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与沉说课ppt15 沪科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9.3 物体的浮与沉 (共27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9.3 物体的浮与沉 (共27张PPT)

(4)你用何种方法能使小瓶既不上浮, 也不下沉,即静止在水中?
想使小瓶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应使瓶 子受力平衡,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既不会上升,也不 下沉,能静止在液体中的任意位置,这种状 态称为悬浮.
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
F浮
F浮
F浮




G
G
G
G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物体悬浮 物体漂浮
2.盐水选种. 把种子放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干瘪、
虫蛀的种子就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 子则下沉到容器底部.
3.潜水艇. 潜水艇怎样实现在水中的沉浮的?
潜水艇的两侧有水舱,当用压缩空气将 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的重力变 小,小于浮力,实现上浮;当向水舱内注水 时,潜水艇的重力变大,大于浮力,实现下 沉.上浮和下沉过程中浮力保持不变.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周围处处受到 液体的压力,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物体上的力彼此抵消,这样物体在竖直方 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在液体 中究竟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这两个力的 大小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盛水的大烧杯,带盖子的玻
璃小瓶. 探究过程:
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在此过程 中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 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 液面.
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特点都是浮力等于重 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之下,静止不动,但漂 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 浸入液体之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 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1)把拧紧盖子的空瓶浸没于水中,然 后放手,观察小瓶的运动状态.

沪科版《9.3物体的浮与沉》ppt课件(20页)

沪科版《9.3物体的浮与沉》ppt课件(20页)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九章 浮力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2021/6/20
1
将小木块、乒乓球、金属块浸没在 水中,松手后,它们将怎样运动?
2021/6/20
2
2021/6/20
3
2021/6/20
4
对于以上这些现象,你 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你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在水中的物体只受到浮力作用吗?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6/23 2021/6/ 232021 /6/232 021/6/2 3
谢谢大家
2021/6/20
21
液体的密度之比ρ1:ρ2为
( C)
A、4:1 B、1:4
C、3:4 D、4:3
2021/6/20
17
练习二
1、轮船进港后,卸下一部分货物,因此吃水线上升
60cm,假如船?(
3×107N

2、请你设计一个方案,用量筒、水、烧杯、细针测出 蜡块的密度。
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1的水,将蜡块放入量筒中,蜡块漂
2021/6/20
18
练习三
2021/6/20
19
2021/6/20
20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6/23202 1/6/23 Wednes day, June 23,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6/ 232021 /6/2320 21/6/2 36/23/2 021 11:31:17 AM
2021/6/20
11
(2)盐水选种
2021/6/20
选种盐水的密度一般在 1.16×103~ 1.2×103kg/m3之间。

10.5《物体的浮与沉》(共53张PPT)

10.5《物体的浮与沉》(共53张PPT)
100000N 100000N 10吨
轮船从河入海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河水
海水
浮沉条件的应用
⑴密度计 ——利用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总是漂浮的状态, F浮=G ,浮力大小不变。
⑵盐水选种 —密—度利ρ用液浸有没关在,液ρ体液越中大的,物体F受浮到越的大浮。力跟液体的 ρ物< ρ液,物体上浮; ρ物> ρ液,物体下沉。
43
浮沉条件分析
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
从容器中溢出15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不变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增大
如下图所示,一木块下面用细线系一 铝块,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 止状态,如果将线剪断,则木块及铝 块将怎样?
当F浮 = G时,
当F浮<G时,
物体上浮; 物体悬浮; 物体下沉。
三、物体的浮沉条 件的应用:
潜水艇、孔明灯等。
一、知识回顾
一、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 1、压力差法:F浮=F下- F上 2、二次称重法:F浮=G物—F拉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4、平衡法:F浮=G物 (漂浮或悬浮)
D.用它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图4
D48Biblioteka • 17.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展 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 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 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 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

10.5《物体的浮与沉》(共53张PPT)

