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及法律法规介绍
(精品原创)ISO14001标准(最新完整版)

3.2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的要素。
● 环境作用有正面与负面环境影响; ● 活动过程中污染环境; ● 产品本身污染环境; ● 服务过程能源消耗。
1.6 建立了“污染预防”的新观点,企业逐渐形成了自 我 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方式。
1.7 新的管理工具被采用。如用“生命周期”的方法, 研 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影响。
1.8 一些国家用环境保护为前题,提出了新的保护条件
1.9 1993年6月ISO组织成立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 委 员会。
思考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 影响;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 它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 工; f.可为公众所获取。
组织机构 计划活动 职责 惯例 程序 过程 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方针 制定计划 规定职责 实施行动 实现方针 评审差距 持续保持并改进
4 ISO14001标准解析
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第4节叙述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4.1 条文解析
●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 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 不同●
范围不同 目的不同
ISO14001环境管理 ISO9001产品质量 持续改善环境 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

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企业和组织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环境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管理体系呢?简单来说,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EMS)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环境事务的框架和方法。
它是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旨在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管理体系通常包括一系列的政策、程序、流程和措施,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从生产运营到管理决策。
它不仅仅关注组织的直接环境影响,如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还包括间接影响,如原材料采购、能源消耗、运输环节等。
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首先要有明确的环境方针。
这就像是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誓言”,明确表达了组织对环境的承诺和追求的目标。
环境方针要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能够为组织的环境管理提供总体的方向和原则。
接着,环境管理体系需要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清楚地了解组织的哪些活动、产品和服务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重要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比如说,一家工厂需要分析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能源消耗、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可能的污染物排放等因素。
在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之后,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限(SMART 原则)。
例如,一家企业可以设定在未来一年内减少一定比例的能源消耗,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将废水排放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到特定标准以下。
为了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组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管理方案。
这些方案详细描述了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责任分工、时间安排和资源配置等。
比如,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企业可能会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包括更换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员工节能意识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汇编(2020年最新版)

目录编号名称实施时间适用条款页码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 全文适用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01-01 全文适用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 全文适用1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09-01 全文适用26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 全文适用39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01 全文适用43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09-01 全文适用45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07-02 全文适用4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06-29 第五章(33、36、37)54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07-02 第1章(6、8、11),第三章(28),第四章(31、34、35、41),第五章(51、53),第六章(61)5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07-01 第四章(41)6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01-01 第一张(9),第二章(13),第三章(13、19、20),第四章(30、31、33),第六章(50、51、56、57)67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01-01 全文适用721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04-01 全文适用74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01-01 全文适用82行政法规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20 除第二章(10、12、14、15),第三章(20)外适用9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07-01 除第一章(2、3),第二章(12),第三章(14、16、17)外适用93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08-01 第一章(1),第三章(19、21),第四章(33)9619.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01-01 第二章(14、15、16),第三章(20、21、22),第四章(32、34),第五章(40、43),第六章972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2018-01-01 全文适用1092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2016-08-01 全文适用1122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10-01 除10、11、12、17、20外适用121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8 全文适用1232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0-06-08 全文适用126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01 全文适用12726.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10-03-01 全文适用12827.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2009-09-01 全文适用1342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1998-01-01 全文适用1382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008-10-01 全文适用140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1996-10-01 全文适用14431.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5-1993 1994-05-01 全文适用146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 Ⅲ2002-06-01 全文适用14733.地下水质量标准1994-10-01 全文适用1493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2002-07-01 全文适用1513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2002-07-01 全文适用15436.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02-01-01 全文适用15737.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3-03-01 全文适用15838.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008-10-01 全文适用15939.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1999-08-01 全文适用1614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7-01-01 全文适用1634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991-03-01 全文适用1674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994-1-15 氨气1684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995-08-01 全文适用17044.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版)2017-07-28 全文适用1724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04-01 全文适用172部门规章46.关于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3-10-09 全文适用17447.关于颁发《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的通知1992-01-01 全文适用17648.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2005-12-02 第三章(18、19)适用17749.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06-16 全文适用17950.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2005-08-01 全文适用18451.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管理办法1999-05-31 全文适用18552.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2001-02-28 全文适用18653.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2003-10-20 全文适用18854.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04-14 全文适用19055.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1992-10-01 全文适用19256.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09-01 第16、19、21条适用1935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02-01 第6、7、9、10、12、13、15、16、17、18、21、22、23条适用1955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01 除第7、8、9、11条外适用19759.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2006-3-31第14条19960.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12-20 第7、8、9、13、17条适用20061.关于印发《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11-17 第6、9、10、11、12、13、20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法律法规介绍(推荐ppt112)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 重要性。
b. 他 们 工 作 活 动 中 实 际 的 或 潜 在 的 重 大 影 响 , 以 及 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 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4.3.1 条文解析
● 确定(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
● 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包含潜在环境因素)
● 环境目标要考虑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 组织内部
——更新方法与依据——新的环境因素
外部社会
● 八字方针:识别、评价、考虑、更新。
思 考
PPT文档演模板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 法律法规介绍(推荐ppt112)
4.4.1 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 应当作用、职责和权限 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 了其他职责以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 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 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经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 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 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 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 法律法规介绍(推荐ppt112)
2 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2.1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分技术委员会
任务
SC1
环境管理体系(EMS)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哪些法律法规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哪些法律法规1 01--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2 02--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3 0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 0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 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 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7 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8 0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9 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3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4 1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6 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7 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8 1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20 20--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1 2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22 22--环境标准管理办法23 23--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4 2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5 25--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26 26--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27 27--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28 28--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29 29--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30 30--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31 31--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32 3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33 33--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34 3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35 35--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36 3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37 37--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38 38--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39 39--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40 40--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41 4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42 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3 43--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pdf44 4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5 4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46 46--声环境质量标准47 4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48 48--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49 4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还要加上你们地方上的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就齐全了/。
环境管理体系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清单

