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指导书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指导书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指导书范本一:正式风格一:目的与背景本文档旨在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针对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的指导,包括基础设计的原则、计算方法及相关规范要求。

二:基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基础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所受的荷载,严禁超载;2. 经济性原则:尽量减少基础工程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同时满足设计要求;3. 可靠性原则:基础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特征等不确定性因素,确保基础结构的可靠性;4. 适用性原则: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条件,选取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参数。

三:基础设计计算方法1. 地质勘察与分析: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分析,确定地基的承载力、沉降特性等参数;2. 荷载计算: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负荷特征,计算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3. 基础选型:根据土壤性质、地下水位、构件荷载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基础形式;4. 基础尺寸计算:通过计算,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布置方式;5. 钢筋设计:确定基础中钢筋的直径、间距、数量等参数;6. 基础稳定性校核:考虑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和倾覆安全性进行校核。

四:相关规范要求1.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 土木工程基础设计规范;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 建筑地基处理标准。

五:附件1. 工程地质调查报告;2. 荷载计算表格;3. 钢筋混凝土基础设计图纸。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的法律规范,包括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等条款;2. 建筑法:建筑工程的法律规范,包括建筑设计审查、施工许可等方面的规定;3. 土木工程法:土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范本二:轻松风格一:目的与背景这是一份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的指导书,旨在向工程设计人员提供详细的设计要求,他们顺利完成基础设计工作。

二:基础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基础的安全性,不能超载跑偏哦;2. 好省钱:尽量节约基础工程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不要让项目变成金银满堂;3. 靠谱一点:要考虑地质条件、荷载特征等不确定因素,保证基础结构可靠;4. 适合就行: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和现实条件,选取最适合的基础形式和参数。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1)构造要求1、 基础梁高 l h )81~41(=,使梁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2、 翼板厚度通过计算确定,但一般不小于200mm,当介于200到250之间时,取等厚翼板;当大于250mm时,取变厚度翼板,3:1≤i 。

3、 端部宜挑出一定长度,以增大面积并调整形心位置,长度为边跨的31~41; 4、 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交接处,梁二侧比柱至少宽出50mm;5、 砼强度等级不低于20C ;6、 基础梁纵向受力钢筋、弯起筋应按M 、V 图配置,考虑整体弯曲,顶部纵向受力钢筋宜全部通长布置,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底部受力钢筋总面积的1/3。

7、 梁内箍筋:✓ 当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腰筋),每侧不少于0.1%A ,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梁两侧纵向构造钢筋宜用拉筋连接(拉筋),直径同箍筋,间距500~700;✓ 梁内箍筋形式应采用封闭式,直径6~12,一般大于8mm⏹当梁宽mm b 350≤ 采用双肢箍; ⏹当梁宽]800,350(∈b ,采用四肢箍; ⏹ 当梁宽mm b 800>,采用六肢箍。

8、 底板配筋要求⏹ 横向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但直径不能小于10mm,间距为100~200;⏹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8~10,间距不超过300mm。

⏹ 纵横向交接处连接见规范。

2)内力计算:基础梁和底板1、计算方法: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简化法:一般假定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

实践中采用二种计算方法,静定梁法和倒梁法。

为满足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一般要求基础梁有足够的相对刚度。

⏹ 静定梁法计算时先安直线分布假定,求出基底净反力,然后将柱荷载直接作用于基础梁上,分析受力(简图见教材),故可按静力平衡条件求出任意截面M 、V 。

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小时(如单层排架)宜采用静定分析法。

⏹ 倒梁法当上部结构刚度很大时,各柱之间没有沉降差异,因而可把柱脚视为条形基础铰支座,将基础梁按倒置普通连续梁计算。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

柱下条基设计(倒梁法)

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 ;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2665KN 、Mk=572KN •M 、Vk=146KN ,F=3331KN 、M=715KN •M 、V=182KN ;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4231KN 、Mk=481KN •M 、Vk=165KN ,F=5289KN 、M=601KN •M 、V=206KN 。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

