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合集下载

热力学复习题

热力学复习题

欢迎共阅《工程热力学》复习题汇总一填空题1.热力系统:忽略家用电热水器的表面散热,取正在加热不在使用的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分装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下一块,问此过程为,理由为。

7.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稳流开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开口系统工质跟外界交换的技术功包括,可逆过程技术功的计算式为:;8 闭口容器内的气体从热源吸收了100kJ的热量,并对外膨胀作功消耗了40kJ,其中克服摩擦功5kJ,假设摩擦产生的耗散热全部用于增加工质的热力学能,根据闭口系统能量守恒方程式,系统热力学能增加量为。

工临界流速临界声速。

14.活塞式压缩机中,因的存在,使产气量降低,但理论上对单位质量气体耗功影响。

15.活塞式内燃机有三个循环特征性能参数,分别为。

16.活塞式内燃机循环过程与燃气轮机循环过程的主要区别可概括为。

17.刚性绝热气缸-活塞系统,B侧设有电热丝,判断下列4种情况分别是什么热A 0.06 MPaB 0.04MPaC 0.14 Mpa3.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吸入3100kJ的热量,同时内能增加了150kJ,该过程是():A 膨胀过程,B 压缩过程C定容过程4.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吸入100kJ的热量,对外输出100kJ的功,此过程是()。

A压缩过程 B 绝热过程 C 定温过程5.一绝热刚体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左边盛有高压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10.理想气体经某可逆过程后,其Δu和Δh的变化量为0,此过程为();若Δs=0,则此过程为();如w t=0,过程为();若w=0,过程为()。

A定容过程,B定压过程,C定温过程,D绝热过程11.某理想气体经历了一个内能不变的热力过程,则该过程中工质的焓变()A 大于零,B 等于零C小于零12. 单位千克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的技术功等于A-Δh B Δu C Δh D -Δu13.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7.有位发明家声称他设计了一种机器,当这台机器完成一个循环时,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1000kJ的热,并输出1200kJ的功,这台热机()。

工程热力学研究生考试基本分析题

工程热力学研究生考试基本分析题

第一章1,状态参数① 压力p ,温度T 和体积V —— 基本状态参数(强度量) ② 热力学能(内能)U ,焓H 和熵S —— 广延量状态参数 2,准平衡过程是无限接近平衡的过程1, 简述热力学状态参数的概念,并列举出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和过程参数。

2, 什么是湿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 水蒸气性质的“一点二线三个区域五个状态”指的是什么?它是否具有普遍意义?4,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为什么不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5, 蒸汽动力循环再热的目的是什么?画T-S 图加以说明6, 什么是卡诺循环(在T-S 图上画出并用文字说明)?如何求其热效率?7, 焓的定义是为H=8, 对于入口形状为亚声速的气流,应选用__________形状的扩压管9,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分别写出其中其数学表达式各两个。

10,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联系和区别。

11, 下列计算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p h c T ∆=∆ q dh vdp δ=-q u w =∆+ q u w δδδ=+q u pdv δδ=+ ()q du d pv δ=+()q dh d pv δ=- 12, 什么是滞止温度?13, 什么是熵增原理,它有何意义?14, 什么是压气机容积效率?15, 平衡状态和均匀状态有何异同?16, 状态参数和过程量有何不同?常用的状态参数中哪些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哪些又是不可以直接测量的?17, 燃气在轮机动力循环中,一般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热效率?(至少描述其中三个措施)18, 汽油机的热效率为什么一般比柴油机低?19, 试写出技术功的表达式,说明技术功与膨胀功、流动功及轴功的关系20, 什么叫定熵滞止参数?在定熵流动过程中,管道各截面上的滞止参数是否都相同?21, 实际工质绝热节流前后状态参数如何变化?22, 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其温度、压力、热力学能、焓、熵如何变化?23, 画出朗肯循环的T-S 图,并通过图说明蒸汽初、终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24, 在给定的定熵流动过程中,流动截面中每个截面的滞止参数是否都相等?为什么?25, 什么是活塞式压气机的定温效率?26, 蒸汽动力循环采用再热的目的是什么?画T-S 图加以说明 27, 冬季若室内温度保持在20℃,室外温度为 -10℃,用热泵供暖其性能系数理论上最大可达多少?28, 什么是热力系统?29, 膨胀功和技术功的不同之处是什么?30, 焓的定义?焓代表的物理意义?31, 比较任意多热源间可逆循环与卡诺循环的特点及经济性(以两者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为准)?32, 叙述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33, 写出水工质气化潜热的定义。

