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想法

关于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想法
关于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想法

关于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想法

【摘要】新课改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高中音乐教学也要赶上课改的步伐,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音乐涵养进行培养。自1996年开始,全国高中音乐课程统一开设了艺术欣赏课,并且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使得高中音乐教育长期空白的状况得到改善。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就是全方位人才的竞争,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如何针对课改要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而探索出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已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体会

1、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像一股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校园,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高中音乐课程作为新的高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块,已经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高中音乐课程

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尚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尤其是高中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高中音乐课程的开展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提升思维形象性

音乐形象主要是由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所创造的思维形象,具有声态,情态、形态,动态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乐审美教育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诱发和感染受教者。

1,2提升审美性

现代谁会中经发展十分之快,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学生手里都有音乐的相关播放器,学生每天MP3耳机总不离身,这边显出学生群体对音乐的热爱,但是每到音乐课,对于教师在上面放着音乐,不但不知道基本背景,甚至对于很多优秀名曲表现出抵触情绪。原因就是现在学生所喜欢、所追求的音乐流派内容上层次较低,不具高雅内涵。通过改革音乐课程,加强音乐鉴赏课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让学生喜欢高雅的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性。

1,3提升情感性

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音乐对人的情感造成的影响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艺术能更有效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情感性特征,在课堂教育中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1,4提升课堂愉悦性

音乐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审美体验,作为人类精神上的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食粮,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保持的良好心境,使其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课堂中的教师语言应以描述性为主,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良好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体现为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

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造活动等,同时将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音乐的整体感受中自然地完成学习。

2、高中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2 1课时安排不足

由于高中学生受到高考的影响,家长和学校认为音乐课并非高考科目,在高中阶段不重要。担心占了别的“重要”学科的学习时间,因此,一些学校以各种理由少开课甚至于占用音乐课从事高考科目的教学。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的开展,更不能保证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2,2“独角戏”式教学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们喜欢音乐,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放松身心,但又对课程的内容却又缺乏兴趣。于是,一到上音乐鉴赏课学生们就忙着做与欣赏无关的事,整堂课下来也说不出所以然来,老师不仅要艰难地维持课堂纪律,而且要独自一人把戏唱完。一节课便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间结束了。

2,3学生表现出的矛盾性

高中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表现出很明显的矛盾性,比如学生每天MP3耳机总不离身,但是每到音乐欣赏课,教师在上面放着音乐,学生却在下面堵着耳朵。明明学生对音乐是热爱的,但是却非常抵触音乐课堂。原因就是现在学生所喜欢,所追求的音乐流派内容上层次较低,使得学生难以融入课堂。

2,4应试化倾向严重

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音乐艺术欣赏课往往演变成学校

的音乐特长课,准专业音乐课,成了高考的预备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被随意改动,欣赏内容被高考音乐加试内容所取代。这种状况不仅与国家开设艺术欣赏课的初衷相悖,偏离了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也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5传承式教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因素和学生不积极配合的原因,在教学中任然采用传承方式讲解方式进行教学。这种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甚至于不学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在音乐课程中没有找到主体的位置,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3,对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体会

创新教育理念是课改的第一步,新的课程标准较音乐教学大纲在理念上变化较大。如果教育观念不能更新,那就是换汤不换药。所以进行音乐课改首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改变教育观念,除旧出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教学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型

的教学。

3,1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1,1首先要尊重学生。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比较独特的想法好老师总是给予否定,对于学生演奏或演唱不到位时,老师也总是给学生比评,而不是鼓励。这给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部分学生因此就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信心,同时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是尊重。不尊重学生就会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互相尊重课堂氛围。老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认真对待学生。并且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引导,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1,2要做到以人为本。

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发展进行的活动,新课程提纲中规定,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的活动。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过分注重老师的作用,学生只是音乐老师一味的接受老师所教的东西,音乐教学中,老师过分强调音乐技巧性的东西,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割裂了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抛开了学生,没有针对“人的发展”,达不到音乐教育

的目的。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标准,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素质教育,观察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上的主人,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到达音乐教学的目的。

3,1,3要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时代的发展要求大批具有独特个性的创新人才。缺乏个性就会缺乏创造性,谁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所以缺乏个性的学生终将被社会所淘汰,为了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不仅只注重学生应试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的创造性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提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这就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对学生思维进行限制,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就一个问题只存在一个答案,对于学生回答的特别答案要仔细思考,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批评学生的观点错误。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中分组进行演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踊跃讨论,并对讨论结果让那个同学进行交流,老师要对他们独