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 ,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 =1.9m ; 二、内力计算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 取h =1.5m 符合G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1~48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0.25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0.250.257.2 1.8l m m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ef l 计算过程如下: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 点的距离o x :333137.2528927.271526012182 1.52206 1.523331252892o x ⨯⨯+⨯⨯-⨯-⨯-⨯⨯-⨯⨯=⨯+⨯得18239610.5817240o x m ==b . 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1.8 2.77.2210.58)2 1.87.23 2.24ef l m =++⨯-⨯--⨯= 3、地基净反力j p 的计算。

柱下条形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小 结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设计内容与方法 内力计算方法(倒梁法) 十字交叉基础设计
按刚度分配,满足静力和变形协调条件 节点荷载的调整
将各支座不平衡力均匀分布在相邻两跨的各1/3跨度范围内
边跨支座
qi pi (l0 li 3)
中间支座
qi pi li 1 li ( ) 3 3
5)继续用弯矩分配法或弯矩系数法计算内力,并重复步 骤4),直至不平衡力在计算容许精度范围内。一般不超 过柱荷载的20%。 6)将逐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到最终内力分布。 一般调整1~2次即可使不平衡力满足精度要求。
3、确定基础底面面积; 4、按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方法确定翼板厚度及横向
配筋;
5、按一般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基础梁纵向内
力计算与配筋;
6、满足构造要求。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基础视为刚性矩形基础, L由构
F M
造要求确定,应尽量使其形心与基础
所受外合力重心相重合。此时地基反 力为均布,从而求出b。
根据荷载条件,并考虑结构与地基基础相互作用 和设计要求,柱下条形基础纵向内力的计算方法可划 分为三种类型。不论何种方法一般均应满足静力平衡 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 1、不考虑共同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 2、考虑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法 3、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
1、不考虑共同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
参考资料
吴湘兴、杨小平,《建筑地基基础》,华 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 南大学四校合编, 《地基及基础》(第四 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袁聚云、李镜培、楼晓明等,《基础工程 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

(四)设计计算步骤
1、 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一、适用范围: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大,以致可忽略柱下不均匀沉降时,假定基底反力按线性分布,仅进行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3、倒梁法计算图式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基础梁之前,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

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

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式中Pjmax,Pjmin—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i—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它局部均布qi)。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i ,qi),纵向弯矩(Mi)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基础长度,如上述。

B—基础底板宽度。

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jmax与Pjmin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1=a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如果Pjmax与Pjmin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1或a2,使合力∑Fi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1和a2的过程如下: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式中,∑Mi—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工程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工程设计

-5-
1028 b=500 h0=1150
2056>V
0.256
1.09
1.5
n=4,φ 8,Asv=201 n=4, φ 10,Asv=314 n=4, φ 10,Asv=314
计算值(mm)
785
288
209
实配箍筋间距
s( mm2 )
200
200
200
根据以上计算,得 JL-1 梁的配筋。 注意:为增强基础整体性,在①、④、⑦三条轴线上各布置一根基础梁 JL-2。 根据以上各步骤计算,绘制出基础平面图和基础梁大样图。
持力层特征值 fa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修正)为
fa=fak+ηd γm(d-0.5)=120+1.6×13.36×(1.7-0.5)=145.65 kpa
(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取柱底荷载标注值为 N1k =1450 KN N2k=1150 KN ,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 Gk
时的基础埋置深度为
d 1 ( 1 . 7 2 . 1 5 ) 1m. 9 2 5 2
As=
=
=423 mm2
0.9hofy 0.9350300
选用 12@200 As=565 mm2
-2-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图 图图图源自图 基础梁弯矩、剪力计算图
(a)计算简图;(b)悬臂端地基净反力和内力计算(c);A-A 范围内地基净反力和内力计算; (d)M1+M2 图;(e)V1+V2 图
2.条形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
基础采用 C30 混凝土,HPB235、HRB335、HRB400 级钢筋
(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根据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选取

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简化计算与工程应用

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简化计算与工程应用
柱下条形基础是浅基础的一种,常用于软弱地基上的框架或排架结构。设计时,不仅要承受上部结构通过柱子传来计和使用要求。当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软弱时,采用独立基础可能导致相邻基础间有较大的沉降差,基底尺寸较大,甚至可能出现相邻基础相碰现象。因此,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单排柱下为单向条形基础,多排柱下可做成交叉条形基础。为了分散荷载和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相邻基础连在一起形成柱下条形基础。由于条形基础有较高的梁肋和一定的底宽,其抗弯刚度较大,具有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作用。设计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如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基础底板宽度,以及计算基础梁处翼板高度和配筋等。常用的条形基础计算方法有倒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或地基土质变化较大等情况下采用。

