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慢词研究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2年9月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2年9月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2年9月版)此文档是国开系列《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的作业参考答案。

(2022年9月版)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答: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柳永的几首慢词赏析

柳永的几首慢词赏析

作者: 金启华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28-31页
摘要: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佳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谊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写赠他的一首词.。

关于词人柳永研究的研究综述[终稿]

关于词人柳永研究的研究综述[终稿]

摘要: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 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进入21 世纪以来的近十年柳永词研究呈现繁荣态势,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 仅研究论文就超过340 篇, 比整个20 世纪一百年间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

审视角度多样,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 笔者仅就所见, 对近十年来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新世纪以来(2001——2009 年)柳永及词的研究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焦点主要集中在思想人格、艺术成就、社会文化意蕴、师承与影响及恋情词研究等方面,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梳理。

本文对近几年柳永及其词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 2) 柳永词研究;( 3) 柳永与其他作家及柳永词与其他文体比较研究;( 4) 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如何定位的研究。

关键词:研究成就如下:在宋代词坛上柳永是批评和研究的重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

20 世纪柳永研究硕果累累,共有444项研究成果。

上世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事迹考证、思想人格的探讨、艺术成就的论证等方面。

在生平事迹的考证中基本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在细节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思想人格的研究中向历史真实不断开掘和接近;在艺术成就上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

另外,柳永及其词史地位的研究学界从比较研究、感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证。

上世纪柳永研究取得的巨大而可喜的成就,也给新世纪的柳永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新世纪以来(2000 年——2009 年)有关柳永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413 个。

柳永研究的重心有所转移,研究者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焦点主要集中在思想人格、艺术成就、社会文化意蕴、师承与影响及恋情词研究等方面。

下面作详细叙述。

一、生平事迹考上世纪有关柳永生平事迹做了大量的考证,新世纪以来有关这方面细节的探讨也颇有价值。

国开古代诗歌散文简答题简要分析柳永对慢词

国开古代诗歌散文简答题简要分析柳永对慢词

国开古代诗歌散文简答题简要分析柳永对慢词
柳永是北宋词坛的改革家,“变旧声作新声”,一改花间词和南唐词的短章小令,大量创作长调慢词,表现男女恋情、离情别绪,而铺叙就成了柳永词中常见的、必用的方法,因为铺叙有利于叙说情事、展现心怀,极适合文人咀嚼吟哦,适合歌伎曼声咏唱。

柳永是擅长铺叙的能手,周济说柳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刘熙载说柳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柳永词对铺叙手法的运用灵活多样:一是开句入题,层层铺展,突出主题,如《望海潮》。

柳永《雨霖铃》——千古绝唱的一首双调慢词

柳永《雨霖铃》——千古绝唱的一首双调慢词

柳永《⾬霖铃》——千古绝唱的⼀⾸双调慢词(2009-11-01 20:14:24)标签:柳永歌⼥⾬霖铃杨贵妃兰⾈千种风情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初歇。

都门帐饮⽆绪,留恋处、兰⾈催发。

执⼿相看泪眼,竟⽆语凝噎。

念去去、千⾥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说。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福建崇安⼈。

由于擅长词典,常混迹于青楼酒肆间,结识了许多歌⼥,并为她们填词作曲。

词作在当时没有地位,属于“下⾥巴⼈,”故其为时⼈视为有才⽆⾏的⽂⼈。

时有⼈在宋仁宗⾯前举荐,仁宗批以“且去填词”四字,绝了柳三变的仕途之路。

因此其⼼中愤懑,遂以“奉旨填词柳三变”⾃称。

常常留连于京城及苏杭的⼀些酒楼歌院间,⽣活潦倒,常靠些歌妓接济。

后为应试,始改名柳永,字耆卿,于景祐元年(1034)考取了进⼠,官⾄屯⽥员外郎。

其排⾏第七,故世称柳七或柳屯⽥、屯⽥。

《⾬霖铃》,双调⼀O三字,传安史之乱时,唐⽞宗避地蜀中,于栈道⾬中闻铃声,悼念杨贵妃⽽采其声为《⾬霖铃》曲。

本词为词⼈采取唐时旧曲翻制成慢词。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初歇——寒蝉,表明离别的季节,在农历七⽉间(古时以⽴秋及处暑两个节⽓为农历七⽉,与⽇历上的农历⽇期有所区别)。

