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多么伟大呀,圣人之道!洋洋大观,发育万物,继天立极。充足富裕,大的方面有三百,小的方面有三千。都供后人都实践施行。所以说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的品德,是行不了圣人之道的。

从第二十六章以下,子思一面赞颂圣人之道,一面也继续阐述中庸之道的发挥问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慧,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

个意思吧!

朱子注曰: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这则是强调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问学的积累,要求达到最高境界,又要保持中庸的原则。这里的“致”、“尽”、“极”都是动词,相当于“尽性”之“尽”、“致中和”之“致”。其实,这里的“道”亦为动词,应理解为“尽由之”。从明哲保身等角度看,君子也是需要仁智勇齐修的。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此处似乎说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此君子,指王天下者而言。其道,即议礼、制度考文之事也。本诸身,有其德也。徵诸庶民,验其所信从也。建,立也,立于此而参于彼也。天地者,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迹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所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者也。)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知天、知人,知其理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动,兼言、行而言。道,兼法、则而言。法,法度也。则,准则也。)

所以君子之道,从其自身的善性出发,从平民百姓那里检验自身的德行,用上古三王的言行考校自身的言行,独立于天地之间又不违背天理民意,与自然造化合拍,即使百世以后圣人复起了,自己的言行还经得住的考验。与自然造化合拍,是懂得了自然的规律;自己的言行经得住历史考验,是懂得了人情世故。所以君子的举动就成为天下世人的行为准则,他的行为是天下效法的楷模,他的话就是天下的法则。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

明。

孔夫子追崇尧舜之道(远),宗守文王武王之礼法(近);上应顺自然法则(时),下崇尚因地制宜(空)。譬如天地那样,地因博厚而无不载,天因高明而无不覆;又譬如四时那样交替运行,如日月那样日夜交互着明照大地。

这里赞颂了圣人之德,继天立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好比河川分流,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根深叶茂,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朱子注曰:悖,犹背也。天覆地载,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所以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川流者,如川之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敦化者,敦厚其化,根本盛大而出无穷也。此言天地之道,以见上文取辟之意也。

在“化育万物”的东方观念中,人类和社会、自然是一个大的生活共同体。所以,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应该“并育”而不相害,世上的各种“道”和思想、主义应该并立,使人类具有丰富的物质和精神。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因此,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是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而提出的。但这里提出的“不同”,并不是互不相关,各种“不同”因素之间,必须有“和”,“和”就是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和”在中国是一个古字,见于金文和简文。“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并非融合为一)。古“和”字还有“顺其道而行之”,不过分,得其中道的意思。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新书·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都是和谐适度的意思。

“和而不同”原则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义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在中国,儒家立论的基础是人和人的关系,道家立论的基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探讨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庄子的最高理想是“太和万物”,使世界达到最完满的和谐。作为儒家核心的道德伦常观念,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等双方面的行为规范,力图找到两者之间关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