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1人际关系学-课件
【精选】人际关系概述课件PPT课件
个最基本的维度。 何时双方关系和谐? 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
行为(支配和顺从),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友善)。 何时双方关系紧张? 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
为(彼此顺从),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行为”(一方友善,另 一方不友善)。
你不应该重复这样的错误, 几次了,你是猪啊! 这是很严重的
对不起,根据制度规定你 你给我滚。。。 需要离开企业。。
2. 少批错 ——多用正面认知的心理动力。
我们相信对方是什么人,对方就是什么 人。
当我们给对方做出评断后即使没有说出 来,对方往往会像我们评断的那样表现 (磁场感应)。
当我们给对方做出评断后,我们就会不 自觉得接受符合我们评判的信息。
2. 要关心员工
关注员工心思,并给予及时疏导或肯定!
在乎员工的内心感受
3. 处理员工奖惩要公平,公正与公开
▪ 保持对员工的一致性 ▪ 理解“特例”的潜在影响
▪ 我们在人际关系能力认识上的误区: ▪ 自己无意识的堵塞 ▪ 我是为大家的…… ▪ 我是对的…… ▪ 都是自家人…… ▪ 小事情无所谓的…… ▪ 我很直爽有嘛说嘛…… ▪ 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 ▪ 我说了N次了怎么就是不听呢? ▪ 不屑于委曲求全…… ▪ 接受了为什么不能改变?
▪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 于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 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 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 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人际交 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 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 次次挫败。因此,研究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就应运而生。
人际关系概述PPT课件
(二)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除了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外,人际关系, 其建立的基础是利益。 1、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
利益关系决定政治关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3、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
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法律关系的实质是利 益关系。
4、利益是道德关系的基础 。
(2)信息媒介,也叫符号媒介。 包括语言、文字、第四媒体等。信息媒介在现代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3)情感媒介,也叫人体媒介。 通过人体显示出来的信息,表情、装饰、 举止、态度、体语。古人说“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即是情感媒介在起作用。
3.交往方式。就是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直接的、间接的,封闭的、开放的
静态结构分析:
人际关系形成的三大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 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关系。人际 关系是从对人的认知开始的,彼此互不认识、毫无 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认知阶段就是人际 关系的起始阶段,就是与陌生人打交道的阶段。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互不认识
人际关系学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营销大师卡耐基先生, 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
成功=15%的专业技术知识+85%的为人处事 即:一个人要想成功,15%依靠专业技术 知识,85%依靠为人处事的技巧。
人际关系---一生的需要
心理学家Weiss(1968)指出,人有6种人际关系的需要: 通过隶属于同伴或朋友而获得安全感; 通过参加社团或集体活动而获得社会完整性; 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或帮助他人而获得改善人际 关系的机会; 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班级或团体中得到承认而获得 自我价值感; 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可靠支持; 从教师或咨询员处获得指导以帮助自己处理好各 种问题。
人际关系学 课件(共96张PPT)
问题1:小王为什么要提出辞职申请? 问题2:换了你,该怎么做?
人际关系的一项原则:提意见不要越级
人际关系无处不在
★有人就有人际关系
在办公室:
同事们要小张请客,上个季度销售业绩突出,
得到了公司的奖励,小张说:没时间。心想: 我的业绩好是我能力强,也是我努力的结果, 凭啥请你们的客。
讨论:拍马屁是否应该提倡?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 (一)理解人情世故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中西方人际关系比较:
西方人:个体重于群体,个体先于群体
中国人:群体重于个体,群体先于个体
西方人:强调平等
中国人:追求合理的不公平 西方人:其文化以科学、法律、宗教为主; 中国人:其文化以道德和艺术为及时 西方人:求真,重视证据、数字和事实 中国人:求善,重视直觉、感受和仿效
下的交往,即社会交往。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 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二、人际交往与生产力 马克思不仅强调社会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制
约性,而且指出了交往对生产力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专门指出交往与生产力。
三、交往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
(2)安全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他尊)既包括渴
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 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力、地 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5)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创造性的 需要)
(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
(7)追求完美的需要
2、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
人际关系课程PPT课件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1
人际关系糟糕的个人原因
•语言不妥 •行为不当 •态度偏激 •私心过重 •好出风头 •孤高自傲 •性格沉闷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
一、语言不妥
•祸从口出 •恶语伤人 •言多必失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鸿沟 •适当管好自己的嘴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以自我为中心 •为金钱丧人格 •疑神疑鬼
•看淡金钱 •考虑长远 •为别人着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6
五、好出风头
•过分张扬,远离群体 •自我欣赏,冷落别人 •刻意表现,做作虚伪 •风光占尽,毁谤相随
•适当控制表现欲 •经常想想自己的弱点 •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登场 •注意别人的反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7
与父母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 家庭人际关系 与丈夫的关系、与子女的关系、
婆媳关系、妯娌关系……
4
人际关系缘何难处?
