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基于调峰能力的陕西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
![基于调峰能力的陕西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93b81aa2161479171128b0.png)
_
I 薹 j
基 于 调 峰 胄 力 的 陕 西 电 网 接  ̄ fL 能 力 分 析 x电 -
陈亚军 朱 皓 ,
(. 1陕西省 电力公 司 ,陕西 西安
摘
70 4 ;. 西渭 河发 电有 限公 司 ,陕西 成 阳 7 2 8 ) 10 8 2陕 105
预计 2 1 陕西 风 电装机 达 到 10 0MW ,0 5年 0 2年 0 21
达到 15 0MW 0
了陕 西 电 网 的调 峰 能 力 以及 陕 北 风 电对 调 峰 能 力
的影 响 ,对 2 1 年 、0 2年 、0 5年 3个水 平 年夏 0 1 21 21 大和冬 大方式下 可接纳风 电能力进行 了计算分 析 . 并
Ab t a t W i h a g - c l i d f r s c n e t d wi o rg i ,h e k l a e u ain o o r sr c : t t e lr e s a e w n a r o n c e t p we rd t e p a o d r g lt f p we h n h o d b c me h i e o s t e man
要: 随着风 电的大规模集 中并 网, 电网调峰能力 已成为制约接纳风 电的主要 因素。 中分析 了陕西电网的调 文
峰能力及风 电对调峰能力 的影 响, 出了一种 可接纳风 电能力 的实用计算方法, 提 采用该 方法对陕西电 ̄2 1年 、 01 21年、05 个水平年 可接纳风 电能力进行 了计算分 析; 出了从 电网方面入手提 高接纳风电能力的措 施。 02 21年3 并提
关键词 : 风力发 电; 峰能力; 电接纳能力; 调 风 陕西 电网 中图分类号 :M72 T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7 9 ( 0 1 1— 0 3 0 17 — 5 8 2 1 )2 0 8 — 3
电网风电接入能力分析
![电网风电接入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ff620beff9aef8941e06d0.png)
第 1 6卷 第 4期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Co l l e g e
1 3
电 网风 电接入 能 力分 析
An a l y s i s o f Wi n d P o w e r Ac c e s s i n g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Gr i d
电 网风 电接入 能力 的仿 真 计 算 , 并 对地 区 电 网 中风 电 功率 波 动特 性进 行 研 究 , 从 而 为 大规 模 风 电并 网提供 了一套 可 靠 的分 析工 具 。
【 关键词 】 风 电并网 接入能力 功率波动 【 中图分 类号】 T M 6 1 4
【 文献标识码 】 A
.
[ 4 ] F a n S h u , C h e n L u o n a n . S h o r t - T e r m l o a d f o r e c a s t i n g b a s e d O i l a n a d a p t i v e h y b i r d me t h o d [ J ] . I E E E T r a n s P o w e r
线 分析 风场 功 率波 动为 辅助 功能 。 风 电接人 仿 真系
能 力 是 确 保 风 电 场 并 网 后 整 个 电 网 安 全 可 靠 运
行 的前提[ 1 - 5 ] 。
大 规 模 风 电接 人 电 网使 电 网 的功 率 波 动 复 杂
化 。在风 电功率 波动 特性 未知 的条 件 下 , 为确 保 运 行安全性 , 电 网会 保 守 的 确定 风 电接 人 能力 , 既 阻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
![基于调峰能力分析的电网风电接纳能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dafcdf360cba1aa811dab3.png)
i tg a in c p ct o h a 'i p w r g S a n x o e rd a d oh r r lt d o y
ABSTRA CT: As a s ca e r y r s u c , wid p we pe il ne g e o r e n o r g n r to i us a l i tr itn a r nd m . Ba ed n n e e ain s u ly n em te t nd a o s o a an lsso 01 e k la e u ain ma g n o a n'ip wer ay i f2 0 p a o d r g l t r i fSh a x o o
镧
Clan En gy e er
■
第 2 卷 第 7期 6
21 0 0年 7 月
电网与清洁能源
P we se a d Cla e g o rSy t m n e n En r y
vo .6 No7 12 .
