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现代意义
12、惟俨——佛教忏悔思想的现代意义
佛教懺悔思想的現代意義惟儼新加坡雙林寺住持一、反思自己人,是很容易犯錯誤的,俗話說:“人非聖賢,敦能無過”,關鍵在於能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與過失。
我們對聖賢的崇敬,可以跪拜在他們的腳下,表達自己的虔誠與恭敬;但是,我們是否有勇氣跪倒在自己的腳下,這並不是把自己作為敵人或被自己打倒,而是理性地分析自己的過錯,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裏,能夠真正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
最後,我們能夠勇敢地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安安心心走在明天裏,能夠過著無悔的人生。
當我們稍懂人事時,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誤會帶來別人的斥責,於是我們在掩飾自己的過錯,學會了撒謊,過著心驚膽怯的日子;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敢於面對自己、面對人生,敢於面對社會,能夠反思自己的勇氣。
懺悔就是一種勇氣,只有把自己毫不留情地層層剝開,坦坦蕩蕩地把胸襟敞開時,才能算得上一個真正的人。
懺悔者沒有膽怯,因為對生命的真誠,對自己負責,是一種高尚而又堅強的勇氣。
佛陀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們的人生是一種有“缺陷”的人生;其次,能夠真正反思自己、反省自己,能夠在日常生活裏保持著一顆警覺的心,觀照每一念的當下;最後,我們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和那灰色的過去說“永別”,不會重蹈前轍。
所以,懺悔是內心覺醒反照的工夫,“不怕無明起,只怕覺照遲”,清醒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罪業。
有時,這種反省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在總結人類的經驗,用一顆真誠的心,坦誠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哪怕是千百次摔倒也要有勇氣戰勝自己。
有時,我們可能一時衝動而盲目自大,其實我們非常渺小,我們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風雨與歲月,隨時將帶走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所以,懺悔不是讓我們生活在悔恨中,而是讓我們過著無悔的人生。
二、懺悔與無悔一切的懺悔,都是為了無悔。
懺悔,不僅是流露自己內心的歉疚和羞愧,更是展示生命的純潔與無染。
把塵埃與虛飾一同拂去,讓真我顯示無與倫比的光芒,這是一種曲折而又偉大的過程。
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历2000多年在我国的发展、演化,与儒、道并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东方艺术与思维观念的典型代表。
探讨佛教文化,是探讨我们的民族特色、设计特色的途径之一。
感悟思辨的禅理、挖掘艺术表现的手段、提炼传统文化的符号,用以升华设计的价值,是设计对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佛教文化的意义内涵“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含意,是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而变化发展的。
即使在同一时代,不同的学者,对之也有不近相同的看法。
当代我国哲学界和文化学界学者一般认为,“文化是一定的民族根据其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反映其思维方法、认知模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及流变。
”这一观点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文化属于人的精神成果;其次,这种精神成果的精神内容是主要从“思维方法,认知模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第三,这种精神成果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凝结下来的成果的“总和”,另一类是正在形成之中的“流变”;第四,精神成果的形成是有条件的,最根本的两个条件即是“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
当然,“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我们可以给“佛教文化”作出这样的定义:广义:佛教文化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反映佛教思维方法、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狭义:佛教文化即作为文化具体形式的佛教。
从狭义上所谓佛教文化,按其具体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教义、佛教活动、佛教设施三个部分。
教义包括博大精深的佛教思想体系和名目繁多的戒律仪轨内容;佛教活动包括佛教界一切代表宗教的活动;佛教设施不仅包括佛教的建筑和门庭设施,还包括法物、法器、佛教典籍等。
从设计意义上来说,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不仅要从狭义上来把握,也要从广义上来认识。
因为佛教的存在与发展,其价值在于对民族精神、气质的影响,并取决于它对于佛教文化(狭义)以外的文化的影响。
唯其如此,佛教才显示出其广度和深度,才能为设计提供更深意义内涵上的指导作用。
佛教的生态环保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就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就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瞧法,就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就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就是指生理上与感情上的痛苦,而就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就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与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就是“招聚”或“集合”,集谛就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与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就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就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就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与“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就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佛教得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刘胜梅(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摘要: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得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
慈悲精神就就是与乐拔苦得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就是缘起论。
慈悲精神在佛教上得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与戒杀上。
