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教学设计
自然教案《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动的和静的物体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分辨自然界中的动与静。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动与静的物体特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动与静的物体。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动与静物体的认识。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界中的动与静。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自然界中动与静的物体图片。
2. 视频素材:准备自然界中动与静的物体视频。
3. 实践活动材料: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动与静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动与静。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界中动与静的物体特点,让学生了解动与静的概念。
3. 观察与讨论:分组展示收集到的动与静的物体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用望远镜观察自然界中的动与静的物体,并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总结动与静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自然界中的动与静的物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与静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的动与静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9. 板书设计:《动与静》教学设计1. 动与静的概念2. 动与静物体的特点3. 观察与讨论4. 实践活动5. 总结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自然界中动与静的物体特点的理解和观察力的提升。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以及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分辨自然界中的动与静,观察细致,能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氛围。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8篇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8篇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篇1?实验用刻度测长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力目标:1,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2,应用能力: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情感目标: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2,良好的实验习惯.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教材分析学生要先观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应当让学生养成好的测量习惯,使用测量仪器前应当观察清楚.教材对减小误差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没有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时,只注意要在记录结果时,估计一位,并注明单位.测量细铜丝时,要强调紧密缠绕,测量的长度值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径.测量硬币的直径时,要求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教法建议本节为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的课程,应当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做实验一般应注意的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记录结果时,应当尊重实际,不能随便改动数据,对于结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课题】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重点难点分析】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学设计示例第二节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课题】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重点难点分析】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应当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应当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应当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应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应当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帮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动画来展示,也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有时间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的一段铁路的长度等,介绍替带法等.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篇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找到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认识摩擦的利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动与静教案设计
《动与静》教案设计《动与静》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含义,会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知道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所选的参照物决定,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难点】重点:确定参照物和所要判断的物体《动与静》教学设计,正确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难点:已知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能正确确定参照物。
【学习过程】:一、前置学习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________。
2.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做_________。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_的。
3.人们常说的“运动”与“静止”是___________。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二、合作交流一.运动的世界阅读课本P13页和图2-1~图2-3,完成下列问题。
宇宙、地壳、人三个主题向我们展现一个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自然界无处不在存在运动,自然界以多种形式展现着运动。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运动的描述1. 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那么你能否说出一些描述运动的词语、诗句、音乐、绘画……? 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说一说。
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什么叫参照物?3.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与同组的同学讨论,完成课本P15两个问题。
4.什么是运动和静止?举例说明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运动:静止:三、展示提升5.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但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时,乘客却又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以_______为参照物时,说“竹排”是运动的,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时,说“青山”是运动的。
物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动与静
物理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动与静物理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一、教材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往往不够科学,需要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运动的概念。
教学中应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机械运动的实质性内容。
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帮助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应贯穿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中常见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活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学道理,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强化与同学协作意识。
三、心理健康目标:1.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研究的一种极大的推动力。
2.营造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四、教学重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五、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有效整合,观察、阅读、交流与讨论。
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接力赛视频,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和欲望。
2.新课教学: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对运动中的交接棒跟稳一时无法解释,教师暂时不做解释,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师生、生生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生,让他们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和谐、生动活泼的氛围,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强调学生的全体参与,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组织师生、生生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
2017年秋学期沪科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教学设计
2017年秋学期沪科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教学设计在2017年秋季学期的沪科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培养学生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一、设计意图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能够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卡片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讨论卡片、操作工具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生活中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视频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引导学生发现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运动和静止的定义,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本质。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模型的操作,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运动和静止的感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体验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巩固。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静止和运动的定义,理解相对性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静止和运动的定义及相对性原理。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相对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运动和静止的例子。
3. 计时器或其他测量工具,用于测量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运动和静止的图片,如汽车、自行车、行人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3. 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这些物体是运动或静止的呢?二、新课(20分钟)1. 介绍静止和运动的定义。
解释:在物理学中,静止是指物体在某个参考系中不发生位置变化的状态,而运动是指物体在某个参考系中发生位置变化的状态。
2. 解释相对性原理。
解释:相对性原理是指在物理学中,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系。
3. 讲解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讲解: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系。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4. 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举例:在火车上,坐在火车里的人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三、练习与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参考系,观察并判断给定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包括静止和运动的定义,相对性原理,以及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2. 让学生反思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参考系下,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可能不同?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相对性原理。
八年级《动与静》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生活中有哪些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例子?
