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017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精品)辽宁大连2017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精品)辽宁大连2017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9f30d54afe04a1b171de08.png)
2017大连物理中考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 C.音色 D.速度【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发声体的振幅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分,注意带有“高低”字眼的不一定指响度,例如高声喧哗、高谈阔论等,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分析】熔化指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初夏海面上雾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草木上结的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寒冬的树上的雾凇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对熔化、液化和凝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熔化指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热3、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变浅了【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及水中物体看起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不属于折射,故B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池水看起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它们间的区分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故A错误;B、根据电流周围周围存在着磁场制作了电磁铁,故B错误;C、根据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制作了电动机,故C正确;D、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动机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分析】所谓电流的热效应,即导体中通的电流时,其电流所做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电热,即该用电器主要用于发热的.据此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解答】解: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散热片,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A错误;B、电饭锅的发热板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C、空调与导线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导线很粗,电阻很小,由焦耳定律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小,导线很粗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C错误;D、电脑主机箱里的小风扇是放出电热造成的危害,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并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实例,同时还应知道生活中一些减少电热危害的方法.6、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分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故选A.【点评】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7、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 B C D【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带电的有关问题,要知道在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8、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505a9284254b35eefd34a4.png)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学科(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1,分值2)“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答案】B【解析】“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CD错误,B正确。
【知识点】声现象2.(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2,分值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答案】A【解析】冰的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过程,故B不合题意;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固态,属于凝华过程,故C不合题意;寒冬,“雾淞”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故D不合题意。
【知识点】物态变化3.(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3,分值2)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答案】D【解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故A不合题意;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是光的折射,故B不合题意;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岸上的物体经水面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的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4.(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4,分值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答案】C【解析】电动机是通过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BD错误,C正确。
【知识点】电动机5.(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5,分值2)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模组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答案】B【解析】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通风散热,防止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烧坏某些元件,故A不合题意;电饭锅、电熨斗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模组,需要尽量减小热量,不属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C不合题意;电脑主机板上安装有小电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散热,故D不符合题意。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1a922b31126edb6f1a102e.png)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人在河岸上看到了水里的鱼,属于光的_________现象.人从水中还看到了河对岸树的倒影,属于光的_________现象.2.小明用力吹一根吸管,吸管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在把吸管不断剪短的过程中,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将__________。
3.图是研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装置.当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空气的内能________,筒内气体分子的热运动__________4.某磁体周围部分区域的磁感线分布如图3所示,b点的切线PQ在水平方向.则a点磁场比b点磁场__________;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__________。
5.图是扬声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线圈中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时,线圈向_________运动;若线圈中的电流变大,则永久磁体对线圈的作用力___________。
6.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中,风能属于___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较,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
7.通常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电阻为1150Ω,则他的安全电压不高于_________V;若在潮湿的天气,人体电阻如何变化?8.小明从滑梯上滑下,速度越来越大,臀部产生灼热的感觉.则他下滑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
9.小明做了一个小实验,将鸡蛋放入一杯不饱和盐水中,鸡蛋在盐水中漂浮.接着他往杯中加了些盐井搅拌,稳定后,观察到鸡蛋了一些,此时鸡蛋所受浮力鸡蛋在不饱和盐水中所受浮力.10.如图所示.请画出a(平行于主光轴)、b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1.图是工人用撬棍撬石头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并画出支点0对撬棍支持力的示意图.12.请将图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S1接1、S2闭合时,只有L1发光;S1接2、S2断开时,只有L2发光.二、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注意:第13~2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14.关于超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为零的导体叫超导体B.有些材料在-5℃时就能变成超导体C.超导体可以作为发热体D.任何物质都可以制成超导体15.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质子组成的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的中心是中子1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把触电的人拉开B.连接照明电路时,开关应与零线相连C.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D.家庭电路中,用钢丝可代替保险丝17.下列做法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B.医生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D.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通过听声音来对钢轨进行“探伤”18.有甲、乙两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变化的B.若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乙的质量大C.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D.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甲的体积大19.如图所示,手握住竖直方向的圆柱形水杯.则与水杯重力平衡的力是()A.手对水杯的压力B.手对水杯的摩擦力C.水杯对手的摩擦力D.水杯对地球的作用力20.将质量相同初温不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到相同的温度()A.水吸收的热量多B.若水的初温高,则煤油吸收的热量多C.若初温相同,则煤油吸收的热量多D.若煤油的初温高,则水吸收的热量多21.小明做某电学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L1、L2两灯都发光.将变阻器滑片由中点向b端滑动,当滑到C点时,滑片与电阻丝没有接触上,则此时()A.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L1、L2两灯都变亮D.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大22.关于一段裸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导线对折,电阻变小B.把导线拉长,电阻变大C.把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1.5倍再对折,电阻变大D.把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二倍再对折,电阻不变23.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针孔照相机.分别调整内、外纸筒和蜡烛的位置,保证都能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蜡烛的像.则()A.半透明膜上成的是正立的像B.将蜡烛远离小孔一段距离,像变小C.将内纸筒向蜡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小D.将外纸筒向蜡烛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像变大24.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密闭容器中装有一部分水,如图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如果将容器倒置过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则()A.F1<F2B.F1>F2C.P1>P2D.P1<P2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项,共20分)25.小明在家中用煤气灶烧开水,将2kg的水从10C加热到100C,燃烧了0.05m3的煤气,煤气的热值约为4×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0C).试求:(1)水壶中2kg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0.05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时煤气灶的效率是多少?26.如图13所示,空货车重为1.8×104N,货车轮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015m2.工人师傅用500N的力沿高lm、长3m的斜面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用时5s,g取10N/kg.试求:(1)空货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点?(5)设一束白光平行干主光轴射向凸透镜,如果考虑光的色散现象,则凸透镜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焦点.那么凸透镜对于哪种颜色的光的焦距最大?34.小明到部队学军事,看到战士们在投掷手榴弹,每次投出的距离不同.他猜想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手榴弹出手时的高度、角度和速度的大小有关.回家后,他利用能射出不同水流速度的两把水枪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88、2017中考辽宁大连市物理试卷及分析
![88、2017中考辽宁大连市物理试卷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6a056a76a20029bc642da6.png)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学科(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1,分值2)“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答案】B【解析】“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CD错误,B正确。
【知识点】声现象2.(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2,分值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答案】A【解析】冰的消融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过程,故B不合题意;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固态,属于凝华过程,故C不合题意;寒冬,“雾淞”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故D不合题意。
【知识点】物态变化3.(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3,分值2)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答案】D【解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故A不合题意;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是光的折射,故B不合题意;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岸上的物体经水面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的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4.(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4,分值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答案】C【解析】电动机是通过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BD错误,C正确。
5.(2017辽宁省大连市,题号5,分值2)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模组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答案】B【解析】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通风散热,防止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烧坏某些元件,故A不合题意;电饭锅、电熨斗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模组,需要尽量减小热量,不属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C不合题意;电脑主机板上安装有小电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的流动,加快散热,故D不符合题意。
【精校】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
![【精校】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2b0012e53a580216fcfecf.png)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1-11题单选,12-14多选)1.(2分)“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解析:“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发声体的振幅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故B 正确,ACD错误。
答案:B2.(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解析: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
故A正确;B、初夏海面上雾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故B错误;C、深秋草木上结的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
故C错误;D、寒冬的树上的雾凇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
故D 错误。
答案:A3.(2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解析: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不属于折射,故B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答案:D4.(2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解析:A、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故A错误;B、根据电流周围周围存在着磁场制作了电磁铁,故B错误;C、根据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制作了电动机,故C正确;D、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故D错误。
