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全)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冷热疗法ppt课件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 姓名、床号,解释操作目 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 合作
•使用完毕,取下冰袋,协 助病人躺卧舒适,将袋内冰 水倒净,倒挂晾干后,吹气 夹紧袋口存放于阴凉处,布 套放入污衣袋内送洗。 •记录用冷部位皮肤情况、 时间、效果、病人的反应等 并签字
准备冰袋 核对解释
放置冰袋 观察疗效 整理记录
(三) 减 轻 组 织 的 肿 胀 和 疼 痛
用 从使减冷冷而神牙轻疗软后减经如痛法组对血轻末、临可织神管局稍烫床抑损经收部的伤用制伤末缩组敏的于细早稍渗织感疼减胞期的出内性痛轻活所压减的降和性迫少张低力 而而致减减的轻轻疼疼疼痛痛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冰帽、槽的使用—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修剪指甲、 洗手
病人准备
理解使用冰帽 的意义,知晓 正确的使用方 法及配合要点。
用物准备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一)冰袋的使用—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修剪指甲、 洗手
病人准备
理解使用冰袋 的意义,知晓 正确的使用方 法及配合要点。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主
要
第二节 冷疗技术
内 第三节 热疗技术
冷热疗法(全)幻灯片课件
5.时间: 每侧部位3min(< 20min) 6.观察: 寒颤、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 7.浴毕: 取下热水袋 8.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9.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39℃,取下冰袋
28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注意事项】 1.观察 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拭浴禁忌部位 (1)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2)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3.拭浴方式:拍拭(轻拍)
【目的】全身用冷 高热降温 乙醇拭浴 蒸发散热
【操作前准备】
25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操作要点】 1.松床尾、脱衣 2.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 3.拭浴方法:大毛巾垫拭浴部位下,小毛巾缠成手
套状,离心方向擦拭,最后大毛巾擦干 4.拭浴温度、浓度:
温水拭浴 32~34℃ 乙醇拭浴 30℃,25% ~30%乙醇
心前区、腹部、足底
12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冷疗法(cryotherapy)
➢局部冷疗:冰袋、冰囊、冰帽、 冷湿敷、化学制冷袋
➢全身冷疗:温水擦浴、乙醇擦浴、 冰盐水灌肠
13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ice bags)的使用
14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操作前准备】
皮肤苍白 青紫 麻木感
应及时停止。
18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3、随时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 4、每次治疗完毕应作好记录: 冷疗方法、部位 起止时间、效果 局部与全身反应 护士签全名
19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ice caps)的使用 目的
防止脑水肿 降低脑组织代谢 减少耗氧量 保护脑细胞
28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注意事项】 1.观察 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拭浴禁忌部位 (1)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2)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3.拭浴方式:拍拭(轻拍)
【目的】全身用冷 高热降温 乙醇拭浴 蒸发散热
【操作前准备】
25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操作要点】 1.松床尾、脱衣 2.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 3.拭浴方法:大毛巾垫拭浴部位下,小毛巾缠成手
套状,离心方向擦拭,最后大毛巾擦干 4.拭浴温度、浓度:
温水拭浴 32~34℃ 乙醇拭浴 30℃,25% ~30%乙醇
心前区、腹部、足底
12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冷疗法(cryotherapy)
➢局部冷疗:冰袋、冰囊、冰帽、 冷湿敷、化学制冷袋
➢全身冷疗:温水擦浴、乙醇擦浴、 冰盐水灌肠
13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ice bags)的使用
