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期,活动,和有关的诗歌)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及古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及古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及古诗词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共有十二个,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节、上巳节和礼拜天。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悬挂灯笼、燃放烟花,忙碌的收拾家中杂物、摆设家中饰物,家家户户摆满年夜饭,全家人在一起团聚,吃年夜饭、观赏烟花,这一切构成了春节的气氛。

元宵节又叫元夕节、元夜节、上元节,它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古时候传统的节日,它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当天,人们会悬挂彩灯、燃放烟花、家家户户烹调月饼、恭迎神佛,家家户户摆满美味佳肴,有的人会到附近的河流观看放灯笼,欢迎着新春的到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祭祖风俗的日子,它的传统习俗有祭祖、踏青、吃清明草以及放风筝等,清明节还有“哭墓”习俗,这是人们奔赴祭祖的去处。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端阳节,它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节日之一,其特色习俗有游龙舟、吃粽子、吃汤圆、挂菖蒲等,更有“文斗赛”、“吃枣赛”等游戏,使节日更添乐趣。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它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以“牛郎织女”为核心,历史很悠久,节日当天,人们会悬挂彩灯、放烟花,屋内外点灯迎神,家家户户烹调供馔,喜宴所有来宾,也有的地方有给女孩子们准备礼物的习俗。

中元节又叫鬼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纪念先人的节日,它有“烧鬼”、“祭祖”等习俗,还有各地传统的抛红旗、拜鬼神、扭蛋、踩高跷等,节日当晚,家家户户悬挂彩灯、忙碌地准备供品,家家户户摆满美味佳肴,大家团圆品尝“鬼馔”,是一幅古老欢腾的景象。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节日,它的习俗有赏月、守岁、吃月饼、烧火、赏花灯等,人们会选择一天假期,全家人团圆一起烧火、吃月饼、品尝美食,祝福健康长寿,又能找个月圆聚欢庆,这是中秋这一天的浪漫温馨。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它是祭祖的节日,它有赏菊、饮酒祭祖、放飞灵魂火等传统习俗,它的起源源于古老传说,节日当天,去重阳山欣赏菊花,一路上人来人往,醒目的彩旗招牌,熙熙攘攘,庆祝气氛洋溢,整条街显得热闹非凡。

课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6首

课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6首

课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6首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时节,天气渐暖,草木欣欣向荣,但也有许多人为了去扫墓而黯然神伤。

2.《端午》粽子香,又到端午节,波涛劲荡逐巨鳌。

短并起,弯括成一弧,雄鸡争鸣畅游跑。

这是现代作家徐志摩为端午节所作的诗歌。

端午节在我国也称为“端阳节”、“重阳节”等,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是我国传统的龙舟比赛日,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纪念伟大的民族爱国诗人屈原。

3.《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是唐代诗人苏轼为中秋节所作的诗歌。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夜,是我国祭月、赏月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月饼、赏月、猜灯谜、放烟火等。

4.《元宵》明月千里寄相思,红霞满地是元宵。

九重楼阁烟火色,云海星河尽放豪。

这是现代作家唐家三为元宵节所作的诗歌。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也是我国的灯节日,人们会吃元宵、赏灯、猜谜、耍龙、舞狮等,传统的灯笼很有特色。

5.《重阳》满城尽带黄金甲,快哉踏歌逐鸿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这是过往的古人为重阳节所作的诗歌。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是中国的老人节,人们会登高望远、赏秋景、赏菊花等。