J 12 1 u. 0 0
文 章 编 号 :6 4 3 1 (0 00 — 0 5 0 1 7— 84 2 1 )7 0 2 — 4
Lo d Re u a i n a g l to
YAO Jn—in 1, HANG S i qa g i— o g, Z x 2 h- in 2 ( .hax EetcPw r ei i stt, i n70 5 ,ha x Poi e C i ; 1 ani l r o e s nn I tue X ’ 10 4 San i rv c , hn S ci D g gn i a n a 2San i le i P w r o oa o , ia 0 8S an i r ic ,hn ) . ax Eete o e r rt nX ’n7 4 ,ha x Po ne C i h r C p i 1 0 v a
风电接入配电网消纳能力分析研究
![风电接入配电网消纳能力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26d6005fbfc77da369b18a.png)
风电接入配电网消纳能力分析研究摘要:随着“十三五”时期国家对于新能源目标的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新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但是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并具有明显的反调峰特性。
随着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从而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准确的掌握电力系统对于风电的消纳能力,有助于科学合理风电场建设规划,更可辅助实际运行的调度决策。
从风电出力特性及负荷变化情况出发,分析了接入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并提出了简单计算风电消纳能力的计算原理,给出了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建议。
关键字:风力发电;消纳能力;分析方法0.引言电力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和电网的构架、负荷特性、风机出力特性、电网运行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将达到1.5亿kW,未来我国风电将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风电消纳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电网调度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根据湖州安吉电网网架结构与负荷发展现状,集中接纳较大规模的风电装机存在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对风能资源分布及相对位置,结合电网规划、风电规划,按照少量风电就近分散接入,大量风电集中送出,分级平衡消纳的原则,提出多种输出方案,并在一定的网架建设方案下,讨论了风电可接入电网的装机容量及对相应网架方案的安全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
本文在总结吉安风电发展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风电消纳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不同发电企业风电项目并网,提出了促进风电有效消纳的措施和建议。
1.研究思路及方法1.1研究思路中国风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以及江苏省、浙江省等东南沿海地区。
与国外风电多为分散式、小容量开发、接入中低电压等级、就地消纳的特点不同,大规模集中开发、中高压接入、远距离输送是中国风电的主要开发模式。
据统计,2015年底,我国已规划的7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达到145.1GW。
从风电分布地域来看,风能资源地理分布与电力负荷不匹配是风电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解决风电接纳问题的关键要素之一是电力外送及本地消纳。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9a9f60011ca300a6c390b4.png)
蓬 曩 o8 o8 o8 oo o1 o1 蓉 奎 .2 .6 .6 .2 .3 .o 3 3 3 4 4 4
冬 季 最 大 峰 谷 差与年最大 0 30 0 2 8 0 3 7 0 3 2 0 3 2 0 30 . 3 . 8 . 4 . 3 . 3 . 8 负 荷 比值
VO .3 .1 1 O NO Fe 2 1 b. O1
河北 电力 技 术
H EBEIELECTRI C P0W ER
第 3 卷 第 1期 0
21 0 1年 2月
电网风 电接纳 能力分 析
An lss o xmu W id P werP n ta in it o rGr a y i n Ma i m n o e e r t n o P we i o d
袅 2 河 j亩 网 2 0 0 6— 2 5年 冬 季 及 节 偶 日 最 大 峰 谷 革 塞 01 项目
0 2 O 年 2)7年 20 06 [ 0 o 8年 2 O 0 9年 2 1 O O年 2 11- 2
中 图分 类 号 : M6 4 T 1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9 9 ( 0 1 0 10 8 8 2 1 ) 1—0 3 0 1—0 3
李 晓 明 戎士 洋 李 晓龙 张 章 王 凯红 , , , ,
(. 1 河北省 电力研 究院 , 家庄 石 002 ;. 5 0 1 2 河北省 电力 公 司, 家庄 石
表 1 。
表 1 河 北 南 网 2 1 —2 1 0 0 0 5年 电源 结 构 情 况
002) 5 0 1
Ke o d y w r s:wi d o r e k o d e lto c a a t rs is; n p we ;p a l a r gua in h r ce itc m a i u wi owe e e r to p we i r gr mm ig xm m nd p r p n ta in; o rgrd p o a n
调峰裕度--风电接纳能力
![调峰裕度--风电接纳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87423feaef8941ea76e057c.png)
对于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而言,在以下两种运行方式下风电场的并网运行对系统运行的调峰能力冲击最大,只要在这两种运行方式下能够保证系统稳定,就可以保证系统在其他运行方式下也能稳定运行。
11)系统负荷最大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热备用较少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速由额定值减小至零风速,则风电场的有功功率会在短时间内由最大输出功率降为零;如果此时热备用发电容量较少,有功缺额将使电网调峰困难。
2)系统负荷最小在这种情况下,风速如果在很短时间内由零风速增至额定风速,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将会在短时间内由零增加到最大输出功率,其反调峰特性将对系统的调峰产生较大影响。
备用容量包括: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 ,低值适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根据陕西调度运行方式一般取经验值3% )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左右,但不小于系统1台最大机组的容量。