空气压缩循环冷风原理

空气压缩循环冷风原理

空气压缩循环冷风原理冷风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来提供冷却效果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的特性,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热量,并通过冷却装置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空气压缩循环冷风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工作原理空气压缩循环冷风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组件。

其工作过程如下:1. 压缩机工作: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抽入,然后通过提高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来增加气体的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会使气体温度升高。

2. 冷凝器冷却: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需要散发出去,这一步通过冷凝器来实现。

冷凝器中通过外界的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来吸收热量,使得气体温度降低。

3. 膨胀阀调节:经过冷凝器的冷却后的气体进入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将气体的压力降低,使得气体能够进入蒸发器。

4. 蒸发器降温:在蒸发器中,低压低温的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气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这样,通过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就可以用于降低环境温度。

二、应用领域空气压缩循环冷风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家用空调:家用空调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空气压缩循环冷风原理,空调可以将室内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来降低室内的温度,从而提供舒适的环境。

2. 工业领域:空气压缩循环冷风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例如,厂房内的空调系统、冷冻设备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原理来实现冷却效果。

3. 制冷设备:一些制冷设备,如冰箱、冷冻柜等,也采用了空气压缩循环冷风原理。

通过这种原理,制冷设备可以将热量从内部排出,从而实现对物品的冷却和保鲜。

4. 汽车空调:汽车空调系统也采用了空气压缩循环冷风技术。

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组件,汽车空调可以将车内的热量排出,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

三、优势与局限空气压缩循环冷风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它是一种环保的冷却方式,不需要使用化学制剂或其他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其次,空气压缩循环冷风技术具有较高的能效,能够在降温的同时节约能源。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以空气为工质,其循环的装置简图见图6-21,循环的图和图如图6-22所示。

从冷库出来的空气状态为1,其温度(为冷库温度)压力为,接着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升温升压到、,再进入冷却器进行定压放热,温度下降到(=),然后进入膨胀机实现膨胀,使压力下降到,温度进一步下降到最后进(),入冷库进行定压吸热过程完成循环。

循环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称作增压比,用表示。

进行循环分析时,为突出主要问题,假定所有的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在压缩机内的压缩过程及膨胀机内的膨胀过程均为可逆绝热过程并且空气可作为比热容取定值的理想气体。

压缩空气理想制冷循环的构成与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一样仅是方向相反?是的,在热力学分析上,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可以视为布雷敦逆循环。

参看图6-22,循环中工质从低温热源(冷库)吸热量亦即循环中工质的制冷量:排向高温热源的热量为压气机消耗的功为膨胀气缸中回收的功为所以,循环消耗的净功是因此,循环的制冷系数为考虑到1-2,3-4都是可逆绝热过程,因而有将之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6-20)上式表明,循环增压比越小,制冷系数越大。

但增压比越小,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也越小。

当由(/)下降到(/)时制冷量也由面积1-4-4’-1’-1下降为面积1-9-9’-1’-1。

所以,不能太小。

在相同的低温热源(冷库)和高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为与式(6-20)比较,因为,所以,这里再次看到相同温度两热源(和)之间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量为 (6-21)式中,是循环工质的质流量。

