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改造的做法和启示

合集下载

改造贫民窟的实例

改造贫民窟的实例

改造贫民窟的实例
改造贫民窟的实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巴西库里蒂巴贫民窟改造:库里蒂巴是巴西的一个大城市,拥有众多贫民窟。

为了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住房补贴、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治安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库里蒂巴的贫民窟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成为了一个相对安全、繁荣的社区。

2. 印度孟买贫民窟改造:孟买是印度的一个大城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之一。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公共住房、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等,来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也积极参与贫民窟改造计划,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和支持。

3. 南非约翰内斯堡贫民窟改造:约翰内斯堡是南非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众多贫民窟。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公共住房、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等,来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约翰内斯堡市政府还与当地企业和居民合作,共同推进贫民窟改造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实例表明,改造贫民窟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创造就业机会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

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
段 获得 一些 基 础设 施 和 服 务 .逐 步 扩建 或改 善 住
房 。可 以说 。 正规住 房 已成 为 巴西低 收入阶层 解 非

巴西 居 民住 房 总 体 现 状 及 主 要 特 点
( )住 宅 赤 字 ” 一 “ 十分 严 重 , “ 度城 市 化 ” 与 过
形 成 巨 大 反 差
所 谓 “ 正 规 住 宅 ” i om l e lm ns . 非 (n r a te e t) 是 f st
于 欧洲 ,进 一 步 迫使 那 些 进 城之 后 暂 时没有 资格
或 无力 购房 的低 收人 家 庭迅 速 被 “ 出” 挤 正规 住 宅 市场 , 几乎 全 部 流 向“ 正 规住 宅 ” 对贫 民窟 形 成 非 , 巨大 的群 体性 市场 需求[F-) 1 t 0 ]T 。 (- 9
李志 明 , 徐 悦
[ 要】 巴西 , 速城 市化 与 大城 市化 支撑 了经济持 续繁 荣的 同时 , 带 来 了空前 的住房 数量 和 质 摘 在 快 也
量赤 字 。 导致 大量 中低 收入 者缺 乏住 宅或 只能栖 身 于贫 民窟 。 1世 纪 以来 , 2 巴西政 府 开始重视 贫 民 区治理
突 出
讲 , “ 宅 自有 率 ” 高 的条 件下 , 在 住 很 自有 私人 住 宅 的出租 供 给应 该 比较 充 分 ,但 由于 政府 没 有采 取 普 遍鼓 励 私人 住 宅 出租 的 政 策 ,私 人住 宅 出租 无
利 可 图 ,导致 巴西 自有 私人 住 宅 的 出租 率 大大 低
指 那 些质 量较 差 、 卫生 状 况 不 良 。 缺乏 诸 如 上下 水 设备、 卫生 或照 明等基 本 生 活条 件 的住 宅 , 大多 数

在巴西皮奥伊州特雷西纳的贫民窟实施的跨部门综合计划:有关住房、基础设施和消除贫穷

在巴西皮奥伊州特雷西纳的贫民窟实施的跨部门综合计划:有关住房、基础设施和消除贫穷

背景介绍
特 雷西 纳 是 皮 奥伊 州 的首 府 ,位 于 巴西 的东 北 部 。城 市所处地 区位 于一 片过渡 生态 区 ,主 要为 热 带大 草原 的植 被所 覆盖 。城 市海拔 高度 为 7 米 , 2
均 年 收人 为 2 06 元 。特 雷西 纳 的经 济 主要基 5 .9美 于 商 业 和服 务 业 ,由于 这 所 城市 作 为 一个 货 物与
o 1 ,0 h b tns M o t f h m sd n e rc r u o sn o dt n , t o t l mi c me f1 0 0i a i t. 6 n a s e r ieu d r e ai s u i gc n i o s wi am nh yf l i o ot e p o h i h a yn
o u ou ¥6 .9T e bet e f rj ts c noiae xsn vl g sn eeianods i ̄ po iig f pt s 57 . h o j i o poe it o sl tei g iae iT rs it i tc , rvdn c v c o d i t l n r
h m wi miil n b nn i n a d r u ha p o raes i-c n mi e do me As r ut e peS te t nn u l r a v gsa d r s h o g p r p it co e o o cd v p m. s l p o l’ h u n t t o ae , b h v o ra d s co c l r l a i a eb e e a iu n o i —ut a bt h v e ni r v da dfmiyic meh sb e c e s d u h s mp o e a l o a e ni r a e . n n n

