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高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理解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的运用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音乐CD、投影仪、音乐乐谱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放松和声音发声练习,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2. 导入新知(10分钟)
-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想象力,询问他们这幅画中可能会有哪些音乐的要素和元素。
- 学生参与讨论,写下自己的想法。
3. 音乐要素的介绍(15分钟)
- 解释音乐的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节拍、音色等。
- 通过音乐CD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分辨出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并解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4. 音乐要素的运用(20分钟)
- 分发音乐乐谱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合唱某首流行歌曲的副歌部分。
- 引导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发现和运用不同音乐要素,例如合理运用节奏感、体验旋律的变化等。
5. 音乐欣赏(15分钟)
- 播放一首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写下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引导他们深入感受音乐,提出问题和互动探讨。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音乐要素的作用和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温故知新的准备。
板书设计:(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 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节拍、音色
- 音乐乐谱手写示例
- 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基本阶段、要素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基本阶段、要素引言音乐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教案将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阶段和要素,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欣赏的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感受音乐在第一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选择各种风格和类型的音乐进行播放,引导学生用全身心的感官去感受音乐。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良好的聆听习惯。
第二阶段:了解音乐在第二阶段,学生开始了解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等来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基本认知。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阶段:分析音乐在第三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音乐。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音乐的结构、节奏、旋律等要素,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阶段:表达音乐在第四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音乐、写下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或者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欣赏的要素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风格特征。
不同的音乐风格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在音乐欣赏中,学生需要通过聆听和分析音乐,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乐器演奏技巧乐器演奏技巧是指不同乐器在演奏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巧和表现方法。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和特点,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演奏家的表演来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魅力。
音乐节奏音乐节奏是指音乐中的节拍、速度和韵律的组织和表现。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能够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3. 音乐欣赏和批评技巧。
教学难点:1.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2. 运用专业术语进行音乐批评。
教学准备:1.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料;2. 教学PPT;3. 学生合作小组。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段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聆听。
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音乐概念和术语讲解(10分钟)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然后,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些概念和术语进行理解和掌握。
Step 3: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15分钟)教师分析一段音乐作品的结构,如其主题、副题、展开部分等,并向学生讲解每个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另外一段音乐作品的结构,并与同桌讨论。
Step 4:音乐欣赏和批评(15分钟)学生合作小组内,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批评。
学生可以使用之前学到的概念和术语,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每个小组在欣赏和批评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和见解。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听音乐、分析音乐和批评音乐方面的收获和提高,并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Step 6:课后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用书面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批评。
作业要求学生使用音乐术语和专业知识进行描述,同时注重个人见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分析音乐和批评音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_高中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_高中音乐教案_模板音乐要素(高一年级)作者年级:高一年级执教:笋岗中学许以远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的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
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调式。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
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
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1、学唱歌曲。
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教案名称:音乐要素(高一年级)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动态。
2. 能够分辨和描述不同的音乐要素。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导入(5分钟)1. 介绍音乐要素的概念,解释它们对音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以前的音乐学习中接触到的音乐要素的例子,并与大家分享。
第二步:旋律(15分钟)1. 介绍旋律的概念,解释它是由一连串的音符组成的。
2. 播放一段简短的旋律,让学生聆听并试图跟唱。
3. 向学生展示旋律的符号表示法,例如音符和谱表。
