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2)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eb15f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png)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的概述在教育领域,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二、评价维度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故需要确定一些评价维度。
其中,学业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三个重要的方面。
学业水平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程度,而学习习惯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三、学业水平的评价指标学业水平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维度,可以从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四、学习态度的评价指标学习态度是评价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学习的重要依据,可以从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主动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五、学习习惯的评价指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而定性评价则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的学习成果来进行。
七、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等方式来收集数据,然后运用统计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客观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八、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结果的反馈是评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可以将评价结果以学生成绩单、家长会等形式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也可以向教师提供评价结果,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九、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是指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教学等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47083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2.png)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包括教师和学生双向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
一、教师评价指标:1.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一致。
2.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点是否准确、完整、易于理解,是否与学生所学知识有衔接。
3.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有效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5.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育设备、教学用书等,是否能提高教学效果。
6.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结束后是否能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是否能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改进。
二、学生评价指标:1.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否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保持认真、积极的态度,是否愿意主动学习。
3.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保持积极的学习动力,是否能主动找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4.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是否能有效地运用学习方法。
6.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复习等。
三、其他评价指标:1.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是否舒适、整洁,是否有良好的课堂氛围。
2.教学设备:教室是否有合适的教学设备,如黑板、投影仪等。
3.学校管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措施是否得当,是否有有效的监督体系。
4.学生体验: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整体感受如何,是否能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5.教学成果:教学效果是否能体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f9760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c.png)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目标明确性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的传授与习得、学生的动力与参与程度、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等方面。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时,需要兼顾这些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评价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指标是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教师应该传授准确无误的知识点,并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通过课堂讲解、教材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内容。
四、学生能力的培养评价指标的第二个要素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设计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评价指标的第三个要素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述、示范、引导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
六、学生参与度与动力评价指标的第四个要素是学生的参与度与动力。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踊跃发言、是否参与讨论等都是评价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指标。
同时,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是评价指标的重要一环。
七、课堂氛围与管理评价指标的第五个要素是课堂氛围与管理。
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活跃地参与课堂活动。
管理课堂秩序也是评价指标的一部分。
八、学习成果的评估评价指标的第六个要素是学习成果的评估。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作业、考试成绩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答题的准确性等也是评价指标的一部分。
九、学生互动与合作评价指标的第七个要素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评价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十、学习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指标的第八个要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论
![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466efd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b.png)
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论一、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1.教学设计指标: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符合学科特点、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的评价。
2.教学过程指标:包括教学过程是否有条理、教师是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否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等方面的评价。