《礼记·⽉令》⽈:“孟秋之⽉,寒蝉鸣。

”长亭,为古时官道上供⾏⼈休息的邮亭,⽅便长途跋涉之⼈歇息⽤,“有⼗⾥⼀长亭,五⾥⼀短亭”之说。

鸣蝉给⼈的感觉常是刮噪,词⼈感觉到的声调却成了凄切,是因与前来送别的⼈难与分舍,⼼⽣悲凉凄冷,因⽽周边的⼀切声⾳包括蝉鸣也都变得凄切了。

⼤概可译成:⼀场忽然下的滂沱⼤⾬刚刚停下了,初秋的蝉鸣声是多么的凄凉,暮霭笼罩着远处的(⼗⾥长亭)邮亭。

都门帐饮⽆绪,留恋处、兰⾈催发——典出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

”汉朝疏⼴及兄⼦辞官归乡,百官相送设帐于长安东都门与之饯别。

风中的遗香:柳永与慢词

风中的遗香:柳永与慢词

风中的遗香:柳永与慢词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8年第19期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貢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柳词在宋词史上的开创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市民化的写法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转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3.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

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他的词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柳永词都反复使用。

从柳永慢词创作看其为词的“赋家之心”

从柳永慢词创作看其为词的“赋家之心”

从柳永慢词创作看其为词的“赋家之心”柳永是词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位词家,落魄一生,浪迹天涯却赢得后世不断地咏唱。

在创作道路上其以赋为词大量创作慢词,大大推动了词的演化进程,从而为后世词的创作确立了典范,影响了一大批词家。

他的这种以赋为词的笔法人称“屯田蹊径”。

标签:慢词;以赋为词;屯田蹊径柳永是北宋时期的大词家,人称“柳屯田”,其所创之词感情抒发酣畅淋漓,题材广泛不拘于庙堂,描写对象的焦点集中在平民角色,种种的开创之举使其在词的历史被后世不断传唱,是北宋词创作方面的集大成者。

一、柳永与“慢词”慢词肇始于唐代民间,是一种新兴的民间文学,任二北先生说:“须知唐代民间歌曲,早已为柳永之先声;柳永固有本而来,并非创获。

”[1]然而大量创作慢词则是在柳永这里。

柳永之所以能大量创作慢词是因为他能“变旧声,作新声”、“奏新曲,普新词”。

李清照《论词》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

”慢词的创作是在小令之后开始的,小令多在含蓄蕴藉,多借比兴之手法用象征意象来表情达意,有雷同诗歌之嫌,所以在小令时代,词并没有真正实现文体的独立,充其量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而在柳永这里,以往的小令不足以表达他的似海情深,他有蓬发不尽的感情要流露要宣泄,他只能将以往的小令用一种新的形式打破,随即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形式便应运而生——慢词。

柳永对词的贡献首先表现在题材选用和词调改编上。

题材上,他不拘泥于单一的对象,将以往只描写宫廷生活和上流社会的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为读者展现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人间世界。

他善于捕捉广泛的市民阶层的生活,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展现底层社会的多样化。

比如对女性的特殊群体——妓女生活的描述。

柳永终生落魄天涯,混迹秦楼楚馆,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及歌妓之需,他多创制俚俗之词,扩大了传统词的表现范围,当然感情表达方面也较之前更酣畅淋漓。

所以说小令的体制是不能满足他的创作之需的,这就推动了他大量制作慢词的进程,将以往文人词的庙堂之音转向民间。

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对慢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柳永创作了大量的慢词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清新明快,内容贴近人民生活,形式简单易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他的慢词作品包括《雨霖铃》、《如梦令》、《钗头凤》等,这些作品都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艺术珍品。

其次,柳永对慢词的音乐形式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他采用了多种乐器进行编曲,使得慢词的音乐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他还将传统的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到慢词中,使得慢词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为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柳永的慢词作品对于后来的民间音乐艺术、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作品被后人不断传颂,对于中国慢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柳永对慢词创作的贡献

论柳永对慢词创作的贡献

论柳永对慢词创作的贡献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对慢词创作做出了
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以花鸟虫鱼、田园生活
为主题,旋律优美、抒情深沉,给人以清新、温馨、优美的愉悦感受。

柳永对慢词创作的贡献不仅在于其作品本身,更在于他的艺术理
念的贡献。

他倡导“以字立词、以词立曲”的创作方法,重视词的辞藻、音韵和押韵的技巧。

他提出了“字画词”的创作思路,以用字和
画景来表现情感和意境。

他还充分运用了当时民间音乐和戏曲的元素,使慢词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

柳永的创作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慢词的发展,慢词在他的理念指导
下成为了一种丰富多彩、表现力强、具有高雅审美价值的文艺形式。

他的慢词作品广受后人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时
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借鉴。

