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钢材常见缺陷
钢构件中常见缺陷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钢构件中常见缺陷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236e6447fd5360cba1adbc8.png)
钢构件中常见缺陷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一、钢焊缝中常见缺陷及产生的原因1、外观缺陷(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2)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凹坑:焊后在焊缝表面或焊缝背面形成的低于母材表面的局部低洼部分。
(4)、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5)、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6)、其他表面缺陷①表面成形不良②错边③塌陷④弧坑⑤焊接变形2、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
气孔可分为密集气孔、条虫状气孔和针状气孔等。
3、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焊渣。
4、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
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5、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对对接焊缝也指焊缝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现象。
6.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电阻点焊指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二、铸件中常见缺陷及产生的原因序缺陷名称缺陷特征1 气孔在铸件内部、表面或近于表面处,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眼,形状有圆的、长的及不规则的,有单个的,也有聚集成片的。
颜色有白色的或带一层暗色,有时覆有一层氧化皮。
2 缩孔在铸件厚断面内部、两交界面的内部及厚断面和薄断面交接处的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3 疏松在铸件内部微小而不连贯的缩孔,聚集在一处或多处,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很小的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
4 密集气孔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的孔眼。
孔眼不光滑,里面全部或部分充塞着熔渣。
5 热裂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注要是弯曲形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6 冷裂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主要是直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钢材缺陷等级
![钢材缺陷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93e6ca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a.png)
钢材缺陷等级钢材缺陷等级是指对钢材中存在的缺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评定的等级。
钢材缺陷等级的划分对于保证钢材的质量和使用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材缺陷等级及其对应的标准和特征。
一、一级缺陷一级缺陷是指对钢材性能和使用安全影响较大的缺陷。
一级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包含气孔或夹杂物的缺陷:这类缺陷会降低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容易引起断裂和疲劳破坏。
2. 钢材内部裂纹:内部裂纹是钢材中最严重的缺陷之一,会导致钢材的断裂和失效。
3. 钢材表面裂纹或剥离:表面裂纹或剥离会使钢材的耐蚀性下降,容易引发腐蚀和氧化。
二、二级缺陷二级缺陷是指对钢材性能和使用安全有一定影响的缺陷。
二级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钢材表面的凹坑:凹坑会降低钢材的表面光洁度和美观度,但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2. 钢材的尺寸偏差:尺寸偏差是指钢材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虽然会影响钢材的安装和使用,但对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影响较小。
3. 钢材的表面划痕:表面划痕会降低钢材的表面质量,但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三、三级缺陷三级缺陷是指对钢材性能和使用安全影响较小的缺陷。
三级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钢材的表面氧化层:氧化层是指钢材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物,虽然会降低钢材的美观度,但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2. 钢材的表面镀层缺陷:表面镀层缺陷通常是指钢材表面的镀层存在的缺陷,例如气泡、剥落等,虽然会降低钢材的耐蚀性,但对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影响很小。
3. 钢材的表面颜色不均匀:表面颜色不均匀是指钢材表面的颜色存在差异,虽然会影响钢材的美观度,但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小。
