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推出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
我国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意义的研究
我国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意义的研究作者:蔡程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4期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全球数字货币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了DC/EP的研究和测试。
文章首先介绍了各国数字货币发展情况,然后重点从DC/EP对捍卫主权货币地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改善国内现有支付体系、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和提高金融的普惠程度以及金融政策的精准程度几方面提出我国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展望了DC/EP的挑战和使命。
一、各国数字货币发展情况数字货币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金融科技的产物。
比特币是出现最早的私人数字货币,在私人数字货币发展的同时,各国中央银行加入了数字货币的浪潮开始了主权数字货币的研发。
(一)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是由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根据其赋值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和使用的原生代币,也被称为加密数字货币;二是以一系列法定货币计价的资产为储备资产,通过区块链发行运营使用的数字货币,其币值相较于加密货币稳定。
最早的私人数字货币是2008年由中本聪基于区块链技术发明的比特币。
此后各类私人数字货币开始爆发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500多种私人数字货币。
2019年6月18日,拥有全球24亿网络社交基础的网络巨头Facebook宣布推出加密货币Libra。
Libra以区块链作为技术支持,以一揽子强势货币计价资产作为信用支持,其愿景是作为一款全球性的数字原生货币,集稳定性、低通胀、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换性于一体,推行金融普惠,主打支付和跨境汇款。
在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私人数字货币,必然会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安全、世界货币格局、甚至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格局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二)央行数字货币在各种私人数字货币蓬勃发展,预以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取代现有的信用主权货币和支付系统之时,多国中央银行开始涉足数字货币的设计研发。
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
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特别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推动下,电子货币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对传统的货币政策实施和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特别是从第三方支付视角出发,深入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以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本文将梳理电子货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明确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包括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影响。
接着,本文将结合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实际运作情况,探讨电子货币在第三方支付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将对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在机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电子货币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二、电子货币与货币政策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子货币,也被称为数字货币或虚拟货币,是以电子形式存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和使用的货币。
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匿名性和便捷性,这些特性使得电子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充分就业等,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与稳定。
然而,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数字人民币的用途、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注意事项
关于数字人民币的用途、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注意事项第一,推出数字人民币的意义是什么?1)基于数字加密和区块链技术,数字人民币具有实现交易匿名、信息不可篡改等功能,能抵御金融欺诈和非法交易例如洗钱等行为发生,便于监管。
2)目前全球贸易主要以美元为主导,美国多次凭借美元霸权对其他国家滥用制裁,对于我国的主权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通过特定的结算方式减少中介机构介入,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以美元主导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的依赖。
当前目前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家央行已经推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数字货币,我国推出数字人民币不仅是顺应趋势,也是降低对美元依赖、确保国内金融安全的国家战略。
3)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形式已经在群众中大规模普及,使用实体货币的消费者和商户越来越少,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也是顺应社会趋势。
4)相对于硬币和纸钞,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成本低、携带更方便。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推出数字人民币是大势所趋,所以会持续受到政策的推动。
第二,为什么当前时点关注数字人民币?从消息来看,数字人民币即将进入全国推广普及阶段,下一个关键节点可能是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可能成为全国推进普及数字人民币的起点,所以在此节点之前,数字人民币的消息还将密集落地。
第三,数字人民币如何使用?数字人民币本身是货币,而存放数字人民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线上,比如手机钱包APP、支付宝等,这种属于软件钱包;另一种是在线下,比如数字人民币可视卡、NFC-SIM卡、银行卡、手表等等,这种属于硬件钱包。
在软件钱包的使用方面,体验者需要在数字人民币app上使用手机号注册账号,然后绑定银行卡进行数字人民币充值后即可使用。