答案:C5.(2分)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解析: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散热片,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A错误;B、电饭锅的发热板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C、空调与导线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导线很粗,电阻很小,由焦耳定律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小,导线很粗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C错误;D、电脑主机箱里的小风扇是放出电热造成的危害,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D错误。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06fb8bb50e2524de5187ed7.png)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 .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B .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C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D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2. (2分)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 . 声音是一种波B . 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C . 声波具有能量D . 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3. (2分)一个带电的通草球靠近另一个不带电的通草球,两球将会()A . 相互吸引在一起B . 先吸引接触后分开C . 相互靠近一点后分开D . 相互排斥4. (2分)(2017·菏泽) 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B . 改变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 .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5. (2分)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 . 早春的江面上皑皑白雪的消融B . 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 .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形成D . 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6.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B .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C .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D . 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7. (2分) (2017八下·招远期中) 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2N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则()A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NB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C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D . 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N8.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汽车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 甲冲程B . 乙冲程C . 丙冲程D . 丁冲程9. (2分) (2017九下·无锡期中) 某家庭电路中安装有“220V10A”的空气开关(未画出),如图所示是电路中的四种情况,开关全部闭合后,不会引起空气开关“跳闸”的是()A .B .C .D .10. (2分) (2018九上·济宁期中) 如图甲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小灯泡L 与电阻R连入图乙所示电路中,只闭合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8 W;再闭合S1 ,电流表示数为0.9 A.下列结果错误的是()A . 电源电压为6 VB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5.4 WC . 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6 AD . 电阻R的阻值为20 Ω二、填空题 (共7题;共15分)11. (2分)(2019·路北模拟) 小明家中新购买了一台电水壶,他发现电水壶的插头是三脚插头,这是为了________。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79705650e52ea551898e7.png)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我们通常所说的男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2.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A.将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供电C.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电灯D.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3.下列设备中,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电动机B.动圈式话筒C.电磁起重机D.扬声器4.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该设法减小的是()A.使用滑轮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B.跑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拔河比赛时,手和绳子之间的摩擦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5.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6.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箱子,但没推动,则与推力相平衡的力是()A.箱子受到的重力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D.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7.下列家庭电路中,开关S和电灯L的接线正确的是()A.B.C.D.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形状S,灯L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阻R被短接B.灯L被短接C.灯L的灯丝断了D.电阻R的接线柱接触不良10.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 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 A>h 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小C.绳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D.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11.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E p随着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是()A.B.C.D.12.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快速推动活塞,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则注射器内的空气()A.密度变小B.温度升高C.压强不变D.内能增大13.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有一些水,将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个空心球a和b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静止时,a球下沉到烧杯底部,b球漂浮在水面,且两个烧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B.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C.a球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b球材料的密度D.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此时电阻R1和R2的功率相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的总电阻变小B.电阻R1的功率小于电阻R2的功率C.电阻R1的电流变化量小于电阻R2的电流变化量D.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小于电阻R2的电流变化量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小明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的.当火车突然减速时,小明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小明具有.16.将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上电荷;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选填“吸引”或“排斥”).17.煤和石油都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路灯上安装的光电池板是用材料(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18.小明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0.5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当他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19.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20.当火车驶进车站时,如果车站上的乘客站在安全线和火车之间,则乘客与火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将,空气压强将,容易引发危险.(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一点好(选填“大”或“小”).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趋于一致.22.如图所示,GMR为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着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闭合开关S1和S2,电磁铁的右端是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折射光线.24.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25.用炉子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0.5kg的焦炭.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焦炭的热值是3.0×107J/kg.试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3)炉子烧水的效率是多少?26.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小台灯电路图,S为单刀双掷开关,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6W,电阻R的阻值为6Ω.当开关S接“2”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若灯丝电阻不变,试求:(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多少?灯丝的电阻是多少?(2)小灯泡正常发光5min,电流通过小灯泡做的功是多少?(3)开关S接“1”时,电阻R的功率是多少?27.一个重260N的涂料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涂料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内将涂料桶提高了5m,工人对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为150N.试求:(1)涂料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28.夏天,持续数日的高温天气后,下了一场急雨,雨后,山林中升起飘渺的白雾.请分析说明白雾形成的原因.29.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直筒下端浸在水中,在用拉力F缓慢向上拉动活塞的过程中,筒内、外水面高度差h逐渐变大(活塞下面的筒内始终充满水),拉力F逐渐变大,不计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及活塞的重力,请分析说明拉力F变大的原因.五、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30.某同学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停表、开关各一个;与U形相连的塑料盒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电阻丝的阻值为10Ω;导线若干.(1)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端.(选填“a”或“b”)(3)该实验是通过来反映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4)该同学设计实验时,将三次实验的通电时间均设定为15s,三次实验预设的电流值分别是I1、I2和I3,则该同学进行第一次实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31.已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重力为2N、体积为60cm3的柱状物块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量筒一个,规格不同的甲(量程为0~2.5N、分度值为0.05N)、乙(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两个弹簧测力计.(1)实验中,量筒里的水要“适量”,水“适量”的标准是:.【只选择一个选项,将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A.水的体积至少是60cm3B.物块一半体积能浸没在水中即可C.物块能够浸没在水中即可D.能测出物块排开液体最大体积,且物块没接触到量筒底部(2)请分析说明应该取哪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3)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32.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2()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好处:;不足:.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我们通常所说的男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尖而刺耳的音调越高,声音宽厚的音调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解答】解:男高音是指声音很高,音调高,是因为其声带振动的频率大.故选C.2.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A.将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供电C.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电灯D.在高压输电线附近放风筝【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安全第一,利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分析判断,分析时注意:(1)三孔插座应接地,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用三脚插头;(2)导线的绝缘皮要保持完好无损,否则易引起触电事故;(3)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4)不要在电线上晾衣物,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解答】解:A、家用电器使用时金属外壳要接地.当用电器的外壳和火线间的绝缘破损,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符合题意.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易引发触电事故.不合题意.C、水是导体,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易发生触电事故.不合题意.D、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水是导体,用湿抹布擦电器易发生触电事故.不合题意.故选A.3.下列设备中,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电动机B.动圈式话筒C.电磁起重机D.扬声器【考点】电磁感应.【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B、动圈式话筒工作时,人说话的声音使得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感应电流,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符合题意;C、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该设法减小的是()A.使用滑轮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B.跑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拔河比赛时,手和绳子之间的摩擦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有益摩擦要增大,有害摩擦要减小.A、使用滑轮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要设法减小;故A符合题意;B、跑步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要设法增大,否则我们会在原地打滑;故B不合题意;C、拔河比赛时,手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要设法增大,故C不合题意;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要设法增大.故D不合题意.故选A.5.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解答】解: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是热量发生了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6.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箱子,但没推动,则与推力相平衡的力是()A.箱子受到的重力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D.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2)先对箱子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答题.【解答】解:由于箱子未动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和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下列家庭电路中,开关S和电灯L的接线正确的是()A.B.C.D.【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家庭电路中电灯的接法:开关与灯泡串联,且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解答】解:A、开关与灯泡并联,闭合开关后会造成电源短路,故A错误;B、开关与灯泡都串联在了火线上,无法形成电流回路,故B错误;C、开关接在了灯泡与零线之间,断开开关时,灯泡处仍带电,这样不安全,故C错误;D、开关与灯泡串联,且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故D正确.故选D.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将蜡烛从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像逐渐变大.故选A.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形状S,灯L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阻R被短接B.灯L被短接C.灯L的灯丝断了D.电阻R的接线柱接触不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分析】电路故障分两类:短路和断路.电路短路时,短路部分无电压,电流大;电路断路时,断路部分无电流,电压大.【解答】解: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或灯泡短路,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不发光,说明灯泡发生了短路.