备用容量知识:一、作用及分类电力系统之所以需要备用容量,主要是由于电力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用户用电的不均衡性所决定的。
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几乎同时进行,电能又不能大量储存,而用户的用电又具有随机性和不均衡性特点,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连续地发供电,则必须设置足够的备用容量。
装机容量必须大于最大负荷的要求,两者的差额称为备用容量。
用途:(1) 负荷备用。
具体又分周波备用和负载备用,用于满足电力系统由于负荷突然变动的调频需要,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周波的周波备用;用于补偿一些预计不到的负荷需求的负载备用。
(2) 检修备用。
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检修备用是必不可少的。
检修备用是用于满足设备定期计划检修的容量设置。
(3) 事故备用。
用于替代发生事故的机组出力,承担系统的事故负荷备用。
事故备用是保证系统稳定和保证系统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按状态:(1) 热备用。
又称旋转备用,指运转中的机组可发最大功率与最大负荷的差额,其表现为部分机组空载或欠载运行的容量之和。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c00e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2.png)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1. 引言1.1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资源丰富,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势,成为我国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消纳问题逐渐凸显。
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风电波动性大、间歇性强、集中性低等特点,导致风电并网对电网安全稳定性以及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在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风电场自身调度能力、优化风电场布局、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等措施,来提高风电消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也应加强与电网之间的通信协调,实现风电场与电网的有效互联互通,为风电消纳提供技术支持。
在政策及市场方面,应建立健全风电消纳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风电发电定价机制,鼓励风电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风电消纳的市场化程度。
还应加大对风电消纳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风电消纳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针对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需要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应对措施,促进风电消纳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指导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路径。
2. 正文2.1 风电消纳现状分析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消纳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风电消纳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储能不足:风力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风电消纳对能源储存设施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储能技术还比较滞后,储能设施不足,难以满足风电的消纳需求。
2. 电网升级滞后:我国部分地区的电网容量有限,无法承受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导致风电消纳困难。
电网升级滞后也影响了风电的发展。
3. 调度难度大:风电的出力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测,给电网调度带来困难。
在电力系统中,调度难度大还会带来功率平衡问题。
风电消纳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储能不足、电网升级滞后和调度难度大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风电消纳问题的解决。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a19d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f.png)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风电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消纳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1. 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消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电网接纳能力不足。
随着风电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部分地区的电网可能无法及时、稳定地接纳风电的并网发电。
这不仅会影响风电的发电效率,也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风电功率波动大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能资源的不稳定性导致了风电的功率波动较大。
这种功率波动会给电网调度和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风电装机规模较大的地区。
3. 风电与传统能源协调问题风电与传统能源(如煤电、水电等)之间的协调问题也是风电消纳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与传统能源的协调运行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成本支持,而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风电消纳的应对措施1. 提高电网接纳能力针对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升级和改造电网设施、提高输电能力等措施来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
还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设备,实现对风电的灵活、高效调度。
2. 增加风电的储能装置为了应对风电功率波动大的问题,可以增加风电的储能装置,如风能储氢、风能储热等技术手段,以便在风电发电波动较大时进行能量的调峰和调峰,提高风电的发电稳定性。
