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审美无利害
试析康德关于美与艺术的基本观点
学术交流 2000年 第2期试析康德关于美与艺术的基本观点张鸿雁(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10)一、康德关于美的四个规定康德是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的。
在这四个方面中,其核心命题是美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美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就对象与审美主题的关系而言的。
所谓无目的,即没有客观的目的,就其外在的讲,就是审美不涉及客观存在,无利害;就其内在目的看,就是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意义,即美不在于完善。
所谓合目的性,是指合主观的目的。
在康德看来,就是客观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想像力和知解力,引起它们自由和谐的活动,从而产生美感。
从这一命题出发,康德引出了关于美的其他三个规定。
从质的方面看,美的特点在于没有利害性,这是因为审美判断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存在。
康德还把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严格区分开来,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判断而非理智判断,所以不涉及概念。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必然伴有快感,但是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1∀因此美感不同于快感,美不同于善。
就质而言,美的特点是不涉及利害而令人愉快,这是美的无目的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因为审美的对象都是个别事物,所以审美判断都是单称判断。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虽然是单称判断,却具有普遍有效性。
审美判断既然在主体意识中不涉及任何利害计较,就必然要求对一切人有效。
这种普遍性并不靠对象,就是说,审美判断所要求的普遍性是主观的!2∀。
康德认为,这种主观的普遍性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普遍可传达的心意状态,是想像力和知解力自由和谐的活动,它由对象的形式引起,又是审美判断的主要内容。
这样,康德就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解决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而又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问题。
他的结论是: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这是美的合目的性决定的。
[转载]康德与庄子审美思想的无功利性和自由观比较
[转载]康德与庄子审美思想的无功利性和自由观比较摘要:康德与庄子作为中西界思想文化的巨人,分别对中西哲学与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庄子与康德的审美思想在审美主体的确立、审美的无功利性、审美的普遍性。
审美的非概念性、来自“共通感”的必然性以及自由观方面都有其异同。
由于知识储备有限,所以本文仅从康德与庄子审美思想中的无功利性和他们的自由观方面进行比较。
关键词:康德庄子无功利性自由观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判断力批判》这本书是沟通《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桥梁,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三个部分,即知性,判断力,理性,其中知性与理性分别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考察,判断力作为人的一种独立的认识能力将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得到考查,康德的美学思想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表述。
康德从质、量、关系、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力的特征。
在这四个方面中,核心是“质” (鉴赏是仅凭完全无功利的快或不快来判断对象的能力或表象它的方法,这种愉快的对象就是美的)的方面的特征。
同时,康德指出审美鉴赏主体处于一种非强制的游戏状态之中,而这正是一种审美的自由性。
庄子名周,他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以汪洋恣肆的文字为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
他从人生的在世的生存方式入手,注重当下的生命体验,并将这份生命体验融入了对“道”的沉思之中,以逍遥的人生境域为指向,注重人的精神的解放与超越,他的思想中有一种深沉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
庄子从其特有的哲学观出发,阐明了审美无功利的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的“虚静”说中,认为审美主客体是相融的、“物我同一”。
同时“逍遥游”的自由境界是庄子的最高人生理想。
审美的无功利性康德在美的分析中认为审美判断是不带有任何利害的愉悦,他说:“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而不是鉴赏判断了”。
“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审美无利害”的起源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审美无利害”的起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20050401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审美无利害”的起源吕宏波摘要学术界一般将1750年鲍姆嘉登《美学》的发表看作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此为感性创立了一个学科;同时认为康德最先提出了“审美无利害”,最早将审美从宗教和形而上学中独立出来。
