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Scv
dS21 = dSf + dSg ∆S21 = ∆Sf +∆Sg
Q
W
out(2)
熵的问答题
• 任何过程,熵只增不减 ╳ 任何过程, • 若从某一初态经可逆与不可逆两条路径到
达同一终点,则不可逆途径的∆S必大于可 达同一终点,则不可逆途径的∆S必大于可 逆过程的∆ 逆过程的∆S ╳
• 可逆循环∆S为零,不可逆循环∆S大于零 ╳ 可逆循环∆ 为零 不可逆循环∆ 大于零 为零, • 不可逆过程∆S永远大于可逆过程∆S ╳ 不可逆过程∆ 永远大于可逆过程∆ 永远大于可逆过程

ÑT ∫
δQ Q
=
' 1
T 1

Q
' 2
T2
<0
克劳修斯不等式的推导1 Q
2、反循环(卡诺循环) 、反循环(卡诺循环) (1)可逆循环 )
Q2 = T T2 1
T1 Q1 R W Q2 T2
Ñ Q = − Q + Q < 0 放热 ∫δ
1 2
Q2 T2 1 1 εC = = = = T Q −Q2 T −T2 Q 1 1 1 1 −1 −1 T2 Q2
熵的总结
系统熵增加的过程: 系统熵增加的过程: 1)不可逆吸热 2)可逆吸热 3)不可逆绝热 4)不可逆放热 系统熵减少的过程: 系统熵减少的过程: 1)可逆放热 2)不可逆放热 系统熵不变的过程: 系统熵不变的过程: 1)可逆绝热 2)不可逆放热
• 熵是广延量
闭口系 ∆S21 = ∆Sf +∆Sg
§5-3 状态参数熵及熵方程
n n
开口系 dScv = dSf + dSg + ∑δ mi,in si,in − ∑δ mi,out si,out

工程热力学(6)第五章

工程热力学(6)第五章

5
5-2
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性质与理想气体差 别很大 , 为了便于工程计算,将不同温度和不 压力下的未饱和水、饱和水、干饱和蒸汽和过 热蒸汽的状态参数列成表或绘成线算图。
国际规定,蒸汽表取三相点(即固、液、汽 三相共存状态)液相水的热力学能和熵为零。
即:
p = 611.7 Pa,v = 0.00100021 m3/kg, T = 273.16 K, u = 0 kJ/kg, s = 0 kJ/(kg· K) h u pv 0.00061 kJ/kg 0 kJ/kg
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干空气:完全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在干燥、空气调节以及精密仪表和电绝缘的防 潮等对空气中的水蒸气特殊敏感的领域,则必须考 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影响。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很低,可视水蒸气为 理想气体。一般情况下,湿空气可以看作理想混合 气体。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总压力等于水蒸 气的分压力与干空气的分压力之和:
1
液体 汽化
蒸发 :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的
汽化现象,温度愈高愈强烈。
沸腾 : 沸腾是在给定压力所对应的温
度下发生并伴随着大量汽泡产生 的汽化现象。
p
饱和状态:液面上蒸气空间中 的蒸气和液体两相达 饱和蒸气 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
饱和液体
ts
饱和压力ps、饱和温度ts: ps f (ts ) 水蒸气:ps=0.101325 MPa,ts=100 º C
hv 2501 1.863t
kJ/kg(干空气)
27
h 1.005t d (2501 1.863t )
6. 湿空气的焓-湿图
湿空气的焓-湿图是湿空气工程计算的重要工具。 (1) 定焓线簇 (2) 定含湿量线簇

工程热力学第5章 火用分析基础

工程热力学第5章  火用分析基础

(4) 不同形态的能量或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 An 和 Ex 比例不同
(5) 引入 火用 参数的意义:
☆ 为评价能量的 “量” 和 “质” 提供了一个统一尺度;
☆ 形成了热系统火用平衡分析法,比能量平衡法更科学、更合理
§5.2 火用 值的计算
§5.2.2 热量 火用 和冷量 火用 1、热量 火用
§5.3 火用效率
1、定义:
ex
实际利用火用 的值 所能提供火用 的值
2、与热效率的关系:
热力循环: exQ
W E xQ
Q Q
W Q
热效率:
T
W Q
热量火用: ExQ(1TT0)Q
1
E xQ
exQ
Q
ExQ Q
(1T0 T
)
c
t c
作业
P131:思考题 1~5 P131:习题:1、2
习题3: P39 第11题 求同时存在温差和摩擦情况下的: (1)各温度下热量的火用值; (2)各不可逆过程的熵产和火用损失; (3)总熵产和总火用损失。
S
பைடு நூலகம்
(1)热量 火用取决于: Q 、T、T0
S
(2)热量 火用 为过程量
(3)热量 火无 除与环境温度有关外,还与S有关。
(4)热量 火用的正、负号与Q相同:吸热,系统获得了火用
例1 热量火用 值计算
空气冷却器将200℃的空气定压冷却到40℃,问:每 kg空气放出的热量最多能做多少功?(环境温度为 25℃, 空气Cp=1.004kJ/kg K为定值,)
第五章 分析基础
§5.1
热一律:揭示能量转换中的数量守恒关系
热二律:各种能量不但有“量”的差别,还有“质”的差别.

