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B
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二课时)
2-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和日期。
2、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地方时、区时的含义,掌握“北京时间”与北京的时间的区别;●知道规定日期变更线的好处,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和日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方时与区时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通过日界线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分地方时和区时,会计算世界各地的区时教学难点:●区分地方时和区时●通过时区计算时间【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说一说,“温州时间”与“温州的时间”的区别,哪一个时间就是“北京时间”?知识点一:区时的计算讨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整个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他们之间有时间先后的关系,那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层关系来计算一个地方的现在时间?学生:……小结:比如说,第一步:确定当前的“北京时间”,第二步: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第三步:确定北京与当地的时区差,第四步:根据“东早西晚“与”东加西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宾馆大堂里的钟准不准?帮助校准(学生按步骤进行)1、确定当前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14点)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伦敦(中时区:0度经线)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东京(+1)、纽约(-13)、伦敦(-8)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区时差计算各城市区时!——东京(15点)、纽约(1点)、伦敦(6点)【PS】(1)不要把重复的时区(如东西十二区)数两遍。
(2)计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加时区差;反之,减时区差。
(3)钟表上的时间有两个可以算,都算正确。
知识点二:日界线思考与讨论:如果我们向东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将会怎样变化?如果我们向西做环球飞行,再回到原地时,日期又将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发现,向东会多了一天,向西会少了一天,怎么办呢?教师:为了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最新科学: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1)(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四章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课前预习]1、地方时:由于,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是不同,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时区:把全球划分为个经度宽的地区。
3、划分法:以为标准向东、向西各划分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重合,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零时区):以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
经度宽的地区。
东时区:中时区的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西时区:中时区的分成12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等。
东、西十二区:都以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
其中北京位于区。
3、区时:每个时区都以其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
4、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5、中国幅员辽阔,地跨个时区,为了方便,中国把北京所在的的区时作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
6、当跨过日界线()时,当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一天;反之,日期要一天。
[疑难重点]1、时区和区时那个是指时间?2、北京的时间是指的时间,而北京时间是指的区时。
3、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在2008年8月8日20点正式开始,而这个时间是指(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
4、如果日界线西侧是星期日,那么日界线东侧是星期。
5、按时区划分,拉萨(910 E)在区,但拉萨所采用的时间是区。
6、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次“圣诞节”吗?为什么?7、看你掌握的怎么样,你能给全球的时区进行公平的划分吗?[巩固练习]1、请分别说出地方时、时区、区时三者有什么区别?2、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当经度1800的地方是正午12点时,00经线的地方是点,处于傍晚6点的是经线的地方。
2)当经度为1350E的地方是6月1日时,经度为1350W的地方日期是月日。
1350W1350E3、东、西十二时区的钟点(相同,不同),但日期却,因为。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4
2.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学生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2.通过游戏、制作学会查找各地的时区,并计算他们的区时;3.通过辩论,学会区分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
重点、难点:世界各地的区时和时区的划分;由时区理解区时,东西十二区的时间一样。
教学过程【出现几个生活片段】1.我是个足球迷,观看新闻知道某日有一场意大利米兰德比足球赛,比赛时间为当地晚上17点,我在该日的17点打开电视机,可是没有找到这场比赛的直播节目,这是什么原因呢?2.人们有可能在同一年里过两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吗?3.一对孪生姐妹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可能吗?4.北京的猴哥给伦敦的八戒打电话,八戒很生气,为什么半夜三更吵醒我呀?学生每一大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结论由组长进行发言。
【新课讲授】1.辩论赛:辩论主题:北京的时间和新疆的时间是一样的吗?先进行举手表决,根据“一样”、“不一样”、分成二组,再由每一组学生提出自己结果的理由,并由对方进行反驳。
2.展示:地球的俯视图。
每一组共有八个地球仪,教师作简单的介绍,由学生自学课上内容,并讨论问题:从这副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不同,相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相同;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游戏:两人南北站着,判别谁会先看到太阳;二人东西方向站着,谁先会看到太阳。
规律:东早西晚,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时刻的早晚指先看见太阳为早,后看见太阳为晚)3.时区:讨论1: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讨论2:全世界都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由正反两组各讨论一个问题,矛盾出现,如何解决?制作:学生阅读书上内容,每一条纸代表每一时区,分别粘在地球仪上。
