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知识点汇总
![口腔预防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8b92a74360cba1aa911da6f.png)
2 与口腔预防的科学基础发展有关的两重要方面是:口腔中细菌的发现及氟化物防龋的发展3 WHO 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其具体内容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4 四次公共卫生革命:饮水净化,牛奶巴斯消毒,免疫注射,饮水氟化5 1958年姜元川编著了第一本‘牙病预防学’专著,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牙病预防的原理与方法6 龋病常用指数:恒牙龋失补指数(龋 即已龋坏尚未充填的牙;失 指因龋丧失的牙;补 为因龋已做充填的牙) 乳牙龋失补指数,龋均,患龋率,龋病发病率,无龋率,根龋指数。
7 1992年检查某班12岁学生60人,其中患去龋病者36人,龋(D )失(M)补(F)牙数为:D=65,M=3,F=9,龋失补牙面数为D=206,M=12,F=18;2年后再对这60名学生检查,发现其中12名学生有新的龋损,患新龋的牙数为16,牙面数为19。
这班学生在1992年的龋均,龋面均,患龋率和2年后龋病发病率计算如下: 龋均=(65+3+9)/60=1.28;龋面均=(206+12+18)/60=3.9;患龋率=36/60×100%=60%1994年:龋病发病率=12/60×100%=20%8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12岁龋均作为全球龋病流行程度的衡量指标9 人群分布1(年龄):5-8岁乳牙萌出患龋率达到高峰;12-15岁是恒牙龋病的易感时期,因此患龋率又开始上升。
25岁以后由于牙釉质的再矿化,牙对龋的抵抗力增强,使患龋病情况趋向稳定;50岁以后老年人的患龋情况严重,是继牙周病之后造成老年人失牙的又一个重要原因2性别 恒牙患龋率女>男 3民族中患龋率最高的是彝族(患龋率56.0%,龋均1.52),最低的是回族(患龋率18.2%,龋均0.3)10龈沟出血计分标准11Dean 氟牙症分类系统标准12调查方法:1普查 2抽样调查(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多级抽样13误差及预防方法一 选择性偏倚 二 无应答偏倚 三信息偏倚包括(1: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2: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3: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4:标准一致性实验也就是可靠度的检验)14 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的关系为 kappa 值 可靠度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 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 0.81-1.0 完全可靠15龋病常用预防方法:1控制菌斑2增强宿主抗龋3使用糖代用品和限制食品16氟牙症是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接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fef0ce52ea551811a687a4.png)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预防口腔医学的特点1.官方语言较多2.临床比较少没意思一、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三、口腔癌的预防四、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五、口腔健康促进六、社区口腔保健与项目管理七、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八、常用医学统计口腔预防医学概述主要研究对象-人群基本要素-个人预防保健方法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及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级预防没病有病早治有病根治口腔流行病学概述一、口腔流行病学定义·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影响,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分布状态横断面调查是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方法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不用于指导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重点)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客观的描述。
·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分类又名定义举例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做调查)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某种疾病或现象的情况我国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一个时间点)纵向研究疾病监测(定期随访)即在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对一小学学生龋病发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有一段时间)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5ce8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0.png)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在口腔预防医学的学习和考试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考点,包括口腔疾病的分类、预防措施、口腔卫生、口腔健康教育等方面。
一、口腔疾病的分类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颌面部肿瘤等。
其中,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组织导致。
牙周病是指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
口腔黏膜病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的炎症、溃疡等病变,常见的有口腔溃疡、扁平苔藓等。
颌面部肿瘤是指颌面部组织发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二、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口腔卫生、饮食调理、定期口腔检查等。
个人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础,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正确刷牙的方法是每天早晚各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注意刷洗牙齿的每一个面。
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预防龋病和牙周病。
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的滋生。
饮食调理是指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并进行治疗。
三、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环节,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正确刷牙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每天早晚各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注意刷洗牙齿的每一个面。
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预防龋病和牙周病。
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的滋生。
此外,还可以使用口腔清洁剂、口腔喷雾剂等辅助清洁口腔。
四、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和口腔卫生的意识。
口腔健康教育包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推广正确刷牙方法等。