故选B.10.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动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 A>h C.在小球从B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小球的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小C.绳的拉力对小球做了功D.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机械能.【分析】①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②动能和势能合称机械能,由于克服空气阻力,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解答】解:A、小球摆动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运动状态在变化.此选项错误;B、D、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大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到C的过程中,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由于与空气有摩擦,摆动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总量减少,动能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C、细绳对小球有拉力,但小球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细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此选项错误.故选B.11.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E p随着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据此分析得出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规律,然后对照各个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石块做加速运动,石块在相同时间内下降的高度越来越大,石块所处的高度减小得越来越快,石块的重力势能E p减小得越来越快,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C图,而D图是石块的重力势能E p随时间减小得越来越慢,故D错误.故选C.12.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快速推动活塞,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则注射器内的空气()A.密度变小B.温度升高C.压强不变D.内能增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②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③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解答】解:A、用手向内压活塞,在压缩过程中,筒内空气质量不变,空间体积减小,由公式ρ=知:密度增大.此选项错误;BD、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所以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两选项均正确;C、空气质量一定,压缩空气体积减小,所以压强增大.此选项错误.故选BD.13.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有一些水,将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个空心球a和b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静止时,a球下沉到烧杯底部,b球漂浮在水面,且两个烧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B.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C.a球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b球材料的密度D.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分析】(1)首先利用p=ρgh判断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然后利用p=判断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2)从图示中得出两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利用F浮=ρ水gV排判断两球所受浮力大小关系;(3)根据两小球在水中的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通过比较两球与水的密度关系,得出两球的密度关系;(4)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判断a 球和b 球重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然后根据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内水、小球和烧杯的重力之和比较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A 、水的密度一定,两个烧杯中的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 可知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两烧杯完全相同,则底面积相等,根据F=pS 可知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故A 正确;B 、由题意知,a 球排开水的体积大于b 球排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一定,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a 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 球受到的浮力.故B 正确;C 、a 球下沉到烧杯底部,b 球漂浮在水面,根据浮沉条件可知,a 球的平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 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但两球都是空心的,所以不能确定a 球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b 球材料的密度,故C 错误;D 、a 球在甲杯中沉底,所以G a >F 浮a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a =G 排a ,所以G a >G 排a ,即a 受到的重力大于a 排开水的重;则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甲=G 杯+G 水+G a >G 杯+G 水+G 排a ﹣﹣﹣①b 球在乙杯中漂浮,所以F 浮b =G b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F 浮b =G 排b ,所以G b =G 排b ,即b受到的重力等于b 排开水的重;则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 乙=G 杯+G 水′+G b =G 杯+G 水′+G 排b ﹣﹣﹣② h 相同,S 相同,故水和排开水的总体积相同,水和排开水的总重相同,即G 水+G 排a =G 水′+G 排b ﹣﹣③综合①②③式可得,F 甲>F 乙,即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故D 正确.故选ABD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b 端,此时电阻R 1和R 2的功率相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b 端滑到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的总电阻变小B .电阻R 1的功率小于电阻R 2的功率C .电阻R 1的电流变化量小于电阻R 2的电流变化量D .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小于电阻R 2的电流变化量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1)由图知,R 与R 2并联再与R 1串联,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知R 连入阻值的变化,由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分析总电阻的变化;(2)由滑片的移动方向知R 的连入电阻的变化,先判断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判断两部分电压变化,由P=和P 位于b 端时两电阻功率相等,可判断R 1与R 2的功率大小关系;(3)由电路特点判断通过R1与R2的电流关系,由P=I2R和P位于b端时两电阻功率相等,判断两电阻的大小关系;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判断两电阻的电压变化关系,由欧姆定律判断两电阻的电流变化关系;(4)由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知,R与R2的电压变化关系,根据滑片移动知R电阻的变化,由I=判断它们的电流变化关系.【解答】解:A、由图知,R与R2并联再与R1串联,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R连入阻值变小,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知,R与R2并联部分电阻减小,所以总电阻减小,故A正确;B、由题知,滑片P位于b端时电阻R1和R2的功率相等;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R与R2并联部分电阻减小,所以R与R2并联部分分得电压减小,即R2两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由P=可知,R1的功率将大于电阻R2的功率,故B错误;C、由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1=I2+I R,根据P=I2R,滑片P位于b端时电阻R1和R2的功率相等,所以R1<R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电源电压不变,当R与R2并联部分分得电压减小,即R2两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所以△U1=△U2,由I=可知,△I=,所以△I1>△I2,故C错误;D、因为R与R2并联,所以△U R=△U2,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R连入阻值变小,R2为定值电阻,由I=可知,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大于电阻R2的电流变化量,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5.小明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火车为参照物的.当火车突然减速时,小明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小明具有惯性.【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2)惯性是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答】解:小明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明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所以路边的树木相对于火车是向后运动,因此他是以火车为参照物的;当火车突然减速时,小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他会向前倾倒.故答案为:火车;惯性.16.将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排斥(选填“吸引”或“排斥”).【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与答案
![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8e171011ca300a7c39011.png)
2017届中考物理一模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光现象及其规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例中,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手影B.渔民叉鱼 C.潜望镜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厨房中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烧开水的B.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在客厅里闻到炒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沸腾后形成的水蒸气3.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其中电器元件连接错误..的是A.空气开关 B.二孔插座 C.控制灯泡的开关 D.三孔插座4.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
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 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O点到C点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B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C .利用B 超进行健康查体,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D .跳广场舞时要将音响的音量调小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一位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
已知吊篮的质量为m 1,建筑材料的质量为m 2,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 ,吊篮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了h ,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有用功为m 2g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 2g 2FB .额外功为m 1gh ,动滑轮重为2F -m 2gC .拉力F=12 (m 1+ m 2)g ,动滑轮上升的距离为hD .总功为3Fh ,人拉绳子移动的距离为3h7.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 .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C .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D .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8.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 ,电压表示数为6V ,则A .L 1的实际电流与L 2的实际电流之比为4﹕3B .L 1两端的电压为6VC .L 2的电阻值比L 1的电阻值小D .L 2比L 1更亮10.3月24日,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12强第6轮赛事展开,中国国家男足在长沙1-0战胜韩国队。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和答案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7ca4fdc1c708a1284a4440.png)
方向或者改变
19. (3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比较像与物 于光的 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玻璃越薄越好,主要是为了减少由 (选填“反射”或“折射” )对测量的像距与实际像距的差异。 现象。花瓣上的两滴露珠接 力。
20. (3 分)盛夏时节,花园花香四溢,这是 触后结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水分子间存在
甲
、F 乙的关系是(
)
A.P 甲=P 乙
B.P 甲=2P 乙
C.F 甲=4F 乙
D.F 甲=2F 乙 )
12. (3 分)下列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D.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内能不变
B.条形磁铁的重力变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10. (3 分)弹簧测力计下挂着正方体物块,物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如图(甲) 所示。将物块缓慢竖直提起,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与提升高度 h 的关系图象 如图(乙)所示。g 取 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29 页)
A.物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是 0.25N B.物块的体积是 4cm3 C.液体的密度是 1.25×103 kg/m3 D.物块的密度是 3.5×103 kg/m3 11. (3 分)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是乙的 4 倍。如图所示,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甲、乙 剩余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原来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和压力 F
13. (3 分)如图所示,弹簧的左端同定在竖直的墙壁上,弹簧为原长时右端在 M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 Q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小物块又返回到斜面 上,最高点到达 P 点。则( )
2017年大连中考物理试卷
![2017年大连中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e4de38eb0717fd5360cdce6.png)
2017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4 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28 分1-11 题单选,12-14 多选)1.(2 分)“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2 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3.(2 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 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4.(2 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5.(2 分)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 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 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6.( 2 分)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7.(2 分)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B.C.D.8.(2 分)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当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时,货箱的()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第 1 页(共 35 页)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9.( 2 分)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与人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人对金属杆的摩擦力B.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C.人对金属杆的压力D.金属杆对人的支持力10.(2 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 a、 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 a 球体积大于 b 球体积.静止时, a 球漂浮在液面上, b球悬浮在液体中, a、b 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则()A.F 甲 =F 乙; p 甲=p 乙 B. F 甲=F乙;p 甲>p 乙C.F 甲>F 乙;p 甲 =p 乙D.F 甲>F 乙;p 甲>p 乙11.( 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的关系图象是()A.B.C.D.12.( 2 分)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2 页(共 35 页)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D.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13.( 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 b 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RaP 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C.