世界各国住房保障的做法及启示

世界各国住房保障的做法及启示

世界各国住房保障的做法及启⽰世界各国的住房保障做法及启⽰安居才能乐业。

对任何国家来说,有效解决国民特别是低收⼊群体的居住问题都是⼀个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承认仅靠市场解决不了低收⼊家庭的住房问题。

为满⾜低收⼊者的基本居住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各国先后建⽴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与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紧密相关,各国的住房保障模式、住房保障⽔平各具特⾊,但在住房保障的起源、政府担当的责任、法律体系的构建、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等⽅⾯,⼤多数国家却都具有相似性。

⼤规模公共住房建设起源于住房短缺英国:英国是⼯业化最早的国家,也是最早建⽴住房保障制度的国家之⼀。

19世纪80年代,为应对⼯业化、城市化引起的城市住房问题,英国开始兴建政府公寓,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农民。

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为解决第⼆次世界⼤战造成的“房荒”,英国政府⼤量兴建福利性公寓,以解决⼤量⽆房户的需要。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量的抵押房产遭受剥夺,贫民窟问题⽇益严重,直到60年代⼆战后住房短缺现象依旧存在,这⼀时期由政府出资的公共住房建设计划在扩⼤住房供给⽅⾯发挥了积极的作⽤。

新加坡:新加坡获得独⽴后,住宅问题严重,有近半数的⼈⼝⽣活在环境恶劣的贫民窟中,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了建屋发展局,实施了⼀系列的五年建房计划,最终成为东南亚地区解决住宅问题的典范。

与这些国家类似,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和⽇本等国家的住宅保障制度也都是起源于住宅短缺问题。

这些国家⽆⼀例外都将“满⾜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保障居民的基本⽣活需要”作为建⽴住宅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在住房短缺时建设⼤量的公共住房。

中央和地⽅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住房保障是政府责任,各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最⼤特点在于政府⼲预的普遍性。

尽管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赖市场配置住房资源,但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中起了决定性的作⽤。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公共住房运营过程中政府的参与模式不同,但各国中央政府和地⽅政府都设⽴了相关部门,专门负责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巴西、阿根廷住房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巴西、阿根廷住房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级 为 联 邦 政 府 的 城 市 部 , 责 拨 付 资 金 , 时 还 有 负 同 国 家 的银 行 出 资 支 持 ; 二 级 为 州 政 府 的 住 宅 厅 负 第 责 组 织 实 施 ; 三 级 是 市 政 府 住 宅 署 下 属 工 程 厅 的 第 住 房部 直 接负 责具体 实施和 落 实。 另 外 , 根 廷 的 贫 民 窟 改 造 工 程 由政 府 组 织 公 阿 开 招 投 标 , 筑 企 业 中 标 后 , 优 先 选 择 本 地 低 收 建 须 入 家庭 的 劳 动 力 参 加 工 程 建 设 , 可 以 极 大 地 增 加 这 其 就 业 机 会 、 高 收 入 。按 政 府 计 划 , 贫 民 窟 将 在 提 该 两 年 内完 成 改 造 。而 巴 西 规 定 中标 的 建 筑 商 利 润 固
人 员 也 不 敢 贸 然 进 入 。 在 我 们 的 一 再 要 求 下 , 方 地
市 的顽疾 。
二 、 民 窟 改造 以联 邦政 府 出 资 为 主 , 贫 地
方政府负责具体操作
目前 巴 西 、 根 廷 正 在 进 行 的 贫 民 窟 改 造 是 由 阿
主 管 部 门 才 特 意 安 排 了社 区 管 理 人 员 陪 同 我 们 一 同前往 , 且前 后各 一人 , 我们 保 护在 中间 , 使 并 把 才 我们得 以顺利 考察 、 谈和 拍照 。 访 当 地 的 贫 民 窟 是 在 城 市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涌 入 了
区 , 且 形 成 了富 人 区 和 贫 民 区 。贫 民 区 治 安 很 差 , 并


贫 民窟规模大 、 治安差 , 根治难度大
般居 民 、 人都 不敢 涉 入 其 中 , 游 已经 形 成 一 了 城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启示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启示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纵观巴西区域开发进程,巴西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许多举措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是新时代开发落后地区必要原则。

改变落后区域的面貌是一个持久工程,而巴西政府每一任总统都喜欢搞形象工程。

结果往往虎头蛇尾,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落后地区的发展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

巴西区域开发中政策多变,各项政策单独考察虽然都有利于推动地区发展,但在实施中却缺乏政策的连续性,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这是落后地区在采取很多举措实施之后仍没有多大改观的重要原因。