钢材缺陷等级的划分主要分为一级缺陷、二级缺陷和三级缺陷。
一级缺陷对钢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影响最大,需要严格控制和修复;二级缺陷对钢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有一定影响,需要适当处理;三级缺陷对钢材的性能和使用安全影响较小,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缺陷。
钢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缺陷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钢材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钢材缺陷类型
![钢材缺陷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16d7e3f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6.png)
钢材缺陷类型
钢材缺陷是指在钢材制造、加工或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它们可能会对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常见的钢材缺陷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疏松:指钢材内部存在的气孔、夹杂物、缩孔等,是一种由于钢水凝固时未能完全排除气体和杂质而产生的缺陷。
2. 夹杂:指钢材中与自身化学成分不同的异物,在钢材制造过程中混入的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等,也是一种常见的内部缺陷。
3. 裂纹:指钢材表面或内部出现的裂缝,可能是由于钢材加工过程中温度过高、应力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4. 毛刺:指钢材表面出现的毛状突起,可能是由于钢材切削或锻造加工时产生的。
5. 气泡:指钢材表面或内部存在的球形或半球形凸起,通常是由于冷却过程中未能完全排除气体所致。
以上是常见的钢材缺陷类型,不同类型的缺陷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钢材制造、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
各类钢材常见缺陷
![各类钢材常见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3eece0d6360cba1aa811daa4.png)
型钢常见缺陷结疤型钢表面上的疤状金属薄块。
其大小、深浅不等,外形极不规则,常呈指甲状、鱼鳞状、块状、舌头状无规律地分布在钢材表面上,结疤下常有非金属夹杂物。
由于钢坯未清理,使原有的结疤轧后仍残留在钢材表面上。
表面夹杂暴露在钢材表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表面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机械的粘结在型钢表面上,夹杂脱落后出现一定深度的凹坑,其大小、形状无一定规律。
(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韧(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分层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1)主要是由于镇静钢的缩孔或沸腾钢的气囊未切净。
(2)钢坯的皮下气泡,严重疏松,在轧制时未焊台,严重的夹杂物也会造成分层。
(3)钢坯的化学成份偏析严重,当轧制较薄规格时,也可能形成分层。
气泡(凸包)型钢表面呈现的一种无规律分布的园形凸起称为凸包,凸起部分的外缘比较园滑,凸包破裂后成鸡爪形裂口或舌形结疤,叫气泡。
多产生于型钢的角部及腿尖。
钢坯有皮下气泡,轧制时未焊合。
裂纹顺轧制方向出现在型钢表面上的线形开裂,一般呈直线形,有时呈“Y”形,多为通长出现,有时局部出现。
(1)钢坯有裂缝或皮下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经轧制破裂暴露。
(2)加热温度不均匀,温度过低,轧件在轧制时各部延伸与宽展不一致。
(3)加热速度过快、炉尾温度过高或轧制后冷却不当,易形成裂纹,此种情况多发生在高碳钢和低合金钢上。
尺寸超差(尺寸不合、规格不合)尺寸超差是指型钢截面几何尺寸不符标准规定要求的统称。
这类缺陷名目繁多,大部以产生部位以及其超差程度加以命名。
例工、槽、角钢的腿长、腿短、腰厚、腰薄及一腿长,一腿短。
(1)对工字钢成品孔腿长往往表现在开口腿上,主要由于腰部压下量不够,角钢和槽钢成品孔压下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腿长和腿短。
钢材表面的缺陷
![钢材表面的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f71c3cbca98271fe910ef9ee.png)
不同的钢板其表面缺陷有不同的表状:序号|缺陷名称|产生缺陷的可能工序|可能的产生原因冷轧钢板与钢带表面缺陷一、表面缺陷(一)、钢板与钢带不允许存在的缺陷1气泡| 炼钢| 炼钢时产生气泡,在热轧时又未焊合,酸洗冷轧后暴露在外2裂纹| 炼钢、热轧与冷轧及各加工工序| 由于炼钢热应力、轧制形变或加工致应力集中造成3结疤或结瘤| 酸洗与冷轧| 酸洗未洗尽氧化皮,轧制时镶嵌于表面形成结疤4拉裂| 冷轧、镀锌与平整| 张力过大、张力波动过大以及张力不稳定等原因造成5 夹杂| 炼钢| 炼钢原因6 折叠| 热轧、冷轧| 轧制时呈粘性流动的金属被再次轧制后镶嵌于板材表面7 分层| 炼钢、热轧与冷轧| 炼钢时成分偏析以及组织偏析、大块夹杂等原因造成并最终在轧制过程中表现为分层8 黑膜或黑带| 酸洗| 酸洗后烘干效果不好造成9 乳化液斑点| 冷轧与平整| 乳化液残留于钢带表面所致10 波纹和折印| 酸洗| 过酸洗等(待查)11 倒刺或毛刺| 剪切过程| 剪刃不锋利、上下剪刃错开角度大、剪刃角度不准等原因造成(二)、允许存在的且根据其程度不同来划分不同表面质量等级的缺陷1 麻点| 冷轧、光整与平整| 轧制时塑性基体金属粘附于高速转动的轧辊表面所致2 划痕| 各工序及搬运吊装过程等3 擦伤| 搬运、吊装过程4 兰色氧化色| 冷轧与平整| 由于轧制摩擦力使基体金属升温从而造成基体发蓝,尤其是带钢边部更易于形成此缺陷5 浅黄色酸洗色| 