1999年07月08日
1999年07月08日
71.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5号
环境保护总局
1999年06月22日
1999年10月01日
72.
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环发[1999]246号
环境保护总局
1999年11月01日
1999年11月01日
73.
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
环发[1999]278号
1995年05月20日
1995年05月20日
1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控制境外废物向我国转移的紧急通知
国办发[1995]54号
国务院办公厅
1995年11月07日
1995年11月07日
20.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1996)31号
国务院
1996年08月03日
1996年08月03日
21.
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境保护总局
2001年12月11日
2002年02月01日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排污费收缴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建[2003]284号
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6月30日
2003年06月30日
83.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令第31号
62.
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环控〔1996〕204号
环境保护总局
1996年03月01日
1996年04月01日
63.
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附件2: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效文件目录
2、本清单随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动而变动。
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发展与介绍

———————————————————————————————— 作者:
———————————————————————————————— 日期:
1ISO 14001概述
任何组织,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的,大型或小型,在发达的或新型经济体中的,都会对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反过来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3帮助YOC履行合规性义务
4提升环境绩效
5运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YOC的产品的生产和处置的方式,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6实施环境友好的、且可巩固YOC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以获得财务和运营效益
7向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
3标准的变化
3.1国际标准的改版
3.2结构变化
3.3标准框架
法规符合性
方针、目标和战略
产能和能力
信息系统
管理体系和标准
组织的类型和文化
合同
(3)环境因素:过分析如下活动中涉及的作业、活动或其他环境影响条件:
现有作业;
业务发展;
变更;
新项目;
撤资;
停止运营;
承包商和采购活动
(4)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关方主要指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其需求和期望。
对比2004版,ISO 14001-2015主要变化如下:
采用了ISO/IEC导则第1部分附件SL中的高阶结构;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提出了战略环境管理的思维;
采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强化了领导的作用;
承诺从污染预防扩展到保护环境;
强调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概念:是指调整特定环境社会关系的一系列环境法律 规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它是环境管理制 度的法律化,是环境法规范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 而它既不同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也不同于一般的环 境法规范,而是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类环境法规范
适用范围
-具有特定性,只适用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某一个方 面,只调整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中发生的 某一特定部分或方面的社会关系
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环境社会关系
目的和任务:
-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对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 位
-向水体排污的单位均要缴纳排污费(水污染防治法)
范围: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
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后,并不免除缴费者应当承担的治 理污染、赔偿损失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它责任。
14
2020/7/10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
科迈顾问
1
2020/7/10
环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
科迈顾问 COMMENDATION
2
2020/7/10
法律和其他要求
4.3.2法律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使用 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 律,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 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3
2020/7/10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
-防止环境破坏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渔业 捕捞许可证等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排污许可证;海洋倾废 许可证等
16
2020/7/10
环境法
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 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目的是 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 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评估法、环境治理法和环境监管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规范了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一、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最基本的环境管理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内容。
各国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了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规定了相应的行政执法措施和责任追究机制。
二、环境评估法环境评估法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用于评估新建项目或政策、计划对环境的影响,以便在决策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
环境评估法规定了环境评估的范围、程序和要求,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众参与、审批程序等。
环境评估的结果对决策者有指导作用,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管理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三、环境治理法环境治理法是针对具体环境问题制定的法律,旨在解决污染、废弃物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具体问题。
各国环境治理法规定了环境质量的控制标准、治理方法和责任分工。
例如,大气污染治理法规定了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和管控措施;水污染治理法规定了水质标准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推动了环境治理和减少环境污染。
四、环境监管法环境监管法是保证环境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法律。
它规定了环境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明确了监督执法的程序和方法。
环境监管法对违反环境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环境监管法还规定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和环境信息的公开,保障了公众对环境管理的监督和参与。
虽然各国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体现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的共同宗旨。