-怎样运用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加深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速度与加速度等物理概念。
2.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加强对参照物概念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逐步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图示、表格等方法,记录和表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应用。
2.运用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古诗中的动与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中的动与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注:以下为文章内容,符合题目要求的格式和排版要求,具体分小节和小标题,不涉及实际教学设计的相关细节。
)一、导言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中,动与静是古诗中常见且有特殊意义的主题。
本文将围绕古诗中的动与静这一主题,设计一节群文阅读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并培养他们对动与静的感知能力。
二、课前活动1. 导入学生们进入教室后,教师播放了一段与动与静相关的动画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动画片中看到了哪些动态的事物?又有哪些静态的景象?2. 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动画片中观察到的动与静,并与小组成员一同完成动与静概念的定义。
三、正式教学1. 内容呈现教师通过投影仪将精选的古诗展示在大屏幕上,读一遍作者的介绍和题目,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观察诗歌中的图像、意象、节奏等来感知其中的动与静元素。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并在一定时间内分析、讨论,并撰写对这首诗的动与静感知。
3. 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分享他们对诗歌中动与静的感知,其他学生则进行补充和评论。
四、课后练习1. 个人实践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首古诗,通过观察和注释诗歌中的动与静元素,写一篇300字的感悟文章。
2. 作品展示在下一节课上,学生们将他们的感悟文章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评价,最佳作品将得到表彰。
五、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古诗阅读和欣赏过程中对动与静的感知和理解。
2.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主观感受记述,并提出课堂合作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意见。
六、延伸拓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诗中动与静的感知能力,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后对更多的古诗进行分析和感悟,并将自己的感悟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行课堂分享和交流。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动与静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自然教案《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感知“动”与“静”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周围环境的动态和静态现象。
1.2 教学内容:动与静的定义和区别。
动与静在自然界中的表现。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动与静的现象。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动与静的感知和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开场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动与静的概念。
1.4.2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动与静现象,并进行观察报告。
1.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与静在自然界中的表现。
1.4.4 分享成果:让学生汇报和分享各自的观察和讨论成果。
第二章:动态现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
2.2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如风、水、动物的行为等。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对自然界中动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4 教学步骤:2.4.1 动态现象介绍: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
2.4.2 观察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进行观察。
2.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动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4.4 分享成果:让学生汇报和分享各自的观察和讨论成果。
第三章:静态现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静态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自然界中的静态现象。
3.2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静态现象,如山、树木、花草等。
3.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静态现象。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对自然界中静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3.4 教学步骤:3.4.1 静态现象介绍: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的静态现象。
3.4.2 观察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界中的静态现象进行观察。
3.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静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3.4.4 分享成果:让学生汇报和分享各自的观察和讨论成果。
1.1 动与静(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2024)
1.1 动与静(教学设计)【学业要求】1.物理观念:(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2.科学思维: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科学探究:(1)通过实例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并会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习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器材准备】和动与静相关的视频、图片、课件;文具袋、课本等。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都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吧:“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入水中,但他却并不急着下船寻找,而是赶忙在船舷上剑掉落的位置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他能寻到剑吗?为什么?二、自主学习:任务清单(一)机械运动(时间:5分钟;要求:用红笔圈画重点语句。
)1.阅读教材P10-11的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我们生活在的世界里。
(2)为了描述和研究运动,科学家用到、和。
(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叫作机械运动。
(4)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是(填“运动”或“静止”)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答案】(1)运动;(2)特定概念、数学工具、实验方法;(3)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4)运动;不存在。
【解析】略。
2.小组内互相批改,找出正确答案。
然后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观察下列图片,说说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这些物体在不断变化。
小学科学说课稿-小学科学《动与静》说课稿
小学科学《动与静》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一)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二)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的这一焦点,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VCD进行师生对话。
(三)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动与静学案
《动与静》学案教学设计思想:本从学生身旁的情形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风扇工作时各部份的运动情形”。
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定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熟悉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说明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讨目标能够利用参照物判定某一物体是运动的,仍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愿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讨。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关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信。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判定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形,解决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选择参照物判定物体的动与静。
教学方式:教师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风扇,多媒体。
