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引言沉降位移观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量工作,主要用于监测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和位移情况。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是指通过合理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沉降位移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以提供工程项目的监测和控制依据。
本文将介绍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沉降位移观测的基本原理1.沉降观测原理:沉降观测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地基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测量。
沉降通常是由于地基土体的固结、压实等原因引起的。
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变形测量的原理,通过测量标志物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位移观测原理:位移观测是指对地表或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进行测量。
位移观测可以是水平位移观测或垂直位移观测,具体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会有所不同。
位移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测点在空间上的坐标变化,来确定位移的情况。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常用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水平位移观测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水平位移情况。
常用的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包括:(1)全站仪法: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连续测量,记录测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2)水准仪法:通过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记录测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2.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垂直位移观测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垂直位移情况。
常用的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包括:(1)测斜仪法:通过使用测斜仪进行测量,记录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2)激光测距法:通过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记录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四、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的注意事项1.仪器设备选择:在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时,应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点设置: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监测的需要进行合理布置。
测点的选择应尽量覆盖整个工程区域,并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3.观测时间:沉降位移的观测时间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监测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挡土墙变形监测方法
挡土墙变形监测方法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支撑土体或山坡,防止其坍塌或滑坡的结构。
为了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其进行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挡土墙的异常变形,为采取相应的加固或修复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挡土墙变形监测方法。
一、水平位移监测1、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精确测量出测点的水平坐标。
在挡土墙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监测点,定期使用全站仪测量这些点的坐标。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坐标值,可以计算出水平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视准线法在挡土墙的两端设置基准点,在其中一端的基准点上设置经纬仪或全站仪,通过望远镜瞄准另一端的基准点,形成一条视准线。
在挡土墙上设置若干个监测点,定期测量监测点到视准线的垂直距离。
如果距离发生变化,就说明挡土墙发生了水平位移。
3、激光准直法利用激光的良好准直性,在挡土墙的一端设置激光发射器,在另一端设置接收装置。
当挡土墙发生水平位移时,激光束在接收装置上的光斑位置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光斑的位移量可以计算出水平位移。
二、垂直位移监测1、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高差的方法。
在挡土墙周围设置水准基点,在挡土墙上设置监测点。
使用水准仪测量监测点与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高差数据,可以计算出垂直位移的量值。
2、静力水准测量法静力水准测量系统是一种基于连通器原理的高精度垂直位移测量系统。
在挡土墙上布置一系列的静力水准仪,通过测量液体压力的变化来计算各监测点的相对垂直位移。