4. 请学生尝试用符号写下他们听到的旋律。
第三步:节奏(15分钟)1. 介绍节奏的概念,解释它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和有规律的重复。
2. 播放一个有明显节奏的曲子,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敲击节拍器。
3. 向学生展示节奏的符号表示法,例如节拍、音符和休止符。
4. 请学生尝试用符号表示他们听到的节奏。
第四步:和声(15分钟)1. 介绍和声的概念,解释它是多个声部同时演奏的效果。
2. 播放一段有明显和声的曲子,让学生聆听并试图识别不同的声部。
3. 向学生展示和声的符号表示法,例如歌谱和和弦图。
4. 请学生尝试用符号表示他们听到的和声。
第五步:音色(15分钟)1. 介绍音色的概念,解释它是不同乐器、人声和其他声音的特征。
2. 播放一段由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试图识别不同的音色。
3. 向学生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或视频,并讨论它们的音色特点。
4. 请学生选择一个乐器,用文字或图片描述它的音色特点。
第六步:动态(15分钟)1. 介绍动态的概念,解释它是音乐中的音量和表现力。
2. 播放一段有明显动态变化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试图感受音乐的动态变化。
3. 向学生展示动态的符号表示法,例如音量标记和演奏指示。
4. 请学生选择一段音乐,用文字描述它的动态变化。
第七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复习并总结音乐要素的内容。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教学目标】1.在赏析《一杯美酒》这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时,结合聆听及表现活动,进一步体会和寻找固定节奏音型、相似旋律语汇的不断发展与演变等音乐形式要素所勾勒出的、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年轻姑娘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通过模唱、视唱、表现《一杯美酒》,感受旋律的情绪变化;能够根据敲击麦西热普固定节奏型的基本形态。
3.能够在了解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发展手法、节奏、旋律特点的基础上,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聆听《一杯美酒》,感受旋律的情绪变化,分析作品所采用的音乐要素。
【教学难点】视唱《一杯美酒》的旋律,掌握维吾尔族典型的麦西热普节奏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什么是音乐?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音乐,也离不开音乐,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音乐吗?二、音乐知识1、学生讨论后,教师播放PPT归纳总结。
(1)概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声音具有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物理属性(2)音乐要素: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调式、音阶、和声、曲式、织体、音色等。
(3)音乐语言: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三、作品鉴赏1.教师介绍《一杯美酒》。
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奔放的情绪、浓郁的感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师生共同聆听歌曲《一杯美酒》并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敲击节奏,找出其多次出现的节奏(1)思考:作品分为几部分?作品的节奏特点、语言特点是什么?①欣赏完歌曲后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作品分为几部分?【生】......【师】乐段结构:三个部分,主歌、副歌、尾声,每部分有四个乐句。
请同学跟着音乐模唱主歌部分【师】作品的节奏特点是什么?音乐中切分的节奏贯穿全曲,体现出鲜明的新疆维吾尔民族音乐风格,也是维吾尔族音乐中典型的麦西热普节奏。
高一音乐第四单元讲课教案
高一音乐第四单元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的表现手段2. 教学目标:a.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动态b. 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包括速度、音量、音色、节奏、和声等c. 能够通过听力、观察和实践,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段d. 能够通过分析和表演,理解和体验音乐的表现手段二、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元素2. 音乐的表现手段三、教学难点1. 音乐的表现手段的理解和体验2. 音乐的表现手段的分析和表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利用音乐欣赏的方式,播放一段具有明显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动态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基本元素b.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动态的特点2.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15分钟)a.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动态b. 利用音乐作品进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音乐的基本元素3. 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15分钟)a.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音乐的表现手段,包括速度、音量、音色、节奏、和声等b. 利用音乐作品进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段4. 练习和表演(20分钟)a. 分组练习,让学生选择一段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段,并进行表演b. 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重点关注音乐的表现手段的运用5. 总结和评价(5分钟)a.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段对音乐表达的重要性b.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肯定他们对音乐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段的理解和运用五、课堂延伸1.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 拓展: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音乐家到班级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的魅力和表现手段的运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段展开,通过听力、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段。
高中的音乐教案
高中的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基础音乐理论,包括音阶、和声、节奏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觉训练、视唱练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音乐理论基础:介绍音阶、和声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原理。
2. 听力训练:通过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提高学生的音准感和节奏感。
3. 视唱练耳:选取简单乐谱进行视唱,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
4. 音乐创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音乐作品的创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对音乐理论有清晰的认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奏或播放音乐作品,直观展示音乐效果。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进理解和记忆。
4.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如视唱、演奏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随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听出这段音乐中的哪些元素?它们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解新知教师系统地讲解音阶和和声的知识,使用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整语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听力训练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分辨旋律、节奏等特点。