提醒: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如何粘。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成果进行展示,挑出前六名,并进行问题讨论:1.为了解决这些混乱,我们国际上采取了什么方法?为什么?2.全球共划分为多少个时区,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划分?3.0度经线在哪个时区,180度经线又在哪个时区?4.从中时区向东和向西划分的每个时区的名称有什么规律?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属两个时区还是一个时区?6.北京在哪个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7.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被称为什么经线?它起何作用?8.相差一个时区的两地,区时相差几小时?结论;一个时区中区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掌握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1. 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
教学准备:1. 地球仪2. 时区图3. 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吗?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概念,引出地方时和北京时间。
二、探究地方时和北京时间(10分钟)1. 讲解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地球仪和时区图,观察和分析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10分钟)1. 提问: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如:全球昼夜平分点的位置变化、国际日期变更线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 让学生总结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及关系,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张北京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关系图。
2. 收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现象,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实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北京天安门升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升旗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关系。
2.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
3. 提问:还有哪些实例可以看出地方时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关系?七、地球自转与地方时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的时间和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2.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3.知道时间和“的时间〞的区别。
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4.通过比拟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区时、日期的异同点,理解日界限的含义,掌握日界限附近日期变更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读图探究,讨论分析,学生根据地方时、区时的含义,掌握“时间〞与的时间的区别。
知道规定日期变更线的好处,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和日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学会利用“时区和日界限〞图,根据两地所在的时区,推算两地的区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地方时与区时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通过日界限的学习与分析,学生体验到从具象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时区和区时的计算难点区时的计算【教学方法】讲解、引导、问题法,借助直观实验,使直观与抽象。
相辅相成,便于理解。
读课本思考,归纳总结,并不断学练结合,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地球仪、可拨动的时钟【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提问:你们喜欢看机器猫吗?〔学生答复:喜欢。
〕教师过渡:好,那就满足一下的喜好吧,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片段〔点击“复习〞二字,影片播放时间段:1.03妙-2.07妙〕学生观看视频:机器猫——时差时钟【第2X幻灯片】教师提问:机器猫那个先进的机器叫什么?还有,里面有一幅图片,东京已是白天,但巴黎仍然是黑夜,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的时间和“时间〞。
新课——【第2X幻灯片】教师提问:要答复这这些问题,还得从地球自转说起。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自转速度又是多少?学生答复: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一天转一圈。
学生演算:一天一圈=1圈/24小时=3600/24小时=150/小时=150/60分钟=10/4分钟〔教师演示多媒体〕〕教师讲解:地球自转每小时转过经度15°,意味着经度相差15°,时间就会相差1小时。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知道北京时间是中国标准时间。
2. 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了解全球时区的划分。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
2. 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
三、教学难点:1. 全球时区的划分。
2. 理解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时区计算工具。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地球仪和时区计算工具,观察和计算北京的时区,引导学生发现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时区的关系。
3. 讲解:讲解全球时区的划分,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含义。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根据经度计算其他城市的时区,并选取几组进行分享。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2. 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3. 全球时区的划分4. 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时区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时间和时区概念的理解。
2. 评估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其他城市的时区。
3. 观察学生对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含义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探讨夏令时对全球时区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标准统一的必要性和意义。
八、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九、课后作业:1. 绘制一张世界时区图,标注主要时区和大致经度范围。
2. 编写一个小短文,解释夏令时对全球时区的影响。
十、课程总结: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和时区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计算不同城市的时区。
