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跟踪检测(17)解放战争(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跟踪检测(17)解放战争(含答案)

跟踪检测(十七)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1.(2015·济南模拟)下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

它反映出( )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 D.谈判未取得实质进展2.(2015·孝感统考)1945年8月和1949年4月,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北平举行了和谈。

其共同之处是( )A.国民党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策略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发挥了作用C.共产党在军事方面作了较大让步D.两党达成的协定完全没有实施3.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 )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 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4.(2015·北京海淀区模拟)读下图,此图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国民党与共产党战略决战开始5.(2015·龙岩质检)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

”这一形势出现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运动不断深入B.南方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创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6.(2015·苏州调研)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词作家。

下列诗词中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是( )A.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7.(20分)(2015·淮北模拟)为建立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高中历史课时检测(二十五)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课时检测(二十五)人民解放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时双测过关(二十五)人民解放战争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

右图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坚持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解析:选C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战胜利后”,由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出蒋介石政府坚持独裁内战。

2.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飞赴重庆,国共两党经过艰苦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国内和平有了根本保证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C.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D.即《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解析:选C A项“根本保证”表述错误;B项“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表述错误;D项签订于1949年。

《双十协定》通过和平建国的主张,但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故选C项。

3.“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选A 由题目中的信息“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掀起战略进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

4.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解析:选B 从材料中“故宫”“颐和园”等信息可判断出梁思成希望能够保护北平的文物古迹,当时的形势是国共双方正进行平津战役,梁思成担心战争会破坏北平的文物古迹,所以才会写信给中共中央,故B项正确。

5.在电影《建国大业》中,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专项复习《人民解放战争》十年真题含答案2023年1.(2023年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

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

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

这次选举产生了1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

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无派人士89人。

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

1949年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949年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

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答案】(1)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需要,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矛盾为主转变为阶级矛盾为主;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战争胜利在即;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了新兴的人民政权;(2)用法律维护和保障解放区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解放区人民去支援解放战争,加快战争的胜利;对建国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解析】(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

时空:解放战争时期。

据材料一“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

北京市2018届高考人教历史复习:解放战争 含答案

北京市2018届高考人教历史复习:解放战争 含答案

解放战争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解放战争。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过了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将介绍发表讲话,表示出停止战争,和平协商。

但历史证明,战争并未真正结束,国共掀起了内战,史称解放战争。

【重点难点】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解放战争的主要经过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知识梳理】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年8月—1946年6月)1.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2.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二、三年战争(1946年6月-1949年10月)(一)战略防御时期(1946年6月-1947年6月)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国民党军队被迫转为重点进攻。

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二)战略反攻时期(1947年6月-1948年6月)开始: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三)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1.辽沈战役(1948年9月-1948年11月)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后长春解放;11月初,解放军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以徐州为中心展开。

人民解放军首先在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余万人;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黄维兵团十余万人;1949年1月发起总攻,歼灭杜聿明集团军三十多万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东北和华北解放军共同作战,傅作义率军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4.意义:三大战役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蒋介石“求和”与国共和谈2.解放南京(1949 年4月23日)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2012—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第17课-解放战争

2012—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为工作重心转移的准备措施【解析】由材料“1948年10月底”、“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可知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战略决战之际,通过人才培养做好工作重心转移,统治全国的准备,故选B项;土地改革关注的是农民,而材料强调的是干部群体,排除A项;1948 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重视科技推动工业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举措,排除C项;1948年的国共阶级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排除D项。

【答案】B2018年题组1.(2018·江苏高考·10)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解析】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是1947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B项错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于是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材料中“1948年11月”相符,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是1949年,与材料中“1948年11月”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基础练习卷新人教版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放战争基础练习卷新人教版

解放斗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

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加探讨的主要问题是()A. 和平建国问题B.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C.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D.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2、解放斗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样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抓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 B.挥师大西北C.发动辽沈战役 D.挺进大西南3、解放斗争时期,依据敌我力气对比变更状况(见下表),中共中心确定()1946年7月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130万280万国民党军队430万365万A.签署双十协定 B.进行战略反攻C.进行战略决战 D.发起渡江战役4、三大战役以后,毛泽东指出:“用战斗去解决敌人,仍旧是我们首先必需留意和必需打算的。

