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_左停
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展开探讨。
一、农村发展现状农村发展现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人口流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
首先,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而粮食价格长期低迷,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
再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教育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落后的基础设施也使得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难以吸引投资和人才。
二、农村发展的前景尽管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首先,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同时,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增加了附加值。
其次,农村地区具备丰富的资源禀赋。
农村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种植经验。
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推进科技创新,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再次,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比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三、农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了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其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政府和企业应通过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建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划分,所依据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划分,可将我国农村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部分,东部经济水平发展最高,中部其次,西部较为落后。
二、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均有很大提高。
但是,在农村区域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相关材料,笔者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一)环境问题我国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西部属于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屏障,而东部地区是人口和经济密集区,环境压力大,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
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环境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
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为了获取更多的粮食,人们大量开发土地资源,已经接近其承载极限。
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于土地资源保护的意识薄弱,乱砍滥伐大量存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大量使用、滥用化肥、农药等,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壤质量大大下降。
第二,生活污染。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新农村建设的推行使得小城镇和乡村聚居区的人口规模逐步扩大,超出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承载力,脏乱现场突出,引发严重的生活污染。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农村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新动力。
同时,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二、农村发展问题然而,农村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仍有待提高,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
此外,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收入差距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三、农村产业发展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应注重培育和发展农村产业。
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结合本地资源和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应加大对农村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行智慧农业,提升农村的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五、农村人才培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应重视农村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培训项目。
同时,还应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农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行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挖掘农产品的特色和内涵,打造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七、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农村电商可以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电商经营。
八、农村旅游的潜力农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农村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农村发展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着城乡差距、人口老龄化、农业产能不足等问题。
城乡差距是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农业产能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障粮食供应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
然而,未来农村发展的前景并不悲观。
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水利、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资源和电力供应的便利性。
其次,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创新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农村地区应该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农村产业应该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经济集聚区转型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和集约化发展。
另外,农村地区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
政府应该推动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医疗保健。
此外,环境保护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着污染排放、土壤质量下降和生态破坏的威胁。
农村发展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加大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最后,农村社会建设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如教育、医疗、养老等,亟待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农村发展在面临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农村区域发展是一个关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本设施不够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短缺。
此外,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手段,农业产出水平较低。
然而,农村地区也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农村地区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外,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劳动力成本低,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同时,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的潜力。
二、农村区域发展的趋势农村区域发展的趋势是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农村地区需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产出水平。
同时,农村地区还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农村地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质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流入的重要条件。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此外,农村地区需要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是吸引人才流入农村地区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最后,农村地区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其发展的重要资源,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1. 引言1.1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呈现出一些特点。
在经济方面,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人口方面,农村地区存在人口外流问题,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短缺。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地区存在农药残留、土地沙化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健康。
农业生产中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不利于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区域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促进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振兴。
1.2 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农业推广在农村区域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推广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农业推广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业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推广还可以推动农村农民就业增加,减少农民的务农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农业推广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是农村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加强农业推广工作,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助力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农村区域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流出,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田荒芜,农业生产力下降。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影响农村的发展。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缺乏多样化产业支撑,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较低。
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如何
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如何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发展不仅关系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并分析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
农村发展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迅猛,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得到较好发展,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经济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2. 产业结构转型:现代农村经济已逐渐摆脱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朝着多元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从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转向农业种养结合、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种经营方式。
3. 基础设施改善: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提升。
农村电力、交通、通信等设施的改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4. 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不再限于农业生产,他们还可以通过农村产业、务工、旅游等方式增加收入。
