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ebe07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a.png)
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然而,单一药物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血压,因此联合用药方案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策略。
本文将介绍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势、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优势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强的降压效果。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作用于不同的机制和途径,联合使用可以同时干预多个血压调节环节,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此外,联合用药方案也可以减轻单一药物的副作用,因为联合使用可以使用较低剂量的每种药物,降低了副作用的风险。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ACE抑制剂/ARB与钙通道阻滞剂这是一种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
ACE抑制剂和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来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来放松血管,降低血压。
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供更强的降压效果。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血压,而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和心脏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联合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同时减少血容量和心脏负荷,提供更强的降压效果。
利尿剂与酮利尿剂这是一种强力降压的联合用药方案。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血压,而酮利尿剂通过阻断肾小管钠排泄来增加尿液中的钠含量,进一步减少血压。
联合使用这两种利尿剂可以产生强力的利尿效果,从而迅速有效地降低血压。
注意事项在使用降压药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医生的指导:只有医生才能确定正确的联合用药方案。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来服药,并及时告知医生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2. 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可能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联合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定期进行血压监测。
3. 副作用:降压药物在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患者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ce0b6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3.png)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摘要:一、高血压概述二、高血压用药原则1.个性化用药2.联合用药3.阶梯式用药4.长期用药管理三、高血压药物分类与选用1.利尿剂2.β受体拮抗剂3.钙通道拮抗剂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6.受体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四、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调理1.合理膳食2.增加运动3.戒烟限酒4.管理压力五、高血压用药的注意事项1.药物相互作用2.不良反应监测3.定期检查血压4.遵循医嘱正文:一、高血压概述高血压,通常指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二、高血压用药原则1.个性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并发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
2.联合用药:为了提高疗效和减少单一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3.阶梯式用药: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或种类,逐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4.长期用药管理: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以保持稳定的血压水平。
同时,定期随访,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高血压药物分类与选用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主要用于减少水分滞留,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水肿的患者。
2.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缓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患者。
3.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可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收缩力,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史的患者。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來普利、贝那普利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肾病等患者。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降低血压。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其中5种被推荐,3种不常规推荐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其中5种被推荐,3种不常规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7733bb0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a.png)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其中5种被推荐,3种不常规推荐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联合应用降压药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哪些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通常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者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如果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考虑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不能达标,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
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其作用机制应该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以下五种用药方案是国内各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其优点介绍如下:1、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联合的优点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ACEI或ARB可致血钾轻微升高,而氢氯噻嗪可致血钾降低,两者联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而ACEI或ARB既可扩张动脉,也可扩张静脉,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长期应用CCB可能有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ACEI或ARB可抵消这种不良反应,另外,ACEI或ARB 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减轻CCB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CCB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CCB的外周扩张血管也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缩血管作用。
4、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轻CCB可能导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
