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西溪、溱湖、潘安湖)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西溪、溱湖、潘安湖)

泰州溱湖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考察分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

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1]。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

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

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济发展。
社区福祉
提供优美的休闲环境, 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可持续发展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 能技术,实现景观的可
持续发展。
保障措施与建议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按时完成 ,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强化沟通协作
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保持 密切沟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注重公众参与
通过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 游和休闲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 发展的实现。
02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生态优先
保护自然环境
在规划设计中,优先考虑保护西 溪湿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确保湿地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
0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总体规划布局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划理念
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打 造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湿地生态旅 游度假中心。
功能分区
根据用地条件和游客需求,将度假中心划分为湿 地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户外探险区和服务配套 区等四个功能区。
空间布局
以湿地为中心,各功能区沿周边分布,形成环状 空间布局,保证游客的便捷流动和景观的连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邀请 周边居民参与,听取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
落实资金保障
确保项目资金充足,避免因资 金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成功打造了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度假环境:西溪 湿地度假中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成功地 营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度假环境,为游 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的理想场所。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70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评价◎潘淼 魏静宇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

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

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

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西溪;评价;分析近年来,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越发强烈。

湿地公园称为建设的热点,湿地公园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直至今日,西溪还拥有大量的动植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动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数百种。

是国内建设较为成功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

该园内景观优美,主要景点统称为“三堤十景”,并有多个核心景点。

本在最初建造的立意过程中就不单单是为了建造一个简单的公园,在布局和要素组织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也为其成为湿地公园的代表典型奠定了基础。

一、立意立意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总体意图以及设计思想观念。

(一)意在笔先园林建设中自古便有“意在笔先”一说。

立意要在开始进行设计前便有所构思,人的在设计的同时让要设计产物与人的思想意识相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不然就成了单纯的机械设计,便是没有灵魂的设计。

(二)神韵和意趣在构思园林中的各个要素的配置以及与场地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寓情于景的神韵。

让山水在整个场景中有机融合。

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集文化,功能和环境于一身。

说到文化,西溪湿地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上百年前便有无数的名人诗人到此留下千古名诗,例如《梅竹山庄图》《西溪秋雪庵 》等。

在功能方面,提供了公园的所能满足的所有基本需求,在保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

环境方面则是极力原保留始环境发展,按照可持续理念进行设计。

在进行设计中立意在所有准备之前,立意便是一个设计成果的灵魂所在,西溪湿地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理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精品PPT课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精品PPT课件


西溪湿地上的旧有民居有多种类型,居民将多年临水而居的经验凝结
在不断变换的界面处理上。从中,我们提炼出形态模型A.B.C。湿地公园中
不乏新的形态的建筑和界面的处理手法,如模型D。在湿地二级核心保护区
域内,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民自己新修了二楼的房屋,在河
道驳岸上见缝插针种上了蔬菜:如模型E 。
青 衣
西溪湿地呈现显著的块状景 观空间格局特征。不同特征的单 元格以不同规律聚集在一起,形 成了不同性状的斑块,用统计数 据来表达。在64个单元格中,如 果一类格数量较多,说明该斑块 中水面分布较为集中,明水面积 较大;如果二类格或三类格数量 较多,则水面分布较均匀且量多 ;如果四类格数量较多,则该斑 块以农田地貌为主或水面面积较 少;五类格的数量说明了该斑块 内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青 衣
青 衣
西溪湿地独特的肌理特征
现状问题
•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
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
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
方公里。


1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
•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
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
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
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
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和恢复湿地 生态系统为核心,集自然景观、 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生态体验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持续监测与评估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为了确保湿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对西 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持续监测 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湿地保护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 湿地保护的国际影响力。
推广经验与模式
提高公众意识
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与模式进 行总结和推广,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湿地保 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受到威胁。因此,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 园示范项目对于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将有助于推动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公众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发 展,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促进跨区域合作与交流
作为示范项目,西溪湿地公园将与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机构 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湿地保护的方法和经验。这将有 助于促进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05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
评估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 的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气