电阻 R2的电功率逐渐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与RaP 的比值逐渐变小14.( 2 分)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a、b 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 a 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 F 向下压活塞,在水从 a 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 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C.向下压活塞的力 F 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二、填空题(共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6 分)第 3 页(共 35 页)15.(2 分)某同学骑自行车时, 以地面为参照物, 他是 的.停止蹬车后, 自行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 16.( 2 分)在家庭电路中,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电灯和 线之间,各种用电器都是 联的. 17.( 2 分)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 波(填 “超声 ”或“电磁 ”)传递的; 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 (填 “半导体 ”或 “超导体 ”)材料制成的. 18.( 2 分)烈日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海水比沙子的 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19.( 2 分)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水 能是 (填 “可”或“不可 ”)再生能源. 20.( 2 分)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 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 g .石块的体积是 10cm 3,则 石块的密度是 kg/m 3.21.(2 分)如图所示, 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 左端的 S 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 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 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填 “从 a 到 b ”或“从 b 到 a ”),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填 “变大 ”、“不变 ”或“变小 ”).22.( 2 分)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 A 相同的蜡烛 B ,来确定蜡烛 A 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 B 应该是 (填 “点燃 ”或“不点燃 ”)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 .三、作图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2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第 4 页(共 35 页)24.如图所示的撬棒, O 为支点, P 为石头的重心.请画出动力 F 的力臂 l 和石头所受重力 G 的示意图.四、计算题(共 3 小题,满分 0 分)25.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 20kg 的水从 10℃加热到 60℃,完全燃烧了 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 4×107J/m3.试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26.如图是一个温度可调的育苗箱电路,电源电压为 36V,且保持不变.发热电阻 R1 的阻值为 40Ω,R2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 a 端时, R1的功率最大;将滑片 P 移到 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0.4A.试求:(1) R1的最大功率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3)将滑片 P 移到某一位置, R2两端电压为 16V 时,通电 5min,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是多少?第 5 页(共 35 页)27.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 内将一个重为600N 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 4m.拉力 F 做功为 1440J,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m2,物体移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350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试求:(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拉力 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拉力 F 的大小是多少?(4)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五、简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28.冬天,小红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2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手压活塞时,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请解释其中的原因.六、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0 分)3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第 6 页(共 35 页)(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 2 分钟水开始沸腾.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时间 t/min 0 0.5 1 1.5 2 2.5 3 3.5温度 t/ ℃90 94 97 98 99 99 99 99请在图 2 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31.已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将图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连接电路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大端,电流表选择了0~3A 的量程.连接好电路后,为了确定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是否合适,应进行怎样的实验操作?.(3)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4)小明通过实验操作,还确定了电压的取值范围,在该范围内,他预设了n 个间距相等的电压值,为了使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准确,预设的每个电压值还应满足什么条件?.第 7 页(共 35 页)(5)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只有电流表有示数B.只有电压表有示数C.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D.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32.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 U 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ρ酒精<ρ水<ρ盐水.( 1)如图 1 是 U 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U 形管之间是否漏气,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 形管两侧液面.(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实液体液体深U 形管两侧液液体压验密度度面强次h/cm的高度差△的大小数h/cm1相同3 2.7a26 5.8b398.9c①请将表格中 a、b、c 三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a、b、c、②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2 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第 8 页(共 35 页)小明根据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探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分析实验信息得出该探究结论的过程.第 9 页(共 35 页)2017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 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28 分1-11 题单选,12-14 多选)1.(2 分)“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发声体的振幅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B 正确, ACD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分,注意带有“高低”字眼的不一定指响度,例如高声喧哗、高谈阔论等,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2.(2 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分析】熔化指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 A 正确;B、初夏海面上雾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草木上结的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 C 错误;D、寒冬的树上的雾凇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对熔化、液化和凝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熔化指的第 10 页(共 35 页)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热.3.(2 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 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及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B、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不属于折射,故 B 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错误;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它们间的区分.4.(2 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 A、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故 A 错误;B、根据电流周围周围存在着磁场制作了电磁铁,故 B 错误;C、根据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制作了电动机,故 C 正确;第 11 页(共 35 页)D、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故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动机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2 分)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 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 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分析】所谓电流的热效应,即导体中通的电流时,其电流所做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电热,即该用电器主要用于发热的.据此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解答】解: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散热片,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 A 错误;B、电饭锅的发热板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故 B 正确;C、空调与导线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导线很粗,电阻很小,由焦耳定律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小,导线很粗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 C 错误;D、电脑主机箱里的小风扇是放出电热造成的危害,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D 错误;故选 B.【点评】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并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实例,同时还应知道生活中一些减少电热危害的方法.6.( 2 分)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分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第 12 页(共 35 页)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故选 A.【点评】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7.(2 分)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B.C.D.【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故 C 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物体带电的有关问题,要知道在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8.(2 分)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当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时,货箱的()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同时货箱所处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变大.第 13 页(共 35 页)故选 D .【点评】(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2)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9.( 2 分)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 与人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 .人对金属杆的摩擦力B .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C .人对金属杆的压力D .金属杆对人的支持力【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分析人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然后得出与人重力相平衡的力.【解答】解: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 受到的竖直向上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正确的判断出人竖直方向受到的力是关键.10.(2 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 a 、 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 a 球体积大于 b 球体积.静止时, a 球漂浮在液面上, b 球悬浮在液体中, a 、b 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 、F 乙 ,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则( )A .F 甲 =F 乙; p 甲=p 乙B . F 甲=F 乙 ;p 甲 >p 乙C .F 甲 >F 乙 ;p 甲 =p 乙D .F 甲 >F 乙 ;p 甲 >p 乙【分析】(1)首先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两球与自身重力的关系, 然后利用密度和重力公式判断两球的重力关系,从而得出两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得出两p 甲 、p 乙,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关系,然后利用压强公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第 14 页(共 35 页)【解答】解:( 1) a、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 球漂浮在液面上,b 球悬浮在液体中,则F 甲 =G a, F 乙=G b,a、b 两个实心球材料相同,ρa=ρb,V a> V b,根据ρ=可知, ma>mb ,根据 G=mg 可知, G a>G b,所以, F 甲>F 乙,故 AB错误;( 2)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Ga>Gb,所以,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两个相同的烧杯,则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 p= 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p 甲>p 乙,故 C 错误, D 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比较,同时考查重力、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整体法应用,知道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11.( 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 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的关系图象是()A.B.C.D.第 15 页(共 35 页)【分析】由电路图可知, R1 与 R2 串联,电压表测R1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 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可得图象.【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 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 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 I 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U 减小,故 A 图象错误;( 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U1=U 总﹣ U2=U 总﹣IR2,因 U 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 I 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 C 图象正确, BD 图象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也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进行解答.12.( 2 分)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D.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分析】(1)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分析;第 16 页(共 35 页)(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情况相同,故 A 正确;B、若只升高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像会向上移动,故 B 正确;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需要移动光屏才能承接到像,故 C 错误;D、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因为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当2f>u>f 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 正确.故选 A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关键是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要做到灵活运用!13.