口腔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口腔健康讲座、社区义诊等形式进行。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0de6c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d.png)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 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 值来计算。
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0.4 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0.81~1.0 彻底可靠3、CPI 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DMFT 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 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 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 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22 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5~6 岁:龋均90%无龋12 岁:龋均(DMFT)不超过 115 岁:至少有5 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 记分为1 或者218 岁:无因龋病或者牙周病而缺失的牙35~45 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1 个区段65~74 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5 个区段5、龋均(DMFT)等级0.0~1.11.2~2.62.7~4.4 4.5~6.5 6.6 以上很低低中高很高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
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 年,普通为2~3 年。
8、1986 年我国对120 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者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 (较短期内) 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者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觅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浮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浮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汇总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6753fe903d8ce2f016623e2.png)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汇总1. 患龋率——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
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2. 发病率仅指在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龋齿发病率=发生新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3. WHO 规定龋病的患病水平以12 岁儿童龋均作为衡量标准。
4. 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5. 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在0.7~1.0mg/L 之内6. 氟滴剂:适用于2 岁以下的幼儿7.3 -6 岁儿童每次牙膏用量“豌豆”大小;地氟病流行地区,6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8. 0.2%NaF 溶液:每周使用一次0.05%NaF 溶液:每天使用一次9.窝沟封闭年龄:乳磨牙在3~4 岁,第一恒磨牙在6~7 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 岁10.窝沟封闭的适应症:1)窝沟深,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
2)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3)牙萌出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 年之内。
11.窝沟封闭酸蚀:范围——牙尖斜面2/3。
时间——恒牙:20~30 秒;乳牙:60 秒12. 避免唾液污染是窝沟封闭成功的关键13. CPI 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14. CPI 探针使用时所用的力不超过20g15. Fones 刷牙法适合年幼儿童16. 光辐射是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原因17. HBV 要在95℃时要5 分钟才能将其杀灭18. 预真空高温高压灭菌法是目前口腔领域首选和最有效的灭菌方法19.氯己定:易使黏膜染色,味苦20. 供医务人员使用的含氟凝胶浓度:1.23%APF21. 普查的应查率在95%以上。
22. 预调查的年龄段:5 岁、12 岁、15 岁、35~44 岁、65~74 岁。
23. WHO 推荐先对有代表性的1~2 个年龄组少数人群进行调查,通常为12 岁组。
24. ★Kappa 值得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强制性记住,必须记住,几乎每年都考)25. WHO 规定的确定临床试验周期:氟防龋效果观察,至少应持续2 年;牙周病预防措施的效果观察可以持续6 周~18 个月;牙再植应观察5 年;根管治疗应观察2 年。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80a2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e.png)
口腔预防医学
引言概述:
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领域,旨在通过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
1. 口腔预防医学的意义
1.1 促进口腔健康:口腔预防医学通过定期检查、口腔卫生教育等手段,匡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1.2 预防全身疾病: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例如,牙周炎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通过预防口腔疾病,可以降低全身疾病的风险。
2. 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2.1 口腔卫生教育:口腔卫生教育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及饮食指导等方面,匡助人们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2.2 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通过定期的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口腔疾病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2.3 牙齿矫正和正畸:牙齿不齐、咬合不良等问题不仅影响口腔美观,还可能导致牙齿损伤和咀嚼功能障碍。
口腔预防医学通过牙齿矫正和正畸,匡助患者改善口腔健康。
2.4 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预防医学还包括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如龋齿的修复、牙周病的治疗等,旨在恢复口腔健康。
2.5 口腔修复与种植:对于牙齿缺失或者严重损坏的患者,口腔预防医学提供了种植牙、修复牙齿等方法,匡助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
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口腔卫生教育、早期诊断、牙齿矫正、口腔疾病治疗以及口腔修复与种植等手段,可以促进口腔健康,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口腔预防医学,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持口腔健康。