工程热力学 第五章

工程热力学 第五章

S g 2
1 1 Q0 ( ) T0 T0
1 1 Exl Q0T0 ( ) T0 S g 2 T0 T0
温差传热引起的火用损失与熵产成正比。
温差传热火用损失
T
1
2
T
1
2
TA
TA
1’
2’
ExQ
T0
TB
ExQ
T0
7
AnQ
5 6
S
AnQ
5 6 8 S
Exl T0 Sg1
Exl ExQA ExQB
5.3.1 温差传热火用损失
1 1 QT0 ( ) TB TA
温差传热是不可逆过程
1 1 S g1 Q( ) TB TA
1 1 Exl QT0 ( ) T0 S g1 TB TA
温差传热火用损失
同理,放热温差传热也是不可逆过程。
δExQ
Wout ExQ
T0 (1 )δQ T
ExQ
T0
δQ Q T0 Q T0 S T
AnQ Q ExQ T0 S
热量火用 ExQ
恒温热源
T
ExQ
T T0 Q(1 ) Q T0 S T
AnQ
T0 T0 S Q T
E xQ
dsg 0
没有功损失,火用总量守恒。 不可逆过程: 损失。
功损失,火用总量减少,能量品质贬值,火用
火用和火无的基本概念
孤立系统熵 增原理
孤立系统火用 减火无增
过程进行方 向的判据
火用的分类
做功的能力
不平衡势
化学势差 温度和压力差 速度差 位置差 浓度差
火用

工程热力学课件-5

工程热力学课件-5

T1 q1
Rc w q2
T2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的说明
t,C
1
T2 T1
• t,c只取决于恒温热源T1和T2
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 T1 t,c , T2 c ,温差越大,t,c越高
• T1 = K, T2 = 0 K, t,c < 100%, 热二律
• 当T1=T2, t,c = 0, 单热源热机不可能
热量传递的角度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 转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理想气体 T 过程 q = w
热机不可能将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 变为有用功,而必须将某一部分传给冷源。 冷热源:容量无限大,取、放热其温度不变
热二律与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设想的从单一热源取热并 使之完全变为功的热机。
于19世纪中叶克劳修斯(R.Clausius)首先引入,式中S从 1865年起称为entropy,由清华刘仙洲教授译成为“熵”。
可逆过程S与传热量的关系
定义:熵 dS Qre
T
比熵
ds qre
T
热源温度=工质温度
克劳修斯不等式
Q
Ñ T r
0Ñ dS 0
可逆时
dS 0
dS 0
dS 0
所有满足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的过程是否都能自发进行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自发过程:不需要任何外界作用而自动进 行的过程。
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摩擦生热 水自动地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电流自动地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自然界自发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
功量 功量
摩擦生热
100% 发电厂 40%
W’

工程热力学__第五章气体动力循环

工程热力学__第五章气体动力循环

k 1 k
p2 p1
k 1 k
T2 T1
T1 1 1 1 1 1 k 1 T2 T2 p2 k T1 p1
T
2 1
3
4
t,C
T1 1 T3
热效率表达式似乎与卡诺循环一样
s
勃雷登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热效率:
t 1
p
2 3 2 4 T 3
4
1 1
v s
定压加热循环的计算
吸热量
q1 cp T3 T2
放热量(取绝对值)
T 2
1
3
4
q2 cv T4 T1 热效率
w q1 q2 q2 t 1 q1 q1 q1
s
定压加热循环的计算
k 1 热效率 t 1 k 1 k ( 1) t
T1
s
燃气轮机的实际循环
压气机: 不可逆绝热压缩 燃气轮机:不可逆绝热膨胀 T
定义:
3 2 1
2’
4’
压气机绝热效率
h2 h1 c h2' h1
4
燃气轮机相对内效率
oi
h3 h4' h3 h4
s
燃气轮机的实际循环的净功
净功
' w净 h3 h4' h2' h1
oi h3 h4
h2 h1
T
2 1
2’
3
4’
c
' opt w净 oic
k 2 k 1
4
吸热量
q h3 h2' h3 h1
' 1

工程热力学(第5章--水蒸汽的热力性质)

工程热力学(第5章--水蒸汽的热力性质)
v′增大(因水的膨胀性大于压缩性); v″减小(因汽的压缩性大于膨胀性);
18
5-2 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所以:随着p升高,b点向右移动,d点向左移动,即 预热过程增长,汽化过程缩短,过热过程增加。
19
5-2 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当压力升高至pc=22.064MPa时,汽化过程缩成一点,即临 界点C,同时产生两线(CM、CN)和三区(Ⅰ、Ⅱ、Ⅲ)。
D = t - ts
h
15
➢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1.水的定压预热阶段:
液体热 ql h ' h0 kJ/kg
T
2.饱和水的定压汽化过程:
汽化潜热 r h" h ' kJ/kg
Ts
b
e d
r Ts s" s ' kJ/kg
3.干蒸汽的定压过热过程:
过热热 qs h h" kJ/kg
2
本章主要内容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水蒸气的定压产生过程 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图表 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3
5-1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
一、汽化:液态→汽态 (如锅炉水冷壁中水的汽化过程)
汽化方式有两种:1)蒸发,2)沸腾。
1、蒸发——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
特点:它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液体的蒸发速度取决于 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温度、蒸发表面积和液面上气流的流速。
饱和状态的特点: p s
①汽水共存;
ts
②汽水同温;
③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
成一一对应关系.
ts f ps
8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关系
ts f ps
ps上升, ts上升 ts上升, ps上升
饱和压力 0.005MPa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习题解答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习题解答