农村发展未来趋势分析1.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未来农村发展将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发展适应当地资源和特色的农村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将得到更大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未来农村发展将进一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农村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农村发展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4. 推动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未来农村的发展需要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相结合。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加强城市对农村产业的扶持,使农民能够共享城市化带来的发展成果。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与农业推广对策,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农村区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农业推广对策,旨在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村区域发展现状1. 经济发展滞后。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2.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由于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失,留守人口增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
4. 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比较低。
二、农业推广对策1. 发展现代农业。
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必须要走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供给。
3.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加强乡村振兴战略。
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振兴战略,包括加强对农村产业的扶持、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旅游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5. 实施农业扶贫政策。
要加强对贫困农民的帮扶政策,包括对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支持、农民培训、农村金融支持等,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6.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
要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等,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区域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作为农村区域的支柱产业,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区域的发展现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有必要通过农业推广来解决现有问题,推动农村区域的发展。
一、农村区域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单一当前,农村区域的产业结构依然比较单一,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种植品种单一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效益相对较低,很多农民收入难以满足生活需要。
3.农产品销售困难由于农产品供应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的收入来源不稳定。
4.农业技术落后农村区域的农业技术相对滞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导致产量低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农业推广对策农村区域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以丰富产业类型和增加农民收入。
2.倡导农业科技农村区域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高效耕作技术、新型农业科技产品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调研,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收购点,促进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
4.加强农业培训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5.建立农业合作社建立农业合作社,整合农民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6.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区域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7.加大农业补贴政策政府可以在种植补贴、购买农产品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促进农村区域的农业发展,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对农业农村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以便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1.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多重矛盾和问题。
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垦时间较长,土地耕作质量差,土地肥力下降,形成了不少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
此外,有些地区的农作物品种不适应自然环境,还存在着灌溉不足、肥料施用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农民的产出效率下降。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面对当前的困境和挑战,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未来将呈现出以下趋势:2.1 农业大数据成为农业生产重要手段农业大数据将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
通过对大量农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将大大降低。
2.2 现代化、智能化设备的广泛使用现代化、智能化设备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机农业、智能化灌溉系统等都将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和环境污染。
2.3 生态环保型农业发展生态环保型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
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地区占据核心地位。
然而,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中最具挑战性的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人口激增、城乡经济差距、资源环境压力、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代中国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现状分析: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尽管中国的农业经济不断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小农户为主,技术落后,效率低下。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一直被卡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无法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相比之下,其它东亚国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并扩大了农产品出口的机会和利润。
人口流失和老龄化: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地区,流向了城市,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是农村发展的一大障碍。
农村地区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这不仅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还加重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压力,如医疗医保、养老保险等。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收入低和缺乏机会的问题。
在城市化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之后,农村地区依然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
这不仅导致了社会不稳定,而且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行动。
未来趋势:创新驱动型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在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农村地区必须采取创新驱动型发展的模式,使农业生产、农村地区社会生活、经济行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协同创新。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创新发展政策,加强技术创新,改进社会创新,推行全面创新,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府应该制定乡村振兴计划,制定可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农村地区推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优秀人才引领、创新农村金融、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举措,以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可持续和综合的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也有了较大改善。
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农业推广来解决。
我们来看一下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在中国,农村地区占据了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
农村一些地区也积极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人口持续流出是当前农村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量的年轻人离乡背井外出打工,导致农田撂荒、农业生产力下降。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农村地区发展的难点之一,缺乏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使得农民的生产效益较低。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其中粮食收储、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农村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推广对策。
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还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鼓励农民学习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还应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渠道建设,促进农产品向农村外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还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
农村区域的发展现状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推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一系列对策,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农村经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农村劳动力不足是一个现实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
其次,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农产品陷入价格波动较大的窘境。
再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最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摆在面前的挑战。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面对种种挑战的情况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提升农村经济的关键。
一方面,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覆盖面。
同时,要加强农村电力、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支持。
四、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小微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等农业主体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质量。
六、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
城市地区拥有先进的产业和科技,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下、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2.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尽管中国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3.人口外流导致人口老龄化随着年轻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缺乏劳动力导致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养老和医疗等社会问题。
二、对策分析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促进农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3.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贷款机会,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农民的金融包容。
4.加强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同时,加大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
5.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提供更多公共服务。