实施前加强政策的可行性评估、实施中保证政策的连续性,这是区域开发长期进程中的必要原则。

二是实施增长极战略是新时代开发落后地区的必然选择。

马瑙斯的成功及其在巴西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大国来说,区域开发不仅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且是一个大规模的工程,要想让处于落后状态的地区同时进入大规模开发状态是不现实的,增长极开发则是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必然选择。

切忌搞平均主义。

增长极将充分利用国家有限的资源打破地区的落后状态,并为后发地区的成长发挥试验和示范作用。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开发落后地区的必由之路。

巴西在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无论是在矿业开采过程中还是大规模移民拓荒过程中,均导致了环境的严重破坏。

原始森林急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河流和湖区高度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巴西的区域开发实践再一次表明,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实现的增长不仅是无法长久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多数情况下,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是不可逆的。

今天,在全球经济追求低碳、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各个领域中的国际规则和国家法则都是以环保为前提的,环保不仅是制约欠发达地区走传统路径、搞粗放增长的重要因素,环保也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发展的主导力量。

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_李瑞林

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_李瑞林

1文章编号2 1002-2031(2006)04-0093-06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李瑞林 李正升1摘 要2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当高。

但是,它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属于过度城市化模式。

20世纪30年代之前,巴西主要依靠外来移民推动其城市化进程,属于无工业化的城市化;之后,工业化起步,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区域不平衡和过度城市化、贫民窟等严重的城市问题。

研究巴西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关键词2 巴西;城市化;城市问题1中图分类号2 F299.11;F 291.1 1文献标识码2 A1作者简介2 李瑞林(1978)),女,汉族,云南石林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

1基金项目2 教育部一般规划项目/东部隆起和中部塌陷的经济学分析(05J A790038)0阶段性成果。

1收稿日期2 2006-02-141修回日期2 2006-03-31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看,世界各地区的城市化状况可分成四种模式: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同步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属于过度城市化模式,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20世纪30年代之前,巴西的城市化主要靠外来移民推动,属于无工业化的城市化;30年代之后,工业化的起步大大推进了城市化。

但是,由于土地过分集中等问题,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0。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内容提要:我国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城郊化,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和巴西在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我国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重视乡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关键词:美国巴西城镇化为了借鉴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2003年1月,我们考察团对美国、巴西进行了为期21天的考察。

期间,我们既考察了纽约、旧金山、西雅图、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库里蒂巴等大城市,也考察了夏威夷、迈阿密、巴西利亚、玛瑙斯、伊瓜苏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考察团认为,尽管美国和巴西在经济上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化起步也不一样,但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很高,在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美国、巴西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的情况及特点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起步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该国城市化的任务基本完成。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总量曾于1997年名列世界第8位"巴西的城市化进程晚于美国,源自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巴西工业化而兴起。

到20世纪末,两国的城市化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例如,美国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巴西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美国、巴西的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城市数量多,集聚度高,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镇)相互配合的城镇体系美国共有51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城市化的转型——从“过度城市化”转向寻求平衡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城市化的转型——从“过度城市化”转向寻求平衡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城市化的转型——从“过度城市化”转向寻求平衡发展程0EJ内容提要:城市的发展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其发展的侧重点在于提高人居质量,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尽情享受现代文明的滋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改变城市发展混乱、无序的状况,解决过度城市化带来的突出问题,巴西政府在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的情况下,不再急于求成、一味强调发展速度,转而寻求城市的平衡发展,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就业、减贫、基—卫生设施建设、贫民窟改造、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同时,巴西城市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增加就业、减少城市贫困人口、完善低收入群体住房、降低社会不平等、改善社会治安,关系到巴西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巴西城市化平衡发展转型拉美第一大国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起步最早、发展速度最快且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1999年其城市化率就已高达80%,2013年超过了85%。

追溯历史,19世纪末,在初级产品岀口经济的带动下,加上国际①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世界城市化转型研究”(16ZDA139)、国家社科基金!门绝学国别史专目"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治理的历史考(”(2018VJX093)的阶成果!20世纪80年代-来巴西城市化的转型173移民的大量涌入,巴西城市化开始兴起。

二战以后,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寻求机会,同时巴西迎来人口自然增长的高峰期,20世纪50-70年代巴西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化水平由1950年的36%增至1980年的65%。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在推动巴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却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缺乏充足的就业支撑,由此出现了过度城市化问题,带来就业不足、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基础设施缺乏、贫民窟扩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与启示

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与启示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与启示周军虎[摘要] 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巴西高度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也逐步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巴西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做法和实践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探索;做法;经验;启示;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无论哪个国家在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都会有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进一步加强欠发达地方的开发与建设,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大局,而且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是一个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与中国相比,面积较为接近。