3. 加强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运行针对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发电机组、优化供需侧动态平衡等技术手段来加强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运行,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
4. 推进风电技术创新为了解决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还可以推进风电技术的创新,如提高风电发电效率、降低风电成本、提高风电与电网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dfef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9.png)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消纳问题是指风电场所产生的大量风能无法有效地输送和消纳到电力系统中,导致风电发电效率低下、弃风现象严重等问题。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如下:1. 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由于风电场分布广泛且多为集中式发电,电网接纳能力成为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电网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化电网规划,合理布局电网和风电场,减小输电损耗和电网压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提高远距离输电能力,减少风电消纳难度。
2. 波动性和间歇性风电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这导致风电消纳困难,容易造成电力系统频率波动和负荷无法平衡等问题。
应对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风资源评估和风电场规划,选择适合的风电场址和合适的风电机组型号,从源头上减少风电波动性;加强风电场运行和出力预测,及时调整风电机组出力,使风电注入电力系统的功率尽可能平稳;加强电力系统调度和优化运行,利用其他可调度电源进行平衡。
4. 储能技术不足当前储能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解决风电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也影响了风电消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对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更具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储能技术,提高风电场的储能能力;加强电力系统调度和优化运行,合理调配储能设备,调整风电场出力,提高风电消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电力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电力市场化程度不高,电价调整受到政府干预,这对风电消纳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风电消纳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风电开发,并提供可靠的电价补贴,促进风电消纳的快速发展。
风电消纳问题是风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电网规划、风电场规划、电力系统调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以保证风电消纳的顺利进行,推动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9514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0.png)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一、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1. 限制供电能力:风电发电受制于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像传统的火力发电能够按需调节发电量。
当风电发电量超过电网负荷时,电网需承受过载风险;当风电发电量低于电网负荷时,可能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这就限制了风电在电网中的供电能力。
2. 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大规模风电场的接入,电网的接纳能力受到了挑战。
电网的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可能难以承受风电并网所带来的冲击,导致电网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3. 电网调度问题:风电发电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电网调度的困难。
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受到影响,无法按照传统的电力调度方式进行运营,加大了电网的调度难度。
4. 风电波动性:风速和风向的变化会导致风电出力的波动性。
瞬时的风速变化会引起风电出力的急剧变化,给电网的平衡和稳定性带来挑战。
二、应对措施分析1. 提高风电发电预测精度:通过加强风电发电的预测技术,提高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风电发电的预测精度。
可以利用先进的气象雷达、风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风场的气象变化,准确预测风电出力,以便对电网进行合理调度。
2. 加强电网建设和升级:对电网的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加大对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充足的输电通道,提高电网的接纳能力。
3. 推动风电与储能技术的结合:将风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储能设备实现对风电出力的调峰和调频,平稳供电。
储能系统可以在风电出力波动较大的时候进行能量储存,之后在电网需求高峰期释放能量,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并提供灵活的调度能力。
4. 投入智能电网技术:引入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风电出力,实现对电网的动态调整,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加强风电与其他清洁能源的协同发展:与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协同发展,实现清洁能源之间的互补和支持。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8d8f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d.png)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风电消纳成为了关键问题。
风电消纳的难点在于风电发电的不可控性和时变性导致了风电弃风率高、风电发电功率波动等问题。