柳永慢词特征论

柳永慢词特征论

柳永慢词特征论(2007-05-23 17:11:42)柳永,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对慢词有突出的贡献.现存词作213首,共130个词调,其中慢词就占了125首87调.用他自己的词来形容,可说是“才子词人”.慢词,一般篇幅较长,利于扩充词境,提高词的表现力.加之柳永仕途不济走向市井、游历江南的经历.他的慢词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翻旧为新”之特征.具体如下:叙事手法叙事详尽,善于完整展现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在展现过程中,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做到外部世界充实、完美、细致、有序,内心情感真实、细腻、生动.比如:《雨霖铃》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里写景叙事,50字,及其详尽地写出了赶赴长亭、长亭别宴、兰舟催发、江岸送别的整一个过程,细致而完美.故事的时间、地点、环境、过程、场面,都点的清楚明确.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详尽的纪录,时间似乎被拉得更长,于是,不多的字眼,再现了情人离别时的情绪低落、难舍难分、磨磨蹭蹭的心理.此时此刻,真可谓是片刻值千金啊!“念去去”,去而又去,此一别,山远水遥,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逃脱这相思之苦啊?“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更是渲染了离别时情感的深沉与浓重.点染之间,内心的情感通过外在行为动作表现得真实、细腻而且生动.我们试图取王观的一首词作比较。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他整首词只不过44字,虽然也写送别,但是差别很大。

他并没有写出送别的整个过程。

虽然也透露出离别时的低落情绪,但运用了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将人的主观情感移入景物,化无情为有情,情感变得含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两个“送”字递进,需要通过想象才能完全进入离别的情境,去感受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

柳永词 研究综述

柳永词 研究综述

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词人,柳永本人以及柳永的作品在北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近十几年里对柳永词研究呈现出繁荣态势,角度多种多样,范围也不断扩展,问题的探讨也是在不断深入。

根据对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对近十几年对柳永词所做的讨论研究主要综述为柳永其人以及悲情的思想人格,柳永词的题材、雅与俗、传播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柳永其人词作品综述一、柳永其人及悲情的思想人格在北宋词人中,“浪子词人”柳永的生平研究,始终是词学界、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值得参考的有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中指出的柳永生于公元987年,于公元1031年登进士第,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

1柳永仕途坎坷,与歌妓乐工厮混,对封建士子恪守的梦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弃,柳永被世人看作是那一时代背离主流的背离者,针对柳永的时代的悲剧性和其人经历的悲剧性许多研究者都对他的悲情思想进行了研究。

袁美丽在《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

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伤了风化,加之,柳永词通俗浅显的形式,被士大夫们视为低俗。

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柳永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铸就了他一生的悲剧。

2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柳永的悲情有那一个出时代的特点,在《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中胡春玲则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探析柳永生存悲剧的内容、成因及时代意义,认为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人品和文品并不是其生存悲剧的症结。

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柳永所代表的俗艳文化和士大夫阶层所代表的正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就演绎成他的生存悲剧,并显示出时代特色。

3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中论述了柳永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无关价值重建,而是在自己悲苦不安的处境中对传统一元化仕宦价值的反思与追寻,对个体生命与充实的维护。

他的创作,也使俗词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以其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吸引感应了同时、后代的词人,使他们在其影响下各随性情所近作出了新的个性化拓展.4二、柳永词作品研究(一)题材的研究根据对学术论文的阅读发现其中在对柳永词的题材的探讨大致分为羁旅行役、都市词、恋情词以及在对宋词题材的开拓等几个方面研究。

论柳永对慢词创作的贡献

论柳永对慢词创作的贡献
为主!万里丹胃 , 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 迷仙引》;为 《 )
她们能遇上 “ 和鸣谐老,免教啼红敛
综 天 合踅 地
— 一 —


辱… I :


维普资讯
l 家 品
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柳永也因此奠定了 其在词坛上的地位。正如李清照所言: “ 逮至本朝, 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数百 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
利,拟拼体,是非莫挂心头” 。并傲
然地认为: “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
对当时的词风具有一定程度的针砭作
用.有力地推动了 宋词的发展。柳永 在他的俚词里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 歌妓形象,由于柳永自己 生活道路坎 坷不平、 郁不得志 , 与生活在社会底
相” 称 “ 。自 奉旨填词柳三变” 这虽 。 是自 我嘲解,但他不同于当时一般文 人学士把词看成 “ 诗余” “ 、 小道” , 而有倾全力于词道的决心。他 “ 纵酒 娼馆酒楼间, 无复检率” ( 苕溪渔 《 隐 丛话 》,这种恣肆狂放 、 ) 浪迹江湖 的 生活, 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市
宗) 。他考 中了进士 ,即临轩放榜 ,
能如实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们 的 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四是怀古和
咏物两类作品。这两类作品虽然不
多,但这是柳永的首创, 对后人同类
作品的创作具有重要的 影响。
前人评品柳词,将反映羁旅行
役 、描写 都 市繁华 类 的作品 称为
“ 雅”词 ; 把反映 中下层市民生活的 作品称为 “ 词。过去的文人学士 俚” 对柳的 “ 雅”词是很欣赏的,而对于 “ 词却贬过于褒。柳永的雅词固 俚” 然可敬 , 俚词也颇有价值。在唐五代 绮靡词风占 统治地位的宋初, 柳永敢

