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集合

合集下载

生理学 名词解释

生理学  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第1章:★神经调节: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最重要的调节方式,它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进行的调节,它是通过反射的方式来完成的。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新陈代谢:机体不断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兴奋:活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兴奋性/异化作用:活细胞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的大量液体及溶解于其中的溶质的总称,约占人体体重的60%。

★内环境: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反射、反射弧: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发生的规律性、适应性活动,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组成。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或在体液中扩散, 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反馈信息作用与控制信息相同,从而加强控制系统活动。

★负反馈:反馈信息作用与控制信息相反,从而减弱或抑制控制系统的活动。

前馈: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第2章:★液态镶嵌模型: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层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以α-螺旋或球形形式存在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直接利用ATP分解提供的能量,通过膜上的离子泵,逆电—化学梯度将某些物质或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过程。

★继发性主动转运:利用钠泵分解ATP释放能量建立的Na+浓度势能贮备,逆电—化学浓度梯度将某些物质或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结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

2.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4.单纯扩散:在生物体系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是水溶液,溶于其中的各种溶质分子,只要是脂溶性的,就可能按扩散原理作跨膜运动或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5.易化扩散:有很多物质虽然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甚上,但它们也能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较容易地移动。

这种有悖于单纯扩散基本原则的物质转运,是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协助”下完成的,因而被称为易化扩散。

6.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还可用来完成一些其他物质的逆浓度差的跨膜转运,为此把这种类型的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8.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9.阈值:使所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某一数值;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10.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这就是动作电位。

12.兴奋-收缩耦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13.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14.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2、阈值(threshold):在实际测量中,常把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把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3、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人体所处的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成为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是细胞外液,生理学中将细胞外液成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和血浆。

5、稳态(homeostasis):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各种离子和营养成分浓度等)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我们把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成为稳态。

6、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行为调节和免疫调节。

7、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是体内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调节方式,它是通过神经系统各种活动实现的。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调节方式是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成为反射(reflex)。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8、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对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称为体液调节。

9、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细胞和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一种调节方式。

它是由于细胞和组织器官自身特性而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例如心肌的自身调节和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等。

10、行为调节(behavioral regulation):是指人们通过行为活动或行为方式的变化,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活动规律,从而对个体健康或疾病产生重要影响的调节方式。

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绪论1.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方向改变。

5.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方向改变。

6.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收到纠正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7.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触发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8.静息电位(rest potential,RP):未受刺激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9.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在原有的静止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倒转和复原。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细胞膜产生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型电位变化。

11.平衡电位(equilibrium potential):由K离子外流达到平衡后在膜两侧造成的电位差。

12.极化(polarization):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

13.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电位升高的方向变化。

14.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去极化后,又向原初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5.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电位降低的方向变化。

16.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内环境:即为细胞外液稳态:细胞外液中的理化性质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反馈: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到达受控部分,受控部位有信息送达控制部位,已纠正或调解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

负反馈:反馈信息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单纯扩散:被转运物质分子,通过膜脂质双分子层,顺浓度梯度跨膜扩散,最终均匀分布在膜两侧的过程。

异化扩散:体内非脂溶性物质在某种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转运形势。

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其中的泵蛋白利用生物能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转运的过程。

静息电位(RP):功能与结构完整无损的细胞,未受到刺激而处在相对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动作电位(AP):细胞受到刺激后,引起一次快速而短暂的膜内电位倒转和随后复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

全或无:不论何种性质的刺激,阈下强度不可能引起动作电位,只要是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不论其强度多大,它们在同一细胞可引起幅度相同和持续时间相等的动作电位阈强度:能使静息电位减小刚好达到阈电位水平的刺激强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等渗溶液:细胞膜两侧浓度均匀分布。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率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过程血清:血液凝固1~2时,血凝块会发生收缩,并释放出淡黄色的液体。

自律性:组织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时,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潜在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受窦房结控制,不表现其自身的节律性,只起着兴奋的传导作用。

房—室延搁:房室交界区兴奋性传导缓慢,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再向心室传播,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开始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这种房室交界区兴奋传导缓慢的现象。

心电图:心脏兴奋的产生和传播时所发生的电变化,通过周围组织和体液传至体表,将引导电极放于肢体或躯干一定部位,可以记录到这些电变化的波形。

生理名词解释(中英+解释)

生理名词解释(中英+解释)