基础工程-7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7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架越作用
基础刚度对基底反力的影响
基础相对刚度越大,架越作用越明显(基础边缘反力大,中间反力小)。 相同基础刚度情况下,荷载水平越大,基础反力分布越接近线性;荷载水平越小,
基础边缘反力与中心反力分布越不均匀。
基底反力分布与基础刚度(包括上 部结构刚度)、地基刚度(压缩 性)、地基土种类(粘土,砂土)、 埋深、荷载水平有关。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简化内力计算方法(基底净反力简化为线性分布) ✓ 倒梁法:假定基础就相对地基绝对刚性,各柱之间无沉降差异(物理模型:固
定支座的铰支梁)只考虑柱间基础的局部弯曲,不考虑基础的整体弯曲 适用条件:地基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均匀,且基础梁高度大 于1/6柱距(注意对边跨处弯矩的修正,考虑架越作用的影响)
烟囱的圆形变厚度筏板基 础
箱形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和内隔墙组成的有一定高度的整体 空间结构。 ✓基础整体刚度很大,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非常强,一般基础只会发生均匀沉降及 倾斜变形。 ✓由于众多内墙存在,地下空间功能布局较困难。 ✓作为软弱地基上重要结构物的基础型式。 ✓造价较高。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简化设计方法:将整体结构分离出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分别进行受力计算 ✓ 上部结构:假定上部结构柱(墙)脚为固接。采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方 法计算上部结构内力,以及柱(墙)脚的反力(轴力、剪力、弯矩等) ✓ 基础:假定基底反力线性分布。将柱(墙)脚的反力作为反向荷载作用于 基础上,根据基础上的荷载与基底反力力的平衡条件(合力相同,作用力 相同),获得基底反力分布。按照材料力学或者弹性力学方法计算基础的 内力及变形,进行基础配筋设计 ✓ 地基:假定基础为柔性,将基底压力(与基底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于地基上,验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沉降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设计理论: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理论主要基于力学原理和土力学理论。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础底面面积和深度,确保基础能够承受柱子和其它上部荷载的压力而不发生沉降或破坏。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地震作用等因素,确保基础的安全可靠。

设计计算: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包括基础底面面积的确定、基础深度的确定、钢筋配筋设计和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

在确定基础底面面积时,需要考虑柱子和荷载的大小、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壤的承载力。

基础深度的确定则需要根据土壤的稳定性和基础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钢筋配筋设计主要根据基础的受力情况和荷载大小来确定。

基础承载能力的计算则是通过土壤力学和基础受力原理来进行。

施工注意事项: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保证基础的几何尺寸、位置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做好基坑的支护和排水工作。

然后,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程序进行施工,包括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和养护等。

同时,对于钢筋的安装也需要注意梅花筋、箍筋的间距和固定,确保钢筋的质量和位置符合要求。

最后,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基础的验收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总结: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配筋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和工艺进行施工,严格控制质量,并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测。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精细规范的施工,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进行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前,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荷载、地基条件、土壤特性等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数据 分析和计算。
材料选择和质量要求
柱下条形基础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设计中要求保证施工质量,避免 出现缺陷和质量问题。
基础设计的计算方法
1
荷载计算
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特性和地基条件,计算柱下条形基础需要承载的荷载。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基础类型,承载柱子的重量并将其 传递到地基。本演示将详细介绍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设计、施工和优化等 方面。
柱下条形基础的定义和作用
柱下条形基础是一种将柱子的荷载通过条形基础传递到地基的结构形式。它的作用是确保柱子的稳定性 和承载能力。
基础设计的前提条件
2
尺寸设计
依据计算结果,确定柱下条形基础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其能够承载和分散荷载。
3
钢筋设计
设计条形基础中的钢筋布置和配筋率,保证其足够强度和刚度。
常见的基础结构形式
矩形条形基础
最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适用于一般建筑的 柱子承载。
圆形条形基础
适用于柱子支撑建筑结构的特殊情况,如立 柱或桥墩。梯形条形基础合理搭建源自板结构,并保证模板的强度和 密实度。
3 钢筋安装
4 混凝土浇筑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加固,保 证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比和浇筑工艺,保证 基础的质量和可靠性。
用于承载荷载较大的柱子,具有更好的稳定 性和抗倾覆能力。
抱石柱下条形基础
结合基础和抱石的功能,常用于建筑边缘等 需要特殊处理的部位。
通用规范和标准
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设工程基础设 计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课件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课件