5、三种降压药联用以这种方案最为常见,即是: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如还不能达标,可在原药基础上增加剂量,或者联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或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
降压药的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总结
![降压药的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2d349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c.png)
3.常用药物(1)噻嗪类利尿剂:4.注意事项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禁忌证。
对于无痛风病史的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不是利尿剂治疗的绝对禁忌证,但不建议将利尿剂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在开始用药2~4周后检测血液电解质。
若患者无低血钾表现,此后每年复查1~2次即可。
联合应用利尿剂与ACEI、ARB治疗可降低低血钾发生率。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能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的新发糖尿病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特别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时降压效果差,此时可选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襻利尿剂。
螺内酯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
二、钙通道阻滞剂(CCB)1.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包括二氢吡啶类CCB和非二氢吡啶类CCB。
2.临床选择3.常用药物(1)二氢吡啶类CCB:4.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二氢吡啶类CCB没有绝对禁忌证,但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
CCB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尤其适用于生活中习惯高盐摄入和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
短、中效CCB在扩血管的同时,由于血压下降速度快,会出现反射性交感激活、心率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应尽量使用长效制剂。
非二氢吡啶类CCB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䓬)均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应避免用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1.作用机制ARB通过有效拮抗AngⅡ与AT1受体结合引起的各种有害作用,增加了AngⅡ和AT2受体结合所产生的有益效应,同时也使AngⅡ转化为Ang1-7,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2.临床选择4.注意事项ARB可致畸,禁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
ARB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肾功能减退,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6610b1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9.png)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在平静状态下,动脉压力超过正常范围。
高血压病患者需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中重要的内容。
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进行划分,目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利尿剂:主要作用是通过排尿增加体内盐和水的排泄,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襻利尿剂(如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减少心脏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
3.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进入细胞外,减少心脏和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有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有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止其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ARB有洛沙坦和缬沙坦。
此外,有些患者由于血压控制不佳,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别的药物来治疗高血压。
联合用药的特点如下:1.协同作用:不同类别的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降低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2.减少副作用: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从而减轻副作用。
3.防止耐药性:长期单一药物的应用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联合用药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有以下几种:1.ACEI/ARB与利尿剂联合:ACEI/ARB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和作用,而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尿量降低血容量,二者联合应用可以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舒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心脏负荷和降低血压。
最新高血压分类及联合用药方案(教你如何用高血压药,终极版)
![最新高血压分类及联合用药方案(教你如何用高血压药,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a69fe4f5335a8103d2200e.png)
抗高血压药分类及联合用药方案(教你如何用降压药)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分类类别代表药优点缺点利尿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适合老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衰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痛风患者慎用,长期用致血k↓,糖耐量异常,尿酸和胆固醇异常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适合心率快的年轻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合并心衰、哮喘、血脂血糖紊乱、孕妇慎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确切快速降压,可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直接扩张血管致交感N兴奋,可引起HR↑,头痛等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适合合并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高血钾、孕妇慎用;引起干咳、粒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等ARB氯沙坦、缬沙坦与ACEI一致,并不引起干咳孕妇慎用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AB/CD规则<55岁≥55岁第一步A或B C或D第二步A或B+C或D第三步A或B+C+D第四步加α阻滞剂或螺内酯或其它利尿剂A、B、C、D的含义:A:ACEI或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类推荐: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ACEI类推荐: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B:β受体阻滞药;推荐:卡维地洛、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C:钙拮抗剂;推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本品不能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均抑制心肌收缩)D:利尿剂;推荐吲达帕胺、氢氯噻嗪、呋噻米、螺内酯(保钾利尿药不宜与ACEI合用)AB/CD系统规则说明:1、AB/CD规则系统的理论基础:高血压可概括分为“高肾素”或“低肾素”二类。
小于55岁的人一般有较高的肾素浓度,因而开始治疗选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两类降压药中之一类即(A)或(B)。
一般来说A或B类药作为最初的降压药治疗比C或D类药更有效。
2、对于年龄≥55岁的人一般肾素浓度较低,C或D类药是更有效的一线药。
在大多数严重或有并发症的高血压,逐步加药至血压被控制。
如果血压明显下降到理想水平之下,以后治疗可减少剂量。