在周末的消博会上,体验者就在给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后,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中的“扫一扫”功能顺利地拿到商品。
在硬件钱包的使用方面,体验者双方将具备数字人民币支付/接受模块的机具相触碰即可完成交易。
比如,在消费结账时,将数字人民币可视卡与安装了数字人民币交易模块的POS机“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态势、影响冲击及政策建议
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态势、影响冲击及政策建议作者:黄国平丁一李婉溶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21年第06期摘要: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不仅会改善我国数字金融和数字支付基础设施,也对我国货币形态、金融结构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和冲击。
首先,发行数字人民币可减缓其他形式货币(或金融)资产对现金的替代,加速M0向高阶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转化,冲击银行现金存款规模;其次,数字人民币可以提升基础支付体系、扩大金融普惠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金融脱媒和狭义银行效应,造成竞争失序并冲击现行竞争格局;最后,数字人民币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推动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但也会叠加和放大政策失误而产生危害。
而且,数字人民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多重风险与约束。
因此,需要完善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与运营技术路线的统筹协调,在推动数字人民币新业态发展的同时,提升数字人民币的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数字人民币各类运营风险。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金融结构;金融监管;支付结算;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21)06-0060-10一、问题的提出数字货币源自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和电子现金(E-Cash)系统[1]。
比特币开启了数字货币发轫之始,数字货币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
目前,数字货币概念、内涵和外延仍处于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阶段,不同实践和应用场景内数字货币的类型和用途也各不相同[3]-[5]。
从发行人的角度看,基于国家主权发行的货币为法定数字货币(Digital Fiat Currency, DFC)。
DFC通常由各国中央银行发行,也称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
数字人民币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摘要】数字人民币(DC/EP)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扩大的背景下,也不断揭开了新时期下的数字人民币时代大幕。
据调查统计,2022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囊括了广东、江苏、四川、山东济南、广西南宁等17个省级行政区全域或部分城市中,普及力度较大。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影响;对策一、引言随着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数字货币也成为各国政府及央行重点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数字人民币已经顺利实现了多个城市的试点,并彰显出其自身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不断构建数字人民币的合法框架,并促进其普及与国际化发展,还强化了技术研发力度。
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同样给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与核心业务(如存、贷、汇、支付等)产生了较为突出的影响,给银行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新时期下商业银行更要紧扣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步伐,做好数字化经营管理,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化发展。
二、数字人民币概述1.数字人民币概念界定与发展货币指购买商品、劳务或清偿债务时的一般等价物,其发展历程久远,从最早的实物货币,也早已逐渐演变成了新时代下的电子货币,实现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此历程中,商业银行也逐渐从以往的单一货币经营业务有明显的转变,开始研发出更多的金融商品,除了货币服务外,还有金融咨询服务,其经营活动范围和受众群体范围也不断扩大。
近年来,数字人民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货币内涵。
MV=PT 作为经济学基石之一,它准确描述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指数、全社会商品交换量间的关系。
而物价指数与币值互为倒数,用公式写为σ0=P*σ,p 为物价指数,σ为币值,σ0为一揽子商品的价值。
币值σ=k*T,则证实了货币的价值与人们使用频率间有着正相关的联系。
如今,所演变成的数字人民币(DC/EP)同样是法定的货币,其独特点在于是数字化形式,它由指定的运营机构进行运营管理,并能对当前流通的纸币起到一定替代作用(适应了目前“全民数字化支付”环境,将有效提高人们对法定货币的使用频率)。
数字人民币钱包与第三方支付差异化分析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使用率较高 ,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要点二
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有率下降
在监管政策收紧和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双重压力下,第三 方支付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
用户偏好分析
数字人民币钱包使用便捷性高
数字人民币钱包具有使用便捷、快速、安全等优势,受 到用户的青睐。
便捷性差异
数字人民币钱包更便捷
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支付和转账不需 要网络,同时可以避免因网络故障或信号 不佳导致的支付失败或延迟。而第三方支 付平台在无网络或信号不佳的情况下无法 使用。
VS
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非常方便,只需绑 定银行卡或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即可完成支 付,同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进行查询 和操作。
05
数字人民币钱包与第三方 支付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趋势
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技术创新
数字人民币钱包作为中国央行推出的新型支付工具,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包括 提升交易效率、提高安全性、开发新的支付场景等方面。
第三方支付的技术创新
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包括优 化支付流程、提高交易安全性、开发新的支付产品等方面。
政策监管趋势
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政策监管