02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原理
基础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
确保基础结构安全可靠 ,能够承受建筑物荷载 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 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 基础建设的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施工可行
基础设计应考虑施工的 可操作性,确保施工方
便、快捷、高效。
环境保护
基础设计应尽量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合 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
人员培训与交底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 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 悉施工工艺、掌握安全操作 规程。
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定位与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基础的位置和尺 寸,并进行放线工作,为后续施工提 供准确的基准。
养护与验收
完成浇筑后,对基础进行养护,并按 照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01
02
土方开挖
按照放线确定的边界,进行土方开挖 ,并注意保持边坡的稳定。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ppt 课件
目录
•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概述 •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原理 • 柱下条形基础结构设计 • 柱下条形基础施工方法 • 柱下条形基础工程实例
01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柱下条形基础是指将建筑物荷载通过 一块较大的混凝土板均匀传递到下层 土体中的基础类型。
特点
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够均匀分散 建筑物荷载,减少不均匀沉降,提高 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下条形基础的重要性
提高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下条形基础能够有效地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下层土体中 ,减少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专业:建筑工程班级:建工072班指导教师:胡兴设计日期:2010年6月20日~26日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2010年6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 肯定柱下条形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持力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1、 绘出条形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包括荷载、尺寸等,如图:荷载表2 、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的距离为xc ,据合力矩定理,以A点为参考点,则有:m KN FiXi .2.502751844.5411211.1875666.2104059.928=⨯+⨯+⨯+⨯=∑m FiMi FiXi Xc 70.880.544952.320.50275=+=+=∑∑∑3肯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设基础梁两头外伸的长度为a1、a2,两边柱之间的轴线距离为a。

为使其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或接近,基础梁两头可有适当的长度伸出边柱外。

但伸出长度也不宜太大,一般取第一跨距的~倍即为,故可取a1=由xc = a1=,按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相重合的原则,定出基础梁的长度L,则有:L= 2(xc +a1 )=2( + )= ma2 =L-a-a1=20.6 - 18- 1.6= m4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肯定基础梁的宽度b假设基础埋深d=>,应对持力层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即:fa= fak +ηd·γm(d-)=138+⨯⨯且 fa = ⨯ = KPa 故取fa = KPa此时有mdFaLFib630.1)4.1208.154(6.2035.18.5749)20(=⨯-⨯÷=-≥∑故取b = 小于3m ,无需进行地基承载力的宽度修正,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a = KPa5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验算查阅工程也地质图,选取钻孔所测得的地层各分层的平均深度进行验算,地层分层情况如下图所示:由Es1/Es2=8/3= Z/b=> 查表可知θ= tanθ=kpa x x d fak faz 0.137)5.01.5(4.120.180)5.0(=-+=-+=ηγ验算σcz + σz = + = ≤ faz = 知足要求 故所选取的基地尺寸及埋深知足承载力要求6、考虑Mmax 时的荷载组合,验算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梁长方向) 初设基础高度H0=,A=bl= =w=bl 2=∑∑∑=⨯+=+=mKN ViH Mi M .0.42.138.052.3=++=∑∑26max bl M AG Fi P + ⨯= kpa ≤=-+=∑∑26min bl MAG Fi P - ⨯= kpa > 0故知足要求。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20200710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20200710

山东建筑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课程: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期限: 1.5周指导教师:孔军、钟岱辉、高翔肖俊华、魏焕卫教研室主任:院长(主任):关于学生课程设计(论文)质量的有关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对土木学院所有专业的课程设计(论文)制定以下要求:1、学生应高度重视课程设计(论文)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习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2、课程设计(论文)过程中,尊敬老师,团结互助,虚心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按指导教师的要求,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3、课程设计(论文)期间,实行考勤制度,一般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时,须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累计超过课程设计时间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须重新补做。

