 形式不同,但都是指对儿童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的含义。 1762年,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书中也使用了“体育”一词, 描述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 此后,“体育”一词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到19世纪,世界 上教育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教育, 它最早的含义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关于体育概念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起, 一直是各国体育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问 题。但是,鉴于体育运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学者 本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关于体育 概念的界定仍然是见仁见智。
三、体育概念的界定
立足于现实的体育运动实践,体育概念的界定 应为:
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和手段,以 促进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 进步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27
古代:
古希腊: 类似体育活动往往用“体操”表示。它的含义不同于现 在,包括当时进行的所有身体操练,如拳击、跳跃、奔跑、 投掷和角力等。也有的国家称“舞蹈”、“竞技”、“游戏”
等。
中 国: 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生”、“导引”、“武术” 等词来
标记。
上述表述方式具有随意性和自发性特征。
28
近代:
39
三者之间的相同点—— 形式(身体运动) 不同点—— 目的、过程、方法等
区别
类型
学校 体育
目的Fra Baidu bibliotek
增强体质 掌握三基 传递文化
组织 形式
方法 对象
内容
制度
运动强
时空 度与运 动难度
班级
教学
学生
经筛选的适 合学生身心
强制性
特点的运动 (教育制度)
专门性
中等
竞技 体育
大众 体育
40
挑战极限 战胜对手
运动队 训练 运动员
第一节 体育的本质
一、本质的内涵 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根据,是事物的
根本属性。 根本属性,是指在一种事物的多种属性
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能够决定事物之所 以是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的属性—独特性。
8
科学认识的任务:
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握事物规律, 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
了解体育本质的目的即在于此
正规性 竞技性
强制性
高度
高
取得成绩 俱乐部 竞赛
的运动 (竞技规则) 专门性
锻炼身体 休闲娱乐
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 团体
锻炼 玩
社会 成员
经筛选的
适合各年龄、 职业人群特 点的运动
自主性
随意性
适宜
是目的使人和运动发生了联系后,体育才 成为一种新质的现象。
21
人所特有的意识的产物
人在长期的身体运动实践活动中,
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体运动对自 己存在发展的意义,并开始有意识 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运动来实现 特定 的目的——人类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结构、功能、身心 发展规律;身体运动规律认识的深 化,其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
这是体育吗?
13
2、为了改造自然必需的身体运动
劳动中的身体运动:
农民种地、工人体力劳动动作等。动作的形式依生产劳
动的需要和使用工具而定。
这是体育吗?
14
3、与生活、生产劳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为了 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专门进行的身体运动。
塑身中的运动
休闲中的运动
教育中的运动
竞技中的运动
15
上述分析结果:
37
竞技体育的概念:
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 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 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 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38
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概念:
是指公民在余暇时间,自愿 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过快乐 生活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身体运 动。包括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29
在我国,自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和瑞典体操传入我国。 随后在兴办的洋学堂中设置了“体操科”。1902年左右, 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内容由单一 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 排球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不能把学校体育课称体操课了, 必须厘清概念层次。
具象的视角下: 一种独特的身体运动现象
(微观的体育现象指:各种形式的身体运动)
11
人类的身体运动,从目的上看, 大致分为三种:
1、为了维持生存必需的身体运动 2、为了改造自然必需的身体运动 3、为了完善自身必需的身体运动
12
1、维持生存必需的身体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运动: 如走、跑、站立、举、放、上 下台阶、身体的转动、身体的弯 曲等。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
它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
4
2、学科性质
按照研究对象可将科学分为三类: 对象—自然—自然科学
(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 对象—社会—社会科学
(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对象—思维—思维科学
(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
5
3、结构体系(内容结构)
概述——论述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属性、 基本特征;
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 科”改为“体育课”。“体育”一词成了标记学校中身体 教育
的专门术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体育的内容、形式以 及它的影响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原来作为学校身 体教育的范畴,尤其表现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的迅猛崛起。因此,如果还用从属于教育范畴的 旧概念,即体育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教育,来框 定高速发展的体育运动显然是不适宜的,体育的 外延随之拓展。
真正体现着“以人为本”。
19
2、身体运动是体育的手段、内容和 外在表现形式
各类身体运动(项目)共同构成了体育的 内容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人就是在参与各种各样身体运动(空间位 移或内部代谢加强)过程中实现着独特的 目的。
20
3、目的性将人和运动融合为体育
如前所述,运动是体育的内容、手段和外 在表现形式,没有运动便没有体育,但是,运 动还不是体育,只是体育之前的事实和现象, 运动与体育并无必然联系。
历史——探讨体育现象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规律; 现实——研究体育的本质论、方法论、结构论、过程
论、制度论、价值论、目的论; 未来——分析体育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社会的
体育景象; 科学与研究——介绍体育科学、体育科学研究的
基本特征。
6
第一章 体育的本质
主要内容: 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概念
7
22
体育的本质:
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 身体运动,而作用于人自身,促进人自 身完善(身心)的一种文化实践活动。
23
第二节 体育的概念
一、概念及其意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 式,是理性思维的产物,代表并反映 客观事物。
概念具有发展性特征。
概念需要用术语进行表达,术语是概 念的外在形式。
17
(2)体育是 创造的
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类为了满足自身
生存、发展需要而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并创造 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体育就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创造出的有 关身体运动的文化现象。
18
(3)体育是为人创造的
在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现象和各种活动 中,“体育”具有鲜明的“为我性”特 征。
体育的目的直接指向是:“人类”自身 (身心)的发展问题。
体育概论
曹继红
课程性质与考试方式
性质:专业基础课(导论性质) 学时:32学时 考试:(1)平时成绩10%(出勤)
(2)作业20%(准时、质量) (3)闭卷考试70% 任何一项成绩不及格,不计算总成绩。
2
绪论
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 2、学科性质 3、结构体系
3
1、研究对象
宏观的体育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