14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操作前准备】
皮肤苍白 青紫 麻木感
应及时停止。
18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3、随时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 4、每次治疗完毕应作好记录: 冷疗方法、部位 起止时间、效果 局部与全身反应 护士签全名
19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ice caps)的使用 目的
防止脑水肿 降低脑组织代谢 减少耗氧量 保护脑细胞
冷热疗技术精品PPT课件
用用用热热热
用用冷用冷冷
细细胞细胞代胞代谢代谢谢 需需氧需氧量氧量量 血血管血管管 毛毛细毛细血细血管血管通管通透通透性透性性 血血液血液黏液黏稠黏稠度稠度度 血血液血液流液流动流动动 淋淋巴淋巴流巴流动流动动 结结缔结缔组缔组织组织伸织伸展伸展性展性性 神神经神经传经传导传导速导速度速度度 体体温体温温
用 冷用
减少增 减少增 收缩扩 减少增 增加降 减慢增 减慢增 减弱增 减慢增 下降上
㈡ 热疗法的作用
生理效生应理效应
1.促进浅表炎症消散和局限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细胞细代胞谢代谢 需氧需量氧量
3.缓解疼痛
血管血管
4.保暖
毛细毛血细管血通管透通性透性
血液血黏液稠黏度稠度
血液血流液动流动
淋巴淋流巴动流动
㈡ 热疗法的禁忌
1.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2.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3.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4.脏器出血 5.恶性肿瘤 6.金属移植物
相关技能 学习内容
冷疗法的应用
热疗法的应用
操作前准备
评估病人
评估环境
1. 调节室温 2. 确保安全 3. 屏风遮挡(必要时)
操作方法
冰袋
冰帽 乙醇拭浴
局部用冷
全身用冷
加强巡视,定时检查局部皮肤; 如为保暖,可持续使用,严格执行交接班; 炎症部位热敷,灌水1/3满。
一般患者:60-70℃ 特殊患者:<50℃
灌水1/2-2/3满
烤灯的使用
红外线灯
鹅颈灯
选灯 灯距
大部位:500-1000W 四肢:250W 30-50cm
时间 注意
20-30min 防烫伤;防感冒; 保护眼睛; 保持舒适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冷热疗法PPT课件
知识准备
f. 时间:全程20 min。 g. 擦干皮肤,撤物,穿衣裤,撤热水袋。 h. 测温撤冰袋。 ②酒精擦浴 【原理】 酒精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同时因 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散热作用较强,降温效果好。 【禁忌】 血液病病人、新生儿及乙醇过敏者。 【用物】 25%~35%酒精200~300 mL(温度30 ℃),其他用物及实施步骤同温水擦浴。 2. 热疗法的应用 (1)热水袋
知识点精讲
冷疗的作用、影响因素、禁忌证和冷疗方法
(单选题)用冰槽防治脑水肿的低温疗法的机制是( )
A. 降低颅内压,防止呕吐 B. 降低脑组织代谢
C. 减轻头疼和头昏
D. 增加散热中枢的兴奋性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冷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单选题)乙醇拭浴禁擦胸、腹部是防止( )
A. 发生寒战 B. 体温骤降
知识准备
2. 热疗禁忌证 (1)面部危险三角区化脓感染时 (2)急腹症尚未明确诊断前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 h内) (5)其他 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急性炎症、皮肤疾病、孕妇腹部、感觉障碍、意识不清者。 四、 影响冷、热效应的因素 1. 方法 2. 部位 3. 时间 4. 面积 5. 环境温度 6. 个体差异
真题再现
简答题 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的因素有温度、面积、时间、方式、部位。 【解析】考查对影响冷疗的因素的理解。
人体哪些部位禁用冷疗? 【答案】禁忌部位:
枕后、耳郭、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心前区:用冷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足底:用冷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解析】考查对冷疗的禁忌证的理解,特别是对禁忌部位的内容的掌握。
冷热疗法ppt课件
冷、热疗法
.
教学目标
➢ 解释概念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
➢ 介绍
冷热效应//继发效应
➢ 介绍
冷、热疗法的作用//应用禁忌
➢ 讨论
冷、热疗方法//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冷、热疗法
通过冷或热 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
冷热效应
♣ 生理效应 ♣ 冷--交感神经兴奋--皮肤小动脉收缩 ♣ 热--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动脉扩张
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
热疗方法分类
➢ 干热疗法 ➢ 热水袋 ➢ 化学加热袋 ➢ 烤灯 ➢ 暖箱
➢ 湿热疗法 ➢ 热湿敷 ➢ 热坐浴 ➢ 温水浸泡
.
.
