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长期以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信息量的急剧增加,网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在给中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正确认识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探讨网络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对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十分重要。本文就此分析了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逐渐转变了人们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网络虽然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但同时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冲击了学生的心理。中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和鉴别力还比较缺乏,容易沉腼于网络中,给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就网络环境影响学生心理的负面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索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当前我国中学生网络行为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其中未成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达55.9%,规模达1.29亿人,同比增长率达31.2%,成为了网民中数量上升最快的一个群体。为何中学生如此迷恋互联网?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尤其是“个性鲜明”的互联网世界,自然是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平台。在目前高速发达的互联网世界中,搜索引擎足以满足其特定年龄阶层的求知欲望,丰富的网络娱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舒缓高强度的课业压力,即时通讯的网络社交可以让所有同龄孩子们“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无所不包的海量信息、强大的娱乐性等特点,受到中学生的喜欢。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网络不再是为了学习的需要,更多地是以网络娱乐、网络游戏为主。
二、网络环境给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讲,对网络的认同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敏捷,接受新事物快;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的迅速发展,出现“成人感”,有了自我设计的要求和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他们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喜交朋友,但缺乏鉴别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较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求知和好奇的心理,而丰富多彩的信息网络也为学生提供了可以一触即得的信息环境,是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简捷而方便的途径。对学校教育而言,网络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给学生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冲突并且失衡,它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危害着广大的中学生。网络环境对于中学生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规律上。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的弱化。网络成瘾学生所受到的消极影响远大于非成瘾学生。中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道德行为自律意识的淡薄,使学生由“上网”变成“落网”,一些学生不能抗拒诱惑,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忠实“吸食者”,患上了“网络迷恋症”。沉迷网络对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学业荒废,而“网上”精神亢奋、恶意攻击,甚至一些中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纠缠,产生自残和自杀行为的念头,这些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冲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迷恋对中学生身心成长造成极大的损害。由于中学生猎奇心强,喜欢幻想、刺激,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上聊天、网络恋情,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迷恋,导致个人身心成长受到损害,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一网情深”的学生上网时是精神振奋、全神贯注;下网后脸色青黄、形消体弱。
2、网络迷失造成中学生在现实中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混乱。网络的特性对于价值观念未成型、自我控制力较差的中学生,极易在多种观念互相激荡、多种思潮互相影响、多种文化互相交融的网络上迷失自我,受到西方享乐、奢移、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诱惑,从而迷失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3、网络交往容易导致中学生情感冷漠和处事心理消极化。网络交往的间接
性与安全性使人们不必担忧因泄露自己的隐私,而失去面子或危及自身利益。而现实的人际交往运行机制复杂,而且极易失败。当中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与满足感比现实世界多时,他们就不可能积极去战胜现实的冷遇和挫折,而是选择放弃、逃避,进而沉溺于网络交往中,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安全感,导致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悲观失望,消极厌世。
4、网络自由导致了中学生叛逆心理和破坏欲望的加剧。网络的隐蔽性和自由性使现实社会中的规范、道德在虚拟世界中冻结,为自控力和责任感较弱的中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放纵自我的平台。他们为表现或发泄心理的不满,企图借助网络在现实社会上突出自我、将自我凌骂于社会之上,有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有的非法进入他人的网络系统,破坏他人的数据、资料等等。这对中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他人的利益都是极大的损害。
5、妨碍中学生诚信品质的确立。遨游网络的人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藏自己的信息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与人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此为乐。
6、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网络上的暴力游戏,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沉迷其间,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网络社会之所以给青少年带来如此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网络所提供的平等感、自由感、身份虚拟感等能够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之下,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及压抑状态,网络的出现止好为他们提供了情感释放的平台,其学习压力得到了缓解,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而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网络的沉迷,进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四、网络环境下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学校教育应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健全队伍建设,适应网络化的趋势。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一大批既有过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又具备网络知识的教育队伍。他们要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