时建议:1时教学进程:(一)导让两组同窗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讲,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同窗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窗情愿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缘故。
如:“什么缘故你会如此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转变时是运动,不然确实是静止。
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
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窗们:在生活中,你必然会面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咱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看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觉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仍是静止的……就让咱们一路来探讨吧!(二)新教学.举例探讨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有一次,我坐火车,隔壁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
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觉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屋子和树都在往后跑。
自然教案《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动的和静的物体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植物的生长和运动2. 自然界的地形和地貌3. 天气和气候变化4. 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动态和静态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3. 户外实践活动所需的安全装备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动的和静的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和展示: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动植物的生长和运动、自然界的地形和地貌、天气和气候变化等知识。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动态和静态物体,讨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户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自然环境的魅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户外实践活动后,收集学生的观察笔记和心得体会,评估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3.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自然教案《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命特征。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生活环境3. 生物的适应与进化4. 生物的保护与利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的保护与利用。
2. 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适应策略。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的保护与利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生物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生物案例,制作PPT。
2.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适应策略。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
2.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繁殖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策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的保护与利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生物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等。
2. 选择题: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____、____、____等。
3.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适应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生物的保护与利用方法,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和分享成果的质量。
沪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教学设计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飞机空中加油技术、联合收割机。
学生讨论回答:我们说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自转同向运动,它绕地球一周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刻正好相等,约24h)是静止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或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关于飞机在空中加油时,我们说飞机是运动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的;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三、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成,包括知识的,方法的,情感的。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机械运动,明白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应注意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第一节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2、运动的描述⑴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关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⑵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⑶静止:假如一个物体相关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那个物体是静止的。
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依旧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依照需要和方便。
作业布置1、课本作业第3、4、5题。
2、乘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那个乘客是,以公路边的树为参照物,那个乘客是的。
3、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的。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这诗句中,前一句是以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为参照物的;这两句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以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形不一样。
教学反思一、亮点:多媒体多视角向学生展现运动的世界,并引导学生利用周围的物品,相互展现并明白得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从教学中发觉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二、不足:关于参照物学生的明白得还有待加强。
(学生在这方面感受不行,找不足)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
初中物理教学动与静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动与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相对性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2. 相对性原理。
教学难点:1. 相对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运动和静止的图片,如行驶的汽车、飞翔的鸟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运动状态。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二、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
3. 教师提出问题:“参照物的选择对判断运动和静止有影响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参照物的选择对判断运动和静止有影响,即相对性原理。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相对性原理解决问题?”2.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如判断公交车是运动还是静止、判断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等。
3. 教师总结并解释相对性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观察滑轮组的运动状态、观察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等。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提高(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2.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及相对性原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及相对性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与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运动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对运动世界的多种描述方式(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朴素的描述运动到科学的描述运动的人类认知过程,了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2)体会从纷纭的现象中认识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了解运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体验运动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以及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人类对运动世界的描述中感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认识怎样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