”同时,“依据北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增加了……这种方法于我军、于人民是有利的,即是可以避开伤亡和破坏。

”材料中毛泽东强调解放全中国( )A.必需坚决与国民党战斗究竟 B.实行武装暴力方式最好C.须要争取全国广阔人民支持 D.要确保全国人民的利益5、“我军其次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实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斗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下列能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是()A.中心红军实行战略转移B.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给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将来前途。

”材料主要阐明( )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样性 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分C.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打算 D.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定趋势7、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 “对西方而言,这一事务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宏大成功;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五年高考)(三年联考)精品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第七章 人民解放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五年高考)(三年联考)精品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第七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七章人民解放战争第一部分五年高考荟萃2009年高考题2009年高考本章未出题2005—2008年高考题1.(07·广东)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答案 A解析题干指的是毛泽东赴渝谈判的事件,当时抗日战争刚取得胜利,人民都期盼和平、追求民主,希望创建新中国。

2.(07·天津)“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

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农民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答案 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把革命主张付诸实施的原因是本题要考查的,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主张,但由于没有具体的纲领、政策,故无法实施,而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自己的革命纲领及操作办法,故能够实施。

3.(07·江苏)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 D解析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终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

4.(06·广东)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答案A解析蒋介石的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那么他露出来的“胸膛”就是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4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4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含答案解析

考点14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表示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三个条件下同全国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这一宣言表明()A.国共两党决定联手共御外侮B.中国共产党希望放下分歧以联合抗日C.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D.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具有大局观,可知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表示愿意联合任何武装部队共同抗日,说明中国共产党希望放下分歧共同抗日,故选B项;题干材料只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不能体现出国民党的态度,排除A项;1933年国共两党并未实现合作,排除C 项;1937年进入全国抗战时期,排除D项。

2.1937年的某报纸报道:“我们应该向上海全体居民……在这种比卷入世界大战的城市更为恶劣、恐怖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致敬……今天数百万的中国人团结一致,热情高涨地支持中国士兵……”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国军民的民族救亡精神D.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全面抗战1942年,与题干时间“1937年”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国共合作抗战,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以及“今天数百万的中国人团结一致,热情高涨地支持中国士兵……”,可知这应该是淞沪会战,题干材料能够体现出中国军民抗日救亡的精神,故C项正确;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排除D项。

3.全国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地向西南地区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业等。

据统计,内迁工厂在1938年至1940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

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A.使得国民政府不再消极抗战B.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支撑和物质保障C.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制华”策略D.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企业的内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据此可知,其重大意义在于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物质保障,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企业内迁并没有迫使日本放弃“以华制华”策略,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并没有建立独立完整的体系,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 人民解放战争 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训练:     人民解放战争    含答案及解析

人民解放战争[直击高考]本单元包含的章节为《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被列入高考的考点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①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③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①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③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等从1945抗战胜利后到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一段历史,主要内容是人民解放战争。

这一时期又称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458月至19466月为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66月至19476月为战略防御阶段;19476月至194910月为战略反攻和决战胜利阶段。

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两条基本线索为:国民党假和平及发动内战失败的过程,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

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又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

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把握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北平谈判等重大事件,掌握国共两党政治斗争情况及结果。

从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二是归纳、整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不同阶段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

并从国共两党自身方面的情况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是了解、掌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发生的两次转移与标志。

第一次是由城市转向农村,标志是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井冈山。

第二次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标志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特别注意结合历史背景掌握转变的原因和结果。

[本卷概要]本套试题涉及的考点包含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重要知识点。

本套试题立足于课本章节基础知识,努力通过系统化习题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驾驭本单元知识的能力。

本套试题的特点:(1)突出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努力通过习题训练勾勒出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七届二中全会等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把握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下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下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 参加重庆谈判共商国事B.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 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D.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为了进一步打开局面,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战略反攻,命令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正确;ABD项与题干中“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无关,故排除。

2.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

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见图).据其行程路线判断,他参加了()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1949年1月,由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主力进行的一次主力决战。