柳永与慢词创作课件

柳永与慢词创作课件
学天赋。
柳永的生卒年份为987-1053年, 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 和神宗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柳永的文学背景
柳永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词 的领域,他是北宋时期慢词的 代表人物之一。
柳永的词作受到了唐诗和五代 词的影响,同时又具有自己独 特的风格和特点。
柳永的词中经常运用俚语、俗 语和民间流传的故事,表现出 了他与平民百姓之间的紧密联系。
柳永与慢词创作课件
目 录
• 柳永的生平与背景 • 柳永的慢词创作风格 • 柳永的慢词创作成就 • 柳永的经典慢词赏析 • 柳永慢词创作的意义与启示
contents
01
柳永的生平与背景
柳永的生平简介
柳永,原名柳三变,北宋时期的 一位著名词人。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 到良好的教育,展现出过人的文
《蝶恋花》
总结词
春光之美,恋情之浓
详细描述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一对恋人的深情厚意。柳永用生动的描绘和 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类情感的浓烈。
《浪淘沙》
总结词
时光之逝,怀旧之思
详细描述
这首词以怀旧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柳永用浓郁的情感和流畅的语言, 描绘出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05
柳永慢词创作的意义与启示
柳永慢词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慢词的传承和发展
柳永的慢词作品在宋代广 为流传,为后世慢词创作 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慢词风格的多样性
柳永慢词创作风格独特, 推动了慢词风格的多样性 和创新性。
慢词与雅俗共赏
柳永的慢词作品既有文人 雅趣,又贴近民间生活, 为慢词赢得了更广泛的受众。
柳永的慢词创作历程

柳永慢词中的时空关系

柳永慢词中的时空关系

柳 永作为第一个 大力创作慢词 的词人 , 首开先 河 发掘 出一 系列 创作 方 法 , 后世 词 人 中几 乎无 出其 右
者。在 以往 的柳 永研 究 中, 了关 于 他 的家世 、 平 除 生 等外 围研究外 , 已有 很 多关 于词作 内容 、 格 和乐 律 风 等方 面的 内部 研究 , 但还 未 出现对 柳词 中抒情 、 叙事
通俗的表现方式更贴合“ ” 词 作为通俗文体本 身的 特点 , 使得创 作者 和受众 都更 多 , 因此词 的传 播 和发
种 时空转 化 的技巧 看似 繁复 , 是细 细读来 , 但 还是 有
规律 可循 的 。
收稿 日期 : 0 0 0 -2 2 1 -5 0
作者简介 : 高原 , , 女 河南开封人 , 州大学人文 学院中国古代汉 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广
中 图分 类 号 : 27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78 5 (0 0 0 -0 9 0 I 0 .3 A 10 -7 4 2 1 )40 7 -4
唐 五代 以来 , 的体 式都 是 以小令 为主 , 词 慢词 总 共 不过 十余 首 。到 了宋 代立 国之 初 的半 个世 纪 , 词
词 的字数 空间较 大 , 就允 许词人 突破 象征 、 这 比拟等
婉转含 蓄 的手法 , 用 铺叙 、 而 白描 的表 现 方 式 , 种 这
随着 时间 的推 演 , 词人 抚 今 追 昔 , 唱 三 叹 ; 境 幻 一 梦
想, 随着 空 间的转 换 , 人 游 走古 今 , 词 回环 往 复 。这
耆 卿 , 字景庄 , 改名永 , 又 后 生卒 年 不可考 , 生于宋 约 太 宗 中 , 于宋 仁宗 朝 , 建 崇 安 人 。 _ 他 是 文 坛 卒 福 ”l

论柳永对慢词铺叙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论柳永对慢词铺叙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论柳永对慢词铺叙手法的继承与创新摘要:柳永在全唐五代及北宋前期慢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徘徊于仕途与舞榭歌楼的特殊经历,大量改编与创作慢词词调。

在慢词的艺术手法上,柳永运用简单的直线结构,独特的景物描写,使情景相融,加强了慢词的表现力,发展了慢词铺叙的艺术方式。

柳永对慢词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开创了慢词发展的新起点,成为“宋词革命的巨子”。