抗高血压药知识点总结
![抗高血压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e2b9f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3.png)
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分类2、氨氯地平(1)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1)a1—R阻断药:哌唑嗪(2)β—R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3)a和β—R阻断药:拉贝洛尔(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2)神经节阻断药:美卡拉明(3)NA能神经末梢阻滞:利舍平、胍乙啶(1)血管扩张药:硝普钠(2)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包括高效、中效、低效以中效最为常用作用机制:早期排钠(Na+)利尿减少ECF和血容量长期Na+—Ca2+交换减少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可电解质紊乱、血脂、血糖、尿酸升高强效、长效降压药(二)钙离子拮抗药第一代: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钙拮抗药分代第二代:尼莫地平非洛地平第三代:普尼地平口服10~20分钟见效,舌下含服5~10分钟适应症:治疗轻、中、重度高血压,伴有心绞痛、糖尿病、哮喘、肾脏疾病、高脂血症氨氯地平口服1~2周呈现降压作用(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RAS)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2)对中、重度高血压合用β受体阻断药或利尿剂,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多见于初始剂量过大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留钾利尿药的患者慎用:肾衰竭、高血钾、孕妇、哺乳期妇女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坎地沙坦AT1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受体抑制AngⅡ的缩血管和促进醛固酮分泌作用(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a受体阻断药常用药物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2、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降压机制:(1),抑制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排出量减少抑制肾素释(3)(4)使外周交感神经降低1、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轻度腹泻、停药可消失2、阻断心脏的β1受体,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小于50次/分,向医生报告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诱发心绞痛,停药宜逐渐减量长期应用:血糖降低,血脂升高a、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对心脏无抑制作用,不会引起心率加快,降压作用温和交感神经抑制药不良反应:停药综合征(长期服用突然停药后出现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可用a—R阻断药酚妥拉明治疗)不良反应:(1)≥0.5mg可出现鼻塞、胃酸分泌过多、嗜睡、乏力(2)久用可致精神抑郁,大剂量可引起震颤,麻痹(3)5、血管扩张药直接扩张血管药()静滴给药作用机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内出现明显降压作用适应症:(3)难治性心功能不全: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慢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常见恶心、呕吐、出汗、头痛、心悸该药遇光易破坏,故静脉滴注的应新鲜配制和严格避光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作用机制:舒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主要治疗Ⅰ、Ⅱ高血压,难治性的高血压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1、根据病情特点阶梯用药二联: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直接扩张血管药三联:利尿药+钙阻滞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ACEI抑制药+利尿药+钙阻滞药利尿药+米诺地尔+β受体阻断药2、保护靶器官3、根据并发症选择用药4、按药物的作用特点联合用药5、治疗剂量个体化。
高血压用药全指南(含6款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压用药全指南(含6款联合用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0435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f.png)
高血压用药全指南(含6款联合用药方案)据我国疾控中心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平均每3个成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
每年约200万人的死亡与高血压有关,然而知晓率仅为42.6%。
而且近年来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所以这些知识有必要知道!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有高血压1、头晕严重时会感觉天旋地转,两眼昏花。
2、头痛严重的患者头痛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3、耳鸣高血压导致的耳鸣一般发生在双耳,持续声音较长,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影响到内耳的血液供应。
4、睡眠障碍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失眠、爱做噩梦、易惊醒等睡眠障碍。
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对于60周岁以下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伴随糖尿病或其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需要将血压降到140 /90mmHg以下;如果伴随了糖尿病、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最好将血压降到130 /80mmHg以下。
如果是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该降到什么靶点才是合适的呢?如果没有伴随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最好降到150 /90mmHg以下;如果伴随了靶器官损害,有冠心病、有心衰、有脑血管疾病,就要将血压控制在130 /80mmHg以下。
高血压如何用药?01西药第一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这类降压药,在我国服用人数是最多的,常用的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等。
它的降压作用稳定可靠,不影响糖和脂代谢,有保护靶器官作用,还有保护动脉硬化的功能。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有心衰的情况下,只有两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服用,一个是氨氯地平,另一个是非洛地平。
第二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这类药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普利”类的降压药,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洛普利、福辛普利等。
这类药物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有糖尿病和心室肥厚的病人应该将它作为首选药物。
但是,作为亚裔黄种人有一个不适用这类药物的特点,就是大约20%的病人服用的这类药物会引起咳嗽,不能耐受,这时就应换其他药物了。
高血压联合用药
![高血压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e2f71f9671fe910ef12df8b1.png)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也从单纯的追求降低血压,转变为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尽量保护和逆转靶器官的损害,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或复方制剂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1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1.1 利尿剂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机体排水排钠,使细胞外液和血浆量减少,进而使血压下降。
同时还可以使小动脉壁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或使局部释放前列环素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动脉扩张而降低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高龄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