可见制冷量取决于温差和质流量。

工程热力学课件11 制冷循环

工程热力学课件11 制冷循环

理想气体
p 2‘
T
2‘
绝热膨胀,温度降低
1 6 1 2 4 3 v 2 s
5
T
转回温度曲线
实际气体
TH
冷效应区
N
热效应区
TL p pN
p
经济性指标最高的逆向循环是同温限 间的逆向卡诺循环。通常制冷循环以环境 为高温热源(T1=T0),因此在以T0为高 温热源、Tc为低温热源间的逆向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
膨 胀 阀
压缩机
w
4
q2
1
蒸发器
1-2: 2-3: 3-4: 4-1: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定压放热过程 制冷剂在膨胀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定压定温气化过程
4 1 3 2
q2 wnet
单位质量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量:
T
2
q1= h2-h3
单位质量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量:
1 h
过冷度愈大,制冷系数增加愈多。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 器的温度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过冷度一般很小。多数制冷
装置专设一回热器,使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回热器 进一步冷却,增大过冷度。回热器的冷却介质通常为离开蒸发 器的低温低压蒸气。
3 4 1
2
热泵供热原理
在所有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热从冷藏室取 出并传给较高温度的环境。因此,实现制冷循环的 结果不仅使放出热量的物体被冷却,而且使吸收热 量的物体被加热。根据这个原理,可利用逆循环实 现将热从低温冷源向高源热源的输送。这种目的在 于输送热量给被加热对象(如室内供暖)的装置称为 热泵。向高温热源输送的热量qH,等于取自低温冷 源(如大气环境)的热量qL与实现逆循环从外界输入 功量wnet 之和,即qH=qL+wnet 。热泵就其实质来看, 和制冷装置完全一样,只是两者工作的温度范围不 同。制冷装置工作的上限温度为大气环境温度,其 目的系从冷藏室吸热,以保持冷藏室低温(下限温度) 恒冷;热泵工作的下限温度为大气环境温度,其目 的是向暖室放热,以保持暖室温度(上限温度)恒暖。

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

目录一、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1)二、压缩式制冷 (3)三.吸收式制冷 (5)四、其他制冷方式 (6)1、蒸汽喷射制冷 (6)2、空气压缩制冷 (7)3、声能(热声效应)制冷技术 (8)4、热管式制冷技术 (10)5、磁制冷技术 (10)6、吸附式制冷 (11)7、热电制冷 (12)浅谈制冷循环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制冷循环,电冰箱、空调、汽车等,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对制冷循环的研究与改进,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降耗。

一、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与动力装置相反,制冷循环装置是通过外界对系统提供能量,使制冷工质将热量从低温物体(如冷库等)移向高温物体(如大气环境)的循环过程,从而将物体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此低温。

制冷循环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组成。

就是利用有限的制冷剂在封闭的制冷系统中,反复地将制冷剂压缩、冷凝、膨胀、蒸发,不断的在蒸发器处吸热汽化,进行制冷降温。

逆卡诺循环是理想制冷循环,它的工作过程如下:绝热压缩过程1'—2',制冷剂的温度由T0'升至Tk',外界输入功w ;等温冷凝过程2'—3',制冷剂在等温Tk'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qk';绝热膨胀过程3'—4',制冷剂的温度由Tk‘降至T0’,膨胀机输出功we ;等温蒸发过程4'—1',制冷剂在等温T0'吸收低温热源中的热量q0'制冷循环的重要参数是制冷系数, 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能量,也称制冷性能系数,用符号COP 表示,它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0/(0))(0/()(0/q0'''''''c T Tk T S S T Tk S S T W b a b a c -=---==ε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小。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判断题和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判断题和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判断题和简答题校内本科班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判断题和简答题部分)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5 题,4 分每题)1、热力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和外界无任何作用发生,此时系统的状态是稳定均匀的。

答:错误。

因为均匀是相对于平衡状态下单相物系而言的。

详见P162、理想气体的分子是没有大小和质量的,且其相互间的碰撞是弹性的。

答:错误。

理想气体是些弹性的、不具体积的质点,存在质量。

3、从微观上讲,只要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分子自身体积可以忽略,则这种气体就可以视为理想气体。