预防口腔医学重点
![预防口腔医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76981df18583d049645948.png)
口腔预防重点名词解释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科学与艺术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初级预防,处于病理形成前期过程,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强调自我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及特殊的防护措施,即社区公共卫生措施,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已经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阻止病理过程的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
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为主要目的,如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尽可能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的科学。
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做客观的描述。
主要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就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情况,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分布特点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又称“疾病鉴别”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它作用在于动态的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326b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c.png)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口腔预防医学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消除致病因素)、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和三级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龋病常用的指数有恒牙龋失补指数、乳牙龋失补指数、龋均和龋面均、患龋率、龋齿发病率、龋面充填构成比和无龋率。
水氟浓度0.6~0.8mg/L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
牙周健康指数包括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和牙周状况指数(CPITN)。
OHI-S只检查6个牙面,分别为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
口腔卫生指数(OHI)评价的是28颗牙,共12个牙面。
其中,DI-S是软垢指数,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面无软垢。
CI-S是牙石指数,同样分为0-3级,0级表示龈上、龈下无牙石。
PLI是菌斑指数,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则将菌斑分为0-5级,0级表示牙面无菌斑。
GI是牙龈指数,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龈健康。
SBI是龈沟出血指数,分为0-5级,0级表示龈缘和龈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的是10颗指数牙的6个区段。
简化软垢指数DI-S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面无软垢。
简化牙石指数CI-S同样分为0-3级,0级表示龈上、龈下无牙石。
菌斑指数PLI和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将菌斑分为0-5级,0级表示牙面无菌斑。
牙龈指数GI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龈健康。
龈沟出血指数SBI分为0-5级,0级表示龈缘和龈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的是10颗指数牙的6个区段。
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检查口腔健康指数:口腔被分为六个区段,每个区段需要检查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重点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58dff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c.png)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重点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关于口腔健康的学科,它涵盖了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它的重点是通过健康宣教、个人卫生习惯养成、饮食调节等方式,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知识点,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口腔健康的重要信息。
1. 口腔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病变,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于,不仅保护了口腔健康,还有助于全身健康的维护。
口腔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不仅会导致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等。
2. 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础。
大家应当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
在刷牙的过程中,应该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刷遍所有牙齿的表面和牙齿间隙。
此外,口腔漱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去除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和细菌。
应选择适合自己口腔情况的牙膏和牙刷,并定期更换牙刷。
3. 饮食调节对口腔健康的影响饮食结构对口腔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多的糖分和酸性食物摄入,容易导致牙齿表面的矿物质流失,从而引发龋齿。
因此,应该尽量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和豆制品。
此外,应该避免过于硬的食物和过烫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组织。
4.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定期的口腔检查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即使没有不适症状,每个人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结石、牙周病等,及时治疗这些问题,可以避免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和引发其他疾病。
5. 牙齿保护的其他措施除了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调节外,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保护牙齿的健康。
例如,要避免使用含磨砂剂的牙膏,以免磨损牙釉质。
使用含氟牙膏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和抗龋齿能力。
此外,定期洁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保持口腔的清洁。
口腔预防医学全考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全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a137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1.png)