数字人民币钱包作为官方推出的支付工具,其发展将受到相 关政策的监管和引导。央行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等因 素,对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合理监管,保障市场公平和稳定 。
第三方支付的政策监管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不断发展,政策监管也将加强。未来 ,政策将更加关注第三方支付的合规性、风险管理、反洗钱 等方面,以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三方支付用户黏性较强
简单了解数字人民币
简单了解数字⼈民币在近⼏年的消费习惯上,估计年纪轻⼀点的60岁以下⼈群已经没有使⽤⼈民币现⾦消费的习惯了吧?⽀付宝、微信已经成为绝⼤多数60岁以下⼈群的⽀付⽅式,也没有多少⼈习惯戴上厚厚的钱包去街上晃悠了,⼿机⼏乎可以替代娱乐和消费的⼀切了。
另外,谁还注意过2019年第五版⼈民币的样⼦变化了?这不,最新版的⼈民币的样⼦都没认清呢,现在央⾏的数字⼈民币⼜开始⾯市了。
数字⼈民币?跟⽀付宝、微信⼀样吗? 其实功能差不多, 但是实际⼜不⼀样。
数字⼈民币并不是⼀种新的货币,它属于央⾏管控的数字形式上的法定货币,其实就是电⼦版⼈民币,功能属性与纸币相同,可以被视为纸币的数字化形态。
⽬前已经透露出的数字⼈民币DC/EP测试内容主要集中在零售⽀付场景,覆盖了⽣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购物消费、政府服务等多个领域,条码⽀付、近场⽀付等多元⽀付⽅式并存,可以满⾜当前消费者对⽀付便捷、⾼效的需求。
数字⼈民币有四⼤功能:扫码⽀付、汇款、收付款、碰⼀碰。
扫码⽀付其实与微信⽀付和⽀付宝等常⽤⽀付平台类似。
除此之外,数字⼈民币还⽀持“碰⼀碰”⽀付,这令⼈们使⽤数字⼈民币时,不需要⽹络、不需要银⾏账号,只要两个⼿机都装有DC/EP数字钱包,就可以通过“碰⼀碰”实现转账功能,被称为收⽀双⽅“双离线⽀付”,该功能基于智能⼿机的NFC(近场通信)模块,以及银联的标签⽀付技术。
说⽩了,数字⼈民币⽀付和移动⽀付感受可能差不多,但有⼀点明显区别——移动⽀付使⽤时必须接⼊⽹络,数字⼈民币离开⽹络照样可以使⽤。
同时,收款⽅不得拒收数字⼈民币。
数字⼈民币与银⾏卡上的余额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数字⼈民币是货币、是钱,⽽银⾏卡上的余额是存款。
对于存款,银⾏会按照相关规定计付利息。
⽽数字⼈民币等同于现⾦,放在数字⼈民币钱包⾥⾯的数字⼈民币是不计付利息的。
数字⼈民币与微信⽀付、⽀付宝等⽀付⼯具有何区别? 中国⼈民银⾏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解释说,微信⽀付和⽀付宝是⾦融基础设施,是“钱包”;数字⼈民币是⽀付⼯具,是“钱包”的内容。
央行数字货币
导读:从1948年12月1日诞生起,人民币已经有72年历史。
不管人民币如何改版,其纸币的形态一直未曾变化。
但在今年,人民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升级——数字人民币即将与公众见面,目前各家银行内部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有的已经在内部员工中用于缴纳党费等支付场景。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为什么要发行数字人民币?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区别?如何替代现金?了解这些问题,对每个人都十分必要。
央行数字货币(DC/EP),正在内部测试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2020年4月16日,数位银行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字货币由央行牵头进行,各家银行内部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有的已经在内部员工中用于缴纳党费等支付场景。
DC/EP试点场景4月14日晚间,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开,消息称,央行数字货币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测试。
从网上流出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截图看,其显示的主要功能与银行电子账户日常支付与管理功能基本相似,如农行数字货币钱包首页中,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银行在一项名为“321工程”的项目中确定了数个试点数字货币的内部场景,经过前期的多次测试和准备工作,内部试点条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该行深圳等地内部App试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
该场景为中行内部应用场景,尚未开发专门的电子钱包App,而是内嵌到已有的App中,用户交易流程与目前已有的支付工具没有明显差异:用户绑定银行卡后,可使用银行卡充值DC/EP电子钱包,通过电子钱包完成支付。
据悉,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试点地区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
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去年12月,央行数字货币(DC/EP)试点计划分为两阶段:•2019年年底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2020年在深圳大范围推广。
数字人民币、比特币和Libra有区别吗?2021年数字人民币发展情况简析
数字人民币、比特币和Libra有区别吗?2021年数字人民币发展情况简析一、数字人民币概览1、定义数字人民币(DCEP,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是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
数字人民币属于法定货币,由央行中心化发行和管理,定位于M0,作为现钞的数字化形式,价值、功能属性都和现钞类似。
2、发行体系发行体系上,数字人民币采用“央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模式,即“二元体系”。
央行负责第一层的数字人民币制作发行,按照100%准备金兑换给第二层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则面向群众,负责数字人民币的转移和确权,并基于用户绑定的银行账户进行兑换,用户可在数字人民币钱包(母钱包)下开立一个或多个由商业银行运营的子钱包。
目前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运营机构有7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以及网商银行(支付宝)。
二、数字人民币发展进程1、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发展进程数字货币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研发阶段、试点阶段和发行阶段,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已经到了试点阶段。
2014-2019年为研发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2014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2016年1月确立了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2017年5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主要负责数字货币法律研究、区块链开发及芯片设计等相关工作;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重点扩充研发力量,相继在深圳、南京、苏州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和研究创新中心;2019年8月,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明确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步伐。
2020年研发工作基本完成,数字人民币顺利进入试点阶段:截止2020年底,数字人民币在全国落地试点场景超过6700个,覆盖了生活缴费、交通门票、购物餐饮、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在APP开启“推送子钱包”选项功能,陆续接入多家电商平台;截止2021年5月,数字人民币试点红包已经累计发放1.7亿元。