酸洗| 酸洗后未烘干造成6 轧辊压痕| 冷轧、光整与平整| 轧辊原因7 划伤| 搬运、吊装过程8 凹坑| 冷轧| 轧辊原因以及表层夹杂被轧出基体表面等原因形成凹坑(三)、其他表面质量缺陷1 粘接| 罩式退火| 由于在全氢气氛下长时间加热造成钢卷表面残铁粉被还原为铁而造成,此外粘接还与卷取张力以及冷却速度等有关2 表面碳黑| 罩式退火| 在全氢高温气氛下,钢铁表面残余轧制油发生分解形成碳黑沉积于钢卷表面3 生锈与腐蚀| 钢卷存放以及运输过程| 防锈油质量不好或未涂防锈油或涂油量不足等,或者是存放环境湿度高等原因造成4 欠酸洗| 酸洗| 表现为还有氧化铁皮未洗掉5 过酸洗| 酸洗| 表现为基体表面可见清晰轧制纹路二、板形缺陷1 切斜| 酸轧、精整等| 指钢卷或钢带切边时切斜2 镰刀弯| 冷轧、光整与平整| 带钢两边轧制力不平衡,轧制力响应时间滞后或辊缝不均匀(辊缝调节不好)或原料密度与硬度不均匀等造成3 浪形(细分为单边浪、双边浪、中浪、斜浪等)| 冷轧、光整与平整| 原料密度与硬度不均匀、轧制时轧制力以及弯辊力调节响应不快或不准、带钢张力波动过大等所致,另外上下轧辊辊径相差大也会造成浪形4 瓢曲| 热轧、冷轧、光整与平整| 原料厚度方向上密度或硬度不均匀,造成钢板上下两面塑性不均匀造成,三、卷型缺陷1 塔型| 卷曲过程| 卷取机卷曲精度不高造成2 鼓包| 卷曲过程| 钢带边部超薄并在连续卷曲过程中形成钢卷鼓起3 鼓耳| 卷曲过程| 对于镀锌卷,如存在边部超厚,则可能卷取时钢卷两端鼓起四、尺寸缺陷1 厚度超差| 轧制过程| 轧制控制不准等2 宽度短尺| 切边过程| 切边不准或原料边部缺陷原因3 长度超差| 钢板分切过程| 控制精度原因等热镀锌钢板与钢带表面缺陷1 锌粒| 热镀锌过程| 底渣被机械搅起或因为锌液温度高而浮起,从而附着在镀锌板面上,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锌铁化合物FeZn102 厚边| 热镀锌过程| 气刀的角度调整不佳,造成对吹从而形成绕流;另外由于边部气流向外散失一部分使喷吹压力不够,也会造成厚边缺陷3 灰色镀锌层| 热镀锌过程| 在冷却相变过程中,如果锌铁合金层迅速长大从而使表面纯锌层消失,即没有锌的结晶花纹从而显现为灰色。
轧钢常见缺陷
![轧钢常见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b3d01761bd64783e09122bbf.png)
2)腰厚、腰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如按孔型设计头部压下量为77—=6.7mm;腰部压下量为16一=1.5mm,如果六孔压下量加大l.5mm,则头部尺寸为75.5mm压下量由6.7mm减少到5.2mm,腰部压下量由1.5mm减少到0,自然头部对腰部有拉伸加之腰部无压下而宽展,所以腰变薄,反之腰部变厚。
(1)因辊式或立式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将钢轨矫断。
(2)钢质不好,如局部夹杂、偏析,在矫直过程中被矫(压)裂(断)。
3、线材常见缺陷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产生原因
耳子
盘条表面沿轧制方向的条状凸起称为耳子,有单边耳子,也有双边耳子。在高速线材轧机(连轧)生产中,最终产品头尾两端很难避免耳子的产生。
1)轧槽导卫安装不正及放偏过钢,使轧件产生耳子。
(1)卫板安装不良,使钢轨产生力偶,形成扭转。
(2)轧件温度不均或压下量不均,造成各部延伸不一致。
(3)矫直机调整不当,钢轨受力偶作用。
(4)在冷却台架上翻钢时因温度较高也会出现扭转。
弯曲
钢轨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叫弯曲,一般呈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在端部的弯曲又叫弯头。
(1)由于重轨的头、腰、底面积相差较大,使轧制、冷却等工序操作易产生弯曲。
(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物(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
分层
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1)主要是由于镇静钢的缩孔或沸腾钢的气囊未切净。
(1)主要因钢坯缩孔部分未切净。
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
![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7e8a1738e9951e79b8927a5.png)
科普知识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图谱)及产生原因我们在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以及试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材料中存在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缺陷可能直接影响到使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识别缺陷成因及其对构件的影响,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第一部分为“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第二部分为“缺陷图谱”;“图谱”部分是笔者多年收集、整理、编写而成,供大家参考。
(一)钢铁材料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型钢常见缺陷重轨常见缺陷线材常见缺陷中厚板常见缺陷热轧板(卷)常见缺陷冷轧板(卷)常见缺陷镀锌板(卷)常见缺陷镀锡板(卷)常见缺陷彩涂板(卷)常见缺陷硅钢产品常见缺陷露晶带钢表面上可看到隐约可见的晶粒。
(1)CA3线MgO底层含水率较高。
(2)带钢在CA3线过氢化或油污清洗不净。
(3)CB炉露点高。
保护气体中的含氧量高或含有水份。
(4)保护气体供给量不是。
(5)钢卷装CB炉前滞留时间长使MgO含水率增高。
(6)密封不严吸人空气。