巴西人口主要聚住在东部沿海一线。

长期以来,巴西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份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东南部地区,另一部份是较为落后的东北部、北部地区。

为了大力改变先进的沿海与落后的内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20世纪50年代,巴西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开发的战略举措。

一是迁建新的国家政治中心。

自18世纪60年代起,巴西的首都一直设在里约热内卢,而首都所在地属巴西东南沿海一带,随着巴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东南沿海一带与内地东北部及北部地区一带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为了改变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巴西决定将首都搬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通过迁都的办法来带动东南沿海一带的各要素向西向北集聚。

巴西的这种做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巴西利亚作为新的国家政治中心,为促进内地与沿海一带经济的融合发展作出了史无前例的重大贡献。

二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巴西开始制定和实施了两个全国公路发展计划,以巴西北部和中西部为重点,构建了以巴西利亚为中心且连接各个州主要城市的公路网,主要修建了跨亚马孙公路、贝伦至巴西利亚公路、州际公路、圣塔仑至库亚巴等公路。

巴西、阿根廷的住房保障制度

巴西、阿根廷的住房保障制度

体. 治安混乱 . 即使是政府的一般公职人员也不敢贸然
进入
三、 因地制宜的保障政策
巴西 的玛 瑙 斯 市 把 居 民按 收 入 分 为 A 、 D E 、B C、 、 五
当地的贫 民窟是在城市快速 发展阶段涌入的大量打
工人员 , 因城市 中心区地价 、 房租昂贵 , 便在城市边缘政 府所有的公共土地上大量 自行建筑住房 . 随着人 口增加 ,
档 . 中. 其 A、B 三档属于 中高 收入阶层 由私人开发 、C 商提供市场价 商品房 . 、 两个阶层属于低 收入阶层 . DE 其
中 D的划分是指 家庭月收入为最低标准 (6 30巴币 ) 倍 以 6 下的家庭 . 是指家庭月收入 为最低标准的 3 E 倍以下的家 庭 .这两部分 人群 占总人 口比例的 5 %左右 。 6
断的贫民窟 . 在城市 中心 区也 有很 多贫 民聚集 区, 且形 并
6 O t e 07 0 c b r 20 o
维普资讯

用。对于低 收入 家庭则按月支付低租金 ( 玛瑙斯市支付租
金标准为每月2 0 0 巴币 ) 并在支付满 1 年后拥有该 房产 。 . 7
税收高度集中 。 巴西 、阿根廷 以及英 国、美国 、日本 但
等国家 都是 以联 邦政府 出资进行 公共住 房的建设和补
文 /王春 华
巴西◆ 阿根廷的住房保障制度
成了富人 区和贫 民区, 贫民区治安很差 , 一般居民、 游人 都不敢 涉入其 中,已经形成了城市 的顽疾 。
二 、贫 民窟改造 以政 府 出资 为主
目前 , 巴西 、阿根廷正在进行的贫民窟改造是 由国家
联 邦政府 出资 、 市政府 负责 出地 、 城 承担建设基础设施和 具体操作 , 并依靠 当地社 区管理人 员和贫民窟家庭共同完

巴西卢拉政府应对社会问题的举措和意义

巴西卢拉政府应对社会问题的举措和意义

2022年4月第39卷 第2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r. 2022V ol. 39 No. 2巴西卢拉政府应对社会问题的举措和意义陈俊峰 司海峰(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安徽合肥 230601)【摘要】巴西作为拉美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非常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

卢拉执政期间,贫困、失业、社保政策不合理、教育不公、城市病等问题日益恶化。

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卢拉政府推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然而这些治理举措在适用范围、财政支持比例、落实质量、可持续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经验与不足对我国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与警示意义。

【关键词】巴西;卢拉政府;社会问题;治理举措【中图分类号】C9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2)02-0001-08收稿日期:2021-07-13 修返日期:2021-10-08作者简介:陈俊峰(1976-),男,汉族,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拉美社会治理。

司海峰(1995-),男,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拉美社会治理。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非常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也十分严重。

2003年,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为巴西新一任总统。

在其执政之初,巴西国内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恶化。

针对这些问题,卢拉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又颇具特色的治理措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治理效果。

但从卢拉政府推行的治理举措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与不足,导致巴西国内的社会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本文将对卢拉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梳理,对其采取的应对措施加以归结,进一步分析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对我国社会问题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与警示意义。