高空大气层内气体十分稀薄,满足上述要求,故可以视为理想气体,可用经典热力学知识处理有关问题。

答:正确。

详见P61-P624、理想气体发生的任意可逆热力过程都能够用“n pv=常数”来描述其过程特点。

答:错误。

只有当n pv中的n为常数时才可以用来描述。

正确。

当考察的过程时微元过程时。

容要大于临界状态下的相应值。

正确。

对于处在液相的水,其压力、温度和比容都小于其临界状态下的相应值。

10、对于任一现成喷管,无论其形式如何,只要气体在喷管内部等熵流动,其流量都将随着背压的降低而增大,直至无穷大。

答:错误。

当背压下降至临界压力P时,流量达cr最大。

若背压再下降,则流量保持不变。

11、如果气体能够在活塞式压气机的气缸内实现定温压缩,则没必要采用分级压缩了。

答:错误。

分级压缩主要是为了减小余隙容积对产气量的影响;可以通过中间冷却的方式实现降温。

所以仍需要分级压缩。

详见P27412、气体压缩时采用分级压缩后对压缩气体的生产量没有影响。

答:错误。

因为分级压缩可以提高容积效率,即可以提高压缩气体的生产量。

13、压缩蒸汽制冷循环中,由于制冷剂流过节流阀后其焓和熵都会增大,所以会使制冷系数和制冷能力下降,因此最好用膨胀机代替之。

答:错误。

制冷剂流过节流阀后其焓保持不变。

不应用膨胀机压缩,目的是简化装置和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详见P35414、根据对应态原理,两个对比态参数对应相等的物质就是热力学相似物质。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一章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制冷循环1、家用冰箱的使用说明书上指出,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处,并距墙壁适当距离,以及不要把冰箱温度设置过低,为什么?答:为了维持冰箱的低温,需要将热量不断地传输到高温热源(环境大气),如果冰箱传输到环境大气中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使高温热源温度升高,从而使制冷系数降低,所以为了维持较低的稳定的高温热源温度,应将冰箱放置在通风处,并距墙壁适当距离。

在一定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愈低,制冷系数愈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要把冷库的温度定的超乎需要的低。

2、为什么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采用逆向卡诺循环?答:由于空气定温加热与定温放热不易实现,故不能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

在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用两个定压过程来代替逆向卡诺循环的两个定温过程。

3、压缩蒸气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就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为什么?答: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能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

工质在节流阀中的过程就是不可逆绝热过程,不可逆绝热节流熵增大,所以不但减少了制冷量也损失了可逆绝热膨胀可以带来的功量。

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在膨胀过程中,因为工质的干度很小,所以能得到的膨胀功也极小。

而增加一台膨胀机,既增加了系统的投资,又降低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装置的简化及运行的可靠性等实际原因采用节流阀作绝热节流。

4、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循环压缩比、循环制冷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142314-----o o net k o q q h h w q q h h h h ε===(a) (b)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状态参数图空气视为理想气体,且比热容为定值,则:()()142314T T T T T T ε-=--- 循环压缩比为:21p p π=过程1-2与3-4都就是定熵过程,因而有:1322114k k T T P T P T -⎛⎫== ⎪⎝⎭ 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111k k επ-=- 由此式可知,制冷系数与增压比有关。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制冷循环(圣才出品)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制冷循环(圣才出品)

第11章制冷循环一、选择题1.在T-s图上,任意一个制冷循环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A.吸热大于放热B.吸热等于放热C.吸热小于放热D.吸热与放热关系不定【答案】C【解析】依据公式:,吸热小于放热。

2.某制冷剂的制冷系数等于4,则该制冷剂作为热泵用时,其制热系数等于()。

[湖南大学2007研]A.6B.5C.4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制冷系数,所以作为热泵时,制热系数,所以选B。

二、判断题1.判断题:蒸汽压缩制冷循环采用比热小的工质作制冷剂可以降低节流损失。

()[同济大学2005研]【答案】对2.在相同工况下,供暖系数一定大于制冷系数。

()[天津大学2004研]【答案】对3.若热源与冷源的温差愈大,则循环热效率愈大,且制冷系数也愈大。

()[东南大学2002研]【答案】错【解析】因为如果温差越大,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则制冷系数越小4.压缩空气制冷装置循环的制冷系数ξ越大,其制冷量越小。

()[湖南大学2007研]【答案】错【解析】制冷系数,一般越大,吸热量越大,制冷量大。

三、名词解释制冷量。

[东南大学2004年考研试题]答:制冷量是指在1个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四、简答题1.试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的机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2006研]解:机理如图11-1所示。

图11-1空调制冷、制热均利用热机的逆卡诺循环,外界对热机作功,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

