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面瘫

合集下载

“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

“面瘫”不要怕,中医治疗有妙招面瘫的医学名称是面神经麻痹,该疾病由于麻痹类型不同,其发病原因也不同。

医学上根据损伤的的部位不同将面神经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和炎症等,其病变位置位于面神经核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病灶集中在侧脸的下部分肌肉麻痹;周围性面瘫的主要病变位置是面神经核和面神经,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感染造成的病变,使得患者的面部表情不能自随其心,呈瘫痪样式,且额纹消失。

该面瘫类型主要包括贝尔麻痹和永久性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目前在临床上尚不能确定具体原因、没有伴随其他体征和症状的非复杂性周围神经麻痹,一般认为,该面瘫神经的原因是面部神经部分出现了急性化脓炎针导致的;永久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肿瘤的迫力和压力波及面神经和外科以及手术的意外损伤导致的不可明的面神经麻痹。

1.面瘫的主要病因和好发人群1.主要病因和症状针对面瘫的主要病因,临床主要总结出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病变、面神经血管受压、耳源性损伤、神经性损伤和中毒。

一般认为,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和炎症等引起的面瘫类型称之为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该类面瘫的疾病表现是从上到下的鼻唇沟变浅,露出牙齿时,口角出现下垂现象,无法做出吹口哨鼓起腮帮子的动作;严重时可以导致轴索变形,由于非特异炎症导致的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引起该类症状的主要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骨性的面神经仅限于面神经通过,因此,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和水肿,就很容易导致神经受压,进而导致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以及耳部损伤,外伤和手术史引发的面神经损伤,酒精中毒和长期接触毒物,引发代谢障碍,比如常见的糖尿病和维生素缺乏。

以上都是会引发面神经瘫痪的诱因。

面瘫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的僵硬和不自然,前额的皱纹消失,无法进行皱额蹙眉动作,眼裂闭合出现障碍,闭眼时眼球不以正常位置摆放,临床称之为贝尔征;鼻唇沟平坦但口角下垂,在进行微笑和露出嘴角动作时,口角下坠和面部歪斜现象十分明显;进行鼓腮和吹口哨时,侧口唇不能正常闭合而出现漏气情况;吃东西的时候,食物残渣时常滞留于病侧的连接间隙里,并伴随有口水从该侧淌下,泪液不由自主的外溢;面神经麻痹发病期间,在存在眼泪不自主流出的同时,还有着眼睛干涩导致不能正常分泌眼泪的病症,这带给患者的眼部及其身体危害十分严重;面神经患者绝大部分会出现泪腺分泌障碍的情况,主要是指面部神经麻木的那一只眼睛的泪腺会分泌量过少,以致有干涩的病症,但是另外的一侧却可以正常的分泌眼泪的面神经病症。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是一种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常常导致面部表情和说话困难。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面瘫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面部功能。

1.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素,以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

此外,还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神经再生。

2. 物理疗法: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颜面肌肉按摩、面部肌肉运动训练和电刺激。

这些疗法可以帮助加强面部肌肉,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3.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刺激面部经络和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结合西医治疗可以综合调理全身和面部功能。

中药可以通过改善体内气血运行和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5. 营养补充: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对于面瘫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ω-3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面部肌肉的健康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6. 心理支持:面瘫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自尊心下降和社交困难。

及早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困境,增强自信心,提高康复效果。

总之,面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进行选择。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恢复面部功能的关键。

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面瘫病西医病名:面神经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 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 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鉴别诊断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四、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 .体针⑴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

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
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的进步。

虽然说人的物质生活等方面都没有问题了,但是人们还是会因为一些身体上的疾病给自己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的进步。

虽然说人的物质生活等方面都没有问题了,但是人们还是会因为一些身体上的疾病给自己带来伤害和折磨,其中就有大家所了解的面瘫这个疾病,而很多的疾病在治疗后都是后遗症出现,对于面瘫也是如此。