口腔预防医学全考点总结1.描述性流行病学包括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2 .分析性流行病学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
3 .Dean分类依据牙釉质的颜色、光泽和缺损的面积。
4 .一个地区氟牙症指数在0.0~0.4,发生率<10%,属于正常范围。
氟牙症指数大于0.6,说明氟牙症流行。
5 .常用的踽齿指数有DMFT z DMFS等,牙周健康状况用CPL氟牙症用Dean o6 .抽样调查分为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
7 .偏倚种类有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和信息偏倚。
信息偏移有测量偏移、回忆偏移、报告偏移、检查者偏移。
8 .WHO规定踽病的患病水平以12岁儿童踽均作为标准。
牙周病流行的评价指标是15岁年龄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
9 .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65%),其次是食物(25%)。
l(λ我国规定水氟浓度为0.6-0.8mg∕L较适宜。
11.75%的血氟存在于血浆中。
12 .CPI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13 .CPI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眼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14 .DMFT z是恒牙幽失补牙指数。
15 .DMFS为恒牙幽失补牙面数。
16 .dmfs为乳牙踽失补牙面数。
17 .Dean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18 .CPI z DMFT z DMFS z dmfs是晶病常用指数。
19.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05~6岁:踽均90%无弱。
012岁:踽均(DMFT)不超过1015岁:至少有5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积分为1或20018岁:无因踽病或牙周病而缺失之牙。
035-45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1个区段。
065-74岁:无牙领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1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5个区段。
20 .患踽率=(患踽人数/受检人数)×100%o21 .踽均二踽、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踽面均二幽、失、补牙面积之和受检人数。
最新最全最重要执业医师考试必背重点口腔预防
![最新最全最重要执业医师考试必背重点口腔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d2263f8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c.png)
口腔预防学第一单元绪论(一)概念: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口腔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口腔预防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和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如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控制牙菌斑的措施等。
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如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高风险人群的发现和早期龋齿充填等。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如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等。
第二单元口腔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二)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
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
(一)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
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有下面几种:1.横断面研究: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的情况。
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2.纵向研究:又称“疾病监测”,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也就是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分析。
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如病史记录、疾病监测资料等。
分析性流行病学就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全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c54b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5.png)
《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全总结1.预防医学研究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主要为群体,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采取的对策要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方法是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2、传统的生物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预防医学是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5、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预防,主要适用于病因明确的疾病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主要是对病因不甚明确或多病因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是防伤残、促康复、预防并发症。
一般是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6、生态系统可理解为由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信息联系共同构成的综合体。
食物链实现了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的传递,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
7、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特异性损害有急性作用,慢性作用,远期作用(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
8、S02和NOx等污染物能形成酸雨。
在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02。
环境污染物致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包括剂量、作用时间、多因素联合作用。
其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调作用、拮抗作用。
9、环境污染对健康的直接损害有急性中毒、机体免疫力下降、变态反应、致癌作用。
10、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得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IL慢性汞中毒是长期吸入汞蒸气所致,其三大典型症状为易兴奋性、震颤和和口腔炎。
震颤多有意向性,治疗首选药物为二筑基丙磺酸钠。
水俣病即是慢性有机汞中毒的一种。
12、在生产中形成,并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是生产性粉尘。