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货币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热议。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经过加密和数字签名的虚拟货币,在运作过程中不依赖于传统金融机构,这一特点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影响。
首先,数字货币的出现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破解货币垄断的可能性。
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离不开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存储进行垄断。
然而,数字货币的出现打破了中央银行的垄断地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交易,使得货币的发行权真正落入人们手中。
这无疑对传统金融体系构成了一种威胁,使得货币的发行权逐渐向普通人民转移。
其次,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在于其去中介化的特点。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协助人们进行货币交易和支付。
然而,数字货币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点对点的交易方式,无需中介的介入。
这意味着传统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着被取代的风险,因为数字货币在支付和交易过程中可以更快速、更便捷、更低成本。
这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此外,数字货币的出现也对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行离不开监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而数字货币则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匿名交易和难以追踪的特点。
这使得金融监管机构很难有效地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合规和反洗钱等规定对数字货币的适用也存在问题,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将迫使监管机构重新思考监管模式和手段,以适应数字货币时代的挑战。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的出现也带来了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往往笨重、繁琐,而数字货币则具备了去中心化、快速、安全等特点。
数字货币的技术应用和金融创新也催生了新一轮的创业潮和投资热潮,如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众多新兴行业和创新项目。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探析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探析王睿姝(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学院,吉林长春130028)[摘要]自2014年起,我国就把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开发提上了日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各种数字货币的出现,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于2020年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东奥场景内开展试点工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
DC/EP的使用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关键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关键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49;F82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10-15[文章编号]1671-6671(2021)01-0060-05[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项目(JZSJPT2020006)、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项目(JZS-JPT2020009)[作者简介]王睿姝(199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学院助教,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而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
在这一背景下,数字货币技术应运而生。
数字货币是依托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法来运作的一种加密货币。
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80%以上的主权国家都有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意图,我国更是早在2014年就将发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提上了日程,并且在2020年通过“4+1”的模式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东奥场景内展开试点工作。
一、数字货币的发展基础与历程(一)发展基础货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非纸币形态的货币。
在货币形成的初期,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纸币,而是贝壳、黄金等具备稀有属性的物品。
1816年金本位制形成。
第二阶段是1944年确立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货币开始和政府信用挂钩,货币成为政府信用的外在体现。
数字货币对传统银行业及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影响
数字货币对传统银行业及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影响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 徐策摘 要:从根本上来讲,通常我们所称的数字货币主要指的是以密码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进行研究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货币形。
与电子货币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尽管数字货币所采取的是电子化的方式进行交易,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和电子货币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它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性,这些性质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对于当前的支付系统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革命。