所以下面去了解下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
1、中药治疗。

主要是汤药,汤药主要是见效慢,有时候会耽误病情,但是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方法,也是有效果的。

2、西药治疗。

虽然吃西药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效果迅速,但是其副作用很大,需要谨慎选择,而且使用后,整个身体的抵抗力都会下降。

3、可以接受针灸治疗,注意“浅刺”,因为表情肌在浅层,深层是咀嚼肌,面瘫是面神经支配的表情肌瘫痪的问题。

针灸是中医的精髓,但是针灸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太高,现代社会,能真正精通针灸的老中医太少了,所以选择还是慎重为好。

4、对于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也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扩血管药物、激素及局部理疗等大多能在一个月内恢复。

5、面瘫较易复发故冬春交替季节,病人要注意不能疲劳过度,吹空调时切忌直接吹风,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同时保持情绪乐观,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通过上文的介绍后,大家也知道了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

这个面瘫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稍微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不注意就会引起不适。

希望大家在出现面瘫后遗症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面瘫病西医病名:面神经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鉴别诊断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四、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1)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中药熏蒸治疗周围型面瘫中医科

中药熏蒸治疗周围型面瘫中医科
研究和开发。
宣传推广不够
中药熏蒸治疗周围型面瘫的宣 传推广还不够,需要加强宣传
和推广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中药熏蒸治疗 周围型面瘫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加快,未来中药 熏蒸治疗周围型面瘫有望在国际上得到更
中药熏蒸治疗周围型面瘫中医科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药熏蒸治疗原理及作用 • 诊疗流程及操作规范 • 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估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中药熏蒸治疗周围型面瘫的 原理、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提供 有效的治疗选择。
背景
周围型面瘫是中医科常见病之一 ,中药熏蒸治疗作为传统中医疗 法,在面瘫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
心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 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提高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眼部并发症处理
如发生眼部感染,应及时就医, 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药物治疗。
口腔并发症处理
定期清洁口腔,可使用口腔消毒 剂,如发生口腔溃疡等,可使用
局部药物治疗。
心理并发症处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 理干预,如必要时,可请心理医 生协助治疗。同时,家属也应给 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
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性地进行血常 规、尿常规、生化、头颅CT或MRI 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明确诊断为周围型面瘫。
操作规范
熏蒸设备准备
检查熏蒸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电源安 全,根据治疗需要调节好温度和时间。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的麻痹,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甚至影响到说话、吃东西等日常生活功能。

传统中医药认为,面瘫是由于气血不畅、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土方法来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面瘫的土方法,希望对面瘫患者有所帮助。

1.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白芷、熟地黄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浸湿干净的毛巾,然后将毛巾敷在患部,用火烤热,使药液的药性能够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每天坚持使用中药熏洗法,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2. 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

中医认为,面瘫与面部经络的气血不畅有关,因此通过按摩面部的穴位,可以促进面部经络的畅通,有助于治疗面瘫。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合谷穴、四白穴等,可以通过指压、推拿等方式进行按摩。

按摩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面部肌肉。

3. 中药熏蒸法中药熏蒸法是一种通过中药的药性来刺激面部肌肉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桂枝、白芷、川芎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蒸汽蒸面部,让药性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中药熏蒸法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的痉挛,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效果。

4. 饮食调理法中医认为,饮食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作用。

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生姜、红糖等。

同时,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面部肌肉的痉挛。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面瘫患者加快康复的速度。

5. 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白芷、熟地黄等,然后将这些中药材煎煮成药液。

接着,用药液浸湿干净的毛巾,然后将毛巾敷在患部,用火烤热,使药液的药性能够渗透到面部肌肉中。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患者面部表情失常,表现为面部肌肉麻痹,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等症状。

中医认为,面瘫病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气血不足等引起的,治疗面瘫病需要根据病情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医诊疗方案,采用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将介绍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首先,针灸治疗是面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通过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阳辅、合谷、迎香、四白等,针刺后配合良好的操作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面部肌肉的麻痹情况,恢复面部表情的正常功能。