冷热效应
♣ 继发效应 ♣ 持续用冷1小时--小动脉扩张 ♣ 持续用热1小时--小动脉收缩 ♣ 转换机体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 用,短暂的相反的组织免受损伤的防 御作用
.
冷热应用(方法)
❖ 用冷:
❖ 用热:
.
冷疗法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控制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
热疗法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
❖ 方法:干、湿 ❖ 部位:薄、厚(皮肤) ❖ 时间:长、短 ❖ 面积:大、小 ❖ 环境温度:高、低 ❖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
.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冷疗法
组织损伤、破裂,水肿部位,慢性炎 症或化脓病灶
循环障碍,冷过敏 禁忌部位:
.
热疗法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脏器出血,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
.
冷疗法
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治疗方法
.
教学目标
➢ 解释概念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
➢ 介绍
冷热效应//继发效应
➢ 介绍
冷、热疗法的作用//应用禁忌
➢ 讨论
冷、热疗方法//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冷、热疗法
通过冷或热 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
冷热效应
♣ 生理效应 ♣ 冷--交感神经兴奋--皮肤小动脉收缩 ♣ 热--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动脉扩张
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
热疗方法分类
➢ 干热疗法 ➢ 热水袋 ➢ 化学加热袋 ➢ 烤灯 ➢ 暖箱
➢ 湿热疗法 ➢ 热湿敷 ➢ 热坐浴 ➢ 温水浸泡
.
.
冷热效应
♣ 继发效应 ♣ 持续用冷1小时--小动脉扩张 ♣ 持续用热1小时--小动脉收缩 ♣ 转换机体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 用,短暂的相反的组织免受损伤的防 御作用
.
冷热应用(方法)
❖ 用冷:
❖ 用热:
.
冷疗法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控制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
热疗法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
❖ 方法:干、湿 ❖ 部位:薄、厚(皮肤) ❖ 时间:长、短 ❖ 面积:大、小 ❖ 环境温度:高、低 ❖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
.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冷疗法
组织损伤、破裂,水肿部位,慢性炎 症或化脓病灶
循环障碍,冷过敏 禁忌部位:
.
热疗法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脏器出血,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
.
冷疗法
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治疗方法
冷热疗法ppt课件
冷热疗法
二、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1.方式 湿法优于干法 2.面积 3.时间 20~30分钟 4.环境温度 5.部位 薄厚差异 6.个体差异 婴幼儿、老年人
冷、热疗法
三、冷热疗法的作用
(一)冷疗法的作用 1 降低体温
2 减轻局部充血或止血
3 控制炎症扩散 4 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
冷热疗法
三、冷热疗法的作用 (二)热疗法的作用 1 使体温上升 2 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3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与肿胀 4 减轻疼痛 5 促进伤口愈合
6 增进舒适
冷热疗法
四、冷热疗法的禁忌症
(一)用冷疗的禁忌 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性组织 3.对冷过敏 4.用冷术的禁忌部位:①枕后、耳廓、阴囊处、 ②心前区③腹部④足底
冷热疗法
四、冷热疗法的禁忌症
(二)热疗的禁忌 1.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 3.软组织损伤48小时内 4.细菌性结膜炎 5.出血性疾病 6.感觉功能损伤、意识不清的患者 7.治疗部位有金属移植物者
(三)热湿敷
▪ 消炎、消肿、解除痉挛和镇痛
▪ 热湿敷 水温50到60度,拧至不滴水为宜, 在手腕侧试水温,3到5分钟更换一次,共 15~20min有伤口、创面或结痂,按无菌技术操作行
热湿敷 ▪ 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不注意保暖,易受