三、倾斜监测1、倾斜仪测量法倾斜仪可以直接测量挡土墙的倾斜角度。
常见的倾斜仪有水准式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
将倾斜仪安装在挡土墙上,定期读取倾斜仪的测量数据,从而了解挡土墙的倾斜情况。
2、差异沉降法通过测量挡土墙上不同位置的垂直位移,如果不同位置的垂直位移存在差异,就可以推断出挡土墙发生了倾斜。
四、裂缝监测1、人工观测法定期对挡土墙的表面进行巡视,用肉眼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1.全站仪观测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全自动的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点到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来计算出水平位移。
该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仪器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长期观测和大范围水平位移变化的研究。
2.GPS观测法:GPS(全球定位系统)依靠卫星发射的信号测量地面目标点的位置和速度,可以通过对时间、速度和距离的测量来计算出地壳水平位移。
GPS观测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对地壳水平位移的长期监测和研究。
3.激光测距仪观测法: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光束的往返时间和速度来计算出目标点的距离和位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地壳水平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垂直位移观测法是指通过测量地面特定点相对于参考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来研究地壳运动的一种方法。
根据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垂直位移观测法:1.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高程差来计算出垂直位移。
该方法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地壳垂直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2.GPS观测法:GPS观测法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水平位移,也可以用来测量垂直位移。
通过对卫星信号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目标点的高程信息,从而计算出地壳的垂直位移。
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适用于全球范围内地壳垂直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3.高程测量仪观测法:高程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点的高程差来计算出地壳的垂直位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地壳垂直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以上水平位移观测法和垂直位移观测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测量条件来确定。
水平位移观测法适用于对地壳的水平位移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而垂直位移观测法适用于对地壳的垂直位移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同时,不同观测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观测和研究。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要点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对建筑物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线状构筑物应选在端点、转角点及必要的中间部位;护坡工程应按待测坡面成排布点。
观测点的埋设应稳固且便于观测,当设置上、下标志时,应使上、下标志和某一测站点在同一铅垂面内。
2、水平位移观测可根据需要与现场条件选用下列方法:
测量地面观测点在特定方向的位移时,可选用下列几种基准线法。
①视准线法(包括小角法和活动觇牌法)。
②激光准直法。
③测边角法。
主要用于地下管线的观测。
④采用基准线法测定绝对位移时,应在基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埋设基准点或按检核方向线法埋设4~5个检核点。
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4、垂直位移(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法,亦可采用静力水准、三角高程等测量方法。
监测点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
测绘工程之变形监测考试名词解释
测绘工程之变形监测考试名词解释水平位移:指工程建筑物在水平面内的变形,表现形式为在不同时期平面坐标或距离的变化。
垂直位移:指工程建筑物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的变形。
饶度:在建筑物的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点相对于底点的水平位移称为..基准点:位置固定或变化较小的点观测点:变形体上有代表性的点工作点:介于观测点和几点之间的过渡点。
变形监测网:由变形观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按照一点的控制网形式组成的网。
变性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分析找出真正的变形信息和变化规律的过程。
FIG:国际测量师联合会变形观测:频率:在某一段时间内观测的次数;周期:每观测一次所间隔的时间。
变形监测:定期对变形体的有关几何量进行量测,并从观测成果中整理、分析出变化规律的整个过程。
变性监测的目的:获得变形体产生变形的空间状态和事件特征,确定变形值得大小及稳定程度,同时解释变形原因。
变形观测的特点:重复观测精度要求高综合应用各种观测方法要求用严格的数据处理方法多学科的配合沉降观测中的三固定以及优点:固定测量员,固定仪器,固定施测路线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原因:在整个变形观测过程中把偶然误差加以系统化,使其在各时期观测的差值中自动消除)布设基准点的方法:1深埋:在垂直方向上将基准点设在变形体之外。