•思想观念的差异 •性格的差异 •感情的差异 •心理的差异 •知识修养的差异 •能力的差异 •兴趣的差异 •利益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几种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
上下级关系 同行关系 同事关系 合作关系 男女关系
化解矛盾的方法 •上级尊重、信任下级,下级高效率的工作 •上级亲切、和善,有人情味,下级感激图报 •上级言而有信、以身作则,下级循规蹈矩
7
二、同行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复杂微妙的关系 •同行是冤家。 •同行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同行之间更离不开合作 •同行既是朋友,又是冤家;既是战友,又是对手;
既有交流,有须设防
复杂难处的关系 •利令智昏 •斤斤计较 •明争暗斗 •推委扯皮
化解矛盾的方法 •着眼长远 •顾全大局 •平衡利益 •适当让步
03291人际关系学大纲
03291人际关系学自考大纲第一章人际关系学说概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①、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驱使.②、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③、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人际关系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情感性、复杂性、变动性、网际关系新特点。
人的社会性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
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人际关系的客观性特点体现在:①、人际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②、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
人的情感可分为结合性情感和分离性情感。
在人际交往中,结合性情感越强烈,分离性情感越薄弱,交往程度越高。
反之,结合性情感越薄弱,分离情感越高,交往程度越低。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来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人际关系学侧重研究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人际关系的类型;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基本人际关系的协调技法;特殊人际关系的交往技法。
研究人际关系的目的:一、理论方面;1、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2、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4、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界线。
二、实践方面:1、协调、优化人际关系。
2、预防、消除人际障碍.3、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4、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03291人际关系 重点
1100000402100201709251363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1人际关系1)是人们在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通过相互交流或互动形成的彼此间的心理关系3)是人与人之间遵循彼此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范,彼此交互影响的互动关系4)是人与人之间生产意义的互动过程5)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6)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诗人与人社会活动中相互交往与联系的关系7)是指社会成员之间通过交往形成的感情格局,维系格局的纽带就是双方的感情2 为什么说利益是人际关系的实质1.人系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3.利益是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性的作用3 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①感情上的亲疏②地位上的尊卑4人际关系的特点:①社会性②历史性③客观性④情感性⑤复杂性⑥变动性⑦网际关系5 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1)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体现在人们是在赖以生存的劳动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还体现在人们是运用在劳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系统进行的3)在现代社会体现的更明显,更强化6 人际关系的客观性: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形成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功能具有客观性7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人际关系纷繁复杂;人际交往层次纵横交错;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第二节人际关系学的学科体系一、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二、人际关系学的学科性质:人际关系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三、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规律(1)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3)人际关系的结构和功能(4)人际关系的类型(5)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6)协调人机关系的原则(7)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技法(8)完善主体,影响客体的技法(9)基本人际关系学的调试技法(10)特殊人际关系的交往技法第三节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原则及方法1.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方法2.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3.实验法:通过有目的的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4.社会调查法:通关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5.社会测量法: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热嗯级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6.统计法: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一.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理论方面: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界限实践方面:协调,优化人际关系;预防,消除人际障碍;建立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二.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统一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发展与逻辑、多学科方法论)三.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具体方法:1)文献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 4)社会调查法 5)社会测量法 6)统计法 7)人际关系评估法四.人际关系评估的几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第一节、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1、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的范围和深度都受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2、人际交往与生产力:交往不仅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创造和继承,而且和生产一起决定着社会结构3、交往的发展趋势:在共产社会主义之前很多交往都是被迫的、有限的,共产社会主义实现普遍交往第二节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要理论一、人际关系理论:人群关系理论主要包括的四个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2.同企管有关的人性问题3.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的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额比人们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PPT课件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2、确认时期 这个阶段是由注意转向选择。 在这个阶段双方开始有初步的接触沟通, 几乎没有感情卷入,仅仅是情感关系发 展的起始点。所以模式为“相敬如宾”。 通常我们所交往的对象多数保持在这一 阶段.