第五章 习题解答5-1 ⑴ 12,187331364.14%873t c T T T η--===⑵ 0,10.641410064.14 kW t c W Q η==⨯= ⑶ ()()2,1110.641410035.86 kW t c Q Q η=-=-⨯= 5-2 12,1100040060%1000t c T T T η--=== 0,10.61000600 kJ < 700 kJ t c W Q η==⨯= 该循环发动机不能实现5-3 ()()121 1.011000300707 kJ/kg p q c T T =-=⨯-=133323331221.41.41lnln ln 300 0.287300ln 362.8 kJ/kg1000p pT q RT RT RT p p T κκ--⎛⎫=== ⎪⎝⎭⎛⎫=⨯⨯=- ⎪⎝⎭12707362.8344.2 kJ/kg w q q =+=-=1344.248.68%707w q η=== 5-4 12,1100030070%1000t c T T T η--=== ,10.7707495 kJ/kg t c w q η==⨯= 5-5 ⑴221126310000089765 kJ/h 293T Q Q T ==⨯= ⑵12,122939.77293263c T T T ε===-- 12,1000002.84 kW 9.773600cQ P ε===⨯⑶100000100000 kJ/h 27.78 kW 3600P ===5-6 ⑴12,1229314.65293273c T T T ε===-- 12,2010000.455 kW 9.773600cQ P ε⨯===⨯由()1221212003600T T T PT T -⨯=-220t =℃ 得1313 K 40T ==℃5-7 2,10.351000015000 kJ/h t c Q Q ηε==⨯⨯= 5-8 ()()2111000010.37000 kJ/h t Q Q η=-=⨯-=215000700022000 kJ/h Q Q Q =+=+=总 5-9 可逆绝热压缩终态温度2T1 1.411.422110.3300410.60.1p T T p κκ--⎛⎫⎛⎫==⨯= ⎪⎪⎝⎭⎝⎭K可逆过程0Q U W =∆+=,不可逆过程0Q U W ''=∆+= 且 1.1W W '=,则 1.1U U '∆=∆()()21211.1v v mc T T mc T T '-=-()()21211.1300 1.1410.6300421.7T T T T '=+-=+⨯-=K 2211421.70.3ln ln 0.1 1.01ln 0.287ln 3000.1p T p S m c R T p '⎛⎫⎛⎫∆=-=⨯- ⎪ ⎪⎝⎭⎝⎭=0.00286 kJ/kg.K5-10 理论制冷系数:21,122587.37293258c T T T ε===-- 制冷机理论功率:21,1257004.74 kW 7.373600cQ P ε===⨯散热量:12125700 4.743600142756 kJ/h Q Q P =+=+⨯=冷却水量:21H O 1427564867.2 kg/h 4.197Q mc t ===∆⨯5-11 ⑴ 1111003070 kJ W Q U =-∆=-=热源在完成不可逆循环后熵增0.026kJ/kg.K 则第二个过程热源吸热:120.0261006000.026115.6 kJ Q Q T T ⎛⎫=+=+⨯= ⎪⎝⎭工质向热源放热:()22115.63085.6 kJ W Q U =-∆=---=- 5-12 可逆定温压缩过程熵变:211ln0.287ln 0.66 kJ/kg K 0.1p s R p ∆=-=-⨯=-⋅ 可逆过程耗功:1120.1ln0.287400ln 264 kJ/kg 1p w RT p ==⨯⨯=- 实际耗功:()1.25 1.25264330 kJ/kg w w '==⨯-=- 因不可逆性引起的耗散损失:()33026466 kJ/kg q w w ''=-=---=- 总熵变:0660.660.44 kJ/kg K 300q s s T ''∆=∆+=-+=-⋅ 5-13 ()121v q c T T =-,()231p q c T T =-()()31313121121212111111111p v c T T T T v v q wq q c T T T T p p ηκκ---==-=-=-=---- 5-14 1112lnp q RT p =,()421223ln v pq c T T RT p =-+ ()412412223321111122lnln 1111lnlnv p T T pc T T RT T p p q p p q RT T p p κη--++-=-=-=-5-15 ⑴11940 K T '=,2660 K T '=216601166%1940T T η'=-=-=' ⑵01100066%660 kJ W Q η==⨯=20,max11600110001700 kJ 2000T W Q T ⎛⎫⎛⎫=-=⨯-= ⎪ ⎪⎝⎭⎝⎭0,max 0700660 kJ 40 kJ W W W δ=-=-=5-16 11114000.10.445 kg 0.287313p V m RT ⨯===⨯ 22222000.10.238 kg 0.287293p V m RT ⨯===⨯ ()()11220v v U m c T T m c T T ∆=-+-=1122120.4453130.238293306 K 0.4450.238m T m T T m m +⨯+⨯===++()()12120.4450.2380.2873060.3 MPa 0.10.1m m RT p V V ++⨯⨯===++ 1122121122 ln ln ln ln 3060.3 0.4451.01ln 0.287ln 3130.43060.3 0.2381.01ln 0.287ln 0.0093 kJ/K2930.2p p S m s m s T p T p m c R m c R T p T p ∆=∆+∆⎛⎫⎛⎫=-+- ⎪ ⎪⎝⎭⎝⎭⎛⎫=⋅-⋅ ⎪⎝⎭⎛⎫+-⋅= ⎪⎝⎭5-17 ⑴2211400 2.51000 K pT T p ==⨯=()()1210.7231000400433.8 kJ/kg v q c T T =-=⨯-=12331ln 0.287400ln 264.3 kJ/kg 10v q RT v ==⨯=-⑵12433.8264.3169.5 kJ/kg w q q =-=-=21264.31139.0%433.8q q η=-=-=5-18 ⑴()12201s R T T W m w m κκκ'-===- ()()21201201.41298258.2 K 0.5 1.40.287T T m R κκ'--=-=-=⨯⨯⑵1 1.412 1.42112980.4229.4 K p T T p κκ--⎛⎫==⨯= ⎪⎝⎭()()120.287298229.40.5 1.41 1.4134.5 kWs R T T W m w m κκκ-⨯-===⨯⨯--= 5-19 1 1.311.322111303515.5 K 0.1n np T T p --⎛⎫⎛⎫==⨯= ⎪ ⎪⎝⎭⎝⎭()()21 1.3 1.40.287515.53031 1.31 1.4150.8 kJ/kgv n q c T T n κ--=-=⨯⨯----=- 环境熵变:1050.80.175 kJ/kg K 290q s T ∆===⋅空气熵变:22211ln ln p T ps c R T p ∆=-515.511.005ln 0.287ln 0.127 kJ/kg K 3030.1=⨯-=-⋅孤立系统熵变:120.1750.1270.048 kJ/kg K iso s s s ∆=∆+∆=-=⋅ 5-20 1 1.411.422110.2800505.1 K 1p T T p