粒径小于15Um的粉尘颗粒为可吸入性粉尘,粒径小于5um的粉尘颗粒为呼吸性粉尘。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最全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1070b2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d.png)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最全口腔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对我们的健康和外貌有着重要的影响,还与我们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预防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干预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状况。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一、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刷牙。
刷牙应该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牙刷的毛应该有不同长度、不同硬度,以达到全面清洁的效果。
同时,搭配牙膏和漱口水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清洁效果。
此外,饭后用牙线清理牙齿间的食物残留,也是刷牙后的重要步骤。
二、龋齿预防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牙齿表面。
预防龋齿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控制糖分摄入。
糖分是细菌形成龋齿的主要营养来源,减少糖分的摄入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其次是牙釉质的保护,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和氟化水来增强牙齿的抵抗力。
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洁牙也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手段。
三、牙周病预防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牙周组织疾病,会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和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除了刷牙和使用牙线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漱口水和牙龈按摩器来加强牙周的血液循环和杀灭口腔细菌。
此外,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戒烟戒酒也有助于预防牙周病。
四、口腔癌预防口腔癌是一种凶险的癌症,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为了预防口腔癌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能够显著降低罹患口腔癌的风险。
其次,注意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
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也能够发现潜在的癌变病灶。
五、儿童口腔保健儿童的口腔健康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儿童期是口腔疾病易发期,因此我们在积极预防的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初生儿时,家长应该定期给婴儿进行口腔清洁,尽量避免婴儿长期吮吸奶嘴等含糖物品。
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预防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55b9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c.png)
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致力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学科,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的预防措施,旨在保护和促进口腔健康。
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和颌面部组织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变等。
口腔预防医学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下面将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几个重要方面:1. 口腔卫生教育:口腔卫生教育是口腔预防医学的基础,通过向公众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卫生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牙间刷等工具,有效清洁口腔,减少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
2. 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口腔预防医学通过指导人们选择健康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口腔健康。
3. 牙齿密封:牙齿密封是一种预防龋齿的方法,通过涂覆一层薄膜在牙齿的凹陷部位,阻止细菌和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滋生,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
4. 口腔检查和早期诊断:定期口腔检查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口腔和颌面部组织的状况,及时发现口腔疾病的早期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5. 牙齿矫正:不正畸是口腔健康的一大隐患,容易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
口腔预防医学通过牙齿矫正技术,纠正牙齿的错位和不正常咬合,改善口腔功能和外观,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6. 口腔健康宣传活动:口腔预防医学积极开展各种口腔健康宣传活动,如义诊、讲座、宣传册等,向公众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口腔健康水平,促进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
口腔预防医学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口腔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
只有通过综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水平。
因此,口腔预防医学在口腔健康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口腔预防医学重点个人总结考试必备打印版,文档
![(完整word版)口腔预防医学重点个人总结考试必备打印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db04df0fc4ffe473268abce.png)
1、社区牙周指数 CPI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的牙周病流行病学检查指数。
它不但反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也反响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
2.龋病 :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集体,不能够被水冲去或漱掉。
4.软垢:松懈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和龈缘上的软而带有黏性的聚积物,是由微生物、零散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脂类及少量食品残渣碎屑混杂而成。
5.牙石:是聚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已矿化或正在矿化的钙盐晶体。