其次,中药治疗也是面瘫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中医药认为,面瘫病的发生与气血不足、风寒湿热等因素有关,因此可以采用益气活血、祛风散寒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黄芪、桂枝等,这些药物可以调理气血,祛除风寒湿热,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患者的情志和饮食。

面瘫病患者常常伴有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情况,中医认为,这些因素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规律,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总之,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通过针灸、中药治疗以及情志调理和饮食调理等手段,可以有效缓解面瘫病的症状,促进病情的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运用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诊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健康。

面瘫中药治疗方法

面瘫中药治疗方法

面瘫中药治疗方法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药在治疗面瘫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
1. 川芎炮姜汤:川芎、当归、白芍、炮姜等中药组成的汤剂,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面瘫。

2. 五灵脂散:由桃仁、红花、没药、冰片等中药组成的散剂,具有温通络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面瘫。

3. 陈李济氏脑脉通胶囊:该中药是由多种中药草药组成的,具有活血化瘀、开窍通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脑血栓引起的面瘫。

4. 千金健脑丸:由何首乌、黄精、酸枣仁等中药组成的丸剂,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养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瘫。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面瘫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的面瘫病因和病情可能需要不同的中药配方。

此外,中药治疗面瘫通常需要长期坚持,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

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

新晃中医院针灸科面瘫(口僻)的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稿)面神经炎是指面神经管内段的非化脓性炎症。

本病原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后的一种变态反应性损害,或因寒冷刺激导致面神经营养性血管收缩、缺血,而后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所致。

人群患病率约40/10万,多见于青壮年。

我们从中医角度认为,本病由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热,邪入脉络,或风痰阻络所致。

依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诊断定为“口僻”(“面瘫”)。

一.临床诊断与分期(一)临床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证候诊断方面分为四型:1)风寒袭络证2)风热袭络证3)风痰阻络证4)气虚血瘀证2.西医诊断:参照《实用内科手册》:1)急性起病,病前可有着凉“感冒”史。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与体征:如患侧闭眼无力,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健侧,患侧鼻唇沟变浅,流涎,鼓腮无力,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残渣滞留于颊部等。

3)可能出现下列伴随症状:舌前2/3味觉丧失,唾液分泌减少,乳突部疼痛,听觉过敏,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

以上诊断要点中,根据急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如闭眼无力、口角向健侧歪斜等,排除其他周围性面瘫的可能,一般即可确诊本病。

注意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性面瘫、吉兰-巴雷综合征、桥小脑角肿瘤、腮腺病变等相鉴别。

可据情况选作以下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头部CT;面肌电图,(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基本治法为祛风通络,疏调经筋,至中后期据情况加用补益气血、濡养经筋之法。

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牵正、地仓、承浆、合谷、太冲。

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风热袭络证加曲池;风痰袭络证加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流泪多者加睛明。

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面部肌肉出现麻痹,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侵袭面部经络,导致面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常采用中药进行治疗,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面部神经功能。

下面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际经验,对中药治疗面瘫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一、中药治疗原则中医治疗面瘫的原则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调和气血,恢复面部神经功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师可以开具不同的中药处方。

比如,对于寒湿型面瘫,常用祛风散寒的药物如桂枝、白芷、川芎等;对于湿热型面瘫,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黄连、黄芩、栀子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赤芍、桃仁、牛膝等,以加快面部神经的修复。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面瘫的关键是综合施治,根据具体病情开具合理的中药处方。

在我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面瘫患者,通过中药治疗的疗效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下是我对其中一例患者的观察案例:患者李女士,55岁,因右侧面部麻痹1个月来就诊。

患者反映,于1个月前开始右侧面部麻痹,面部表情不对称,闭眼不全,口角歪斜,饮水吞咽困难,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困扰。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后,我初步诊断为右侧面瘫,为了恢复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决定采用中药治疗。