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钾,同时对血糖及血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小剂量应用或联合用药可使其不良反应减少。
另一类利尿剂吲达帕胺的应用也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壁张力和升压物质的反应,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适用于中重度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袢利尿剂主要适用于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者。
1.2 β受体阻滞剂其主要降压机制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而降低血压。
其适应症包括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同时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特别是静息时心率较快(>80次/分钟)的中青年,对肾素活性偏高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尤为适用。
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脏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故对心率缓慢、心脏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1.3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对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小动脉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
抗高血压药(2)
![抗高血压药(2)](https://img.taocdn.com/s3/m/98f6470081c758f5f71f6708.png)
AT1受体拮抗药与ACE抑制药比较 1、AII生成途径除ACE外,还存在非ACE途径,ACEI对非
ACE途径如糜酶途径生成的AII无作用,因此,对AII生 成的阻断作用是不完全的。而AT1受体阻断药能在AT1 受体水平阻断AII的作用,对RAS的阻断作用较完全。
2、ACEI在减少AII生成的同时,也抑制激肽酶II,使体内 缓激肽积聚,可引起扩血管效应,有利于降压,但缓 激肽在肺部积聚是引起ACEI主要不良反应干咳的重要 因素。 AT1受体阻断药则无此作用。
(五)血管扩张药 1、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肼屈嗪 2、钾通道开放药:二氮嗪
第二节——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降压机制 1、初期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水负平衡,
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导致心排出量降低, 血压下降
2、长期应用利尿药,血容量与心输出量逐渐恢 复正常时,血压仍有持续性降低,机制可能为: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米诺地尔(minoxidil) 药理作用与机制 钾通道开放药 临床应用 难治性严重高血压 不良反应
二氮嗪(diazoxide) 钾通道开放药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原则 (一)有效治疗与终身治疗 (二)保护靶器官 (三)平稳降压 (四)联合用药
膜β2受体,抑制正反馈调节; 5、促进前列环素合成。
临床应用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流动力 学及肾素活性偏高的青年高血压患者疗 效较好。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二)α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α1受体阻断药舒张小动脉、小静脉,降
低立位和卧位血压。
体内过程
临床应用 各型高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前列腺
6、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体内过程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0847c6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1.png)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高血压的联合用药1: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需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方案。
2:联合用药的原则2.1 目标控制血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目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达到血压控制的目标。
2.2 药物的互补作用:选择能够互补作用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加强降压效果。
2.3 药物相互耐受性:避免使用有交叉耐受性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避免疗效减弱。
2.4 副作用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联合用药方案3.1 利尿剂与钙通道阻滞剂的联合用药3.1.1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液潴留,降低血容量,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该方案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
3.1.2 常用药物: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
3.2 舒张血管剂与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用药3.2.1 舒张血管剂可以扩张血管,减轻血管阻力,降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心脏的负荷。
该方案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3.2.2 常用药物:舒张血管剂(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3.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联合用药3.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作用,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以特异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达到类似的降压效果。
该方案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3.3.2 常用药物:ACEI(如卡托普利)、ARB(如氯沙坦)。
3.4 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的联合用药3.4.1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来降低血压。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及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fd504ec3f61fb7360b4c65c8.png)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利尿剂: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
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
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
代表药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博苏)、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金络、络德)。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
但不宜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妊娠等高血压患者,代表药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雷米普利(瑞秦)等。
钙拮抗剂: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
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即拜心痛)、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乐息平、司乐平)、尼群地平等。
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利血平(降压灵)、甲基多巴、哌唑嗪等。
此类药物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并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良好作用,最适于伴高脂血症,前列腺服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为避免首剂效应及体位性低血压、宜从小剂量开始,后递增用量。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肼屈嗪、米诺地尔、二氮嗪、硝普钠等。