6.氟牙症:又称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取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别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
其表现为: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条纹可交融形成白垩色斑块,或波及整个牙面;裸露于口腔后可有色素的沉着,局部条纹或斑块呈黄褐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或牙缺损。
7.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 he 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损害,到达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8.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实质,依照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资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9.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ART〕指派用手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尔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式玻璃离子资料将龋洞充填。
10预防性干净术:口腔专业人员用口腔器械帮助受检者完整地去除牙菌斑。
11牙实质敏感:裸露的牙实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难过,并且不能够归因于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起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12 牙酸蚀症:在无细菌参加的情况下,接触牙面的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损害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病理性的牙体硬组织丧失。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f276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d.png)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口腔内科考试重点一、解释1.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根本原理和方法,讨论人群中口腔安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究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安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供应依据的科学。
2.氟牙症:又称斑釉牙。
是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承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3.指数:说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
是起到指标作用或指示作用的标识用一组数值说明龋病在个体或群体中的临床表现,用数量等级和标准方法来说明和比拟龋病的范围及严峻程度。
4.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因龋丢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5.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missing)-因龋丢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6.龋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7.龋面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峻程度。
8.患龋率(cariesprevalence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9.龋齿发病率: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10.菌斑指数PLI:依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依据菌斑掩盖面积记分。
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
11.牙龈指数GI:该指数只观看牙龈状况,检查牙龈颜色和质的转变,以及出血倾向。
1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I-S。
可以用于个人,但主要用于人群口腔卫生状况评价。
13.社区牙周指数CPI:其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安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状况,且操作简便,WHO推举作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14.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9e5b5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e.png)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保持口腔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口腔预防医学是为了预防各种口腔疾病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介绍一些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维护口腔健康。
1. 正确的刷牙技巧每天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基本步骤。
正确的刷牙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和频率等。
正确使用牙刷时,应用适量的牙膏,以圆弧形轻轻刷动牙齿和牙龈,注意清洁整个口腔,包括舌头和颊侧黏膜。
2. 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对口腔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过多摄入糖类和碳水化合物易导致龋齿,因为细菌会利用这些物质产生酸蚀脱钙。
保持均衡饮食,注重摄入富含维生素C、D等有益于口腔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等。
避免常吃高糖饮食,喝水可清洁口腔,预防龋齿。
3. 口腔自我检查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自我检查口腔,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
检查时应关注口腔黏膜的颜色和质地,观察是否有任何溃疡、疼痛、肿块或出血。
同时,应查看牙齿是否有变色、龋齿、牙龈退缩等迹象。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牙医。
4. 定期体检定期到口腔科进行体检是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环节。
早期诊断可以提供更早的治疗,减少口腔疾病的后果。
定期体检包括拍X光片、洗牙、牙周检查等项目,有助于牙医评估口腔健康状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牙齿矫正牙齿不齐、颌面畸形等问题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形态,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有必要及时纠正这些问题。
牙齿矫正常采用牙箍、隐形矫正器等方式,通过施加合适的力量来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
6. 口腔癌筛查口腔癌是严重的口腔健康问题之一,容易被忽视。
定期接受口腔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癌变病变,提高治愈率。
口腔癌筛查包括口腔黏膜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诊等,可以由牙医进行。
7. 儿童口腔保健儿童口腔保健非常重要,因为乳牙期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到永久牙的生长和咬合。