2.远设:在水平方向将基准点设在变形体之外。
要求;变形速度小,且观测点之间的距离较近基准线法测定的基本原理:以通过建筑物的轴线或平行于建筑物的轴线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在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大致位于轴线的观测点相对于此基准面的偏离值,比较同一点在不同时期的偏离值即可求出观测点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
形式:测小角法活动(站)牌法激光对准法引张线法深埋双金属标的原理及特点:原理:深埋金属标在施工埋设时先钻孔穿过地层或风化岩石,达到坚硬的新鲜岩石,用水泥砂浆固定套管,然后在套管内装置直径各位30mm的刚铝管,以钢管标点高程为基准,并借助铝管点高程提供温度改正资料特点:深埋两根具有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管,并由标志顶部的读数设备测定温度变化对标志所引起的两管长度变化的差*,由此差数即可计算出金属管本身长度的变化,以改正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的影响如何确定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主要根据变形观测的目的,允许变形值得大小,变形的速度以及工程的性质来决定1.按照允许变形值来确观测精度例:设允许变形值为*容,则观测的必要精度M=*容/(10-20),某核电长边坡允许变形为*容=20mm,则可确定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为M=+-1mm2.按变形观测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观测精度:例特殊精密工程,高能粒子加速器,大型抛物面天线,平面位移测量中误差要求为正负0.1-0.5mm,则沉降观测的精度为正负0.05-0.2mm布设变形观测网的原则:网点的视野要开阔2.网点之间构成的图形要规矩,最好是等边三角形,3.三角形的角度在30-150度之间变形观测的意义?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一定限度内是允许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尾矿库位移监测原理
尾矿库位移监测原理一、引言尾矿库是指用于储存尾矿、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地质工程设施。
由于尾矿库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因此对尾矿库的位移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尾矿库位移监测的原理及相关技术。
二、尾矿库位移监测原理尾矿库位移监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尾矿库的实际位移和变形来评估其稳定性。
位移监测通常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倾斜监测。
1. 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是指测量尾矿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常用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有全站仪法、GNSS法和激光测距法。
全站仪法是通过在监测点上设置全站仪,测量监测点与参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方向角,然后计算位移。
全站仪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GNSS法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尾矿库监测点的三维坐标,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坐标数据,计算位移。
GNSS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但受到信号遮挡和多路径效应影响。
激光测距法是利用激光仪器测量尾矿库监测点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距离数据,计算位移。
激光测距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较高的特点,但受到大气折射和目标反射率影响。
2. 垂直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是指测量尾矿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常用的垂直位移监测方法有水准仪法和测斜仪法。
水准仪法是通过在监测点上设置水准仪,测量监测点与参考点之间的高差,然后计算位移。
水准仪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测斜仪法是通过在尾矿库内设置测斜仪,测量监测点的倾斜角度,然后计算位移。
测斜仪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但受到重力变化和仪器漂移的影响。
3. 倾斜监测倾斜监测是指测量尾矿库的倾斜变形。
常用的倾斜监测方法有倾斜仪法和应变测量法。
倾斜仪法是通过在尾矿库内设置倾斜仪,测量尾矿库的倾斜角度,然后计算倾斜变形。
倾斜仪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较高的特点,但受到重力变化和仪器漂移的影响。
广东基坑监测上岗证考试模拟题
广东基坑监测上岗证考试模拟题一、判断题(每题0.5分,正确打V,错误的打X共15分)。
1.同一基坑各侧壁的监测等级可以不同,各边差异很大且很复杂的基坑工程,在确定基坑工程监测等级时,应明确基坑各侧壁的监测等级。
(V)2.测量误差中粗差,有时受某种干扰造成特别大,是很难避免的。
(X )3.测量数据(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中所包含的最大误差,在65%的保证率的条件下最大误差为二倍均差;在95%的保证率的条件下最大误差为一倍均差。
(X )4.不同的监测项目尽可能布置在相近处或同一剖面,便于多种监测数据互相印证。
(V)5.当无法在地下管线上直接布置监测点时,管线上地表监测点的布置间距宜为15〜25米(V)6.地表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监测剖面长度宜大于 3倍基坑开挖深度。
每条剖面线上的监测点宜由内向外先疏后密布置,且不少于5个点。