结合此背景,本文重点探究和分析数字货币对于传统银行业及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平台的主要影响和相应的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数字货币;传统银行业;微信 、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平台;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F822.1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10当前,微信、支付宝等相关的互联网支付平台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属于典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资金十分雄厚,有着良好的信誉背景,与传统的银行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和交流,依托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相对应的资金流和商品流,并完成相对应的支付结算交易,是一种相对较为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独立于商家和银行,以中转单位的形式提供对应的支付服务。
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并逐步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其对当前传统银行业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将带来至关重要且直接的影响,同时数字货币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替代纸币,同时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说也产生重大的变革。
1 数字货币对传统银行业的主要影响数字货币所涉及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它采取的是点对点的交易模式,对于传统银行业有着颠覆性的影响,此类影响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概括而言,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有利影响1.1.1 有效减少银行和客户间相关信息的不对称从根本上来讲,银行的最大风险主要体现在和客户间信息的不对称,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信用数据不够完整对称,对银行分析企业和个人信用水平的精准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
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货币逐渐崭露头角。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对传统的第三方支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变革。
一、数字货币的定义与特点数字货币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不依赖于传统的实物媒介,如纸币或硬币。
数字货币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匿名性、全球可用性和高度安全性等。
与此同时,数字货币还具备快速、低成本的交易特点,这使得其在支付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二、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1. 减少中间环节传统的第三方支付往往需要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进行资金结算,而数字货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消除了中间环节。
这样一来,数字货币可以直接实现点对点的支付,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支付效率。
2. 提供更多支付选择数字货币的出现丰富了支付方式的选择。
传统的第三方支付方式通常依赖于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而数字货币可以通过手机钱包等方式进行支付,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易。
此外,数字货币还可以实现跨境支付,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够方便地进行国际交易。
3. 增强支付安全性数字货币采用了加密技术,使得支付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传统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往往需要用户提供银行账号或信用卡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而数字货币则通过匿名性和密码学技术,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降低了支付风险。
三、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挑战1. 法律法规的监管数字货币的发展面临着法律法规的监管问题。
由于其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数字货币的使用也容易被用于非法活动,如洗钱和恐怖主义资助等。
因此,各国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以确保其合法合规的使用。
2. 技术安全性的保障数字货币的安全性是其发展的关键。
由于其基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的交易记录无法篡改,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仍然存在隐患。
黑客攻击和技术漏洞可能导致数字货币的被盗和交易信息泄露。
数字货币论文选题800字
数字货币论文选题800字摘要:当前无现金支付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全球各国也积极研发各自法定数字货币。
本文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比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特点,分析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经济;无现金支付;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趋势一、数字货币的分类数字货币又可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亦即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上仍是中央银行对公众发行的债务,属于数字货币的一种形式,法定数字货币应该是采用数字化货币形式、具有法定地位、国家主权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化货币。
私人数字货币没有中心机构发行的,具有匿名性的特征。
并不处于现有立法之下,所以不能被认可为钱,不具备货币价值。
真正使数字货币得以落地的是来自日本的学者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的设计思路。
2009年1月比特币系统软件的开源代码被公布,比特币正式诞生。
以比特币为起点,各种形式的私人数字货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有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7月,共有5709种数字货币出现。
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有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瑞波幣等。
许多的私人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对比特币的扩展和变形。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20年对21家发达国家央行和45家发展中国家央行进行的调查显示,有意向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央行正在逐年增加,有近80%正在筹备或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有40%已经进入测试阶段,10%进入试验阶段。