因此德国古典美学成为追溯美学现代起源的几乎唯一的线索。
但从现代性的主体深层精神气质角度看来,不是美学学科的分化和创立而是“审美无利害”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态度的确立,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并且最早并非康德,而是在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那里已经清晰看出这一思想了。
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单纯从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与理性派相对应的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本文主要梳理“审美无利害”思想的起源、发展及衍变过程。
在前现代,虽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阿奎那等思想家那里存在着关于美善分离的思想,但关始终来源于对形上本体的模仿或神性的表现,他们无法从感性的此岸品格来规定审美,因此并不存在从主体自身出发的“审美无利害”的态度。
十八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
他在上帝退场和理性自律兴起后将情感当作了道德的根据,为情感和感性史无前例的作用开辟了道路。
夏夫兹博里将这种情感称为“道德感”,是通过内在感官以直觉的方式获得的。
同时,他将审美也看作是通过“内感觉”实现的直觉快感。
在摆脱了形而上的束缚后,从主体出发的无利害的审美开始出现。
在夏夫兹博里的影响下,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也相继提出审美是无关利害的思想。
哈奇生认为美感和道德感一样是一种直觉,艾迪生认为美感主要是一种由视觉引起的“想像的快感”,休谟认为审美与同情相联,同时以趣味和想像取代了理性而成为美的根据,伯克明确将美与功用对立,也将审美的根据放在趣味和想像而非理性上。
康德美学资料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和《判断力批判》这两部著作中。
前者主要分析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优美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让人心生畏惧,甚至是恐怖,所以康德成其为“可怖的崇高”,它往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优美与崇高是康德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在他后来集大成的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仍然是按照这个一分为二的模式来处理的。
他提出了鉴赏判断(即审美)的四个特征:(1)它是愉悦的,但是不带任何利害关系;(2)它是普遍的但不是概念;(3)它具有合目的性,但无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4)它是主观的,却带有必然性(康德在这里提出了“共同感的重要概念”)。
在《判断力批判》的第二部分,康德讨论了目的论判断力。
这是我国美学界长期以来都没有注意到的康德美学的重要部分。
其实,作为康德的对手和朋友,黑格尔对康德的目的论判断力理解得很透彻,概括得很精炼:“康德开始从这样的原则去看有生命的东西:在有生命的东西里,概念或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内。
作为目的,这普遍性不是自外而是自内决定着个别的和外在的东西,决定着有机体各部分的构造,这就是说,个别的方面自然而然地就适应目的。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72页。
不知道为什么朱光潜先生没有注意到)因此,黑格尔称康德构成了美学真正的出发点。
康德审美自由论:在康德那里,审美是一种“判断”,一种情感判断。
它直接解放了主体,从而也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准确地说,“康德打破了经验派和理性派的桎梏,独到地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为情感判断。
这种判断不受感性存在与理性概念的束缚,从真正意义上使得审美变得自由,人们也能从这种自由中获得愉悦的感受。
审美是一种鉴赏判断,在康德看来,这种判断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但是审美不应与任何功利性质的工具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如若掺入功利元素,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偏见。
论康德和庄子审美观的异同点
论康德和庄子审美观的异同点摘要:康德提出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无利害关系的、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共通感。
这和庄子的审美思想有一定的可比性,二者的相似点体现在:美的无功利性,美的主观体验性,美的无概念性;相异点体现在:自然和主体顺应关系不同,“共通”的方式不同。
关键词:康德庄子审美观异同康德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把英国经验主义认为审美活动只带来感官的快适和德国理性主义认为审美是一种涉及概念的低级认识进行调和,提出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无利害关系的、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及共通感,奠定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庄子是公元前4世纪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为”、“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境界。
二者生存的国度、时代均有较大差异,但在审美观念上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具有一些相似和相异之处。
一、相似之处1.美的无功利性康德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就是“无利害关系的”。
所谓的“利害关系”,康德是这样解释的:“凡是我们把它和一个对象的存在之表象结合起来的,谓之利害关系。
”①“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②利害关系影响审美判断的纯粹性,应该予以摒弃。