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知道它是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的。
2. 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3. 培养学生对时间概念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的定义及换算方法。
2. 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三、教学难点:1. 北京时间与其他时区时间的换算。
2.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
2. 时区图。
3. 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地球自转和时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1)介绍北京时间: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的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2)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也产生了时区差异。
(3)演示如何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如何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其他时区的时间,以及将其他时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北京时间进行时区换算。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关于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的换算练习。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全球时区的划分,以及时区换算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航班调度、体育赛事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地球自转速度是否均匀?如果不是,为什么?2. 讨论:如何解决跨时区沟通时的时差问题?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互动表现。
3. 对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换算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十、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北京时间和其他时区时间换算的科普文章。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2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2)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世界各地的区时的确定;学会且巩固不同时区的计算;知道什么是日界线2.能力目标:学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区时。
重点:日界线及日期变更的原理难点:日期变更原理的正确运用教学设计:引入在宾馆的大堂中会挂有一些钟,显示世界重要城市的地方时。
科学探究一、世界各地的区时[探究]为方便旅客,宾馆大堂挂出许多显示不同城市时间的钟,请你帮助校正钟表的时间北京14:00 东京16:00 纽约1:00 伦敦7:00[方法与步骤]1.确定当前的北京时间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即两时区的区时差)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时区差计算各城市区时。
区时特点:(1)东早西晚(2)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3)区时计算东加西减,若西减后出现负数,则晚一天,再用24加上减出的负数,即时区时。
二、日界线[思考]从北京出发向西(或向东)做环球飞行,每穿过一个时区,钟表应如何变化?穿过24个时区,钟表上的时间如何变化?日期又如何变化?环球飞行:“环游地球80天“,引出问题。
向东环球:比地球快,多了一天,要减掉。
向西环球:比地球慢,少了一天,要加上。
环游地球80天,他自己计算时间是用了81天,但是,因为向东,要减掉,所以,实际只用了80天。
1.日界线: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2.特点:(1)1800经线是人为规定的。
(2)不是直线而是曲折的曲线(使1800经线通过的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
3.日期变更法则(1)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东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视野日界线趣闻由于日界线的存在,在日界线附近常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某一年有一艘客轮从大西洋向东航行。
途中海上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
这时,一位耐不住轮船的颠簸而临产了。
经验总结:教授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
这篇文章将介绍我七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教案,名为《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并分享我在教授这个教案时的经验和总结。
我想谈谈我为什么选用这个教案。
这个教案是与学生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涉及到人们日常使用的时间和原子钟的基本知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另外,这个教案并没有太高的难度,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轻松理解和掌握。
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案作为我的教学内容。
接下来,我会从四个方面,分别是准备工作、教学方式、问题解答、学生反馈,来具体讲述我的教学经验。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教学前,我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案内容的熟悉在开始讲解教案之前,我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研究和理解教案中的每一个细节。
通过这个过程,我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2.准备课件我通过 PowerPoint 制作了与教案相关的课件,并采用多媒体技术、图片、动画等手段,增强课件的可视性和可理解性。
这些辅助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同时也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分析学生需求在教学前,我还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了解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问题。
这些信息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关注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提高教学效果和兴趣,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1.师生互动在课堂中,我尽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问题解答、小组讨论等活动。
通过这些互动,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
2.视频资料在课件中,我还加入了一些视频资料,如一些关于原子钟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可以自主观看这些视频,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图表解析在讲解一些题目时,我采用了图表解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图表,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问题解答在课堂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解答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