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环境污染治理、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以确保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责任体系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责任体系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责任体系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1.国际法律法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2.我国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3.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4.部门规章: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环境保护规章。
二、环境保护的责任体系1.国家责任:国家对环境保护负总责,政府领导负主要责任,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政府领导负主要责任,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企业责任: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造成的污染和损害承担责任。
4.公民责任:公民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
三、环境保护的执法与监督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2.审计机关:负责对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效益性。
3.司法机关: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依法严厉打击。
4.社会组织:可以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诉讼等,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5.公众监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环境违法行为有权进行监督和举报。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责任体系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责任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为创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习题及方法:1.习题: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言》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方法/答案:此题考查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
ISO1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法律法规介绍

ISO1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法律法规介绍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环境法律法规介绍ISO 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本文将介绍ISO 14001标准的背景和要求,并探讨环境法律法规对组织的重要性。
一、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1. 背景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需要管理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旨在帮助组织应对环境挑战,确保其活动在环境方面达到合规要求,同时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标准要求ISO 14001标准要求组织建立适合其规模、业务和环境特点的环境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 环境政策:组织应制定明确的环境政策,并将其沟通给相关方。
该政策应契合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并明确环境目标和承诺。
- 规划:组织应进行环境方面的规划,包括了解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及确定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标和措施。
- 实施和运营:组织应将相关环境管理措施纳入其运营过程中,包括建立环境保护程序、提供员工培训和沟通、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等。
- 性能评价:组织应以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形式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时纠正不足并实现持续改进。
- 环境目标:组织应制定和实现环境目标,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和排放的风险,以及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废物产生。
- 法规要求:组织应了解并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并在其管理体系中建立相关控制措施。
二、环境法律法规介绍环境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保护和管理环境而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规章和法规准则。
环境法律法规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环境法律法规: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态安全。
该法规定了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相关的责任和处罚。
环境法律体系及法规

环境法律体系及法规环境法律体系是指包含了一系列环境法律规定和机构的法律体制。
它旨在规范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和主要法规,以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环境法律体系的概述环境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其中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或地方政府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章,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管理条例》等。
地方性法规则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本地区适用的特殊性,如市区进行的环境整治和保护的规定。
部门规章是各部委为细化法律、法规而制定的规章,如《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
二、环境法律体系的意义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律体系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使环保工作具有法治性。
其次,法律体系对侵害环境的行为进行规制和惩处,保护了环境权益。
再次,法律体系倡导环保理念,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进程。
此外,法律体系的建设还提供了环境保护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法律程序,提高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可行性。
三、中国的环境法规概述中国的环境法规体系日益完善,旨在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其中,《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总体方针、政策和基本法律制度。
《大气污染防治法》则主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和要求。
《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分别针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对排放标准、监测和治理措施等进行了规定。
此外,还有一系列针对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的法规和规章。
四、环境法律体系的不足与建议当前环境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2020.4.29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18年10月26日
7.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年08月03日
8.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21年1月1日
2020.11.5经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9.
GB 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17年10月1日
51.
广东省消防管理处罚规定
1994年3月1日
52.
DB 44/26—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2002/1/1
53.
DB44/27—200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2002-1-1
54.
(广东省第 134 号)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2007年9月1日
29.
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2011年5月1日
30.
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2010年6月1日
3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5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99年10月1日
32.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2008年2月1日
33.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
2012年7月17日
44.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2016年2月6日
45.
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储存、运输技术规范
2013年3月1日
46.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3年6月8日
47.
环境管理体系适用法律、法规清单-截止2019.6.17