慈悲精神得现代意义就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得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得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得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进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碰撞、激荡、冲突、融合中,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精密、深邃、严谨得思想体系。
从广义得伦理学观点来瞧,整个佛教无非就是一个伦理道德系统,这从“七佛通偈”也可以证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诸佛教”。
- $ 、(/#")而慈悲精神作为佛教得根本精神,贯穿着这个伦理道德系统,因而研究与探讨慈悲精神得内涵、理论基础与它在佛教上得践行及其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慈悲精神得内涵慈悲精神就就是与乐拔苦得菩萨精神,“慈”(与乐)就是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悲”(拔苦)就是怜悯众生,拔除苦难,慈悲被认为就是菩萨行最重要得特征之一。
《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乘佛教以慈悲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得重要依据,故云:“慈悲就是佛道之根本。
”- # 、 + /$#12 ,印度天亲菩萨在《十地经论》中说: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
”可见,慈悲就就是与众生拔苦与乐得动机与效果得统一,就是慈心慈行与悲心悲行得得统一。
根据佛教修持者得认知与思想境界得高低,可把慈悲分为三种,即(1)“众生缘慈悲”,指以众生为对象得慈悲,此为凡夫得慈悲,属于小慈悲;(2)“法缘慈悲”,指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得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得菩萨得慈悲,属于中慈悲;(3)“无缘慈悲”,指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就是佛得慈悲,属大慈悲。
论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及其现代意义
论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及其现代意义作者:于丹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07期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自传入中国至今已有漫长的历史可以追溯。
一种异域文化能够在中国传承千年,不仅需要自身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借鉴与充实本土文化,佛教中国化正是异域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与本土文化完美融合的成功典范。
研究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对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世界文化传播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宗教;佛教;本土化;现代意义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与儒、道两家本土出生的宗教流派不同,佛教自遥远的印度而来,起初并没有和中国本土文化较高的契合度,但它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不得不归功于其漫长的本土化过程。
本文将从佛教传入背景、中国化特征分析及其蕴含的普世价值观等角度来探析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及其现代意义。
一、佛教的传入佛教得以传入中国是时代需求和政治策略综合作用的结果。
佛教在东汉末从西域传入中国,当时社会黑暗,帝王软弱无能,宦官外戚专权,政治局面混乱,再加上连年大旱,平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统治者却碌碌无为。
此时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学社会控制力逐渐衰颓,亦不能控制住局面。
这就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选取一种能够与儒学相融合的思想,从而削弱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恰好佛教思想符合社会上层的诉求,因此,它得以有机会传入中国,这可以说是社会上层与佛教之间相互选择的结果。
[1]除了政治因素外,佛教早期传入地也为佛教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敦煌便是我国早期传入佛教思想的地区之一,它与广袤的西域接壤,位于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接地带,是中西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一站,被当作国门。
当时的敦煌商业繁荣,且距离中原地区较远,各种政治势力和战乱以及中原地区的儒家和道教思想对该地区影响较小。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佛教文化才在中国得以初步发展,并最终由此传至其他地区。
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力宣扬,得到了较突出的发展,并从此走上“中国化”的道路,至隋唐走向繁荣鼎盛,随后佛教进入漫长的衰退期,但是佛教始终没有泯灭,一直在民间得以流传。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佛教思想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看来,佛教思想是深邃而宽广的,具有启迪人心、提升人性的积极作用。
它强调亲善、慈悲和智慧,并以解脱苦难为最高追求。
在世俗社会中,佛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使得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度化众生。
佛陀根据自己的悟道经验,教导人们如何通过修行和发展自我来摆脱世间的痛苦。
佛教注重个人修行,通过打破贪欲、嗔恨和愚痴的束缚,使人们内心平静,达到心灵的解放。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从而彻底超越生死的轮回。
佛教思想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从揭示人生苦难的本质,到指出苦难的根源和原因,再到提供超越苦难的方法和道路,佛教给予了人们面对现实生活困境的宝贵指引。
八正道则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和道德准则,如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等。
这些教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方针,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思想还强调智慧和慈悲。
智慧是佛陀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观察,人们才能认识到世间所谓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真实本性。
佛教思想强调个体的觉悟和自由思考,提倡人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声音,而不是机械地遵循传统和权威。