关键字:柳永;慢词;艺术方式;铺叙引言柳永是“宋词革命的巨子”。

他是北宋前期大力创作慢词的第一人,根据薛瑞生《乐章集校注》的统计,柳永流传下来可确定的203首词中,慢词有98首,约占其词总数的48%,其数目之多,在词作中所占的份量之大,是柳永之前的任何一位词人都是无法比拟的。

理所当然,柳永是慢词发展史上一位具有转折性的代表。

目前,研究柳永慢词铺叙手法的主要论文有郑树平《柳永慢词的抒情艺术》1、唐军《细密妥溜明白家常直处能曲—论柳永慢词的铺叙特征》2、田彩仙《也谈柳永慢词的铺叙特征》3、和丰家骅《略论柳永慢词与赋体文学之关系》4。

郑树平认为柳永慢词以铺叙展衍、曲折层深的艺术结构、浅显易懂的语言及曼妙宛转的音律,使叙事、描景、抒情而达到情景交融,从而熔铸成具有独特个性的抒情艺术。

唐军从线性结构、句式特征、表现技法三个方面论述了柳永慢词的铺叙特征。

田彩仙论述了柳永有意运用铺叙写实、直陈,使情与景有机融合,景物成为情感发展的必要背景;运用白话、俚语入词,使慢词可以更多的反映社会生活。

她就此认为柳永是北宋词坛上卓有成就的词人。

丰家骅认为柳永把赋体作法引入慢词,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范围,他的羁旅词和都市词在题材和作法上都受到赋体文学的很大影响。

他是第一个用词来反映都市生活的词人。

本文试图以柳永对慢词铺叙手法的继承与创新为基点,用统计及分析的方法,对柳永的慢词进行梳理,从历史的角度凸现柳永对慢词铺叙手法起的作用。

慢词字数多,善于抒写复杂情感,写作手法与小令相比有了较大改变,主要运用铺叙展衍的艺术手法。

柳永慢词的主要手法

柳永慢词的主要手法

柳永慢词的主要手法柳永,这位北宋词坛的巨星,他的慢词那可真是独具魅力!他的慢词啊,就像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徐徐展开,细腻入微。

其中一个主要手法,就是铺叙。

这铺叙就好比是建房子,一砖一瓦,一层一层,稳稳当当,细致又周全。

你想想,若是简单几句就说完,那多没意思呀!柳永可不这样,他能把一件事儿,一个景儿,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仔仔细细地给你说个透。

比如那《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开头,先是环境的描写,寒蝉、长亭、骤雨,把那分别的氛围烘托得足足的。

接着是人物的动作和心情,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这一步步,一点点,不慌不忙,把分别的痛苦和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要是不铺叙,能有这么强烈的感染力吗?再说说他善于用通俗的语言。

柳永的词,可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他就像个亲切的老朋友,跟你唠着家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多直白,多实在!这就像我们平日里跟朋友说“我为了那事儿,累得不行,可就是不后悔”。

这样通俗易懂的表达,谁能不爱呢?还有那巧妙的情景交融。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就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不正是衬托出那酒醒之后的孤独和凄凉吗?这景可不是单纯的景,那是他心情的写照啊!柳永的慢词,是不是就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味儿?咱们读他的词,不就像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能体会到人生的种种滋味?总之,柳永慢词的这些手法,让他的词作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流传千古。

他的词,就像那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文学的天空中,找到了一片美丽的风景。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好好学习吗?。

柳永与慢词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柳永与慢词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柳永与慢词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 院
慢词(慢曲子)指依慢曲所填写 的调长拍缓的词。
《词谱》卷十: 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王建《宫词》: 巡吹慢遍不相和,暗里看谁曲 较多。
《词源》卷下:
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 抗、掣、曳,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 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 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 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
柳永词的影响与地位
其一,语言俚俗浅近,易于被接受。 《碧鸡漫志》卷二:
不知书者尤好之。 徐度《却扫篇》:
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避暑录话》卷下: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胡寅《酒边词序》:
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 《后山诗话》:
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 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
其二,大量创制新调,符合了人们的审美需 求。
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音乐变 化繁多,悠扬动听;适宜表达更为曲折婉 转、复杂变化的个人情感。
慢词与小令的区别不在字数: 《胜州令》长达215字,分成4叠,现存 宋韩师厚妻郑意娘所填的词一首。 《高丽史·乐志》中所载的《太平年慢》 则只有45字,双调。
明顾从敬刻《类编草堂诗余》,将词重 新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类:58字以内 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 长调。清初毛先舒《填词名解》肯定了这 一分类法。
李清照《词论》: 变旧声作新声,大得声称于世。
其三,“艳冶”的话题,迎合了人们的性心 理。
《艺苑雌黄》:
柳之《乐章》,人多称之。然大概非羁 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 张端义《贵耳集》:
盖词本管弦冶荡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 情,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 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的慢词研究摘要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