特的见解表示赞许,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2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改革

3,2,1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

好的音乐课程性质可以成为音乐课程定位目标的设置

依据。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提升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3,2,2研究合理的学习方式

“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音乐鉴赏环节中,可以对学生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老师要鼓励学生对音乐展开想象,用口头描述或是即兴演奏的方式表达心中所感受到的音乐含义。在音乐鉴赏环节中,老师也可以采取,播放音乐之外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音乐的魅力。

3,2,3课后布置作业对再次提高审美能力和巩固知识的好处

在新的音乐鉴赏教材中,新增加了课后延伸这个环节,课本后面都有一些有趣的问题,通过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

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因为音乐鉴赏课的课后作业大多是以学生懂事动脑为柱、以灵活有趣的形式开展的。比如让学生自带乐器演奏新学的音乐内容,或是对某段音乐的重复演奏等等。通过对课后作业的布置,能让学生懂得很多在音乐课本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感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正是开展音乐鉴赏课的目的。

3,3把握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系统,让音乐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首先提高教师对评价的认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科学性原则,③整体性原则,④可操作性原则。具体评价方式有:

3,3,1学生自我评价

这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改善。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过程态度的评价,欣赏作品能力的评价、音乐表演能力的评价,音乐3,3,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应占较为重要的比重。这个评价体制可以大大改善“独角戏”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减少或杜绝老师单方面觉得课堂教学开展非常成功,但是其实学生在下面各做各的这种现象。其评价内容包括:书面问卷,表演与创作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状态等。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将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音乐天分进行评价。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3,3,3学生互评

通过学生互评,也是让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这一评价制是在新课改中非常重视的,因为这个皮夹体制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价值。其评价形式包括: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全班评价等。内容包括:学习态度,鉴赏能力,音乐知识学习记忆能力评价等。最后根据以上3种评价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学分。

3,4交流评价效果

进行评价以后,要在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结果进行交流,以促进评价体系的完善,并且让学生和老师都得到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创造性能力。音乐教学的开展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是每一位音乐教

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深刻领会的。只有在长期的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方式的不断改进,完善教育的制度,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音乐教育形成美好情操,完善人格,真正体现高中音乐审美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音乐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就中学音乐课常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用实例提出了见解和解决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音乐课的常态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在音乐新课程实践。 一、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各地方的课程改革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课程标准具有发展性,适合学生新时期发展的不同需要。那末具体怎样实施,就是要通过基层教育者反复思考--实践-修正-再实践的过程。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歌曲的二部合唱如何处理没有了,启发学生怎样唱出优美的声音不见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几乎消失了,教师的范唱少之又少,有的只是热烈的课堂气氛和各种音乐活动,给人感觉像在做秀。每节课的内容都需要多媒体?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教学形式的改革?难道常态教学都这样上? 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非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借用现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

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6-01-22T11:12:03.8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作者:刘玲张金梅 [导读]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职业高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职业高中251700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地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地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 总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精)

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精神,推进我省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推进,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国力的高度,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要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负责地以实验的方式推进我省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 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验是为了尽快改变学校美育薄弱的状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高中音乐课程力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个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与任务 我省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验,应在国家对高中课程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下,体现我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并发挥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符合江苏省情的、具有江苏特色的高中音乐课程体系。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省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和各项具体要求,探索和总结我省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验的规律、途径、方法、措施,积极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我省特色的高中音乐课程实施体系,为高中学生和教师提供和谐发展的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育科研,推出一批中青年教学、教研骨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我省高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1.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积极、稳妥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取得适合我省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课程改革推进经验; 2.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建设符合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整合的课程体系; 3.通过实验验证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实验教科书,为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和修订教材提供依据和经验; 4.探索符合高中音乐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音乐新课程改革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基本乐理教学