本文就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1. 电网配套不足问题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电网配套不足问题,是风电消纳的最大瓶颈之一。
由于风电发电具有不可控的特点,需要完备的电网进行接纳。
然而目前我国在一些地区的电网覆盖率及电网输电能力和电网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方面都存在缺陷,导致风电接入的任务受阻。
2. 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风电发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时有弃风现象。
同时由于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风电发电量波动性较大,也无法保证风电的稳定性。
这些问题导致风电产业在接入电网时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需要借助各种调峰、储能等手段来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风电新能源消纳的技术难题风电消纳的技术难题也是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电通过变电站输送到变电站,再由变电站经地域性输电线路输送到城市供电局,其中的所有连接都进行了连接保护和控制。
若消纳能力不足,则会影响风电发电的运营。
这需要风电行业在技术上不断进行研发,以提升风电发电的消纳能力与抵抗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针对电网配套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可以扩大电网建设范围,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电网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战略性区域布局,在地理区域上选择重点发展风电,避免过度的风电开发造成电网的压力。
2. 加强储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 推进风电与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协作风电行业可以与航空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展开协作,以减轻风电设备在空中的传输负担,避免风电施工给民生及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提高施工周期。
4. 创新电力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体系协调合作,促进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同时加快风电的开发,稳定消纳符合市场需求的风电电价。
总之,风电消纳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行业的足够重视。
交直流混联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分析
![交直流混联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208129ad02de80d4d840e6.png)
摘要: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大,每年冬季受到调峰影响会发生大规模弃风现象。跨
区域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为主的运行方式逐渐形成,为弃风严重的地区提供了新的外送通道。
结合电力系统中各类电源的特性,考虑风电消纳过程中各方面约束条件,建立了计算分析模型,
并以实例仿真验证。
关键词:交直流混联;弃风;风电消纳
窑 58 窑
1.1 目标函数 本文以电网能够接纳风电的最大能力作为目标
函数,综合考虑风电机组、火电机组以及水电机组 的总发电量建优化模型。
移 乙 扇设 设maxT
缮
Nw
Pwmax
F
渊Pw冤
dPw
墒设 设
i=1 0
A渊F袁W 袁Pw冤沂C
(1)
式中,T 表示风电消纳计算的周期时长;Pw 表 示全网风电机组的出力水平;F 为全网火电机组的
第 2 期(总第 215 期) 2019 年 4 月
山西电力 SHANXI ELECTRIC pr. 2019
交直流混联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分析
郝 捷 1,崔佳琪 2,张 颖 1
(1.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2.国网山西供电承装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1.4 计算方法
考虑负荷确定的基础情况,将电网根据断面划 分为几个区域。根据上述约束条件,在全网火电开 机满足最小运行开机方式的前提下,采用蒙特卡洛算 法求解交直流电网中的风电出力、常规机组出力以及常 规机组启停状态等在各时间断面的最优解 (图 1)。
输入收集电源容量、负荷数据、联络线外送电量等初始数据
1.3.1
机组出力约束
嗓 孕G蚤min 臆孕G蚤臆孕G蚤max
匝G蚤min 臆QG蚤臆QG蚤max
黑龙江省电网如何提高吸纳风电能力的分析和建议
![黑龙江省电网如何提高吸纳风电能力的分析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ebbd48b02d276a200292e97.png)
( P ower M anagem ent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H e ilongjiang E lectr ic Powe r Com pany, H arbin 150090, Ch ina)
平原地区, 风能资源易于开发。
对风电运行数据进行详细统计, 统计了 2009年 1月 1日至 8月 31日的 EMS数据, 统计时间间隔为 5 m in, 共 69 984个点的数据。 2. 1 风电场出力概率特性
统计得出全网及每个风电场的出力概率 (其中 2009年 1- 4月份部分日期在低谷时段切除了部分 风电 )。风电场出力低于额定功率 10% 的累计概率 为 38. 57% , 出力超过 50% 的概率为 9. 89% , 出力超
53
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出台, 低碳排放, 发展清洁能源,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策。风电无疑 是大力推广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国家政策的鼓 励下, 目前风电呈现出装机容量发展迅猛, 接入系 统研究和运行控制措施不到位的局面, 又由于风电 的调蜂特性和发电的无规律性, 影响电网的安全运 行, 也制约了吸纳风电的接入能力。
Abstr act: In accordance w ith a large amount of statistical ana lysis, th is paper successfully finds the output probabil ity and operat iona l features of H e ilongjiang w ind power, analyzes how w ind powers a ffects H e ilongjiang grid and wha t ma in ly b locks the deve lopment ofw ind power, forecasts the absorptive capab ility, be fore the year of 2015, of w ind power in H e ilongjiang grid and gives advic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absorptive capab ility. K ey w ord s: w ind power; statistica l ana lysis; absorptive capab ility