6.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强化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提供更多转移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
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农民的根据地。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环境压力大、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农民收入较低等。
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推广对策,以推动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分析1.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污染,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的下降。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农业生产方式滞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因此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收入需求。
3.农民收入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往往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以及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所致。
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农业推广对策1.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还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2.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
3.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整治要制定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和开发,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还可以加大对土地资源整治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当代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当代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政策的支持和资源的投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水平、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然而,农村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关注。
一、当代农村发展现状在当代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趋势。
一方面,沿海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地区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
另一方面,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电力、通信、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
农村电网改造、光纤网络覆盖和农村公路建设等举措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教育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
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为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
农村产业发展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政府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
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1. 城乡一体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
城市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将不断扩大,农村地区将逐渐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2. 新农村建设:未来,农村地区发展将越来越关注农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农村旅游、乡村文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将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绿色农业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在农村地区也不例外。
未来,中国农村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流失的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全国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二、现状分析1.农村产业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较弱。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经济缺乏动力和活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2.农产品销售问题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民往往面临着销售难题。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但农民的销售渠道受限,导致大量农产品滞销。
3.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流转收益的限制。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民的收入很难有明显的增长。
4.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供水、供电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这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5.农业技术问题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农村教育和科技投入的不足,农民对新农业技术的了解和应用相对滞后。
三、发展趋势分析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为一体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游览等新型产业,将农村经济由单一农业向多元经济转变。
2.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拓展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并拓展销售渠道,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供应链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3.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
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智能农机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民的交通、供水、供电等生产和生活条件。
适时修建农村公路、农村水利设施,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品质。
现在的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对策
现在的农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对策农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亿万农民群众的生活福祉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和政策的扶持,我国农村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现状和趋势。
本文将从农村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农村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实现了从物质条件到教育、健康、住房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然而,农村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人口流失、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农业劳动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
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趋势。
首先,科技进步将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将迎来互联网+农业的时代,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
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也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济组织将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此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也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针对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对策来推动农村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产值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邮政等公共设施的完善,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同时,要鼓励农村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还需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体系,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呈现出物质条件到多方面的全面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农村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民收入增长有限,乡村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首先,城乡差距在农村发展中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城市地区的发展和农村地区的滞后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城市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医疗保障不完善等问题。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
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效益低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大,难以满足农民的收入增长需求。
农村地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新动能,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
然而,当前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农业生产收益不高、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以及农村地区就业机会不足等原因,都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政府应着力提升农产品价格、加强农村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等,帮助农民实现更好的收入增长。
再次,乡村基础设施仍有短板。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造成了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供水等方面存在不便。
这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也限制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最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年轻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农村地区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年轻劳动力回流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未来农村发展的前景是积极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农村区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策略加以解决。
为此,本文对目前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策略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区域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课题。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著,并且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真正消除。
为了能够缩小区域农村发展差距问题,必须结合实际,仔细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产生差距的原因,并寻找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特征概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仅疆土辽阔,而且人口众多,在资源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加之历史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表现极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开始把目光转向农村发展,并把农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区域划分[1]。
要想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应该依据各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内相似性以及区际差异性。
现如今,我国对农村区域的划分呈现出动态性和间断性,更加善于结合某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发展进行区域性划分,对于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区农村发展实际,并由此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2]。
2.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1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明显,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度,即由东向西,地区经济发展以此减弱,东部地区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部次之,西部则属于欠发达地区。