制冷时,室内作为高温热源,热量被吸走,降温,达到制冷目的;制热时,室内作为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升温,达到制热目的。

2.试画出蒸气压缩式热泵下的T-s图,并用各状态点的焓表示出其制热系数。

[天津大学2005研]解:蒸气压缩式热泵下的T-s图如图11-2图所示:图11-2制热系数为:。

3.实际空气制冷循环不可逆损失主要来自哪里?如何减少?[同济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解:(1)空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常温下将较高压力下的空气进行绝热膨胀将获得低温低压的空气这一原理获得所需的低温,其工作原理图如11-3所示,p-V、T-S图如图11-4所示。

工程热力学第10章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10章答案

第10章 制冷循环第10章 制冷循环10-1 在商业上还用“冷吨”表示制冷量的大小,1“冷吨”表示1吨0℃的水在24小时冷冻到0℃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证明1冷吨=3.86kJ/s 。

已知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融化热为333.4kJ/kg 。

解:1冷吨=333.4 kJ/kg ×1吨/24小时=333.4×1000/(24×3600) kJ/s=3.86kJ/s压气机入口T 1= 263.15K 压气机出口 K T T kk 773.416515.2634.114.1112=×==−−π冷却器出口T 3=293.15K 膨胀机出口 K T T kk 069.185515.2934.114.1134===−−π制冷量 ()()kg kJ T T c q p c /393.78069.18515.263004.141=−×=−= 制冷系数第10章 制冷循环()()()()71.1069.18515.26315.293773.416069.18515.263413241=−−−−=−−−−==T T T T T T w q net c ε10-4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压气机和膨胀机的绝热效率均为0.85。

若放热过程的终温为20℃,吸热过程的终温为0℃,增压比π=3,空气可视为定比热容的理想气体,c p =1.004kJ/(kg·K ),k =1.4。

求:(1)画出此制冷循环的T-s 图;(2)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平均放热温度和制冷系数。

433'4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 ()K T T T T s q T cc 887.248986.22515.273ln 986.22515.273ln 414114=−=−=∆=′′′ 循环的平均放热温度 ()K T T T T s q T 965.33915.293638.391ln 15.293638.391ln32322300=−=−=∆=′′′第10章 制冷循环循环的制冷系数921.0)896.22515.293()15.273638.391(986.22515.273)()(/431/2/41=−−−−=−−−−=T T T T T T ε10-5 某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用氨作制冷剂。

第七章 压缩、膨胀、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第七章 压缩、膨胀、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7.1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2015-5-5
7.1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例 7-1现有1kmol的空气,其压力为0.1013MPa,温 度为27℃,如果压缩至0.5 MPa,求下列情况下压缩 空气终态的温度、压缩机消耗的轴功与压缩使气体放 出的热量(近似按可逆压缩过程计算)。
(1)等温压缩;
(2)绝热压缩; (3)多变压缩n=1.25;

2015-5-5
7.1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1.气体压缩-就压缩型式而言 压缩过程—将体积从 V2 压缩到V1,有如下三种途径:

(1) 一次等外压压缩
在外压为P1下,一次从V2压缩
到V1 ,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为:
W压缩 p ( ) 1 V 1 V2
2015-5-5

(2) 多次等外压压缩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压气机:
压缩机,鼓风机等。
虽然机构和工作原理不尽相同,但从热力学观点来看,气体 状态变化过程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消耗电能或机械能使气体 压缩生压的过程。 从热力学的角度又可分为:
2015-5-5
等温、绝热、多变三种过程。
7.1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在正常工况下都可视为稳流过程。因此压缩过程的 理论轴功可用稳流体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来描述(一般 忽略动能和势能):
k 1 k p2 k Ws ( r ) RT1 1 (7 5) k 1 p1

k 1 k k p2 (7 6) Ws ( r ) pV 1 1 1 p1 k 1
p2 p1 p3 或 p2 p3 p1 p2
如采用m级压缩,各级压力分别为p1,p2, p3, ……,pm,pm+1,每级中间冷却器都将气体冷却到 初始温度,则使压缩机消耗的总功最小的各中间压力 满足: 2015-5-5