最新西溪湿地项目规划

最新西溪湿地项目规划
应对二
创新应对绿色生态办公产品, 为未来生态办公发展树立新风 向标
规划策略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26
规划策略
业主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27
业主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诉求一
怎样安排建造周期,更加高效 的实现园区运作?
应对一
分期界限清晰明确,地块分割 均匀,各期可单独运作,利于 业主分期拿地,逐步开发。
2.西临水城南路一侧的商业以对内为主,待道路建 系生态风情形象,同时运作模式更灵活。 商业—— 灵活定位。
成,可对外开放。
办公——住宅 2.沿水城南路商业以高层底商为主。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31
规划策略
本项目的建筑如何脱颖而出?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32
本项目的建筑造型如何脱颖而出?
规划策略
现代简洁——时代感和科技感
本项目的市场环境是怎样的?
项目坐标——时间坐标
市场对办公产品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于“便捷高效、空间宽敞”,追求郊区生态办公已经成为办公产品的新焦点。
规划策略
——传统商务办公区 城市混凝土森林般压抑的环境,快节奏的疲劳工作 方式,催生工作压力。
——郊区生态办公区 远离城市中心的喧闹与压抑,郊区办公拥有幽静和环境优美的天然优势。为 办公提供园林式的生态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友好共处中实现“幸福办公”!
中心广场——开放、有序,彰显办公园区的不凡气质,带给心灵一次检阅
组团庭院——富有趣味的场地设计、具有识别性的园区符号,再次强化办公者的归属 感,增添工作热情
私家庭院——独有的附送庭院不仅仅是入口前的绿化空间,更是企业重视办公环境、 重视生态营造的门面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 44
交通组织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期性规划分析及经验总结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周期性规划分析及经验总结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完催整梅p竹pt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
一一 曲曲 烟溪

2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渔村烟雨
曲水寻梅
青 衣
河渚听曲
高完庄整宸p迹pt
龙舟胜会 洪园余韵 火柿映波
3
项目概况
区位:杭州西北方,其核 心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 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 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 二路延伸段。
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
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
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
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完整ppt
9
西溪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面对西溪的美景,我们更容
类。 青

完整ppt
13
西溪湿地上构筑物与水的交界面处理

西溪湿地上的旧有民居有多种类型,居民将多年临水而居的经验凝结
在不断变换的界面处理上。从中,我们提炼出形态模型A.B.C。湿地公园中
不乏新的形态的建筑和界面的处理手法,如模型D。在湿地二级核心保护区
域内,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民自己新修了二楼的房屋,在河
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
方公里。


完整ppt
1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
7
•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攻略分享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分析与攻略分享
在西溪湿地周家村码头,一场“柿”不可挡国风游园会等你来体验,现场有投壶、蹴鞠、捶 丸、射箭、叠柿子等闯关游戏,有打扮成宋代女子模样的“不倒翁”小姐姐与大家互动 另外,还有 “快乐柿民”采摘体验,可以挎上篮子扛上竹竿去采柿子,还可以带回一篮与家 人分享。西溪湿地、灵隐寺、断桥、孤山、九溪、满觉陇等地点
20XX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分析与攻略分享
FLYING IMPRESSIONA
1
基本概况
2
主题定位+产业融合情况
3
具体特色旅游活动/项目
1
PART 1
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1) 地理位置 1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市区西部,公园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离杭州主
城区武林门只有6千米,距西湖不到5千米
Hale Waihona Puke 三堤福堤、绿堤、寿堤十景
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 河渚听曲
主题定位+产业融合情况
主题定位+产业融合情况
生态、文化建设:西溪湿地公园内河 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体的水流 、水源,应当保持生态原状
除特定情形外,禁止占用、围圈、堵截 、遮掩 禁止向湿地公园排放废水、污水以及污 水处理尾水 湿地公园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观 控制区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生产设 施,禁止设置废弃物倾倒或者填埋场地
4) 文化资源 4 西溪民俗文化尤其丰富多彩,至今仍保留了“龙舟胜会”、“碧潭网鱼”、“竹林挖笋”、“清明野餐”等诸多
传统民俗西溪的宗教文化也相当发达,以寺观、庵堂、祠庙、名园等为载体的建筑文化,更增添了西 溪湿地的文化内涵
2
PART 2

(整理)转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整理)转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西溪湿地