我给患者开具了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中药处方,包括当归、川芎、红花、黄芩、黄连等药物。

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且配合针灸治疗。

经过1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闭眼情况明显好转,口角歪斜减轻,饮食吞咽困难有所缓解。

患者的情绪也逐渐好转,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

随后,我对患者进行了持续的中药治疗和针灸调理,直至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通过以上案例观察可得出结论,中药治疗面瘫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施治,选用适当的中药处方,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面瘫中药治疗治疗方法

面瘫中药治疗治疗方法

面瘫中药治疗治疗方法
面瘫是一种面部肌肉瘫痪的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

以下是面瘫中药治疗的常用方法:
1. 草果: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邪引起的面瘫。

2. 巴戟天:具有滋肾壮阳、活血祛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面瘫。

3.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面瘫病程较长、气血不足、血瘀的患者。

4. 白芷: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面瘫伴有寒湿症状的患者。

5. 防风通络丸:该药方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舒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面瘫。

中药治疗面瘫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选择和调配,建议进行中医诊断后再进行治疗,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此外,中药治疗面瘫通常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同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针灸等,以加快康复进程。

面瘫中药治疗方案

面瘫中药治疗方案

面瘫中药治疗方案引言面瘫是一种表情肌麻痹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和心理困扰。

传统中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在面瘫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面瘫中药治疗方案,包括常用的中药方、药物的配伍原则以及中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中药方案方剂引入中药治疗面瘫常常采用中药方剂的方式,将多种药材组合使用,以起到综合调理和疗效增强的作用。

主要方剂1.五脏六腑病证配伍学–组成:黄芪、白芍、茯苓、朱砂等–主治:适用于面瘫病程较长,且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

2.脑神经功能恢复汤–组成:红花、白芍、桃仁、熟地等–主治:适用于面瘫病程不深,属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

3.槐米汤–组成:槐花、泽泻、大腹皮等–主治:适用于面瘫病程不深,病情属于湿热蕴结型的患者。

药物的配伍原则中药治疗面瘫需要遵循一定的配伍原则,以确保药物的配伍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

1.药性相克与相似原则–药性相克:禁忌同时使用有相克关系的草药,避免药物之间产生中和作用降低疗效。

–药性相似:药性相似的中药配伍使用可以增强疗效,例如配伍益气药和益气药。

2.主副药相互配伍原则–主药:对病因起主导作用,治疗病症的关键。

–副药:起辅助治疗作用,帮助主药发挥最大效果。

3.药物味道与性味相宜原则–药物味道:包括酸、甘、苦、辛、咸等。

–药物性味:包括寒、凉、温、热等。

–药物的味道和性味应与疾病的特点相适应,按需搭配使用。

中药治疗注意事项在面瘫中药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辨证施治–面瘫病因复杂,治疗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类型的面瘫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按时服药–中药需要坚持按时服用,确保药物的稳定疗效。

3.配合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与中药治疗面瘫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强治疗效果。

4.饮食调理–饮食应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减轻面瘫症状。

结论中药在面瘫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恰当使用中药方剂及遵循配伍原则,可以有效改善面瘫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面瘫的特效中药治疗方案

面瘫的特效中药治疗方案

一、内服中药治疗方案1. 基本方剂组成:川芎15g、白芍15g、当归15g、黄芪20g、桂枝10g、白附子10g、全蝎10g、蜈蚣2条、僵蚕10g、炙甘草10g。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益气养血。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 加减法(1)若患者伴有头痛、项强,可加羌活10g、独活10g,以加强祛风通络之力。