湖南大学 工程热力学 第十二章 制冷循环

湖南大学 工程热力学 第十二章 制冷循环
第十二章 制 冷 循 环
Refrigeration cycle
12-1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一、空气压缩式致冷工作原理
冷却器 a 膨胀机 换热器 c d 冷室 b 压缩机
二、制冷循环
1-2 压缩机内定熵压缩
p
3
2
2-3 冷却器中定压放热
3-4 膨胀机中定熵膨胀
4 P-v 图
T
冷却器 3 膨胀机 2 压缩机
冷却水 蒸发器
减 压 阀
Q1 溶液泵 吸收器
相 当 于 压 缩 机
Q2 空调用冷冻水 冷却水
吸收式制冷两个循环
制冷剂循环: 高压制冷 剂(氨) 冷凝放热 冷凝器 膨胀阀
节流
蒸发器 溶液循环:
吸热气化
低压制冷剂
加压
低压制冷剂 吸收器 溶液泵 发生器

吸收式制冷机所用溶液:
氨水溶液 +1~-45 ℃ 工艺生产中
五、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仅是冷源、热源的温度的函数, 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但是,在实际的制冷装置中,压缩 机的所需功率,蒸发器,冷凝器的尺寸及材料等都与制冷 剂的性质有关
制冷剂应满足的要求:
1.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沸点)要低,一般 低于 10o C
2. 蒸发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不应过低,以稍高于大 气压力最为适宜。以免空气漏入系统;冷凝温度所对 应的饱和压力不宜过高,以降低对设备耐压和密封的 要求 3. 在工作温度(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范围内,汽 化潜热值要大,这样可使单位质量制冷剂具有较大的 制冷能力。 4. 液化比热要小。
下,保持其压力大于该温下的饱和压力,转变为液体的.即液
例题 一热泵功率为10kw,从温度为 -13 C的周

热力学复习题

热力学复习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汇总一填空题1.热力系统:忽略家用电热水器的表面散热,取正在加热不在使用的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系统,研究对象加入,构成孤立系统。

2.热力系统:盛满热水的真空保温杯是系统,内燃机在汽缸进气或排气阀门打开时,是系统。

3.过程判断:热力系统与外界在绝热但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在无限小压差下缓慢的做功过程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4.过程判断:热量从温度为100℃的热源通过薄容器壁缓慢地传递给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冰水混合物,此过程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理由5.通过搅拌器作功使水保持等温的汽化过程,此过程为,理由为。

6.有一刚性容器,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有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若真空部分装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下一块,问此过程为,理由为。

7.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稳流开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开口系统工质跟外界交换的技术功包括,可逆过程技术功的计算式为:;8 闭口容器内的气体从热源吸收了100kJ的热量,并对外膨胀作功消耗了40kJ,其中克服摩擦功5kJ,假设摩擦产生的耗散热全部用于增加工质的热力学能,根据闭口系统能量守恒方程式,系统热力学能增加量为。

9.理想气体是,工程上常用的空气、燃气和烟气理想气体,水蒸气理想气体。

10.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其c p-c v定值,c p/c v定值,c p/c v随变化,其中c p-c v的含义是;工程上常用的空气、燃气理想气体,水蒸气理想气体。

11.过冷水的定压汽化过程在p-v图上可表示出五种状态,分别为:。

12.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离可用压缩因子Z表示,理想气体的Z等于,实际气体的Z随压力的增高,呈现的变化。

13.气体在管道内绝热流动,其滞止状态是指,此时的焓h= ;临界压力与有关,0工临界流速临界声速。

14.活塞式压缩机中,因的存在,使产气量降低,但理论上对单位质量气体耗功影响。

工程热力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程热力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程热力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哈尔滨工程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热力学中常用气态工质就是理想气体。

()参考答案:错2.焦耳首先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参考答案:错3.发电厂循环普遍采用的是蒸汽动力循环。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交换。

参考答案:热量2.下面所列参数,哪个不是状态参数()。

参考答案:表压力;摄氏温度3.制热系数可以()。

参考答案:大于14.制冷系数可以是()。

参考答案:小于1;大于3;等于1;大于15.不可逆损失来源于()。

参考答案:任何耗散效应;运动摩擦;不等温传热6.绝热闭口系统就是孤立系统。

()参考答案:错7.平衡状态是指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热力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参考答案:对8.已知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状态。