生理名词解释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前馈(feed-forward):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数值。

出胞(exocytosis):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endocytosis):是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是指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兴奋性(excitability):生物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细胞的兴奋性。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静息是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35个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35个

生理学必考名词解释35个1. 内环境: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啦,像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这些。

2. 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好比您家里的温度、湿度总是差不多,让人舒服。

3. 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就像有人叫您,您会答应一样。

4. 负反馈:让系统的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从而使系统保持稳定,比如您热了就出汗降温,这就是负反馈。

5. 正反馈:输出增强输入,让系统的活动不断加强,像分娩的时候宫缩会越来越强,就是正反馈。

6. 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就像跨过这个门槛,才能引发大动静。

7.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快速、可逆的翻转和复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8. 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好比细胞在休息时的“心情”。

9. 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电信号告诉肌肉该收缩啦。

10.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能反映血液中血细胞的多少。

11.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简称血沉,能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12.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13.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心脏也得有休息和工作的时候嘛。

14.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15. 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就像水管里的水对管壁的压力。

16.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能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状态。

17.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和呼气,您一呼一吸就是呼吸运动在起作用。

18.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把新鲜空气吸进来,把废气排出去。

19.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让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范围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3.兴奋性(excitability):细胞接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4.阈值(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5.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他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6.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他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7.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进行的跨膜扩散。

8.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和(活)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9.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时膜内电位差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10.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11.锋电位(spike potential):在神经纤维上,表现为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压样变化。

12.阈电位(threshold):在一段膜上能够诱发去极化和Na+通道开放之间出现再生性循环的膜内去极化的临界值。

13.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当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虽然不能引起动作电位,但可以使受刺激局部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高,膜的静息电位轻度减小。

电变化较小,只限于受刺激局部的细胞膜而不能向远处传播。

14.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在兴奋与邻近未兴奋区之间的电流。

大学《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大全

大学《生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大全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3.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4.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5.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6.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7.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8.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9.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0.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1.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2.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而形成的。

5.终板电位: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6.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7.极化:通常将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8.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生理学 名词解释

生理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2.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4.阈强度:在保持刺激的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一定时,引起细胞产生AP 的最小刺激强度5.阈电位:能触发AP(钠通道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值6.静息电位:静息时,细胞(质)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7.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8.后负荷:肌肉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9.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10.肌肉收缩能力:指与前负荷和后负荷均无关的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内在特性。

11.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过程与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

1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

13.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保持不变而长度缩短。

14.体液:指人体内所有的液体,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15.血量:指全身血液的总量16.血清:指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17.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溶剂百分比18.血液凝固:指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19.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20.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21.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此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22.脉压:动脉血压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之差称为脉压23.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24.血压: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25.心血管中枢: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2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27.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涉处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28.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里称为每分输出量,也成为心输出量29.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30.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3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32.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33.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34.腹式呼吸:以膈肌舒缩为主引起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腹壁的起伏35.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胸骨和肋骨运动为主的呼吸,主要表现为胸部的张缩36.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37.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8.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39.HB氧容量:每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40.HB氧含量:每100ml血液中实际含氧量41.HB氧饱和度:血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百分比42.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43.吸收: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44.基本电节律:胃肠平滑肌细胞在RP基础上产生周期性地去极化和复极化45.胃肠激素:由消化道内分泌C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46.胃排空: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47.分节运动: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48.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产生的热量49.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释放的热量50.体温: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51.调定点:体温调节所规定的一个温度值,它决定体温的高低52.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没有外来神经、体液影响的情况下,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生理学:研究机体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制的科学。

2. 器官:具有特定功能的身体结构,由多个组织组成。

3. 组织:由一组特定类型的细胞及其外间质组成的结构。

4.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5. 细胞膜:包围细胞的薄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6. 细胞器:细胞内的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7. 细胞核:细胞中包含DNA的结构,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8. 细胞分裂:细胞繁殖的过程,产生两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细胞。

9. 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0. 全身循环:心脏泵送氧血到全身各部位,然后回流到心脏的过程。

11. 呼吸:人类摄取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12. 循环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系统。

13. 骨骼系统:由骨骼组成的体内支架,提供支撑和保护。

14. 消化系统:摄取、分解和吸收食物,将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的系统。

15. 泌尿系统:产生、存储和排泄尿液的系统。

16. 神经系统: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系统。

17.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内部平衡的系统。

18. 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疾病和外界入侵的系统。

19. 睡眠:周期性的安静休息状态。

20. 饮食:摄取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21. 新陈代谢: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的总体过程。