( 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 b 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RaP 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C.电阻 R2 的电功率逐渐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与RaP 的比值逐渐变小【分析】(1)分析电路的连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判断 RaP 变化,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确定 R1 与变阻器并联的电阻 R 并变化,由分压原理,判断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化,即电压表示数变化;第 17 页(共 35 页)由欧姆定律,判断通过 R1 的电流变化;(2)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判断电路的总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变化,由 P=I2R,确定电阻 R2的电功率逐渐变化;因通过通过 R1的电流变小,而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确定变阻器的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的示数与RaP 的比值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R1 与变阻器并联后与R2 串联,电流表测通过R1 的电流,电压表测并联电路的电压;A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 b 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RaP 变小,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 R1与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R 并变小,由分压原理可知,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 A 错误;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 R1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 B 正确;CD、因 R1与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 R 并变小,则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大,由 P=I2R 可知,电阻 R2的电功率逐渐变大,故 C 正确;因通过通过 R1的电流变小,而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一定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RaP 的比值即为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故该比值逐渐变大, D 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为混联电路,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正确识别电路.14.( 2 分)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a、b 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 a 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fbcca04b35eefdc8d333aa.png)
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1-11题单选,12-14多选)1.“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考点】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发声体的振幅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层消融B.初夏海面上雾气弥漫C.深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寒冬的树上出现雾凇【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熔化指的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初夏海面上雾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草木上结的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寒冬的树上的雾凇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A.3.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食和月食B.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考点】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及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不属于折射,故B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考点】CM: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故A错误;B、根据电流周围周围存在着磁场制作了电磁铁,故B错误;C、根据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制作了电动机,故C正确;D、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故D错误.故选C.5.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考点】HF: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分析】所谓电流的热效应,即导体中通的电流时,其电流所做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电热,即该用电器主要用于发热的.据此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解答】解: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散热片,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A错误;B、电饭锅的发热板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C、空调与导线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导线很粗,电阻很小,由焦耳定律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小,导线很粗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C错误;D、电脑主机箱里的小风扇是放出电热造成的危害,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D错误;故选B.6.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考点】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故选A.7.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 B. C.D.【考点】H8: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故C符合题意.故选:C.8.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当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时,货箱的()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考点】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货箱随着电梯一同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同时货箱所处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变大.故选D.9.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与人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A.人对金属杆的摩擦力B.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C.人对金属杆的压力D.金属杆对人的支持力【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分析人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然后得出与人重力相平衡的力.【解答】解: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受到的竖直向上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选B.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83: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首先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两球与自身重力的关系,然后利用密度和重力公式判断两球的重力关系,从而得出两球受到的浮力关系;(2)根据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得出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关系,然后利用压强公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解答】解:(1)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则F甲=G a,F乙=G b,a、b两个实心球材料相同,ρa=ρb,V a>V b,根据ρ=可知,m a>m b,根据G=mg可知,G a>G b,所以,F甲>F乙,故AB错误;(2)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G a>G b,所以,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两个相同的烧杯,则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p=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A.B.C.D.【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可得图象.【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减小,故A图象错误;(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U1=U总﹣U2=U总﹣IR2,因U、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I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总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C图象正确,BD图象错误.故选C.1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相同B.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D.若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考点】B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根据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分析;(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情况相同,故A正确;B、若只升高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像会向下移动,故B错误;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需要移动光屏才能承接到像,故C错误;D、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因为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当2f>u>f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AD.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 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R aP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C.电阻R2的电功率逐渐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与R aP的比值逐渐变小【考点】IZ: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1)分析电路的连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判断R aP变化,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确定R1与变阻器并联的电阻R并变化,由分压原理,判断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化,即电压表示数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通过R1的电流变化;(2)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判断电路的总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变化,由P=I2R,确定电阻R2的电功率逐渐变化;因通过通过R1的电流变小,而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确定变阻器的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的示数与R aP的比值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变阻器并联后与R2串联,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测并联电路的电压;A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中点移动的过程中,R aP变小,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R1与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R并变小,由分压原理可知,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A错误;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正确;CD、因R1与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R并变小,则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大,由P=I2R可知,电阻R2的电功率逐渐变大,故C正确;因通过通过R1的电流变小,而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一定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R aP的比值即为通过变阻器的电流,故该比值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BC.14.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 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C.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考点】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判断压强的变化,压力的变化等.【解答】解:AB、由图可知,当下压活塞时,壶内气体的体积会变小,同时,壶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故A错误,B正确;C、由于壶内气体的压强变大,所以,壶内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也变大,则向下压活塞的力F也会逐渐变大,故C正确;D、由于水从a端匀速流出,说明此处的压强大小不变,而此处的压强等于壶内气体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由于水面在逐渐下降的同时,水的压强在变小,壶内气体的压强在变大,二者之和不变,由F=pS可知,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也不变,故D正确.故选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5.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停止蹬车后,自行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6L:惯性.【分析】(1)要解决此题,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2)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进行分析.【解答】解:(1)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他是运动的;(2)当停止蹬脚踏时,由于惯性,自行车还要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因此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故答案为:运动;惯性.16.在家庭电路中,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电灯和火线之间,各种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考点】HT: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分析】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这样既能控制用电器,又能保证使用更安全.家庭电路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解答】解:在家庭电路中,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电灯之间,这样开关既能起到控制电灯的作用,也能保证在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使用更安全;各种用电器只有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才能正常工作,而且互不影响.故答案为:火;并.17.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通过电磁波(填“超声”或“电磁”)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半导体(填“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的.【考点】D6: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43:半导体的作用.【分析】(1)收音机收到的广播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二极管和三极管都是利用半导体制作的.【解答】解:收音机收到的广播节目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答案为:电磁;半导体.18.烈日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考点】GF: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G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水吸收的热量较多,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则较慢.(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解答】解:(1)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故可以感觉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2)海滩上的沙子温度升高热得烫脚,是吸收了太阳光的内能,属热量的传递,故沙子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答案为:比热容;热传递.19.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水能是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考点】E2:能量的相互转化;K2:能源的分类.【分析】判断出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又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水电站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过程中,消耗了水的机械能,获得了电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电;可.20.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31.4g.石块的体积是10cm3,则石块的密度是 3.14×103kg/m3.【考点】2E:固体密度的测量.【分析】天平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读数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利用公式ρ=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解答】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m=20g+10g+1.4g=31.4g.所以小石块的密度为;ρ===3.14g/cm3=3.14×103kg/m3故答案为:31.4;3.14×103.21.