所以康德提出审美判断是一种“静观”的判断,“它对一对象的存在是淡漠的,只把它的性质和及不结合起来”。
③这就是说审美的是一种主观的,由对象形式的合目的性所引起的,它关注的是对象的形式,而不追究对象本身的存在,因此抛开了一切的利害关系,即美是没有欲望、没有目的的纯粹的愉快。
而生理和善的都涉及对象的存在,构成利害关系。
康德把它们和审美的进行了区分,是对审美无功利性的一种重申。
庄子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以“道”为核心,“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非人为的状态,万物都在“道”之内,都要符合“道”。
所以,庄子推崇一种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精神绝对自由境界。
一切影响精神逍遥自在的东西都是要排斥和摈弃的,包括世俗社会中的功名利禄等一切欲望。
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_审美无利害性_概念的确立与_为艺术而艺术_命题的提出
收稿日期:2001-03-19作者简介:汪涛(1974- ),女,江西南昌人,广州中天科技有限公司翻译,硕士,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2001年8月第22卷第4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 L OF ZH AN J I ANG NORMA L C O LLEGEAug 1,2001V ol 122 NO 14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审美无利害性”概念的确立与“为艺术而艺术”命题的提出汪 涛(中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75)摘 要:康德美学所提出的“审美无利害性”概念在理论上给当时的文学艺术极大的启发,文学艺术转向自身的价值追求,开创了西方现代批评的先锋。
文中通过分析康德对审美无利害性的阐释,以及唯美主义思潮是如何吸收康德美学思想、进而提出“艺术无功利”和“为艺术而艺术”等惊世骇俗的理论口号,并厘清它与康德美学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这一文艺思潮的历史意义,及其在文学史中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康德;《判断力批判》;“无利害性”;想象力;唯美主义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1)04-0042-04 唯美主义一词的英文为aestheticism ,由aesthetic(美学)一词演变而来,近年来又有人将其译作“审美主义”或“美学主义”。
唯美主义是从审美论出发看待文学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之一,它的基本信念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属性是审美性,文学艺术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任务就是创造美。
西方任何文艺思潮的背后必定有其哲学美学理论来源,唯美主义也不例外。
它的产生除了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外,更主要的是来自康德美学的直接影响。
康德在他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不涉利害”的命题,是美学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审美无利害性”这一命题直接引发了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并且作为新的美学理论基石影响了现代美学的诸多流派。
在一些当代美学家看来,“审美无利害性”概念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水岭,就象美国著名美学家杰罗姆・斯托本尼兹所说的那样: “除非我们能理解‘无利害性’这个概念,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现代美学理论。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康德的审美无利害
评价和影响: 评价和影响:
1、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 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 2、彻底的主体化(伽达默尔)。审美最终成 为主体对自身知解力和想象力的欣赏。乘物以 游心(庄子)。 3、形式主义弊病。
审美无利害的内涵
1、在审美活动中,人通过直观而与对象的表象相关联,而不是与对象 的实存相关联。
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 就会是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我们必须对事物的 实存没有丝毫倾向性,而是在这方面完全包无所谓的态度,以便 在鉴赏的事情中担任评判员。 2、审美活动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属性,而仅仅关涉它的表象形 式。存在。 3、审美活动具有直观性。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4、审美活动是人的自由的实现。
审美无利害” 康德的 “审美无利害”的命题
审美无利害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 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 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 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命题在康德体系中的位置
《判断力批判》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 美的分析论 质-量-目美感是一种快感,一种愉悦。这是美感经验 的惟一标志,也是审美活动的惟一标志。审美 活动的根据在主体。 2、美感与感官的快适不同:快适就是那在感觉 中感到喜欢的东西。饥饿是最好的厨师。 3、美与善的不同。间接的善与直接的善。一个 好的事物也能给人一种快意,但是这其中包含 着一番对照、比较。现象与目的的对照、当下 与应当的比较。 4、审美活动是一种形式直观的精神活动,它悬 搁了对象的实存、内容和属性。
总结