4、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论文),一旦发现套用和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论处。

对学习不努力、不认真、敷衍了事、回避指导,未完成各阶段任务及严重违纪者,指导教师有权不让其参加答辩。

5.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要求用A4纸排版,上下左右边距各留20mm,说明书(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6、学生课程设计存档要求(1)学生设计资料必须装入课程设计专用袋(各班统一到教务室领取),要求详细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课程设计名称及档案袋里所有的资料内容。

(2)档案袋里课程设计资料排放顺序: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单放不装订)按课程设计(论文)封面、设计(论文)说明书内容其中包括(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次序左侧装订成册(封面上填写的各项内容要与任务书上的内容一致)。

设计图纸(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整齐)。

(3)资料上交时间:课程设计结束后两天内以班为单位交给辅导教师,不得延长上交时间。

试论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点

试论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点

试论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点柱下条形基础是由一个方向延伸的基础梁或由两个方向的交叉基础梁所组成,框架柱下条形基础可以沿柱列单向平行配置,也可以双向相交于柱位处形成交叉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底面宽度的缺点、基础长度的缺点、基础高度及配筋的计算,并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

一、适用范围柱下条形基础常用于软弱地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中。

它具有刚度较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强的优点,但造价较高。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当优先考虑设置独立基础。

如遇下述特殊情况时可以考虑采用柱下条形基础:(1)地基较软弱,承载力较低,而荷载较大时,或者地基压缩性不均匀。

(2)荷载分布不均匀,有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

(3)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较敏感,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或影响使用功能。

二、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其横截面一般做成倒T形,下部伸出部分称为翼板,中间部分称为肋梁。

2.1翼板厚度^f不应小于200mm,当hf=200~250mm时,翼板宜取等厚度;当hf>250mm时,可做成坡度i≤1:3的变厚翼板;当柱的荷载较大时,可以在柱位处加腋以提高梁的抗剪切能力,翼板的具体厚度尚应经过计算再确定。

翼板宽度6应按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

2.2肋梁高度H应由计算确定,初估截面时,宜取柱距的1/8~1/4,肋宽b0应由截面的抗剪条件确定,且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2.3为了调整基础底面形心的位置,以及使各柱下弯矩与跨中弯矩均衡以利于配筋,条两端宜伸出柱边,其外伸悬臂长度/。

宜为边跨柱距的1/4。

2.4条形基础肋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按计算确定,肋梁顶部的纵向钢筋应全部通长配置,底部的通长钢筋,其面积不得少于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面积的1/3。

当肋梁的腹板高度≥450mm时,应在梁的两侧沿高度配置直径大于10mm的纵向构造腰筋,每侧纵向构造腰筋(不包括梁顶、底部受力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腹板截面面积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某框架结构柱下条形基础设计(倒梁法)一、设计资料1、某建筑物为7层框架结构,框架为三跨的横向承重框架,每跨跨度为7.2m;边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2665KN、Mk=572KNM、Vk=146KN,F=3331KN、M=715KNM、V=182KN;中柱传至基础顶部的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为:Fk=4231KN、Mk=481KNM、Vk=165KN,F=5289KN、M=601KNM、V=206KN。

2、根据现场观察描述,原位测试分析及室内试验结果,整个勘察范围内场地地层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根据土的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7层,具体层位及工程特性见附表。

勘察钻孔完成后统一测量了各钻孔的地下水位,水位埋深平均值为0.9m,本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3、根据地质资料,确定条基埋深d=1.9m;二、内力计算1、基础梁高度的确定取h=1.5m 符合GB50007-2002 8.3.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1~48的规定。