κκ--⎛⎫⎛⎫==⨯= ⎪ ⎪⎝⎭⎝⎭()()120.2968800505.1218.8 kJ/kg 1 1.41R T T w κ-⨯-===--()()()12120210212112021 505.1800 218.81000.2968167.6 kJ/kg2001000u u v ex ex u u p v v T s s RT RT c T T p p p -=---+-⎛⎫=--- ⎪⎝⎭⎛⎫=-⨯⨯-= ⎪⎝⎭排开环境所作的功为作功能力损失(51.2kJ/kg )5-21 1 1.211.222110.2800611.8 K 1n np T T p --⎛⎫⎛⎫==⨯= ⎪⎪⎝⎭⎝⎭()()120.2968800611.8279.3 kJ/kg 1 1.21R T T w n -⨯-===--31110.29688000.237 m /kg 1000RT v p ⨯=== 32220.2968611.80.908 m /kg 200RT v p ⨯=== 22221111ln ln ln ln 11.40.2968611.80.2ln 0.2968ln 0.20 kJ/kg K1.418000.1p T p T p R s c R R T p T p κκ∆=-=--⨯=-=⋅-()()()()()()1212021021120210 10.2968 800611.81000.9080.2373000.21.41 132.5 kJ/kg u u ex ex u u p v v T s s RT T p v v T s κ-=---+-=---+∆-=⨯--⨯-+⨯-= 5-22 1112001013.94 kg 0.287500pV m RT ⨯===⨯ ()()2113.94 1.0056005001400.7 kJ p Q mc T T =-=⨯⨯-=21600ln1.005ln 0.1832 kJ/kg K 500p T s c T ∆==⨯=⋅ 01400.730013.940.1832634.6 kJ q Ex Q T m s =-⋅∆=-⨯⨯= 030013.940.1832766.1 kJ q An T m s =⋅∆=⨯⨯=5-23 ()()12 1.40.287500320180.74 kJ/kg 1 1.41s R T T w κκ-⨯⨯-===--22113200.1lnln 1.005ln 0.287ln 5000.5 0.0134 kJ/kg Kp T p s c R T p ∆=-=⨯-⨯=⋅()()()1212021120 1.0055003203000.0134184.92 kJ/kgh h p ex ex h h T s s c T T T s -=-+-=-+∆=⨯-+⨯=12180.7497.7%184.92s ex h h w ex ex η===-5-24 ⑴21300201167.3%100020T T η'+=-=-='- ⑵013001170%1000t T T η=-=-= ()()110000.70.67327 kJ t L Q ηη=-=⨯-= ⑶()()211100010.673327 kJ Q Q η=-=⨯-=12110211111111 10003270.09 kJ/K9801000300320S Q Q T T T T ⎛⎫⎛⎫∆=-+- ⎪⎪''⎝⎭⎝⎭⎛⎫⎛⎫=-+-= ⎪ ⎪⎝⎭⎝⎭0iso 3000.0927 kJ L T S =∆=⨯= 符合!。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课件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课件
假定Q1= Q1’
开尔文的证明—反证法
T1 Q1
WIR -WR
WIR WR
Q 1’
WIR=Q1-Q2 WR=Q1’-Q2’
WIR- WR = Q2’ - Q2 > 0
T1无变化 从T2吸热Q2’-Q2
IR
Q2 T2
R
WR
Q 2’
对外作功WIR-WR
违反开表述,单热源热机
把R逆转
要证明 tIR tR
38
选择题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热机效率不可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它也不能(),而 只能()。
A 大于1;B 等于1; C 小于1
A B C
2.如果热源温度不变,增大卡诺循环的输出功, 则卡诺循环的热效率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不定 B
39
卡诺定理— 热二律的推论之一
Carnot principles
定理: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 所有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即在恒温T1、T2下
t,任 t,R
卡诺提出:卡诺循环效率最高 结论正确,但推导过程是错误的 当时盛行“热质说” 1850年开尔文,1851年克劳修斯分别重新证明
要证明 tIR tR 若 tIR > tR
T1 q1 Rc q2 T2 w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
t,C
T2 s2 s1 T2 1 1 T1 s2 s1 T1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的说明
t,C
T2 1 T1
• t,c只取决于恒温热源T1和T2
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 T1越大t,c越高, T2越小t,c越高
c
31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时作出的最大有用功称为冷量㶲,用Ex,Q0表示。
Q0即为冷量
5
孤立系统中㶲只会减少,不会增加,极限情况下 (可逆过程)保持不变—能量贬值原理。
dEx,iso ≤ 0 或 I≥0
孤立系统的熵增等于熵产,因此㶲损失为:
I = T0D Siso = T0Sg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火无 (anergy):系统中不能转变为有用功的那 部分能量称为Wu;用An表示。
则: E Ex An
3
热量㶲
在温度为T0的环境条件下,系统(T>T0 )所
提供的热量中可转换为有用功的最大值称为热量
㶲,用Ex,Q表示。
4
冷量㶲 把与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T<T0 )交换的热 量叫冷量;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系统,吸入热量Q0
第五章 总结
1、卡诺循环
c
1
T2 T1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 δq
s2 s1 1 Tr
3、闭口系熵方程
δq ds
Tr
δq
Ñ Tr 0
dS Sg S f ,Q 或S12 Sg S f ,Q
1
4、开口系熵方程
dS (si mi s j mj ) Sf ,Q Sg
Sf,m Sf ,Q Sg
5、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dSiso dSg 0 或 Siso Sg 0
6、作功能力的损失与孤立系统熵增之间的关系
I T0Siso
2
㶲(exergy): 1、在环境条件下,能量中可转化为有用功的最
高份额称为㶲;用Ex表示。
2、热力系只与环境相互作用、从任意状态可逆 地变化到与环境平衡时,作出的最大有用功