3.教学效果指标:包括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4.教学满意度指标: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对教师的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评价。
5.教学质量改进指标:包括教学改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等方面的评价。
二、教学质量评估的方法论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意见,包括教学设施、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问卷可以设计成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或主观题等形式,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2.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包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参与情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方面的数据。
观察记录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然后进行分析和评估。
3.学生成绩分析法: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教学效果。
可以比较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成绩,或者比较不同班级同一学科的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4.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学校和教室环境、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教学设备的运行状况等,评估教学质量。
可以观察教室的布局是否合理、设备是否完善、学生是否能够顺利使用等,从而评估教学的实际情况。
5.专家评估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专家可以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听取教学报告、查阅教材和教案等方式来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总而言之,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论是一个相互交融的过程,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和指标来评估教学质量,从而指导教学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用
![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c74e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4.png)
学生具备了科学规范的实验(实训)素养,培养了创新精神。
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训练习惯、训练方法,培养了创新精神。
持续改进(20)
重视课堂反馈
(5)
课堂建议(2)
经常征求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建议。
经常征求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建议。
经常征求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建议。
课堂评价(3)
组织了期中课堂评价。
组织了期中课堂评价。
组织了期中课堂评价。
调整课堂行为
(5)
优化内容(3)
优化课堂内容,使其理论联系实际。
优化实验(实训)项目内容,使其要求明确,操作步骤清楚。
优化技能技法学习内容,使其要求明确,训练步骤清楚。
改进方法(2)
采用了切合学习内容的方式与手段。
采用了切合实验(实训)内容的方式与手段。
学生掌握了实验(实训)项目的重点。
学生掌握了技能技法学习的重点。
达成预期成果
(20)
知识技能(IO)
学生掌握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了分析和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实验仪器(软件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提高了动手能力,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技能技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综合素质(10)
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用)
评价维度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内容
理论类
实验(实训)类
术科类
学生中心
(40)
尊重学习需求
(10)
激发需求(5)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实训)项目。
学生积极参与技能技法训练。
满足需求(5)
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资源、素材和求助渠道。
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a1a1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4.png)
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引言:课堂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为了更好地进行评估,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表现、教师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评估指标评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评估的基础,它能反映教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目标清晰度、具体度以及与学生需求的契合度。
1. 目标清晰度评估目标清晰度可以通过学生对目标的理解程度来判断。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以及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估目标的清晰度。
2. 具体度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明确要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的知识和能力。
评估具体度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测验和项目成果来看是否与目标一致。
3. 契合度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需求契合是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同程度。
二、教学方法的评估指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能够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评估教学方法的指标包括引导方式、教学资源和学生参与度。
1. 引导方式评估教师的引导方式可以从教师的提问、讲解和示范等方面入手。
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2.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从教材、多媒体教辅等方面入手。
优秀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3. 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度的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来判断。
高参与度的学生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学生表现的评估指标学生表现是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依据。
学生表现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1. 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常用指标。
优秀的学习成绩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和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4463e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f.png)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的一套指标体系,可以客观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
这个指标体系是根据教学工作的不同方面,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而确定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教学设计与准备1.教学目标明确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教学要求一致。