风电消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风电消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41ab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5.png)
风电消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风力发电已经经历了快速发展。
由于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风力发电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替代能源,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在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风电消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风电消纳问题是指由于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电网对风电的接纳和消纳能力存在限制,导致部分风电注入电网后被弃风或限电的现象。
在某些地区,风电消纳问题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影响了风力发电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首先,风电消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网建设滞后于风电开发的速度。
由于风电资源的分布具有局部性和不稳定性,风电场往往远离城市和电力消费中心。
因此,在风电开发初期,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很有限,无法有效消纳风电。
此外,由于风电消纳问題属于新能源投资领域,投资者往往不愿承担电网升级或改造的费用,导致电网建设滞后于风电开发的速度。
其次,风电消纳问题与电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在传统的电力市场机制中,电力是按需供给的,而风力发电具有不可控性,其发电量与风力资源的强弱有直接联系。
这就导致了风力发电厂商无法提前确定销售电量,无法与电力市场进行精确配对。
当风力发电量超过电力市场需求时,电网就需要弃风或限电,造成风电消纳问题。
针对风电消纳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对策。
第一,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电网需要进行升级和改造,以适应风电发展的需求。
可以通过增加输电线路的容量、建设新的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等方式,提高电网的输送和分配能力,确保风电能够稳定、有效地注入电网。
第二,优化风电的调度和运行方式。
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对风电场进行精确的监测和预测,实现风电发电量的准确预测和调度。
通过合理安排风电的出力,可以降低风电对电网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促进风电和电力市场的协调发展。
关于电网接纳大规模风电能力的思考
![关于电网接纳大规模风电能力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49cdae6aeaad1f346933f52.png)
广 东 电 力
GUANGD0NG : EI CTRI pOW ER C
Vo1 2 . 4 No. 5 M a 011 v2
关 于 电 网 接 纳 大 规 模 风 电 能 力 的 思 考
郭 象容
( 北 电 网公 司 ,辽 宁 沈 阳 1 0 8 东 1 1 0)
Ke r s ywo d :wi d p we e e a i n;p we o fg r t n;p a h v n a a i n o rg n r t o o rc n i u a i o e k s a i g c p ct y;t c n c l q i me t o d c a a t rsis e h ia u p n ;l a h r c e it e c
Re lc i n o pa iy o we i n Ad itng La g - c l i we fe to n Ca c t fPo r Gr d i m ti r e s a e W nd Po r
GUO a g r n Xi n - o g
( rh a tCh n i mp n No t e s i a Grd Co a y,S e y n h n a g,Li o i g 1 0 8 a n n 1 1 O。Ch n ) ia
围而不是一个具体数值 。指 出找 出风 电参与调峰的合理落 实,
才 是 科 学 确 定 电 网接 纳 风 电容 量 的 关键 所在 。 关 键 词 :风 力发 电 ; 电源 结 构 ;调 峰 能 力 ;技 术 装备 ;负荷 特 性 中图 分 类 号 :T 1 M6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9 X(0 )50 2 —4 0 72 0 2 1 0 —000 1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及措施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67dad8b9f3f90f76c61b71.png)
Re s t r i c t i n g Fa c t o r s a n d Me a s u r e s o f Wi n d Po we r I n t e g r a t i o n Ca pa c i t y i n Po we r Gr i d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 b e t we e n t h e w i n d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n d he t i n t e g r a i t o n c a p a c i y t b e c o m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建 设 。但 是 , 由于风 电具 有 随机性 和 间歇 性 等特
基础设施规划》 推进当地风电产业发展 , 2 0 1 3年 1
月3 O 日, 安庆 首座 风力 发 电厂 ( 安 徽 宿 松华 港 风
收稿 日期 :2 0 1 3一 o 7—1 0 修 订 日期 :2 0 1 3一 O 8—1 1
摘
要: 随着风 电并 网机 组的 快速 增加 , 风 电并 网容 量与 电网接 纳 风 电能 力之 间的矛 盾 日
益 突 出, 电 网所 能接 纳的 最大风 电容 量成 为 了风 电资源利 用的 关键 问题 。通过 分析 制 约 电 网接 纳风 电能 力的各 种 因素 , 建 立 电 网接 纳 风 电能 力 的分 析模 型 。针 对 各 地 区风 电并 网 的 具体 情 况, 采 取 必要 的可行 的科 学措施 , 最 大 限度提 高 电网接 纳风 电的 能力 。 关 键词 : 风 力发 电 ; 接 纳能 力 ; 调峰 能 力 ; 安 庆 电网 中图分 类号 : T M6 1 4 文 献标志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9— 3 2 3 0 ( 2 0 1 3 ) 0 9— 0 0 4 7— 0 4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d12180452ea551810a68712.png)