在这次战役中,出动的民工、担架、大小车、船只、挑子等很多。

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淮海战役最终取得胜利。

淮海战役战场范围涉及到山东、江苏等地,与图片中的地名相符,故淮海战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AB项都在北方,与图片中行进向南的地点和方向不符,故AB排除;D项是1949年4月开始,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以下变革事件对应正确的是()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运动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测)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7课 解放战争(测)新人教版必修1

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图①由“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等信息可知,该战役为淮海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

图②由“大别山”等信息可知,该战役应为1947年夏的挺进大别山战役,这是解放战争转入反攻的开始。

图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图④反映了解放军越过长江中下游防线,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

故正确的时间顺序应为③②①④,故ABD都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军队名称、进军路线等入手,即可正确排序,得出正确答案。

2.毛泽东在《复李济深等56人电》中说:“……(蒋)求喘息谓为求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谈判,口诵八条,眼望美国,脚向广州……”当时的历史背景是A.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B.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C.渡江战役刚刚取得胜利D.三大战役中共取得胜利【答案】D3.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

”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型关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和所学知识可知,徐、蚌属于淮海地区,故A项正确“东北丧失”说明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故B项排除;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发生在三大战役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平型关大捷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故D项排除。

点睛:“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是解题的关键。

4.1945年12月27号,苏、美、英三国外长发表公报:“在国民政府下,有一统一与民主之中国,国民政府各级机构中民主党派之广泛参与以及内部冲突之停止,均属必要。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 )A.政治统一B.和平民主C.党派团结D.民族和睦,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所以当时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是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故选B项。

2.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

”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国民党一大B.中共一大C.八七会议D.重庆谈判年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D项正确。

3.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年,国民党放弃全面进攻,实行重点进攻,主要是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故A项正确。

4.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这次进军是指( )A.向井冈山进军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百团大战D.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D项。

5.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是( )关起门来打死狗(1948)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后面的大门是锁起来的,门上有“锦州大捷”的字样,可知战役发生在东北,故答案为A项;淮海战役发生地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D项错误。

6.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47万余人、淮海战役歼敌55万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余人,故B项正确。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解放战争(附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解放战争(附答案)

解放战争一、1.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 全面内战爆发时B. 战略反攻开始前C. 三大战役进行中D. 渡江战役结束后2. 如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A. 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 《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C. 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 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3. 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

……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

……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

”该密令表明( )A. 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B. 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C.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D. 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4.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

此军事举动( )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B. 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5. 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