音乐新课程改革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基本乐理教学 内容摘要:音乐新课程改革后应该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基本乐理教学呢本文通过低年级节奏教学,识谱教学,视唱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音乐新课程改革基本乐理教学节奏识谱视唱 正文: 音乐新课程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改的启动,深入,极富创造性的随音乐教材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传递着新的信息:现代艺术教育在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音乐教育现代化首先必须从思想理念的现代化开始实施.音乐课程做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音乐学科的实践性特征,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操作性特征,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活动形成的多变性.新的教学理念特别强调的正是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多种形式表达,结合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要素,吸收说,唱,跳,奏,画,做,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受和表现的形式及通道,引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从而发展各种潜能,达到丰富的艺术体验.教师在新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必须从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的音乐活动指导者,活动伙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气氛,与学生在生机盎然,乐趣无穷,极富个性的音乐活动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展开思维,想象,表现,有效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对"音乐新课程改革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基本乐理教学"有自己一点小小的见解,在此与大家作一讨论,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基本乐理教学 低年级节奏教学: 新旧知识联系,联系实际,把乐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拉近距离.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走","走呕","跑","快"这几个节奏,到了三年级,教材中出现了"走"和"走呕"的规范术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单纯的教授不仅与原来的知识脱节,而且学生的兴趣也难以保持.于是我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等等.其次,通过海关钟楼钟声,电子钟秒针跳动声和机械快摆表秒针跳动声用来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际;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的规律朗诵出来.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将二分音符分别显示在黑板上,从而也完成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到新鲜,有趣,而且学得透,记得牢.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生会唱几首歌,也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专业教育. 节奏是音乐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的骨架,乐曲结构的基本素材.生活中语言节奏有很多很多.音乐课中如何进行节奏训练呢 一,寓节奏训练于游戏之中 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根据其心理特点,可采用在玩中学习节奏的方法: 师: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园去玩,动物园的动物们跑来欢迎我们的有小鹦鹉,老山羊,还有大狮子.出示动物图片,摆出节奏卡片,让小朋友按节奏模拟动物叫声作节奏练习.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模拟三种动物叫声,统一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技巧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技巧 发表时间:2016-09-07T16:19:22.70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下作者:王双健[导读] 对于我们的音乐课来讲,我们教材中所选取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摘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学也不例外。如果缺少教学技巧,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了某些技巧,则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作为一门美育课来说,音乐教学更应该注重一些教学技巧的使用。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充分感知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我们的音乐课来讲,我们教材中所选取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备课时就应该了解这些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充分领略这些曲目背后蕴含的作曲作词家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音乐课上好。 关键词:教学技巧;情感因素;情境渲染;准确范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教学也不例外。如果缺少教学技巧,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了某些技巧,则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作为一门美育课来说,音乐教学更应该注重一些教学技巧的使用。本文就试着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时,我们都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充分感知其中的情感因素。对于我们的音乐课来讲,我们教材中所选取的每一首曲子、每一首歌曲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备课时就应该了解这些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充分领略这些曲目背后蕴含的作曲作词家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音乐课上好。 现在电视上有很多音乐类节目,很多人在电视这个平台上能够一展歌喉。我们在观赏这些电视节目时也经常会被感染,比如在某些歌者演绎父母亲情的歌曲时,我们在下面经常会热泪盈眶,被某种情绪感染。这就是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的力量。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的音乐课要是能够通过情感打动学生,那么,我们的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笔者在备课环节中,就把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看看如何能够成功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二、授课时中着力加强情境渲染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融合为一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果我们能够依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的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自觉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情境,可以起到增强音乐教学效果的作用。 1.利用影视剪辑技术创设情境 常言道:“触景生情”。创设良好的场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我们的音乐教学事半功倍。比如,在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教学时,笔者特意观看了《英雄儿女》的电影,将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剪辑下来,在课上让学生观看,了解这首歌曲创造的时代背景,然后将曲子作为授课时的背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那个时代,和剧中的人物同悲同乐,共同体验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效果十分好。 2.教师准确范唱激发学生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进行范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笔者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工作。通常,笔者在教学前都要对照镜子进行准备,感觉准备的差不多了,才允许自己到课堂上给大家进行范唱。在进行范唱时,笔者一般都会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表情和身体动作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一同进行歌唱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讲,音乐课上如果教师能够以较高的审美角度去理解歌曲的体裁风格、情感,力求歌声规范、流畅,蕴含情感,以此深深打动学生,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那么,这样的音乐课教学效果一定差不了。 3.恰当配舞,音舞结合,以动感情 我们都知道,原始的音乐都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总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等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观看一些节目时,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除了歌唱者个场外,总是有一些伴舞的人进行伴舞。这样的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使音乐更具有动感,让人们不仅享受到美好的天籁之音,还享受到美好的视觉盛宴。因此,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将律动、舞蹈和一些动作加进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笔者的音乐课上,常常在范唱时,自创一些舞蹈动作融入其中,或者让同学们进行即兴伴舞,从而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之中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分析音乐元素,深化情感体验 音乐作者往往是通过音乐来向听者传达自己的某些情感,因此,作品中的某些关键乐句和音乐高潮之处,往往是作者炽热情感喷发的火山口。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把握,强调音乐元素在关键乐句和音乐高潮处的表现作用,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和碰撞,是深化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内化和吸收中,迸发出强烈的情感火花。如,在教授国歌时,笔者就紧紧抓住关键乐句,巧妙设问: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深深思考,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理解到当时中国人民那种愤怒的为国担忧的期望抗战的强烈感情。之后,继续深入,从歌曲的表现手段入手分析“歌曲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感情的”?最后,指导学生在歌唱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爱国热情。 总之,音乐教学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而在所有的教学技巧中,调动情感,让学生进行切身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5900)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作者:————————————————————————————————日期: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教师教育论文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 文/谢星 “新课改”带来了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的确,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已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场“革命”。在课改期间我是这样做的: 一、提升教学理念 “平时混场子,比赛抓尖子”的老传统、老观念,阻碍着新课改的进程和发展,必须彻头彻尾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审美观和职业观,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对原《音乐教学大纲》的“重双基、重结果”的教学观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现代教育“重实践、重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我们要做到“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要看重每个孩子的真善美,看重每个孩子的实践操作,看重每个孩子的创造思维,这就要看重教师自身是否存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因为你就是学生的榜样、楷模和领头雁。 二、钻研全新的教学方法 1.传统的音乐教学只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来。“参与”把教师从单纯教育学生单纯听的位子上解放出来。通过学生的讲、唱、弹、拉、跳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从而达到“教”