【工程热力学精品讲义】第5章

【工程热力学精品讲义】第5章

δq
Tr 0
克劳修斯不等式
结合克氏等式,有
0,则
δq 0 可逆 “=”
Tr
不可逆“<”
注意:1)Tr是热源温度;
2)工质循环,故 q 的符号以工质考虑。
例A443233
25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δq 0 δq δq 0
Tr
T 1A2 r
T 2 B1 r
δq δq δq δq
第5章开篇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 ★能量守恒,节能,节什么
★世界能源危机纯粹是别有用心之人的炒作。
环境介质中积聚了无穷的能量,据计算全球海水质量约
? 为 m = 1.42×1021 kg,如海水温度降低 3.36×10–6 K ,其
6
能质降低的过程可自发进行,反之需一定条件—补偿过 程,其总效果是总体能质降低。
Q1 Q2 Wnet
代价
T2 Q2 T1
代价
T1 Q2T2
Wnet Q1 Q2
系统什么性质能反应此特性? 熵 7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典型表述
1.克劳修斯叙述——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不花代价地从低温 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29
五、 熵的微观意义
1)有序和无序
有序
无序
30
2)熵增与无序度
a
b
c
假定为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s
Rg
ln
v2 v1
sc sb sa
a
b
sa sb
sab 0
a
b
ta tb
sab 0
31
S k lnW 玻尔兹曼关系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二.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对未饱和水在某一确定的压力下加热, 直至产生过热蒸汽的过程。包括以下三 个过程。
1未饱和水的预热过程 需要吸热,p不变,v增加,t增大 (t<ts);u,h,s增大;直至为饱和水 为止,参数为ts,v’,u’,h’,s’。
§1 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 一.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
二.水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一.水蒸汽的p-v图和T-s图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1一点、两线、三区、五态
一点:临界状态(Critical State)
处于临界状态时饱和液体和干饱和蒸汽 不分而处于同一状态,并有确定的状态参 数值。
例题1 确定t=263℃时水的饱和压力 ps。
〔解〕显然属于饱和状态,可利用按温 度排列的饱和表 t=260℃时ps=4.6940MPa t=270℃时ps=5.5051MPa ∴t=263℃时 ps=4.694+(263-260)/(270-260)*(5.501-4.6940) =4.9374 MPa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⑵按压力排列的饱和水与饱和蒸汽表(P376)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⑶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P382)
工程热力学五水蒸气和湿空气
注意:
(A)零点的规定 t0=0.01℃,p0=0.6112kPa, v0=0.00100022m3/kg时,u0‘=0,s0’=0, h0‘=u0’+p0‘v0’=0.000611≈0 表中给出的h,s值是相对值,即 h=△h=h-h0,s=△s=s-s0
ux hx pxvx