二:缺陷图谱图1-8为弯曲试验缺陷,图9-21为拉伸断口图1:刮伤图2:角钢中夹渣分层图3:角钢夹渣分层图4:夹杂分层图5:气泡起层图6:三分层缺陷图7:气泡形成三分层图8:角钢上的缩管分层图9:结晶状断口和星状断口图10:全杯状断口和半杯状断口图11:菊花状断口和燕尾断口图12:燕尾断口和斜断口图13:中心增碳和心部增碳图14:心部增碳图15:表面增碳图16: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增碳图17:结晶胎性断口和残余缩孔断口图18:残余缩孔断口和残余缩孔图19:缩孔断口和缩孔横截面劈开成二半图20:缩孔断口图21:白点断口和劈开断口。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讲课稿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b258b85581b6bd97e19ea59.png)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一、圆钢1 划伤特征:一般呈直线型沟痕,可见沟底,长度由肉眼刚刚可见到几毫米不等,长度自几毫米至几米不等,可断续分布,也可能通长分布。
原因:导卫表面不光滑,有毛刺或磨损严重;滚动导轮不转或磨损严重;翻钢板表面不光滑刮伤;在运输过程中辊道盖板等刮伤。
2 折叠特征:沿轧制方向呈直线状分布,外形似裂纹,边缘有时呈锯齿状,连续或断续分布,深浅不一,内有氧化铁皮,在横断面上看,一般呈折角。
原因:前某一道次出耳子;前某道次产生划伤、轴错、轧槽损坏或磨损严重、飞边等;原料表面有尖锐棱角或裂纹。
3 结疤特征:一般呈舌形或指甲形,宽而厚的一端和基体相连;有时其外形呈一封闭的曲线,嵌在钢材表面上。
原因:前一孔型轧槽损坏破损或磨损严重;外界金属落在轧件上被带入孔型,压入钢材表面;前一道次轧件表面有深度较大的凹坑。
4 耳子特征:出现于成品的两旁辊缝处,呈平行于轴线的突起条状。
有两侧耳子、单侧耳子、全长出耳、局部出耳和周期出耳等。
原因:孔型设计不良,宽展估计过小;成品前料型高度较大;成品孔辊缝小;终轧温度低,宽展增加;成品导板安装不正、尺寸大或磨损严重;横梁或导板盒松动;轧槽更换错误或轧机轴承损坏。
5 弯曲特征:有头部弯曲、局部弯曲、全长弯曲等。
原因:出口导卫安装过高或过低;温度不均;上下辊径差过大;冷床不平,成品在冷床上排列不齐,移动速度不一致,翻钢设备不良;冷却水分布不均匀,成品冷却不均;精整操作不良。
6 翘皮特征:呈鱼鳞状或分层翘起的薄皮,大部分是生根的,也有不生根的。
原因:导卫装置加工或安装不良,围盘有尖锐棱角,刮伤了轧件表面,再轧后,引起翘皮;输送辊道表面粗糙,刮起伤了轧件表面,再轧后造成翘皮;轧件带有薄耳子;轧槽磨损严重,轧件在孔型内打滑;连铸坯内部有较大的皮下气泡,轧后破裂形成翘皮。
7 表面夹杂特征:一般呈点状、条状或块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暗黄、灰白等,机械地粘结在成品表面上,不易剥落,且有一定的深度。
钢材表面缺陷
![钢材表面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f1b424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钢材表面缺陷
钢材表面缺陷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钢材表面氧化:当钢材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层,使表面变为黑色或棕色。
这种缺陷会降低钢材的美观度,并影响其使用寿命。
2. 钢材表面生锈:如果钢材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或有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表面容易生锈。
生锈不仅会破坏钢材的外观,还会减弱其强度和耐久性。
3. 剥落和划痕:钢材在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剥落和划痕的表面缺陷。
这些缺陷会导致钢材的强度受损,并且可能会对钢材的加工和装配产生负面影响。
4. 异物:在钢材的表面上可能会附着一些异物,例如灰尘、油脂或其他杂质。
这些异物会影响钢材的粘附性能,甚至会导致涂层不牢固,出现剥落现象。
以上是常见钢材表面的缺陷,对于使用钢材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及时发现和修复这些缺陷是保障钢材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钢的冶金缺陷
![钢的冶金缺陷](https://img.taocdn.com/s3/m/8bd7bc0202020740be1e9bfc.png)
钢中常见的冶金缺陷钢中常见的冶金缺陷通常包括裂纹、重皮(结疤) 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的翘起薄片、.折叠、气泡、疏松、缩孔残余、非金属夹杂物、金属夹杂物、过烧、晶粒粗大等等。
下面举各例说明:H型钢的生产与其他型钢相比,不仅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也高。
由于H型钢的工艺环节多,生产过程中任一方面的工艺控制不当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瑕疵、严重者报废。
如不控制好,必将降低成才率,增加生产成本。
H型钢常见缺陷:1.弯曲(弯头)特征:型钢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称为弯曲,一般为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只头部的弯曲叫弯头。
产生原因:(1)轧机调整不当,轧辊倾斜或跳动,上、下辊径差大,造成速度差大。
(2)出口卫板安装不正确,卫板梁过低或过高。
(3)轧件温度不均匀,使金属延伸不一致。
(4)冷床拉钢小车不同步或滑轨不光滑。
(5)运输辊道速度过快,容易把钢材头部撞弯。
(6)矫直温度过高,冷却后容易产生弯曲。
(7)成品捆扎长短不齐较大。
在运输中装卸不当。
(8)堆垛时不按规定进行。
(9)锯片用的太老,也容易产生弯头。
2.形状不正特征:型钢断面几何形状歪斜不正,这类缺陷对不同品种各异,名称繁多。
如工槽钢的内并外斜,弯腰挠度,角钢顶角大、小腿不平等。
产生原因:(1)矫直辊孔型设计不合理。
(2)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
(3)矫直辊磨损严重。
(4)轧辊磨损或成品孔出口卫板安装不良。
3.结疤特征:型钢表面上的疤状金属薄块。
其大小、深浅不等,外形极不规则,常呈指甲状、鱼鳞状、块状、舌头状无规律地分布在钢材表面上,结疤下常有非金属夹杂物。
产生原因:由于钢坯未清理,使原有的结疤轧后仍残留在钢材表面上。
4.表面夹杂特征:暴露在钢材表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表面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机械的粘结在型钢表面上,夹杂脱落后出现一定深度的凹坑,其大小、形状无一定规律。