()参考答案:错9.真空度是状态参数。

()参考答案:错10.正向循环的循环净功为正,表现为对外界做功。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不适用于广义功存在的情况。

()参考答案:错2.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参考答案:错3.某工质在过程中热力学能增加15kJ,对外做功15kJ,则此过程中工质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30kJ,热量传递方向表现为吸热。

()参考答案:对4.热力循环的净热量等于净功量,所以循环的热效率为1。

()参考答案:错5.下列属于状态参数的有()。

参考答案:推动功6.下列属于状态参数的有()。

参考答案:热力学能7.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证明的定律。

()参考答案:错8.简单可压缩系统中,热力学能可以表达为任意两个相对独立状态参数的函数。

()参考答案:对9.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不适用于不可逆过程。

()参考答案:错10.稳定流动开口系统的系统总能不变。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工质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之间的可逆与不可逆过程,则工质熵的变化是一样的()参考答案:对2.理想气体在绝热容器中作自由膨胀,则气体的温度与压力的表达式是。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判断题和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判断题和简答题

校内本科班工程热力学复习题答案整理(判断题和简答题部分)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5 题,4 分每题)1、热力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和外界无任何作用发生,此时系统的状态是稳定均匀的。

答:错误。

因为均匀是相对于平衡状态下单相物系而言的。

详见P162、理想气体的分子是没有大小和质量的,且其相互间的碰撞是弹性的。

答:错误。

理想气体是些弹性的、不具体积的质点,存在质量。

3、从微观上讲,只要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分子自身体积可以忽略,则这种气体就可以视为理想气体。

高空大气层内气体十分稀薄,满足上述要求,故可以视为理想气体,可用经典热力学知识处理有关问题。

答:正确。

详见P61-P624、理想气体发生的任意可逆热力过程都能够用“npv=常数”来描述其过程特点。

答:错误。

只有当npv中的n为常数时才可以用来描述。

正确。

当考察的过程时微元过程时。

5、如果从同一初始状态到同一终态有可逆和不可逆两个过程,则可逆过程的熵变小于不可逆过程的熵变。

答:错误。

因为熵是状态函数,对于同一初始状态和同一终态的两个过程,其熵变相同。

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不可能有熵产为负的过程发生,所有自发过程都会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

答:正确。

所有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而不可逆过程会导致作功能力损失,使能量的品质降低。

7、水在定压汽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此过程中的吸热量等于其对外所做的膨胀功。

答:错误。

此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蒸汽分子内位能增加和对外所做的膨胀功。

详见P80 8、水蒸汽图表中参数的零点选定为三相状态下的液态水的参数。

答:正确。

详见P829、水处于三相状态时的压力、温度和比容都小于其临界状态下的相应值。

答:错误。

处在三相状态下的水由于存在着汽化潜热,则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热量更多,即比热容要大于临界状态下的相应值。

正确。

对于处在液相的水,其压力、温度和比容都小于其临界状态下的相应值。

10、对于任一现成喷管,无论其形式如何,只要气体在喷管内部等熵流动,其流量都将随着背压的降低而增大,直至无穷大。

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制冷原理

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制冷原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制冷原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制冷原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制冷原理一、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空气压缩机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为各种机械设备提供稳定的动力来源。

然而,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这些水分如果不被及时排出,将会对压缩机的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起设备故障。

空气压缩机冷干机应运而生,其主要作用就是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和干燥处理,保证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制冷技术在空气压缩机中的应用,解决了压缩空气中水分和热量的问题。

通过制冷系统,冷干机能够将压缩空气中的热量吸收,使其温度降低,再通过干燥剂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这样一来,空气压缩机排放的空气湿度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空气压缩机冷干机的作用和制冷技术在空气压缩机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读者对空气压缩机冷干机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空气压缩机冷干机的基本构成压缩机:压缩机是空气压缩机冷干机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低温低压空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