前五种为国内外专家推荐的一线药物。
近年来新开发的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常用的有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等。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1603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a.png)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仅供参考)高血压是一种具有慢性特点的疾病,需要长期控制和治疗。
单一药物治疗可能无法达到降压目标,因此通常需要联合用药。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1. 选择针对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用药方案应该包括来自不同药物类别的药物,以发挥多种机制降压作用。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类别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
在联合用药方案中,可以选择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别的药物。
2. 个体化调整:联合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合并症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例如,对于年轻女性患者可优先选择钙通道阻断剂;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3. 逐步增加剂量:开始治疗时,通常会选择较低剂量的药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可以逐步增加药物的剂量,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标。
然而,需注意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如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
4. 定期监测:联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电解质和肾功能等指标。
这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一种示例的联合用药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在联合用药期间,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复诊和药物调整。
同时,需注意饮食控制、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减少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延缓高血压的进展。
抗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定的,旨在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选择不同药物类别的药物以发挥多种机制降压作用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药物的相互作用、患者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
1. 联合用药的优势:抗高血压联合用药可以提供更多的降压机制,增加降压效果。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研究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5ab27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1.png)
高血压的临床用药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也日益丰富。
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对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药物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2、钙通道阻滞剂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发挥降压作用。
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达到降压效果。
常见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5、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
例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二、药物的选择原则在选择高血压治疗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因素。
1、对于年轻、心率较快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2、老年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或利尿剂较为适用。
3、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蛋白尿等情况的患者,ACEI 或 ARB通常为首选。
4、若患者血压较高,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
三、联合用药的策略联合用药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有:1、钙通道阻滞剂+ ACEI/ARB两者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减轻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水肿。
2、利尿剂+ ACEI/ARB利尿剂减少血容量,ACEI/ARB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共同发挥降压作用,并降低低钾血症的发生风险。
3、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前者扩张血管,后者降低心率,相互补充,适用于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四、特殊人群的用药1、儿童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的治疗需谨慎,首先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如血压仍未达标,可选择适合儿童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抗高血压合理用药
![抗高血压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3afdde443323968001c922b.png)
14
◆1、高危及极高危病人:
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
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2、低危或中危病人:
先应予非药物治疗(监测病人的血压和各种危险因素改变生活
方式),并观察患者的血压相当一段时间(至少3个月),如
SBP≥140,DBP ≥ 90mmHg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3、改变生活方式:
整理课件
31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 口服:高血压开始时每日1次100mg,维持量为每 日1次100~200mg,必要时增至每日400mg, 早晚 分服。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 用于高血压,每日1次50~100mg。 比索洛尔(康心,康可) 最强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口服:5mg/次/日, 个别可用至10mg/次/日。
整理课件
36
(六)降压药物的特性和选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机理: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 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分类:巯基、羧基、磷酰基。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
适应证: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的高血 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 肌梗塞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禁忌证:非二氢吡啶类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病 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
整理课件
34
硝苯地平(nifedipine)
降压特点:短效类
1.小动脉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下降 2.降压作用迅速、强大,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血浆肾素活
性升高,合用β-受体阻断药 3.由于降压急剧,血压波动大,对心脑肾等器官血流量的影响比
抗剂( ARB)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0f461d10508763231121267.png)