”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6. 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召集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这说明()A. 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B. 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C.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D. 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7.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下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华师大版高三下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华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河北石家庄胜利召开这次大会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篇幅” 这次大会()A. 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B. 背景是解放战争基本胜利C. 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 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标志【答案】A【解析】A.从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可以看出是探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的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正确B.1948年8月三大战役还没有开始解放战争还没有取得基本胜利排除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应该是在七届二中全会排除D.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应该是新中国成立排除故选A2.下面为沈泊尘(1889-1920年)创作的漫画《南北之争》该漫画反映了()A. 军阀混战致民生涂炭B. 辛亥革命并不很成功C. 南北统一乃民心所向D. 北伐战争已势在必行【答案】A【解析】漫画描绘的是“南”“北”两军阀互相争斗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形象地揭示了军阀混战导致民生涂炭故选A3.“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方针提出于中国共产党的()A. “八七”会议B.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 七届二中全会D.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4.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东北蒋匪以及关门打狗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辽沈战役的战略特点5.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中描述某战役时道当时野战军的冬季攻势已经结束国民党军被压缩在锦州、沈阳和长春三个孤立的城市中特别是新五军的两个师在公主屯被全歼令国民党军面对的局势危机四伏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是()A. 揭开战略反攻序幕B.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 东北全境得以解放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答案】C【解析】揭开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材料反映的明显是在东北地区进行的辽沈战役故A排除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应该是在三大战役后材料只是反映了辽沈战役故B排除辽沈战役使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几乎被歼解放了东北全境故C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的标志应该是新中国的成立故D排除故选C6.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完全同意先打黄维”、“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ACD均与题干关键信息不符排除7.如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 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D. 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国民党发行的法币数量是不断的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从1946年开始蒋介石发动了内战所以1947年军费激增法币发行量会大幅增加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应该是在30年代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与法币发行量增加无关D.材料反映的时间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8.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声明“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这反映了他()A. 不甘心放弃仍试图影响政局B. 害怕失败想推脱战争责任C. 准备改组政府放弃一党专政D. 意图结束战争以争取和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但经过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南京国民政府仍然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由此可知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仍试图影响政局故A正确蒋介石的求和声明并不是害怕失败推脱战争责任的表现是一种斗争上的策略排除B由材料“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可知蒋介石并未准备改组政府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此时企图以和谈为掩护缓解局势争取翻盘并不是想尽快结束战争争取和平故D错误排除故选A9.1948年2月刘伯承指出“蒋介石是基督教徒是要死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这个形象的比喻是指陇海铁路与平汉、津浦铁路的交叉点郑州、徐州预言国民党军的主力要在这些地方被歼灭这样的战略态势得益于()A. 平津战役揭开的序幕B.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C. 刘、邓进军大别山的行动D. 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为我军进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重要战略基地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平津战役的战场范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辽沈战役在东北战场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到来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 项错误10.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是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 23 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为永恒其寓意()A.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C.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D. 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时间关键词“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可知这是1949年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故B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27年C项时间是1937年D项时间是1945年11.萧某女 1900年生于中国上海一个商人家庭她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 考入北京大学参加了次年的游行示威受轻伤B. 完成学业后毅然加入诞生不久的政党在上海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C. 积极响应孙中山“三民主义” 参与制定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D. 参加红军在长征中幸免于难在平津战役中壮烈牺牲【答案】A【解析】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故A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A. 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 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C. 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 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并没有体现出各种政治势力的角逐也看不出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多种思想并非单独强调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们急需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加强故选D13.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某年 12 月连续报道一次战役《徐州逃敌慌乱狼狈公文、国民党证、辎重车等遍地丢弃坦克、汽车、人马夺路逃奔自相践踏》、《李延年两次逃跑陇海路上整整丢掉一个军津浦路上丢掉两个美械团》、《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们正慌忙地逃出南京》等该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根据“徐州逃敌慌乱狼狈”“陇海路” 结合所学可知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是歼灭国民党军队数量最多的战役故C正确辽沈战役在东北地区平津战役在北京天津地区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4.1947年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名为《运输队》的一组漫画漫画中有一条文字“中国有人力我们有武器﹣﹣美国战争贩子麦考莱说” 反映了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打内战的史实下列四幅画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②①③④B. ①③④②C. ②④①③D. ④①②③【答案】B【解析】15.下列选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的是()A. 中国人民反帝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B.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 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D. 标志新中国正式迈入社会主义阶段【答案】B【解析】A中国人民反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排除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故正确C“彻底结束”说法不准确香港、澳门在当时仍然在帝国主义统治之下故排除D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排除故选B16.“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天朝惊梦应该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但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故选D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7.材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闭关自守和骄傲自满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59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傲慢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就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其影响至今仍在震撼着远东和全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入侵和反入侵阐述中国近代有三次侵略战争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鸦片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中国分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马关条约》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逐步加深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推动新中国的诞生【解析】此类开放性论题可以采取选取部分侧面进行深入论述或者全部侧面整体论述的方式进行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并且史实引用论述得当即可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因18.(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与民国北京政府地方行政体制调整的异同并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影响作简要评析【答案】(1)主要特征县是中国历史中最稳定的行政区地方一级行政区变化大古代行政区划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行政区层级呈现出由虚入实的变化监察机构行政化北宋以后南方行政区设置比北方多原因统治者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的需要统治区域的扩大和社会动荡对政区变化影响大南方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的增多等【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36郡并以郡统县”“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州才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唐玄宗时道发展为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单位”“北宋以后南方一级政区比北方多”等并结合所学归纳作答第二小问从统治者加强统治、疆域扩大、社会环境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等方面进行总结即可【答案】(2)同都以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异民国时期改变了传统地方行政重在治民的主体功能社会管理与建设职能日益凸显评析在军阀割据政局不稳的条件下北京政府试图“废省存道” 对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实现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损害了地方实力派的利益招致激烈反对各级公署社会管理与建设方面专职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析】(2)相同方面从调整地方行政体制的目的来作答不同点从材料二“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东北地方各级政府除了继续在治民以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作用外也开始把社会管理与建设列为其施政范围之内”归纳作答对民国北京政府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影响的评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材料二归纳作答19.(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任务的依据是什么?19.(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19.(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19.(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任务反帝反封建(或独立与民主外争独立内争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解析】根据“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并结合所学得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主要依据是材料中“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一信息所体现的内容【答案】A 太平天国运动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解析】根据“洪秀全”得出A是太平天国运动 B项反映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C项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根据所学回答 D项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得出【答案】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析】根据材料“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得出毛泽东的创造性革命道路是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答案】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所得启示可综合材料的主旨及所学知识概括可以从革命的精神各阶级的历史使命及最后的结果等方面回答20.(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肃贪制度的特点20.(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郭嵩焘反腐失败的原因20.(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和近代中国反腐的共同点【答案】(1)特点对贪腐的处罚逐渐加重对贪腐的刑罚有明确的计量标准对贪腐者的刑罚以人身惩罚为重点【解析】(1)根据材料“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死罪)”可知对贪腐的处罚逐渐加重根据材料“‘监临受供馈’罪中‘强者依强取监临财物法’ 而‘强取监临财物’的处罚又是‘准枉法论’”可知对贪腐的刑罚有明确的计量标准根据材料“受者杖一百再犯处死”可知对贪腐者的刑罚以人身惩罚为重点【答案】(2)原因晚清官场普遍腐败自身陷入权力斗争反腐措施不得当用人失当【解析】(2)根据材料“对郭一直不满的僧格林沁派心腹李湘棻作为会办随行”“发现从县官到普通差役几乎人人贪污税款贿赂公行而且税外勒索严重惊人超过应征税4倍多”“新任厘局的绅董一样贪婪不久就发生商民怒捣厘局、打死新任绅董的骚乱”可知原因是晚清官场普遍腐败自身陷入权力斗争反腐措施不得当用人失当【答案】(3)共同点政府比较重视反腐反腐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造成腐败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解析】(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点是政府比较重视反腐反腐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造成腐败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0人民解放战争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0人民解放战争