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的S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从b 到a(填“从a到b”或“从b到a”),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CV: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7E: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说明条形磁铁受到了向左的吸引力,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磁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说明条形磁铁受到了向左的吸引力,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右端(N极),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所以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答案为:从b到a;不变.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未点燃(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成像清晰.【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而若是点燃后方蜡烛则无法分辨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点燃蜡烛A后,其发出的光线较强,成像较清晰.【解答】解:实验中,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则不易区分蜡烛B 和A的像;然后将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点燃蜡烛A后,其发出的光线较强,玻璃板反射的光线较强,成像较清晰.故答案为:未点燃;成像清晰.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0分)2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线.【考点】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题中已经作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在法线右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图所示:24.如图所示的撬棒,O为支点,P为石头的重心.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l和石头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考点】7B:重力示意图;7P:力臂的画法.【分析】(1)过物体的重心,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注意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2)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就得到动力臂.【解答】解:(1)过石头的重心P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符号G;(2)过支点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0分)25.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考点】GJ:燃料的热值;GG:热量的计算.【分析】(1)知道煤气的体积和热值,根据Q放=Vq求出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t﹣t0)求水吸收(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以及初温、末温,根据Q吸=cm(的热量;(3)根据η=×100%求出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解答】解:(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0.21m3×4×107J/m3=8.4×106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0kg×(60℃﹣10℃)=4.2×106J;(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η=×100%=×100%=50%.答:(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106J;(2)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6J;(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26.如图是一个温度可调的育苗箱电路,电源电压为36V,且保持不变.发热电阻R1的阻值为40Ω,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R1的功率最大;将滑片P移到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4A.试求:(1)R1的最大功率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3)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R2两端电压为16V时,通电5min,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是多少?【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JA:电功率的计算.【分析】(1)分析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中只有R1,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压;根据P=即可求出R1的最大功率;(2)当滑片位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且与R1串联,此时电路中电流为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总电阻,减去R1,就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将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R2两端电压为16V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W=UIt即可求出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解答】解:(1)当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R1,所以R1两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压;===32.4W;则P1最大(2)当滑片位于b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且与R1串联,根据I=可得:。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二)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二)](https://img.taocdn.com/s3/m/d46973952b160b4e777fcf0a.png)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物理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脑B.电饭锅C.电风扇D.电视机2.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海面上的浓雾B.夏天花朵上的露珠C.深秋草叶上的白霜D.寒冬屋檐下的冰凌3.下列关于自行车的部件设计及骑行过程中的操作,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C.刹车时用力捏闸D.脚蹬表面凹凸不平4.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5.下列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钢锯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B.手冷时,两手相互搓一搓会变暖C.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D.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在1.0 m/s~l.2 m/s之间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在40 cm~50 cm之间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在100 W~120 W之间D.大连夏季的最高气温约在15℃~20℃之间7.图1是某品牌榨汁机。
该榨汁机设置了双重开关,电源开关S1和安全开关S2当杯体倒扣在主机上时,S2自动闭合,此时再闭合S1,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
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底部垫石棉网目的是缩短实验时间B.温度计不可以接触烧杯底部但可以接触烧杯壁C.判断水是否沸腾的依据是温度计示数是否变化D.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相同比不相同好9.晚上,小明家电灯都正常发光,当他将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某插座时,电灯都不亮了,则可能是()A.充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B.手机充电器插头内部短接C.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D.该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短路10.某同学投掷出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12所示。
大连市2017年一模物理答案
![大连市2017年一模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b8c1b03d8ce2f00662329.png)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5. 振动;音调 16.由大到小;4.3×103 17. 放大;2 18.变大;做功 19.聚变;可再生 20.质量;液体吸收热量多少与液体种类有关 21. 水平向左;减弱 22. <;< 23.如图1 (反射光线1分、折射光线1分) 24.如图2(力的示意图1分、力臂1分)图1 图2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5.(5分)解:(1)c =Q /m △t (1分)Q 吸=c 水m 水(t -t 0)=4.2×103J /(kg·℃)×1kg ×(100℃-20℃)=3.36×105J (1分)(2)q =Q 放/m (1分) Q 放=m 酒精q=0.0224kg ×3.0×107J/kg =6.72×105J (1分)(3)η=Q 吸/Q 放 =3.36×105J/6.72×105J =50% (1分)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5J 。
(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72×105J 。
(3)该酒精炉的效率是50%。
26.(7分)解:(1)∵漂浮,F 浮=G ;G =mg (1分) F 浮=mg =6×107kg×10N/kg=6×108N (1分) (2)v =s /ts =vt =54km/h ×0.5h =27km =2.7×104m (1分) W =Fs (1分)=3.6×108N ×2.7×104m =9.72×1012J (1分) (3)P =W /t (1分)=9.72×1012J /1800s =5.4×109W (1分)答:(1)航母所受的浮力是6×106N 。
大连2017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大连2017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c000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f.png)
大连2017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测试(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注意:第1~11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通常用铜做导线,因为铜是()A 、导体B 、半导体C 、超导体D 、绝缘体2、一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边的行人站B 、马路边的树木C 、远处的高山D 、所乘坐有汽车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水中的倒影房B 、小孔成的像C 、雨后的彩虹D 、海市蜃楼4、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u 与镜头的焦距f 之间的关系是() A 、u>2f B 、2f>u>f C 、u5、图1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左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A 、频率变大,波长变大B 、频率变大,波长变小C 、频率变小,波长变小D 、频率变小,波长变大6、一本书放要水平桌面上,则属于平衡力的是()A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C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7、电磁感应实验装置位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能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 、导体ab 静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B 、磁铁静止,导体ab 竖直向下运动C 、磁铁静止,导体ab 水平向左运动D 、磁铁和导体ab 同时同速向右运动8、额定电压相同的一盏白炽灯和一盏节能灯都能正常发光,且亮度相同,则()A 、白炽灯的电阻大于节能灯的电阻B 、白炽灯的电流小于节能灯的电流C 、白炽灯的额定功率等于节能灯的额定功率D 、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大于节能灯的额定功率9、下列实验都需要做三次,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的是() A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C 、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D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10、将一边长为a 的立方体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铁块下表面恰好与水面接触,如图所示。
大连市中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大连市中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99f04c9b7360b4c2f3f6444.png)
大连市中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B . 人推车,车未动C . 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D . 奶奶提着鸡蛋上楼2. (2分)(2017·南宁)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 橡胶B . 金属小刀C . 塑料刻度尺D . 木制三角板3. (2分) (2017八上·东光期末) 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遥控器调电视B . 激光准直C . 渔民叉鱼D . 照镜子4. (2分) (2018九上·蓝田期末) 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 电风扇B . 电饭煲C . 电冰箱D . 电视机5. (2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2h和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右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A .B .C .D . h6. (2分)(2017·永定模拟) 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 启瓶器B . 羊角锤C . 筷子D . 天平7. (2分) (2017八下·蒙阴期末)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B .C .D .8. (2分)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A . 把积水向周围扫开B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C . 把蔬菜装入保鲜袋D . 把粮食晒在太阳下9. (2分)在一次“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中,下列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抢答题,应回答“对”的是()A . 只有高压线路才会发生触电事故B . 家里的空气开关经常“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C .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不能接触笔上任何金属D .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必须要接地10. (2分) (2019八上·兴平月考) 小英在烧开水时,发现电热水壶的壶嘴上方冒“白气”,旁边的镜子变模糊。
年大连中考物理试卷
![年大连中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948433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1.png)
2017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4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28 分 1-11 题单项选择, 12-14 多项选择)1.(2 分)“大声吵闹”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2 分)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融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层融化B.初夏海面上雾气洋溢C.暮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隆冬的树上出现雾凇3.(2 分)以下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蚀和月食 B .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4.(2 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觉B.电流四周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相互排挤5.(2 分)以下举措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好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电扇6.( 2 分)某人只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对于该人的视力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远视眼,用凸面镜改正B.远视眼,用凹面镜改正C.近视眼,用凸面镜改正D.近视眼,用凹面镜改正7.(2 分)用两杜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同样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凑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况是()A. B. C. D.8.( 2 分)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当货箱跟着电梯一起匀速上涨时,货箱的()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9.( 2 分)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与人的重力相均衡的力是()A.人对金属杆的摩擦力B.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C.人对金属杆的压力D.金属杆对人的支持力10.( 2 分)以下图,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资料同样的 a、 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 a 球体积大于 b 球体积.静止时, a 球飘荡在液面上, b 球悬浮在液体中, a、b 两球遇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则()A.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C.F 甲>F 乙;p 甲 =p 乙D.F 甲>F 乙;p 甲>p 乙11.( 2分)以下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高升而减小.闭合开关I 的关系图象是(S,当监控区的温度高升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A. B. C. D.12.( 2 分)在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面镜和光屏的地点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同样B.若只高升凸面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挪动C.若只将蜡烛向左挪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D.