这个环节可以设计成小游戏,增加趣味性。
视唱练耳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乐谱,指导学生进行视唱练习。
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跟唱,逐步提高难度。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尝试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
可以是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合作。
完成后,让学生相互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课堂小结课程结束前,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如撰写音乐心得体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音乐的要素》教案.doc
音乐的要素重庆市夏坝中学:张忠银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瑶族舞曲》能说出使音乐情绪产生变化的几个基本的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节拍2.能学唱《瑶族舞曲》的前两个主题,并能用不同的音乐要素来改变它的音乐情绪。
3.用摆手舞的动作来体验《瑶族舞曲》中的音乐的情绪变化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音乐的要素2.乐曲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喜欢听音乐吗?(喜欢)喜欢听不带歌词的音乐吗?(喜欢)如果有人说不喜欢,请他说出原因,并进一步引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其喜欢。
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片段设问:音乐情绪是什么?二、欣赏《瑶族舞曲》(省略了最后部分)1.设问:1)你听出了哪些乐器?2)你知道乐曲的音乐情绪吗?出示四个主题片段的曲谱。
欣赏过程中结合指挥手势、指谱、肢体语言等方式提示四个主题。
还可提示能哼唱的同学小声视唱主题。
2.学生陈述听出的乐器,可让学生上来找出听出的乐器。
3,学生回答乐曲的音乐情绪。
引导学生说出情绪的变化4,师总结:刚才通过对瑶族舞曲的欣赏,我们发现不同的主题会让音乐情绪产生不同的变化,那么,是什么让它产生了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深入到《瑶族舞曲》中去探个究竟。
三、对比分析主题1和主题21.学唱主题12.学唱主题2要让学生重点体验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3.设问:1)这两个主题的音乐情绪一样吗?(不一样)2)怎么个不一样?(主题1优美抒情,主题2轻快活泼)3)是什么因素让它们出现这样的变化呢?(速度、节奏)引导学生分析速度、节奏是怎样影响音乐情绪的让学生总结出当速度快时的音乐情绪,速度慢时的音乐情绪;节奏密集时的音乐情绪,节奏稀疏时的音乐情绪。
4.出示:“音乐的要素”5.总结:当密集的节奏,加上快的速度会产生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反之, 当稀疏的节奏,加上慢的速度会产生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
四、对比分析主题2两次演奏的变化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下主题2。
1.设问:1)主题2一共演奏了几遍?(两遍)2)第一次开始时用的什么乐器,第二次又用的什么乐器?(大管;整个乐队)3)第一次和第二次在旋律、节奏、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情绪有没有细微的变化?(有)4)第一次怎样?(欢快活泼)5)第二次又怎样?(更欢快活泼)6)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变化?(乐器)2,举例:现在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我,一个是这个女同学。
高一音乐 教案
高一音乐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2. 掌握音乐中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
3. 能够运用基本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乐理分析。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和学生们进行简单的讨论,例如,该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你能否区分出其中的不同乐器声音等。
2. 知识讲解:
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出发,引导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
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节拍等。
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并逐渐引入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
3. 练习:
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简单的乐曲,现场演奏或者使用乐器演示。
其他学生们可以观察并分析该段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并尝试用音乐符号进行记谱。
4. 总结:
老师综合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记谱法进行简单的复习和总结,并解答学生们的疑惑。
5. 拓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自由创作一段简短的曲子,结合之前学
习的乐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记谱,并可以邀请学生们上台进行演奏或者演唱。
6. 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回家继续练习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并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分析和记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记谱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乐理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中。
高一年级音乐教案:音乐要素
高一年级音乐教案:音乐要素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准备1.课件、音乐作品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用于查阅资料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引发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兴趣。
2.让学生谈谈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二、新课内容1.旋律a.介绍旋律的概念,让学生听一些典型的旋律片段,感受旋律的美感。
b.分析旋律的构成要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c.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
2.节奏a.介绍节奏的概念,让学生听一些典型的节奏片段,感受节奏的韵律。
b.分析节奏的构成要素,如音符的长短、强弱等。
c.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节奏。
3.和声a.介绍和声的概念,让学生听一些典型的和声片段,感受和声的和谐与对比。
b.分析和声的构成要素,如和弦、和声进行等。
c.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和声。
三、课堂实践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音乐要素进行创作。
2.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了解其音乐要素。
第二课时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二、新课内容1.分析音乐作品a.介绍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b.分析一首具体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会如何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欣赏音乐。
c.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a.介绍音乐欣赏的方法,如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音乐的情感等。
b.欣赏一首音乐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c.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简要介绍其音乐要素。
三、课堂实践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1.1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案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聆听《轻骑兵序曲》,了解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