快适对某个人来说就是使他快乐的东西;美则只是使他喜欢的东 美则只是使他喜欢的东 西;善是被尊敬的、被赞成的东西,也就是在里面被他认可了一 种客观价值的东西。快适对于无理性的动物也适用;美只适用于 美只适用于 人类,即适用于动物性的但却有理性的存在物,但这存在物又不 人类 但是作为有理性的(例如精灵),而是同时又作为动物性的存在 物;但善则是一般地对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物都是适用的…在 在 所有三种愉悦方式中惟有对美的鉴赏的愉悦才是一种无利害的和 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 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既没有感官的利害也没有理性 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 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它在上述三种 情况下分别与爱好、惠爱、敬重相关联。而惠爱则是惟一自由的 而惠爱则是惟一自由的 愉悦。 愉悦。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解读康德名言
解读康德名言1. 康德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教会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嘿,这就像是你在一个大超市里,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说你能把所有东西都拿回家才叫自由。
比如说,我有个朋友,看到那些特别贵又不实用的小摆件,特别想买。
但他想到自己其实不需要,就克制住了自己。
这就是康德所说的自由,懂得拒绝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呢。
2. 康德讲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哎呀,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一边是内心的道德在给你指引方向,就像个小天使在耳边低语,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一边呢,是那浩瀚的星空,那么美,让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我记得有次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朋友捡到了钱,周围没人看到,他却还是交给了管理员。
他心中的道德就像那灿烂星空一样闪耀,这就是康德名言的体现呀。
3. 康德名言提到:“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你想想,这多傻呀!就好像别人踩了你一脚,没道歉就走了,你气得不行。
这时候你气得直跺脚,难受的是谁呢?是你自己呀!我认识的一对邻居,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了,一方气得脸通红,另一方却很淡定。
最后生气的那方气出病了,这不是拿别人的错来折磨自己嘛,康德看得可真透彻。
4.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康德这话真妙。
老年就不能快乐了吗?当然不是。
就像我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天都乐呵呵的。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像百灵鸟一样充满活力,到处跑着玩;现在老了,就像夜莺一样,在晚上和老朋友们一起唠嗑,享受宁静的时光,这就是不同阶段的美好啊。
5. 康德说:“人非工具,而是目的。
”啥意思呢?就是说人不能像一个螺丝刀或者扳手一样,只被用来做事情。
比如说在一个公司里,有的老板只把员工当成赚钱的工具,让他们不停地加班。
可员工们也是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的呀。
康德美学为什么是错误的
康德美学为什么是错误的康德被人们誉为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但他的美学理论却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康德美学思想是错误的?以下从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美不仅仅涉及形式我们说康德美学是错误的,是因为康德认为美只关乎形式,他在《批判力批判》一文中写到:“而美真正说来却只应当涉及形式”。
然而这种认识不对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美不仅仅涉及事物的外在形式,还涉及事物的内在品质。
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绝世佳人,相貌出众,她的美是外貌所决定的。
而“情人”并不见得有出众的相貌,但在她的爱人看来,仍然可以像西施一样美,显然,这种情人的“美”并非因为外表。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形式原因产生的美,也有内质原因产生的美。
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有两块看起来一模一样石头,如果美仅仅关乎形式,那么这两块石头或者都美的或者都不美。
可是情况并非如此,当石头是价值极高的翡翠,人们会觉得它翠绿欲滴,非常的美。
可还是这石头,没有丝毫的改变,可一经发现它不是翡翠,并不值钱,在大家的眼中顿时黯然失色,怎么看都是普普通通,毫无美感。
可见这两块石头是不是美,并不是由它们外观表现的形式所决定的。
母亲的美来自于伟大的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在别人看来很平常的老太太,而在儿女们的眼中是慈祥的是美的。
还有我们常说的“心灵美”,更不是因为形式。
雷锋同志是一名平凡的解放军战士,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愿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共产主义精神,让他的形象显得无比美好。
虽然康德与传统所说的形式美有所不同,他更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并且把“美”的问题转而变成了“审美”的问题,但说美“只”涉及形式,那就是错误的。
因为很多时候,事物的内质也是产生美感的原因。
情人的美是“爱情”决定的,爱情是情人的品质,没有爱情就不是情人,不是情人就没有“情人的美”。
同样,母爱是母亲的品质、共产主义精神是雷锋的品质、价值高是翡翠的品质。
康德:审美是通往道德的阶梯
康德:审美是通往道德的阶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论述蕴含着如下观点:审美作为道德的象征,是通往道德的阶梯。