音乐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南墅中学程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纲要精神,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师观念,培养具有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目标 1、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开展课改实验,将《音乐新课程标准》和初中新教材从2012年9月起在全校初一实施。 2、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探索与县情、校情相符合的课改道路。 3、探索适合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造就合格师资 4、积极探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实施容 1、解读和试用新课标:

a、学习领会音乐新课标在三个层面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领域的四个方面: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b、明确目标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 2、实施新课标中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研、教改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以音乐课程改革为核心,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课改,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大胆创新、不断完善。 3、执行新课标过程中评价机制的研究。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通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刻变革。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九五年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出版以来,全国高中普遍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对欣赏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逐步提高。这里,我们就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无抽象思维的必要 音乐欣赏是否需要给抽象思维留有位置?对这个问题,有些中学音乐教师的认识是不确切或不明确的。他们通常把学生失去欣赏音乐的兴趣归咎于用抽象思维的方式思考音乐,认为欣赏音乐只是感性体验的事,中学生年龄段不适宜讲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应突出直观性。他们讲述音乐喜欢从标题着眼,把想象中的视觉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或者讲一个天花乱坠的故事,让学生按图索骥。 苏联教育学专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现代心理科学并没有为“儿童思维要具体”的结论提供任何根据。他并不否定直观在小学生思维中的巨大作用,但他认为不能把直观形象的表象看作是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主导成分。相反,他指出只有抽象和概括方面的进步,才能首先表明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里所发生的变化。小学生尚且需要克服思维中固有的片面性,高中生为何就该在音乐科学中轻视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呢?

诚然,形象思维是音乐欣赏的重要思维方式,人们欣赏音乐时往往不很明确但却敏锐地感到音乐形象中有某种东西、某种意义打动和吸引自己,这是一种美感的直觉能力。但这不等于说音乐欣赏只需要单一的思维方式。思维科学告诉我们,抽象与形象两种思维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结合为用的,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其生理依据是人类左右脑半球之间有两亿条排列得很规则的神经纤维,每秒钟之内可以在两半球之间往返传输四十亿个神经冲动,共同完成思维活动。 二、如何看待审美的主观性 俗话说,趣味无争辩。一位中学音乐教师在黑板上抄了一个公式:审美逻辑=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另一位老师给中学生听各种管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后让他们 描述音色感受,结果如其文章所写:“由于听觉上的差别,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主观评定’。”这一切似乎告诉了我们,审美感受是纯主观的,欣赏音乐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到审美个性的存在,这丝毫没错。问题在于,如果音乐欣赏中根本不存在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唯个人对个别音乐作品的体验为是,那么,音乐欣赏教学岂非在浪费时间? 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并不是一种清晰可辨的物体,也不像理论文章中的概念、范畴那样具有逻辑的严格规定性,它