2.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的编制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教学进度是否合理。
3.教学内容丰富度: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与学科知识的要求一致。
4.教学手段选择与使用:教师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手段,并能有效地运用。
二、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式多样性:教学方式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组织规范性:教学组织是否规范,是否能够组织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3.教学反馈及调整: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适当的反馈和调整措施,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4.教学效果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1.教学设备与材料:教学设备和教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2.教学环境舒适度:教学环境是否舒适,是否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4.教学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是否足够,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学生参与与学习效果1.学生参与度: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够主动学习。
2.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能够提高。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是否得到提高。
五、教学质量管理与改进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校是否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学校是否能够制定教学质量改进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教学质量总结与改善:学校是否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与改善,实现教育教学的持续优化。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5e877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d.png)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而教学评价作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参与度、教师授课技巧、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学生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及主动性,可以了解到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提问的频率、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以及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能力等。
二、教师授课技巧教师的授课技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解释和引导的能力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水平等。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三、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作业、考试、课堂演示等形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价结果应该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反馈机制评价应该具有及时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课后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对学生提问的及时回应以及学生在课堂后的自主学习效果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会、个别辅导等形式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评估学生的思维逻辑、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了解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能力发展情况。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在才能,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培养。
六、合作与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在合作与沟通方面的发展程度。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与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养。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b8a9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9.png)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全面提高我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此办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及权重1.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2.教师实验(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二)评价等级及赋分1.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满分110分,采取5级制,即:A+:优+;A:优;B:良;C:中;D:差。
2.教师实验(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满分100分,采取4级制,即:A:优;B:良;C:中;D:差。
二、评价实施的程序1.学生评教在每学期第10、16周分别进行并完成。
2.由教务处组织召开各院(部)教学秘书会议,布置评教工作,领取学生评教表。
学生评教以行政班为单位,每班随机安排5位同学。
3.各院(部)负责发放学生评教表,进行评教。
评教完毕后一周内,由各院(部)统计学生评教情况,填写《学生评教意见汇总表》报教务处,并将学生评教表交教务处存档。
4.教务处每学期开学第2周和第17周集中收取督导组、教师、专家及领导的教学质量评价表,并分别进行整理和汇总。
三、评价的原则1.参加评价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做好评价工作,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被评教师的教学工作。
2.对评价过程中不遵守规定、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有关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四、评价结果的认定1.评价结果以专家评价(包括学院领导、督导组、院(部)领导)为主要依据,并对教师进行总体排序;学生评价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2.凡连续两次排序在前一定比例以内,又经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确认为教学优秀的教师,学院每年度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凡连续两次排序在后一定比例以内,又经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确认为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大的教师,学院将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停聘。
3.如果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差异较大或参评人员及被评教师提出异议,由学院组织专家组仲裁。
五、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学质量评估办法 (2)
![教学质量评估办法 (2)](https://img.taocdn.com/s3/m/610ffc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8.png)
教学质量评估办法
教学质量评估是衡量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见的教学
质量评估办法:
1. 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匿名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
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会或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同行评议:由同部门或同领域的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包括课堂教学观摩、
教学演示和教学设计评审等方式。