(X)7.进行支撑轴力监测能监测轴心受压、受拉构件的轴向力,监测点选择在应力状态简单、接近于中心受压状态,即在构件的1/2~1/3处。
(X)8.水位监测的水位观察井坑外小井,坑内大井;坑内水位观测井,井深一般应到坑底以下3〜5米。
(V)9.经纬仪的型号按其精度分为 DJ1、DJ2、DJ6等级别,右下角的数字越小测回角中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V)10.经纬仪的测回法可以消除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同时可以检核观测中有无错误。
(V)11.孔隙水压力计的滤头由透水石、开孔钢管组成,能够隔断土的压力,测得是孔隙水压力;土压力计(盒)测得是土压力°(X)12.应变计与应力计不同的是应变计传感器的刚度要远远大于监测对象的刚度。
(X)13.孔隙水压力计安装前要卸下透水石和开口钢管,放入盛水容器中热泡,以快速排除透水石中的气泡,安装前透水石应始终浸泡在水中°(V)14. 土压力盒分为单膜和双膜两类,单膜一般用于测量界面土压力,双膜一般用于测量自由土体土压力,单膜比双膜测量误差小。
基坑沉降观测(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人员培训8
三级基坑DS3或更高级别及以上的水准仪,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6.3.8 水准基准点宜均匀埋设,数量不应少于3 点,埋设位置和方法要求与6.2.2 相同。
6.3.9 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合水准路线。
7 监测频率7.0.1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
7.0.2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
监测工作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对有特殊要求的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才能结束。
7.0.3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表7.0.3。
注:1. 当基坑工程等级为三级时,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2. 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3.宜测、可测项目的仪器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4.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 3d 内监测频率应为 1 次/1d。
7.0.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 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4. 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5.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水平位移监测:对水工建筑物的顺水流方向或顺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变化进行监测常用观测方法分两大类。
一类是基准线法,基准线法是通过一条固定的基准线来测定监测点的位移,常见的有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垂线法。
另一类是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方法主要是以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点为基准,以大地测量方法测定被监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而计算被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常见的有交会法、精密导线法、三角测量法、GPS观测法等。
一、视准线法:通过视准线或经纬仪建立一个平行或通过坝轴线的铅直平面作为基准面,定期观测坝上测点与基准面之间偏离值的大小即为该点的水平位移。
适用于直线形混凝土闸坝顶部和土石坝坝面的水平位移观测。
当采用这一方法时,主要的是要求它们的端点稳定,所以必须要作适当的布置,只能是定期地测定端点的位移值,而将观测值加以改正。
视准线观测方法特点是速度快,精度较高,原理简单、方法实用、实施简便、投资较少的特点, 在水平位移观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足是对较长的视准线而言, 由于视线长, 使照准误差增大, 甚至可能造成照困难。
当即准线太长时,目标模糊,照准精度太差且后视点与测点距离相差太远,望远镜调焦误差较大,无疑对观测成果有较大影响。
二、引张线法:利用张紧在两工作基点之间的不锈钢丝作为基准线,测量沿线测点和钢丝之间的相对位移,以确定该点的水平位移。
适用于大型直线形混凝土的廊道内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
主要用于测定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于轴线方向的(顺水流方向)水平位移。
三、激光准直法:利用激光束代替视线进行照准的准直方法,使用的仪器有激光准直仪,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和真空管道激光准直系统等。
适用于大型直线形混凝土坝观测。
对于布设在直线型的土石坝或混凝土坝顶上观测点的水平位移,主要是采用视准线法和激光准直方法观测。
因为它们速度快,精度较高,计算工作也较简单。
当采用这一方法时,主要的是要求它们的端点稳定,所以必须要作适当的布置,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检核这一要求是否满足。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目的和背景:在沉井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地面变形情况,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本观测方案旨在监测沉井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位移情况,为施工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
二、观测内容:1.地面沉降的垂直位移;2.地面沉降的水平位移;3.地面沉降引起的结构变形情况。
三、观测方法:1.垂直位移观测:通过在地表安装沉降探测点,采用水准仪、测斜仪或位移仪等设备进行定期观测,记录沉降探测点的竖直位移。