2、通过聆听,认识主要乐器,分析作品各段落特定音乐情感和音乐体裁,学会对比区分不同部分旋律的特点,感受作品带来的思想情感及民族精神。
3、认识“复三部曲式”结构。
二、教学内容:《轻骑兵序曲》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聆听,结合作品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及风格特征,深入地赏析,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及民族精神。
四、教材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轻骑兵图片。
2、简单谈谈对轻骑兵的印象。
3、教师总结轻骑兵的由来,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轻骑兵序曲》。
1、聆听感悟。
(1)老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管弦乐的世界,一起来欣赏这首乐曲吧!我们一边聆听一边思考这首序曲分位几个部分?这首序曲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2)老师进行总结。
2、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师:《轻骑兵》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冯.苏佩于1866年根据诗人卡尔。
科斯塔的剧本所做轻歌剧《轻骑兵》的序曲。
轻歌剧《轻骑兵》于1866年3月21日首演,时至今后,虽然歌剧本身已极少演出了,但本曲和《诗人与农夫序曲》却成为作者流传广泛的代表性作品,《轻骑兵》序曲更是轻歌剧序曲中最为人们喜爱的作品之一,并被改编为管乐合奏曲。
(2)师:这首序曲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又有3个主题。
(3) 分段欣赏第一部分三个主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各部分旋律及区分不同乐器,对比区分各部分旋律的特点,感受其情感。
A、欣赏第一主题。
序奏是A大调,由小号和圆号奏出号角性主题。
第一主题是一连串不断升高的八分音符和三连音节奏,描写轻骑兵们听到号声,到广场集合的情景。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个主题,大家思考讨论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C、欣赏第二主题。
转回A大调,带有舞曲特点。
人音版高一音乐《音乐要素》优秀教案
人音版高一音乐《音乐要素》优秀教案作者许以远年级:高一年级执教:笋岗中学许以远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的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
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调式。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
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
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1、学唱歌曲。
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 61 3·5 3211-----| | 改为上行旋律556132|1------|| 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
高一年级音乐要素的音乐教案
高一年级音乐要素的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基本要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等。
2.音乐欣赏:分析经典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3.音乐创作:运用音乐要素,创作简单的小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要素,能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一段经典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音乐美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二、讲解音乐基本要素1.旋律:介绍旋律的概念,分析旋律的构成要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
2.节奏:讲解节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节奏。
3.和声:介绍和声的概念,分析不同和声的效果。
4.音色:讲解音色的概念,让学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
5.力度:讲解力度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演奏乐器或演唱感受力度。
三、音乐欣赏1.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如《月光奏鸣曲》、《梁祝》等。
2.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3.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音乐基本要素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简要介绍音乐基本要素。
2.举例说明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
二、音乐创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音乐基本要素进行创作。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
三、课堂小结2.强调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课后作业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
2.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或节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音乐基本要素、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自己动手创作。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基本阶段、要素
音乐教案-音乐欣赏基本阶段、要素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阶段和要素。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提升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的基本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评价阶段。
2.音乐欣赏的要素:音乐形式、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阶段和要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内容,把握音乐风格,感悟音乐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首熟悉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说出歌曲名称、歌手等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欣赏音乐时,通常会经历哪些阶段?2.音乐欣赏基本阶段(1)感知阶段:让学生听一首新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
(2)理解阶段:让学生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风格等。
(3)评价阶段:让学生评价音乐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
3.音乐欣赏要素(1)音乐形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形式,如:歌曲、交响乐、歌剧等。
(2)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故事等。
(3)音乐风格: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如:古典、流行、摇滚等。
(4)音乐情感: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4.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首音乐的阶段和要素。
(2)成果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2)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课后作业1.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析其阶段和要素。
2.以“音乐欣赏”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分析音乐、实践讨论,使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基本阶段和要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音乐要素》教案