22. 平衡:正常状态下各种因素之间的和谐状态。

23. 体温调节:维持机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过程。

24.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液体,运输氧气和养分。

25. 血压: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26. 氧气:呼吸过程中摄取的气体,用于产生能量。

27. 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28. 铁:血液中的重要矿物质,参与氧气的运输。

29. 水:生物体内的主要成分,维持生命活动的平衡。

30. 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1. 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32. 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分子。

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1. 内环境:内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内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3. 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4. 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 阈强度(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6. 反馈: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7. 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的方向变化,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8. 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

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9.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

10. 前馈: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前,就得到纠正。

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就称为前馈。

11.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12. 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13. 阈强度(阈值):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1. 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领域。

2. 细胞(Cell):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命过程都由细胞完成。

3. 组织(Tissue):由一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单位,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4. 器官(Organ):由不同组织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如心脏、肺等。

5. 系统(System):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群,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6. 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特定目标器官或细胞,调节生理功能。

7. 血液(Blood):体液之一,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养分和激素,以及维持体温和免疫功能。

8.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调节和控制机体功能的系统。

9.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组成,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废物。

10.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鼻腔、喉、气管、肺等器官组成,负责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

11.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运输氧气、养分和激素到全身各部位。

12.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负责识别和抵御入侵的病原体,维持身体健康的防御系统。

13. 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内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包括能量转换、分解和合成物质。

14. 遗传(Genetics):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DNA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领域。

15.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存在于神经元间隙中的一类化学物质,用于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16. 兴奋(Excitation):由于刺激而导致神经元或肌肉细胞内动作电位生成和传导的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 (2)

生理学名词解释 (2)

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包括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2.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homeostasis)概念:指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细胞外液中的PO2、PCO2、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4.反射(reflex)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体液调节概念:指机体某些细胞产生、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对机体各器官组织活动的调节方式。

6.反馈(feedback)概念:指受控部分发回的信息,以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

7.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概念:反馈信息与控制部分的作用方向相同。

(即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8.前馈概念: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9.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概念:脂溶性物质由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如:O2,CO2…)。

10.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协助下,由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11.经载体(carrier)易化扩散:是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

12.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13.出胞(exocytosis):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14.入胞(endocytosis):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包括吞噬和吞饮。

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等15.转运方式转运物质顺逆差细胞是否耗能单纯扩散脂小分子,水顺差不经通道易化扩散带电离子顺差不经载体易化扩散水溶性分子顺差不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逆差耗能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等逆差靠他物势能差出胞与入胞大分子物质无关细胞主动活动16.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剌激发生反应(产生动作电位-近代)的能力17.兴奋(excitation)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过程18.刺激(stimulation):能被生物体感受而引起生物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声、光等)19.阈强度:概念引起组织产生反应(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20.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静息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21.AP的概念:指细胞受刺激时,在RP基础上,膜电位产生的快速倒转和复原22.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能诱发AP(钠通道大量激活)的临界膜电位值23.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阈下刺激引起膜局部电位的较小去极化24.前负荷Preload概念:肌肉收缩前就遇到的负荷肌肉收缩开始时遇到的负荷25.后负荷(Afterload )概念肌肉收缩开始时遇到的负荷26.肌肉收缩能力(contractility)概念指影响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功能状态27.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纤维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28.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不变而长度缩短29.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30.肌肉收缩能力:指影响收缩效果的肌肉内部功能状态31.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的一次收缩和舒张32.强直收缩:连续多个刺激引起肌肉的持续性收缩33.终板电位34.①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生理名词解释

生理名词解释
51、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我国正常青年人安静时约为100mmHg。
52、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 pressure,CVP):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与心脏射血能力呈反变,与静脉回心血量呈正变,判断心功能的指标之一。一般为4~12 cmH2O。
47、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P):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约为100-120mmHg。
48、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在心舒末期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舒张压约为60-80mmHg。
14、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ly-gatedchannel):机械门控通道是指能感受机械刺激并引起细胞功能改变的通道样结构,如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
15、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16、阈值(thresholdintensity):将刺激持续时间固定,测量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阈强度)。它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
生理学名词解释
1、内环境(environmentalism):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为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和组织液等。
2、稳态(homeostasis):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号作用的结果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称为负反馈。