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柳永,是最早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之一,其对宋词,特别是慢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柳永的慢词内容丰富,他把笔投向了现实生活,写国家的繁荣昌盛,写世俗民情,咏史咏物。

柳永的慢词注重写实,浅近直白,音律和谐,还具有真实、自然、形象生动等特点。

柳永慢词的创新性对后世影响很大,而柳永和其创作的慢词也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柳永;慢词;内容;艺术目录一、慢词的界定 (4)二、柳永的慢词创作 (5)三、柳永慢词创作的内容考察 (9)四、柳永慢词词作的艺术特色 (10)五、柳永慢词创作在词史上的地位 (12)参考文献 (13)柳永的慢词研究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北宋慢词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不容人忽视。

清代宋翔凤说:“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

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

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

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1前人对柳永的慢词创作有过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有的过于概括没有论述清楚,有的只局限于其中的一两个方面,人们还没有对柳永的慢词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关注。

柳永的词作中哪些属于慢词?对这些慢词如何分类?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体现出哪些艺术特征?柳永的慢词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全面分析研究柳永慢词创作所必须关注的。

一、慢词的界定据张炎《词源》的记载,宋代的词体有令、引、近、慢之分,曲子的节奏按韵拍区分,短的为令,稍长为引、近,更长一些为慢。

2“慢”即是“慢曲子”的简称,它与“急曲子”相对,我国近代从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代写本琵琶乐谱中就有标明急曲子和慢曲子的。

宋人作词,有在某一词调名前加“促拍”二字,以表示其有别于本调,如:柳永的《促拍满路花•香靥融春雪》。

“促”就是“急促”,“促拍满路花”就是用急促的节奏来演奏及歌唱“满路花”词调,这就是所谓“急曲子”了3。

给慢曲子填的词就叫慢词,慢词与小令相比,就具有音乐上的变化繁多、悠扬动听的特点。

但是宋词的乐谱在宋亡后基本上失传了,若词调标明“慢”的,如《声声慢》等自然可知道它们是慢词,至于那些没有标明“慢”的词调,就很难判断它们是急曲子或是慢曲子了。

明代的顾从敬编《草堂诗余》,将词体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五十八字以下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这种分法以后便相沿下来,人们就时常将慢词和长调并提。

4但是慢词并不等于长调,顾从敬是从字数上进行分类的,字数多的并不代表是慢曲子,也就不能叫慢词,如:柳永的《采莲令》91字,它属于长调,是小令,而不是慢词;慢曲的乐曲较小令长一倍或数倍,旋律较为复杂而富于变化,填词的字数也就要多,慢词的字数通常在九十字以上,慢词中最短的是《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比四十四字的小令《卜算子》已加长一倍以上5,最长的是《莺啼序》,达二百四十字,所以尽管长调与慢1曾枣庄: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461。

2胡星林:阅读与写作杂志,南宁:阅读与写作杂志编辑部,2001年03期:36。

3参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6月:60。

4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1425。

5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月:26。

词不能完全等同,但去除特例,一般说来,长调多为慢词。

所以,究竟如何来判断一首词是否是慢词,本人以为,主要依据有二:第一,看词调名有没有标明“令”、“引”、“近”、“慢”、“促拍”等;第二,根据字数的多少判断其是否属于长调。

二、柳永的慢词创作慢词的创作并非始自柳永,“唐代流行于我国西北民间的敦煌曲子词便出现了《凤归云》、《内家娇》、《倾杯乐》等最早的慢词。

”6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也出现了一些慢词,但如夏敬观先生所说:“子野(张先)词,凝重古拙,有唐五代之遗音。

慢词亦多用小令作法。

”7当时的慢词并没有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直到柳永变旧声为新声,大量创作慢词,慢词才得到世人的推崇,所以从文学发展的意义而论,慢词是起于北宋的,而柳永则是慢词的开创者。