3. 学生学业成绩评估: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报告等来评估教学质量。
4. 教学档案评估:对教师的教学文档、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包括教案、教
学记录和教学总结等文件的评估。
5. 学生参与情况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包括学生的课堂互动、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等方面。
6.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包括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教
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估。
7. 教学观摩评估: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来评估自己的教学水平,包括观摩其他教师的
课堂和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等方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不同的评估方式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全面和
客观评估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6462f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6.png)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引言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提升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本文将从学生参与度、教育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指标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评价学生参与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 学生出勤情况:出勤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
2. 课堂互动:评价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合作等。
3. 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来评价其参与度。
二、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教育效果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运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指标:1. 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考试、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知识掌握水平:评价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3. 学习兴趣:评价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程度,兴趣是持久学习的最佳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指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常用的评价指标:1. 教学创新:评价教师是否采用了新颖、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2. 多元智能开发:评价教师是否兼顾学生不同的智能类型,开发多元智能能力。
3. 教学资源利用:评价教师是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验设备等。
总结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改进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学生参与度、教育效果、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方面。
仅有有效的评价指标才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并提升教学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d9c3d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f.png)
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科学性:评价指标应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客观反映教学质量;- 全面性:评价指标应涵盖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从全面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具备操作性,能够为教师提供实际的改进方向和指导。
2. 指标体系主要内容2.1 教学能力指标- 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教师编写教案和课程计划的能力,包括目标明确性、内容详细性和层次清晰性等;- 教学组织能力:评价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包括课堂管理、时间安排和资源利用等;- 教学表达能力:评价教师清晰表达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示范操作和教学技巧等。
2.2 教学方法指标- 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教师设计并采用的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学资源应用:评价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多媒体教具、实验器材和网络资源等;- 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教师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否多样化、客观公正且能够促进学生的研究。
2.3 课程设置指标- 教学目标明确性:评价教师设定课程目标的明确程度,能否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学内容丰富性:评价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广度和深度,能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资源整合性:评价教师整合不同教学资源的能力,能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3. 评价指标运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的日常评价和职称评审中。
通过定期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教学质量上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
以上是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张三. (2018). 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 高校师范类硕士学位论文.。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e77e07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a.png)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导言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评价与反馈对教学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评价指标的构成1.知识传授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中的知识传授能力是教师传授课程知识的能力。
教师知识面广泛,掌握扎实,能够清晰地、有条理地传达知识内容。
2.课堂组织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
教师需要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益。
3.知识运用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是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能力。
教师能够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掌握知识的应用。
4.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准确、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中都能够有效地接受教育。
5.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
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7.温暖的教学氛围教师需要创造一个温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