在解答问题时,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4.2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设计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地方时和区时,会计算世界各地的区时。
2、难点:日界限通过讨论一些有趣的事例来认识。
三、课程资源开发1.学生课前准备:上节课演示“地球的自转”的相关已组装好的学具,学具“国际日期变更仪”的材料。
2.教学器材:地球仪、火柴杆、橡皮泥、灯泡、相关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引入: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的量度却是人为研究、规定的。
人们为什么要规定时间?又是如何规定的呢?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活动一:利用上节课已组装好的地球仪模型继续演示“地球自转实验”(仍然以学具中点燃的小蜡烛代替白纸板,用以表示太阳,老师可用灯泡来代表太阳)。
①在不同的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观察随着地球的自转,这些火柴代表的观测者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是否一样?有什么规律?②在同一条经线上用橡皮泥粘上不同的火柴,观察随着地球的自转,这些火柴代表的观测者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是否一样?澄清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时刻的早晚是指先看见太阳为早,后看到太阳为晚,与生活中常说的“谁到校早谁到校晚”中的早晚是不同的,要注意区别。
小结:在地球上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的时刻是相同的;而在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看到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经线上的各点时刻是不同的。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被称为地方时。
提问: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东边和西边时刻的早晚有什么特点吗?(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地方时早)练习:1.完成教材提供的“读图”活动,将答案填在书上2.算一算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多少时间?(1小时)讨论:教材提供的“讨论”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最终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知道在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大范围共同使用某一时间)2.时区的划分读图:教材提供的“时区图”提问:观察回答①全球共划分为多少个时区,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划分?②本初子午线在哪个时区?180°经线又在那个时区?这样的经线又被称为是该时区的什么经线?③从中时区向东和向西划分的每个时区的名称有什么规律?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属两个时区还是一个时区?④北京在哪个时区,它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3.区时的规定阅读:教材关于时区的规定提问:①每个时区的时间是如何统一的?②相差一个时区的两地,区时相差几小时?③你能解释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有什么区别吗?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介绍:扩展资料1二、世界各地的区时活动二:利用教材提供的“时区”图来校准教材的图“宾馆大堂里的钟”中每只钟的时间(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并完成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填写。
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2. 让学生掌握北京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出北京时间。
3.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京时间的定义:北京时间是指中国标准时间,也是中国官方采用的时间计量标准,其基准点位于北京。
2. 北京时间与国家授时中心的关系:北京时间是由国家授时中心通过精确的授时服务来保证其准确性的。
3. 北京时间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关系: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快8个小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掌握北京时间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与国家授时中心的关系,以及北京时间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北京时间的相关问题。
2.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北京时间的相关概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间计量标准的概念,引出北京时间。
2. 讲解北京时间:讲解北京时间的定义、与国家授时中心的关系以及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给出实例,让学生计算特定事件对应的北京时间。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时间的相关问题,如:为什么北京时间是中国的官方时间?北京时间是如何产生的?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北京时间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计算北京时间的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北京时间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观察学生对北京时间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准确性。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PPT课件
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只 有一个地球!
• 然而,由于人们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地球生 态环境正在日益恶化:耕地大量减少,森林逐渐消 失,荒漠扩大,能源匮乏,气候恶劣,环境污染, 一些动植物濒于灭亡。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不像 样子了,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
• 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4千米 • 极半径为6356.76千米 • 赤道周长和子午线周长分别为40075千米和
39941千米 • 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 • 南极地区低下去24~3米。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幻想着,除地球之外,还有 存在生命的行星,希望我们的太阳系不是宇宙中独 一无二的系统。然而,自1960年第一个以科学手 段探测地外文明的奥兹玛(Ozma)计划实施以来, 科学家通过种种努力,尚未找到一个知音,虽然人 们没有气馁,还在继续寻找,但希望似乎很小很小。
3、中时区是以几度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的?东西十二区都以几度经线作为中央 经线的,它们是一个 区还是两个区?
180º
西 12
0º
西西中东东 21 12
180º
东 12
了解区时
识图并归纳区时特征,
(1) 相邻两个时区间的区时相差几个小时? (2)北京时间8时与东京时间8时相比,哪 一个早? (3)北京(东八区)和伦敦(中时区)相差 多少个时区?北京9点钟,伦敦几点?
