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第六节)——失业的度量与失业影响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是指某人失去了他目前所工作的行业或职位,并且无法找到其他的工作来维持其生活需求。
失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包括失业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一、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可能是由于经济因素引起的,而另一些可能是由于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引起的。
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引起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不景气、行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经济不确定性等都是导致失业的原因之一。
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企业可能减少招聘,导致失业率上升。
此外,当行业竞争加剧时,企业可能会降低工资和福利,从而导致员工失去工作。
就业市场供需失衡也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例如,一些职位被过度招聘,而另一些职位则不足,导致失业率上升。
2. 政治和社会因素政治和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失业。
例如,政治不稳定和种族主义可能导致某些人失去工作机会。
文化偏见和歧视也可能导致某些人失去工作机会。
此外,一些政府政策也可能导致失业,例如,一些政府可能实行失业救济政策,但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获得救济而其他人则无法获得。
3. 其他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失业,例如,个人选择、疾病、家庭紧急情况等。
二、失业的影响失业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失业对个人的影响:1. 收入下降失业会导致收入下降,因为收入取决于工作收入和失业期间的收入。
如果失去了工作,收入将下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2. 支出增加失业可能会导致支出增加,因为支出取决于日常开支和储蓄。
如果失去了工作,支出将增加,导致储蓄减少。
3. 心理健康失业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失业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和压力,对自尊心和信心造成打击。
三、失业的解决方案为了减轻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1. 政府提供失业救济政府可以提供失业救济,帮助失业者度过难关。
失业救济金可以支付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费用,帮助他们维持生计。
劳动经济学 失业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护理课件
失业率
衡量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劳动力市场中 失业人口与总劳动人口的 比率来计算。
登记失业率
指在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 失业人数与总劳动人口的 比率。
调查失业率
通过家庭调查方式统计的 失业率,更能反映真实的 失业状况。
02
失业的原因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会导致部分行 业和产业的就业需求减少,而新兴行 业和产业的就业需求增长可能无法完 全弥补这一缺口,从而导致失业。
和适应能力。
政策建议
03
政府应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
展和产业升级,以缓解失业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劳动力流动性 的限制,劳动者在寻找工作过程中暂 时处于失业状态。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 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结构 不匹配,导致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劳动 力过剩而其他行业或地区劳动力不足 。
失业的衡量指标
01
02
03
05
案例分析
XX国家/地区失业问题分析
失业率
XX国家/地区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长期处于较 高的水平。
原因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产业结构调 整、经济衰退、教育水平不匹配等。
影响
失业问题给XX国家/地区带来了社会不稳定、经济 萎缩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解决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
政策措施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职业培训、创业扶持、就业 指导等。
职业教育与培训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
失业—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劳动经济学课件)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 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 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特点: 1.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 2.失业期限较短
四、隐性失业
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 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或在自然经 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
1.表面上失业 2.无法准确识别
四、其他类型的失业
(一)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 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失业率及失业率的统计 失业持续期 年失业率
一、失业率
表示在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一)失业率公式
失业率
m= U = U L U +N
式中: u 表示失业率, L表示劳动力人口, U 表示失业人数, N 表示就业人口
注意: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人数 把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
二、失业的消极影响
(一)失业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1.经济总量的损失。 2.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剧两极分化。 3.失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治安、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一家有近40年历史的国有针织企业被一家私营公司购并,300名原针织厂的工人要么成 为下岗职工、要么被买断工龄并与企业脱离关系。所有的手续都符合法律程序,无论是下岗 的还是被买断的原针织厂工人都在相关的法律文书上签字画押了。但是,在遇到生活问题或 者预计到会出现生活危机的时候,这些工人还是会聚集起来集体上访或者制造社会事件。因 为在工人们看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了几十年,最后落到这个下场,他们不甘心,也没有 其它任何办法来解决问题。上访和与政府讨价还价是他们可以想到的最直接的途径,也是下 岗职工基本的行为取向。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关键概念
就业 失业 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就业弹性
第一节 劳动就业与失业概述
一、就业与失业的定义 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就业者
EU
失业者
UE NE EN NU UN
非劳动力
图6-1 失业的流量—存量模型
EU:从就业状态进入到失业状态,可能是因为解雇、临时解雇或
辞职;
UE:从失业状态进入到就业状态,包括新就业者和重新就业者; EN:从就业状态到退出劳动力市场,例如退休或上学中途退出劳
从业人员
失业人员
图6-3 中国对劳动力资源范畴的分类
经济活动人口
包括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从业人员按其就业身份分组包括:①职工(含三资企业中从业人 员);②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③私营业主;④个体户主;⑤私 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⑦农村从业人员; ⑧其他从业人员(包括现役军人、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等)。
实际的失业周数。
青年失业指标 长期失业 按受教育程度划分的失业
三、中国的就业与失业统计 劳动力资源的范围
在劳动年龄内(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 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劳动力资源也可划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
人口。
劳动力资源总数
经济活动人口
非经济活动人口
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并
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非经济活动人口
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参加或不要 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①16岁 以上在校学生;②待学人员;③离退休不再 要求就业的人员;④家务劳动者;⑤无就业 愿望的其他人员。
失业的定义和度量PPT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企业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采用先进 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 济效益,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加强职业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提高 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就 业竞争力。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途径