教师的和蔼、亲切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8.教学反思能力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9.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包括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自我评价。
这样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进行改进。
三、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用对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并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319b4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0.png)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环节,对于学生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衡量和评估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一个迫切问题。
本文将探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来分析。
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学习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来实现。
学习成绩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则能够间接衡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同度。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来实现。
教学设计方面,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堂内容是否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都是评估教学能力的要点。
授课能力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条理清晰度、知识传递能力都应予以考察和评估。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是否能够关注教育教学事务,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
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评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评估可以从教学设备的完备性、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
教学设备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
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求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并合理运用教材达到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和促进课堂教学。
五、评估指标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式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时,需要明确和具体的评估指标以及实施方式。
评估指标的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具体的指标目标设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并且要有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数据采集工具。
评估指标的实施方式可包括定期考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0a07f48762caaedd33d4f0.png)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得分1教学态度(35分)教书育人10分为人师表,重教又重导,关心学生,得10分;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扣4分;甚至以分数卡学生或暗示学生送礼,扣10分。
遵守教学纪律10分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得10分;每迟到一次或提前下课一次扣1分;每擅自调课一次,旷课一次各扣2分,直到扣完为止。
征求学生意见,改进教学5分虚心征求,接受学生意见、并用于改进教学、得5分;不征求学生意见甚至对提意见的学生报复、酌情扣分。
作业布置及批改或辅导答疑10分能根据课程特点认真做好作业布置及批改或辅导答疑工作10分;作业量少或批改不认真或辅导答疑少应酌情扣分;既不布置作业,也不辅导答疑,不给分。
2教学内容(30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10分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清楚、准确,得8分;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不清楚每次扣1分;讲解错误,每次扣4分,直到扣完为止。
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5分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5分;照本宣科,无重点、难点之分,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理论联系实际情况7分理论教学能结合社会、学生实际、效果好,得7分;理论脱离实际,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充实新内容8分教学中不断引入学科研究新成果、教学新经验,得10分;局限于教材包括的内容,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3教学方法(15分)讲解的系统性4分上课的连贯性,系统性强、效果好,得4分;上课的系统性、逻辑性差,视情况酌情扣分。
启发教学的运用4分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得4分;教学生硬灌输,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酌情扣分。
语言表达3分口齿清晰,富感染力,得3分;普通话差,口齿不清,无感染力,酌情扣分。
板书2分板书规范,得2分;板书随意性大,扣1分教学手段的运用2分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得2分;教学手段单一,扣1分。
4教学效果(20分)教学后学生的兴趣6分教师讲课受学生欢迎,得6分;教师讲课不太受学生欢迎或不受欢迎,酌情扣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最新整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0021e3bd64783e08122b69.png)
王焕定 1,2 邱志贤 1 曾森 2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2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各高学校都有一套教学评价的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 发现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督导经验和征求部分教师的意见,借助课堂评价递阶层 结构模型,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剖析实例,得到较满意的、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改 进意见,起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递阶层次模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3 课堂信息量丰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本学科发展的状况。 1.5
√ √
4 讲课思路清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深广度适宜。 1.5
讲课方法富有启发性,重视逻辑思维、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
5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照本宣科。
1.5
6 讲课富有激情,使用普通话,口语清晰,语速适中,表达准确。 0.5 √
0.5 0.2 0.2 0.2 0.2
0.8
0.5
0.5
0.5
0.5
0.8 0.5 0.5 0.5 0.5
0.8 0.5 0.5 0.5 0.5
0.8
0.5
0.5
0.5
0.5
0.5 0.2 0.2 0.2 0.2
0.6
0.3
0.3
0.3
0.3
0.5 0.2 0.2 0.2 0.2
教学态度 B1
教学内容 B2
教学方法、手段 B3 教学效果 B4
B41 B34
, B31
, B24 B23 B22
B12 B11
备 作 为 遵 内 宣重 思 知理 每 气注 条语 注 板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cb4c0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a.png)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之一。
为了确保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建立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评价指标。
