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文摘要:文化规定和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语法知识外,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就日常交际中的打称呼、招呼、饮食文化以及“身势语”等几方面体现的文化差别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使人们提高对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的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流。
关键词:称呼;招呼;饮食文化;身势语;差异
一、称呼(call):
1,亲属称呼语,英汉皆有亲属称呼语。但汉语中采用亲属称呼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要远少于汉语。例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有四种关系:父亲的兄弟(伯父或叔父),母亲的兄弟(舅父),父亲姐妹的丈夫(姑父)母亲姐妹的丈夫(姨父)。同样“aunt”一词在汉语中也有四种关系。这种一对多的关系可列表如下:爷辈、父辈、同辈、晚辈爷爷外公grandfather 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伯母婶母舅母姑妈姨妈哥哥弟弟堂哥堂弟brother姐姐妹妹堂姐
堂妹侄儿外甥nephew 侄女外甥女niece
2,直名称呼中美文化都有直呼其名的招呼方式,只是美国人更习惯于称名,而不是全名(fu ll name)。一方面,它表现出一致关系,即双方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它表现出居于优势(如年长些,辈分高些,社会地位高些),另一方居于劣势。因此直名称呼中也表现出对社会地位、年龄、辈分的牵涉。中美各自在使用此称呼方式时对于辈分和年龄的不同情感、心理,都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
3,通用称呼语,通用称呼语指可以广泛应用于同一社会范畴内各成员的称呼语。例如,汉语中的“同志”、“师傅”等,英语中的Mr./Mrs./Miss加上姓,或“sir ”(先生)/“Madam”(女士)等。如今的汉语称呼语中也有了“先生”、“小姐”之类的词,这与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先生”、“小姐”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也由讲政治、讲集体向讲经济、重个性的方向发展。传统与现代并存,并受着现代的冲击,造成了中国人的“人格二重性”。
4,“职衔+姓”的称呼方式这是英汉称呼语中的平行词汇。汉语中有“江主席”、“李医生”、“王老师”;英语中有Father Smith, Doctor
Brown。赵元任在提到titles(头衔)时,指出有social titles(社交头衔),official titles(官衔)和occupational titles(职业头衔)三项。这三项也都适用于英语称呼方式。衔职称呼有着社会地位与权势的内在联系。
5,零称呼语,它们用来招呼陌生人。汉语中如“喂”、“劳驾”等。英语中,如“Hi”、“H ello”、“Excuse me”等,没有称呼形式的口语词语,零称呼的提出,大都基于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在此就无须赘述。
二、打招呼(greeting):
中国人和西方人打招呼的不同,说是文化差异,没有错。但却觉得太过于笼统。我觉得应该是部分文化的不同,而引起的此种差异更为贴切。具体一点说,应该就是中西方的家庭文化和家教理念上的差异。下面是于打招呼引起的小误会的例子:
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他刚要骑上自行车,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但如果照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美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如果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他以为人们总问他“吃饭了吗”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他显然对这种问法感到生气。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 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因此我们和外国人刚接触时,最常用的一句就是问好,而在初次见面的时候,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在初期建立良好的关系。只要微笑着说出这个简单词语,愉快的旅程也就由此开始了。
一些外国人遇到了问题,主动与人打招呼,有的是纯“礼节性”的,还有是寻求帮助的,但是有些人却低头而去。“我的英语不好,就算是回应了,也不知道如何接下去,那样多尴尬。”大部分以“无应答”回避外国人交流的被访者都说出同样的理由。
其实语言的差别确实给沟通带来困难,但是身在异乡的外国朋友如果听到对方说一句“Hello”,也会感觉很亲切,“就算不懂对方的语言,只要有所回应,也是一种基本的礼貌。”
你去到国外的时候,即便不会说当地语言,但是面对不同肤色的人,只要说一声‘Hi’、‘Hello’也会得到帮助。现在无论到哪里,无论是求人还是助人,说一句“Hi”,可让你在国内外得到了不少“实惠”。
三、饮食习惯(eating habits)
随着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不少中外的营养学者都在研究各国的饮食习惯。如果把比较有代表性的中美两国人们的饮食习惯作一个对比,会得出对饮食上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一、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
其二、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其三、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其四、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其五、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