产生原因:(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韧(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5.分层特征: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b89e3dcb307e87100f69644.png)
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一、圆钢1 划伤特征:一般呈直线型沟痕,可见沟底,长度由肉眼刚刚可见到几毫米不等,长度自几毫米至几米不等,可断续分布,也可能通长分布。
原因:导卫表面不光滑,有毛刺或磨损严重;滚动导轮不转或磨损严重;翻钢板表面不光滑刮伤;在运输过程中辊道盖板等刮伤。
2 折叠特征:沿轧制方向呈直线状分布,外形似裂纹,边缘有时呈锯齿状,连续或断续分布,深浅不一,内有氧化铁皮,在横断面上看,一般呈折角。
原因:前某一道次出耳子;前某道次产生划伤、轴错、轧槽损坏或磨损严重、飞边等;原料表面有尖锐棱角或裂纹。
3 结疤特征:一般呈舌形或指甲形,宽而厚的一端和基体相连;有时其外形呈一封闭的曲线,嵌在钢材表面上。
原因:前一孔型轧槽损坏破损或磨损严重;外界金属落在轧件上被带入孔型,压入钢材表面;前一道次轧件表面有深度较大的凹坑。
4 耳子特征:出现于成品的两旁辊缝处,呈平行于轴线的突起条状。
有两侧耳子、单侧耳子、全长出耳、局部出耳和周期出耳等。
原因:孔型设计不良,宽展估计过小;成品前料型高度较大;成品孔辊缝小;终轧温度低,宽展增加;成品导板安装不正、尺寸大或磨损严重;横梁或导板盒松动;轧槽更换错误或轧机轴承损坏。
特征:有头部弯曲、局部弯曲、全长弯曲等。
原因:出口导卫安装过高或过低;温度不均;上下辊径差过大;冷床不平,成品在冷床上排列不齐,移动速度不一致,翻钢设备不良;冷却水分布不均匀,成品冷却不均;精整操作不良。
6 翘皮特征:呈鱼鳞状或分层翘起的薄皮,大部分是生根的,也有不生根的。
原因:导卫装置加工或安装不良,围盘有尖锐棱角,刮伤了轧件表面,再轧后,引起翘皮;输送辊道表面粗糙,刮起伤了轧件表面,再轧后造成翘皮;轧件带有薄耳子;轧槽磨损严重,轧件在孔型内打滑;连铸坯内部有较大的皮下气泡,轧后破裂形成翘皮。
7 表面夹杂特征:一般呈点状、条状或块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暗黄、灰白等,机械地粘结在成品表面上,不易剥落,且有一定的深度。
一张图看懂钢材缺陷术语
![一张图看懂钢材缺陷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471c5be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f.png)
一张图看懂钢材缺陷术语钢铁产品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缺陷,下面小编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钢材缺陷术语及其可能产生原因和改善对策,大家一起来找找茬吧:1、圆度说明:圆形截面的轧材,如圆钢和圆形钢管的横截面上,各个方向上的直径不等。
2、形状(外形)不正确说明:轧材横截面几何外形歪斜,凹凸不平。
如六角钢的六边不等、角钢顶角大、型钢扭转等。
3、厚薄不均说明:钢板(或钢带)各部位的厚度不一样,有的两边厚而中间薄、有的边部薄而中间厚、也有的头尾差超过规定。
4、弯曲度说明:轧件在长度或宽度方向不平直,呈曲线状。
5、镰刀弯说明:钢板(或钢带)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边弯曲。
6、瓢曲度说明:钢板(或钢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同时出现高低起伏的波浪现象,使其成为“瓢形”或“船形”。
7、扭转说明:条形轧件沿纵轴扭成螺旋状。
8、脱方、脱矩说明:方形、矩形截面的材料对边不等或截面的对角线不等。
9、拉痕(划道)说明:呈直线沟状,肉眼可见到沟底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
10、裂纹说明:一般呈直线状,有时呈Y形,多与拔制方向一致,但也有其他方向,一般开口处为锐角。
11、重皮(结疤)说明:表面呈舌状或鱼鳞片的翘起薄片: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表面上不易脱落;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到表面易于脱落。
12、折叠说明:钢材表面局部重叠,有明显的折叠纹。
13、锈蚀说明:表面天生的铁锈,其颜色由杏黄色到黑红色,除锈后,严重的有锈蚀麻点。
14、发纹说明:表面发纹是深度甚浅,宽度极小的发状细纹,一般沿轧制方向延伸形成细小纹缕。
15、分层说明:钢材截面上有局部的明显的金属结构分离,严重时则分成2~3层,层与层之间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
16、气泡说明:表面无规律地分布呈圆形的大大小小的凸包,其外缘比较圆滑。
大部是鼓起的,也有的不鼓起而经酸洗平整后表面发亮,其剪切断面有分层。
17、麻点(麻面)说明:表面呈现局部的或连续的成片粗糙面,分布着外形不一、大小不同的凹坑,严重时有类似桔子皮状的,比麻点大而深的麻斑。
钢材表面7种常见缺陷问题的简析
![钢材表面7种常见缺陷问题的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b3045b7e21af45b207a822.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钢材表面7 种常见缺陷问题的简析
1 裂纹缺陷特征:裂纹一般呈直线形,有时呈Y 形,其方向多与轧制方向一致,但也有其他方向,一般开口处为锐角。
产生原因:钢锭的皮下气泡、未清理的裂纹及非金属夹杂物等在轧制中破裂或延伸就形成裂纹,钢锭的内裂纹在轧制中扩大并暴露于表面也形成裂纹。
钢锭、钢坯加热不均或钢温过低及轧制不正确,各部分延伸宽展不一致,也会产生裂纹。
高碳钢及合金钢由于加热速度过快或冷却不当,也会产生裂纹。
2 划伤(划痕)缺陷特征:沿轧制方向上纵向的细长凹下缺陷,其形状和深浅、宽窄随产生的原因不同而异。
产生原因:它是由于钢材的氧化铁皮、金属颗粒或其它异物积聚在导卫装置内,与高温高速的轧件接触而刮伤,或由于导板安装不当及其异常损耗,保养不好等。
3 折叠缺陷特征:沿轧制方向与钢材表面有一定倾斜角、近似裂纹的缺陷称折叠,一般呈直线状,也有锯齿状,出现在钢材的局部或全长,深浅不一,内有氧化铁皮,有时也呈舌状,有规律连续分布在钢材表面上。
钢材表面局部重叠,有明显的折叠纹。