41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3、融合时期 这个阶段是进入实质性的角色接触。 彼此产生好感,为对方的某些品质所吸 引,交往越发 密切和深入。
42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3、融合时期 在这个阶段,情感色彩越来越浓厚。双 方开始确立相互信任感和安全感,关系 较为密切。双方感到充实、愉快到无话 不说,建立友谊。 如果在这个时期关系破裂,将会出现焦 虑、痛苦等负面情绪。
11
结论:
大学生人际关系趋淡 大学生人际关系更复杂化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有改善人际关系的需求
12
希望这门课的学习 能带给你一些帮助。
13
第一章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14Biblioteka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1、定义:
(五)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
4、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肯定自己也要肯定他人。 态度要开放、真诚、自然。
54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六)人际关系的瓦解
1、分歧 分歧是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扩 大,裂痕出现,彼此接纳性下降,在直觉 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原先关系的方向倾斜。 融洽程度下降,对对方的情感和动机 状态没有把握。 分歧的解决。
(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 情、意
人际关系培训PPT课件
。
05
实践与应用
在工作中的应用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通过培训学习,员工可以更好地与同事、上下级建立良好的工作 关系,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提升沟通技巧
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提升沟通技巧,更好地理解他人需求,提高沟通 效果。
解决冲突与矛盾
学习如何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冲突和矛盾,维护工作环境的和谐稳定 。
在生活中的实践
04
提升人际关系能力
增强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需求和动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定位。
自我接纳
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刻意改变自己来迎合他人,保持真实 的自我。
自我调节
学会控制情绪和调整心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冷静和理性。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1
2
情绪识别
能够及时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了解情绪 产生的原因。
冲突解决策略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是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关键,需要根据冲突的特点和情境选择合适 的策略。
详细描述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策略多种多样,包括妥协、回避、竞争、迁就和合作等。根据冲突 的性质、双方立场和利益关系,选择最合适的策略。妥协和合作是较为常见的解决方式 ,可以平衡双方利益,达成共识。在选择策略时,需要考虑长远的关系维护和利益最大
03
解决人际关系冲突
冲突的识别与评估
总结词
了解冲突的性质和程度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需要准确识别和评估冲突。
详细描述
在处理人际关系冲突时,首先需要对冲突进行准确的识别,判断冲突的类型、来源和程度。这需要观察和分析冲 突的表现形式,了解冲突的起因和影响,并对冲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冲突的评估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解决策 略和方案。
人际关系课件
的随机应变能力、妥善处理人际交往的 沟通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愉快合作共 事的团队合作能力。没有什么关系比人 际关系更为重要,也没有什么技能比交 往技能更加永恒。荀子说:“人之生也, 不能无群”。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4。综合素质(木桶原理)
一个真正素质高的人,在素质整体中应
当没有什么明显缺陷;你的素质中“真 的”、“善的”、“美的”因素全面具 备,你有能力运用你的专业知识,同时 也必须很善于赢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称 许,善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7。天时、地利、尚需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不管做 什么事情,纵然需要各种条件,但“人 和”,即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最重要。 通过合作,彼此间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 聚力,同时也会激发你的创造力,并不 断地从他人身上获得灵感。
所以,合作实际上是一种通过交际,在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战国时期的荀子也说:人“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日:人 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就是人们 之间缔结的社会组织,这是人同动物的 根本区别。可见,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 和生存方式之一。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交往是一个人成功的翅膀
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亲密、值得的关系也会转化为不值得、
疏远的关系,从而面临人际关系的困难。 比如:中国人的“人情”既是一种社会 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于人际交换的资 源,是中国人人际互动的纽带和准则。
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发生在人际交 往当中的交换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所 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人们都希 望交换(包括物质、情感、信息、服务) 对自己来来说是值得的,不值得的交换 没有理由去实施和维持,否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建立、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4)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决定一个人称为社会栋梁或庸碌之辈的 关键原因就是人们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 系能力的大小,即情感智商的高低”—学 习、研究人际关系学有助于引起人们对培 养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人际关系学的原则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实质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
美国权威调查: 成人最关注的两大问题:健康、人际关
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中 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关系。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
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 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把人际交往看成 社会系统的要素,并把它放在人类整个 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从而展示了人际交 往的发展趋势。
很快,新的制度出台了,停车问题解决了,医院节省了100万 开支,但是,没过多久,小王就向医院提出了辞职申请。
问题1:小王为什么要提出辞职申请?