音乐要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2.能够识别和描述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弦和音色3.能够运用音乐要素进行创作和演奏二、教学内容1.音乐要素的定义和分类2.节奏的基本概念和演奏方法3.旋律的构成和演唱技巧4.和弦的结构和弹奏方法5.音色的特征和调整方式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在教室中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旋律、和弦和音色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引导他们思考音乐是如何由这些要素组成的。
2. 探索音乐要素(15分钟)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听力感知,探索和讨论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弦和音色要素。
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和引导,并提供一些例子作为参考。
3. 分类和定义(15分钟)通过讨论和整理,引导学生总结并分类不同的音乐要素,明确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可以使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节奏的学习(20分钟)解释和演示基本的节奏概念,如拍子、节拍和节奏型。
然后,让学生尝试击打节奏,使用乐器或身体表达节奏感。
5. 旋律的学习(25分钟)介绍旋律的构成要素,如音高、音程和音阶。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旋律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会演唱旋律。
6. 和弦的学习(25分钟)讲解和弦的结构和基本类型,如三和弦和七和弦。
然后,让学生学会用吉他或钢琴弹奏一些简单的和弦。
7. 音色的学习(15分钟)解释音色的概念和特征,如明亮、暗哑、刺耳等。
教师可以通过演奏不同乐器的示范,让学生感受不同音色的差异。
8. 创作和演奏(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和演奏。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音乐要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并在全班面前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乐器和其他音乐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四、教学评估1. 反馈和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提高。
2. 实际演奏评估(30分钟)让学生表演自己的创作作品,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估。
评估的标准可以包括音准、节奏感、表达能力等。
高一音乐教案:音乐要素
高一音乐教案:音乐要素教案主题:音乐要素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弦、节拍和音色。
2. 掌握通过演奏乐器、声乐和创作等方式表达音乐要素的基本技巧。
3. 能够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中的要素运用。
教学内容:1. 旋律:音乐中由连续的音符组成的主要音线。
探索旋律构建的方式和技巧,培养旋律表达的能力。
2. 节奏: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和强调音符的组织形式。
学习不同的节奏型,练习节奏演奏和打击乐表演。
3. 和弦:由多个音符组成的和声组织形式。
了解常见的和弦类型和和声规则,学会伴奏和弹奏和弦。
4. 节拍: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割时间的方式。
通过乐曲欣赏和打击乐演奏感受节拍的重要性。
5. 音色:乐器或声音的独特音质。
认识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尝试演奏不同乐器或改变声音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向学生介绍音乐要素的概念,并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弦、节拍和音色。
2. 旋律探索:教师介绍旋律的概念,通过示范和让学生跟唱一段简单的旋律,培养学生对旋律表达的感觉和能力。
3. 节奏练习: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用身体打拍子或演奏乐器来练习不同的节奏。
4. 和弦学习:教师演示弹奏常见和弦,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弦的概念和组成方式。
5. 节拍体验:通过播放乐曲并教学学生简单的打击乐技巧,让学生感受节拍的重要性和节拍的变化。
6. 音色发现:教师用不同乐器演奏或播放音频,让学生聆听并描述不同乐器或音色的特点。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演奏、示范和播放音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音乐要素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2.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伙伴间共同完成练习和创作任务,互相合作和分享经验。
3. 欣赏比较:让学生听取不同风格、不同风格和使用不同要素的音乐作品,比较其表达效果和要素的运用方式。
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音频和视频资源。
2. 乐器和打击乐器。
3. 白板或投影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音乐教案-音乐要素(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这是人类音社高中《音乐》课本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介绍了音乐要素节奏、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以及中国历史歌曲《长城谣》。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的
明确学习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并以欣赏和学唱声乐作品《长城谣》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节奏和旋律知识,体会和感受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相结合,更多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习音乐要素的知识的重要性,了解节奏和旋律要音乐中的作用,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2、有重点地简述节奏和旋律的基本知识和要点,并作必要的解释和提问。
(二)欣赏音乐作品《长城谣》
1、导言:运用节奏和旋律要素,感受不同节奏的组合和旋律线的进行,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2、简介作品:歌曲《长城谣》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
写法上和《孟姜女》一类传统民歌相近,具有浓厚的叙事特点,典型的`五声调式。
3、播放歌曲录音后,请学习讲述歌曲表达的基本情感(悲愤,感情深切)。
4、再次播放歌曲欣赏,提出分析作品曲式结构,旋律线进行的要求。
5、请学生作分析作品的具体回答(宫调式、四乐句、单二段体曲式结构),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线的进行,并作不同旋律线表达不同情感的比较。
6、教师小结: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激动、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
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绪松驰,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有渐弱的趋势。
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叙事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长城谣》
1、学唱歌曲。
提示:用所感受认识到的三种旋律线的进行,唱出不同的情感和强弱趋势。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并将结尾的下行旋律55 61 3·5 3211-----| | 改为上行旋律556132|1------|| 试唱,请学生作不同旋律线进行表达的情感比较(上行更激昂、高涨)。
3、教师归纳:旋律要素对音乐作品的作用和影响。
(四)音乐作品中节奏的分析和比较
1、试分析歌曲中第二、三乐句节奏的松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和影响。
2、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草桥结拜”和“抗婚”两段乐曲片断,请学生作节奏的比
较认识。
教师可将两段乐曲的节奏的松紧,作反向调换试唱,学生再作比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节奏在音乐中作用的认识。
3、教师小结:表现婉转、抒情、优美沉思的情感,节奏比较松,音的时值长一些,音与音连接较松驰。
表现激动、紧张的情绪,节奏紧密,音值短的,音的连接紧凑。
(五)教学总结
音乐要素节奏和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同的节奏结合和旋律的进行,表达情感是不一样的。
学习音乐要素,了解其在音乐中的表现手法,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并从中得到更多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