10.5《物体的浮与沉》(共53张PPT)
49
• 19.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6(a) 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 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 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 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50
32.一个体积为10立方分米的木块浮在水 面上,要使它全部浸入水中且保持静止, 需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重力的1/4的力, 求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44
• 5.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 一样大
• 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 的浮力大
• 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
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45
• 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 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 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 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 是( )
浮沉子
解密小魔术
原理 改变重力
当手用力挤压塑料瓶子时,瓶子 上方的气体体积 减少 ,气压 增大 , 就把水压到其中的小瓶子里了,这样 小瓶子重力增大了,所以小瓶子就下 沉了,反之,放手时就上浮。
知识总结
一、控制物体浮沉 的方法:
改变重力 改变浮力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改变液体密度
当F浮>G时,
二、浸没于液体中 物体的浮沉条件:
氢气球
热气球
飞艇 ——利用氦气、氢气密度比空气的小,实现 浮力大于重力而在空中上升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物体的浮与沉》浮力PPT精品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物体的浮与沉》浮力PPT精品课件

思考2:要改变一个物体的浮与沉,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改变物体的 浮沉状态
改变物体的重力
改变物体受到的 浮力
改变物体的浸入 液体的体积
改变液体的密度
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改变物体的重力
(1)用力捏瓶子,有部分水 进入铅笔,使铅笔的重力增 大,铅笔下沉。
(2)松开手,铅笔中水排出, 使铅笔的重力减小,铅笔上浮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1)观察密度计(包括其刻度),说说它的构造。 密度计是一个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装有适量 铅粒,使得密度计可以直立漂浮在待测液体中。
密度计的刻度“上小下大”。
(2)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不同液体中,观察比较密度 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可作标记),你有什么发现?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总是处于漂
1.0
0.8 浮状态。
F浮甲=F浮乙=G
甲液体
乙液体
F浮= ρ液gV排 V排甲<V排乙
ρ甲> ρ乙
2.轮 船
(1)工作原理:将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 的水,漂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m排):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F浮= m排g 而 F浮=G ∴ m船+m货= m排 (3)载重线
状态
浮沉 条件
力的比较 密度比较
改变状态 特点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F浮 >G物 F浮 <G物 F浮 =G物
F浮 =G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V排=V物 改变物体的重力或受到的浮力
V排<V物
非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轮船: 制成“空心”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
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3物体的浮与沉 课件(共43张PPT)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3物体的浮与沉 课件(共43张PPT)

6.现在可用来计算浮力的方法: (2)F浮=F向上-F向下 (1) F浮=G-F
(3) 悬浮或漂浮时:F浮= G
(4)F浮=G排=ρ液gV排
练习
1、在水中搬石块觉得比在岸上搬轻些, 这说明石块在水中 的作用。 2、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 是重力,方向 ,一个是 , 施力物体是 ,方向 ,木 块会上浮,是因为 。
轮船
潜水艇
气 球
飞 艇 热
1.密度计:
1.用途: 测量液体的密度。 2.工作原理: 漂浮原理即G= F浮 3.刻度值的特点:
(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 大; (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4.读数方法:静止时液面 所对刻度乘以水的密度
1、密度计是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 = 物(填=、 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_____G <、>)的原理制成的。 漂浮 ,才 2、使用密度计时必须使其______ 能正确测出液体的密度。 3、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 相同 (相同、不同)的,在密度 力是______ 大 (大、小)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 _____ 小 下 积较大,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上_____ 大 (大、小)。 ______
盐水选种的道理:饱满种子的密 度要大于盐水的密度而下沉。
1.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 璃球时,球内的水量减少 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 力变小 G<F浮,球将上浮. 2.当注射器将球内的气体吸 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球和 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大 , G>F浮,球将下沉.
1.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 沉的。
喷嘴点火加热,袋内空气受热膨胀,浮 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气球上升。
1.什么叫浮力?
学习总结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可用称重法,测浮力:F浮=G-F 4.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F浮=F向上-F向下 5.物体的浮沉条件: F 浮>G 上浮; 下沉; F 浮<G F 浮= G F 浮= G 悬浮; 漂浮。