一、教学资源指标学校教学资源的充足与否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评价学校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否具备专业性和能力,是评价指标的重要要素。
可以从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2. 教学设施: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否良好。
可以考察学校的图书馆设施、实验室配置、计算机教室等硬件条件。
3. 教学用具:学校是否提供适用的教学工具和教材。
可以考察学校的教材选择、教学用具配置情况等。
二、学生综合素质指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业水平:学生在各科目学习中的成绩和表现。
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学术竞赛获奖、创新项目等来评价。
2. 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
可以考察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
3. 综合素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涉及到学生的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
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参与度、社会实践经历等来评价。
三、教学质量指标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教学质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来评价。
2. 教学方法:评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 课堂管理:评价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包括学生的纪律状况和学习氛围等。
四、社会效益指标学校作为教育机构,除了关注个体的教育质量,还需要关注对社会的贡献。
评价学校的社会效益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生就业率:评估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毕业生的就业率来反映。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f2b90d5524de518974b7d2c.png)
符合率>3/5
符合率=3/5
符合率>3/5
课堂
调控
1.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形成语感和语言技能,并对课堂活动
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并能根据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
难度;
3.能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活动,促进
学生发展、师生相长。
符合率>2/3
符合率=2/3
教学效果
【延伸度】
成问题,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补充内容的关系。
教学
氛围
1.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的创设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师生、生生、生师互动形式多样且有层次,体现语言的交际
性和实践性;
3.师生、生生之间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学生的思维活跃、
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展示自我。
学效果较。
评价
与
反思
1.能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调空教学活动;
2.能采用积极、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恰到好处的评
价学生,以促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与
实践;
3.教师对课堂教学得失能作出客观评价。学生客观评价他人
与自己,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进步感到喜悦,激发学习动力。
符合率>2/3
教学
特色
1.教学内容安排及过程设计富有个性与创造性;
2.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富有特色与创造性;
3.注重活动课程开发及课内知识的延伸和运用,有效培养学
生认知能力。
符合率>2/3
符合率=2/3
符合率<2/3
教学
绩效
1.积极参与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技
3.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3.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c6bc6110b4e767f5acfce2b.png)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单因素评价矩阵:
0.50 0.48 R1s 0.10 0.02 0.26 0.32 0.36 0.12 0.20 0.18 0.30 0.52 0.04 0.02 0.22 0.24 0.00 0.00 0.02 0.10
2 学生对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 以每个子因素的权重分配为元素,构建模糊 集A1,如下: A1 (0.4, 0.3, 0.2, 0.1) 得50名学生对第一个主因素(教学内容)的模糊综 合评价行阵:
§3.2 模糊评价
一、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
往往教学质量要用几个教学指标(因素)来衡量, 每个因素又可分为若干个子因素,即因素分为多层。形 成一个层次组合的分级系统。 每一个主因素和子因素都赋予相应的权重,形成指标
体系表。
(这种模糊评价方法可用于课堂教学评价,也可以用作 学期评价、学校业绩评价)
第一层次
归一化后:
B (0.270, 0.270, 0.225, 0.170, 0.065)
评定等级见下表:
评价等级 百分比 好 0.270 较好 0.270 一般 0.225 较差 0.170 差 0.065
5 综合评定值的计算 设个等级百分之分数如下表:
评价等级 分数 分数代表 好 90-100 95 较好 80-89 85 一般 70-79 75 较差 60-69 65 差 50-59 55
作业:
认真收看视频《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每位 同学都按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表的项目给出评定。所 有选课的同学分成4各小组,每小组按4:2:1的人数
充当学生、同行教师、领导的角色,对《声音的发
生和传播》一堂课的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报告作为作业上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王焕定1,2 邱志贤1曾森2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各高学校都有一套教学评价的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
本文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督导经验和征求部分教师的意见,借助课堂评价递阶层结构模型,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剖析实例,得到较满意的、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起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递阶层次模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一、引言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客观、科学地对各门核心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可以定量,而有些则只能定性。
如何根据教师的教学表现,通过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给出其所任课程的教学质量,指出其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这是各校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用什么样的评价模型来评判,然后还要探讨一种能对课程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
为此,在学习国内外有关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已有的评价做法,提出本文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我校目前所用的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件”等需填写的内容。
此表是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反复推敲、讨论确定的,无疑能一定程度上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情况。
但是,从上面的表格内容可见:这个评价体系都只有一级指标;从表1权重值可看出专家们对各指标的重要性可分为相同重要性的三组,第一组为2、3、4、5,第二组为7、9,第三组为1、6、8、10,以第一组最重要、第三组最不重要。