柳永大量创作慢词让慢词达到了井喷的态势,今《乐章集》8收二百一十六首词。

依据词调名称特点,有以下几类情况:1、其词调名标明“令”、“引”、“近”的有:《迷仙引》(才过笄年)、《采莲令》(月华收)、《婆罗门令》(昨宵里)、《秋蕊香引》(留不得)、《浪淘沙令》(梦觉)、《诉衷情近》(雨晴气爽)、《诉衷情近》(幽闺昼永)、《过涧歇近》(淮楚)、《过涧歇近》(酒醒)、《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六幺令》(淡烟残照)、《木兰花令》(有个人人真堪羡)、《甘州令》(冻云深)、《郭郎儿近》(帝里)、《临江仙引》(渡口、向晚)、《临江仙引》(上国)、《临江仙引》(画舸、荡桨)、《梁州令》(梦觉纱窗晓)、《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如梦令》(郊外绿阴千里),共二十首可以排除其为慢词。

2、词调名标明“促拍”的有:《促拍满路花》(香靥融春雪)一首可以排除其为慢词。

3、剩下的作品字数少于九十字的词作有:《斗百花》(飒飒霜惊鸳瓦)81字、《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81字、《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81字、《甘草子》(秋暮)47字、《甘草子》(秋尽)47字、《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82字、《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50字、《梦还京》(夜来忽忽饮散)79字、《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63字、《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63字、《鹤冲天》(闲窗漏永)84字、《受恩深》(雅致装庭宇)86字、《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67字、《看花回》(玉墄金阶舞舜干)68字、《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81字、《两同心》(嫩脸修蛾)68字、《两同心》(佇立东风)68字、《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56字、《玉楼春》(凤楼郁郁呈嘉瑞)56字、《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56字、《玉楼春》(星闱上笏金章贵)56字、《玉楼春》(阆风歧路连银阙)56字、《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62字、《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49字、《佳人醉》(暮景潇潇雨霁)71字、《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76字、《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76字、《秋夜月》(当初聚散)82字、《巫山一段云》(六6谢桃坊:柳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54。

7谢桃坊:柳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57。

8薛瑞生:乐章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2月。

六真游洞)46字、《巫山一段云》(琪树罗三殿)46字、《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46字、《巫山一段云》(阆苑年华永)46字、《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46字、《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60字、《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60字、《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60字、《法曲第二》(青翼传情)87字、《卜算子慢》(江枫渐老)89字、《鹊桥仙》(届征途)86字、《荔枝香》(甚处寻芳赏翠)76字、《迎春乐》(近来憔悴人惊怪)53字、《隔帘听》(咫尺凤衾鸳帐)74字、《殢人娇》(当日相逢)67字、《思归乐》(天幕清和堪宴聚)56字、《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50字、《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50字、《少年游》(层波潋滟远山横)50字、《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50字、《少年游》(淡黄衫子郁金裙)51字、《少年游》(铃斋无讼宴游频)51字、《少年游》(帘垂深院冷萧萧)51字、《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52字、《少年游》(日高花谢懒梳头)51字、《少年游》(佳人巧笑值千金)51字、《木兰花》(心娘自小能歌舞)56字、《木兰花》(佳娘捧板花钿簇)56字、《木兰花》(虫娘举措皆温润)56字、《木兰花》(酥娘一搦腰肢袅)56字、《诉衷情》(一声画角日西曛)44字、《祭天神》(叹笑筵歌席轻抛亸)84字、《安公子》(长川波潋滟)80字、《菊花新》(欲掩香纬论缱绻)52字、《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51字、《归去来》(初过元宵三五)49字、《燕归梁》(织锦裁篇写意深)50字、《小镇西》(意中有个人)79字、《小镇西犯》(水乡初禁火)71字、《剔银灯》(何事春工用意)75字、《红窗听》(如削肌肤红玉莹)53字、《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58字、《减字木兰花》(花心柳眼)44字、《西施》(苎萝妖艳世难偕)72字、《西施》(柳街灯市好花多)71字、《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71字、《河传》(翠深红浅)57字、《河传》(淮岸向晚)57字、《瑞鹧鸪》(宝髻瑶簪)88字、《瑞鹧鸪》(吴会风流)86字、《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72字、《瑞鹧鸪》(天将奇艳与寒梅)64字、《瑞鹧鸪》(全吴嘉会古风流)64字、《鹤冲天》(黄金榜上)86字、《木兰花》(翦裁用尽春工意)56字、《木兰花》(东风催露千娇面)56字、《木兰花》(黄金万缕风牵细)56字、《祭天神》(忆绣衾相向轻轻语)86字、《瑞鹧鸪》(吹破残烟入夜风)55字、《归去来》(一夜狂风雨)52字、《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52字、《清平乐》(繁华锦烂)46字、《爪茉莉》(每到秋来)82字、《红窗迥》(小园东)55字、《凤凰阁》(怱怱相见)68字、《西江月》(师师生得艳冶)50字、《西江月》(调笑师师最惯)50字、《千秋岁》(泰階平了)71字、《西江月》(腹内胎生异锦)50字、失调名(多情到了多病)此词残缺,共计九十八首。