凉感冒
(四)热坐浴
➢ 用于直肠、骨盆手术后、痔疮患者及产 后妇女等
➢ 可减轻或消除局部充血、炎症、水肿和 疼痛,使之清洁、舒适。
➢ 水温至40~45℃
坐浴椅
热坐浴注意事项
➢ 若有伤口,应备无菌坐浴盆与药 液
➢ 应先排尿,排便 ➢ 女患者经期、妊娠后期、产后不
《冷热疗法教学》课件
遵循医嘱:在使 用冷热疗法时, 需要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指导,确 保治疗的安全和 有效性。
记录患者反应: 在使用冷热疗法 时,需要记录患 者的反应和感受, 以便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确保患 者安全。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热疗法: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冷疗法:时间适当,避免冻伤
注意的适应症
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
局部炎症早期
感染性休克
烧伤、烫伤早期
冷疗的禁忌症
血液循环障碍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对冷过敏 昏迷、感觉异常等不能合作的患者
04
热疗法
热疗的方法
干热法:利用干热空气或红外线照射患处,使局部组织受热,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促进炎症吸收。
湿热法:利用热水、中药汤剂、温泉等浸泡患处,使局部组织受热,血管扩张,血液循 环加快,促进炎症吸收。
冰敷法:利用冰袋、冰块等冷敷患处,使局部组织受冷,血管收缩,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法:利用冰袋、冰块等冷敷患处,使局部组织受冷,血管收缩,减轻疼痛和肿胀。
热疗的适应症
添加项标题
局部软组织损伤:通过热疗可以促进局部软组织血液循 环,加速组织修复,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添加项标题
慢性疼痛:对于一些慢性疼痛,如关节炎、颈椎病等, 热疗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添加项标题
炎症性疾病: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肌腱炎 等,热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添加项标题
关节僵硬:热疗可以软化关节周围组织,增加关节活动 范围,缓解关节僵硬症状。
添加项标题
肌肉疲劳:热疗可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提高肌肉力量。
热疗的禁忌症
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 婴幼儿、老年人、意识不清或感觉障碍者慎用 急性炎症、深部组织损伤、局部血液循环不佳、对热过敏等情况下禁用 皮肤感觉障碍、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第一节 概述
冷觉感受器 热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Cold receptor Warm receptor Pain receptor
7
第一节 概述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 生理效应
用热
细胞代谢 需氧量 血管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血液的粘稠度
增加 增加 扩张 增加 降低
结缔组织伸展性 神经传导速度 体温
【目的】全身用冷 高热降温 乙醇拭浴 蒸发散热
【操作前准备】
26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操作要点】 1.松床尾、脱衣 2.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 3.拭浴方法:大毛巾垫拭浴部位下,小毛巾缠成手
套状,离心方向擦拭,最后大毛巾擦干 4.拭浴温度、浓度:
温水拭浴 32~34℃ 乙醇拭浴 30℃,25% ~30%乙醇
皮肤苍白 青紫 麻木感
应及时停止。
19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3、随时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 4、每次治疗完毕应作好记录: 冷疗方法、部位 起止时间、效果 局部与全身反应 护士签全名
20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ice caps)的使用 目的
防止脑水肿 降低脑组织代谢 减少耗氧量 保护脑细胞
碍、血管硬化、感觉迟钝者
11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目的 •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 减轻疼痛 • 控制炎症扩散 • 降低体温
12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禁忌 • 血循环障碍 •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 组织损伤、破裂 • 对冷过敏者 • 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 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
怎么办???