社会组织参与
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到解决失业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提供职业培 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失业问题影响分析
对个人和家庭影响
01
02
03
收入减少
失业导致个人失去稳定收 入来源,家庭可支配收入 减少,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压力
失业会给个人带来挫败感、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家庭氛围和成员关系。
教育投资减少
失业家庭可能减少对子女 教育、培训等投资,影响 子女未来发展。
对企业和行业影响
人力成本浪费
跨国公司在进入新市场时,往 往会采取本土化用人策略,雇 佣当地员工,以便更好地适应 当地市场和文化环境。
员工培训和晋升策 略
跨国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和晋升 ,通过提供内部培训课程和晋 升机会,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 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 ,这也有助于降低员工流失率 ,减少招聘和培训成本。
PART 04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通常是长期 的,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
劳动力经济学就业与失业分析
劳动力经济学就业与失业分析劳动力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影响就业和失业的各种因素。
就业与失业一直是关系到一国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基于劳动力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就业与失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提高就业率和减少失业率的政策措施。
一、就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就业与失业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影响因素: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增长、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
2.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刺激就业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企业生产扩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和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某些就业岗位的消失;另一方面,它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4. 政府政策:政府的就业政策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减税、降低用工成本、鼓励创业等政策可能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和就业。
5. 劳动力市场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与否,会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劳动合同的保护、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都会影响就业情况。
二、失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着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失业原因和影响因素:1. 经济衰退:经济衰退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衰退导致了企业的停产和裁员,加剧了失业问题。
2.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不匹配的状态。
例如,某些行业的技能需求发生变化,而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符合新的需求,从而导致失业。
3. 隐性失业:隐性失业指劳动力从业者在官方统计数据中未被计算的失业。
这种失业情况通常出现在农村地区或某些非正规就业行业。
4. 区域失业差距: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就业机会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一些地区失业率较高。
劳动经济学讲义(四)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30 30(二)就业总量决定二、失业及其类型1、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牌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2、失业的类型:(1)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
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thejobs)”的失业状态中,处于这种状态的失业人口即为摩擦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而造成的失业(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性失业由于工作岗位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它与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
•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
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
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失业,这类失业即为结构性失业。
表现:–技能结构不平衡–文化结构不平衡–区域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平衡(4)季节性失业:由于经济随季节有规律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原因: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首先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其次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对策:依靠政府的宏观调节,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干预,才能使国民经济实现均衡。
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将两者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才能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劳动经济学之就业与失业(PPT 44张)
计划经济时期就业统计办法的问题: 以计划,而非以是否有报酬的社会劳动为依据
缺少劳动时间长短的界定 以稳定的收入保障做标准
(三)充分就业的内涵 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概念 - 无“非自愿失业”就算达 到了充分就业 理论界的充分就业概念 - 总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统计学界的充分就业概念-80年代以来,失业率不超 过6%就是充分就业 供求方面对充分就业的界定-供求均衡就达到了充分 就业状态
二、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 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 现象.表现在技能结构失衡﹑文化结构失衡﹑区域结构 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等许多方面。
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 化不匹配 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 匹配
特点:1.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2.失业周期较长
一、研究就业结构的意义 (一)就业结构的界定
概念: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 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特点(1)历史性 (2)功能性 (3)复杂性
(二)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 而使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 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 济结构的其他方面。 就业结构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日本
日本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20 1936 1963 年代 第二产业 1980 1998
就业人数比列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美国 80
就业人数比例
60 40 20 0 1900 1920 1940 年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0 1979 1998
失业的定义和度量
第三节、失业原因和种类
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供大于求。
这一局面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失业可以相 应分为不同类型。标准经济学教科书讨论的 失业,一般以具有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达 国家为对象,失业主要表现为:
摩擦型失业
结构型失业
需求不足失业
然而,如果把观察视野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以 及体制转型国家,还可以发现与二元经济和
失业
第一节、失业的定义和度量 第二节、 失业的原因和分类 第三节、失业的代价 第四节、 失业的治理
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 福利。
劳动力是最重要资源,失业意味着劳动力 处于没有工作的“闲置”状态,并且带来 多层面的其它经济和社会问题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一直把失业 现象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研究.