教学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运动是普遍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运动,学生还未接触到。
可以说学生对运动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对知识的再编码,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繁杂多样的运动个体中总结出规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创设情境──对运动的认知──参照物──互动讨论──运动的判定──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与静"、地球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引入新课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到了物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也了解了前人在探索物理奥秘的经历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从现在开始,我们共同走进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二)进行新课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同学们观察课图P13的图2-1到图2-3,在这里,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大家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
多媒体课件展示:天: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月盈月亏……地: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火山喷发……人[物]:运动,汽车奔驰,小鸟飞翔,……通过上述讲解,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以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
如: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大脑的思维、人的生老病死、病菌的传播等等都是运动的形式。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绝对的,可以这样说运动是无处不在的,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人们对于运动的描述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于运动的描述。
2、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的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运动的世界:音乐家用旋律的表现运动;画家用形态的色彩表现运动;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请同学们看图2-4和图2-5,这两图介绍了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的运动;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
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
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
如中国十大名曲。
感受艺术的描述运动。
对于艺术,我们可能比较陌生,下面,大家想想,诗人是如何用诗词来表现运动的呢:课件展示:登黄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描写了诗从登高远望,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去,渐渐消失在无尽的天边,流归大海。
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运动世界的胸襟与豪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人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描述、认识、理解这个运动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妙与和谐,令我们由识由衷地赞叹,我们不是诗人,不是画家,不是音乐家,我们是普通人。
但我们也有我们自己对运动的认识,我们同样可以用朴素的语言来描述运动。
例如上升运动,下降运动等都有专门的词。
对于上升运动可以用升起、升高、爬高、一跃而起等词语,而下降运动有落下、掉下、倒下、降落、下沉……来描述。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可以是多角度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方法去描述事物。
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呢?3、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的?)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为什么小东和妈妈乘自动扶梯下楼,妈妈却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呢?因为前后两次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下楼”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站着不动”是以楼梯为参照物。
活动: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1)讨论:①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书包呢?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②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③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座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
④小组讨论,教师巡视⑤汇报并小结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书包对李明位置不变小王对自行车位置不变静止坐椅对汽车位置不变物体物体李明对学校位置改变自行车对树木位置改变运动汽车对电线杆位置改变物体物体(2)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定义: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需要选一个标准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课件展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飞机空中加油技术、联合收割机。
学生讨论回答:我们说同步通信卫星(与地球自转同向运动,它绕地球一周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等,约24h)是静止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或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对于飞机在空中加油时,我们说飞机是运动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运动的的;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总结一下是怎样找到相应的参照物的。
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清晰的思路。
]4、讲述:接下来请看另外两幅图,图中的小朋友都叫什么名字?(男三号、男四号)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乘公共汽车、在旋转餐厅就餐)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们的运动与静止情况。
(三)指导学生完成拓展内容1、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台正在工作的电扇。
它里面有三个正在转动的扇叶,外面有一个保护网,你看到了吗?2、现在,我们研究保护网的静止与运动情况。
你会怎样想呢?3、汇报并板书:保护网——静止——底座、墙面、人——运动——扇叶(把扇叶看成静止的)[设计意图:教师必须强调,转动的扇叶可以看成是不动的,而在日常生活中看来是静止的保护网也可以看成是运动的。
](四)思考: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太阳真的在围绕地球转动吗?(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地球仪、简单讲解。
)(把地球当成参照物,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就绕地球运动了。
其实是地球自己在转动。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把思维的翅膀引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深化所学知识。
]三、总结: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总结:通过对道路两旁树木的分析、电风扇的保护网的分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宇宙中没有静止的物体,它们都在运动。
所以,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对于这句话,同学们会逐渐明白的。
板书设计:第一节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2、运动的描述⑴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⑵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⑶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课堂练习:1、“地球绕着太阳转”是选择为参照物。
2、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它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它越来越远。
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长途汽车是。
3、“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4、在接力赛中,两运动员在交接棒的过程中,他们应该保持状态,对交接棒才最有利。
5、在气球下面系一面旗,当气球升到空中以后,如果刮起了风,想想看:气球下面的旗子会怎样?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描写运动的诗歌。
2.设计一个与运动有关、图文并茂、充满幻想的画面。
3.了解你身边的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事例。
教学反思: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探索的过程。
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节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