产生原因:钢材在锻、轧过程中产生的飞边、毛刺、皱折和尖锐棱角等,在继续轧制时压入金属内部,则形成折叠。
初轧时形成的耳子在轧制过程中被压倒也会形成折叠缺陷。
清理原料表面缺陷时,若深宽比不合适也会出现折叠缺陷。
4 耳子缺陷特征:在钢材表面上,与孔型开口处相对应的地方,出现顺轧制方向的凸起称为耳子,有的是单边的,有的是双边的,有的贯穿钢材全长,有的局部的。
耳子一般底宽顶窄,凸起宽度大而高度小。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0c62c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f.png)
所有钢材常见缺陷及原因钢材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钢材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
以下是常见的钢材缺陷及其原因:1.气孔:气孔是在钢材中形成的空洞,通常由高温熔化过程中的气体造成。
这可能是由于钢材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没有被完全排出。
2.夹杂物:夹杂物是在钢材中发现的杂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等。
这些杂质会降低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并可能导致断裂。
3.结晶偏析:在钢材中,存在着不同成分的偏析现象。
这是由于不同元素在熔融过程中的浓度差异所导致的。
结晶偏析可能导致钢材中局部区域的成分不均匀,从而降低材料的性能。
4.热裂纹:热裂纹是在钢材冷却过程中形成的裂纹,通常发生在高温的条件下。
这可能是由于钢材受到过快或不均匀的冷却导致的。
5.焊接缺陷:钢材在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焊接缺陷,如焊缝内的气孔、夹杂物和裂纹。
这可能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力造成的。
6.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是由于长期的应力加载和卸载造成的,通常在结构或机械部件中发现。
这可能是由于钢材的低韧性和高应力环境导致的。
7.化学成分偏差: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
如果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成分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钢材的力学性能不稳定。
8.表面缺陷:钢材在加工、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表面缺陷,如划痕、凹痕和腐蚀。
这可能是由于人为因素、机械磨损或化学腐蚀造成的。
9.剥离:剥离是在钢材上发现的一种缺陷,表现为钢材表层的剥离或分离。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的粘结性能不足或加工过程中的热应力造成的。
10.形状缺陷:钢材的形状缺陷包括弯曲、弯曲和扭曲等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引起的。
以上是常见的钢材缺陷及其原因。
这些缺陷可能会对钢材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结构不安全或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在钢材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缺陷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修复这些缺陷。
第十三讲钢材常见质量问题及质量异议处理
![第十三讲钢材常见质量问题及质量异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376a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b.png)
第十三讲钢材常见质量问题及质量异议处理一、钢材的常见缺陷主要有三大类:1、表面质量缺陷2、内部质量缺陷3、外形尺寸缺陷二、表面质量缺陷1、表面裂纹:指钢材表面呈直线形的裂纹现象,一般应与锻造或轧制方向一致。
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加工(锻造、轧制、热处理调质)过程中因表面过烧、脱碳、疏松、变形和内应力过大以及表面硫、磷杂质含量较多而产生的发纹、热裂纹和冷裂纹。
表面裂纹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酸洗、磁粉探伤、着色检验和金相等方法检验出来。
在确认裂纹时,必须注意区分钢材表面的氧化皮本身质脆疏松经过轻微弯曲而呈现的裂纹,而钢材本身并没有裂纹。
2、重皮与折叠:钢材表面黏结的呈“舌状”或“鳞状”的金属薄片,在局部表面形成重叠,有明显的折叠纹。
形成原因:在热加工过程中由于钢坯上的飞边、毛刺、凹陷、夹杂物、皮下气孔和表面疏松等,在热变形时金属流变,开口于表面形成重皮与折叠。
3、耳子:指钢材表面沿轧制方向延伸的凹起。
形成原因:轧机孔型间隙过大,使钢材表面沿孔隙形成凸起。
4、刮伤:也叫划伤,指钢材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呈直线或弧形的沟痕(可见到沟底)。
三、内部缺陷1、偏析:实际上是钢中化学成分不均分现象的总称。
在酸浸试样上,当偏析是易蚀物质或气体夹杂聚集是呈颜色深暗、形状不规则、略显凹陷、底部平坦,并有很多密集微孔的斑点,若为抗蚀元素聚集,则呈颜色浅淡,形状不规则,比较光滑的微凹斑点。
根据偏析出现的位置和形状,通常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类:①中心偏析:出现在中心部分,呈形状不规则的深暗斑点。
②锭型偏析:集中在一条宽窄不同、具有原钢锭横截面形状(一般为方形)的闭合带上的深暗色斑点,所以锭型偏析也叫方框偏析。
③点状偏析:斑点一般较大,呈颜色较深、略显凹陷的图形,椭圆形或瓜子形。
一般分布的,称为一般点状偏析:分布在钢材边缘部分的,叫做边缘点状偏析。
形成原因:偏析是在钢锭浇注凝固过程中,由于选择结晶和扩散作用引起某些元素的聚集。
偏析是一般生产情况下无法避免的。
钢板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