其中《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虽八十九字,但词调已经提示为慢词,故此一部分有九十七首可以排除其为慢词。

根据以上统计,用排除法,《乐章集》二百一十六首词属于慢词的有九十八序号词调名首句字数分类(题材)1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89 恋情词2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96 春景3 玉女摇仙佩飞琼伴侣139 恋情词4 雪梅香景萧索94 恋情词5 尾犯夜雨滴空阶94 恋情词6 早梅芳海霞红105 投献词7 送征衣过韶阳121 颂圣词8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98 恋情词9 昼夜乐秀香家住桃花径98 恋情词10 倾杯乐禁漏花深106 佳节11 笛家弄花发西园125 恋情词12 倾杯乐皓月初圆116 恋情词13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105 佳节14 曲玉管陇首云飞105 恋情词15 满朝欢花隔铜壶101 恋情词16 女冠子断云残雨112 恋情词17 传花枝平生自负101 人生感触18 雨霖铃寒蝉凄切102 离别19 定风波伫立长堤105 羁旅行役20 尉迟杯宠佳丽105 恋情词21 慢卷绸闲窗烛暗111 恋情词22 征部乐雅欢幽会105 恋情词23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104 羁旅行役24 法曲献仙音追想秦楼心事91 恋情词25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101 恋情词26 一寸金井络天开108 投献词27 永遇乐薰风解愠104 颂圣词28 永遇乐天阁英游104 投献词29 浪淘沙梦觉135 羁旅行役30 夏云峰宴堂深91 游冶词31 古倾杯冻水消痕108 恋情词32 倾杯离宴殷勤110 离别词33 破阵乐露花倒影133 游饮盛况34 双声子晚天萧索103 咏史35 阳台路楚天晚97 羁旅行役36 内家娇煦景朝升105 恋情词37 二郎神炎光谢104 佳节38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97 宫词39 宣清残月朦胧115 恋情词40 锦堂春坠髻慵梳100 恋情词41 定风波自春来99 恋情词42 留客住偶登眺97 恋情词43 凤归云恋帝里119 恋情词44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188 春景45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117 恋情词46 应天长残蝉渐绝93 人生感触47 合欢带身材儿105 恋情词48 长相思画鼓喧街103 恋情词49 尾犯晴烟幂幂98 人生感触50 驻马听凤枕鸾帷93 恋情词51 戚氏晚秋天212 羁旅行役52 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114 羁旅行役53 引驾行虹收残雨100 羁旅行役54 望远行绣纬睡起106 闺怨词55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100 离别56 洞仙歌佳景留心惯126 恋情词57 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112 悼亡词58 击梧桐香靥深深108 恋情词59 夜半乐冻云暗淡天气144 羁旅行役60 轮台子雾敛澄江141 羁旅行役61 八六子如花貌91 情悔62 长寿乐尤红殢翠113 恋情词63 望海潮东南形胜107 投献词64 如鱼水轻霭浮空93 投献词65 如鱼水帝里疏散97 歌妓词66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99 羁旅行役67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99 投献词68 玉蝴蝶是处小街斜巷99 恋情词69 玉蝴蝶误入平康小巷99 恋情词70 玉蝴蝶淡荡素商行暮99 佳节71 满江红暮雨初收93 羁旅行役72 满江红访雨寻云93 恋情词73 满江红万恨千愁97 恋情词74 满江红匹马驱驱91 羁旅行役75 洞仙歌乘兴123 羁旅行役76 引驾行红尘紫陌125 羁旅行役77 望远行长空降瑞106 咏物7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97 羁旅行役79 临江仙梦觉小庭院93 羁旅行役80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103 羁旅行役81 凤归云向深秋102 羁旅行役82 女冠子淡烟飘薄111 夏景83 玉山枕骤雨新霁113 夏景84 透碧霄月华边112 恋情词85 木兰花慢倚危楼佇立101 恋情词86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101 佳节87 木兰花慢古繁华茂院101 投献词88 塞孤一声鸡95 羁旅行役89 洞仙歌嘉景121 恋情词90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106 羁旅行役91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105 恋情词92 长寿乐繁红嫩翠113 京城盛况93 倾杯水乡天气108 羁旅行役94 倾杯金风淡荡108 羁旅行役95 倾杯鹜落霜洲104 羁旅行役96 倾杯乐楼锁轻烟104 羁旅行役97 夜半乐艳阳天气145 恋情词98 十二时晚晴初130 恋情词三、柳永慢词创作的内容考察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一位关键人物,李清照在《词论》中说:“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