1
第九章 冷、热疗法
Cold and Heat Therapy
2
教学目标
1.说出冷、热疗法的概念、效应与影响因素; 2.描述冰帽、冰槽的使用方法; 3.阐述冰袋的使用、冷湿敷、温水或乙醇擦浴的
方法; 4.阐述热水袋、烤灯、热湿敷与热水坐浴的方法。 5.说出冷、热疗法的禁忌。
3
主要内容
增强 增快 上升
用冷
减少 减少 收缩 减少 增加 减弱 减慢 下降
8
第一节 概述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 继发效应(secondary effect) 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
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 为继发效应。
9
第一节 概述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用热引起小动脉扩张,持续用热30~45min后,→ 局部却会引起小动脉的收缩。
心前区、腹部、足底
13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冷疗法(cryotherapy)
Ø局部冷疗:冰袋、冰囊、冰帽、 冷湿敷、化学制冷袋
Ø全身冷疗:温水擦浴、乙醇擦浴、 冰盐水灌肠
14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ice bags)的使用
15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操作前准备】
16
17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操作要点】
1. 准备冰袋 备冰、装袋、驱气、检查、加套(装袋1/2~2/3满)
2. 放置位置 高热:前额 头顶部 体表大血管(颈部、腋窝、 腹股沟) 扁桃体摘除:颈前颌下
3. 时间:不超过30min
18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1、掌握冷疗时间,每次不超过30min。 ☆2、观察局部皮肤变化,10min一次,如发现:
用冷引起小动脉收缩,持续用冷30~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in后,→ 局部却会发生小动脉的扩张。
要求:为病人进行冷疗或热疗20~30min后, 须停止治疗,或休息1小时。
10
第一节 概述
三、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
• 方法:湿——干 • 面积:面积↑——反应↑面积↑——耐受性↓ • 时间:适宜,不要过长 • 温度: • 部位 :皮肤薄、经常不暴露 • 个体差异:老年人、婴幼儿、昏迷、血循环障
u概述 u冷疗法的应用 u热疗法的应用
4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冷、热疗法 的实施方法
【教学难点】
冷、热疗法的禁忌
5
第一节 概述
一、冷、热疗法的概念
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 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缩 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 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等治疗目的 的物理治疗方法。
5.时间: 每侧部位3min(< 20min) 6.观察: 寒颤、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 7.浴毕: 取下热水袋 8.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9.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39℃,取下冰袋
29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注意事项】 1.观察 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拭浴禁忌部位 (1)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2)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3.拭浴方式:拍拭(轻拍)
21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的使用 操作要点
1)备物 2)向病人解释、交代 3)头部置于冰槽中,注意保护:
后颈部、双耳、双眼。 4) 注意冰槽、冰帽的水流情况。 5)用毕整理、记录。
22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的使用 注意事项
☆使用冰槽时,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 。肛温不低于30℃。 注意心率变化,防止房、室纤颤与房、 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27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 擦浴顺序: (1)两上肢
颈外侧 上臂外侧 手背 侧胸 腋窝 上臂内侧 手心 (2)背腰部 (3)两下肢 髂骨 下肢外侧 足背 腹股沟 下肢内侧 内踝 臀下 大腿后侧 腘窝 足跟 (4)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体表大血管处用力擦 拭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
28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23
一、局部冷疗法
(三)冷湿敷法 (四)化学制冷袋
聚乙烯醇冰袋,为无毒、无味内装凝胶 或化学冰冻介质。平时放在冰箱中成为 固体,使用时取出用布包裹后置于所需 部位,在常温下吸热由固体变为凝胶状 态,具有2h效果。可反复使用。
24
二、全身冷疗法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25
二、全身冷疗法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30
其他冷疗方法 冰毯机
u高热患者 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1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
热疗法(thermotherapy)
Ø目的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2.减轻疼痛 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4.保暖与舒适
32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
➢禁忌 • 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 • 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 • 脏器出血 • 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早期(48h内) • 其他:孕妇、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
第一节 概述
冷觉感受器 热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Cold receptor Warm receptor Pain receptor
7
第一节 概述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 生理效应
用热
细胞代谢 需氧量 血管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血液的粘稠度
增加 增加 扩张 增加 降低
结缔组织伸展性 神经传导速度 体温
【目的】全身用冷 高热降温 乙醇拭浴 蒸发散热
【操作前准备】
26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操作要点】 1.松床尾、脱衣 2.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 3.拭浴方法:大毛巾垫拭浴部位下,小毛巾缠成手
套状,离心方向擦拭,最后大毛巾擦干 4.拭浴温度、浓度:
温水拭浴 32~34℃ 乙醇拭浴 30℃,25% ~30%乙醇
皮肤苍白 青紫 麻木感
应及时停止。
19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3、随时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 4、每次治疗完毕应作好记录: 冷疗方法、部位 起止时间、效果 局部与全身反应 护士签全名
20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ice caps)的使用 目的
防止脑水肿 降低脑组织代谢 减少耗氧量 保护脑细胞
碍、血管硬化、感觉迟钝者
11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目的 •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 减轻疼痛 • 控制炎症扩散 • 降低体温
12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禁忌 • 血循环障碍 •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 组织损伤、破裂 • 对冷过敏者 • 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 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
怎么办???