6.《寒食》清明时节雪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寒食》。

寒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因此又称为“祭祖节”。

人们会吃寒食、晒绿茶、放风筝等。

八个传统节日古诗

八个传统节日古诗

八个传统节日古诗1.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传统节日的诗

传统节日的诗

传统节日的诗
篇一:春节
春节来临,喜气洋洋,
万家灯火色彩光。

年夜饭桌椅团圆,
欢声笑语乐团员。

红红火火财运旺,
金鸡报晓新年忙。

贴春联,贴福字,
传统文化弘扬起。

爆竹声声鞭炮响,
驱邪辟邪齐高唱。

元宵节上猜灯谜,
吃汤圆,家庭团聚忙。

红包传递祝福心,
炫彩焰火点亮天。

拜大年,拜神佛,
求个平安心想通。

民俗风情赛龙舟,
荡漾江水响动人。

游街扭秧歌欢天地,
歌舞升平表心意。

迎接春天,享欢声,
万象更新春意浓。

春节年年如意好,
华夏传统美芬芳。

篇二:中秋节
中秋月圆夜,思念情满堂,月饼飘香贺丰年。

合家团圆,品佳肴,
亲情友情美满长。

夜空明亮,明月高悬,
念亲赏月自有情。

月下嫦娥寄思念,
遥寄祝福传深情。

赏月吃月饼,共佳节,
踏月轻舞笑声阵。

儿童手中挂彩灯,
点缀夜空色斑斓。

诗词赋意表心情,
赞美祖国美妙曲。

月亮代表我的心,
祝福传递到双亲。

月朗星稀,梦圆人圆,
共享幸福夜悠悠。

中秋传统节日好,
爱国情怀永不忧。

中国节日诗歌

中国节日诗歌

中国节日诗歌春节来临,大地沉睡已久,
烟花喧闹,绣花鞋声声,
辞旧迎新,家家户户宴欢庆。

清明时节,墓地寂静无声,
烧纸祭祖,寄哀思于黄泉,
踏青赏花,颂扬生命的美好。

端午佳节,龙舟竞渡江河,
粽子香飘,香包绣花馨香,
追忆屈原,怀念中华文化的荣光。

中秋佳节,月儿圆圆高挂,
月饼香醇,家人团聚心欢畅,
思念亲人,祈福家国昌盛。

国庆节日,红旗飘扬在天际,
阅兵式上,英雄儿女挺胸展翅,
铿锵誓言,永远捍卫中华崛起。

中国节日,传统文化的精髓,
诗情画意,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激扬爱国情怀,赞颂祖国的繁荣昌盛。

- 1 -。

中国节日古诗

中国节日古诗

中国节日古诗
春节
万象更新喜迎春,民俗风情展烟云。

舞龙舞狮闹庙会,红灯火树照人群。

贴窗花、挂对联,
年夜饭、亲友团聚欢。

烟花鞭炮声声响,迎新年,展笑脸。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迎元宵,月亮明亮挂高穹。

猜灯谜、赏花灯,
舞龙舞狮扬锣鼓。

吃元宵,甜香溢满口,
燃灯笼,色彩跳动久。

全家团圆过元宵,欢声笑语献祝福。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来,明月皎皎皆亲近。

月饼香甜皮黄色,
家中团圆更贴近。

赏湖光、听蟾蜍,
描绘兔儿奔月图。

合家团圆共赏月,传承情谊中秋夜。

清明节
清明时节天气和,寒食凉风吹过篱。

扫墓祭奠亲人去,
踏青游玩迎春丽。

放风筝、漫步野外,
赏杨柳、草木春色醉。

缅怀故人感深情,祭拜坟墓传家训。

关于关传统节目的诗句

关于关传统节目的诗句

关于关传统节目的诗句1. 与传统节目有关的诗词我国的传统节日目前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相关习俗、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中国传统节日 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 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古诗
1. 中秋佳节
月圆人团圆,
嫦娥舞碧烟。