生理学名词解释7

生理学名词解释7

生理学名词解释7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3.【神经调节】:有神经元直接参与的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4.【体液调节】:当机体环境发生改变时,引起某些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释放激素并通过组织液或血液循环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某些器官的功能活动5.【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或器官不依赖神经、体液调节,而自身对环境的改变也可作出一些适应性的反应6.【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7.【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8.【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9.【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10.【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感受的生存环境条件的改变11.【反应】:由刺激引起机体内部代谢过程及外部活动的改变12.【内环境】:细胞外液13.【稳态】: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稳定状态第一章1、【流体镶嵌模型】: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2、【单纯扩散】:在生物体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脂质性溶质分子顺浓度差跨膜转运。

3、【易化扩散】:体内有些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小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跨膜运输,但在细胞膜中的某些特殊蛋白的协助下,也能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4、【被动转运】:顺浓度差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5、【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6、【协同转运】:(继发性转运)在主动转运中,由于钠泵的作用形式的势能贮备也为某些非离子物质进行跨膜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7、【胞吐】:物质由细胞排除的过程。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强度:在刺激作用时间足够长的条件下,能引起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2.利用时:用基强度作刺激引起细胞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3.时值:在保持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条件下,两倍基强度的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刺激持续时间。

4.肌小节:肌原纤维上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

5.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性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

6.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7.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排除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钟输出量,称为心输出量。

8.心指数:一般是指在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9.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10.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11.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引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搏动的正常部位。

12.潜在起搏点:其本身的自律性并不表现,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

13.期间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称为期间收缩。

14.代偿性间歇:在一次期间收缩之后,伴有一次比较大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15.房室延搁:房室连接处兴奋传导的速度缓慢,其中结区的传导速度最慢。

导致兴奋在房室连接处延搁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房室延搁。

16.房室延搁的意义:房室延搁使心室兴奋落后于心房,使心室收缩发生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17.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18.舒张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19.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20.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21.肺换气: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2.组织换气:细胞通过组织液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3.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集合2013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1. peptide
2. peptide bond
3.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与蛋白质复性(renaturation)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6.α-helix
7.β-折叠
8.超二级结构
9.结构域(domain)
10.蛋白质三级结构
11.亚基(subunit)
12.蛋白质四级结构
13.蛋白质等电点
14.蛋白质变构效应
15.蛋白质构象(自己找资料解释)
16 模体
第二章核酸
1.DNA解链温度(Tm值)
2.DNA变性与DNA复性
3.DNA增色效应和DNA减色效应
4.核酸分子杂交
5.核酸酶
6.基因组(genome)
第三章酶
1.enzyme
2.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多功能酶
3.单纯酶、结合酶、全酶
4.酶的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
5.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6.酶的特异性
7.酶原和酶原激活
8.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9.同工酶(isoenzyme)
10.核酶(ribozyme)
11 竞争性抑制作用
第四章糖代谢
1. glycolysis
2. glycolytic pathway
3. TCA cycle
4.巴斯德效应
5.磷酸戊糖途径
6.gluconeogenesis
7. Cori循环
8. 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
第五章脂类代谢
1. fat mobilization
2.脂酸β-氧化
3. ketone bodies
4. 磷脂
5. 血脂
6. 血浆脂蛋白
第六章生物氧化
1. biological oxidation
2. 电子传递链(氧化呼吸链)
3. 氧化磷酸化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5. P/O比值
6.解偶联剂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1.氮平衡
2.腐败作用
3.必需氨基酸
4.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5.尿素循环
6.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7. one carbon unit
8 蛋白质互补作用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1.从头合成
2.补救合成
第九章非营养物质代谢
1. biotransformation
2. 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
3. 游离胆汁酸、结合胆汁酸
4.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5. 黄疸
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关键酶
2.别构调节
3.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第十一章 DNA的复制
1. semi 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2. semi 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3.复制叉
4. leading strand
5. lagging strand
6. 冈崎片段
7. 引发体
8. 逆转录酶
9.DNA突变
第十二章 RNA的生物合成
1. 不对称转录
2. 编码链
3. 模板链
4. intron
5. exon
6. mRNA的剪接
7 断裂基因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 翻译(translation)
2. codon
3. open reading frame
4.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5.摆动配对
6.氨基酸的活化
7.翻译后修饰
8.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
9 框移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