中小学音乐课程革新

中小学音乐课程革新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同时,我国的音乐教育基础不高,发展失衡,尽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存是着的。 在上述问题中,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这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做了很多关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了解,例如;音乐教育的管理和管理队伍不健全,开课不平衡,有的还很低,对音乐教育认识不科学不全面,教师素质低,具体表现在,并不是没有音乐课而是音乐课被文化课教师占用,文化课教师还嘲笑着说“音乐课没有用,就是带孩子们唱歌,还不如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其实,学生都很渴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只不过,音乐课时间被文化课教师给占用了。还有就是音乐专职的教师学历低,口头上说的多,学历高的音乐教师真正在音乐课上投入却很少,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还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授课,音乐课不用琴,唱几句就自习了,对工作不认真等等。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教材编写具有两个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要依据,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材,前者则主要表现为以音乐学习的主体——中小学生为中心,后者则是以教师为中心。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不断的进行改革和修订,无论从教材编写上,还是教材的质量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和提高,但整体来说,仍是在传统专业音乐教育教材体系的束缚下,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选择都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教材封闭、刻板,理性化,专业化,而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手法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专业性较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的理性化色彩浓厚,忽视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愉悦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而对音乐课没有兴趣。 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本着让每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都能学习到音乐知识的原则;我们更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努力探索,音乐教育期待着我们探索出更多的音乐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在课改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明白了课程改革归根结底就是要改革教什么、学什么。在课改实践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那一点一滴的积累是智慧的结晶,是在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一、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有人说:“换教材要换脑筋”,在我看来,面对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已代替了旧的教学大纲,新的教育理念已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新的学习方式已代替了以往的接受学习,我们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以往的音乐课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技巧的训练;现在的音乐课强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淡化枯燥的技巧训练。 2. 以往的音乐课以教师为主,教师是领唱,学生是合唱者;现在的音乐课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淡化教师的权威指挥作用。 3.以往的音乐课以“一教一学”“一问一答”“一说一听”为教与学的方式;现在的音乐课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与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4. 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教材已用过多年,体现不出时代特色;现在的音乐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童趣、有美感、有创新,教材令人赏心悦目。 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的同时,我收获了教学中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了课改所带来的益处,同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音乐课堂的美与愉悦,在这自由、轻松的空间中,我和学生共同享受着成功的乐趣。 二、真诚用心,以心换心 “孩子,你们真的很聪明,你们真行。老师相信将来的作曲家、作词家就在你们当中。”“同学们只要稍稍努力了,你们都会做的最好。”“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微笑是最好的,如果你们也喜欢老师,也笑一笑,好吗?……” 其实教育教学中的真诚就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课改强调师生交往与互动,平等与交流。这交往、交流来源于教师真诚的语言、关爱与鼓励,这互动、平等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诚心、爱心。 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对教学用心,对课改用心,对自己的事业用心。课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对于课改我们可以去摸索,可对学生的用心、关心是最可宝贵的,这是来自教师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了这种内在支持,教学才会更加吸引学生。 对学生用心换来的是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对教师的喜欢,对音乐课的喜欢。这就是成功,这一点一滴的成功快乐就是教师用心的回报,真诚的结晶。 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同一首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歌词,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以有多种理解。《在动物园里》一课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创编歌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创编

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被音乐教师们所理解和接受,并实践于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行动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的特性”,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新课改带来课堂的新气象。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式、一言堂的强制或僵化的教育,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积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穿承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机能发挥出来。 1.转化教学角色。 教学角色的转化,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的参与教育过程,最大限度的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逐渐的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培养他们注意倾听,喜欢提问,独立思考,善于联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