《物体的浮与沉》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物体的浮与沉》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新课推进
对于以上这些现象,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你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在水中的物体只受到浮力作用吗?
实验探究
活动: 物体的沉浮条件 1.如图所示为实验探究计划中所需要的实验器材。
请同学们根据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捏成一团的橡皮泥 做成空心的橡皮泥
结论: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
水面上的物体,可以把它做成__空__心____的,以 使它排开更多的水,从而__增___大___可以利用的
浮力。
•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吃水线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F浮
G
F浮=G 漂浮
漂浮:由F浮=G可得: ρ液g V排=ρ物g V物 因为 V排< V物 所以 ρ液>ρ物
浮沉条件
上浮 悬浮 下沉
F浮> G F浮= G F浮< G
V排= V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实验结论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主要取决于它所 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潜水艇
1.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上浮、下潜和悬浮,靠改变 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2.改变自重:向水舱内充水或放水。
4.气球和飞艇
(1) 气球和飞艇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 气、氦气、热空气等)。
(2)原理:利用空气的浮力,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 实现上升和下降。
加热时,袋内空气受热膨胀,浮力 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气球上升。
2.根据ρ物与ρ液的关系判断:(1)当ρ物 __>__ ρ液时,物体 下沉,最后沉底;(2)当ρ物 _=___ ρ液时,物体悬浮; (3)当ρ物 __<__ ρ液时,物体上浮,最后漂浮。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物体的浮与沉共37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物体的浮与沉共37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物体的浮与沉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沪科版《9.3物体的浮与沉》(29页)

沪科版《9.3物体的浮与沉》(29页)

物体的浮沉条件
小结
上浮
F浮>G
下沉
F浮<G
悬浮
F浮=G
漂浮 农业
F浮=G 盐水选种
军事
潜水艇
应用
气象
热气球
其他
密度计
精品课件
ρ 液> ρ物 ρ 液< ρ物
ρ 液= ρ物 ρ 液> ρ物
巩固练习
1、铁钉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受到的浮力_大_于_重力, 在下沉过程中,铁钉受到的浮力_不__变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2、 漂浮在水面上的皮球,用手将其慢慢压入水中的 过程中,皮球受到的浮力将_变_大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 F浮_等__于__G物 ,那么液体的密度和物体密度会有什么 关系呢?ρ液_等__于__ρ物(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ρ

gV物
∵V排 = V物
ρ

<
ρ

精品课件
F浮
G
悬浮:
F 浮= G
ρ液gV排 = ρ物gV物
∵V排=V物
ρ = ρ ∴
精品课件


浮沉条件 (1) 漂浮 F浮=G V排<V物 ∴ρ液>ρ物 (2) 悬浮 F浮=G V排=V物 ∴ρ液=ρ物 (3) 上浮 F浮>G V排=V物 ∴ρ液>ρ物 (4) 下沉 F浮<G V排=V物 ∴ρ液<ρ物 简单的说,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和沉,决定于所受的 浮力和重力的情况 。还可以通过改变液体和物体密 度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精品课件
三.浮沉条件的应用: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本部分内容. 二.思考题: 1.密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刻度分布如何? 2.用所学知识解释农业上是如何利用盐水选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模式
说设计
说学情
说板书
说教材
说评价 物体的浮与沉
说开发
1 说教材
新课标对浮力的基本要求惯性
力的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合成
天平和量力 意筒的图234现、、、示象探知运。究道用弹力浮阿物熟生簧计力基体测悉的大 米 的而 力小德浮陌与原沉重哪理条力些。件因说力素明与有生运关活动。、生压产强中力平的的衡一些
2、会分析浮力大小变化吗; 3、会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吗?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学案导学问题引 领,学生通过小组合 作探究,亲身体验, 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 方法。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1、猜一猜 做一做
对教材实验进行开发, 由生活走向物理。
导学问题一
1、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 沉入水底呢?为什么状态不同
F浮
G
G
漂浮
F浮= G F浮
G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4. 规律推导
导学问题二:物体的浮沉
与密度有关吗?能否进行理论推导
对重物下沉,轻物上浮, 能从密度角度科学分析, 突破课堂难点
下沉: 浮F < G
ρ gV < ρ gV





V

=
V


ρ <ρ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物体的浮沉条件:
在理论建立后再回顾刚才的实 验操作,为接下来进行的物体 浮沉的应用做准备。
结论: 当F浮>G时,上浮 当F浮<G时,下沉
当F浮=G时,悬浮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注意:漂浮是上浮的结果,同样是ρ物<ρ液。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 堂评价。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读一读,试一试
导学问题三、 阅读教材,完成
学案,了解物体的 浮沉在生活生产中 的应用,分析应用 浮沉的知识,能在 你们刚才的探究实 验中找到原形吗?
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 念,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通过生生互动,师 生互动,在碰撞中巩 固知识,强化能力。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5. 浮沉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 ——利用吸水、排水 的方法改变潜水艇自 身的重力实现上浮下 潜的 。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2)轮船——是采用“空心”增大