第一节、失业的定义和度量
一、失业与失业率
1、定义: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失
业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 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三个条件:(1)一定年龄以上有工作能力;
(2)没有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它们必须同
公布的失业率,按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结果
2、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相适应,我国失业统计 存在多方面特点或问题。
第一,仅包括城镇经济,没有包括农村。
第二,仅限于有城市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 没有包括来自农村但实际常住城市的劳动力 对象。
第三,失业统计中,判断人们是否在就业, 以服务机构求职登记为标准,如果没有在相 关机构正式登记,就会被失业统计所遗漏。
有伸缩性工资对失业的解释:依靠劳动市场 的市场机制,即有伸缩性工资的调节,可实 现充分就业。劳动市场的失业是自然失业。
第6章 失业及其治理(劳动经济学-上海师范大学,刘江会)
6.2.4 政治代价
• 过高失业率影响政治稳定:执政党轮换、 政变和革命。社会情绪容易受专制理想 主义者和法斯主义者煸动、控制和利 用——希特勒,非理性社会思潮和救世 主盛行。
6.3 失业的种类和经济学原因
失业的种类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6.3.1 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需求不足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6.5.1 中国失业的规模与分类
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6
5.3
5 5.4 4 3 2 1
4.9
3.8
3.2
2.3
22
1.9 1.8
4.3
3.1
3.6 3.1
4
4.2
2.6
2.9
2.3
2.6 2.8
3
3.1 3.1
2 2.5 2.3
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奥肯定律
实际GDP的百分 比变化 10
8
1951
6
1984
4
2
1993
0
-2
反过来看的奥肯定律:实际 GDP 的百分比变化= 3% - 2 × (失业 率的变化)
2000 1999
1975 1982
-3
-2
-1
0
1
2
34Βιβλιοθήκη 失业率的变化6.2.2 失业的经济代价
• 社会产量的减少以及失业者个人收入的减少。失业率上升, 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被耽搁掉,好 像是无数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商品倒进了大海。反过 来看奥肯定律知:失业率每上升1%,实际GDP将损失2%。
[经济学]第六章 失业
周期性失业率= 实际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是“实际”与“长期(或平 均)”的经济状况之间的差异。如果“实际” 与“平均”的经济状况一样好,经济就处于 充分就业状态,此时的周期性失业率为0,实 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三、对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有效需求不足论
以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为基础。 凯恩斯认为,大量失业(非自愿失业)的 存在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 不足+投资需求不足)引起。
• 失业率的统计: 美国通过对6万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来 估算,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发表上月的 失业率估计数,因此,失业率是落后指标。 中国1994年开始使用失业概念,并估 算失业率,目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及城 镇调查失业率。
失业率(%)
0 1 2 3 4 5 6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80-2010)
四、失业的经济影响
• 失业 经济问题——浪费了有价值的资源。 社会问题——收入下降,影响生活,社会不安定。
1、充分就业和潜在GDP 当一国经济: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实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GDP-现实GDP=GDP缺口
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框架
P
膨胀缺口 紧缩缺口
AS P0 E AD
O
Y
Y0
Y
Y
•
现象,存在膨胀缺口。
2、失业与产出的联系:OKUN’S LAW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通过对美国的经验数据 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出增长率与失业率 变动之间存在规则性联系。这就是OKUN’S LAW,用数学式表达出来就是
y y 2.5(u u ) y
这表明当失业率增加一个百分点,产出 减少2.5个百分点。
需求
雇用的 劳动量 愿意工作 的劳动量
最新失业的定义和度量ppt课件
二元经济由现代与传统两部门构成。现代部门按 照市场经济原则经营,劳动需求即雇佣工人 数量,通过比较劳动边际产品价格与通行工 资水平来决定。传统农业部门技术和生产方 式落后,与外部联系薄弱,不同程度具有自 给自足性质,收入远远低于现代部门。
从长期看,收入落差推动农业劳动不断流入现代 部门,最终实现经济现代化;
5、体制转型失业:中国当代失业特点
我国世纪之交面临的失业问题,既与我国经济 结构调整升级的长期因素有关,也与总需求 相对不足的通货紧缩短期形势有关,因而, 经济学标准失业理论具有一定程度解释作用。
然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 决定了我国当代失业问题具有突出的体制转 型相联系的特点。
这一特点在标准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现成解释,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求关系也有本质 区别。
有伸缩性工资对失业的解释:依靠劳动市场 的市场机制,即有伸缩性工资的调节,可实 现充分就业。劳动市场的失业是自然失业。
失业的产生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市场 信息不完全、人们寻找更好工作的愿望等难 以克服的原因造成。
失业的存在与工资的决定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与劳动市场的流动性有直接相关。
结论:政府用经济政策来减少失业是无效的。 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
但从短期看,现代部门没有能力吸收传统部门所 有剩余劳动力;极端意义上可假定相对于现 代部门工资水平而言,传统部门存在劳动力 无限供给。
这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被看作特殊形态的发 展型失业。
我国发展型失业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 远远低于现代部门,农业劳动力向外边际转 移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显著影响。
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 福利。
劳动经济学劳动就业与失业精
劳动就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劳动就业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提高劳动者技能和 素质,以适应新的就业机会。
政策措施促进劳动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如职业培训、就业 指导等,促进劳动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调节劳动就业和人口流动的关系,例如通过就业 政策、户籍制度等来影响人口流动和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与人口流动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需 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P解A决R劳T动6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对
策建议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加大财政投入,提 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和创业扶持政策
个人层面的应对措施
提高自身技能和 素质,增强就业 竞争力
转变就业观念, 灵活就业,扩大 就业渠道
积极参加职业培 训和技能提升课 程,提高自身能 力
合理规划职业生 涯,制定切实可 行的职业发展计 划
社会组织和媒体的推动作用
社会组织在解决劳动就业与失业问题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 等服务,帮助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劳动经济学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提供指导,有助于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
劳动经济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规划也具有指导意义,帮助个人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 提高就业竞争力。
PART 3