观测频率一般为每日一次,观测时间为相同时间段的上午9点,以减少温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水平位移观测:通过在地表安装沉降探测点,在水平方向布设水准管或位移传感器,并连通观测端与参比端,通过水准仪或位移仪等设备进行定期观测,记录沉降探测点的水平位移。
观测频率一般为每日一次,观测时间为相同时间段的上午9点,以减少温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结构变形观测:通过在沉井结构的重要节点设置应变片或位移传感器,使用应变测量仪或位移测量仪进行定期观测,记录结构节点的变形情况。
观测频率一般为每日一次,观测时间为相同时间段的上午9点,以减少温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四、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1.垂直位移观测数据处理: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平差和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日变位数据和累计位移数据。
根据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和基准点标高信息,计算观测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并绘制沉降等值线图。
2.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处理: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平差和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日位移数据和累计位移数据。
根据观测点的地理位置和基准点坐标信息,计算观测点的平面坐标,并绘制沉降等值线图。
3.结构变形观测数据处理: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平差和计算,得到结构变形量的日变化值和累计变化值。
根据结构变形测点的位置和基准点坐标信息,计算结构变形测点的三维坐标,并绘制变形图。
五、报告和交流:根据观测结果,及时编制沉降位移观测报告,并提供给工程师和施工人员阅读。
大坝安全监测双金属标施工与观测
大坝安全监测双金属标施工与观测前言大坝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的量测。
在大坝施工区域内,通常采用钻孔安装双金属标来为大坝垂直位移观测提供工作基点。
一、原理双金属标是指从坝顶或者廊道底板钻孔到大坝基础垂直位移可忽略处,在孔内安装钢管保护管,并在其中安装铝管及钢管,分别量测两管口相对孔口的位移。
一般认为铝的线膨胀系数是钢的2倍(即α铝=2α钢),在相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只要量测出长度基本相同的两管轴线方向变形的差值,即可求的温度改正量,从而扣除温度变化对垂直位移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量测出钢管与孔口之间相对于初测值的变形量,其值包括孔口发生的沉降量及钢管发生温度变形之和:h钢=ε+ε钢(1)同样,铝管与孔口相对初测值的变形量:h铝=ε+ε铝(2)当α=2α钢时,有ε铝=2ε钢,代入(1)、(2)式中得ε钢= h铝- h钢,因此每铝次实测沉降量:h钢-ε钢= h钢-(h铝- h钢)= 2h钢- h铝二、双金属标施工双金属标设置在坝基地质情况较好处,钻孔深度以钻到坝基相对不动为原则,孔径、孔深一般由工程设计方提出。
双金属保护管一般采用直径168mm,壁厚6~8mm的无缝钢管,每节2~3m,内壁光滑,用公母螺纹对接,以方便钢、铝管安装。
双金属标的钢、铝管需要选用同炉材料,保证具有相同的物理力学性能,对重要项目需要委托专门机构进行两者的温度膨胀系数测定。
双金属标的钢、铝管可并排安装,也可两管套在同一圆心上。
一般铝管的壁厚应比钢管的大些。
钢、铝管每节一般也采用2-3米,用加工的外箍接头相连接。
钢管接头与钢管用丝扣相接并可在工厂时就装配好,这样既可减少配件的数量,也可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提高安装质量及工作效率。
铝管也可同样加工,可将连接的丝扣的牙距与钢管加工成不同,一方面是因为钢、铝管的特性不同,另一方面也可杜绝在安装时钢、铝管拼装错位。
双金属标管一般在保护钢管放入钻孔中后逐断吊装,然后将保护钢管提起1米,将1:1的水泥沙浆从保护管与钻孔之间逐部灌入,直致钢、铝管底部1m埋入混凝土内。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_特点和适用条件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_特点和适用条件1.水平位移观测法(1)位移传感器法: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测量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基线测量仪、液位计、压力传感器等。
特点:通过直接测量位移,精度高、可靠性较好。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长期监测和高精度位移数据的场合,如滑坡、地面沉降等。
(2)锚索法:通过测量锚索的变形来推测监测点水平位移的变化。
锚索分为固定端和自由端两端,通过测量固定端和自由端的位移差来计算监测点的位移。
特点:操作简单,适用于较小的水平位移监测。
适用条件:适用于坚固的地质体,如岩石边坡、挡土墙等。
(3)周期测量法:通过测量监测点周围特征物体的周期性变化(如树木生长、建筑物倾斜、地下水位等)来反推位移的变化。
特点: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无需设立监测设备,适用于大范围水平位移监测。
适用条件:适用于有适当的特征物体用于周期测量的场合,如自然灾害的预警、较大规模的地表移动等。
2.垂直位移观测法(1)地面沉降观测法:通过安装地面沉降点,测量地表的垂直位移变化。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特点:精度高,能够全面了解地表的垂直位移变化,适用于长期监测。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检测地表垂直位移的场合,如地基沉降、地下工程变形等。
(2)地下水位变化法: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来推测地下水位对地表的影响,从而间接测量垂直位移。
特点:操作相对简单,并且能够长期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适用条件:适用于对地下水位变化敏感的地质灾害监测,如地面沉降、地下水突增等。
(3)倾斜测量法:通过倾斜传感器、倾角测量仪等测量仪器,测量倾斜角度的变化来间接推测垂直位移的变化。
特点:操作简单,适用于监测较小的垂直位移。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实时或动态监测的场合,如斜坡的变形、建筑物倾斜等。