西溪湿地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南部西溪旅游服务中心内,东临杭州西溪旅游服务中心的西溪湿地主入口、南靠沿山河,西面与湿地公园相望,北面则为西溪旅游服务中心商业区。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1200 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2000 平方米,地下部分为4000 平方米;项目地块基本呈东西狭长、南北较窄的长方形。

项目规划目标为建设一个集科普展示与科研教育于一体,结合部分商业、餐饮等业态的建筑综合体---- 不仅充分展示西溪湿地的生态多样性及湿地本身的悠久人文历史,作为科普教研的基地,更以成为国际性的旅游胜地为目标,打造国际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展示中心。

二、项目背景与资源西溪湿地位于杭州的西缘,与西湖仅一山之隔,东起紫金港路,西至绕城公路,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10.08 平方公里。

其以典型江南水乡风光而著称,历史上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的“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

缘于此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西和谐生活示范区,更毗邻西湖风景区、浙大与仓前高教园区等。

目前杭州市委市政府规划以西溪湿地二期保护工程为突破口,启动实施“和谐生活示范区”的建设,其必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公众效应。

杭州西溪旅游服务中心正是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东南角,东临紫金港路,南至天目山路,西、北面均为湿地公园。

项目总用地面积22.37 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15 万余方,总投资约14 亿元。

本项目作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重新对西溪湿地的多元化价值进行诠释、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促进市民对湿地所含内在价值的认识和了解,达到公众对湿地保护工作的支持与参与等使命,力求全方位打造博物馆成为国际一流的湿地科普研究展示中心。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
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报裾计算,该湿地的生态坏境年荇错为223Ji人次。 •发
展目标:a.完整保护A然生态和文化底蘊。
b. 具缶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游览设施、 c. 边立4城区订利互依的共生X系。
3.风景游赏规划
*功能分区
«__F ■•彎 L. ftrfc --a.
-J»
;J ”了” V •
puHt i&«iTiwtwii-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目录:
—.公园概况 二.原基地分析 三,总体规划 四. 专项规划 五. 评价总结
一.公园概况
*区位:四溪W家湿地公园 屮落T
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 湖区与余 杭区两区,东起紫金 港路丙侧, 而至绕城公路东侧 南起沿山河, 北至文二路延伸 段,是¥见的城 屮次生湿地。
•面积:杭州两溪P4'永湿地公园心地而
化。
*建筑:
a.布局形式:零星散布型。
出于整体协调的考虑,将为数小多的店W类 建筑散布在湿地的纪n区域。呆: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 卞间 形态。
•建筑:
bJi筑形体:架?形式使迚筑产牛漂’;?■于水I:的轻 感
觉,还让人们充分技触邮地。
湖中小筑游客服务中心
临水茶室
•建筑: C.建筑风掊:由于文化积淀较为深厚,眾区内迚筑多选择传 统
点串联起来,同时将生态保护区隔离在游 览IX:外,保 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四.专项规划
1.景观形态组成: •水面 •驳岸 •植被 *岛屿 *建筑 *游览设施
*动物
2.景观形态组织: *空间层次 ・游线组织 ・色彩组合
1.景观形态组成
・水面:水而而积/两溪而积=70%
U3K妃
*驳岸:在四湿地公园中,硬质驳岸觅常见的一种驳岸类型。 硬质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调研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
●建筑:
d.建筑材料:以青砖.花岗岩.木材为主,结合当地传统砌筑 工艺,营造出富有浓郁乡土特征的景观空间,并体现了生态环 保理念。
木结构居民与地方墙体砌筑工艺 乡土材料运用
●游览设施:
a.桥:西溪湿地公园石桥形式简洁,一般跨数少并且距 离短,构造简单,体现乡村田园野趣。
石板桥
石拱桥
●水上游线组织:
西溪湿地公园外围河道较 宽,形成环绕景区的大船 游线,游线较长,串联起 各主要景区。内部水网较 密,形成多个“8”字形 的小船游线,使乘客充分 享受水上魅力。
●色彩组合:
西溪湿地鸟瞰
色彩分析图
西溪湿地侧重于江南水乡特征的塑造,因此色彩组合多采用符 合江南红壤土色系的暖调组合。总色调形成黄绿色中夹杂暖灰 色与白色的色彩组合形式。
2.景观形态组织
●空间层次:西溪湿地公园内除了小规模的居民村落,大部分
区域以自然农田风貌为主,景象单一,缺少层次变化。
天际线单一
2.景观形态组织
●优化景观空间层次:
a.丰富竖向变化
木塔打破平缓单一的天际线
●优化景观空间层次:
b.嵌入中间层次
在河上增设石桥将单一的景观纵深打破,增加中间层次,活化景观。
3.风景游赏规划
●功能分区
a.生态保护培育区:保存现有的 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 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b. 民俗文化游览区 :以西溪民 俗文化为主题的风情游览区。 c.秋雪庵保护区:恢复秋雪庵八 景,复种西溪传统植物,体现 西溪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景 观风貌。 d. 曲水庵保护区: 恢复曲水庵 八景及传统植物景观,以文化 风景游览为主题景观。 e.自然景观游览区:按湿地生态 群落调整配置植物。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西溪湿地规划解析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