2、条基端部外伸长度的确定据GB50007-2002 8.3.1第2条规定外伸长度宜为第一跨的倍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左侧延伸0.250.257.2 1.8l m m =⨯=为使荷载形心与基底形心重合,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ef l 计算过程如下:a . 确定荷载合力到E 点的距离o x :333137.2528927.271526012182 1.52206 1.523331252892o x ⨯⨯+⨯⨯-⨯-⨯-⨯⨯-⨯⨯=⨯+⨯得18239610.5817240o x m ==b . 右端延伸长度为ef l :(1.8 2.77.2210.58)2 1.87.23 2.24ef l m =++⨯-⨯--⨯=3、地基净反力j p 的计算。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虎丘塔建于五代,砖木塔身,由于多次遭遇火灾,现存已只是砖砌塔身,虎丘塔造型优美,质朴素雅,据文献资料记载,从明朝起,虎丘塔即已开始倾斜,至今,塔身已倾斜2.34米,由于倾斜,更增添了它的魅力和神秘感,称为古城苏州又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从地基角度处理沉降方法
造价偏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条件
2、相对刚度的影响
两种极端 结构绝对柔性 结构绝对刚性 木结构、 排架结构 称这两种结构为“柔性结构。 整体弯曲
结构绝对刚性
体形简单,长高比很小,采用框架、剪力墙或筒体结构的高层建筑及其烟囱、水塔等高耸结构属于这种情况,称之为刚性结构。 沉降总在一条线上 局部弯曲
砌体承重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刚度一般都是有限的称为相对刚性或弹性结构。 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叠加 沉降为一条曲线
基础底板宽:
按构造x1=0.5m,
内力分析
倒梁法 中心受荷,地基反力均布,qn=300kN/m, 以A|、B、C、D位支座,按弯距分配法分析三跨连续梁,计算弯距M和剪力V。
(2)剪力平衡法
按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内力 AB跨: 剪力为0,M最大 其余各截面计算方法相同
减轻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 一般地说,地基发生变形即建筑物出现沉降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过量的地基变形将使建筑物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功能;
02
据调查,软土地基上紧接高差超过一层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低者很容易开裂。
因此,遇软弱地基时,要力求 (1)平面形状简单,如用“一”字形建筑物; (2)立面体型变化不宜过大,砌体承重结构房屋高差不直超过l-2层。
建筑物高低(或轻重)变化太大,地基各部分所受的荷载轻重不同,自然也容易出现过量的不均匀沉降。
底部钢筋不少1/3通长部置
箍筋6-12mm H0<350, 2肢箍 350-800, 4肢箍 >800, 6肢箍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总弯曲力矩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总弯曲力矩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总弯曲力矩一、前言柱下条形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其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总弯曲力矩。

本文将对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中的总弯曲力矩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概述柱下条形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其主要由底板、侧板和顶板组成。

在设计柱下条形基础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荷载情况、结构安全等。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总弯曲力矩。

三、总弯曲力矩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总弯曲力矩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柱下条形基础产生的弯曲应力所引起的抗弯能力。

其计算方法如下:M = qL^2/8其中,M为总弯曲力矩;q为单位面积上的荷载;L为底板长度。

四、影响总弯曲力矩的因素1. 荷载大小:荷载越大,产生的总弯曲力矩也就越大。

2. 底板长度:底板长度越长,产生的总弯曲力矩也就越大。

3. 材料强度:材料强度越高,产生的总弯曲力矩也就越大。

4. 底板厚度:底板厚度越大,产生的总弯曲力矩也就越小。

五、如何减小总弯曲力矩为了保证柱下条形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小总弯曲力矩。

以下是减小总弯曲力矩的方法:1. 减小荷载大小:可以通过降低建筑物重量或增加支撑点数量等方式来减小荷载大小。

2. 缩短底板长度:可以通过缩短底板长度来减小总弯曲力矩。

3. 选择高强度材料:可以选择高强度材料来提高抗弯能力,从而减小总弯曲力矩。

4. 增加底板厚度:可以通过增加底板厚度来提高抗弯能力,从而减小总弯曲力矩。

六、结论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中的总弯曲力矩是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在设计中进行充分考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小总弯曲力矩,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 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①号土层,耕填土,层厚0.7m ,黑色,原为农田,含大量有机质。

②号土层,黏土,层厚1.8m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20=。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2.6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60=。

④号土层,中粗砂,层厚4.1m ,中密,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200=。

⑤号土层,中风化砂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320=。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2.1所示。

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0.9m 。

5、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mm mm 400400 。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mm 450。