总结起来,水平位移观测法和垂直位移观测法主要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测量方法来获取位移数据。
在选择观测方法时,需要根据监测需求、地质条件和预算等方面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位移观测。
浅谈石岩水库大坝表面位移监测
浅谈石岩水库大坝表面位移监测水库大坝的位移监测是当前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影响水库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对布设在大坝不同部位的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保存、整理、分析,能否得到科学、准确的定量分析成果,确保水库运行管理人员掌握各运行水位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各种隐患和变化趋势,采取可行的工程预防措施。
主要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
标签:水库大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方法一、工程案例概况石岩水库是一座具有防洪、供水、调蓄功能的多年调节中型水库,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境内,属茅洲河流域,坝址以上干流长12.2公里,平均坡降0.0068,如图1所示。
水库于1958年12月始建,1960年3月建成,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有6条入库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3520万立方米,库岸线长18.60公里,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为6.33平方公里,确权土地面积为5.17平方公里。
图1 石岩水库全景图图2 石岩水库主坝石岩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等级为3级,枢纽工程包括主坝、1#及2#输水涵、溢洪道等。
水库大坝为砼防渗心墙土坝,设有混凝土防渗墙,坝顶长586米,最大坝高18.5米,坝顶高程41.10米。
水库的主坝位于水库北面,始建于1958年,后经多次除险加固,达到现有规模。
主坝为均质土坝,设有混凝土防渗墙,如图2所示。
主坝坝顶高程41.1m,防浪墙顶高程42.15m,坝顶长586m,最大坝高18.5m,坝顶宽度8.5m。
主坝上游坝坡分2级,在30.0m高程处设有一级8m宽平台,平台以下为粗细砂石混合料构成,坡比1:1.5;平台以上为混凝土护坡,坝坡坡比为1:3。
下游坝坡分2级,在33.10m高程处设有一级2m宽平台;坝坡为草皮护坡,自上而下坡比为1:2.5、1:3;下游坝坡坡脚在位于河槽内的坝段设置有排水棱体。
二、案例实测表面位移情况2.1监测方法(1)2008年7月,对石岩水库进行第一次位移观测(第1期),2017年度对石岩水库进行了6次表面位移观测(第47~52期)。
基坑监测水平和竖向位移
1. 总则本细则适用于一般土及软土建筑基坑工程水平位移及竖直位移监测。
目的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对临近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及时起到预警预报的作用,为了深基坑施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仪具与材料全站仪,水准仪。
其它:脚架,棱镜,三脚架,因瓦尺等。
3. 监测原理和方法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
即首先布置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
3.1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根据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路线,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3.2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采用轴线投影法。
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固基准点A、B,经纬仪或全站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成一条基准线。
观测时,在仪器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垂距E值,某监测点本次E值和初始E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两次平均的值。
4、监测点的布置原则及测点的设置4.1、布置原则4.1.1、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4.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4.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2、基准点的设置位移观测为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测量。
精度要求高,观测时间长。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要求,为减少测量误差,位移基准点应布设在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区域之外。
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
监测基准点具有稳定性高、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本次监测拟位移观测基准点设置8个。
第1章 变形监测概述
第1章变形监测概述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建立正原因:分类:形任务:目的:防止(1(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
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目的相关。
七、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
(二)原则:1.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2.当实际观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则应及时相应地增加观测次数。