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

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

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
李志明;徐悦
【期刊名称】《学术论坛》
【年(卷),期】2012(035)003
【摘要】在巴西,快速城市化与大城市化支撑了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住房数量和质量赤字,导致大量中低收入者缺乏住宅或只能栖身于贫民窟.21世纪以来,巴西政府开始重视贫民区治理与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并采取了一系列诸如贫民区改造、大量建造并提供低价房等措施,取得了成效.巴西在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正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中国带来启示.
【总页数】4页(P77-79,85)
【作者】李志明;徐悦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31
【相关文献】
1.城市化中的住房保障需求特点及中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与政策设计 [J], 曾国安;张河水
2.论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重构——以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为基点 [J], 吴志宇
3.巴西、阿根廷住房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J], 文林峰
4.美国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模式 [J], 卫欣;刘碧寒
5.二元化住房制度下日本住房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J], 金艾裙;李仟仟;鲁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巴西城市化过程中贫民窟问题对我国的启示韩俊崔传义赵阳【摘要】最近,我们对巴西进行了考察,着重了解了巴西城市贫民窟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巴西的考察,我们认为,必须准确理解城市化的内涵,合理把握好城市化进度,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民的土地问题。

巴西城市贫民窟现状经过几十年努力,巴西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就,已由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0年为1049美元,与我国目前的水平基本相当,到1980年达到2486美元,2000年人均G DP为3587美元。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构成是9%∶33%∶58%。

战后巴西由于农村内部巨大的“推力”,经历了空前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成为战后发展中国家中城…【关键词】城市化过程;对我国的启示;城市贫民窟;巴西;社会问题;土地问题;经济发展;形成的原因;准确理解;妥善处理城市化并不能自动解决农民问题,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保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使农民在城乡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在城镇规划、住房建设、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上考虑城就业农民工的需要。

最近,我们对巴西进行了考察,着重了解了巴西城市贫民窟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巴西的考察,我们认为,必须准确理解我国城市化的内涵,合理把握好城市化进度,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民的土地问题。

一、巴西城市贫民窟现状经过几十年努力,巴西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就已由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化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60年为1049美元与我国目前的水平基本相当,1980年达到2486美元,2000年为3587美元。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构成是9%:33%:58%。

巴西城市化率由1960年的56%,提高到1980年的67.6%,2000年为的81.2%。

巴西城市化的特点是大城市化,农村人口集中进入大都市。

巴西如何消减城市化弊端

巴西如何消减城市化弊端

巴西如何消减城市化弊端作者:王琛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597在距离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最后期限只有700多天之际,作为目标八大领域之一的减少和消除贫困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减贫形势更为严峻。

提起贫困问题,人们就会想起非洲战乱和南美的贫民窟,尤其是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最为典型,以至于好莱坞的一些电影都纷纷将此作为背景。

受电影传播的影响,世人也都将巴西的贫民窟作为城市化过程当中反面典型。

当年巴西由于过快的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民居民涌入到城里去,而城市又没有准备好房子供新移民们居住,结果这些新移民只能因陋就简聚居于城市的一些边缘地带和山区,形成“法维拉”(FAVELA),即贫民窟。

而贫民窟在人们眼中基本上是吸毒、卖淫和犯罪的代名词。

贫民窟是巴西城市化进程的产物。

半个世纪前,巴西城市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来城市谋生。

因为城市空间有限,外来务工人员被迫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山坡上,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动迁征地也将大量低收入家庭安置到郊外荒野的临时居住地。

很快,这些临时安置地变成了城市贫民的聚居区,成为巴西贫困现象的一个缩影。

巴西的城市化进程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城市过度化。

城市过度化是指城市人口超过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经济发展也不足以支持庞大的城市人口的现象。

巴西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1970年代中期,巴西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0%,而城市人口却已占总人口的61%。

美国曾用近100年的时间使城市人口的比重从30%提高到70%,而巴西达到同等程度仅用了40年。

另外,在实现同等城市化率增幅的同时,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增加了2.5倍,而巴西只增加了60%。

这说明,巴西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这种超前过速的发展势必造成城市化进程中的虚假繁荣,从而导致巴西城市在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不协调发展,并产生诸多问题。

其次,城市化地域差别明显,造成高失业率。

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以巴西政府对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治理为例

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以巴西政府对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治理为例

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以巴西政府对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治理为例刘明蓝海内容提要: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问题一直是困扰巴西政府的主要难题。

早在20世纪初,巴西政府就已着手对贫民窟进行整治。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政府对贫民窟的治理以拆迁和修建房屋为主。

而20世纪90年代巴西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后,政府转为加强贫民窟自身的改造,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打击贫民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

巴西政府的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巴西政府对贫民窟的整治缺乏系统而全面的努力,政策缺乏连续性,同时农村土地占有制度极其不合理,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带来一系列问题。