工程热力学第5章

工程热力学第5章

Q
T2
T1 T2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mgz
z
高 压 气 体
机械能——物体的 重力势能转变成动 能又通过摩擦变成 热能,机械能消耗 完,过程终止
高压气体总是自发 地向低压空间流动 压差消失过程终止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向清水中滴一滴墨水, 黑色自动地向周围扩散, 浓度差消失,过程终止
以上全是自发过程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qr Tr Tr 112.2 K cv T5 T2 Tr 522.3 112.2 634.5K T6 T4 Tr 746.7 112.2 634.5K
q53 cv (T3 T5 ) 553.5 T1 998.3K T3 s53 0.554 cv ln T5 q61 cv (T6 T1 ) 222.3 T2 401.3K T1 s61 0.554 cv ln T6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杨 俊 2009.08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过程的方向性与能量的品质特性
一、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有限势差作用下无需其它帮助 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
T1
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 传递到低温物体,高温 物体传出热能温度降低 低温物体得到热能温度 升高直到两物体温度相 同传热过程终止
(4) 0.5平均温度
466.5 1 49.72% 927.8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回热度 热效率 吸热均温 放热均温 σ K K (%) 解释
1
59.8
998.3
401.3
吸热均温高 放热均温低 效率高 吸热均温低 放热均温高 效率低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5章火用分析基础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5章火用分析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在工程热力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用于分析热力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平衡,是火用分析的基础。
火用与热量转换
火用的定义
火用是指一种能量的度量单位,表示能量中可用于有用功的部分。
热量转换与火用的关系
热量转换过程中,火用的变化量等于系统能量的变化量。因此,通过分析热量转换过程中火用的变化 ,可以了解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损失情况。
通过火用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循环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从 而找出提高循环效率的途径。例如,通过改进循环结构、优 化操作参数等方式,可以提高循环的火用效率,从而实现能 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能源浪费。
04
火用分析与热力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开口系统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热力学系 统,包括质量流和能量流。
闭口系统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5章火用 分析基础
contents
目录
• 火用分析概述 • 火用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 火用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 火用分析与热力学系统 • 火用分析与热力学过程
01
火用分析概述
火用的定义
火用
表示能量品质的一种度量,是能量的 可用部分,是能量中能够转化为有用 功的部分。
火用值
衡量能量品质高低的物理量,其值越 高,能量的品质越高,反之则越低。
提高火用效率的方法
通过改进设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先进的热力学循环等方式可以提高火用效率,降低 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火用效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对火用效率有一定影响,不同环境温度下理想过程火用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火用效率的计算和评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节能减排
通过火用分析,可以发现能源利 用中的浪费和排放问题,提出相 应的节能减排措施。

工程热力学第5章PPT课件

工程热力学第5章PPT课件

-
25
循环热效率计算式:
t
wnet q1
1q2 q1
适用于一切循环、任意工质
t
1
Tm , L Tm , H
适用于多热源可逆循环、任意工质
t
1 TL TH
适用于卡诺循环、概括性卡诺 循环、任意工质
-
26
5–4 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一、熵的导出 比熵的定义式: ds δqrev
T
比熵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状态参数。
Q1C > Q1R多 Q2C < Q2R多 T
t
1
Q2 Q1
∴ C > tR多
1 a
平均温度法:
4
b2 cT1 T2
d3
Q1R多 = T1(sc-sa) Q2R多 = T2(sc-sa)
tR多
1
T2
_
6
- T1
5s
21
§5-3 卡诺定理
定理: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
所有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源的温度。
-
29
对于质量为 m 的工质,
dSδQrev δQrev
T
Tr
δQrev 0 Tr
注意:
1. 熵的变化表征了可逆过程中热交换的方向与大小。
2. 熵的定义式中的热量是可逆过程中交换的热量;温 度是热源温度或工质温度,要用绝对温度。
3. δQrev 0 Tr
热量是工质与热源交换的热量,温度 是热源温度。
定理1:在相同温度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 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其热效率都相 等,与可逆循环的种类无关,与采用哪种 工质也无关。
定理2:在同为温度T1的热源和同为温度T2的冷源 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小 于可逆循环热效率。

《工程热力学》热力学第五章气体动力循环gas power cycle

《工程热力学》热力学第五章气体动力循环gas power cycle

= T4 vv= 43 T3 ρλT1ε k−1
p4
3
v
5
2
s
1
s
第5 章
5-1 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
P170~207
5.1.2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T

效 率
ηt =
1

T3

T5 T2 +
− T1
k (T4

T3
)
4
3s
5 2
= T5
v4 v5
k −1 = T4
pp= 15 T1 ρ k λT1
ε
第5 章
5-1 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
P170~207
例题1(p178) OTTO CYCLE
p1 = 100kPa,t1 = 18 C,ε = 8.6,Vh′ = 1000cm3,Q1 = 135J / 缸
求:ηt ,T3, p3
p
3
ηt
=
1

ε
1
k −1
=
1

1 8.61.4−1
=
0.577
2
v cutoff ratio
v3
P170~207
反映 气缸 容积
反映 供油 规律
第5 章
5-1 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循环
P170~207
5.1.2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T
热 效
ηt =
1

T3

T5 T2 +
− T1
k (T4

T3
)
k −1
率 = T2
T= 1 vv12
T1ε k −1

工程热力学 第5章

工程热力学 第5章

d-c工质从冷源可逆定温吸热,q2 = T2(sc-sd)
26
逆卡诺循环卡诺制冷循环
T0 q1 制冷系数:
q2 q2 T2 1 c w0 q1 q2 T1 T2 T1 1 T2
Rc w 0 q2
T2
27
T0
c
T2
c
逆卡诺循环卡诺热泵循环
T1 q1 热泵系数: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5-1 热力学第二定律
5-2 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卡诺循环分析
5-3 卡诺定理 5–4 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5 熵方程 5–6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5-7 (火用)参数的基本概念 热量(火用)
5-8 工质(火用)及系统(火用)平衡方程
c
33
四、多热源可逆循环
q Tds Tm s2 s1
1
1. 平均吸(放)热温度
2
Tm