课时作业20 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023·枣庄市二模]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和川东的广大农民到处传扬着“毛主席来了”的喜讯,发出了“农村要实行民主”的怒吼;进步知识分子说,毛主席“全心全意地领导中国走向独立、自由和富强的道路”。

这反映了当时( ) 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B.社会舆论左右政局C.民众渴望国家新生 D.中国革命胜利在望2.[2023·青岛市一模]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我党应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这旨在( )A.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推动联合政府建立C.争取民主革命胜利 D.彻底消灭封建势力3.[2023·山东淄博检测]“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

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

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

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材料反映了( )A.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面貌B.抗日战争时期民主发展C.解放战争时期边区建设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2023·沈阳市二模]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被定为华北、华东、西北解放区的本位货币,之前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按“固定比价、混合流通、逐步收回、负责到底”的方针兑换,新解放地区原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按浮动比价限时兑换。

人民币的发行与兑换( )A.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金融领域的胜利B.实现了国家财政和经济的统一C.提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资金支持D.保证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5.[2023·丹东市高三二模]东北解放较早的旅大地区,1948年9月召开了“旅大首届运动会”,之后规定每两年召开一次,选择适合工人的项目,并奖励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形式结合运动表演。

到1949年召开了9次群众性体育大会,参加者多为工人。

据此分析,这些体育运动( )A.意在为生产建设服务B.将生产与生活完全结合C.直接为革命战争服务D.旨在提高工人政治地位6.[2023·德州市高三模拟]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改变了“工农联合专政”“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等提法。

专题13 人民解放战争(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带解析

专题13 人民解放战争(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带解析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3 人民解放战争考点60 内战爆发1.(2020年黔南州)下列选项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A.重庆谈判B.内战爆发C.挺进大别山D.南京解放【答案】A【解析】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年代是1945年。

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8—10月,故A符合题意;全面内战爆发是1946年,排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排除C;南京解放是1949年,排除D。

故选A。

2.(2020年浙江舟山节选)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摘自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材料三:(见图)(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民的伟大之处。

【答案】(2)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

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社会变革成功的基础。

【解析】(2)依据材料二“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准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和材料图表可知,人民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资源。

结合课本所学,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纷纷支援前线和参加,促进解放军兵力由弱变强,国共兵力对比发生转变,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3)依据上述材料人民群众参与支持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附答案)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附答案)