(2)若患者伴有肢体麻木、乏力,可加党参15g、枸杞子15g,以益气养血。

(3)若患者伴有口眼歪斜较重,可加地龙10g、僵蚕10g,以加强通络之力。

(4)若患者伴有眼睑闭合不全,可加白僵蚕10g、蝉蜕10g,以加强祛风止痉。

(5)若患者伴有大便干结,可加大黄10g、芒硝10g,以通便泄热。

二、外敷中药治疗方案1. 基本方剂组成:白附子30g、白僵蚕30g、全蝎30g、蜈蚣30g、细辛20g、川芎20g、白芷20g。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用白酒适量调匀,敷于患侧面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2. 加减法(1)若患者伴有头痛、项强,可加羌活20g、独活20g,以加强祛风通络之力。

(2)若患者伴有肢体麻木、乏力,可加党参30g、枸杞子30g,以益气养血。

(3)若患者伴有口眼歪斜较重,可加地龙20g、僵蚕20g,以加强通络之力。

(4)若患者伴有眼睑闭合不全,可加白僵蚕20g、蝉蜕20g,以加强祛风止痉。

(5)若患者伴有大便干结,可加大黄20g、芒硝20g,以通便泄热。

三、注意事项1.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受寒、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2. 患者应注意饮食调养,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

4. 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若患者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通过以上特效中药治疗方案,相信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面瘫的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的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案面瘫又名口僻,多由于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

诊断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中医治疗辨证论治1、风寒证症候:起病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畏风恶寒,或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肌肉关节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化痰通络。

方药:三白五虫汤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蜈蚣(另包)2条、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

上药除蜈蚣外,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

方中选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疏风通络、活血和营;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取其性能走窜,搜风通络之功;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

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

2、风热证症候:起病骤然,口眼歪斜,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苦,耳后疼痛,口干咽痛,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加味牵正散全蝎7g、白附子7g、僵蚕7g、蜈蚣2条、地龙7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防风10g、钩藤10g、连翘15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

方中选白附子辛温升散,祛风化痰通络,治头面之风,为君药;全蝎、白僵蚕、地龙祛风止痉,其中白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又善通络;蜈蚣、钩藤祛风通络;当归、白芍、川芎、防风疏风通络、活血和营,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连翘、板蓝根、大青叶清热去湿解毒;以上诸药相配,药力径走头面经络,直达病所,使邪去正复。

2024面瘫中医诊疗的解决方案

2024面瘫中医诊疗的解决方案

2024面瘫中医诊疗的解决方案面瘫,即面部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无法正常动作,造成面部表情失常。

中医认为,面瘫病机主要是由于阳气不足、风邪外袭、经络不通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2024年面瘫患者的症状和病机,中医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1.中药治疗:根据面瘫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师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地龙等。

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中药可以改善面部肌肉的营养供应,促进面部神经恢复。

2.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面瘫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针灸可以调和人体阴阳,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面瘫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阳白、合谷、四白等。

3.推拿按摩:通过按摩面部穴位和肌肉,可以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提高面部肌肉的活动性。

推拿按摩还可以调理阳气和阴血,帮助面部神经恢复。

4.神经电刺激疗法:神经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电刺激方式刺激面部神经的方法。

通过电流刺激,可以促进面部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这种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疗效明显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

5.保守疗法:面瘫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护面部肌肉,避免面部受凉、受风和受外伤。

可以使用保暖措施,如戴口罩、避免吹风等。

此外,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对面部神经的影响。

6.辅助治疗:面瘫患者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如口腔康复训练、面部肌肉锻炼等。

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面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功能恢复。

总之,中医在治疗2024年面瘫中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神经电刺激疗法等综合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善面部神经的功能,恢复面部肌肉的活动性。

同时,患者本人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进行保护和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面瘫可以综合调理机体,从根本上解决面瘫问题,对面瘫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药在治疗面神经麻痹方面的应用,通过理论研究与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文章首先阐述了面神经麻痹的基本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随后详细介绍了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理论、中药药理学原理以及中药组方原则。

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了两个数据统计分析,分别验证了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和安全性。

文章总结了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药;面神经麻痹;治疗;应用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一、引言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

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在治疗面神经麻痹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中药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