同时,佛教思想还强调慈悲和宽容,认为人们应该对他人怀有善意和同情心,并以慈悲为出发点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思想对于塑造个人品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佛教强调个体的内禀价值和自由意志,引导人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修行成佛,还能在社会中培养出包容和宽容的氛围,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佛教思想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指导,提醒人们要慢下脚步,审视内心,关注内在的幸福和平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社会注重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人们更多地忽视了内心的追求。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
佛教的修行与人生意义佛教是一种以修行为核心的宗教,强调通过禅定、慈悲、舍己和智慧来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佛教的修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冥想、忏悔、礼佛、供养等。
这些修行方式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内心修养,还对社会和人生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修行的内在意义佛教修行的核心目标是超越苦难、解脱轮回,得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通过冥想和深思熟虑,人们可以认识到无常的真相,从而明白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
这种洞悉使个人具备平等、慈悲和智慧,超越个人欲望,提高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心,从而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均衡。
佛教修行的内在意义在于通过实践,使个体认识到人生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二、修行的外在意义佛教修行不仅对个体的内心有益,还对社会和人生意义产生积极的影响。
佛教教导人们具备慈悲心与智慧,以利他为中心,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鼓励人们以舍己为人的精神,无私地奉献和帮助他人。
修行者通过自身的改变,以行善行慈的方式影响他人,从而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佛教修行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佛教修行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体现在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追求上。
佛教教导人们通过修行追求的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内心真正的平静与解脱。
佛陀曾说:“生活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自由,自由的目的是平静,平静的目的是觉醒”。
佛教修行鼓励个人超越物质欲望,让心灵回归平静和内心的自由。
四、佛教修行实践的重要性佛教修行实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更在于付诸实践和实际行动。
佛教强调直接体验与亲身实践,通过具体的修行方式和行为来提升修行者的智慧和慈悲心。
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体验佛教教义的内涵和真理,从而使修行者能够深刻地理解修行对于个人和社会意义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欲望日益增加,而内心的空虚感和困惑感也逐渐加深。
佛教修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人们从内心深处探寻人生的真正意义,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解脱。
通过实践佛教修行,个体可以提升自身的智慧和慈悲心,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4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 响
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孔子创立,强调仁、 义、礼、智、信等道德观
念
发展:孟子、荀子等后继 者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完
善
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 国政治、社会、文化等方
面
现代意义:对现代社会的 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塑造仍
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伦理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家庭观念、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对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对中国社会的处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对中国社会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
教育影响:佛教的禅修、冥 想等修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 教育领域,有助于提高人们
的专注力和内心平静。
佛教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 产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丰
3
道教对中国的影响
思想影响:佛教的因果报应、 轮回转世等观念深入人心,影 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
则。
社会影响:佛教的慈悲为怀、 普度众生等理念促进了社会的 和谐与稳定,同时也为弱势群 体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文化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 艺术、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文学形式中都有佛教元素的体
佛教、道教和儒家思 想的影响
汇报人:XXX
目录
壹目
录 文 本
贰 影佛
响教 对 中 国 的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佛教与禅修的价值与意义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由此演变出了禅修,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以其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人感觉焦虑、疲惫、无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与禅修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佛教教义着重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的。
无论劳动阶层、白领阶层还是精英阶层都可听取佛教之道理。
佛教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生活、正意、正念、正定」,这些论述可以帮助人们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和意识。