约 和影 响 , 调 频调 峰 的限 制 、 态 潮 流 的 限制 、 如 稳 暂 态 稳 定 的 限 制 、 功 及 电 压 的 限 制 等 这 些 限 制 巾 , 无 调 峰 能 力 牵 涉 系 统 运 行 的 经 济 代 价 . 并 且 和 风 电 出 力 的 准 确 预 测 、 源 的 构 成 比 例 和 特 性 等 有 关 . 电 电 对
越 暴 绩 蜂 瘴
瘪 壤
嘻 罐
韩 小琪 , 寿 广 , 庆 茹 孙 戚
( 京 国 电华 北 电力 工 程有 限公 司 , 京 10 2 ) 北 北 0 10
摘
要 :在 影 响 电 网接 纳 风 电能 力 的 因素 中 ,调 峰 限制 是 最 主要 的制 约 因 素之 一 。从 调 峰 角度 看 .考 虑风
纳 风 电能 力 的 计算 算 式 ,并 将 算 式 应 用 于 计 算 一个 典 型 系统 的风 电接 纳能 力 .对影 响 风 电 接 纳 能 力 的 重要 边 界 条 件 进 行 敏感 性 分 析 ,得 到 了 电 网接 纳 风 电 能 力受 多方 面 因 素制 约 , 能力 大小 实 际 上 是 经 济 问 题 .考
虑 风 电接 纳 能 力 不 能 忽视 风 电特 性 的结 论 关 键 词 :调 峰 :风 电特 性 :风 电 接 纳能 力
中图 分 类 号 :T 6 4 T 6 M 1 : M7 1. 2
文 献标 志 码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 章 编号 :1 0 —6 9 2 1 ) 60 1 —4 0 49 4 ( 0 0 0 .0 60
机 组 的 最 小 出 力 总 容 量 . 最 小 出 力 总 容 量 和 具 备 调 节 能 力 的 参 加 运 行 机 组 总 容 量 之 比 称 为 综 合 最 小 技 术 力 系 数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
![电网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4f9a7dd3383c4bb4cd2f5.png)
能 承受 的最大 风 电装 机容 量 , 针 对 典 型 电 网计 算 并
峰 裕 度 的基 础 上 , 出 新 的 电 网 风 电 消 纳 能 力 计 算 方 法 , 提 并 针 对 典 型 系统 的 风 电 消 纳 能 力进 行 实例 计 算 , 证 该 计 算 方 验
法 的准 确 性 。
在 电 网高峰负 荷时 段风 电一般 处于小 负荷 甚至 0负
荷 状态 , 电网低谷 负荷 时段 风 电处 于大 m. h lo i h
Key wor s:o p c ar c e itc e i ae p a c pa iy; d ut ut h a t rs is; qu v lnt e k a c t
p a —o d r g l t n ma g n; b o p i e c p ct e k la e u a i r i a s r tv a a i o y
中 图分 类号 : M6 4 T 1
文 献标 志码 : B
2 0 1 0 0 O : 0
文 章编 号 : 0 1 8 8 2 1 ) 2 0 2 — 2 1 0 —9 9 ( 0 2 0 — 0 1 0
Abs r c : ta t Thi p ra l e i owe t t tc a a — s pa e nayz sw nd p rda eou pu h r c t rs is a d e i a e a a iy, v r ge p a l d r gu a i e itc n qu v lntc p ct a e a e k—oa e l ton m a g n, nd t e p op e a m or p e ie grd a or i a r i a h n r os e r c s i bs ptve c —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从系统调峰角度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c7e9937b90d6c85ec3ac673.png)
以 张 家 口 地 区 的 307 MW 的 风 电 出 力 EMS 数 据进行研究,根据京津唐电网负荷特性分析,日负荷 曲 线 的 负 荷 高 峰 时 段 取 10:00—12:00 及 17:00— 21:00,风电出力特性如图 1 所示。
在过去的研究中, 往往假定电网的调峰裕度就 是可接纳风电的装机容量, 没有考虑接入风电的特 性,其方法过于粗放。本文对影响系统调峰的各个因 素进行分析,结合风电特性,得出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典型系统分析可能的调峰能力, 对重要的影响条件进行敏感性分析,简单、直观地研 断电网最大接纳风电的能力。
虑风电接纳能力不能忽视风电特性的结论。
关键词: 调峰; 风电特性; 风电接纳能力
中图分类号: TM614;TM7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9649(2010)06-0016-04
0 引言
1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风力发电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技术,近年在国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各地 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电限电现象, 也引发了业 界对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电网接 纳风电的能力, 受到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各方面的制 约和影响,如调频调峰的限制、稳态潮流的限制、暂 态稳定的限制、无功及电压的限制等。 这些限制中, 调峰能力牵涉系统运行的经济代价, 并且和风电出 力的准确预测、电源的构成比例和特性等有关,对电 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相对较大, 是目前公认的制 约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出力后, 即为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时, 参与调峰机
组的有功出力
P
* G1
和
P
* G2
。P
* G1
=
PG1 -
PG自备 ,
P
* G2
=
PG2 - PG自备 , 其中, PG自备 为企业自备机组有功出力,
河北南网自备机组主要考虑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自备 278 M W 机组。
考虑负荷备 用, 则调 峰机 组的 最大 开 机容 量
2015 年 634 M W, 呈总体降低趋势。节假日期间低 谷负荷调峰裕度由 2011 年的 1 631 M W 降至 2015 年 719 M W, 呈总体降低趋势。
4 河北南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冬季低谷负荷时的调峰裕度即电网可为风电提
供的调峰能力。系统调峰裕度受电网负荷水平、负
荷备用率等因素影响, 考虑电网负荷 5% 波动, 负 荷备用率为 3% 、5% 、8% 时, 冬季低谷负荷调峰裕 度的变化情况见表 4, 表 5。
1 河北南网电源结构及负荷特性分析
河北南网是以火电为主的电网, 火电机组容量 占总装机容量的 93% 左右, 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小, 且大多为 以水定电 , 不具备调峰能力, 因此河北南 网的调峰主要由火电机组承担。根据统计数据和规 划材料, 河北南网 2010- 2015 年电源结构情况, 见
表 1。
目前, 河北省南部电网( 简称 河北南网 ) 已建 成投产风电场 3 座, 总装机容量达 297 M W, 接入电 网运行已成为河北南网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前提。与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常规发电方式相比, 风力发电 的有功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 使风电并网时必须由常规能源为其有功出力提供补 偿, 以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电力系统可接纳风电容 量受电网输送能力、调峰能力、稳定水平、电压波动 等因素影响, 其中电网可为风电提供的调峰能力是 最根本的制约因素[ 1 3] 。