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

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

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

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地理位置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目山路、绕城高速、02省道、杭徽高速等主干道所架构起来的密集交通网络,让西溪板块四通八达,驱车5分钟之内即可进入杭州城区,从古墩路沿文一西路向西至五常港河不到5公里。

西溪湿地项目规划

西溪湿地项目规划
对绿色生态办公产品, 为未来生态办公发展树立新风 向标
规划策略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6
规划策略
业主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7
业主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诉求一
怎样安排建造周期,更加高效 的实现园区运作?
应对一
分期界限清晰明确,地块分割 均匀,各期可单独运作,利于 业主分期拿地,逐步开发。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4
规划策略
政府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5
政府对本项目有何诉求?
诉求一
基地北侧紧邻文一西路城市主 干道,是连接市区与余杭地区 的主轴,怎样利用这一契机, 充分展示城市形象?
应对一
沿文一西路将设置城市形象展 示面,充分体现办公园区的现 代风貌
诉求二
如何充分兼顾基地本身自然资 源优势发展科技办公,实现 “天堂硅谷”的美誉?
5.各户独立电梯,保证私密性的同时提供办公楼档次。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2
规划策略
本项目的用地条件是怎样的?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3
本项目的用地条件是怎样的?
道路条件
地形条件
入口条件
规划策略
基地北临文一西路城市主干道,西临水城南路规划 基地内部自然条件丰富,有自然河道通过。 路,内部规划道路将基地分为四个大小不均的区域, 不利于整体规划。
总结:企业和园区一起长大,规模随着时间而壮大,要求园区有应变模式,以适应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使用。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0
规划策略
如何在竞争中知己知彼?
杭州西溪湿地项目概念设2计1
如何在竞争中知己知彼?
主要竞争对手
效果图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规划.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规划.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规划.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详规规划解读从2005年开始,余杭区从规划层面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进行了充分地论证和精心地准备。

经过慎重选择,决定委托杭州园林设计院作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详规的编制单位,从2005年7月开始规划编制。

经过数轮深化和完善,余杭区于2007年1月24日正式将规划上报杭州市人民政府请求批准,杭州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7月3日正式批复同意。

核心提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湿地公园的水质状况为根本立足点,同时恢复展示其清雅秀丽的湿地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

其公园性质为:以秀丽的湿地生态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融保护、利用、研究、游览为一体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西以绕城辅道为界,北至文二西路延伸段,南达五常大道,东侧边界按五常行政区划界线。

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

为了保证规划的整体性,将绕城、五常大道、文二西路绿化带0.203平方公里纳入规划考虑范围。

两者合计面积为3.353平方公里。

定位:以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根本立足点,以五常(洪氏)文化为内涵,以人与湿地和谐相处为特征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区块。

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综合整治西溪地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西溪水质,扩大杭州市旅游空间”的规划指导思想,坚持“整体化方针、差异性方针、一体化方针”。

规划基本原则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

三期作为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本区块的自我健全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

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 衣
西溪湿地独特的肌理特征
现状问题
•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
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
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
方公里。


1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
•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
青 衣
西溪湿地呈现显著的块状景 观空间格局特征。不同特征的单 元格以不同规律聚集在一起,形 成了不同性状的斑块,用统计数 据来表达。在64个单元格中,如 果一类格数量较多,说明该斑块 中水面分布较为集中,明水面积 较大;如果二类格或三类格数量 较多,则水面分布较均匀且量多; 如果四类格数量较多,则该斑块 以农田地貌为主或水面面积较少; 五类格的数量说明了该斑块内建 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青 衣