二、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现状2020年是全球央行数字货币迅速发展的一年,今年2月,2020年2月,瑞典央行宣布在全球率先开始其央行数字货币电子克朗测试;今年4月,韩国央行宣布,在2020年12月底进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设计、技术审查、业务流程分析和咨询等准备;今年7月,立陶宛发行名为LBCoin的数字货币,其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在支付领域,依托支付宝,微信提供的电子支付手段,大大减少了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提供了便利的支付的体验,让更多的人不再使用现金进行支付,中国货币的电子化也促使央行加快了数字货币的研发。
2022年数字人民币深度研究 探讨数字人民币对未来支付体系的影响
2022年数字人民币深度研究探讨数字人民币对未来支付体系的影响1、数字人民币的定义: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目前地区、场景覆盖推进顺利2017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稳妥推进,基本涵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
已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政务缴费等领域形成一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试点地区的用户、商户、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反响良好。
2、支付产业链演进:参与者众多,四方清算体系逐渐形成,利润分配模式清晰支付产业链的发展经历“两方模式”、“三方模式”之后,形成了清算机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消费者各司其职的四方清算体系。
96费改后,中国四方清算产业链利润分配清晰——按照商家手续费7:2:1分配给发卡方、收单方和清算机构。
1、数字人民币概览1.1、数字人民币的的定义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
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定货币特征数字人民币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基本功能,与实物人民币一样是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管理机制与实物人民币一致,但以数字形式实现价值转移;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对公众的负债数字人民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法偿性。
1.2、数字人民币的印刷步骤1:央行设定数字人民币发行面额并拟定主密码形成基本加密密码,央行主密码与数字1、5、10、20、50和100分别产生六个基本加密密码。
步骤2:由哈希算法生成系统随机数,哈希算法把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数据,该输出就是散列值。
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
通过 Hush算法,任意长度的消息可以被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数。
数字货币对未来日常生活消费的影响研究
数字货币对未来日常生活消费的影响研究摘要:“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数字人民币无疑未来将在更大范围内走进人们生活。
本研究以采访、问卷的形式搜集数据,了解消费者心理。
阐述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未来日常生活消费的影响,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在消费领域的推广应用,同时预测了数字货币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为消费者消费方式转变、消费行为优化、消费结构优化和日常消费品销售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央行数字货币;日常消费;消费体验2021年9月24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将进一步提高数字人民币可得性。
由此可见在不久的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将大规模应用于百姓日常生活消费。
央行数字货币以其便捷性、安全性等特点,给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方式、支付方式都将带来巨大改变,有助于提升消费体验。
国内目前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考察央行数字货币的经济影响也仅侧重于宏观层面,研究远远不足,尤其是在当前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已经步入场景应用快车道,央行数字货币开始逐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对于日常消费影响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1央行数字货币对未来日常生活消费的影响1.1 数字货币优化个人消费行为数字货币可以抑制违法消费。
与传统货币相比,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让数字货币的每一笔流向都可以追溯,这使得诈骗等违法行为可以通过货币流向被精确追查,有效地遏制了诸如诈骗、洗钱、骚扰等违法行为。
[1]数字货币还可以推进绿色消费,近年来,快递业、外卖业的发展造成了巨量的林业资源消耗,仅包装用的胶带总长度就可以绕赤道425圈。
由于绿色消费行为统计成本过高,国家无法根据绿色消费行为的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而禁止赠送塑料袋的政策,因为塑料袋售价低廉,难以有效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而数字货币可以低成本且给高效地对绿色消费数据进行统计,政府能根据数据有针对性地推行奖惩政策,例如通过消费记录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程度进行评分,评分高的消费者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绿色消费福利,以此来引导促进消费者们绿色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即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为将来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做准备。
近五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中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均走在世界前列。
自2019年6月美国互联网社交巨头Facebook披露稳定币Libra(中文称“天秤币”)白皮书后,为应对境外稳定币的潜在影响和冲击,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计划开始提速,已初步选定深圳和苏州作为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城市。
央行数字货币的内涵与特征
根据央行领导人及数字货币研究机构负责人的公开言论可知:
其一,未来,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总体框架是: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中央银行负责数字货币的发行与验证监测,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申请到数字货币后,直接面向社会,负责提供数字货币流通服务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服务。
在技术架构上,央行数字货币体系希望复用传统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合作,将中央银行置于后端,前端的服务则交由金融机构提供,即二元体系思路。
其二,数字货币应保证商业银行的既有利益,不应构成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竞争。
其三,数字货币应以提升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为重要目标。
其四,数字货币的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实现可控匿名,只对央行披露交易数据。