2012年5月9日
14
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2012年修正)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告第1号
2012年5月9日
15
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告第22号
2005年3月24日
16
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2012年修正)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告第6号
声环境质量标准
1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2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2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23
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文件编号
HJ 2.4-2009 GB 50325-2010 GB 20426-2006 GB 13271-2001 GB 3096-2008 GB 12348—2008 HJ/T 169-2004 GB 12523-2011 GB/T 24001-2016/ISO
实施日期
适用条款
2015年1月1日
全文引用
2018年12月26日 2018年1月1日 2018年12月29日 2018年12月26日 2004年8月28日
第十三、二十、三十六、四十二 、四十三条
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四十 一条,第四十四条
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七 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 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第三十 第二十一条,第条二十二条,第二
法律、法规名称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文件编号
主席令第61号
实施日期
2018年1月1日
二、环境相关行政法规
1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05.6.27 2005.2.1 1993.7.19 1992.9.28 2002.1.30 2001.12.28
2005.6.27 2005.2.1 1993.8.6 1993.7.1 2003.7.1 2002.7.1 GB14554-93
关于印发《2010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 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 进口废钢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
2009-12-30 2009-12-17 2009-12-10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 关于严格控制新建使用含氢氯氟烃生产设施的通知 关于修订《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 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
2008-1-1
2008-2-1
2008-1-1
2007-6-18 2007-5-28 2007-5-23 2007-5-21 2007-8-18 2007-7-25 2007-7-10 2007-7-3 2007-4-28 2007-5-11 2007-5-1 2007-4-29 2007-9-1
2009-6-4
2009-6-16 2009-5-25 2009-5-22 2008-7-3
2009-2-18
2009-2-2 2009-2-2 2009-2-24 2009-1-16 2008-12-30 2008-12-4 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有关
2008-11-20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与环境法律法规(ppt 112页)