家长应教育儿童正确刷牙,并帮助儿童定期看牙医,进行口腔健康评估和相关治疗。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汇总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3f4ac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e.png)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汇总口腔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不仅与人们的饮食和语言能力密切相关,而且还与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
口腔预防医学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人们的口腔健康。
以下是口腔预防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1. 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口腔卫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卫生措施,每天至少要刷两次牙,每次刷牙应持续2-3分钟。
此外,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洗牙、避免吃太多糖分和酸性食物等都是维护口腔卫生的重要方法。
2. 龋齿的预防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主要是由口腔中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
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控制细菌和减少牙齿暴露在酸性环境中的时间。
除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封闭性窝沟封闭、减少糖分摄入等方式预防龋齿的发生。
3. 牙周病的预防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和牙周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疾病。
牙周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来控制口腔中的细菌。
定期洗牙和正确使用牙线是牙周病预防的重要手段。
此外,戒烟、控制糖尿病等也对牙周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4. 口腔癌的预防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预防口腔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的暴露。
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质中等都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
此外,定期体检和及早发现口腔癌的症状也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环节。
5. 儿童口腔保健儿童口腔保健是口腔预防医学中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
提前建立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儿童的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在儿童恒牙开始长出时,就应该开始定期带孩子去看牙医,并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口腔保健措施,如使用适合儿童的牙刷和牙膏、监督他们刷牙等。
6. 孕妇口腔保健孕妇的口腔健康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婴健康有重要影响。
孕期的荷尔蒙变化容易导致孕妇口腔问题的发生,如口腔炎症、龋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值来计算。
Kappa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0.4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可靠度中等0.61~0.80可靠度优0.81~1.0完全可靠3、CPI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DMFT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5~6岁:龋均90%无龋12岁:龋均(DMFT)不超过115岁:至少有5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记分为1或218岁:无因龋病或牙周病而缺失的牙35~45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1个区段65~74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CPI记分为4不超过0.5个区段5、龋均(DMFT)等级0.0~1.1很低1.2~2.6低2.7~4.4中4.5~6.5高6.6以上很高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
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年,一般为2~3年。
8、1986年我国对120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较短时间)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找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出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10、信息偏倚有三个方面:(1)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2)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3)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
11、患龋率=(患龋人数/受检人数)×100%12、龋均=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龋面均=龋、失、补牙面之和/受检人数13、记分标准:0=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或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牙颈部有连续而原的龈下牙石14、捷径调查:方法经济适用,节省时间和人力,故称为捷径调查15、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作用是培养和改变与健康和口腔健康有关的行为习惯。
16、龋病发病率通常是指至少在一年时间,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龋病发病率=(发生新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
17、一级预防:①促进口腔健康,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制定营养摄取计划,定期口腔检查②实行特殊防护措施,在口腔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防龋措施,进行窝沟封闭,应用防腐涂料等。
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包括定期检查、x线片等辅助诊断、在检查诊断的基础上做早期充填等治疗。
三级预防:①防止龋的并发症对龋病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牙进行牙体牙髓治疗以保护自然牙列,阻止炎症向牙槽骨、颌面深部扩散,对于严重破坏的残冠、残根应拔除,防止牙槽脓肿及颌骨深部扩散,面化脓感染及全身感染;②康复修复牙体组织大的缺损和牙的缺失,以修复牙牙合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18、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①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②评价某种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③探讨疾病的病因;④医疗保健措施质量成本效果、成本效益评价。
