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轵城实验中学张胭脂

一、对于学生和教材的分析:

1、学生分析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边边边”的判定方法。从本章开始,学生在观察能力上要经历“单一图形”到“多个图形”的跨越,在推理能力上要经历“使用单个条件”到“使用多个条件”的跨越,因此在教学时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述证明过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探明了“三边”分别相等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之后展开的。它不仅是下节课探索在其它条件下三角形是否全等的基础,还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边角边”的内容及含义,能初步运用“边角边”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通常要转化为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来解决的数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从动手操作到理性证明探索出三角形全等的第二种判定方法,并通过实际应用掌握转化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通过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知识,应用知识,必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我认为:

(1)教学重点:“边角边(SAS)”条件的探究与应用

(2)教学难点:两边一角的两种情况的探究

四、难点突破

本节课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的原则,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由特定的三角形到一般的三角形,经过逐步想、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两个三角形若要全等,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并且已经成功归纳出了“边边边”定理,还有其他条件下全等的可能吗?

学生回答:三角,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两角一边分别相等时,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板书课题)

教师:接下来请让我们共同完成探究活动1。

设计意图:从学生还未解决完的问题导入新课,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教师趁势把学生带

入下一环节。

2、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探究活动1:做一做

请画出△ABC ,使AB=6cm,∠A=600,AC=4cm(注意:请在图上标出对应的长度和角度)。并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同桌所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全等吗?说说你的猜想。 学生活动:画三角形,剪三角形,交流对比。

教师活动:巡视,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初步得出结论。(总结结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一角与两边的关系)

教师:给定边和角的大小之后我们画好的三角形都全等了,那么一般的三角形满足这样的规律吗?下面我们再来深入研究一下其它的三角形,请看探究活动2 。(我发给学生的学案上有三类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三种类型的三角形。)

探究活动2:深入探究

请根据△ABC ,借助圆规和尺子再画一个△ A ′B ′C ′,使A ′B ′=AB ,∠A ′=∠A , A ′C ′=AC ,剪下△ A ′B ′C ′,它能和△ABC 全等吗?(请在图上标注相等的边和角)

C

A A C

B B

B ① ③

师生活动:可以让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不行,就由教师引导示范。教师:怎么作图呢?上节课我们是不是学会了用尺规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了呀?可不可以先做一个∠A′等于∠A呢?然后我们再来截取AB和AC的长度。

学生活动:学生边学边作图完成以后,把三角形剪下,同桌对比,小组对比,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教师活动:教师抽取几个1号三角形通过拼一拼得出它们全等,同样由学生自己在抽取2号3号三角形进行展示对比,结果这样的三角形也都全等。

教师:(对比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按要求画的三角形都全等了,它们都满足了什么共同特点呢?请小组4人一起谈一谈吧!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得出都符合“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规律。再一起总结板书。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角边”或“SAS”)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表示“边角边”。

板书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①指明研究对象,②摆出三个条件,③得出全等结论。强调“边角边的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判定方法的简洁性,体会证明过程的规范性,为下一个应用环节奠定基础。

几何语言表述:

在△ABC 和△A′B′C′中,

∴ △ABC ≌△ A ′B ′ C ′(SAS ).

教师:在大家的合作之下,我们总结出了“边角边”定理,那么学习它有什么用呢?三角形无外乎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元素,全等之后又必有相等,所以我们往往根据三角形的全等来判断两线段相等或两角相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边角边”的魅力吧!

3、开动脑筋,学以致用

例2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至D ,使CD =CA ,连接BC 并延长至E ,使CE=CB ,连接ED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

分析过程:(1)让学生自己大声读出题目,要求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中找出已知问题和求证结论;

(2)说明方法:证明线段相等以前可以用大小进行比较,现在呢?结合全等来试试,找出相应的三角形;

(3)找条件:直接条件和隐含的条件

(4)条件具备,书写证明过程

(5)要求学生结合图形条件重新看过程,书写要规范

(6)总结做题方法:转化思想的应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AB = A ′B ′

∠A =∠A ′

A C =A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