博深BOShen 广东博深质量管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4.3 条文解析
● 内部
纵向交流 横向交流
上级与下级
上级
左部门
右部门
左部门与右部门
下级
● 外部:接收——记录——答复 ● 注意重大环境影响因素
外部信息处理表
博深BOShen 广东博深质量管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 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 与该项目相适应。
博深BOShen 广东博深质量管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3.4 条文解析
● 为实现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关方案; ● 方案中要包括三点:职责要求、方法、时间要求; ● 方案随时修改。
● 如果不按环境文件操作,后果有哪些。
教育
● 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三个条件— 培训
思考
经验
博深BOShen 广东博深质量管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 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博深BOShen 广东博深质量管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4.4 条文解析
● 核心要素17个; ● 相互作用的描述,反映PDCA循环; ● 查询文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考虑到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 与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 因素,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 报供方和承包方。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 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 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4.4.5 条文解析
1)查找方便; 2)定期评审; 3)发放文件; 4)失效管理; 5)保留标识; 6)有日期,修改有权限。
思考
4.4.6 运行控制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4.4.4 条文解析
● 核心要素17个; ● 相互作用的描述,反映PDCA循环; ● 查询文件方法。
思考
4.4.5 文件管理
组织应建立保持一套程序,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 有文件,从而确保:
4.4.6 条文解析
1)控制对象: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与活动; 2)控制目的: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3)控制手段:程序
● 如果这件事做不好 —— 写程序 ● 运行标准 —— 操作要求 ——
定性 定量
● 使用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如果有重要环境因素要
标识,并通报供方。
思考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及环境法律法规介绍
本简介讲座课时为8小时,其内容如下:
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二、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三、ISO14000相关术语、介绍 四、ISO14001标准解析 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介绍 六、重要观点回顾
1 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4.3.4 条文解析
● 为实现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关方案; ● 方案中要包括三点:职责要求、方法、时间要求; ● 方案随时修改。
4.4 实施和运行
4.4.1 机构和职责
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 应当作用、职责和权限 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 岗位所面临活动是否有重要环境影响;
如果改进将会带来环境效益是哪些; ● 本岗位的环境职责是什么;
● 如果有紧急状态,您知道该做什么;
● 如果不按环境文件操作,后果有哪些。
教育
● 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三个条件— 培训
思考
经验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 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 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
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 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
4.4.7 条文解析
● 目的:能够响应、预防/减少环境影响; ● 事前:确定潜在事故、紧急情况; ● 事中:能够应对紧急情况; ● 事后:要评审/修订应急措施; ● 可行时,进行演习。
建立
实施
● 管理者代表四件工作——
保持
汇报
思考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 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 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 重要性。
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 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间关系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14000)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绩效评价
环境审核
评价组织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标志
产品标准中的 环境因素
评价产品
2.3 ISO14001标准与ISO9001标准异同
相● 都是自愿采纳的国际标准 同● 管理体系相似,ISO14001的框架、结构、内容参 点 考了ISO9001标准。
4.5.1 条文解析
● 监测对象 ——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 并记录其决定。
4.4.3 条文解析
● 内部
纵向交流 横向交流
上级与下级
上级
左部门
右部门
左部门与右部门
下级
● 外部:接收——记录——答复 ● 注意重大环境影响因素
外部信息处理表
1.10 ISO14000的制定采用了以下成功经验。 ● BS7750—《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 ● EMAS—《生态管理和审核规则》 ●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1.11 1996年,ISO组织颁布了部分ISO14000系列标准。
2 ISO14000系列标准构成与特点
2.1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4.3.2 条文解析
公约
法律
● 确定所需要的法律法规——
法规
条例
规章
● 确定所应遵守的要求
制度
产品标准 上级规定 设计规范 与官方协议 公约
● 建立渠道——及时获取以上信息
省、市环保局 社会媒体 咨询机构 网络下载
思考
4.3.3 目标和指标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和层次,建 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3.3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
● 相关方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 相关方也可以是因环境影响其经济利益的股东、 供方、客户、员工、银行等。
3.4 环境管理体系
全面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 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 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4.2 条文解析
● 由最高管理者制定; ● 三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预防、遵守法规); ● 一个框架——用于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 ● 形成文件、传达全员; ● 公众易于获取。
思考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 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经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 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 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与 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
● 污染预防的承诺。
4.3.4 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 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 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 与该项目相适应。
1.6 建立了“污染预防”的新观点,企业逐渐形成了自 我 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方式。
1.7 新的管理工具被采用。如用“生命周期”的方法, 研 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影响。
1.8 一些国家用环境保护为前题,提出了新的保护条件
1.9 1993年6月ISO组织成立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 委 员会。
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 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
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4.4.2 条文解析
1)确定要求,提出培训计划——在本岗位胜任; 2)要有四种意识: ● 符合环境文件的要求是如何重要;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 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 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4.3.3 条文解析
● 每个相关职能部门均要有环境目标与指标;
● 环境目标的建立要考虑六点: 1)法律法规要求; 2)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3)可行的技术方案; 4)财务; 5)运行和经营要求; 6)相关方的观点。
思考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 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其中应 包括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的 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记录。
监测设备应予校准并妥善维护,并根据组织的程序 保存校准与维护记录。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有关环境法 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 了其他职责以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 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 系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 评审,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4.4.1 条文解析
● 部门与岗位职责明确;
● 确保资源提供;(人、技术、财力)
4.3.1 条文解析
● 确定(识别)组织的环境因素; ● 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包含潜在环境因素) ● 环境目标要考虑重要环境影响因素; ● 组织内部
——更新方法与依据——新的环境因素 外部社会 ● 八字方针:识别、评价、考虑、更新。
思考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 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 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组织机构 计划活动 职责 惯例 程序 过程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