19、系统抽查又称间接抽样或机械抽样,对抽烟对象按此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先将总体按某种特证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整群抽样以群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为调查单位,然后对每个群所有对象进行检查;多阶段抽样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常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单纯抽样按一定方式以等的概率抽样。
20、考点: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概念。
龋病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而龋病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某人群患龋病的频率。
21、WHO规定:以15岁少年的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作为牙周状况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1、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和防龋涂料属于一级预防;早期充填属于二级预防;根管治疗是三级预防的畴。
2、用于检测泪腺分泌功能,用5mm×35mm的滤纸两条置于睑裂1/3和中1/3交界处,闭眼夹持5分钟后检测滤纸长度,低于5mm则表明泪液分泌减少。
(口腔颌面外科)3、刃天青纸片法检测致龋菌的原理是:以变形链球菌与纸片上的蔗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程度显示不同的颜色反应。
4、激光防龋的主要功能是:经激光照射后的釉质,可形成抗酸性强的玻璃样物质,可减少牙脱钙量,它于氟化物结合,可促进氟透过牙骨质、牙本质小管,促进钙化,封闭牙本质小管,提高抗酸蚀效果。
经激光照射的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生长受到抑制。
5.奶瓶龋主要发生在上颌乳切牙的唇面,且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
但奶瓶龋少见于下颌乳前牙,可能于吸吮时下颌、下唇的运动、瓶塞所附牙面的位置、近舌下腺和颌下腺导管的开口等因素有关。
(儿童口腔医学)6、Dentocult SM为变链菌的检测;Dentocult LB为乳酸菌的检测;Cariostat为细菌产酸力检测;Dentobuff Strip为唾液缓冲能力的检测。
7、洗必泰又名氯已定,对细菌表面有亲和力,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强的抑菌作用,对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作用显著。
因它可以和获得膜蛋白的酸根结合,滞留于牙表面,阻止附着。
8、Carioem试验结果判断:(-)紫蓝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黄绿色(PH5.0~5.5)为危险信号(龋活性显著),黄色为非常危险信号(龋活性非常显著)。
9、早期治疗为龋病的二级预防。
10、含氟漱口液一般推荐实用中性或酸性氟化钠配方,0.2%NaF每周使用一次,0.05%NaF每天使用一次。
5~6岁儿童使用5ml,6岁以上每次用10ml,含漱一分钟后吐出,半小时不进食或漱口,但5岁以下儿童的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不应推荐使用。
11、影响龋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氟的摄入状况,二是糖的摄入状况(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及糖加工的形式于龋病有密切关系)。
单纯刷牙(不用含氟牙膏)主要影响的是牙周健康状况。
12、糖的代用品防龋方法。
已被证实具有防龋作用的糖的代用品有木糖醇、甘露醇和甜菊糖等。
甜菊糖不利于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不能被酵解,因而无致龋性。
13、.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牙的窝沟点隙和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软化,釉质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
除了龋病,任何牙体硬组织病损都没有软化问题,仅有颜色或形态的改变不能诊断为龋。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1、氟滴适用于2岁以下的幼儿。
2、Dean分类依据包括牙釉质表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受侵犯牙面的面积,不包括釉质的硬度。
3、氟牙症为慢性氟中毒早期最常见且突出的症状,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是氟牙症、氟骨症以及神经系统、骨骼肌和肾脏等非骨相伤害。
4、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的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长短,出生至出生后在高氟区居住多年,可使全口牙侵袭;如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迁移至非高氟区,在恒牙氟斑牙可表现在前牙和第一恒磨牙;如果6~7岁以后再迁入高氟区,则不出现氟斑牙。
因此其氟牙症的可能性为0。
5、幼儿补氟以氟滴为宜,并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补充;(居住在低氟地区和龋病高发区的儿童从出生后6个月起就应补充氟)补氟的剂量:0.5~2岁0.25mg/d2~4岁0.5mg/d4~16岁1.0mg/d3~6岁儿童补充氟的较好方法是使用氟片,此时应注意食物中的摄氟量。
6、自来水氟化的优点:饮水氟化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可行的防龋措施,具有突出的公共卫生体征,当饮水氟化开始后,只需要少数人管理,即可使众多的人受益;具有突出的社会性,社区和居民因龋治疗的费用减少。
7、人体氟的只要来源是饮水,约占人体氟来源的65%,人体每天摄入的氟大约有25%来于食品(动物以骨,软骨,肌腱的含氟量较高)。
8、饮水氟化对恒牙的防龋效果优于乳牙。
因乳牙的釉质发育主要在胎儿期和乳儿期,胎盘对氟有屏障作用,进入胎儿体的氟量很少。
饮水氟化区恒牙无龋儿童是非饮水氟化区的6倍。
9、Dean氟牙症分类:0正常釉质呈乳白色,半透明有光泽;0.5可疑能见得数个白色斑点1.0极轻有白垩色条纹或不规则散在的小面积不透明区,整个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42.0轻度白垩色区扩大,但整个面积不超过牙面的1/23.0中度牙形态无变化,但上述所见常累及牙面全部,牙面有广泛着色,呈茶褐色;4.0重度釉质具有严重发育不全,常有表面形态的改变并伴有广泛着色,期颜色可自棕色至灰褐色不等。
10、居住在低氟地区和龋病高发区的儿童,从出生后6个月起就应补充氟。
11、幼儿园儿童的预防项目主要是培养儿童建立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刷牙方法,刷牙可应用少量含氟牙膏(黄豆粒大小即可)去除牙菌斑,有效的刷牙。
12、幼儿补氟以氟滴为宜,并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补充。
13、考点:区分不同漱口方法和氟水使用浓度。
氟化钠漱口水的浓度常用的为0.05%和0.2%两种。
0.05%的用于每天含漱一次,0.2%的用于每周含漱一次。
一般来说。
浓度越高应用间隔越长。
14、考点: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来自水氟化的防龋效果主要表现在龋病的减少和龋病进展的缓慢。
3年后防龋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自来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偏低(偏高则会产生氟牙症问题,应加强监测与调控力度,保持适宜的防龋浓度。
由于有摄氟过量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同时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全身用氟措施,因此有摄氟过量的问题。
第五章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1、自凝固化的封闭剂优于紫外线固化的封闭剂。
2、酸蚀面积为接受封闭的围,一般为牙尖斜面2/3。
3、沟裂有早期龋的迹象,釉质浑浊或呈白垩色为预防性树脂充填是适应证之一。
4、牙萌出后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
5、预防性树脂充填的适应症包括:窝沟有龋损能卡住探针;深的点隙窝沟有患龋倾向;沟裂有早期龋迹象,釉质混浊或白垩色。
无邻面龋损。
6、早期封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的避免唾液对酸蚀牙釉质的污染,致使封闭剂脱落率较高。
7、处于年轻期的恒牙尚未矿化完全易患龋病,应萌出4年以的牙同时有其他四项中的一项者做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