里约热内卢的案例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住房改造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里约热内卢贫民窟国家住房银行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主要难题。

巴西是当今世界贫富分化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以贫民窟居民为代表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长期不容乐观。

同时,巴西的贫民窟也是贩毒以及暴力活动猖獗之地。

环顾巴西各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亦简称“里约”)的贫民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该市的贫民窟不仅规模巨大,社会关系和条件错综复杂,而且也是巴西政府大力整治的重点地区。

所以本文以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为例,来对巴西政府治理贫民窟的政策做出深入探究。

鉴于里约热内卢在巴西的重要地位以及住房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治理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国内外学术界不乏对里约贫民窟的研究成果。

①但是,前人的研究往往忽视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整个拉美地区和巴西国别的角度来开展研究的较多,针对里约等城市的个例研究很少;第二,以往的成果多是对近些年相关政策的研究,从历史角度的追溯和深入探讨相对较少;第三,之前的成果多注重中央政府层面的治理情况,对州政府在处理贫民窟问题上的努力研究不足;第四,缺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普遍性适用价值的分析,即里约城市贫民窟的治理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大城市的发展和治理到底有什么启示作用。

阻断贫穷循环(观点)

阻断贫穷循环(观点)

阻断贫穷循环(观点)城镇化进程中的贫民窟改造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棘手难题,巴西采取的改造方式带有明显“巴西特色”,未必能直接套用到其他国家。

但这一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却有一定的共性。

巴西贫民窟改造的难度非常大,也很复杂,各种问题常常纠结在一起,比如居住权、廉价房建设、救助发放等等。

但最难的还在于改造的可持续性,即如何不断扩大和延续改造的成果,阻断贫穷的循环。

贫民窟的改造当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解决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的生活水平逐步与城市化的进程同步。

通过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可以使贫困居民享受到有尊严的生活,而不再有边缘人的感觉。

但是,要让生活在贫穷中的人们从代代相传的贫穷中走出,要让年轻一代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不同于前辈的光明未来,仅仅依靠基础建设等“硬件”的投入还不够,更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贫民窟的居民,不只在物质上贫困,在教育上更贫困。

笔者在巴西贫民窟采访时,感到那里的居民虽对生存环境的逐步改善比较满意,但同时又生怕重返贫穷。

在生活条件和环境改善后,教育的提升问题更显突出。

贫困阶层能否彻底走出贫困,并逐步与中产阶层融合,关键在于能否让他们享有与中产阶层同样的教育,让贫民窟的孩子在人生起步阶段不落伍,从而阻断贫穷的循环。

通常认为,教育可以使贫困者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让其自食其力,不再依赖社会救助。

但更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能在于,教育能让在贫民窟长大的年轻一代改变对未来的看法,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观察世界、认识自身,最终实现观念的变革。

这一点比简单地教给他们工作技能更重要。

人是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脱贫成果之后,需要更多地注意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以及对脱贫人口的教育投入。

当地媒体声音《圣保罗州报》——解决“零贫民窟”问题相较“零关税”,巴西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零贫民窟”的问题。

尽管巴西政府已经做出很多努力,但全国仍有10%的人生活在贫民窟中,还有更多工作需要政府去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阶层住房改造的做法和启示2010-11-25 中宏数据库摘要:巴西城市化水平在50年的时间内由36%升至86%。

快速城市化使得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聚,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交通、环境、住房等压力和贫穷、暴力等社会问题。

其中,“贫民窟”成为巴西大城市困扰的集中代表。

21世纪以来,巴西开始转变城市管理理念,设立城市住房管理部门,注重城市规划,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城市贫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者住房治理改造的做法,并从中得到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解决进城人口住房和城市改造方面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巴西;城市化;低收入阶层;住房改造;启示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城市化快速发展,在50年的时间内城市化水平由36%达到2008年的86%,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聚,由于一些制度原因,给巴西大城市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交通、环境、住房等压力和贫穷、暴力等社会问题,“贫民窟”成为城市人口爆炸所带来问题的集中代表,巴西城市出现贫民窟及政府对城市低收入者住房治理改造的教训和经验值得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认真吸取和借鉴。

1 巴西城市低收入者住宅区的现状巴西的贫富差距悬殊。

在城市,富人居住在环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而低收入者则居住在一些低收入者住宅区和叫“法维拉”(FAVELAS)的贫民窟里。