若只将凸面镜向左挪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13.(2 分)以下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向中点挪动的过程中( R aP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渐渐变小C.电阻 R2的电功率渐渐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与R aP的比值渐渐变小14.( 2 分)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构造表示图, a、b 是出水管的两头,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 a 端,活塞与壶口接触密切且能自由挪动.使劲 F 向下压活塞,在水从 a 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一直高于 b 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A.壶内气体的压强盛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渐渐变小C.向下压活塞的力 F 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二、填空题(共8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16 分)15.(2 分)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的.停止蹬车后,自行车还可以持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拥有.16.( 2 分)在家庭电路中,电灯的开关要接在电灯和线之间,各样用电器都是联的.17.( 2 分)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是经过波(填“超声”或“电磁”)传达的;集成电路中的三极管是利用(填“半导体”或“超导体”)资料制成的.18.( 2 分)骄阳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海水比沙子的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19.( 2 分)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变为能;水能是(填“可”或“不行”)重生能源.20.( 2 分)在丈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天平均衡时盘中砝码及游码的地点以下图,石块的质量是g.石块的体积是310cm,则石块的密度是kg/m3.21.(2 分)以下图,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的S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停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快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填“从 a 到 b”或“从 b 到 a”),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摩擦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2.( 2 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 A 同样的蜡烛 B,来确立蜡烛 A 所成的像的地点.则蜡烛 B 应当是(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利处是.三、作图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23.以下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表面,请画出进入玻璃的折射光芒.24.以下图的撬棒, O为支点, P 为石头的重心.请画出动力 F 的力臂 l 和石头所受重力 G的表示图.四、计算题(共 3 小题,满分 0 分)25.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 20kg 的水从 10℃加热到 60℃,完好焚烧了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103J/ (kg?℃),煤气的热值为 4×107J/m3.试求:(1)煤气完好焚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水汲取的热量是多少(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26.如图是一个温度可调的育苗箱电路,电源电压为36V,且保持不变.发热电阻 R1的阻值为 40Ω,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a 端时, R1的功率最大;将滑片 P 移到 b 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是.试求:(1) R1的最大功率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3)将滑片 P 移到某一地点, R2两头电压为 16V时,通电 5min,电流对整个电路做的功是多少27.某人用以下图的滑轮组,在20s 内将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沿着水平川面匀速拉动了 4m.拉力 F 做功为 1440J,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物体挪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350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试求:(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拉力 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拉力 F 的大小是多少(4)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五、简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28.冬季,小红在洗刷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刷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剖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29.以下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密切且能自由挪动.用手压活塞时,越使劲、越快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简单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请解说此中的原由.六、实验研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0 分)30.在研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1)组装以下实验器械时,其合理的先、后次序是(填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搁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3)记录的实验数据以下表,实验察看到第 2 分钟水开始沸腾.实验次数12345678时间 t/min0123温度 t/ ℃9094979899999999请在图 2 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剖析图象,能够得出的研究结论是.31.已知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头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头电压的关系”时,实验器械有: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请用笔划线,将图中的电路增补完好.(2)连结电路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大端,电流表选择了0~3A 的量程.连结好电路后,为了确立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能否适合,应进行如何的实验操作.(3)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需的信息.(4)小明经过实验操作,还确立了电压的取值范围,在该范围内,他预设了n个间距相等的电压值,为了使测得的实验数据更正确,预设的每个电压值还应满足什么条件.(5)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状况是(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只有电流表有示数B.只有电压表有示数C.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D.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32.小明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的器械有: U 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所用ρ 酒精<ρ 水<ρ盐水.( 1)如图 1 是 U 形管压强计.实验前,为了检查探头与小明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察看U 形管双侧液面U 形管之间能否漏气,.(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以下表:实液体液体深U 形管双侧液液体压验密度度面强次h/cm的高度差△的大小数h/cm1同样3a26b39c①请将表格中 a、b、c 三处空缺的信息增补完好:a、b、c、②依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 2 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形管双侧液面的高度差同样,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一样.小明依据三次实验现象,并联合(2)中②的结论,得出了该研究结论.请你简要说明他剖析实验信息得出该研究结论的过程.2017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共14 小题,每题 2 分,满分 28 分 1-11 题单项选择, 12-14 多项选择)1.(2 分)“大声吵闹”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剖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质量与特点.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大声吵闹”的“高”指的是发声体的振幅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B 正确, ACD错误.应选 B.【评论】本题考察了音调解响度的划分,注意带有“高低”字眼的不必定指响度,比如大声吵闹、夸夸而谈等,是学生比较简单犯错的内容之一.2.(2 分)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融化现象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层融化B.初夏海面上雾气洋溢C.暮秋的草木上结了霜D.隆冬的树上出现雾凇【剖析】融化指的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融化过程需要吸热.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解答】解: A、初春河面上冰的融化是由固态的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 A 正确;B、初夏海面上雾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暮秋草木上结的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 C 错误;D、隆冬的树上的雾凇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 D 错误;应选 A.【评论】本题主假如考察对融化、液化和凝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融化指的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融化过程需要吸热.3.(2 分)以下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蚀和月食 B .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D.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剖析】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流传,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日蚀、月食都是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2、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的折射现象,池水及水中物体看起来比本质地点浅、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日蚀和月食是光的直线流传形成的,故 A 错误;B、彩色电视机荧屏上体现各样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不属于折射,故 B 错误;C、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错误;D、池水看起来比本质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正确.应选 D.【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流传现象,平常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由并注意它们间的划分.4.(2 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觉B.电流四周存在磁场C.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D.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剖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 A、依据电磁感觉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故 A 错误;B、依据电流四周四周存在着磁场制作了电磁铁,故 B 错误;C、依据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制作了电动机,故 C 正确;D、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D错误.应选 C.【评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电动机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2 分)以下举措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A.电视机的后盖有好多孔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电扇【剖析】所谓电流的热效应,即导体中通的电流时,其电流所做的功几乎所有转变为电热,即该用电器主要用于发热的.据此对下边的各个选项逐次剖析即可.【解答】解: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散热片,属于防备电热的危害,故A 错误;B、电饭锅的发热板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故 B 正确;C、空调与导线是串连的,经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同样,导线很粗,电阻很小,由焦耳定律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同样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小,导线很粗属于防备电热的危害,故 C 错误;D、电脑主机箱里的小电扇是放出电热造成的危害,属于防备电热的危害,故D错误;应选 B.【评论】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并知道生活中常有的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实例,同时还应知道生活中一些减少电热危害的方法.6.( 2 分)某人只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对于该人的视力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远视眼,用凸面镜改正B.远视眼,用凹面镜改正C.近视眼,用凸面镜改正D.近视眼,用凹面镜改正【剖析】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芒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需要佩带凸面镜将光芒汇聚一些,这样像能够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因为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边,这说明晶状体对光芒的汇聚能力在降落,这是远视眼;因为人的眼睛对光芒的汇聚能力变弱,为了光芒汇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芒提早汇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芒有汇聚作用的凸面镜加以改正.应选 A.【评论】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行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边的是远视眼.7.(2 分)用两杜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同样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凑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况是()A. B. C. D.【剖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甲、乙两个同样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挤,两个小球都偏离线的竖直方向,故 C 切合题意.应选: C.【评论】本题考察物体带电的有关问题,要知道在二者相互吸引有两种状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拥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8.( 2 分)用电梯往高处搬运货箱.当货箱跟着电梯一起匀速上涨时,货箱的()A.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剖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货箱跟着电梯一起匀速上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同时货箱所处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变大.应选 D.【评论】(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要素.( 2)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9.( 2 分)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与人的重力相均衡的力是()A.人对金属杆的摩擦力 B.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C.人对金属杆的压力 D.金属杆对人的支持力【剖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均衡状态,遇到的力为均衡力,剖析人竖直方向遇到的力,而后得出与人重力相均衡的力.【解答】解:某人顺着竖直的金属杆匀速下滑时,遇到的竖直向上金属杆对人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途于均衡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均衡力.应选 B.【评论】本题考察了均衡力的鉴别,正确的判断出人竖直方向遇到的力是重点.10.( 2 分)以下图,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同样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资料同样的 a、 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 a 球体积大于 b 球体积.静止时, a 球飘荡在液面上, b 球悬浮在液体中, a、b 两球遇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则()A.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C.F 甲>F 乙;p 甲 =p 乙D.F 甲>F 乙;p 甲>p 乙【剖析】(1)第一依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两球与自己重力的关系,而后利用密度和重力公式判断两球的重力关系,从而得出两球遇到的浮力关系;(2)依据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得出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关系,而后利用压强公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解答】解:( 1)a、b 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a球飘荡在液面上, b 球悬浮在液体中,则 F 甲 =G a, F 乙=G b,a、b 两个实心球资料同样,ρa=ρ b,V a> V b,依据ρ=可知, m a>m b,依据 G=mg可知, G a>G b,所以, F 甲>F 乙,故 AB错误;( 2)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G a> G b,所以,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两个同样的烧杯,则底面积相等,所以,依据 p=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p 甲>p 乙,故 C错误, D正确.应选 D.