赏月吃月饼,
愉快度中秋。

2. 春节祭祖
祭祖传统古,
门前挂红灯。

恭请亲先祖,
敬礼送香膏。

3. 端午赛龙舟
龙舟竞渡快如飞,
白浪飞舞皆无碍。

赛场声喧拥观众,
观赛若彩云飞舞。

4. 清明扫墓
山水绿茵碧水流,
忠魂英灵长早逝。

清明扫墓吊祭祖,泪眼垂思感罢回。

5. 元宵猜谜
猜灯猜谜乐无边,汉字谜底心满意。

灯笼高高万点照,喜庆芬芳歌声起。

6. 重阳登高
重阳登高笑天空,旅途奔波路未穷。

登高抒发豪情壮,逍遥天地自由逍。

7. 中元祭祀
投资祭祖传古俗,宣张孝道肃心祭。

烛灭烟消无情感,渴盼好兆吉生福。

8. 春闺怨
红袖添香壁上闺,深闺惆怅思几时?花前月下长相忆,回首朱砂泪眸垂。

9. 长恨歌
闻君歌楼声若和,含娇独上青楼去。

深院静听清风过,再想君归意无常。

10.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袪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中国传统节日(附经典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附经典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元旦: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

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节日活动:张灯结彩《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如梦令·元旦毛泽东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2.春节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活动:贴春联、拜年、祭祀、烧炮、文艺汇演;节日饮食:茶果点心、年糕、饺子、春卷、汤圆。

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及诗句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及诗句

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及诗句1.除夕(大年三十)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关于除夕的诗:《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

关于春节的诗:《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关于元宵节的诗:《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 清明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中国传统节日短篇诗歌

中国传统节日短篇诗歌

中国传统节日短篇诗歌以下是一首中国传统节日的短篇诗歌,希望您能够满意:
春节繁花似锦绣,
欢歌笑语满街巷。

团圆灯火照天地,
吉祥如意迎新春。

元宵节灯火辉煌夜,
花灯彩影映心田。

汤圆甜香传万家,
欢度佳节共团圆。

清明节踏青赏花时,
缅怀先人寄深情。

风筝高飞思绪远,
清明雨燕舞翩翩。

端午节龙舟荡漾间,
艾草菖蒲辟邪气。

粽子香飘千万里,
龙腾虎跃展雄姿。

中秋节月圆人团圆,
桂香沁人心欢畅。

月饼甜香传千里,
思乡之情永不忘。

重阳节登高远眺山,
茱萸辟邪护平安。

尊老爱幼传统美,
感恩孝道传千年。

关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

关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

关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春节:《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中秋节:《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把酒问青天。

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节日诗歌

中国节日诗歌

中国节日诗歌
春节来临,万家灯火亮。

春联悬挂门前,团圆饺子香。

红包送祝福,烟花点燃欢声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愿家国繁荣。

清明时节,悼念先人情。

扫墓祭祖,敬爱先贤名。

踏青赏花乐,缅怀历史情。

清明节,缅怀先人,不忘传统美德。

端午佳节,龙舟竞渡热。

五彩旗帜飘扬,香囊荷叶香。

粽子美食享,古老文化长。

端午节,龙舟竞渡,传承千年文化。

中秋佳节,团圆月饼满。

明月高悬,思念远方亲。

赏月品美食,祝福满心间。

中秋节,团圆美食,祝福家人平安幸福。

国庆节,祖国繁荣动人。

锣鼓喧天,欢庆盛世新。

国旗飘扬,中华儿女心。

国庆节,庆祝祖国,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上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祝福寄托,让我们
一起珍惜传统,传承文化,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古诗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古诗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古诗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1、春节: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3、元宵节: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中秋节: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些古诗不仅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景象和氛围,还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期盼。

二月十五 传统节日诗歌

二月十五 传统节日诗歌

二月十五传统节日诗歌
二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以下是一首描述元宵节的诗歌:
皓月当空照,花灯亮如昼。

家家户户欢聚集,共度元宵节。

猜灯谜,有趣味,笑声传遍街。

赏花灯,艳丽美,绚烂夺目着。

汤圆香甜煮,象征团圆意。

共享团圆宴,幸福满心底。

闹元宵,热热闹,放烟花、燃爆竹。

舞龙舞狮展风采,喜庆气氛跃。

二月十五,元宵节,华灯照亮人间乐。

家人团聚,快乐多,祝福永驻心头。

这首诗歌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其中包括猜灯谜、赏花灯、品尝汤圆等传统习俗,以及放烟花、舞龙舞狮等喜庆活动。