![钢板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3a323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c.png)
钢板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钢板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钢板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就钢板常见的缺陷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常见的钢板缺陷。
1. 表面缺陷,钢板表面常见的缺陷包括划痕、凹陷、氧化、斑点等。
这些缺陷会降低钢板的外观质量,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能。
2. 内部缺陷,钢板内部的缺陷主要包括气泡、夹杂物、裂纹等。
这些缺陷会降低钢板的强度和韧性,影响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3. 尺寸偏差,钢板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尺寸偏差,包括厚度偏差、长度偏差、宽度偏差等。
这些偏差会影响钢板的加工和安装质量,导致浪费材料和人力成本。
二、防治措施。
1. 加强生产管理,钢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参数。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钢板的质量稳定。
2. 表面处理,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锈、喷漆、镀锌等,以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3. 检测手段,对钢板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超声波探伤、X射线检测、磁粉探伤等,及时发现和修复钢板的内部缺陷。
4. 加强运输保护,在钢板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包装和固定措施,避免碰撞和挤压,减少钢板的表面和内部缺陷。
5. 加强安装监理,在钢板的安装过程中,应加强监理和验收工作,确保钢板的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提高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
6. 加强维护保养,对已安装的钢板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洁、防腐、涂漆等,延长钢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三、结语。
钢板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其质量和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加强对钢板缺陷的防治工作,提高钢板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强对钢板缺陷的认识,提高对钢板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钢板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腰厚、腰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如按孔型设计头部压下量为77—70.3=6.7mm;腰部压下量为16一14.5=1.5mm,如果六孔压下量加大l.5mm,则头部尺寸为75.5mm压下量由6.7mm减少到5.2mm,腰部压下量由1.5mm减少到0,自然头部对腰部有拉伸加之腰部无压下而宽展,所以腰变薄,反之腰部变厚。
(2)钢坯的皮下气泡,严重疏松,在轧制时未焊台,严重的夹杂物也会造成分层。
(3)钢坯的化学成份偏析严重,当轧制较薄规格时,也可能形成分层。
气泡(凸包)
型钢表面呈现的一种无规律分布的园形凸起称为凸包,凸起部分的外缘比较园滑,凸包破裂后成鸡爪形裂口或舌形结疤,叫气泡。多产生于型钢的角部及腿尖。
钢坯有皮下气泡,轧制时未焊合。
(1)导卫板安装不当,对轧件压力过大,将轧件表面划伤。
(2)导卫板加工不良,口边不圆滑,或磨损严重,粘有氧化铁皮,将轧件表面划伤。
(3)孔型侧壁磨损严重,当轧件接触时产生弧形划伤。
(4)钢材在运输过程中与表面粗糙的辊道、盖板、移钢机、活动挡板等接触划伤。
缺肉
型钢其一侧面沿轧制方向全长或周期性的缺少金属称缺肉,缺陷处没有成品孔轧槽的热轧印迹,色暗、表面较粗糙。
盘条表面呈现一些连续性、周期性的凸起或凹下的印痕(某些印痕无规律性),缺陷形状、大小相似。
凸起、压痕主要是轧槽损坏或磨损造成的。
缩孔
盘条截面中心部位的疏松或空洞称为缩孔,缩孔处存在非金属夹杂,同时某些非铁元素富集。
连铸方坯按“小钢锭理论”有时出现周期性的缩孔,轧后不物质称为截面夹杂。
(2)钢坯上的针孔直口不清除,经轧制被延伸、氧化、熔接就会造成成品的线状发纹。针孔是铸坯常见的重要缺陷之一,不显露时很难检查出来,应特别予以注意。
(3)高碳钢盘条或合金舍量高的钢坯加热工艺不当(预热速度过快,加热温度过高等),以及盘条轧成后冷却速度过快,也可能造成成品裂纹,后者还可能出现横向裂纹。
凸起及压痕
(3)底大主要是由成品孔腰厚,上腿长引起及六孔开口腿磨损严重等。
(4)底小主要是帽形孔未能将腿部宽展到足够的长度,或由腰薄引起。
(5)轨高、轨低主要是由于轧件的温度高、低,成品前孔轨头部分或成品孔轨头部分磨损情况引起。
(6)腹高、腹低主要是导卫板安装不良,孔型严重磨损造成。
矫裂(矫断、压断)
钢轨在冷状态矫直、压直过程中,产生的直线形或折线形的裂纹。其裂口棱角尖锐,呈银亮色,严重时劈裂成碎断。
(1)钢坯带来的表面非金属夹杂物。
(2)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偶然有非金属夹杂韧(如加热炉的耐火材料及炉渣等),炉附在钢坯表面上,轧制时被压入钢材,冷却经矫直后部分脱落
分层
此缺陷在型钢的锯切断面上呈黑线或黑带状,严重的分离成两层或多层,分层处伴随有夹杂物。
(1)主要是由于镇静钢的缩孔或沸腾钢的气囊未切净。
耳子
在型钢表面上与}L型开口处相对应的地方,出现顺轧制方向延伸的凸起部分称为耳子。有单边的,也有双边的,有时耳子产生在型钢的全长,也有局部或断续的,方、圆钢产生较多。
(1)轧机调整不当或孔型磨损严重,使成品前孔来料过大或成品孔压下量过大,产生过充满,多产生双边耳子。