八、简述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的主要内容。
主要技术:(1) 地面测量方法:包括常规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方向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2)空间测量技术:包括卫星定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3) 摄影测量和地面激光扫描;(4) 专门测量手段:包括激光准直、各类传感器测量和应变计测量等。
数据处理分析:1.成因分析(定性分析):成因分析是对结构本身(内因)与作用在结构物上的荷载(外因),加以分析、研究,确定变形值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Δi=100mm时,距离测量精度也仅要求 msi 1
si 600
距离测量误差影响常可忽略。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二、小角法
小角法测量偏离值的误差公式写成:mi
mi
si
①上式既可用于误差分析,也可用于方案设计,即给定 mi
的前提条件下,求小角观测精度 mi
②小角法用于生产时,理应在基准线的两个端点分别设站进行观 测,然后做加权平均。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二、小角法
②小角法用于生产时,理应在基准线的两个端点分 别设站进行观测,然后做加权平均。
觇牌上有分划尺,最小分划值为1mm,用
游标尺可直接读到0.1mm~0.01mm。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二、小角法
小角法是利用精密经纬仪精确地测出基准线方向与测站点到 观测点的视线方向之间所夹的小角,从而计算观测点相对于基准 线的偏离值。
10.1 垂直位移监测网(点)布设及观测标志
一、垂直位移监测网(点)布设
对于宽度大于15m的建筑物,在其内部有承重墙或支柱时,应 在该部位尽可能布置观测点。
为了查明建筑物基础的纵向和横向的弯曲和曲折,在其纵横轴 线上也应埋设观测点。
对于一般的工业建筑物来说, 除了在立柱的基础上布设观测点之 外,其主要设备基础的四周以及动 荷载四周,地质条件不良处也应布 置观测点。
为了测定建筑物或场地的水平位移,需在变形特征处设置一些 点,称为水平位移观测点,或目标点。
为了测取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需要有稳定的点作参考,这样 的参考点称为基准点。
有时,为了方便观测,在离观测点较近的地方设置比较稳定的 点,称为工作基点,在工作基点上 直接对观测点进行观测。
将基准点与工作基点或观测点联 系起来,常常需要一些过渡点,称为 联测点。
10.2 垂直位移观测
二、沉陷观测
沉陷观测是定期测量建(构)筑物(或地表)变形测量观测点 (简称工作测点)的高程变化,得到其沉陷量,并计算其沉陷速 度。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3 地面倾斜测量
一、水准测量方法
用水准仪测出两个观测点之间的相对沉陷,由相对沉陷与两点
mi
mi
A(0)
B(n)
求等间隔观测点的偏离值
观测点等间隔分布,设点的间距为s,测角误差为mβ。 先在点A架设经纬仪测量点i偏离值:
若又在点B架设经纬仪测量点i偏离值: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间距离之比计算出两点间的平均倾斜角。
例如,测出A、B两点的沉陷值为WA、WB,A、B两点间的距离
为LAB,则其平均倾斜值为:
iAB
WB WA LAB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4 水平位移观测网及观测标志
一、水平位移测量控制网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在许多工程建筑物中,人们常常最关心建筑物沿某一特定方向 上的水平位移,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类方法称为基准线法。
基准线法的原理是通过建筑物轴线(例如大坝、桥梁轴线)或 平行于建筑物轴线的固定不动的铅直平面为基准面,根据它来测 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
依建立基准面使用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常用的基准线法可分为: 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引张线法、直伸三角网法等等。本节讨 论视准线法,包括活动觇牌法和小角法。
基准点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工作基点
10.4 水平位移观测网及观测标志
二、强制对中装置
在平面标志上,不仅要安放供瞄准用的目标,而且还要安放经 纬仪、测距仪及其反光镜或精密测距用的专用标志。所谓较高的 平面复位精度是指,这些仪器和工具在互换过程中不应产生显著 的对中误差。
二、小角法
②小角法用于生产时,理应在基准线的两个端点分 别设站进行观测,然后做加权平均。
mi
mi
si
1
2
n-1
A(0)
B(n)
求等间隔观测点的偏离值
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加权平均值:
除垂球对中、光学对中外,强制对中是一种更精密的对中方法。 强制对中装置实际上是一些机械接插件,其中一部分固定在标志 顶部,其对称中心即作为平面标志的中心,另一部分(可能就是 仪器的部件)与经纬仪或其它测量仪具连接,通过接插件使仪器 的旋转中心精确地安置在平面标志的中心上。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2个观测量 i 观测点
i
i
基准线
A
i 投影
B
小角法测偏离值
偏离值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二、小角法
测距误差影响可忽略不计
如果要求
mi
0.5mm
且设偏离值Δi=40mm,则有
msi si
1 240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6 视准线法测量水平位移
一、活动觇牌法
活动觇牌法是通过一种精密的附有读数设备的活动觇牌直接 测定观测点相对于基准面的偏离值。
它需要专用的仪器和照准设备: ➢ 精密视准仪或精密经纬仪 ➢ 活动觇牌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10.1 垂直位移监测网(点)布设及观测标志
一、垂直位移监测网(点)布设
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必须组成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 准路线或者水准网进行观测,以便对观测成果有可靠的检核和平 差计算。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