柱网布置如图2.1所示。

6、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1280kN=1060kN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1728kN ,=1430kN (其中k N 1为轴线②~⑥柱底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k N 2为轴线①、⑦柱底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1N 为轴线②~⑥柱底竖向荷载基本组合值;2N 为轴线①、⑦柱底竖向荷载基本组合值)图2.1 柱网平面图其中纵向尺寸为6A ,横向尺寸为18m ,A=6300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级。

二、柱下条形基础设计1、确定条形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地基承载力由已知的地基条件,假设基础埋深d 为m 6.2,持力层为粉砂层(1) 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粉砂,查表10.7得,0.3,0.2==d b ηη 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3/69.116.2)105.19(1.06.1)104.18(2.04.187.06.17m kN m =-⨯+⨯-+⨯+⨯=γ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的修正):kPa d f f m d ak a 65.233)5.06.2(69.110.3160)5.0(=-⨯⨯+=-⋅+=γη(2) 初步确定基础宽度设条形基础两端均向外伸出:m 9.19.631=⨯基础总长:m l 4623.269.6=⨯+⨯= 则基础底面在单位m 1长度内受平均压力:kN F k 61.207465145021150=⨯+⨯=基础平均埋深为:m d 825.2)05.36.2(21=+=需基础底板宽度b :m d f F b G a k 06.1)]9.0825.2(10825.220[65.23361.207=-⨯-⨯-=⋅-≥γ取m b 2.1=设计(3) 计算基底压力并验算基底处的总竖向荷载为:kN G F k k 73.2583.11)]9.0825.2(10825.220[32.251=⨯⨯-⨯-⨯+=+基底的平均压力为:kPa f kPa G F P a k k k 65.23360.2152.1173.258A =<=⨯=+=满足条件2、基础的结构设计 (1) 梁的弯矩计算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由于基础底面反力为均匀分布,因此单位长度地基的净反力为:m kN lF q n /280461550219605=⨯+⨯==∑基础梁可看成在均布线荷载n q 作用下以柱为支座的六跨等跨度连续梁。

为了计算方便,可将图)(a 分解为图)(b 和图)(c 两部分。

图)(b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A 截面处的固端弯矩为:m kN l q M n GA ⋅=⨯⨯==66.7413.24.208212122图)(a图)(b在图)(c 的荷载作用下,也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其中各杆的固端弯矩为:m kN l q n F⋅-=⨯⨯-=-=7.16689.64.2808181M 22BAm kN l q n F⋅=⨯⨯==5.11129.64.280121121M 22BC其余同(略)图)(c将图)(b 与)(c 的弯矩叠加,即为按倒梁法计算求得的弯矩图如下:(2) 梁的剪力计算kN l q V n 6459.6314.20831A =⨯⨯=⨯=左kNl M M l q V A B n A 4.8989.6742121829.62082=--⨯=--=右kNl M M l q V A B n B 4.10369.6742121829.62082=-+⨯=-+=左kN V B 5.9869.62181-08614.967=-=右kN V C 3.9489.68121-08614.967=+=左kN V C 7.9619.61086-7.25114.967=-=右kN V D 1.9739.61086-7.25114.967=+=左其余同(略),得剪力图如下:(3) 计算调整荷载i p ∆由于支座反力与原柱端荷载不等,需进行调整,将差值i p ∇折算成调整荷载i q ∆kN p A 5.6)5.898645(1550=+-=∆kN p B 63-)4.9863.1036(1960=+-=∆ kN p C 1.50)7.9614.948(1960=+-=∆kN p D 8.13)1.9731.973(1960=+-=∆对于边跨支座)31(1011l l p q +∆=∆ 0l 为边跨长度;1l 对第一跨长度。