如果按此重要性考虑,可根据文献[1]建立模糊判断矩阵如下所示0.50.20.20.20.20.50.40.50.40.50.80.50.50.50.50.80.70.80.70.80.80.50.50.50.50.80.70.80.70.80.80.50.50.50.50.80.70.80.70.80.80.50.50.50.50.80.70.80.70.80.50.20.20.20.20.50.40.50.40.50.60.30.30.30.30.60.50.60.50.60.50.20.20.20.20.50.40.50.40.50.60.30.30.30.30.60.50.60.50.60.50.20.20.20.20.50.40.50.40.5⎛⎫ ⎪ ⎪ ⎪ ⎪ ⎪ ⎪ ⎪ ⎪ ⎪ ⎪ ⎪ ⎪ ⎪ ⎪⎝⎭由它所求的各指标权重值为()T0.06960.13480.13480.13480.13480.06960.09130.06960.09130.0696在乘以100并四舍五入后与现在的权重值并不相同,在实际听课评价使用中还感到一些指标说明太多,反而不好掌握。
导致往往并非每项给出评判,而是首先凭感觉给出总体印象评价,然后凑此评价来给出每项分值,显然这样做就更缺乏科学性和公平公正了。
为使教学评价更科学、合理,从而起到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的目的,文献[2]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总结,而且我校还是其研究资料之一。
根据其研究的结果,按层次分析法[3~6]思想,在尽可能保持我校原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表2所示的领导、督导专家听课评价的两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生评价使用的两级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表4所示。
的打分档次建议取三级,即好=A(可取值为5)、中=B(可取值为3)、差=C(可取值为1)。
三、 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的权重值 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查,如果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反复调整,这不仅麻烦而且调整时的科学性不能保证,为此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1]来确定各层指标相对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值。
限于篇幅,下面按文献[1]所介绍的方法,直接给出一级指标i B 所对应的各二级指标的优先关系矩阵'i B 及转换后的模糊判断矩阵i B 如下所示领导、督导使用的'110.5111 3.50.50.6250.750.87500.511 2.50.3750.50.6250.75 000.51 1.50.250.3750.50.6250000.50.50.1250.250.3750.5⎛⎫⎛⎫⎛⎫⎪ ⎪ ⎪⎪ ⎪ ⎪=== ⎪ ⎪ ⎪⎪ ⎪ ⎪⎝⎭⎝⎭⎝⎭B r B'220.51111 4.50.50.60.70.80.900.5111 3.50.40.50.60.70.8 000.511 2.50.30.40.50.60.70000.51 1.50.20.30.40.50.600000.50.50.10.20.30.40.5⎛⎫⎛⎫⎛⎫⎪ ⎪ ⎪⎪ ⎪ ⎪ ⎪ ⎪ ⎪=== ⎪ ⎪ ⎪⎪ ⎪ ⎪ ⎪ ⎪ ⎪⎝⎭⎝⎭⎝⎭B r B'330.5010 1.50.50.250.6250.37510.511 3.50.750.50.8750.625 000.500.50.3750.1250.50.251010.5 2.50.6250.3750.750.5⎛⎫⎛⎫⎛⎫⎪ ⎪ ⎪⎪ ⎪ ⎪=== ⎪ ⎪ ⎪⎪ ⎪⎪⎝⎭⎝⎭⎝⎭B r B对于B 4来说,由于层次分析法所建立任何判断矩阵都是一致的、模糊判断矩阵不管两指标重要性如何权重均为常数,相比之下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更合理些,因此按9标度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如下4140.251⎛⎫= ⎪⎝⎭B 有了判断矩阵就可以求它们的权重矩阵,结果分别为()T10.35250.28420.21580.1475=w ;()T20.28770.24380.20000.15620.1123=w ; ()T30.21580.35250.14750.2842=w ;w 4=(0.8 0.2)T同样,若一级指标的优先矩阵及模糊判断矩阵分别为'0.50.511 3.00.50.50.68750.81250.50.511 3.00.50.50.68750.8125 000.51 1.50.31250.31250.50.6250000.50.50.18750.18750.3750.5⎛⎫⎛⎫⎛⎫ ⎪ ⎪ ⎪ ⎪ ⎪ ⎪=== ⎪ ⎪ ⎪ ⎪ ⎪ ⎪⎝⎭⎝⎭⎝⎭A r A 则其权重矩阵为()T0.31760.31760.21620.1485=w 。
对于学生评价的指标体系来说一级指标相同,二级指标中B 2与前面的一样B 1,B 3与前面完全一样,其他矩阵如下所示'110.5111 3.50.50.6250.750.87500.511 2.50.3750.50.6250.75 000.500.50.250.3750.50.3750010.5 1.50.1250.250.6250.5⎛⎫⎛⎫⎛⎫⎪ ⎪ ⎪ ⎪ ⎪ ⎪=== ⎪ ⎪ ⎪ ⎪ ⎪ ⎪⎝⎭⎝⎭⎝⎭B r B 4131/31⎛⎫= ⎪⎝⎭B ;w 4=(0.75 0.25)T由此可得B 1的对应权重值矩阵为()T10.35080.28320.19210.1740=w有了上述结果,如果不考虑二级指标对不直接对应的一级指标的关联,则可得各二级指标对评价的权重值分别为: 对领导和督导评价为w T =()T 0.1120.0900.0690.0470.0910.0770.0640.0500.0360.0470.0760.0320.0610.1190.030 对学生评价为w S =()T 0.1240.1000.0760.0520.0820.0690.0570.0440.0320.0420.0680.0280.0550.1390.035四、 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前面已经建议对各二级指标的评价取好=A(可取值为5)、中=B(可取值为3)、差=C(可取值为1)三级,因此其最高值和最低值m (不允许值)分别为(5 1),可取满意值M 为5。
参照文献[7],记实际打分值为x i ,则可按如下方法计算第i 个单项功效系数4060i i x m G M m-=⨯+-(x i <M )由此可得课堂教学质量总评价得分为1ni i i w G =∑,对领导和督导n =15,对学生n =14,w i 为w T 或w S 中第i 个的权重值,G i 为第i 个单项功效系数值。
同理,对第i 个二级指标的质量评价得分则为1nij ij j w G =∑,w ij 为第i 个二级指标的第j 个的权重值,G ij 为第i 个二级指标第j个单项功效系数值。
对于学生评教来说,实际打分值x i 由3m σ±(m 为期望值,σ为标准差)确定置信区间()U L i i x x ,因此单项功效系数也将是一个区间。
对领导、督导听课评价,因为样本很少,因此i i x x =,也即取几份评价的平均值即可。
五、 分析实例取督导组按原始表1对甲、乙、丙三位教师评价结果(如表5)为例,从总评看出三位教师教学效果基本相当,细致来说乙的教学效果稍好于甲和丙,甲和丙的效果一样。
按10、意思相近的进行好、中、差打分,然后按功效系数法转换成100制分值,结果如表6所示,直接按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结果也列于表总评中。
论是甲略差于乙和丙,而乙和丙不相伯仲。
从表6还可以直观的看出,从教学态度对比的顺序为丙甲乙,从教学内容对比的顺序为乙丙甲,从方法手段的对比顺序为丙甲乙,从教学效果角度则为甲丙乙。
乙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明显的优另外两位老师,是值得另外老师学习的地方。
这些结论从表2中是不能直观得到的。
显然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并按模糊层次分析来评价要比原来的评价更能反映客观,也更有利于找到应如何改进教学质量。
六、结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个多层次、多目标的模糊评判,如何更好地确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了改进方案,从模拟试分析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上比原有方法科学、合理,由于建立了二级指标体系,对评价结果有利于指出改进的方向,这一点无疑是优于原来方法的。
如何更合理地建立多级递阶层次模型结构、如何更科学合理地描述各项指标使之更易于操作,各项指标相对其上级指标的重要性如何等问题,需要广泛征询意见,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为使评价能更客观地评判教学水平、明确改进的目标,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希望能得到广大教师的热情帮助。
参考文献[1] 王建平;一种实用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 软科学1990第1期;46~52[2] 杨建国, 尚英;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比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第25卷第1期;11~17[3] (美)T.L.Saaty 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 页数:334出版日期:1988年09月第1版SS号:10257721[4] 左军;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间接给出法;[J] 系统工程1988第6卷第6期总第28期;56~63[5] 骆正清;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构造的新方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第28卷第5期557~561[6] 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_FAHP_;[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第14卷第2期;80~88[7] 西广明; 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的实证研究;[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8,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