其五,在松耦合账户体系下,可要求代理投放机构每日将交易数据异步传输至央行,在支付时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
其六,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应同时支持在线与离线并行的方式。
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从央行领导人的公开阐述可知,虽然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要保证商业银行的现有地位,但是否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各类业务产生冲击?是否需要维护和保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现有机制与现有商业利益?是否可以保证第三方支付机构基于网络支付而开拓的各种其他业务的商业利益?这一切似乎尚未在央行领导考虑之内。
数字货币是否会争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奶酪”,或者在客观上无意中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负面影响,央行的态度最为重要。
现在央行尚未就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明确表态,尚待考察。
央行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三类业务未来或受央行数字货币影响,一是央行许可的支付业务;二是基于支付平台流量优势而衍生的业务,例如,接入货币基金等金融产品的销售端口;三是依托支付数据信息衍生的征信和风控相关业务,例如,当前与支付宝存在紧密业务关联的芝麻信用评分等。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基础和衍生业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多以网络支付服务为基础,获取天量客户流量与资金,并根据前述两类业务衍生出其他一些重要业务。
简言之,诸如余额宝和财付通均依托母公司的移动网络支付业务,一方面成功销售巨额理财产品,另一方面据此又增强了用户黏性。
实力雄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以用户支付的大数据撬动征信和风控业务,拓展现金贷等小额信贷产品,诸如借呗、花呗;发展第三方征信,以个人信用状况分析为商业机构和用户提供风险识别服务。
比如,酒店给较高芝麻信用评分的入住客户以免押金服务;共享单车给较高芝麻信用评分的客户以免押金服务,等等。
央行虽然在2015年初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试点工作。
这一举动被视为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向商业性机构开闸的信号。
自此,一些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公司开始涉足征信领域,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产品,如“阿里系”芝麻信用、腾讯的征信。
但在之后的两年,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没有下发。
2018年2月22日,央行批准百行征信设立个人征信机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百行征信的数据源并不包括头部机构的数据。
未来几年,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等公司不大可能获批互联网个人征信牌照,此类公司在征信业务的开展方面难免受到较大限制。
但是,在不触及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其仍然可能从事一些与征信有一定关联性的业务(如前述免押金入住酒店服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将面临很大困境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负责人曾指出:“加强客户行为分析,是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重要考量。
宏观上,数字货币可以做大数据分析,但微观上不可侵犯合法用户的隐私。
”如果未来用户基于数字货币产生的数据仅提供给央行一家(保证“可控匿名”),第三方机构上述业务的拓展必然面临很大困境。
根据目前发布的信息,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在客户端支持芯片卡刷卡和手机近场通信方式(NFC)。
可以预知的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便利性很高。
更为重要的是,央行数字货币享有央行信用背书,有更高的信用。
若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完全独立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且未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放接口,那么,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功能将来很可能被代替。
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及时参与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中,有实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应争取与数字货币发行机制中的诸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类似地位的商业银行合作。
思考:谨慎确立“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在金融监管者视野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是类似于正规金融之外的“编外金融”。
央行数字货币被广泛应用于支付体系后,如果采用免费支付策略,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巨大冲击:一方面,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缺乏竞争性,用户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难以盈利,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大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倒闭的情形。
因此,央行的数字货币体系下,央行自身是否介入支付系统?央行搭建的支付渠道是否直接面向C端用户?此支付系统是否收费?收费标准是什么?是否参考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标准?未来央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具体采用何种合作模式?央行数字货币在多大规模上推广使用?以上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类业务带来不同影响,值得第三方支付机构深入了解、分析和应对。
第三方支付巨头可积极建言建策,或发挥自身影响力,积极正确引导数字货币及与之相关的支付的市场化走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核心命题;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该报告的基本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得到了详细落实,这一条例由国务院制定,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参考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政府工作报告的主旨以及新近实施的行政法规精神,央行在推出数字货币时,应谨慎确立“政府与市场”的各自边界,在第三方支付与数字货币问题上,明确“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笔者以为,央行固守数字货币发行,搭建支付系统后,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支付的商用化(零售端)交给商业机构(银行与支付机构)运营,防止各自角色错位,避免政府与民(商业机构)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