议一议
讨论1: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各 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
时间的混乱,外出很难计 时等 讨论2:全世界都统一使用某个 地方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
遵守疫情秩序的倡议书
《共同努力,守护安全》
亲爱的同学们:
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安全,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遵守疫情秩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在校园里,我们必须遵循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
首先,一定要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
其次,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
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使用洗手液,尽量减少触摸公共物品。
同时,及时进行体温测量,如果有不适,尤其是发热、咳嗽等症状,务必及时向学校报告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经常通风、勤洗手、避免聚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等都是很重要的。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此外,也务必要避免传播不实信息,只相信来自官方渠道的消息。
不要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以免引起恐慌。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疫情,切实遵守疫情秩序,用实际行动来守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健康,我们要共同努力,共度难关。
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我们的安全。
谢谢大家!。
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理解两者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1. 北京的时间: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以及北京所在的时区。
2. “北京时间”:解释“北京时间”的定义,阐述其作为全国统一时间的意义。
3. 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区别:分析两者在概念、产生原因、应用等方面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区别,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北京的日出日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时间关系。
2. 讲解:详细讲解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其应用。
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4. 案例分析:分析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通信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区别,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区别以及应用,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主要内容】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的含义,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区时。
【重点和难点】重点:时区的判读和区时的计算。
难点: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知识讲解】一、地方时: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通常我们是以太阳为参照物来确定时间的。
这样就出现了在同一时刻,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的现象。
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时间是12点;背对太阳的经线上,时间是0点(24点)。
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对于某一地区来说,地方时的使用可以直观的表示时间的早晚,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做自转运动,所以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地点的地方时早。
越往东地方时越早。
地球上共分经度360°,地方时相差一天(24小时),所以,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例题1:读图分析,180°经线上地方时是12点时,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点,处于早晨6点的是经线的地方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自转方向、昼夜交替、地方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180°经线上地方时是12点时,表示太阳直射点在180°经线上;0°经线是背对太阳的经线,时间是0点(24点);处于早晨6点的经线,位于时间是0点或24点的经线(0°经线)以东,地方时差6个小时,经度差90°(15°×6=90°),所以处于早晨6点的经线是东经90°经线。
答案: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点(24点),处于早晨6点的是东经90°经线的地方时。
如果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由于同一时刻,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时间不同,若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全球时间就无法统一。
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给全球性的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1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地方时的含义及各地地方时的规律;了解时区的划分及含义、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区时。
重点:地方时的定义、特点,区时的定义及特点。
难点: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设计:引入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下列地区早晨天亮的先后是一样的吗?1.同一经度的不同地方,早晨天亮的时刻是相同的。
2.不同经度的不同地方,早晨天亮的时刻是不相同的。
根据地球自转分析,先见到阳光的地方是位于东边的地方。
科学探究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演示实验]用地球仪演示分析同一经线和不同经线上的不同经线上的不同地方时间是否相同。
A.在不同经线上用橡皮泥黏上不同的火柴,观察时间。
结论:时间不同且东早西晚。
B.在同一经线上用橡皮泥黏上不同的火柴,观察时间。
结论:时间相同。
读图:当经度1800的地方是正午12点时,00经线的地方是0点,处于早晨6点的是90 0E 经线的地方。
(1)定义:同一瞬间,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2)规律;东早西晚,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
例如:当杭州为中午12点时,英国伦敦才4点。
(3)讨论:自太 阳①世界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引起什么问题?时间混乱,外出时很难计时等。
②全世界都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差别过大,不能适应③解决方法:分区计时。
2.时区(1)定义:分区计时制度把全球划分成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叫做时区。
它是人为规定的。
(2)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
(3)划分方法:详见课本图4-6。
①中时区(零时区):以0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150经度宽的地区。
②东十二区:中时区的东边分成12个时区,分别以东经150、300等作为中央经线,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等。
③西十二区:中时区的西边分成12个时区。
西经150作中央经线的时区为西一区等。
④东、西十二区都以1800经线为同一时区,时刻相同。
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一、教案基本信息浙教版《科学》初中科学教案《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制定和传播过程。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北京时间的概念。