一个对美有着赏鉴和追求的人很难不同时是有德行的,这正是康德将鉴赏判断的兴趣导向道德判断的深刻用意,判断力的媒介作用在此得到体现。
然而,由于康德严守道德法则的先验性,将道德情感限制在经验层面“情”的属性里,因此同属于情之范畴的审美与道德之间就产生了罅隙,判断力的媒介作用也被弱化。
审美判断没有利害性,但它会导向一种道德兴趣,而这种道德兴趣在趋向道德律以后,又会反过来激发我们对美的敏锐感受,引导我们对美的鉴赏进入更高层次。
审美是通往道德的阶梯。
善于发现美的心灵虽然不必定是道德上高尚的,但一定不是粗鄙不堪的。
因为对美的无利害的鉴赏已经使他们在面对低俗癖好时具备了一定的抵御能力。
笔者拟通过讨论优美与崇高中蕴含的道德性质,说明审美和道德之间的联系。
在康德看来,优美与崇高都能激发人们的感情,崇高激发出敬重之感,一切崇高的形象都易于引起我们内心的敬重甚至敬畏;优美的性质则引出爱慕之情,所有优美的事物都会引起我们的愉悦感。
关于崇高,巍峨的高山,喷薄而出的朝阳,愤怒的大海……这些形象都能在我们内心唤起敬重甚至敬畏之感。
非但大自然的崇高形象对我们的内心能够起到上述作用,人性的崇高更易在我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
慷慨赴义的英雄也会在我们内心唤起敬重之感。
康德认为,这种敬重感是萌生道德情调的天然土壤,“审美判断力也在把一物评判为崇高时将同一种能力与理性联系起来,以便主观上和理性的理念(不规定是哪些理念)和谐一致,亦即产生出一种内心情调,这种情调是相称的和与之相贴近的”。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情调即对道德的敬重感,实则属于道德情感,它构成了道德的原初动机。
所以,崇高感是直接导向道德的阶梯,因为它自身即具备严肃的道德意识。
再来看美,尤其是自然美。
柔和月光映照下的洁白沙滩,熹微晨光中森林里氤氲升起的轻雾,微风轻拂桦叶沙沙声中间杂的夜莺啼鸣……一颗具有丰富道德情调的心灵会赋予它们以种种德性品质和象征:纯洁、谦逊、友爱、诚朴……尽管它们不似崇高那样直接地与道德相关,但对它们的欣赏除了能带给我们愉悦外,同样能够引发我们的道德兴趣,“对于一个愉悦的对象所作的判断可以完全是无利害的,但却是非常有兴趣的,就是说,它并非建立在任何利害之上,但它却产生某种兴趣;一切纯粹的道德判断就是这类判断”。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内涵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内涵康德于《判断力批判》一书对审美判断进行批判。
将康德对审美判断四个契机重新进行整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以及共通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对审美判断内涵的理解,发掘审美判断力的内在属性。
标签: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唯理论美学和经验论美学基础之上。
康德认为判断力是连接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将知性与理性两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哲学。
康德没有对美的对象是什么进行批判,而是对主体的审美能力进行批判。
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这四个契机是按照知性的四个先验范畴质、量、关系、模态来划分。
这种划分方式是康德依照自己的先验哲学体系进行的,并不符合美的本质,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
而且这四个契机之中存在内在联系,如第一、二、四契机之间有共通性,可以进行二次归类。
因此本文放弃按照四个契机的方式论证,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共通感三方面来论述审美判断。
一在康德看来,美只是纯粹的愉快,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
对于“美”的判断,其标准只是主体是否愉快,不具有目的性。
康德说:“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感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
”[1]42康德区分了审美、快适、善这三种不同特性的愉快。
快适是纯感性的,也是有目的的,此外快适的“愉快”是感觉上的满足,其目的是满足感觉上的需要。
而审美则是纯粹的、无利害关系的,这种无利害关系体现在主体不因客体对主体是否有利,而产生愉快感,只是因为对象是美的而产生愉快感。
康德认为快适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善是一切有理性灵魂的生物(假设除人之外还存在其他具有理性灵魂的生物)都具有的,只有审美才是人类独有的。
快适在与美在诸多地方有其相似性,二者都是直观的、无概念的。
在日常生活中易将快适与美混淆,纯粹的美与生理上的快适在目的性上有区别,但其根本区别在于“快乐的情感”与“判断”出现的先后。
康德的“美的分析”诸问题(续)
就康德与理性派和经验派的关系,从
“美的分析”延伸出来的扩展议题1
康德提出来的“非利害”、“非概念”、“共通感” 其实是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感性)的调和—— 某种意义上说,康德是有限地肯定理性派和经验派 的同时,又有限地否定了它们 a、无利害的快感:否定理性派的“完善”,肯定 经验派的“快感” b、无概念的普遍性:否定理性派的“认识”的同 时又肯定理性派的“普遍” c、无目的的主观合目的性形式:否定理性派的客 观目的,肯定经验派的“主观” d、共通感:隐含了对经验派相对主义的否定,肯 定理性派的“共通性”
要注意到康德演绎“美感”的方法
给契机(调节)设置了严格的限定: 1、美感虽是快感,但作为美感的快感应该 是无利害的、不涉目的的; 2、美感的生发和判断力有关,判断力虽然 是认识能力的一种,但此处的判断力却是反 思性判断力,它的生发不导向一种认识(无 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对康德的“美的分析”的一个小结
如何理解“四个契机”,可以概括为如下 要点(续)
浅谈康德审美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影响
浅谈康德审美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影响浅谈康德审美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影响[摘要]康德的美学思想,对整个人类的美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康德的审美理论作为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美学中的无功利性审美思想、崇高论和艺术天才论等等,对当代的中国美学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康德美学审美崇高天才影响一、对康德美学的评价康德美学从其问世开始,就招致多种攻击,当然也有许多正确的批评。