压缩机的选型和设计决定了冷干机的压缩效率和能耗,因此压缩机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冷干机的整体性能。

冷凝器:冷凝器是空气压缩机冷干机中的热交换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空气进行冷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从而实现空气的干燥。

冷凝器的设计和材料对冷干机的制冷效果和耐用性有重要影响。

空调系统制冷原理

空调系统制冷原理

空调系统制冷原理
空调系统的制冷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的循环过程。

它利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随后,该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变为高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高温高压液体通过毛细管或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液体制冷剂经过减压膨胀后,温度和压力均降低,变为低温低压的蒸发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制冷剂吸取了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

最后,低温低压的蒸发气体返回压缩机,再次进行压缩和循环。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使空调系统能够持续制冷。

通过这种循环制冷的过程,空调系统能够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同时,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起着传热媒介的作用,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来实现制冷效果。

这种制冷原理在空调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程热力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工程热力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七章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基本概念 绝热滞止过程:气体在绝热流动过程中,因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流速降
为零的过程;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过程方程、声速方程; 马赫数(Ma):气体流速与当地声速的比值;
Ma<1,亚声速流动,渐缩; Ma=1,声速流动,截面积最小; Ma>1,超声速流动,渐扩; 节流: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流经阀门、孔板的等设备,由于局部阻力,流 体压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节流,绝热节流是等焓、熵增、降压过程,温度 变化和实际过程有关; 焦耳—汤姆逊系数(μ):μ>0,节流后温度降低;μ=0,温度不变;μ<0, 节流后温度升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能: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具有的能量总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与其他能量相互转换的过程中,总体能量保持不变。 基本概念
实质是能力的机械装备。
第三章 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是弹性的,不具有体积,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的理
21. 蒸汽动力系统中的水泵进出口压力远大于燃气轮机压气机中的压力差,为什么燃气 轮机作功的大部分被压气机消耗,而蒸汽动力循环中水泵消耗的功可以忽略?
答:蒸汽动力循环中水泵压缩为液体,而燃气轮机中压气机压缩为气体,液体的压缩性比 气体差。 22. 能否在汽轮机中将全部蒸汽抽出来用于回热,这样可以取消凝汽器,从而提高效率? 答:不能,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并使其全部作功而不引起其他 变化。该过程不对外放热,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3. 压缩过程需要耗功,为什么内燃机在燃烧之前都要有一个压缩过程? 答:压缩过程能够提高工质的压力,提高了工质的平均吸热温度,从而提高热效率。 24. 利用人力打气筒为车胎打气时用湿布包裹气筒的下部,会发现打气时轻松了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以空气为工质,其循环的装置简图见图6-21,循环的
图和图如图6-22所示。

从冷库出来的空气状态为1,其温度(为冷库温度)压力为,接着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升温升压到、,再进入冷却器进行定压放热,温度下降到(=),然后进入膨胀机实现膨胀,使压力下降到,温度进一步下降到最后进(),入冷库进行定压吸热过程完成循环。

循环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之比称作增压比,用表示。

进行循环分析时,为突出主要问题,假定所有的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在压缩机内的压缩过程及膨胀机内的膨胀过程均为可逆绝热过程并且空气可作为比热容取定值的理想气体。

压缩空气理想制冷循环的构成与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一样仅是方向相反?是的,在热力学分析上,压缩空气制冷循环可以视为布雷敦逆循环。

参看图6-22,循环中工质从低温热源(冷库)吸热量亦即循环中工质的制冷量:
排向高温热源的热量为
压气机消耗的功为
膨胀气缸中回收的功为
所以,循环消耗的净功是
因此,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考虑到1-2,3-4都是可逆绝热过程,因而有
将之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
(6-20)
上式表明,循环增压比越小,制冷系数越大。

但增压比越小,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也越小。

当由(/)下降到(/)时制冷量也由面积1-4-4’-1’-1下降为面积1-9-9’-1’-1。

所以,不能太小。

在相同的低温热源(冷库)和高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与式(6-20)比较,因为,所以,这里再次看到相同温度两热源(和)之间卡诺逆循环的制冷系数最大。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量为 (6-21)
式中,是循环工质的质流量。

可见制冷量取决于温差和质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