2
1
Tds
s2 s1
注意:1)Tm 仅在可逆过程中有意义
T1 T2 2) Tm 2 2. 多热源可逆循环 q2 面积1B2mn1 t 1 1 q1 面积1A2mn1
重物下落,水温升高; 水温下降,重物升高? 只要重物位能增加小于等于水降内能 减少,不违反第一定律。
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 对电阻加热,电阻内产生反向 电流? 只要电能不大于加入热能,不 违反第一定律。
6
二、热力过程的方向性举例
功量
摩擦生热 100% 发电厂
热量
功量
40%
热量 放热
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条件、限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收缩喷管,压力最多只能 膨胀到临界压力,流速最大 也只能达到当地声速,故最 大质量流量为
qm ,max = Amin 2κ ⎛ 2 ⎞ ⎟ κ +1⎜ κ 1 + ⎝ ⎠
2 κ −1
p0 v0
对缩放喷管,由于最小截面的流量限制,尽管在Ma>1 时流速和截面积都在增大,但质量流量保持不变
取对数
定熵指数大于1,故气流在喷管里面压力不断 降低的同时,音速也是不断降低的
5.3 喷管的计算 一、流速计算
1.流速计算公式 能量方程式: h0 = h2 +
c
2 f2
2
= h1 +
c
2 f1
2
= h+
c
2 f
2
任意截面流速: c f = 出口截面流速: cf 2 =
2 ( h0 − h )
2 ( h0 − h2 ) = 2 ( h1 − h2 ) + c 2 f1
c f ,cr = c = kpcr vcr
5.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喷管中的音速变化
c = kpv
1 ln c = ( ln κ + ln p + ln v ) 2 dc 1 ⎛ dp dv ⎞ 求微分 = ⎜ + ⎟ c 2⎝ p v ⎠ dc 1 ⎛ 1 ⎞ dp = ⎜1 − ⎟ c 2⎝ κ ⎠ p dp dv 过程方程: +κ =0 p v
pcr ??
根据临界截面的定义(Ma=1): c f ,cr = κ pcr vcr
κ −1 ⎡ ⎤ κ pcr vcr 2 ⎢ ⎛ pcr ⎞ ⎥ 1− ⎜ = ⎟ ⎥ ⎢ κ −1 p 0 v0 p0 ⎠ ⎝ ⎢ ⎥ ⎣ ⎦
⎛ pcr ⎞ ⎜ ⎟ ⎝ p0 ⎠
1
κ −1 κ
vcr ⎛ p0 ⎞ κ ⎛ pcr ⎞ 定熵方程: =⎜ ⎟ =⎜ ⎟ v0 ⎝ pcr ⎠ ⎝ p0 ⎠
5.1 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二、能量方程式
定义:流体速度为零的截面称为滞止截面; 此时流体的状态称为滞止状态。相应的参数称 为滞止参数。如滞止压力, 滞止温度,滞止焓。
h0 = h2 +
理想气体:
c2 f2 2
= h1 +
c2 f1 2
= h+
c2 f 2
c pT0 = c pT1 +
T0 = T + c
dc f dA 2 = ( Ma − 1) A cf
dA dc f dv + = A cf v
喷管 dp < 0, ⋅ ⋅ dv > 0, ⋅⋅ dc f > 0
dc f cf
Ma < 1
dv > v
dc f cf
dv < v
Ma < 1
dc f cf
dv = v
Ma > 1
Ma > 1
Ma = 1
5.1 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四、与流体性质相关的方程式
1. 状态方程: F ( p , v , T ) = 0 理想气体 pv = Rg T
2. 过程方程: 只考虑定熵流动(绝热无摩擦)
pv κ = p1v1κ = p2 v2κ = Const
dp dv +κ =0 p v
κ 定熵指数/绝热指数
1