V ol. 30 No. 1 Feb. 2011
河北电力技术
HE BE I ELECT RIC PO WER
第 30 卷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分析
Analysis on Maximum Wind Power Penetration into Power Grid 李晓明1, 戎士洋1, 李晓龙2, 张 章1, 王凯红1
37. 62
37. 19
抽水蓄能 所占比例
4. 73
4. 33
3. 91
3. 82
3. 55
3. 24
风电所 占比例
1. 62
1. 70
1. 73
1. 87
1. 92
2. 55
其它所 占比例
0. 48
0. 44
0. 39
0. 39
0. 37
0. 34
由表 1 可知, 河北南网 2010- 2015 年各电源中 供热煤电所占比例迅速增加。由于冬季供热机组承 担供热任务, 调峰能力受限, 因此供热机组所占比例 的增加, 使冬季电网调峰能力下降。河北南网 20062015 年冬季、节假日最大峰谷差情况, 见表 2。
可调峰机组出力减去可调峰机组最小技术出力的差
值。将峰谷差定义为 , 高峰负荷定义 为 P L高峰 , 则 低谷负荷 PL 低谷 = P L高峰 。将负荷备用率定义为 , 则负荷备用容量 P G备用 = P L 高峰 。假设 PG1 、PG2 为河北南网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时, 网内电源有功
出力, P联络线 为网间联络和特高压送电功率, 不考虑 网损 情 况 下, 高 峰 负 荷 时 P L 高峰 = PG1 + P L 抽蓄 + P联络线 , 低 谷 负 荷 时 P L低谷 + P L抽蓄 = P G2 + 50% P联络线 , 由此可知 PG1 = PL低谷 - PL抽蓄 - P联络线 , PG2 = PL 低谷 + PL 抽蓄 - 50% P联络线 , 其中, PL 抽蓄 为抽水蓄能 机组有功出力。从上述有功电源出力中扣除自备机
表 2 河北南网 2006- 2015 年冬季及节假日最大峰谷差率
项目
冬季最大 峰谷差率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2015 年
0. 382 0. 386 0. 386 0. 402 0. 413 0. 410
冬季最大峰谷 差与年最大 0. 330 0. 288 0. 347 0. 332 0. 332 0. 380 负荷比值
表 1 河北南网 2010- 2015 年电源结构情况
%
项目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纯凝煤电 所占比例
62. 11
59. 47
58. 36
56. 92
56. 54
56. 68
供热煤电 所占比例
31. 06
34. 06
35. 61
37. 00
2011 年 995
1 631
2012 年 827
2013 年 795
2014 年 711
2015 年 634
1 115
1 235
948
719
2011- 2015 年, 河北南网冬季最大峰谷差逐年 加大, 考虑供热机组 30% 的调峰能 力, 河北南网冬 季低谷负 荷调峰 裕度由 2011 年 的 995 M W 降至
( 1.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石家庄 050021; 2. 河北省电力公司, 石家庄 050021)
摘要: 针对河北省南部电网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 介绍调峰特 性的分析原则和计算方法, 得出低谷负荷的调峰裕度, 给出河 北省南部电网 十二五 期 间风电接纳能 力, 为风电 并网规划 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调峰特性; 风电接纳能力; 电网规划 Abstract: According to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power source con figuration of Hebei So uthern Po wer G rid,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alysis pr inciple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peak load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 gets peak reg ulation capacity of valley load, gives the maximum wind power penetration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o Hebei Southern Pow er Grid in the period of the 12th fiv e year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 r prog ramming o f w ind farm integrating . Key words: wind power; peak load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maximum wind pow er penetration; pow er g rid programming 中图分类号: T M 61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 9898( 2011) 01 0031 03
收稿日期: 2010 09 19 作者简介: 李晓明( 1982- ) ,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电网规划研究工作。
31
V ol. 30 No. 1 Feb. 2011
河北电力技术
HE BE I ELECT RIC PO WER
第 30 卷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c. 将点对网送电容量、网间联络线送电容量和
PGmax =
P
* G1
+
PG备用 。调 峰机 组的最 大开 机容 量
PGmax 由供热机组开机容量和纯凝汽机组开机容量 共同构成, 即 PGm ax = PG供热 + PG凝汽 。采暖 期考虑
所有供热机组全部开机, 则 PG凝汽 = P Gmax - P G供热 。
若考虑供热机组有 30% 的调峰能力, 则调峰机组最
表 4 冬季负荷波动对调峰裕度的影响
MW
项目
负荷增加 5% 调峰裕度
负荷降低 5% 调峰裕度
推荐负荷方 案调峰裕度
2011 年 1 046
944 995
2012 年 882 772 827
2013 年 855 736 795
2014 年 775 647 711
2015 年 703 565 634
表 5 冬季系统备用对调峰裕度的影响
50% 考虑; 供热煤电机组, 采暖期最小技术出力按机
组容量 70% 考虑, 非采暖期最小技术出力按机组容 量 50% 考虑。
g. 新能源发电机组( 生物能机组、矸石机组、企
业自备机组、风力机组、光伏发电) 和网内其他机组 不参与调峰。
2. 2 计算方法[ 4]
系统低谷负荷调峰能力是指系统低谷负荷时,
特高压最小 送电容 量, 按 照最大 送电容 量的 50% 考虑。
d. 旋转备用( 热备用) 按照 8% 考虑, 其中负荷
备用 3% , 事故备用 5% 。 e. 截止 2010 年底, 河北南网抽水蓄能 装机容
量 1 011 M W, 调峰性能按 200% 考虑; 常规水电装
机容量小, 系统调峰不考虑常规水电。 f. 纯凝气煤电机组, 最小技术出力按机组容量
MW
项目 系统备用 3%
调峰裕度 系统备用 5%
调峰裕度 系统备用 8%
调峰裕度
2011 年 1 534 1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