劳动就业问题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就业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是 衡量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劳动法规:保护劳 动者权益的法律和 规定,包括劳动合 同、工资、工时、 安全等方动者 找到合适的工作。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配置与利用、劳动报酬与福利、劳动就业与失业等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对于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劳动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下是对劳动经济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汇总。
一、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偏好:个人对于工作和闲暇的偏好会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决策。
有些人更倾向于工作以获取更多收入,而有些人则更重视闲暇时间带来的享受。
2、经济因素:如工资水平、财富总量等。
一般来说,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供给越多,但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后,可能会出现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
3、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政策等会影响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劳动力供给。
例如,优厚的社会保障可能会使一些人减少工作时间。
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主要取决于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生产技术水平、劳动力价格等因素。
1、产品需求: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从而决定劳动力需求。
当产品需求增加时,企业通常会扩大生产,增加劳动力需求;反之则减少。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能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新技术可能会替代部分劳动力,减少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可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需求。
3、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水平。
工资提高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可能导致企业减少劳动力需求;反之则可能增加。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是指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等时的状态。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和就业量都达到了稳定的水平。
1、局部均衡分析:只考虑单个市场的均衡,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
这种分析方法简单直观,但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
失业分类、衡量及影响
奥肯定律的价值
揭示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之间的联系 可以通过失业的变动推测GDP的变动 也可以通过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
如:实际失业率 = 8%,自然失业率 = 6%, 则实际GDP将比潜在GDP低 4%左右
2、社会代价
给失业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心理伤害, 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希伦纳经过研究 认为,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由于失业率过高所导致 的心脏病、酒精中毒、婴儿死亡、精神错乱、虐待儿 童以及自杀率,比正常时期要高15%以上。此外,吸 毒率、离婚率及犯罪率都会随之提高。
3、政治影响
• 因此,了解目前中国城镇失业产生的原因和组成部分,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 和实施治理措施。失业是由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两部分构成的。相应地, 治理失业也需要从两个方面着眼。
• 即一方面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单纯GDP 取向,而以扩大就业作为首要目标 ,治理周期性失业,另一方面从降低经济活动成本等角度治理自然失业。具 体来说,在引导政府和社会投资时,参照各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确定重点投 资领域的优先序。信贷政策需要改变那种偏好大项目、大企业、国有经济的 倾向,应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农村非农产业的资金需求,取消不合理的人为 障碍,让这些部门能够有平等的机会获得资本要素。进一步发育和完善劳动 力市场,矫正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政府的扶助就业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劳动 力市场功能,帮助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转换能力。此外,加强对具有就业吸纳 倾向的小企业、非正规部门的政策扶持,从投资、税收、融资、技术改造等 多方面予以扶持。
• 其他典型的恶性通胀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恶性通胀 –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恶性通胀 – 中国解放前的恶性通胀 – 二战后的德国、日本等国
劳动经济学汇总
劳动经济学汇总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研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货币工资在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分配,就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未来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
劳动经劳济学是一门既引人入胜又非常实用的学科。
它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发生直接的联系。
如:有什么样的职业可供选择,工资水平如何决定,劳动条件如何等等。
它涉及社会热点和争议的问题。
如:应不应当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应不应当实行失业救济金制度,工会的作用如何,技术进步与失业的问题,效率、公平、就业之间如何兼顾等。
为什么你要读大学?•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难找工作?为什么女性的工资比男性更低?•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难?•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有失业现象?为什么收入会出现两极分化?•为什么会存在工会?•为什么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太强的工会组织反而可能对劳动者不利?•为什么劳动者能力差不多,但收入差距却十分悬殊?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考试/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3、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效用最大化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循环模型显示: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考试/大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企业需向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工资)。
在商品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居民户向企业支付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六)——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这里提到的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首先学习什么是失业率。
一、失业的度量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一般为: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一)失业率的概念1、失业率。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可按性别、年龄、所受教育程度等分别计算。
按某一标志计算时,分母应与分子的范围相一致,所计算出的失业率可以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失业程度。