五戒是佛教中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窃、不嫖妓、不饮酒、不说谎言」等,人们因得以依照佛教获得内心的净化,重塑自己的人格、提高个人修为。
其次,禅修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协助人们更好地塑造自己。
禅修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平静思维,重塑心灵和身体,以及实现内在平衡。
禅修可分为一些派别,例如坐禅、念佛、默想禅、西藏禅等等。
各个派别在被实践之后都有极高的治疗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注意健身、饮食等方面,但私人时间的竞争也让人们更加担忧。
禅修可以为大多数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个人时间归来之后重新理解自己,掌握更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禅修同时有助于人们发现内在的领导能力和平衡性格,这是现代社会受欢迎的一点。
经由禅修,人们能够发现廉耻之心,强化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以及更有效地管理个人情绪。
人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网际关系和人际关系,朝向人生目标,追求内在平衡。
总之,佛教与禅修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教义将人心引导向善,鼓励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而禅修则是一种能助人们找到内心平衡、提高个人修为、塑造领导力和性格的修行方式。
这些特点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内心平静、探求生命意义的精神归属感。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就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佛教伦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忽视。
佛教的基本义理及平等原则、慈悲救济观念、戒杀护生理念、明心见性的关怀等佛教伦理观念,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内容。
强化了中土道德教化的信仰力量,增强了世俗伦理的约束力。
作为宗教伦理,中国佛教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土传统社会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劝善化俗之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缓解现代危机、增进义务责任等普世意义。
【关键词】佛教;佛教伦理;意义一、引言人类进人21 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困境也全球化,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确立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力图以普世伦理构想为背景,探讨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及特质,并阐明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容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佛教伦理的一份宝贵资源。
作为宗教伦理,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就现实作用而言,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它的道德规范,另外,道德规范也是宗教的坚实基础”。
可以这样说,佛教伦理是佛教思想、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
如果说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包括佛教伦理在内的宗教伦理就是不可或缺的桥梁。
三、佛教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一)原始佛教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认为人生皆苦,人生处于轮回苦境是缘于无明和恶业,有关分别善恶的理论及指导修行生活的戒律也因此产生。
原始佛教以后的部派佛教时期,作为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的佛教戒律日趋广备。
(二)大乘佛教佛教伦理思想更为丰富,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成为大乘伦理精神的旗帜,以个体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被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伦理内容的“菩萨行”,亦即大乘六度、四摄。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佛教是一种源自印度的宗教,它的思想、教义、实践方法等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哲学的影响和塑造。
佛家思想擅长剖析人类的内心世界和解构社会动态,探讨人类的存在和意义等深刻的哲学和社会问题。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佛家思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佛家思想强调内心平衡。
现代社会节奏快,变化多,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增长,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人们失去了内心的平衡。
佛家思想提倡“修心”,认为如何正确把握人生,对人类内心具有重要影响,并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
例如,“三禅定”中的“正念”可以帮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佛家思想注重人类共存和和谐。
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和宗教交织,容易发生冲突和纷争。
佛家思想坚信“一切众生平等”,强调修正自己的心态,以“慈悲”、“智慧”、“喜舍”等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用“修生命,行善事,维持和平”来完成人道福祉。
例如,“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等道德实践可以教育人们在社会中接纳他人,相互帮助。
最后,佛家思想鼓励人们探寻真理和智慧。
现代社会商业繁荣、科技进步,人们追求物质与享乐,却很少关注精神需求的满足。
佛家思想非常注重探索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和探寻真正的智慧。
例如,“菩提心”鼓励人们具备开放的智者思维和无私的领悟精神,实现人智智慧的长久传播和发展。
总而言之,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应用,其核心思想与当今社会的现实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借鉴佛家思想,可以帮助现代社会建构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人权,追求内心平衡和超越自我等伟大目标。
它的价值,在于让人们从多维度的视角理解个人和社会的现实问题;它的意义,在于能够照亮人类前行的智慧之光,提高人们的生命品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领悟佛教思想,将其付诸行动,展现佛家思想在现代生活的深刻蕴含和广阔前景。