问题2:换了你,该怎么做?
人有人就有人际关系
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1995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 尔只身下到一个200米深的洞穴,独自生活一 年。洞穴里设施完备,有足够的食物,有卧 室,卫生间甚至一个小小的植物园,但没有 人事纠葛。一年后,当他出来,体重减轻了 21公斤,脸色苍白,反应迟钝,弱不禁风, 大脑混沌,情绪低落,说话结巴,很多词汇 都忘了,与原先的他判若两人。后来他说: “我一个人在洞中生活,孤独得快要发疯甚 至好几次都想到自杀。我现在明白了,人生 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人际关系的特点:
(1)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 系的本质属性。
(2)历史性,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3)客观性
A.人际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B.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
a确立三个条件:人际关系的主体—人; 人际需要;人际接触或互动
b形成:人际关系是在人的生产的基础上 形成的。所谓人的生产,就是人类自身的 生产。
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 会现象。 (2)利益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利益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关系是 生产关系。 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人类最基本的关 系—是生产关系);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 础;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基础;利益是道德 关系的基础。 (3)利益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c发展规律
C.人际关系的功能具有客观性。
(4)情感性,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动力 系统,分两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 (积极),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消 极)。
心理学家P.贝尔斯把人际间的相互影响 分为82类,归纳为四个方面,A,B,C属 于结合性或有利于结合性的情感交流, D属于分离性或倾向于分离性的情感交 流。
(5)复杂性 (6)变动性,社会环境不断变化。P13
例子。
(7)网际关系新特点。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互不认识 开始注意 表面接触 建立友谊 亲密关系
第二节 人际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人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9个 1933年《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首
次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创立的标志 性著作)
03291人际关系学
案例:某医院门口有一个停车场,但近来经常接到病人投诉,停 车场太小,前来就诊没有停车位,院方责成院办公室提出解决方 案,院办初步拟定,斥资100万新建一个停车场。院办张主任出 国考察联系业务,临行前,嘱咐新来的小王做一个停车场修建计 划。小王经过认真的调查后,发现其实根本不用修建停车场,原 来,医院对面另有一个职工停车场,但因为隔着一条马路,职工 们图方便,都把车停到了门口的停车场,导致病人前来就诊没地 方停车,如果制定严格的制度,规定职工都必须将车停到马路对 面的停车场去,医院门口的停车场只供病人用,就不需要另建停 车场了。没等张主任回来,小王就将这一新的方案上报给了院长, 院长很赞赏。张主任回来后,什么也没说,只是将这一新方案的 具体实施工作交给了小王。
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 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二、人际交往与生产力 马克思不仅强调社会因素对人际交往的
制约性,而且指出了交往对生产力的作 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专门指出交往与生产力。
三、交往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以“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为题,阐述了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人际关系学的目的、
原则与方法
一、目的:
1、理论上:
(1)建立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完善的 学科体系
(2)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科学的理论 指导
(3)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学与相 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4)有助于从理论上划清人际关系学与 庸俗关系学的界线。
2、实践上:
(1)协调、优化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营销大师卡耐基先生, 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
成功=15%的专业技术知识 +85%的为人处事。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15%依 靠专业技术知识,85%依靠为人处事 的技巧。
人际关系的实质: 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要从揭示人际
关系的实质开始。 (1)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利益的驱使。马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马克思: 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一、人际交往是社会交往 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
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就是社会 交往。
马克思指出:人际间的交往都是社会条 件下的交往,即社会交往。
1、系统性 2、客观性 3、发展性 4、统一性 三、研究具体方法
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也是一种观 察法)、社会调查法、社会测量法、统 计法p27、人际关系评估法
人际关系评估的方法: 1、社会测量法: 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可
以借以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 2、参照测量法 3、人物推定法 4、自然观察评估法 5、心理测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