3.更新教学方式。 为了使音乐知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更新。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装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到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音乐课绝不能就音乐学音乐,一定要把它看成是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和社会的一体化都呼唤创造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的范围,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意,使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生动活泼又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创编活动,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 1.自填歌词,让学生感受创造的乐趣 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重新填词,或少量的改写歌词,有利于提高学生装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唱具有京味的《唱脸谱》后,我对学生说:“唱”脸谱,只要能够把脸谱唱出来他就是一门艺术,不一定说非要唱有京味的脸谱,并把“唱脸谱”的歌词套用学生们都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的选段,来给他们做示范,鼓励学生用他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在教学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欣赏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面对高考大关,高中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在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高中生的音乐认识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他们比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限制,他们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所以,高中音乐教育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其实学会欣赏也正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正如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①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成为音乐的“享用者”,即“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动力和真正目的。”②也就是说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引导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而 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刚升入高中,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具体我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听”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二)“唱”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一节《音乐人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草原放牧》,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三)“想”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的是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视野,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第一节中的歌曲《长江之歌》,学生对这首歌已经教为熟悉,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并且展开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四)“说”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课与创新(1)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9240120.html,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课与创新 作者:丛梅 来源:《中国新课程教育教研》2013年第07期 在国际竞争是益激烈的今天,创新和创新教育倍受关注,因此,21世纪又被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创新,面对教育改革与大力倡导创新教育这一态势,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粗略认识: 1. 创新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改革浪潮中与其它学科齐头并进,快速适应新需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这一特点,关键要靠创新。特别是高中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激情,启动他们深层次的感受,提高分析、评价及表达能力,因此,音乐教育特别需要不断创新。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通常是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教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歌曲、讲解音乐作品等,从不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近而造成学生从小到大只能机械、被动地学习音乐。这种单一、古板的音乐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更深度、更广度的发掘,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特点,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天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对他们毫无兴趣和吸引可言,于是,孩子们便会产生虽然喜欢音乐,但却讨厌上音乐课的“怪现象”。为改变传统音乐课存在的种种弊病,最近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呼吁进行音乐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成为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禀赋,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成功的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幼儿园、小学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卓越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应付未来社会的挑战。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音乐课教学,在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的内在关系。同时,音乐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但是,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能只停留于口头,而是要真正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鉴赏教学,教师都应结合自己的丰富知识,创造性地上好每节音乐课,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能动地去学,独立地去思考,自主地去选择,积极地去创新。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和教师独特的创新能力组织好教学,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吸引,这样,音乐课才能充分体现生动活泼的鲜明特色。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 摘要:新课程改革形式对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改造要求, 其中不仅结合了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各种能力期盼和诉求,而且还综合考虑了我国 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对高中音乐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更 加适应当下高中阶段教学模式的进行,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通过在教学过程 当中的课堂创新来完成高中音乐课堂的新面貌改造。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教学创新 引言: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的限制,音乐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进行情况 一直都不被重视,但是在新课标改革的大力推行过程当中,高中英语的教学情况 在当下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前景。东京教育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不仅实现 了学生的兴趣拓展,而且还通过教学课堂时间形式的创新为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多 的生机,从而在高中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完成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一、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于传统教育和高考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让音乐教学在高中教学体 系当中一直没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面临了相当多的创新难题。比如,由于素质教育的硬性要求,一部分高中学校所开展的音乐教学课堂形 式化严重,这种情况下所开展的音乐教学课堂流于形式而又浮于表面,教学效果 完全没有在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当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其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教育环境更加有利于高中音乐课堂的创新改造, 这种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高中音乐课堂实践的有效开展创造了更加理想的构建氛围。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一良好的形式机遇来进行高中音乐课堂的优 化升级,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音乐课堂来实现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 最后,高中音乐课堂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来放松高 中生紧绷的神经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下高考制度仍然备受重视的一个教育环 境之下,借助音乐课堂的开展来放松学生的状态和释放学生的情绪都是高中音乐 课堂的教学任务。因此,高中音乐教师需要创新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从而为学生 构建能够舒缓身心的音乐课堂。 二、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一)设计游戏教学环节 在音乐课堂当中设计游戏教学的环节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帮助高中阶段的学 生放松身心,也能够更加轻松地投入到音乐课堂的享受氛围当中。因此,高中音 乐教师可以在创新音乐教学课堂的实践过程当中尝试结合音乐教学来设计课堂游戏,比如“歌词接龙”,音乐教师随机提供一首歌曲的伴奏,由学生自主点名来进 行歌词的接龙演唱,通过这种形式来锻炼学生当众演唱的勇气。游戏形式的教学 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兴趣心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让高中 音乐课堂进行得更加真实有效。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去 进行歌曲的学习,让这种创新形式在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当中发挥作用。 (二)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对音乐课堂进行 创新的必经之路,因为现代教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中教学,提供了更多先进的 教学设备,来支撑新型课堂的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为音乐教师带来了诸多音乐 教学的便利,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音乐剧的形式来感受歌曲当中的发生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