佛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方案]藏传佛教的教义思想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藏传佛教所蕴含的积极意义摘要:当今地球环境日趋恶化,人类开始关注生态问题,各种生态文化思潮与文化价值观反思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藏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发掘与诠释正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就藏族本身而言,在其生产与生活方式和精神活动中始终洋溢着浓厚的生态伦理文化,发掘这些优秀的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而藏传佛教也是一种信仰,他可以给人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奋进的动力、平和的心态。
【关键词】藏传佛教;生态;环境;宗教信仰; 社会影响一、藏传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一)藏传佛教的“缘起论”思想藏传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就是缘起论。
“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不是孤立的存在。
缘起论是佛陀的基本教义,他的弟子阿说示曾经转述这一思想:“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
”[1]“因”就是条件,万法由条件而生,由条件而灭;超越了条件性,就是涅盘成佛。
这是释迦牟尼的基本教理。
原始藏传佛教将这一思想表述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在这里,“此”与“彼”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事物的存在与否,决定于条件。
只有将一物置于整体中,在众多条件的规定下,才能确定其存在。
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
关于缘起有一个专门的“颂”,常常刻在佛塔、佛像的基座或佛塔、佛像内,或佛像的光背处,称作“法身舍利偈”或“法身偈”,其内容汉译为:“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
”[3]万法依因缘而生灭,这就是缘起论的基本思想。
藏传佛教的“缘起”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共生”的世界图景与生态关系。
在藏传佛教缘起论的解释系统中,世界上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中。
这种“整体共生”的关系,为我们确立共生共荣的“整体生态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整体性的关系中,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及互入的关系。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深受亿万信徒的推崇和追随。
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被认为能够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思想对个人的影响佛教强调内观与修行,主张通过静心冥思、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站在超越一切烦恼的角度看待人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佛教注重觉知和正念的培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保持距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繁忙的生活所压迫,容易迷失自我,佛教的内观修行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减轻压力和焦虑。
其次,佛教教导个人要正视生老病死,看待世间万象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这种超脱思维使得个人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虚无感。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盛行,佛教的这种思想能够提醒人们要重视内心的满足感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鼓励人们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并以智慧去理解世界。
这种慈悲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视野。
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冲突频繁的背景下,佛教的慈悲智慧具有重要价值。
二、佛教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教导的非暴力和和平思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佛教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采取暴力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战争、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等问题仍然存在,佛教的和平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和解和调和的方法。
其次,佛教强调伦理与道德的维护,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忍耐、忠诚等美德,这些美德的践行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危机、道德沦丧等问题十分突出,佛教的道德观无疑能够为社会提供正面的价值引导。
佛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在世界东方文化里占有显要地位。佛教虽为宗教,但思辨性很强,各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极为丰富,能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震撼。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
佛教思想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鼓励人们多做善事,这种精神观念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逐渐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在现实生活,有相当多的人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以得到心灵的安慰。
(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
佛教伦理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观念、克制自我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这些伦理思想在佛经中就很好的展现出来了,随着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于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相结合,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在现代社会,佛教对人们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