1987年,巴西全国约有2500万人居住在贫民窟。

1991年,贫民窟有3188个,2000年增加到3905个,分布遍及巴西所有的大城市,现在已发展到中等城市。

根据巴西城市部提供的资料,2008年巴西人口10~50万的城市中有贫民窟的占80%,而人口2~10万的城市中有贫民窟的占45%。

以圣保罗市为例,目前圣保罗市市区面积1500km2,人口1100万,其中不安全居住地(PRECARIOUS SETTLEMENTS AREA)面积达到136km2,涉及人口334万,这其中有贫民窟(FAVELAS)1575个。

被圣保罗市政府称为的“不安全居住区”有两种情况:一是居住环境非常恶劣的贫民窟,这种往往是非法占地建成的,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贫民窟,巴西地理统计局定义为“50户以上的人家汇住一起,房屋建筑无序,占用他人或公共土地、缺乏主要卫生等服务设施的生活区”;二是在合法土地上自建的住宅区,这里有的是比较简陋的房子,有的是年代久远的小洋楼。

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做低收入者住宅区更为贴切。

本文把这两种情况称为贫民住宅区。

第一种贫民窟主要位于城乡结合部,而市中心也有少量贫民窟。

比如,圣保罗市有80%的贫民窟位于城乡结合部,市中心还有4座立体式的贫民窟,指的是一些20多层的高层建筑,原来是富裕阶层的住宅,随着城市的发展,他们搬到城市郊区居住,遗弃的楼房被贫民非法占有居住,由于缺乏维护,这些立体的贫民窟外表、内部破烂不堪,与市中心豪华的高楼,精心维护的古老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种低收入者住宅区,主要位于市中心区,其居住环境和我国的城中村或棚户区有些类似。

圣保罗城市住房部统计,住在市中心不安全地区的共有334万人,其中,住在贫民窟里的有160万人;住在非法住房(ILLEGAL SETTLEMENTs)里的有170万人;住在出租房(TENEMENT HOUSES)里的有4万人。

不安全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

贫民窟被垃圾、污水、疾病、混乱所围困,很少或根本没有文化和体育设施。

根据圣保罗市住房部提供的数据,圣保罗市人均月收入是538美金,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

对于那些住在不安全居住地里的人,大多数在非正规经济领域就业,在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待遇方面与正规经济领域的职工有很大的区别;70%的家庭每月仅靠3个最底薪(共750美金)生活;44%的家长只读到小学,15~17岁的青年中有23%的人中学不能毕业;67%的家庭处于贫困状态。

2 巴西政府改善城市贫民居住环境的做法和经验21世纪以来,巴西开始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各级政府逐渐放弃了过去对贫民窟一概排斥的做法,承认贫民窟的合法性,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治理措施,改造低收入阶层的居住环境。

2.1 设置城市住房管理部门巴西联邦政府于2003年成立城市部,城市部的建立本身就是对巴西原有城市发展和住房体制的一个改造,这以前,联邦政府对市政设施建设无强行规定和要求,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市政设施稍好一些,落后地区的市政府债务累累,求贷无门,城市市政设施就差。

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巴西城市市政服务设施投资一直处于不稳定,甚至停滞状态。

新设立的城市部主要任务一是帮助没有市政设施的城市社区建设市政服务设施;二是帮助市政府承担建设市政设施的责任。

按照巴西宪法的规定,巴西的城市政府要对城市的建设(市政、交通等)承担责任,其中就包括了贫民窟的改造。

城市政府住房部的主要任务是把城市非法的占地逐步合法化。

以圣保罗市为例,市政府住房部下设两个部,一个部门负责把贫民窟非法占地进行合法化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另一个部门负责技术改造及相关的民生问题。

目前,联邦政府城市部和各个城市的住房部从事的两项重要工作是:一是偿还历史旧债,改造贫民区市政设施。

其基本原则是不主张搬迁,不破坏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最近4年为180万家庭改善了市政设施。

二是为穷人建设低价房,目标是在2010年底建好100万套低价房,下一任的4年要建设200万套。

在住房改造计划中,联邦政府的职责是立法、提供房贷等;州政府和市政府是制定住房改造规划。

2.2 日益重视城市规划引导1988年巴西出台的《宪法》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自主权,并强调了城市规划是市政府的职责。

《宪法》中规定:每个市政府制定城市规划大纲,凡是2万人以上的市镇都要有规划大纲,大纲中要明确在一定年限内城市如何发展,怎样解决城市现在面临的问题。

联邦政府则拨款帮助市政府制定规划。

2001年时,立法颁布的《城市章程》,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计划作了详细规定。

联邦政府城市部下属规划局的主要工作是:对市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拨款,帮助市政府制定城市规划;推动城市管理民主化,制定实施规划大纲时要有当地老百姓的参与和监督;推动城市现有土地使用的合法化;恢复被遗弃的市中心的青春,改造废弃楼房为居民楼或低价房;确认有风险的贫民住宅区,防止滑坡等自然灾害。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有:一要有立法保障,2007年通过了新立法,规定所有城市的市政设施由政府负责,可以以许可证的方式由公司来建设。