对于中间支座)3131(1i i l l p q +∆=∆- 1-i l 为第1-i 长度;i l 为第i 跨长度。

故m kN m kN q A /41.1/)9.6313.2(5.6=⨯+=∆;m kN m kN q B /7.13/)9.6319.631(63-=⨯+⨯-=∆m kN m kN q C /89.10/)9.6319.631(1.50=⨯+⨯=∆m kN m kN q D /3/)9.6319.631(8.13=⨯+⨯=∆ 其余同(略)调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如下:调整荷载作用下基础梁的内力图如下:两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基础梁的最终内力图如下:两次计算结果叠加,得基础梁得最终内力:支座)'C)'D(C(D(B(AA)'B)'截面 类型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弯矩(KN ·m ) 745.39 745.39 1195.6 11956 1102 1102 1136 1136 剪力(KN ) 648.2 899.71006.95 958.88 969.53984.47982.286 982.28三、配筋计算 (1) 基础梁配筋计算○1材料选择:混凝土25C ,2/27.1mm N f t =;2/9.11mm N f c=; 钢筋采用二级钢HRB335,2/300'mm N f f y y == 垫层10C :100mm 厚○2基础梁宽度mm b 500=;基础梁高度mm h 1300=;6.2500/1300/==b h 符合2.0~3.0的规定○3验算截面最小尺寸 钢筋先按一排布置,故mm a h h s 12653510000=-=-=kN bh f kN V c c 87.188112655009.110.125.025.019.10610max =⨯⨯⨯⨯=≤=β满足要求○4配筋计算表格项目 截面弯矩截面抵抗矩系数201bh f M c s αα=相对受压高度sαξ211--=内力矩的力臂系数2211ss αγ-+=截面配筋0h f M A s y S γ=A 745.39 0.078286 0.081617 0.959192 2047.701B 1189.92 0.124974 0.133945 0.933028 3268.893C 1100.16 0.115547 0.123127 0.938437 3022.308D 1137.77 0.119497 0.127643 0.936178 3125.629 C' 1100.16 0.115547 0.123127 0.938437 3022.308 B' 1189.92 0.124974 0.133945 0.933028 3268.893 A' 745.39 0.078286 0.081617 0.959192 2047.701 AB 跨中691.17 0.072592 0.075437 0.962281 1898.75 BC 跨中 508.02 0.053356 0.054861 0.97257 1395.609 CD 跨中 550.79 0.057848 0.059626 0.970187 1513.105 DC'跨中 550.79 0.057848 0.059626 0.970187 1513.105 C'B 跨中 508.02 0.053356 0.054861 0.97257 1395.609 B'A 跨中691.170.0725920.0754370.9622811898.75基础梁选配钢筋:顶部 436全长贯通底部922全长贯通 (2) 箍筋计算○1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第1步第○3项已经验算) ○2根据纵筋布置及根数确定为4肢箍,选用80@8φ 2206.201)841(4A mm sv =⨯⨯=π○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uV : 0025.17.0h sA f bh f V V svyvt cs u +== a) 80@8φ(加密区)kN V 58.10659658006.20121025.196550027.17.0u =⨯⨯⨯+⨯⨯⨯= b) 200@8φ(非加密区)kN V u 60.68396520006.20121025.196550027.17.0=⨯⨯⨯+⨯⨯⨯= 加密区:kN kN V u 1006.9558.1065>=非加密区:kN kN V u 2.64860.683>= 可知承载力满足要求(3) 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翼板按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设计高度;翼板端部按固定端计算弯矩,根据弯矩配置横向钢筋(2/300mm N f y =)基础底板宽mm b 1200=,主肋宽500mm(502400⨯+); 翼板外挑长度:mm a 350)5001200(211=-=翼板外缘厚度200mm,梁肋处翼板厚度300mm,翼板采用25C 混凝土,335HPB 钢筋。

(取1.0m 宽度翼板作为计算单元) 基底净反力设计值:kPa b q n n 37.2332.14.280P ===○1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按每米长计) m kN a P n /68.8135.037.233V 1=⨯=⋅=mm f Vh th 24.10327.1)1265800(7.068.817.0410=⨯⨯==β实际mm mm h 24.10325010403000>=--=,可以○2翼板受力筋计算 配筋计算:84.400.168.8121=⨯⨯=M ○1截面抵抗矩系数04576.025012009.110.11084.4026201=⨯⨯⨯⨯==bh f M c s αα ○2相对受压区高度047.004576.0211211=⨯--=--=sαξ ○3内力矩的力臂系数977.02211=-+=s s αγ ○4钢筋面积26035.557250977.03001084.40mm h f MA s y s =⨯⨯⨯==γ 实配70@8(2235.557561mm mm A s >=),分布筋200@8φ三、基础配筋大详图四、参考资料1.《土力学》(第2版)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