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钙通过细胞浆膜的钙通道进入周围动脉平滑肌细胞,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硝苯地平10~30mg,3次/d或缓(控)释片30~60mg,1次/d;氨氯地平2.5~10mg,1次/d;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1次/d;拉西地平2~6mg,1次/d;尼群地平10mg,2次/d;尼索地平5mg,1次/d;尼卡地平10~20mg,3次/d或缓释片40mg,1次/d;尼莫地平20~40mg,3次/d;地尔硫卓30~60mg,3次/d或缓释片90mg,2次/d;维拉帕米40~80mg,3次/d或缓释片120~240mg,1次/d硝苯地平口服后30min起效,消除半寿期2~5h,控释片能维持24h有效血浆浓度。
氨氯地平消除半寿期36h。
降压作用肯定,长半寿期的钙拮抗剂或缓(控)释制剂能维持24h血压控制和满意的谷峰比值(T/Pratio)颜面潮红、头痛、眩晕、心悸、胃肠道不适、体位性低血压、地尔硫卓与维拉帕米尚可抑制窦房结功能和心脏传导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多可满意控制血压。
对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合用其他降压药。
尤适用于合并心绞痛者。
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并适用于伴房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孕妇忌用。
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慎用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可与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f12e7c71be1e650e52ea995b.png)
常用高血压降压药物分类及降压机制1.利尿药: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降压药可乐定等(2)神经节阻断药樟横咪芬等(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等(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3.钙通道阻断药硝苯地平等4.肾素-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5.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肼屈嗪等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作用机制】抑制远曲小管对Na+-CL-的共转运,离子重吸收减少,尿的浓缩功能受抑制,产生利尿作用。
【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早期是通过排钠利尿,使血容量减少而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与小动脉扩张有关:(1)降低动脉壁细胞Na+的含量,Na+-Ca++交换↓,Ca++内流↓(2)降低血管对NA的反应性(3)诱导血管壁产生舒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2.利尿作用3.抗尿崩症作用: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群地平【作用机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a2+的内流,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哌唑嗪(prazosin)【作用机制】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使全身小动脉和小静脉均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而降压普萘洛尔(propanolol),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降压机制】1.抑制心脏: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2.减少肾素分泌:阻断肾脏入球小动脉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减少和醛固酮释放减少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β2受体,减少NA释放4.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β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张力,减少NA释放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作用机制】1.抑制ACE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4.减少醛固酮分泌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洛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tan)【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结合一、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二、血管平滑肌舒张药(肼苯达嗪)三、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四、影响交感神经递质药(利血平)五、交感神经节阻滞药(樟磺咪芬)常用抗高血压药一,利尿药降压特点:作用温和,持久,长期用无耐受,可降低心,脑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压机制:初期(2~3w):排钠利尿,血容量↓,心输出量↓,Bp↓.长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内Na+含量减少,通过Na+Ca2+,细胞内[Ca2+]↓血管平滑肌对NA等缩血管物质敏感性降低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二,钙拮抗药机制:钙拮抗药选择性阻滞细胞膜上钙通道,干扰钙内流;也可作用于肌浆网上的钙通道,使钙贮存减少,使心肌或血管平滑肌钙离子浓度降低,兴奋性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根据其对β受体选择性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对β1,β2受体无选择性,也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口服吸收好,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不高(40%-70%在肝脏破坏),t1/2为6h.2.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atenolol)对β1受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阻断作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阻断β受体作用强度为普奈洛尔的0.5~1倍.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对β2受体作用较弱,但对哮喘病人仍需慎用.3.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labetalol),卡维地洛(carvedilol)阻断β1,β2和α1受体,降低心排出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拉贝洛尔静脉用于高血压急症,如妊高征.卡维地洛降压持久,维持24h;不影响血脂和血糖代谢,不减少肾血流量.用于伴肾功不全,糖尿病者.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近十年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列为一线降压药物.因为ACEI降压程度可与β受体阻滞剂相比,接近利尿剂的降压能力;较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更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五,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losartan)氯沙坦(losartan losartan)临床应用与评价1.进食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可产生ACEI抑制AngⅡ所致的副作用,其作用和AngⅡ作用的降低呈非相关依赖性,本品不引起干咳,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较低.3.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直接影响动脉血压调节的基本因素有外周血管阻力、心脏功能和血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药分类与特点
利尿剂: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
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寿比山、钠催离)。
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
代表药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博苏)、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卡维地洛(金络、络德)。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
但不宜于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妊娠等高血压患者,代表药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雷米普利(瑞秦)等。
钙拮抗剂: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
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即拜心痛)、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乐息平、司乐平)、尼群地平等。