在我国对康德的研究,因受“左”的思潮的影响,评价一直偏低。
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有了新的变化。
但也出现分歧,如李泽厚先生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就有许多新的见解。
但在认为康德的影响高于黑格尔,并且肯定康德“人是目的”的命题,以及由康德审美心理论导引出“积淀”说等等,都有值得进一步推敲之处。
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康德独辟蹊径,在理性派的“真”与与感性派的“善”之间为美学独辟了情感领域,从此美学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已独特的研究领域,当然也为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康德美学是辩证的研究方法的萌芽。
康德以先天的形式为依据,以二律背反的方法为手段,将感性与理性、偶然与必然、内容与形式综合了起来。
尽管这种综合凭借的是主观先验的形式,但总是迈出了二者统一的一步。
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指出:“《判断力批判》在近代欧洲文艺思潮上起了很大影响,是一部极重要的美学著作,在美学史上具有显赫地位(例如胜过黑格尔的《英学》)。
”(1)关于康德美学的评价,黑格尔认为,康德哲学处于欧洲近代哲学由形而上学到辩证法的“转折点”(2);朱光潜先生认为:“所以他无愧于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的称号。
”(3)原苏联学者阿斯穆斯认为:“应该这样来评述康德在文学中的地位,他不仅是美学的‘创始者’,也是美学的‘继承者’,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美学的‘完成者’。
”(4)因此综合三人的观点,康德美学无愧于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
二、康德审美思想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影响康德美学中将美的对象探讨转向对主体审美能力的考察,提出了诸如审美经验、审美意象、想象、崇高、天才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而所有这些都对中国当代美学家产生了影响:1.审美无功利、无目的的思想康德率先从理论高度对“美的艺术”作了系统阐述,认为只有美的艺术,它是主观的合目的性,与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相一致。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
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吴景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 1200026)摘要:康德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
康德美学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就是要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对美学的独特洞察,从而奠定了康德美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同时也使康德美学带有了历史局限性,又是对美学的一次盲视。
认真研究学习康德美学,将为我们理解西方现当代美学的内涵、走向,以及我国的现代美学,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康德美学;判断力;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
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
《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
1804年2月12日病逝。
康德在对美的分析论中所采用的逻辑是从质到量,再到主观合目的性,最后以共通感为普遍认同的条件,完成了他的审美判断的纯主观判断的论断。
康德美学——美的分析
浅析康德审美四契机之“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摘要: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利害的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其中,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康德;审美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中,通过四个契机对美进行了分析:第一契机,无利害的愉悦,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而“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认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
在这四个契机当中,从康德美学思想的整体来看,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康德把“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定义为:“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的话”。
他认为,美的对象是无目的的,然而又是合目的性的。
所谓无目的性。
指审美既与伦理、功用、欲望无关,又没有明确的逻辑认识活动,因而与任何特定的目的无关。
所谓目的性,是指对象的形式恰恰合于主体的审美功能,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因而似乎有一种合目的性,即是说,对象的形式完全符合人的诸心里功能的自由活动,这就构成了美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看来,二者的对立是假象,它们都是真实的,可以并行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指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凡“目的”总是与需要、厉害相联系的,所以“无目的”也就没有利害感,也就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强迫我们去判断,因而这种“无目的”的判断就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的意识。