根据对湿地景观格局的
分析,据此勾画出西溪湿地
自然保护区分区示意图。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
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
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
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 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青 衣
西溪湿地原有水岸特征

西溪湿地以“千塘百堰”
的地理形态为其主要特征,而
这些“鱼鳞状”的水塘并不是
天然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人
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
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
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湿 地 上 的 生 活 垃 青圾
穿 越 湿 地 的 高 速 公 路

•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
港与蒋村港。曲折多变的水道、迂回弯转的堤岛,形成了舟移景异的 水陆特色景观。
• (二) 地貌景观:西溪自古便以南岸的丘阜叠峦与北岸的河塘水网相峙, 交相呼应,互为借景。本次规划以沿山河为南界,北部特有的地貌景 观伏的以岸的青衣洲陆地岛景形、观片岸,植陆同着为时桃主也、, 成梅大 为、面 飞杮积 禽、的 走芦水 兽等体 的树围 栖木合 息花着 地草星 。,星形点成点具的有洲良岛好,生微态微环起境

西溪湿地上的旧有民居有多种类型,居民将多年临水而居的经验凝结
在不断变换的界面处理上。从中,我们提炼出形态模型A.B.C。湿地公园中
不乏新的形态的建筑和界面的处理手法,如模型D。在湿地二级核心保护区
域内,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民自己新修了二楼的房屋,在河
道驳岸上见缝插针种上了蔬菜:如模型E 。
们围堰养鱼的结果。分割池塘
的是纤细的堤岸,高出水面不
过1 米,堤岸时断时续,一些
毗邻的池塘因此连成一气,形
成珠箔银屏迤逦开”的丰富景
观层次。湿地内也有清晰的较
宽阔的河道以及蜿蜒曲折,窄
小幽暗的河道。水岸多样,概
括起来可以分为:池塘垂直驳
岸、河道驳岸、开阔河岸护坡3
类。 青

西溪湿地上构筑物与水的交界面处理
曲一 烟曲
溪 流 一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渔村烟雨
曲水寻梅
青 衣
河渚听曲
高庄宸迹
龙舟胜会 洪园余韵 火柿映波
项目概况
区位:杭州西北方,其核 心保护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 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 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 二路延伸段。
青 衣
面积: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约为10.08平方公里。 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湿地生态: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分布着维 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鸟类有12目26科89种,占 杭州所有鸟类总数近50%。
青 衣
西溪湿地内水网交错, 河塘重叠,芦苇茂密。湿地 内河港、池塘、湖漾、沼泽 等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 左右,其中滩地20余处;6 条河流流经湿地,总长110 多km;大小鱼塘2770 多个, 重叠交错呈“鱼鳞状”。
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
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
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
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
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分析
青 衣
风景园林研1201 徐文杰 2012104042016
下西 溪 且 留
西溪湿地的变迁
明清时期,西溪就是一个著名的风
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
三西”,并且有“副西湖”的美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生
产生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西溪湿地
渐遭蚕食,面积从历史上的60平方公里
青 衣
风景资源评价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郊,用地以水网沼泽为主,自然
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
的田园水乡风情,按照风景资源类型特征分类,其风景资源可分为以
下七类。
• (一) 水域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纵横交汇的六条主要河流围 合汇聚,分别是沿山河(西溪)、五常港、紫金港、顾家桥港、严家
青 衣
西溪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面对西溪的美景,我们更容 易用感性的思维去欣赏,而科学 的研究是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的。左图是根据2000年杭州西溪 湿地航拍图,在图上画出300m ×300m的网格,每个网格再平均 划分为8×8=64个单元格。按照 水面面积比例的不同,将这些单 元格分成五种类型,并用不同深 度的颜色在图上表示出来
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
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
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
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
• (三) 生物景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堤岸、渚岛、田园均片植大量花木、 翠竹、芦苇、苍梅,点缀着四季景观。深潭口的古樟树已有数百年的 历史,仍然苍翠挺拔;河塘两岸的垂柳,树影垂枝,倒映水中,婀娜 多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