佛教思想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随着佛教伦理观念同传统观念的结合,佛教伦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借鉴和接纳,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办事,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些观念就起着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四)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人常常因工作、学习和生活而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友关系、父子关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关系的存在。况且人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着与人亲近的内在驱力,包括和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等。人与他人的关系涉及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由此也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工作方面的竞争力也日益加重,人们普遍地感觉到越来越难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在处理各自的情感和利益方面,往往会和他人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佛教可以净化人心,面对诸种纷繁的人际关系,可以在现代社会中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38.成建华:从“和谐世界”看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從“和諧世界”看佛教倫理的現代意義成建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內容摘要: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全面深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崇尚社會公德,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成為推動社會和諧、建構和諧世界的主要方面。
和諧社會觀及和諧世界觀是一種新的社會觀和世界觀,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倫理精神作支撐。
這種倫理精神至少包含倫理基礎、倫理原則以及倫理保障三個方面。
價值的多元化是和諧的社會觀和世界觀的倫理基礎;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是和諧的社會觀和世界觀的倫理原則;社會公平正義是和諧的社會觀和世界觀的倫理保障。
本文擬從三個方面闡釋佛教的倫理思想以及“和合”精神對促進人類文明,社會公平正義,建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所具有重要價值和現代意義。
關鍵詞:佛教倫理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一、引子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廣泛弘傳,形成了以般若性空與涅槃佛性為基礎的中國佛教學派思潮。
此後,經過隋唐時期的鼎盛發展,一些帶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相繼確立,標誌著佛教中國化進程的基本完成。
佛教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其傳播發展始終與適應中國社會和歷史環境相一致。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佛教經過與傳統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廣泛交流與接觸,提出了一系列富於時代意義的價值觀和倫理觀。
作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倫理思想對維護中國佛教千百年來經久不衰發揮了重大作用,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和民風習俗產生了深遠影響。
探討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的關係,目的就是要借鑒和運用佛教倫理來推動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建設。
因此必須認真總結和挖掘佛教倫理中的積極內涵,調動佛教倫理的積極因素,客觀審視當今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實際問題,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以進一步促進人類文明、社會公正和諧,維護世界和平。
二、“和合”理念構建下的佛教倫理佛教倫理是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交往關係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佛教之身心关系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釋惠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2004, 7. <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
《法鼓人文學報》第1期。
台北目次一、前言二、佛教之身心關係與身心解脫(一)、五蘊(二)、十二處(三)、十八界、六界(四)、「身心解脫」的境界三、佛教之身心關係與「生死學」(Thanatology)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一)、「臨終關懷」(terminal care)與最後48小時:「五大」的分解(二)、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的比較1. 「全人」的觀點:人的本質?2. 「體外離脫」之瀕死經驗的三種解釋:「即」、「離」、「不即不離」3. 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身、心、靈4. 覺性照顧(care of awareness):身、受、心、法四、佛教禪定學之身心關係(一)、禪定成就之身心狀態(所作成辦)(二)、禪定成就機轉(mechanism) 之身心關係(三)、住「滅盡定」時之身心變化(四)、「滅盡定」與身心之營養關係五、結語[參考文獻]:一、前言身心關係(mind-body)是西方哲學的主要課題之一,有所謂「二元論」、「一元論」或「身心一如」等不同的立場。
對此議題,佛教的觀點是什麼?從五蘊(skandha,又譯為「陰」)、十二處(āyatana,又譯為「入」)、十八界或六界(dhātu)的角度來看,佛教揭示何種身心關係(mind-body)的教義?所謂「身心解脫」的境界為何?對於「生死學」(Thanatology)的領域以及「安寧療護」(Hospice Care)之「臨終關懷」(terminal care)的理論與實務,佛教之身心關係的理論與修行經驗,有何運用價值?佛教禪定學有其深廣的身心經驗基礎與理論體系,於禪定成就時之身心狀態為何?禪定成就機轉(mechanism) 之身心關係如何?所有禪定境界中,最深奧的「滅盡定」(nirodha-samāpatti,又稱為「滅受想定」,諸心心法滅的禪定境界)之身心變化為何?「滅盡定」與身心之營養關係如何?等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佛教自然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自然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侯传文
【期刊名称】《伦理学研究》
【年(卷),期】2014(0)6