人民解放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抗战胜利后,在国内存在着一年多的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之所以存在过渡,而未直接发生战争原因不包括(D)A.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B.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高涨C.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D.阶级矛盾尚未成为社会主要矛盾2、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

”此斗争焦点主要集中在(C)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之争B.内战与和平之争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3、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最主要目的是(A)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B.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C.揭穿蒋的假和平阴谋D.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4、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A.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B.建立一个联合政府C.将内战的责任加于共产党D.武力进攻解放区5、下列关于国共重庆谈判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A.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B.“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C.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D.重庆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6、重庆谈判中蒋介石始终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其根本目的是(D)A.不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B.为发动内战做准备C.降低中共的威信和地位D.为了实现独裁统治7、重庆谈判签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对国民党最具制约性的一项是(C)A.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B.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决定迅速实行宪政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达成协议的根源是(A)A.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对立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C.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D.民族矛盾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9、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其主要依据是(B)A.人民解放军有强大的战斗力B.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得人心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D.解放区将成为巩固的后方10、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A)A.正确的战略战术B.土地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C.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配合D.国民党军队的士气低落11、“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2022-2024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人民解放战争

2022-2024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人民解放战争

2022-2024北京高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人民解放战争一、单选题1.(2024北京大兴高三上期末)下图这枚巨额纸币正面上方有“新疆省银行”字样,左边是孙中山头像,右边有“陆拾億圆”字样,下写“折合金圆券一莴元”,发行年是1949年。

按当时上海一石米的价格计算,这张60亿元纸币只能买到77粒大米。

这枚纸币可以用来研究()A.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的目的B.人民币开始统一发行的紧迫性C.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崩溃的原因D.新中国初期稳定物价的可能性2.(2024北京大兴高三上期末)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组织编写多套中小学历史教科书,高小阶段至少8套24册,中学阶段至少15册。

其中,中国古代史部分革命史大约占全部内容的1/5左右,中国近现代史部分革命史几乎占据全部内容。

此时期中共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①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①适应了人民解放战争的需要①突出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①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1948年,邓小平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县以上政府……酌量聘请一些进步的工商业人士,及在地方上比较正派的、有正义感的、有相当声望的、赞成反美反蒋、赞成民主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项基本纲领和政策而又没有逃跑的开明绅士,当参议、咨议,或吸收参加一定的工作。

”上述政策()A.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B.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C.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有利于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2024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不但在解放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这一判断的依据是()①解放区长期坚持“三三制”的政治原则①国统区兴起反抗国民党的第二条战线①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群众运动①人民解放军赢得战略决战胜利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024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下图为中国共产党发给山东夏津县农民卢金锡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明,上有“华北区土地房产所有证”“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之规定”“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卖、转让、赠与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六月”等字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抗战胜利后,在国内存在着一年多的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之所以存在过渡,而未直接发生战争原因不包括()A.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B.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高涨C.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D.阶级矛盾尚未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

”此斗争焦点主要集中在()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之争B.内战与和平之争C.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之争D.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之争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最主要目的是()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B.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C.揭穿蒋的假和平阴谋D.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A.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B.建立一个联合政府C.将内战的责任加于共产党D.武力进攻解放区下列关于国共重庆谈判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B.“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C.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D.重庆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重庆谈判中蒋介石始终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其根本目的是() A.不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B.为发动内战做准备C.降低中共的威信和地位D.为了实现独裁统治重庆谈判签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对国民党最具制约性的一项是() A.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B.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决定迅速实行宪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没有就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达成协议的根源是() A.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对立B.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C.二战后冷战局面的消极影响D.民族矛盾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其主要依据是()A.人民解放军有强大的战斗力B.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得人心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D.解放区将成为巩固的后方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A.正确的战略战术B.土地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C.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配合D.国民党军队的士气低落陈毅《吟反攻形势》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