若分母仍为社会劳动力总数,将各组失业率求和,则可得到总失业率。
2、城镇调查失业率。
调查失业率是指通过劳动力调查或相关抽样调查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其中,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指调查时点前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时的人,也包括休假、临时停工等在职但未工作的人口。
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没有工作但近3个月在积极寻找工作,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2周内开始工作的人。
劳动力的年龄下限为16周岁,没有上限。
与劳动力相对应,1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既不属于就业人口也不属于失业人口的人被称为非劳动力,如没有工作意愿的家庭妇女、在校学生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等。
我国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定义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相一致,调查失业率具有国际可比性。
3、城镇失业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4、调查失业率与人社部的登记失业率的区别。
主要有三:一是数据来源不同,前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于劳动力调查,而后者的失业人口数据来自于政府就业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
二是失业人口的指标定义不同,前者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的失业标准,后者是指16岁至退休年龄内,没有工作而想工作,并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三是统计范围不同,前者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既包括城镇本地人,也包括外来的常住人口),后者是本地非农户籍的人员。
5、失业持续期概念。
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时间单位,通常计算平均失业持续期,即将所有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求和,然后除以失业人数。
其计算公式为:(二)平均失业持续期概念1、平均失业持续期。
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一般来说此类失业为正常失业,它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如果在失业率相同的情况下,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则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
为清楚地理解平均失业持续期在度量失业程度中的意义,我们可以对劳动力市场的存量和流量进行分析。
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可以有三种身份,即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三种状态。
而三种状态的相互转换,会发生六种变换,这六种变换可以通过下图1-5进行观察:就业状态→失业状态,就业状态→非劳动力,失业状态→就业状态,失业状态→非劳动力,非劳动力→就业状态,非劳动力→失业状态。
利用平均失业持续期指标以及对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的分析可计算年失业率,其公式为: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平均失业持续期(周)/52周]年失业率取决于失业人数所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和平均失业持续期。
(三)失业的影响失业现象既包括正常失业,也包括非正常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上述两大类失业就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失业,都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其一,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其二,劳动力资源浪费。
其三,影响着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一)政府支出1、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2、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
3、转移支付是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此类支出虽然没有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不增加国民收入,只是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但是,通过这种收入的再分配影响着不同受益群体的经济选择和决策,与政府购买一样,都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着重大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
(1)最低工资标准1)最低工资的概念。
最低工资是国家为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用人单位对在正常时间内从事劳动的劳动者必须支付的最低限度的劳动报酬。
2)最低工资标准,又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2)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
2、最低社会保障。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3、工会权利义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工会是劳动关系双方矛盾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由劳工及受雇者自发组成的,借团体交涉的力量,以维持及改善劳动条件与生活状况,保障劳工自身权益的社会性团体。
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因其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经济中存在较高水平的失业率,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公共工程开支、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等。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是通过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变动税率。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
由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间接发生作用的,因而见效较慢。
——货币政策包括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生产能力闲置,失业严重,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等。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就要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注释: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3、收入政策。
(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关于收入政策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狭义的,仅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与物价的增长,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这是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的三大政策之一。
另一种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上述宏观调控,而且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即人们常说的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本书采用广义的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所谓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如图1-6所示,如果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则洛伦茨曲线是一条成45°角的直线。
反之,如果全部收入都归一人,则洛伦茨曲线将构成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
基尼系数就是用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图1-6中的OAB)去除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图中的阴影部分),它的取值在0-1之间。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3)收入政策措施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