【评论】本题考察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比较,同时考察重力、密度公式的应用,重点是整体法应用,知道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等于烧杯内液体与球的总重力.11.( 2 分)以下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高升而减小.闭合开关 S,当监控区的温度高升时,电压表示数 U与电流表示数I 的关系图象是()A. B. C. D.【剖析】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串连,电压表测R1两头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高升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依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R2两头的电压变化,依据串连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从而剖析可得图象.【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串连,电压表测R1两头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高升而减小,所以,当温度高升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敏电阻 R1的阻值变小,由串连分压原理可知, R1两头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剖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 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U 减小,故 A 图象错误;(2)依据串连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 U1=U总﹣ U2=U总﹣IR2,因 U 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 U1与 I 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 C 图象正确, BD图象错误.应选 C.【评论】本题考察了电路的动向剖析,波及到串连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也能够依据串连电路的分压特点进行解答.12.( 2 分)在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面镜和光屏的地点如图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蜡烛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光屏上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性质同样B.若只高升凸面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挪动C.若只将蜡烛向左挪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D.若只将凸面镜向左挪动,光屏上还会承接到像【剖析】(1)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减小的实像;(2)依据经过光心的光芒的流传方向不变剖析;(3)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小(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减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状况同样,故 A 正确;B、若只高升凸面镜,因为经过光心的光芒的流传方向不变,则像会向上挪动,故 B正确;C、若只将蜡烛向左挪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需要挪动光屏才能承接到像,故 C 错误;D、只将凸面镜向左挪动,因为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当2f >u>f 时,在光屏上获取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 正确.应选 ABD.【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重点是知道,凸面镜成实像时的规律,要做到灵巧运用!13.(2 分)以下图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向中点挪动的过程中( R aP表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渐渐变小C.电阻 R2的电功率渐渐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与R aP的比值渐渐变小【剖析】(1)剖析电路的连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向中点挪动的过程中,判断 R aP变化,依据并联电阻的规律,确立 R1与变阻器并联的电阻 R 并变化,由分压原理,判断并联电路两头的电压变小化,即电压表示数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经过 R1的电流变化;(2)在上边剖析的基础上,依据电阻的串连规律,判断电路的总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确立电路的总电流变化,由 P=I2R,确立电阻 R2的电功率渐渐变化;因经过经过 R1的电流变小,而电路的总电流变大,依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确立变阻器的电流的变化,依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的示数与 R aP的比值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R1与变阻器并联后与 R2串连,电流表测经过 R1的电流,电压表测并联电路的电压;A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向中点挪动的过程中, R aP变小,依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 R1与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 R 并变小,由分压原理可知,并联电路两头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 A 错误;并联电路两头的电压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经过R1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 B 正确;CD、因 R1与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R 并变小,则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大,由 P=I2R 可知,电阻 R2的电功率渐渐变大,故 C 正确;因经过经过R1的电流变小,而电路的总电流变大,依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经过变阻器的电流必定变大;依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与 R aP的比值即为经过变阻器的电流,故该比值渐渐变大, D错误;应选 BC.【评论】本题为混联电路,考察串连、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重点是正确辨别电路.14.( 2 分)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构造表示图, a、b 是出水管的两头,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 a 端,活塞与壶口接触密切且能自由挪动.使劲 F 向下压活塞,在水从 a 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一直高于 b 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A.壶内气体的压强盛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渐渐变小C.向下压活塞的力 F 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剖析】必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依据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判断压强的变化,压力的变化等.【解答】解:AB、由图可知,当下压活塞时,壶内气体的体积会变小,同时,壶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故 A 错误, B 正确;C、因为壶内气体的压强变大,所以,壶内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也变大,则向下压活塞的力 F 也会渐渐变大,故 C 正确;D、因为水从 a 端匀速流出,说明此处的压强盛小不变,而此处的压强等于壶内气体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因为水面在渐渐降落的同时,水的压强在变小,壶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测试(一)一、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注意:第1~11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通常用铜做导线,因为铜是( )A 、导体B 、半导体C 、超导体D 、绝缘体 2、一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路边的行人站B 、马路边的树木C 、远处的高山D 、所乘坐有汽车 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的倒影房B 、小孔成的像C 、雨后的彩虹D 、海市蜃楼 4、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u 与镜头的焦距f 之间的关系是( ) A 、u>2f B 、2f>u>f C 、u<f D 、u=2f5、图1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左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 )A 、频率变大,波长变大B 、频率变大,波长变小C 、频率变小,波长变小D 、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6、一本书放要水平桌面上,则属于平衡力的是( )A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C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7、电磁感应实验装置位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后,能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导体ab 静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B 、磁铁静止,导体ab 竖直向下运动C 、磁铁静止,导体ab 水平向左运动D 、磁铁和导体ab 同时同速向右运动8、额定电压相同的一盏白炽灯和一盏节能灯都能正常发光,且亮度相同,则( )A 、白炽灯的电阻大于节能灯的电阻B 、白炽灯的电流小于节能灯的电流C 、白炽灯的额定功率等于节能灯的额定功率D 、白炽灯的额定功率大于节能灯的额定功率 9、下列实验都需要做三次,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的是( ) A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C 、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D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10、将一边长为a 的立方体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铁块下表面恰好与水面接触,如图所示。
在把铁块从图示位置缓慢下沉到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2a 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 的关系图像是( )ab11、水平桌面上的烧杯中装有多半杯水,烧杯玻璃的厚度不计。
将一只铅笔竖直插入水的正中央。
沿水平方向观察烧杯,看到水中的铅笔“变粗”了。
关于铅笔“变粗”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烧杯中的水上表面的折射,水中铅笔成放大的实像 B 、由于烧杯中的水侧表面的反射,水中铅笔成等大的虚像 C 、由于烧杯中的水侧表面的折射,水中铅笔成放大的虚像D 、烧杯中的水竖直方向相当于凸透镜,水中铅笔成放大的虚像 注意:第12~14小题中,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倒翁摆动时靠惯性通过平衡位置B 、汽车安全带能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空中的石块是利用惯性加速竖直下落的D 、跳远运动员起跳后,靠惯性在水平方向上向前运动 13、如图所示,有打气筒向广口瓶中打气,过一会儿看到瓶塞跳起,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瓶塞跳起前,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减小B 、瓶塞跳起前,瓶内气体内能逐渐增大C 、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不变D 、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14、图是一种调压电路,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则( ) A 、小灯泡逐渐变暗B 、电路中总电阻逐渐变小C 、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为0~6VD 、滑片在a 、b 两端时,电流表示数相等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15~22小题每题2分,23、24题每题3分,共22分)15、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弹奏古筝,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其他同学耳中的。
16、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_______再生能源(选填“可”或“不可”);水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较,其主要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
17、将R 1=5Ω、R 2=10Ω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
则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为_______;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
18、打开酒精灯的灯帽,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气体分子是________的;没酒精的质量为m ,热值为q 完全燃烧这些酒精放出的热量Q=____________。
19、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小磁针,其N 极所指的方向是小磁针所在位置的________的方向。
将一直导线放在小磁针的正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有_______。
20、用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m=________g ;若石块的体积为30cm 3,则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 3。
21、一个未装满果汁的密闭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所示,果汁对杯底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
若把杯子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果汁对杯底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
则p 1_____p 2,F 1____F 2。
(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
A 是点燃的蜡烛,B 是未点燃的蜡烛。
实验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如果实验操作都要是正确的,但发现三次实验测出的像距都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9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
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4、如图10是工人用撬棍撬石头的示意图。
请画出阻力F 2的力臂;并在a 点画出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25、(6分)某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V 1000W ”字样,当其正常工作时,把质量为2kg 、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75℃,用时10min 。
(C 水=4.2×103J/kg )。
试求: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流做的功是多少?(3)电饭锅烧水的效率是多少?26、如图是某小组设计的调光台灯电路图,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3~12V ,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小灯泡的电流变化范围是1~2A 。
试求:(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多少?(3)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5Ω时,电路的总功率是14.4W ,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多少?27、某建筑工地用的打桩机示意图如图所示,卷扬机把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释放后重锤自由下落,将桩打入地下。
已知重锤的质量为400kg ,重锤底面积为0.1m 2,桩的上表面积为0.04m 2。
g 取10N/kg 。
试求: (1)该装置中定滑轮起什么作用?(2)重锤自由下落打在桩上的瞬时压力为2×105N 时,重锤对桩的压强是多少? (3)若卷扬机把重锤匀速提高5m ,则钢丝绳对重锤的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28、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把一个皮球举过头顶,将皮球表止释放,皮球碰到地面后反弹的最大高度小于释放时的高度。
请解释这个现象。
(不计空气阻力)29、用水壶烧水,当水开时,看到壶嘴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上升”。
请解释这个现象。
五、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30、(5分)在“探究某晶体液态放热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在第8min 开始出现固体,第16min 全部变为固体。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________℃。
(2)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3) 由图像可知:①该液体凝固前,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5分)已知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实验中,实验器材有:两根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电阻丝A 和B ,A 电阻丝的长度是60cm ,B 电阻丝的长度是20cm ;干电池、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该度尺各一个;带有导电夹子的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应选用________电阻丝做该实验更好。
(2)连接器材时,电压表应接小量程。
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需要测若干组数据,改变导电夹子位置时,发现电流表示数有时大于0.6A ,有时小于0.6A 。
关于测各个电流值时电流表量程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用大量程 电阻丝B、都用小量程C、大小量程都可以D、大于0.6A时用大量程,小于0.6A时用小量程(4)画出实验用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1)cd段纸锥做______________运动。
(2)纸锥在a、b、c三个位置的速度关系为v a_____v b_____v c.。
(3)纸锥在a、b、c三个位置所受空气阻力关系为F a______F b_____F c。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15~22小题每题2分,23、24小题每题3分,共22分)15.振动;空气 16.不可;对空气无污染 17.1∶1;2∶1 18.运动;mq 19.地磁场;磁场 20.71.4;2.38 21.大于;小于 22.垂直;由于玻璃板的折射,看到的“B 蜡烛”是B 蜡烛前移的像 23.如图1(两条光线实线、箭头1分;反射光线角度1分;折射光线远离法线1分) 24.如图2(力臂1分;力的示意图中:方向、垂直符号1分;实线、箭头、符号1分)图 1 图2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25.(6分)解:(1)Q 吸=c 水m (t -t 0) (1分)=4.2×103J /(kg·℃)×2kg ×(75℃-25℃)=4.2×105J (1分)(2)P =W /t (1分)W =Pt =1000W ×10×60s =6×105J (1分) (3)Q 放=Wη=Q 吸/Q 放 (1分)=4.2×105J/6×105J =70% (1分)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