(2)进入成品孔前因事故造成温度过低,进入成品孔时延伸降低,宽展过大,多产生双边耳子。
(2)矫直机操作调整不良或矫直温度过高。
(3)成品孔出口卫板过低,锯齿磨损太老,垫板太低,在辊道运送速度过快时,碰撞档板等都容易产生弯头。
尺寸超差(规格不合)
钢轨断面几何尺寸不符合标准规定,统称尺寸超差。
其中:钢轨头部超过正偏差的叫头大,超过负偏差的叫头小。轨腰厚度超过正偏差的叫腰厚.超过负偏差的叫腰薄。轨底宽度超过正偏差的叫底宽,超过负偏差的叫底小。轨腰高度超过正偏差的叫腹高,超过负偏差的叫腹低。轨的高度超过正偏差的叫轨高,超过负偏差的叫轨低。断面不与其垂直轴线对称的叫不对称(又叫偏称)。
(3)轧件温度不均匀,使金属延伸不一致。
(4)冷床拉钢小车不同步或滑轨不光滑。
(5)运输辊道速度过快,容易把钢材头部撞弯。
(6)矫直温度过高,冷却后容易产生弯曲。
(7)成品捆扎长短不齐较大。在运输中装卸不当。
(8)堆垛时不按规定进行。
(9)锯片用的太老,也容易产生弯头。
形状不正
型钢断面几何形状歪斜不正,这类缺陷对不同品种各异,名称繁多。如工槽钢的内并外斜,弯腰挠度,角钢顶角大、小腿不平等。
(1)主要因钢坯缩孔部分未切净。
(2)钢坯中心聚集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在轧制中不能使金属焊合。
开裂
钢坯在轧制中,自动裂开称开裂。工业轨尤为多见。
(1)由于钢锭中心部位集中大量气体和非囊属夹杂物所致。
(2)由于钢“内裂”或“穿孔”所致。
过烧
因钢坯加热不当,钢轨表面出现的横向粗糙裂口叫“过烧”。裂口多出现在轨头和轨底侧边,金相观察裂口处金属晶粒粗大。
(3)成品孔入口夹板向孔型一侧安偏或松动。金属挤人孔型一侧辊缝里,产生单面耳子。
(4)成品入口夹板间隙过大或松动,进钢不稳,易产生双面断续耳子。
扭转
型钢绕其轴线扭成螺旋状称为扭转
(1)卫板安装不良,使轧件出孔时受到力偶的作用产生扭转。
(2)两侧延伸不一致,主要是压下不均或辊子有轴向串动。
(3)方、园钢由于入口夹板安装不正确,使钢料进孔不正,造成延伸不一致。
(1)孔型设计不良,轧辊车削不正确及轧机调整不当,使轧件进入成品孔时由于金属量不足,造成孔型充填不满。
(2)轧槽错牙或入口导板安装不当,造成轧件某一面缺少金属,再轧时孔型充填不满。
(3)前、后孔磨损程度不一样。
(4)园轧件弯、扭造成进孔不正。
(5)对于工、槽钢,困钢坯不清理,往往出现结疤掉到闭口腿内,在轧制过程中便会出现周期性的腿尖缺肉。
型钢常见缺陷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产生原因
结疤
型钢表面上的疤状金属薄块。其大小、深浅不等,外形极不规则,常呈指甲状、鱼鳞状、块状、舌头状无规律地分布在钢材表面上,结疤下常有非金属夹杂物。
由于钢坯未清理,使原有的结疤轧后仍残留在钢材表面上。
表面夹杂
暴露在钢材表面上的非金属物质称为表面夹杂,一般呈点状、块状和条状分布,其颜色有暗红、淡黄、灰白等,机械的粘结在型钢表面上,夹杂脱落后出现一定深度的凹坑,其大小、形状无一定规律。
裂纹
顺轧制方向出现在型钢表面上的线形开裂,一般呈直线形,有时呈“Y”形,多为通长出现,有时局部出现。
(1)钢坯有裂缝或皮下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经轧制破裂暴露。
(2)加热温度不均匀,温度过低,轧件在轧制时各部延伸与宽展不一致。
(3)加热速度过快、炉尾温度过高或轧制后冷却不当,易形成裂纹,此种情况多发生在高碳钢和低合金钢上。
(4)孔型磨损严重,也能产生表面轧痕。
折迭
沿钢轨的轧制方向出现的长条形金属重迭缺陷叫折迭。折迭呈直线状,也有呈锯齿状。多出现在钢轨头部、底部边沿等处,沿钢轨全长或局部分布。
(1)主要是由于成品孔前某一道次出现耳子,再轧后形成折迭。
(2)由于轧辊车削不良,锁口过宽。
(3)帽形孔压下量过大,底部宽度过大,进轨形切深孔形成耳子,再轧时形成折迭。
(1)矫直辊孔型设计不合理。
(2)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
(3)矫直辊磨损严重。
(4)轧辊磨损或成品孔出口卫板安装不良。
重轨常见缺陷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产生原因
结疤
在钢轨的头、腰底部等处局部粘附的金属蒲片状疤皮为重轨结疤,外形轮廓不规则,有闭合和不闭合的,有生根和不生根的,结疤下面常有肉眼可见的非金属夹杂物。
(4)轧辊安装不正确,上、下轧辊轴线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即上、下辊成水平投影交叉,使轧件扭转。
(5)矫直机调整不当。
弯曲(弯头)
型钢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呈现不平直的现象称为弯曲,一般为镰刀形或波浪形,仅只头部的弯曲叫弯头。
(1)轧机调整不当,轧辊倾斜或跳动,上、下辊径差大,造成速度差大。
(2)出口卫板安装不正确,卫板梁过低或过高。
(1)主要是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太长。
(2)加热操作不当或炉内氧化性气氛过强。
耳子
在钢轨的外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出现一条金属凸起称耳子,多出现在轨头中央开口处及轨底边端等部位。
(1)轧机操作调整不当或成品前孔磨损严重,造成成品孔压下量过大。
(2)钢坯温度低,造成轧制过程中的宽展大。
(3)入口导板安装偏斜、松动,轧件进孔不正。
由于钢坯未清理,钢坯原有的结疤经热轧变形后残留在钢勒表面上。
裂纹
在钢轨表面上呈现的与轧制方向一致的直线形缝隙叫“裂纹”,长短不一,多出现在轨头。裂纹通常较深,缝底尖细,有氧化铁皮和非金属夹杂物
(1)钢坯原有的裂纹经热轧变形后,演变在钢轨表面上。
(2)加热工艺不台理,即温度过高或加热速度过快,造成热应力,形成裂纹。
(2)切深孔切人太深,造成腿长无法消除。
(3)轧辊不水平或有轴向串动,以及800咬入不正,成品孔夹板上偏等都会造成一腿长,一腿短等。
(4)腰的厚、薄主要是成品孔及成品前孔压下量不合理所造成。
划伤(刮伤、擦伤、划痕)
一般呈直线或弧形的沟槽,其深度不等,通长可见沟底,长度自几毫米到几米,连续或断续地分布于钢材的局部或全长,多为单条,有时出现多条。
(1)因辊式或立式矫直机调整操作不当,将钢轨矫断。
(2)钢质不好,如局部夹杂、偏析,在矫直过程中被矫(压)裂(断)。
线材常见缺陷
缺陷名称
缺陷特征
产生原因
耳子
盘条表面沿轧制方向的条状凸起称为耳子,有单边耳子,也有双边耳子。在高速线材轧机(连轧)生产中,最终产品头尾两端很难避免耳子的产生。
1)轧槽导卫安装不正及放偏过钢,使轧件产生耳子。
(2)导卫板安装不当,有棱角或粘有铁皮使轧件产生划痕,再轧形成折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