从经济增长率来看,东部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从城镇化阶段来看,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而西部地区则依旧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64期)2006年第3期Journal of China A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当前中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左 停, 陈 瑜, 齐顾波, 鲁静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94)[摘 要] 文章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如区域类型划分和特征化,概括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起因、现状和趋势,如城镇化、劳动力流动、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行政区划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区划;区域特征[中图分类号] F32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08X(2006)03-0001-06[收稿日期] 20060725[作者简介] 左 停(1964)),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的农村区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重大课题。
本文对当前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一、中国重点农村发展区域及其特征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再加上历史和现行政策诸多方面的原因,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
依照不同的标准,可对各地农村的经济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
如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把我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或者根据人均GDP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四个世界0,也有划分为八大社会经济区域[1],甚至六大、七大、九大经济区、二十四个农村经济区的。
按照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经济区域所履行的功能,可分为单一功能区和多功能综合区,如/十一五0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大经济功能区。
可按热量差异、植被、土壤等要素的不同来划分区域,如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将我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
也有将农村按地形和经济特点分为平原、丘陵、山区、牧区和湖区5个类型区域的。
也可按照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的聚居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的实施范围等标准来进行划分[2]。
近年来,国际上日益注重把农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区域划分,进而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
对全国农村经济和发展区域进行探讨,应该依据各地农村具体情况,发展水平,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同时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
过去进行区域划分多数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限制较大,现在许多农村经济区域划分是间断的、动态的,但是更能针对区域内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解决。
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村经济区域进行的划分,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我国农村经济区域的主要特征,了解各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从而因地制宜,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解除地区桎梏,实现国家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
本节这里先着重介绍一些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些重点区域及其特征。
二、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客观上存在着三个明显差异梯度,从东至西呈现梯级依次弱化态势,东部属相对发达地区,中部为次发达地区,西部为欠发达地区。
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源于/六五0至/八五0期间一直奉行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思路。
1991年,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为012463,1995年上升至012747,1996年略有下降,近几年基尼系数又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又呈扩大的趋势。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绝对差距明显。
首先,从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来看,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1990年东部地区人均实际GDP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155倍和1182倍,1999年该指标值分别提高到1185倍和2142倍。
其次,东中西部的经济增长率也存在差距。
1990~1999年期间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增长速度都不断减缓,但总体上东部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中西部地区,尤其在90年代后期更为明显。
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比中部地区高111倍,比西部地区高116倍。
人均GDP最高的上海达到55307元/人,最低的贵州只有4215元/人,相差12倍[4]。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东部地区的上海、北京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而在西部地区的贵州则只有800余元[5]。
表1重点农村发展区域及其特征[3]重点区域区域界定和主要发展特征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它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逐渐被确定下来。
农村区域发展的总体水平来从东至西呈现由高到低的梯次分布,西部为欠发达地区。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是西部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直接体现。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大部为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黄淮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麓,西倚太行山和豫西伏牛山地,东濒渤海和黄海,其主体为由黄河、淮河与海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黄淮海平原,以及鲁中南丘陵和山东半岛。
包括京、津和鲁三省市的全部,冀、豫两省的大部,以及苏、皖的淮北地区,共53个地市,376个县(市、区)。
黄淮海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水土资源组合好,农林牧业综合发展条件好,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国最大的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保障我国未来食物安全的主要区域。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生产条件较差,地块破碎,且多为坡耕地,难以规模经营;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多年来广种薄收,大部分地区才刚刚解决温饱。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林牧业发展不足;种植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大部分坡地耕种抗旱耐瘠的谷子、糜子,山西和陕西的汾渭谷地是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
农村山区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按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山区县分布在28个省、区、市的901个县(市、旗)。
山区至今贫困面仍然比较大,贫困程度也比较深,少数民族也多集中在山区。
大部山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地处偏远,相对封闭,交通不便,通讯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季节性缺水,山地灾害多发、频发;山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山区容易形成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生态退化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即民族自治地方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主要包括冀、蒙、辽、吉、黑、浙、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甘、青、宁、新等20个省、区、市的640个县(市、旗)。
2005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把民族地区列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扶持区域。
扶贫重点地区根据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6,国家将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592个县(旗、自治县、市辖区)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
扶贫重点县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范围内确定陆地边境地区我国陆地边境线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口,西迤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北部湾泮,总长度约2.2万千米,沿边境线分布着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134个县(市、旗)。
发展基础设施差,距离中心城市和市场远,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
从2000年开始,中央启动/兴边富民0项目,截至2004年底,我国/兴边富民0重点试点县已增加到了37个,占所有陆地边境县的近三分之一,解决了部分边境地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
从城镇化阶段来看,如果与世界各国的平均发展相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仅落后预期工业水平,而且也远远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魏后凯(2000)的测算表明,199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0137%,其中东部地区为33196%,中部地区为30165%,西部地区为23147%。
从工业化进程看,我国工业化进程已开始进入钱纳里划分的工业化中期的期中阶段。
其中,东部地区已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而西部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此外,若按照购买力平价的划分标准,根据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水平,1999年我国东部地区已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而中部和西部进入下中等收入阶段[6]。
#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育也存在很显著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券商相比处于绝对劣势,东部沿海地区的券商无论是发展层次、数量分布,还是资金、市场占有等综合实力都占据了明显优势,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起着主导作用。
二是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相对于东部而言效率底下,1998年西部地区证券化比例只有20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主体单一,而东部资本市场的发育较为成熟。
1999年西部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尚是空白。
尽管自/九五0计划和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0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扩大对中部、西部的开放和加大投资力度,但由于东部优越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技力量等条件,东部比中西部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因而能更多地吸引资金流向、技术流向、人才流向,于是东西部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三、农村区域环境问题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我国的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西部属于大江大河的上游,维系着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东部是人口和经济密集区,环境压力大。
而且环境问题本身都具有很强的外部型。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山地农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的耕作也造成较多的土壤风蚀。
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0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
太湖、三峡大坝库区、杭州湾等的监测资料都表明,悬浮物和大部分氮磷来源于农田径流。
除了湖泊富营养化外,面源污染还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农用地膜带来的土壤污染和华北地区农村的秸秆和垃圾燃烧产生的污染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环境危害。
二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
但与城市相对规范的规划、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脏乱差现象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