【摘要】非暴力不杀生、慈悲、众生平等、无情有性是佛教伦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体现了佛教自然伦理的逻辑内涵和体系特点.“不杀生”居佛教戒律之首,属于消极的非暴力,其内在的“慈悲”精神属于积极的非暴力,其伦理学基础是“众生平等”,体现了宗教伦理、社会伦理和自然伦理的统一.“无情有性”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道德关怀空间.佛教伦理以服从自然律、以自然万物为关怀对象和顺乎自然的无中心,突显了自然伦理的本质特征.不杀生和慈悲基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众生之间的同情,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个体主义和仁慈主义相通;众生平等和无情有性以对生命共同体和自然界的道德关怀,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通.佛教自然伦理以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仁慈与自然的统一、学理与实践的统一,为现代环境伦理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页数】6页(P106-111)
【作者】侯传文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学报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58
【相关文献】
1.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J], 赵春福;鄯爱红
2.论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J], 杨勇
3.自然的生命——佛教生态伦理观及其启示 [J], 陈世荣
4.浅谈佛教伦理德目及其现代意义 [J], 郭明莉
5.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佛教的生态伦理观浅析 [J], 王云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的现代意义
佛教,对他进行学习了解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吃斋念佛的层面,但自从这个学期意外选修了佛教课程之后,发觉了佛教更深入的涵义,虽然我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可佛教却成了我这学期最中意的一门选修课.原来佛教并不是我一直以来认为的"迷信思想",佛教的思想可以拓展到各个层面,例如心理学,哲学和世界观价值观,佛教逐渐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信仰,已延续2500多年,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这表明佛教的持久活力与恒久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佛教在未来社会如何重建价值,发挥作用,既是一个艰巨而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而迫切的实践问题。
由于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完善,生活方式不断更新。
当今世界,物质财富和人们物欲同步快速增长,有人在追求外在物质财富时往往忽略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精神生活,甚至在富裕、舒适的生活中丧失了人性和价值。
物质生活提升,精神生活下降;科学知识增多,道德素养欠缺。
这种丰富的物质生活与匮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现象将普遍而长期地存在。
精神的空虚,心灵的贫困,是一种人文精神危机,一种价值危机。
它成为了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成为了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
人们的欲望、需要是受一定的价值观念支配的,如果人们的欲望、需要长期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面上,就会形成恶性消费,同时又带来恶性开发,从而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带来精神生活的低迷,国民素质的下降,从
而影响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就像上课时老师提到的很多大学生因为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或者心理承受能力不高而导致的惨剧,这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价值观不正.如果用佛学的思想来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是虚无的,一切皆为梦,用佛教解脱观来说,需要做到生命意义的超越,精神境界的提升。
这种对超越和提升的追求,使人能以长远的终极的眼光客观而冷静地反思人生的历程、审视自身的缺陷,并不断地努力规范自己,提高境界;也有助于在个人心理上产生安顿、抚慰、调节、支撑、激励等诸多功能,从而缓解甚至消弭人的种种无奈、焦虑、烦躁、悲伤和痛苦。
从心理学上来说,佛教这种观念对人的情绪安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个人若能遵循因果法则,就会确立向上的价值取向,自觉地克服反道德的心理因素,使自己人心向善,除恶为善,从而有助于净化人心,完美人生,扩而大之,也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完善社会秩序。
虽然我不赞成佛说以德报怨,但是乐善好施我还是十分赞同的,即使没有佛祖割肉喂鹰这么大的勇气,也没有这一生立志成为菩萨这么大的目标,可是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是可以的.
课程学习心得
这门课为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文化的传承使得佛教与中国哲学思想融会贯通.记得期中时也写过一篇学习心得,那时的自己还搞不
清佛教的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也不知道菩萨还有分级,佛不是神等等.可能自己从小也没接触过佛学方面,知识面也狭窄,但是通过近一个学期的佛教学习,对佛学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至少明白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大乘与小乘之间,实际上有很多方面的差别,但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大乘提倡无条件地帮助一切众生,而小乘只希求自我解脱。
印度著名的佛学家阿底峡论师,曾言:“内道与外道以皈依别,大乘与小乘以发心别。
”也就是说,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差别,在于有没有菩提心。
有菩提心的就是大乘;没有菩提心的则非大乘。
在人我关系上:小乘只主张“自觉自利”,注重自我解脱;大乘则主张“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甚至要求“自未度先度他”。
与此相应,在追求的果位、理想上也有所区别:小乘的最高修行果位是阿罗汉,求得自己的解脱;而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并没有断惑,还必须有更高的修行果位,就是佛的果位。
如果一下子不能达到佛的果位,至少应该先修得佛的候补者——菩萨。
菩萨即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他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
简而言之,大乘佛教讲究的是普渡众生,而小乘佛教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行,作为修学大乘佛教的人,不但会考虑自己的长远幸福,还会将这种幸福的范围遍及所有众生。
现在在学校里,老师传授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同时能够教予同学们利他心的话就更有利于学生
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学生培养起了这种利他心之后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尊重,自己的人生也会活的丰富多彩.我们也应该慢慢培养自己的利他心,对自己对别人均有利.
总而言之,遇上佛教是一种缘分,众善奉行是一种修行,这学期的佛教课程让我收获了一定的佛学知识和佛教理念,人生在世,乐观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