1
第九章 冷、热疗法
Cold and Heat Therapy
2
教学目标
1.说出冷、热疗法的概念、效应与影响因素; 2.描述冰帽、冰槽的使用方法; 3.阐述冰袋的使用、冷湿敷、温水或乙醇擦浴的
方法; 4.阐述热水袋、烤灯、热湿敷与热水坐浴的方法。 5.说出冷、热疗法的禁忌。
3
主要内容
增强 增快 上升
用冷
减少 减少 收缩 减少 增加 减弱 减慢 下降
8
第一节 概述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 继发效应(secondary effect) 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
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 为继发效应。
9
第一节 概述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用热引起小动脉扩张,持续用热30~45min后,→ 局部却会引起小动脉的收缩。
心前区、腹部、足底
13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冷疗法(cryotherapy)
Ø局部冷疗:冰袋、冰囊、冰帽、 冷湿敷、化学制冷袋
Ø全身冷疗:温水擦浴、乙醇擦浴、 冰盐水灌肠
14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ice bags)的使用
15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操作前准备】
16
17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操作要点】
1. 准备冰袋 备冰、装袋、驱气、检查、加套(装袋1/2~2/3满)
2. 放置位置 高热:前额 头顶部 体表大血管(颈部、腋窝、 腹股沟) 扁桃体摘除:颈前颌下
3. 时间:不超过30min
18
一、局部冷疗法
(一)冰袋的使用
【注意事项】
☆1、掌握冷疗时间,每次不超过30min。 ☆2、观察局部皮肤变化,10min一次,如发现:
用冷引起小动脉收缩,持续用冷30~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in后,→ 局部却会发生小动脉的扩张。
要求:为病人进行冷疗或热疗20~30min后, 须停止治疗,或休息1小时。
10
第一节 概述
三、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
• 方法:湿——干 • 面积:面积↑——反应↑面积↑——耐受性↓ • 时间:适宜,不要过长 • 温度: • 部位 :皮肤薄、经常不暴露 • 个体差异:老年人、婴幼儿、昏迷、血循环障
u概述 u冷疗法的应用 u热疗法的应用
4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冷、热疗法 的实施方法
【教学难点】
冷、热疗法的禁忌
5
第一节 概述
一、冷、热疗法的概念
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 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缩 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 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等治疗目的 的物理治疗方法。
5.时间: 每侧部位3min(< 20min) 6.观察: 寒颤、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 7.浴毕: 取下热水袋 8.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9.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39℃,取下冰袋
29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注意事项】 1.观察 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拭浴禁忌部位 (1)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2)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3.拭浴方式:拍拭(轻拍)
21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的使用 操作要点
1)备物 2)向病人解释、交代 3)头部置于冰槽中,注意保护:
后颈部、双耳、双眼。 4) 注意冰槽、冰帽的水流情况。 5)用毕整理、记录。
22
一、局部冷疗法
(二)冰帽的使用 注意事项
☆使用冰槽时,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 。肛温不低于30℃。 注意心率变化,防止房、室纤颤与房、 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27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 擦浴顺序: (1)两上肢
颈外侧 上臂外侧 手背 侧胸 腋窝 上臂内侧 手心 (2)背腰部 (3)两下肢 髂骨 下肢外侧 足背 腹股沟 下肢内侧 内踝 臀下 大腿后侧 腘窝 足跟 (4)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体表大血管处用力擦 拭并延长时间,以促进散热
28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23
一、局部冷疗法
(三)冷湿敷法 (四)化学制冷袋
聚乙烯醇冰袋,为无毒、无味内装凝胶 或化学冰冻介质。平时放在冰箱中成为 固体,使用时取出用布包裹后置于所需 部位,在常温下吸热由固体变为凝胶状 态,具有2h效果。可反复使用。
24
二、全身冷疗法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25
二、全身冷疗法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30
其他冷疗方法 冰毯机
u高热患者 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1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
热疗法(thermotherapy)
Ø目的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2.减轻疼痛 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4.保暖与舒适
32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
➢禁忌 • 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 • 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 • 脏器出血 • 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早期(48h内) • 其他:孕妇、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