κ
κ −1 ⎡ ⎤ κ 2 ⎢ ⎛ pcr ⎞ ⎥ 1− ⎜ = ⎟ κ − 1 ⎢ ⎝ p0 ⎠ ⎥ ⎢ ⎥ ⎣ ⎦
5.3 喷管的计算
3.临界流速与临界压力比 pcr 定义临界压力比: β cr = p0 κ −1 κ −1 ⎡ ⎤ 2 κ κ β cr = ⎢1 − β cr ⎥ κ −1 ⎣ ⎦ 单原子气体: κ ≈ 1.67, ⋅⋅ β cr = 0.487 双原子气体: κ ≈ 1.40, ⋅⋅ β cr = 0.528 多原子气体: κ ≈ 1.30, ⋅⋅ β cr = 0.546 过热水蒸汽: κ ≈ 1.30, ⋅⋅ β cr = 0.546 饱和水蒸汽:κ ≈ 1.135, ⋅⋅ β cr = 0.577 各种气体在喷管 中流速从零增加 到临界流速,压 力大约降低一半
h1-h2称为绝热焓降(可用焓差) 上式对于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都适用,与过程 是否可逆无关
5.3 喷管的计算
2.状态参数对流速的影响 前提条件:理想气体,定值比热容,流动可逆
cf 2
κ Rg = 2( h0 − h2 ) = 2c p (T0 − T2 ) = 2 (T0 − T2 ) κ −1
k −1 ⎡ ⎤ k κ Rg T0 ⎛ T2 ⎞ κ Rg T0 ⎢ ⎛ p2 ⎞ ⎥ = 2 1− ⎜ ⎜1 − ⎟ = 2 ⎟ ⎥ ⎢ κ − 1 ⎝ T0 ⎠ κ −1 p0 ⎠ ⎝ ⎢ ⎥ ⎣ ⎦ k −1 ⎡ ⎤ k κ p 0 v0 ⎢ ⎛ p 2 ⎞ ⎥ = 2 1− ⎜ ⎟ ⎥ ⎢ κ −1 p0 ⎠ ⎝ ⎢ ⎥ ⎣ ⎦
c f ,cr = 临界流速: 2κ 2 p 0 v0 = c 0 κ +1 κ +1 2κ Rg T0 κ +1
c f ,cr = 对理想气体:
滞止参数由初态参数确定,故临界流速只决定于进口 截面的初态参数;对理想气体则仅取决于滞止温度
5.3 喷管的计算 二、流量计算
根据连续性方程,气体通过喷管任意一个截面上的质 量流量都是相同的。因此通常按喷管的最小截面计算 Acr c f ,cr A2 c f 2 qm = 或 qm = v cr v2 缩放喷管(喉部截面) 收缩喷管(出口截面)
Ma < 1 亚音速 Ma = 1 音速——临界截面 Ma > 1 超音速
思考:超声速一定大于亚声速吗?为什么?
5.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工质流速的改变必须要有压力差
一、力学条件
动量方程: c f dc f = − vdp
dc f cf
κ pvdp κ pv dp vdp =− 2 =− =− 2 2 κ pc f κcf p cf
=γ = cp cv
对于定比热容理想气体:κ
5.1 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四、与流体性质相关的方程式
3. 声速方程: 声速是微弱扰动在连续介质中所产生的压 力波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介质中压力波的传播可以近 似看作定熵过程,拉普拉斯声速方程为:
c =
∂p ( )s = ∂ρ
∂p −v ( )s ∂v
dc f dv dA 连续方程: =− + A cf v
dp dv 过程方程: +κ =0 p v
dc f dp 2 力学条件: = − kMa p cf dc f dc f dc f dA 2 2 =− + Ma = ( Ma − 1) A cf cf cf
通流截面的面积影响速度
5.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二、几何条件
dA < 0
dA > 0
dA < 0, ⋅⋅ dA = 0, ⋅⋅ dA > 0
渐缩喷管
渐扩喷管
缩放喷管(拉伐尔喷管)
5.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dc f dA 2 = ( Ma − 1) A cf
dA dc f dv + = A cf v
扩压管
dc f cf dv < v
dp > 0, ⋅ ⋅ dv < 0, ⋅⋅ dc f < 0
出口截面的流速取决于工质 在进出口截面上的参数。初 态一定时,流速取决于出口 截面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
5.3 喷管的计算
3.临界流速与临界压力比 临界截面上的流速: c f , cr
κ −1 ⎡ ⎤ κ κ p0 v0 ⎢ ⎛ pcr ⎞ ⎥ = 2 1− ⎜ ⎟ κ − 1 ⎢ ⎝ p0 ⎠ ⎥ ⎢ ⎥ ⎣ ⎦
Ac = v
q m1 , c f
1 x 2
qm 2 , c f
q m1 = q m 2 = q m =
A1c f 1 v1
=
A2 c f 2 v2
=
Ac f v
= Const
dc f dv dA 微分形式: + − = 0 任意流体; 任意可逆/不可逆过程 A cf v
5.1 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二、能量方程式
dc f cf
Ma > 1
dv > v
Ma > 1
dc f cf
dv = v
Ma < 1
Ma < 1
Ma = 1
dA > 0
dA < 0
dA < 0, ⋅⋅ dA = 0, ⋅⋅ dA > 0
渐扩扩压管
渐缩扩压管
渐缩渐扩形扩压管
5.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Ma = 1
喉部
Amin
喉部截面是气流从亚音速流动到超音速流动的转换 面,又称临界截面,截面上的各参数称为临界参数
dc f dA 2 = ( Ma − 1) A cf
亚音速流动,截面变小,速度增加 超音速流动,截面变大,速度增加
Ma < 1 Ma > 1
Ma < 1 喷管
只有缩放喷管才能将 亚音速流加速到超音 速流(拉伐尔喷管) 喉部
Ma > 1
Ma = 1
Amin
Ma > 1 扩压管 Ma < 1
5.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cf 2
k −1 ⎡ ⎤ k κ p 0 v0 ⎢ ⎛ p 2 ⎞ ⎥ p v κ = p v κ 1− ⎜ = 2 0 0 ⎟ ⎥ 2 2 ⎢ p0 ⎠ κ −1 ⎝ ⎢ ⎥ ⎣ ⎦
qm = A2
2 κ +1 ⎡ ⎤ κ κ ⎛ p2 ⎞ ⎥ 2κ p0 ⎢ ⎛ p2 ⎞ ⎜ ⎟ −⎜ ⎟ ⎥ ⎢ κ − 1 v0 ⎝ p 0 ⎠ ⎝ p 0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