2. 北京时间的制定和传播过程。
教学难点:1. 北京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区别。
2. 北京时间的确立和传播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浙教版《科学》2. 课件: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介绍。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间的概念,引出北京时间的话题。
2. 探究: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课件,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制定和传播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区别,并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讲解北京时间的确立和传播过程,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北京时间的使用方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三、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相关练习题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对北京时间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深入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制定和传播过程。
3. 练习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直观演示:通过课件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北京时间的概念和应用。
4. 互动提问:通过提问和解答,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时间和时间的概念,提问:“你们知道北京时间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探究: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京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制定和传播过程。
资源分享: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
资源分享: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科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科学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加地了解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在七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关于时间、北京时间等相关知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知识,特别分享一份优秀的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时间的概念;2.掌握北京时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3.了解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4.掌握通过GPS定位确定当前地理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时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定位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时间的概念(讲解+PPT展示)介绍时间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时间的历史变迁和不同文明中的时间制。
2.北京时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讲解+问题思考+小组讨论)讲解北京时间是中国所采用的一种时间标准,介绍北京时间的来源和作用。
通过问题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掌握北京时间的使用方法。
3.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定位方法(讲解+视频展示)讲解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通过视频展示介绍GPS定位技术整个过程的原理和方法。
4.通过GPS定位确定当前地理位置的方法(实践操作)在教室里设置一个GPS信号接收器,使用手机或电脑的地图应用找出自己的位置,并对比和产品手册上的位置是否一致,以此熟悉GPS定位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材料1.《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PPT2.GPS定位视频3.手机或电脑地图应用4.GPS信号接收器以上就是这份七年级科学下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说明,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在学习科学方面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教案B
教学目标
1、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
2、知道日界限两侧的日期变化。
3、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重点难点
了解地方时和区时,会计算世界各地的区时。
日界限通过讨论一些有趣的事例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地方时和区时
电视台、电台播报“北京时间”,为什么不说是“北京的时间”,“宁波时间”呢?【在黑板上把这三个时间写下来】
地球自西向东转,宁波比北京要在东边,要先看到日出,所以,北京的时间和宁波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读图P123】PS:人站在地球上,东边要比西边更先看到日出。
地方时:同一瞬间,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经度的时间相同)
【讨论P123】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很难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
所以,要分,但又不要分得太细。
=>>时区:全球分为24个150经度宽的地区。
一天24小时,一圈3600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一般用到的都是区时)【强调】时区是指一个地区,区时,指的是那个地区的时间!
引出上面概念后,就可以对黑板上写的三个时间进行分析。
北京的时间=>>地方时≠宁波的时间
北京时间=>>区时,是以东经1200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中的标准时间。
因为宁波、北京都在这个时区中,所以,宁波、北京都用北京时间。
【阅读P124】时区的灵活性(简单了解,学生自己分析为主)
1、中国地跨五个时区,为了方便,把全国分成两个时区。
有便于国家各种事情的统一。
2、看电脑上的“日期和时间”,可以发现,一个时区覆盖很多国家,而很多国家的区时名称都不一样。
二、世界各地的区时
【问题】宾馆大堂里的钟准不准?帮助校准(学生按步骤进行)
1、确定当前时间——“北京时间“(东八区)(14点)
2、找出各城市所在的时区——东京(东九区)、纽约(西五区)、伦敦(中时区:0度经线)
3、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东京(+1)、纽约(-13)、伦敦(-8)
4、根据东早西晚原理,运用区时差计算各城市区时!——东京(15点)、纽约(1点)、伦敦(6点)
【PS】(1)不要把重复的时区(如东西十二区)数两遍。
(2)计算区时的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加时区差;反之,减时区差。
(3)钟表上的时间有两个可以算,都算正确。
三、日界限
环球飞行:“环游地球80天“,引出问题。
向东环球:比地球快,多了一天,要减掉。
向西环球:比地球慢,少了一天,要加上。
环游地球80天,他自己计算时间是用了81天,但是,因为向东,要减掉,所以,实际只用了80天。
日界限: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是曲折的)P126图
【PS】1、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限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则减少。
2、但时间不变,因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
【讨论】1、P126两个五一节问题。
2、双胞胎问题。
四、时间盘和时间尺的制作
书上课后练习时间盘的制作,和作业本上时间尺的制作,学生任选其一,要求会用时间盘或时间尺来计算时区。
小结:按板书
作业: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和科学作业本上的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