通过这首诗歌,可以表达对元宵节的喜爱和祝福。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示例如下:
1.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
2.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杜牧
3. 端午节:
龙舟响兮渔舟唱,朝君兮归来。

浓情端午棕香飘,千年文化永流长。

-《登高》- 杜甫
4. 中秋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 苏轼
5. 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壮观歌》- 陈子昂
这些诗词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和特点,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魅力。

除了诗词,中国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形式,例如舞蹈、音乐、绘画等,这些都能够更好地让人们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有关诗歌

传统节日有关诗歌

传统节日有关诗歌一、春节与诗歌这首诗就像是一幅春节的风俗画。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那“爆竹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热闹的新年氛围中,过年放鞭炮可是传统习俗,噼里啪啦的声音仿佛是在赶走旧年的晦气。

“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一种酒,在新年喝屠苏酒也是习俗,春风都好像变得暖融融的,带着酒的香气。

“千门万户曈曈日”,描绘出新年早晨太阳初升,阳光照在千家万户的景象,那是一种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画面。

最后“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现在春联的前身,新年到了,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象征着辞旧迎新,多有意思呀。

二、端午节与诗歌这首诗很直白地说出了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就像是在和人聊天一样,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哦,自古以来就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里有点小幽默又有点小悲愤,说那楚江啊,虽然浩浩渺渺,但是却不能洗刷屈原这样正直臣子的冤屈。

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屈原的同情,也能体会到端午节背后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中秋节与诗歌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自己和弟弟苏辙分隔两地,他对着月亮喝酒,心里满是思念。

开头几句他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月亮啥时候有的,还想去天上看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想象自己飞到天上又怕太冷,觉得还是人间好,这想法特别有趣。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照在楼阁上,照到那些睡不着的人身上,因为思念亲人而失眠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就像在安慰自己和大家,人生有聚有散,就像月亮有圆有缺一样正常。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赏月,多美好的祝愿啊。

传统节日的诗歌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大门,让我们能更好地领略传统节日的魅力。

写传统节日的诗歌

写传统节日的诗歌

写传统节日的诗歌
嘿,咱来说说传统节日呀!
春节那可是热闹非凡呐!“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
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欢笑声此起彼伏。


人们忙活着准备年夜饭,那香味儿,哎呀,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孩
子们呢,穿着新衣,兜里揣着红包,高兴得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

“咱
晚上放烟花不?”“当然啦!”这不,对话都充满了喜悦。

端午呢,就像一场激烈的竞赛!“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到处都是粽叶飘香。

划龙舟的汉子们喊着号子,那劲头,仿佛能
把江水都搅动起来。

“嘿哟,加油啊!”“冲啊!”这一声声呼喊,多带劲!
中秋呀,宛如一首浪漫的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家人
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

那宁静的氛围,让人心里暖暖的。

“今晚的月亮好圆啊!”“是啊,真美!”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
我们的生活。

它们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情感的寄托。

我们应该
珍惜这些美好的节日,传承下去,让它们永远绽放光彩!
这就是我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它们真的太重要啦,难道不是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

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

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

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

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

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

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

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清明节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

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七巧节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

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

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取九九重阳之意。

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

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

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

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

这天,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

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回答者:飘羽寒鹰- 经理五级6-25 08:20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

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

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

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

正月拜年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

《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

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

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

立春祭农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

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

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

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

〔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

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

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

元宵灯火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

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

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

为了保持与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游玩。

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上欣赏。

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

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

辛弃疾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

三月曲水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

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

寒食禁火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

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

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

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

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

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

元张养浩曲《中吕。

兼尧民歌。

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六。

清明上坟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

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

四月佛诞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

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

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

端午龙舟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

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

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

”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

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

七夕乞巧在七月七日晚,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

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十。

中元鬼节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

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

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

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

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

”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

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

”佛说:“说得好!”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

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

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