二、面神经麻痹的基本概念及病因2.1 基本概念面神经麻痹是指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多由脑血管病、肿瘤等引起,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则多由病毒感染、寒冷刺激、免疫反应等因素导致。

2.2 病因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免疫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如寒冷刺激)、化学因素(如药物中毒)以及遗传因素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面神经水肿、受压、断裂或变性,从而引发面神经麻痹。

三、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理论基础3.1 中医理论中医认为,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风邪侵袭、气血瘀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基础,风邪侵袭是发病的重要诱因,而气血瘀滞则是病情发展的关键。

面瘫偏方

面瘫偏方

“治疗面瘫的经验方”的更多相关文章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指病损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又称为核上性面神经麻痹。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

中医治疗:"三白五虫汤"除"面瘫"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面神经炎。

药物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

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祛风通络,加快经络气血运行;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急性期取用:黄芪55克,自芥子、白附子、僵蚕、防风、连翘、桅子、桃仁各10克,全虫6克,蜈蚣3条。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面瘫 | 面神经麻痹治疗网。

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外敷治疗:一般贴药后患者即感面部有牵扯感,感觉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

现代医学认为,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以致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

用马钱子粉外敷穴位可使药物直接经皮吸收,恢复面部瘫痪肌肉。

古今录验续命汤去干姜石膏,加生地、白芍、白附子、全虫、蜈蚣:麻黄10克,桂枝15克,川芎24克,当归24克,党参15克,杏仁24克,炙草10克,生地24克,白芍24克,白附子15克,全虫10克,蜈蚣二条。

治面神经麻痹(面瘫)秘方。

穿山甲、蟅虫、桑寄生、威灵仙活血通络,合之共奏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

盖风邪中络,必先有"肝风内动之相召",大抵外风乘虚而入,二风相搏,阻遏经络,郁而生痰,痰气交结,气机失畅,内痰壅滞,"风性善行而数变",其性主动,故证见口眼歪斜证。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方[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方[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方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余琼
申请号:CN201711400756.5
申请日:20171221
公开号:CN108126063A
公开日:
201806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中药组方,由以下原料组成:制白附子12g,白芷12g,全蝎3g,蜈蚣3g,地龙12g,茯苓皮20g,生地黄20g,丝瓜络15g,黄柏12g,板蓝根15g,甘草10g,葛根10g。

本发明祛风活血,舒筋通络,主治面瘫,尤其适于治疗早期面瘫。

申请人:霍山县中医院
地址: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衡山镇迎驾大道西2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尚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面瘫
中药内服治疗:
药物组成:牵正汤加味。

白芍20 g,白芷15 g,白附子6 g,僵蚕15 g,蝉蜕15 g,炒地龙15 g,全蝎10 g,防风10 g,仙灵脾15 g,皂角12 g,川芎10 g,钩藤20 g,黄芪30 g,葛根20 g,红花10 g,蜈蚣(另包)2条。

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3次兑匀分服,每日1剂。

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3次用药汤冲服。

中药外敷治疗:
马钱子粉贴敷法。

马钱子粉10 g,用适量白酒调成稠糊状,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

风湿膏剪成约1 cm×1 cm大小方块,将适量马钱子粉糊置于膏药中央,贴于阳白、太阳、颊车、牵正、下关、地仓等穴,每次3~5个穴位,稍加按压。

每日按摩穴位3次,每次5分钟,以促进药物吸收。

一般贴药后患者即感面部有牵扯感,感觉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

7天一疗程。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卒口僻。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 候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

”本病多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足阳明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以致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

僵蚕、全蝎、白附子可祛风、活络、通经脉;配以丹参、葛根、红花可活血、化瘀、追风;佐以仙灵脾、皂角、蜈蚣有兴奋神经的作用。

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

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

用马钱子粉外敷穴位可使药物直接经皮吸收,恢复面部瘫痪肌肉。

使用白酒调敷,不仅中和马钱子之寒性,且能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利于药物吸收。

故内服、外敷二法同用,可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