浅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
浅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摘要:康德,是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
其哲学核心著作之一的《判断力批判》,上卷论及了美学,其中无利害感问题被康德列为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
在康德以前,对此虽然已经有很多的论述,但只有到了康德才在直接继承英国经验主义的看法的基础上,将内在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心态诸问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用先验的方法对无利害感进行阐发,并且辩证地看待美感与感官快适、美感与道德感的关系。
这不仅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并且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以及理论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浅谈。
关键词:康德审美无利害感正文:康德,是18世纪后期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
康德哲学的核心著作是“三大批判”。
与心灵的三种机能——知、情、意——相对应:《纯粹理性批判》属于哲学,研究“认识机能”,即“知”;《实践理性批判》属于伦理学,研究“欲求机能”,即“意”;《判断力批判》属于美学,研究“情感机能”,即“情”。
而《判断力批判》论及美学的是上卷,即“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是他美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而其中,无利害感问题被康德列为审美判断的第一个契机。
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感思想不仅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并且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审美无利害感的来源美的无利害感问题,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只言片语。
柏拉图曾经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认为美不是有用、有益或善,也不是视听所产生的快感。
他将美本身不是有效用与文艺除美以外应该还有效用这两个问题明确地区分了开来。
但是这种思想的传承并不顺利。
亚里士多德就曾将美与善混为一谈:“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
”真正系统地倡导美的无利害感问题的是英国经验主义者,而开风气之先的当属夏夫兹别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在康德体系中的位置
《判断力批判》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 美的分析论 质-量-目的-模态
一、推导此命题的步骤
1、美感是一种快感,一种愉悦。这是美感经验 的惟一标志,也是审美活动的惟一标志。审美 活动的根据在主体。 2、美感与感官的快适不同:快适就是那在感觉 中感到喜欢的东西。饥饿是最好的厨师。 3、美与善的不同。间接的善与直接的善。一个 好的事物也能给人一种快意,但是这其中包含 着一番对照、比较。现象与目的的对照、当下 与应当的比较。 4、审美活动是一种形式直观的精神活动,它悬 搁了对象的实存、内容和属性。
评价和影响: 评价和影响:
1、确立了美有其自身相对自主的性质和独立 的价值。把美从真与善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 2、彻底的主体化(伽达默尔)。审美最终成 为主体对自身知解力和想象力的欣赏。乘物以 游心(庄子)。 3、形式主义弊病。
总结
快适对某个人来说就是使他快乐的东西;美则只是使他喜欢的东 美则只是使他喜欢的东 西;善是被尊敬的、被赞成的东西,也就是在里面被他认可了一 种客观价值的东西。快适对于无理性的动物也适用;美只适用于 美只适用于 人类,即适用于动物性的但却有理性的存在物,但这存在物又不 人类 但是作为有理性的(例如精灵),而是同时又作为动物性的存在 物;但善则是一般地对任何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物都是适用的…在 在 所有三种愉悦方式中惟有对美的鉴赏的愉悦才是一种无利害的和 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 自由的愉悦;因为没有任何利害、既没有感官的利害也没有理性 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 的利害来对赞许加以强迫。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它在上述三种 情况下分别与爱好、惠爱、敬重相关联。而惠爱则是惟一自由的 而惠爱则是惟一自由的 愉悦。 愉悦。
审美无利害” 康德的 “审美无利害”的命题
审美无利害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 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一个这 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 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作美。
审美无利害的内涵
1、在审美活动中,人通过直观而与对象的表象相关联,而不是与对象 的实存相关联。
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断了。我们必须对事物的 实存没有丝毫倾向性,而是在这方面完全包无所谓的态度,以便 在鉴赏的事情中担任评判员。 2、审美活动不涉及对象的内容和属性,而仅仅关涉它的表象形 式。存在。 3、审美活动具有直观性。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4、审美活动是人的自由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