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利血平(降压灵)、甲基多巴、哌唑嗪等。
此类药物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并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良好作用,最适于伴高脂血症,前列腺服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为避免首剂效应及体位性低血压、宜从小剂量开始,后递增用量。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肼屈嗪、米诺地尔、二氮嗪、硝普钠等。
前五种为国内外专家推荐的一线药物。
近年来新开发的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常用的有洛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等。
四,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名称,剂量及用法
1. 利尿药
氢氯噻嗪12.5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
氯噻嗪25~50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
螺内酯20~40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
氨苯喋啶50毫克每日1~2次(潴钾利尿剂)
阿米洛利5~10毫克每日1次(潴钾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20~40毫克每日1~2次(袢利尿剂)
吲达帕胺 1.25~2.5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
特点: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不良反应有乏力.痛风者禁用.保钾排钠剂不宜与ACEI 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
2.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10~20毫克每日2~3次(β阻滞剂)
美托洛尔25~50毫克每日2次(β阻滞剂)
阿替洛尔50~10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
倍他洛尔10~2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
比索洛尔5~1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
卡维洛尔12.5~25毫克每日1~2次(α,β阻滞剂)
拉贝洛尔100毫克每日2~3次(α,β阻滞剂)
特点:起效较迅速,强力,各药持续时间有差异.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特别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对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3. 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5~10毫克每日3次(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尼卡地平40毫克每日2次(二氢吡啶类)
尼群地平10毫克每日2次(二氢吡啶类)
非洛地平缓释剂5~1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氨氯地平5~1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拉西地平4~6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乐卡地平10~2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维拉帕米缓释剂240毫克每日1次(非二氢吡啶类)
地尔硫卓缓释剂90~180毫克每日1次(非二氢吡啶类)
特点: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有增强作用.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年患者降压效果较好,非甾留体抗炎药物不受干扰,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非二氢吡啶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12.5~50毫克每日2~3次(ACEI)
依那普利10~20毫克每日2次(ACEI)
贝那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
赖诺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
雷米普利 2.5~10毫克每日1次(ACEI)
福辛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
西拉普利 2.5~5毫克每日1次(ACEI)
培哚普利4~8毫克每日1次(ACEI)
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适用于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是有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血肌苷超过3毫克使用需谨慎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氯沙坦50~100毫克每日1次(ARB)
缬沙坦80~160毫克每日1次(ARB)
伊贝沙坦150~300毫克每日1次(ARB)
替米沙坦40~80毫克每日1次(ARB)
坎地沙坦8~16毫克每日1次(ARB)
特点: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在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达24小时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疗效明显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疗效与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本类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ARB的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ACEI相同,是后者不良反应的替换药
两类或更多降压药联合用药示例:
(1) 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用于无并发症、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小剂量合用对血糖、血脂和尿酸影响不大。
(2) 噻嗪类利尿剂和ARB: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3) 噻嗪类利尿剂和ACEI: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老年人高血压。
ACEI 抑制RAAS,使AngII 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减少,尚减少利尿剂产生的副作用。
(4) CCB( 二氢吡啶类) 和利尿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老年人高血压。
两者均可兴
奋交感神经系统。
理论上无相加降压作用,临床试验联合应用较单药疗效增加。
(5) CCB(二氢吡啶类)和β阻滞剂:用于高血压并冠心病。
降压有叠加作用,并中和彼此触发的反馈调节。
(6) CCB(二氢吡啶类)和ACEI:适用于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两药联用有效控制率可达80% 以上,ACEI 抑制CCB 心动过速和踝部水肿的副作用。
(7) CCB( 二氢吡啶类) 和ARB:适用于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
(8) β阻滞剂和ACEI:适用于高血压并心肌梗死,高血压并心力衰竭,高肾素型高血压。
二者均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理论上合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9) ACEI和ARB: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减少蛋白尿优于单药治疗。
(10)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用于急进性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抵消α受体阻滞剂的反射性心动过速,而后者抵消前者所致的代谢异常。
合用降压作用协同放大。
(11) 噻嗪类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保持钾的平衡。
(12)其他:ACEI+CCB+ 利尿剂;ARB+CCB+ 利尿剂;ACEI+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ARB+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ACEI+ β受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利尿剂
高血压联合用药搭配有多种组合,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的临床情况而制定方案
联合用药时应个体化,应考虑每个患者的用药史、合并的其它疾病、基线血压水平、有无靶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
在低剂量两药联用后,如血压未达标,可有两种方案,一为加用小剂量第三种药物,另一种方法为继续用原两种药,并加至最大量。
如血压仍未达标,三种药物加至有效剂量。
三、ARB和噻嗪类利尿剂合用
ARB 和噻嗪类利尿剂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