的关系



重点:经历探
难点:排除主观
想象力的干扰,
究过程,理解和 应用物体浮沉的
条件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 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
科学灵活地选择 方法,对物体的 浮沉进行判断。
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表
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动
知识与技能
手操作能力;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潜艇、密度计和热气 球的基本工作原理
排水体积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 力.
中文名:辽宁号航空母舰 外文名:PLAN Liaoning 长宽:舰长304米,舰宽70.5米 航速:最高航速32节 排载水6.7量5万:吨标准排水量5.7万吨,满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 满载时排开水的质 量.
课程资源开发 ,激发学生的 爱国情结。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五 情景导入, 步 明确目标。 走
模 式
知识贯通。
达标检测, 共同提高。
4 说设计
《 物 体 的 浮 与 沉 》 教 学 设 计
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3分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8分钟
3.应用升华,拓展延伸 5分钟
4.课堂小结,知识贯通
3分钟
5.达标检测,共同提高 6分钟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三、应用升华,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从力的角度对浮 沉知识的掌握进行初评价。
(2)煮汤圆
(1)魔幻大揭秘
1、生汤圆放入锅 中时便下沉到锅底?
2、煮熟的汤圆就 浮起来?
请仔细观察下图, 并试着解释你所看 到的现象!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浮力的 方向
浮力的 测算
浮力的 影响因素
§9.2阿基
米德原理
阿基米 德原理
物体浮沉 条件
浮力产 生原因
§9.1认
识浮力
§9.3物体

的浮与沉

物体浮沉 的应用

浮 力
明确本节课在本单元中 的地位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 的方向
1、通过物体浮沉现象的研究,你能总结物体的 浮沉条件吗?
2、如何让物体的浮沉状态改变呢?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2、理一理,说一说
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方法一:改变了物体的重力 方法二:在重力不变时,改 变物体所受浮力大小
改变液体的密度
树立“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 物体浮与沉”的科学认识,突 出课堂重点。
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 3 ) 密 度 计——利用密度计在各种 液体中总是漂浮的状态, F浮=G ,浮力大小不变。
1.0
1.4
吃水线

液体乙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改变液体 的密度
(4)盐水选种
——利用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 的密度 ρ液有关
ρ不饱满< ρ盐水< ρ饱满
(5)热气球
——利用热空气、氦气、 氢气等密度比空气的小 的气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
教 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强化物理与生活联系;培养
学 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协作精神;


3 说模式
实验探究课模式
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目标导学为核心,反 馈矫正为手段,自主能力发展为主旨,先 学后教为方法
应用升华,
问题引领, 拓展延伸 。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本节在浮力部 分的地位
体现物理知识 的形成与应用
过程
重视学生的 自主探索
2 说学情 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与素
养。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过渡。
阿基米德
轮船、氢 气球等浮
原理
已有的学习方 力的应用
浮力的方
式和学习习惯
重物下沉,
向与测量 已有的知识 基础

轻物上浮
已有的生 活经验
力与运动
理论探究也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 一
F浮
F浮
F浮
F浮 G
G
F浮< G
下沉
GF浮=GLeabharlann 悬浮GF浮﹥G
上浮
F浮=G
漂浮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3. 实验小结
⑴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 的 重 力和 浮 力的大小。 ⑵物体浮沉条件
实验序号
浮沉条件
受力图示
下沉
F浮<G
F浮 G
悬浮
F浮=G
F浮
上浮
F浮>G
液体的 压强
的使用
压强
质量与
密度的计 算与应用
密度
分力
浮力
运动的 世界
学 机械与 部 河南中考中考察分值人小,但
难度大,综合性强
1 说教材
浮力的 方向
浮力的 测算
浮力的 影响因素
§9.2阿基
米德原理
阿基米 德原理
物体浮沉 条件
浮力产 §9.1认
生原因 识浮力



浮 力
§9.3物体 的浮与沉
物体浮沉 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