二要有投资项目安排。

2007年,巴西提出了“加速经济发展规划”,其中包括许多市政设施建设项目,2007—2010年度的加速经济发展规划中,每年用于改善市政的投资安排有100亿巴币,2011—2013年度的规划,每年将投入130亿巴币。

三要有群众的积极参与。

巴西成立了国家城市管理理事会,理事会由80多个成员组成,并从各主体中选取代表,其中市民社会代表(公众运动、工会、民间组织、学术组织和商界)占50%多,其余为联邦,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代表。

各个城市也建立了城市管理理事会。

2.3 对城市贫民住宅区住房和居住环境进行改造贫民区住房改造是城市住房改造计划中非常艰巨的一项工作,其中相当大部分改造对象是贫民窟。

贫民区住房改造计划由市长、市长助理和住房部部长共同制订,并先经过贫民大众讨论,再提交市政府执行。

2.3.1 贫民区住房改造的宗旨、原则和步骤贫民区改造的宗旨是,使现有的非法定居点合法化,并防止出现新的非法定居点;优先考虑援助低收入家庭,提高贫民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标准;确保将这些定居点纳入城市社区的正规管理。

贫民区改造的重要原则:一是注重基础设施投入;二是保护水源,按水源分区进行改造。

三是保证改造工程连续性,不会受政府换届选举的影响。

贫民区改造过程分4个步骤:一是普查j通过调查研究掌握贫民窟的数量和情况;二是分级,即分清哪些是最紧急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可以拖延改造的,找出那些最危险、最急需改造的贫民窟;三是筛选,选出重点,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四是定局,决定改造时间和改造期限。

2.3.2 贫民区住房改造的主要做法贫民区改造计划主要针对以下两种住房,采取不同的改造对策。

(1)合法用地上自建住房的改造一些合法用地上自建的住房,主要是一些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的平房和小洋楼。

以前,一个楼里住4~5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不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对于这种住房,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如果已经成为危房,那肯定要拆除。

一种是不是危房,结构还可以使用,就采取旧房改造的方法。

原先住5户家庭,留下1~2家仍居于此,保证每家都有一个厨房和一个厕所,电、燃气、消防设施都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改造。

巴西以前对于城市住房和出租房,政府没有任何管理规定,1991年圣保罗市政府制定了《城市住房管理法》,对城市住房的水、电、厕所、燃气、消防等设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置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燃气罐要放在房屋外,电线布置要安全,插座也要用国际安全插座等,要求城市住房或出租房都要达到这些要求,才能使用,以保证住户可以在一种有尊严的居住环境下生活,使其能够逐步融入城市。

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收入方式(详见表1)。

其余的3—4户家庭,由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其另选址建新加坡房居住。

我们参观考察了圣保罗市中心区合法建房改造的两户居民住房。

(2)非法占地上的住房改造(贫民窟改造)对于居住在贫民窟里的居民,并不都要求全部搬走。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情况:有的贫民窟如果全都位于危险地段或水源附近,则会采取疏散贫民窟的措施,让他们全部迁移,将原址土地收归国有,改建为公园、绿地、运动场。

第二种情况则要区别处理:有的贫民窟改造是先将部分位于危险地段或水源附近的住户迁出,余下的在原址进行改造。

那些仍留在贫民窟里的居民,一方面政府在法律上使他的住房和土地合法化,登记发证;另一方面政府改善贫民窟里居民的生活条件,使得水、电、道路、排水、公园、绿地、水源、运动场所等设施进入贫民窟。

那么迁出的贫民如何解决住房问题呢?在原贫民窟的附近选址。

大多是选择已经有学校和医院的地方,由政府建新加坡工程房(又叫新加坡组屋)。

市、州、联邦三级政府都会承担一部分房屋的建设成本,国家再给贫民一定的补贴。

这样,需要搬迁的贫民不仅得到价格优惠,还能用分期还款的方式(30年付清)购买新加坡房。

我们考察了圣保罗市Jaguara区贫民窟整治工程。

Jaguara区共有20万户,但目前改造只涉及其中的4000户,而这4000户中仅1000户要搬走(详见表2)。

2.3.3 贫民居住区改造的资金来源城市政府协同联邦政府,再联合由美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组成的基金会,共同出资,进行改造。

在圣保罗市,联邦政府和市政府要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出资,圣保罗市由于比较富裕,出资比例比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