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

关陕伐孤张天网,辽吉猎虎布火雷。

……”对上述诗句解释正确的是()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取得胜利②华北解放军包围了北平敌军③陈、谢大军挺进豫陕鄂边地区④东北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文中的“转折点”是指()A.抗日战争胜利B.三路大军挺进中原C.三大战役胜利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B.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淮海战役C.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D.国民党害怕人民群众的小车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错误的是()A.辽沈战役首先攻占锦州,是为了截断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B.淮海战役中歼灭了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C.平津战役中经过激烈战斗,于1949年1月解放了北平D.东北解放军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有()①党的工作作风问题②国家建设总任务问题③党的工作重心问题④党的基本政策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主要依据是() A.农村革命任务已完成B.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年5月,解放上海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

对此,美国《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这主要是指() A.占领上海,国民政府统治宣告结束B.美国已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C.中共及其军队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与拥护D.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对人民解放战争军事上的斗争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B.第二年解放军全部转向外线作战C.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结束D.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结束中共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政策的相同点是()①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②执行统一战线策略方针③发动人民力量,进行人民战争④坚持以游击战争为主,创建敌后根据地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A.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走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9分,23题11分,24题12分,共4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直到我们能将国民党的军队空运到华南,并将海军调去保卫海港为止。

因此,我们断然认为摆在我们面前惟一的行动途径,就是用一切办法在中国帮助维护和平,在政治上、经济上及一定限度内在军事上支持蒋委员长。

——《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与中共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务在团结本党,建立与中共斗争的体系,即制造斗争的优势条件环境。

——国民党六大决议材料三蒋介石谋士陶希圣说:“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

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材料四为了打败侵略者,要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为了建设新中国也要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对目前时局宣言》提出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心口号——和平、民主、团结,并提出了为巩固今后和平建设的基础必须的紧急措施。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所面临的形势和各种政治力量的政策策略及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在形成现代中国之命运中,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是中国的人口,在十八、十九世纪增加了一倍,因此对于中国造成了—种不堪重负的压力。

(近代史上)每一个中国的政府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政府是成功的。

国民政府今日所面临之难境,大部分是因为它不能以充分的粮食供应给中国人民吃食,中共宣传的大部分,就是由他们解决土地问题的诺言所组成的。

形成现代中国之命运的第二个因素,是西方以及西方观念给以中国的影响,二千余年来,中国人发展他们自己的高度文化与文明,多半未受外力的影响,甚至受武力的征服之后,中国人还往往能在最后制服镇压并同化侵入者。

这些外来者带来一种进取性、一种独一无二的西方技术和一种为以前的外国侵入者所未曾带入中国的高度文化。

一部分因为这些性质,一部分因为满清统治的衰微,西方人不但没有被中国文化同化,反而为中国介绍了新观念。

这些新观念在刺激、骚乱和社会变革方面占了一种重要的地位。

——摘自艾其逊为编撰《白皮书》致杜鲁门的信回答:(1)艾其逊是怎样说明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的?(2)艾其逊关于中国革命发生原因的说明符合实际吗?为什么?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指出:“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部分。

”请结合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国内局势说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使美国的这一政策破产的?从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请回答:(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结合史实概括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3)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从上述各方面,你能得出哪些认识?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三人民解放战争一、单项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答案:形势: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2分)各种政治力量的策略:美国为了维护远东利益确立了扶蒋反共的方针;(1分)国民党蒋介石确立内战方针,但由于准备工作未完成,加上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所以采取了假和谈的策略;(1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好两手准备;(1分)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1分) 政局影响:内战阴影笼罩了中国。

(2分)答案:(1)一是人口太多;二是西方思想的刺激。

(2分)(2)不符合实际,是对中国革命发生原因的歪曲,其目的是掩盖美国对华政策的侵略实质。

(1分)1840年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中国革命的发生。

(3分)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中国的封建统治造成的。

(1分)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思想武器,结果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分)答案:(1)局势: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决定发动内战,得到美国的支持。

(1分)②蒋介石积极备战,美国出动飞机、舰艇运送国民党军队到战略要地和铁路交通线,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

(1分)③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首先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分)(2)挫败:①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1分)②领导国统区民主运动,形成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分)③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1分)④1948年9月至1949年元旦,经过三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1分)⑤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1分)(3)认识:①美帝国主义不会放弃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占有及掠夺。

(1分)②腐朽反动的势力注定要在人民的力量面前失败。

(1分)③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1分)答案:(1)由合作到分裂,再由合作到再次破裂。

(2分)(2)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1分)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分)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