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doc
如何正确批评面对培养孩子(3篇)
![如何正确批评面对培养孩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9a6a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c.png)
如何正确批评面对培养孩子(3篇)如何正确批评面对培养孩子 1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往往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
而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那些在孩提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敬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等消极态度。
由此,他们进而认定,从小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正确面对批评?要求孩子冷静处理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引申等等,相反,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家长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不妨在孩子牙牙学语或学步时,就有意识地让他既听到“正面”的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
此时的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
如,“宝宝(学)说‘喝水’很清楚,但(学)说‘吃饭’妈妈还听不懂———来,跟妈妈再多练习几遍”;“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也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这样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助尚未踏上社会的孩子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的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求孩子认真倾听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
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才能虚心予以接受。
同时应该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之必需。
让孩子作对比不妨在孩子接受批评并作出改进后,有意让其作一下前后对比———聪明的孩子自会明白接受批评有益。
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那么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引发种种心理弊端。
不过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解释时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三百字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三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6989236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6.png)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三百字篇一:《〈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哇塞,前几天我去听了一个超有趣的讲座呢,就是关于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的。
这讲座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心里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特别激动,想和大家好好唠唠。
在讲座里啊,有个叔叔举了好多例子。
他说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犯错,就像被点燃的炮仗一样,“轰”地就炸了。
就像我邻居家的小明,他有一次考试没考好,他爸爸那脸啊,黑得像锅底似的。
他爸爸就大声吼他:“你怎么这么笨啊,每天都在学啥?”小明就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像个受了委屈的小绵羊。
我就想啊,这家长这么做对吗?这就好比是孩子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家长不是扶他起来,而是再踹他一脚,多残忍呀。
还有呢,讲座里提到有些家长虽然不发火,但是就会唠唠叨叨个没完。
就像我同桌的妈妈,我同桌有次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他妈妈就开始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呀,你知不知道这个碗多贵呀,你要是小心点能这样吗?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啊,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省心啊……”就像唐僧念紧箍咒一样,听得我同桌脑袋都大了。
这就像一盆冷水,不断地浇灭孩子心中那点小火苗。
可是啊,讲座里也讲了一些特别棒的家长做法呢。
有个阿姨说她孩子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那可是她很喜欢的花瓶。
她当时看到了,没有立刻发火。
她走到孩子面前,蹲下来,轻声问孩子:“宝贝,你有没有受伤呀?”孩子本来很害怕,听到妈妈这么问,就摇了摇头。
然后阿姨又说:“花瓶碎了没关系,我们可以再买,但是你要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弄碎的呀。
”孩子就一五一十地说了,原来是想拿花瓶里的花给妈妈,不小心碰到地上了。
阿姨就抱住孩子说:“宝贝,你想给妈妈送花,这是很爱妈妈的表现呢,但是以后拿东西要小心哦。
”你看,这样多好呀,就像一阵春风,吹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既知道自己错在哪,又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我就想啊,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真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呢。
如果家长总是发火或者唠叨,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就像在黑暗的小屋里,找不到出口。
《恰当的批评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心得
![《恰当的批评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c365e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5.png)
《恰当的批评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心得1. 恰当的批评就像是给孩子成长道路上点起的一盏明灯呀!比如说,孩子撒谎了,你要是直接一顿臭骂,那可能适得其反。
但要是你轻声细语地指出他的问题,告诉他撒谎不对,就像黑夜中的那盏灯,照亮他改正的路。
这样的批评难道不是在滋养孩子成长吗?2. 你想想看,恰当的批评不就是孩子成长的肥料嘛!就像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饭,这时候你不是凶他,而是耐心地和他说挑食的坏处,这不就是在给他施肥,让他茁壮成长嘛!这不就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吗?3. 恰当的批评简直就是孩子进步的阶梯啊!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一味地责怪有啥用呢?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帮他分析问题出在哪,就像给他搭了一级级阶梯,让他能一步步向上走呀!这就是对孩子成长的滋养啊!4. 恰当的批评好比是孩子心灵的清洁剂呀!像孩子和小伙伴闹矛盾了,你别急着指责,而是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多像把他心灵上的灰尘擦掉,让他纯净地成长呀!这难道不是营养吗?5. 恰当的批评不就是给孩子的成长注入活力嘛!当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你温和地提醒他时间的重要性,这就像给他注入了活力源泉,让他能积极向前呀!这就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呀!6. 恰当的批评就像给孩子的翅膀增添力量!比如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你鼓励他的同时指出他的顾虑,不就像让他的翅膀更有力,能飞得更高吗?这就是在滋养孩子成长呀!7. 恰当的批评不正是孩子成长的方向盘吗?孩子在外面调皮捣蛋,你耐心教导他,让他明白对错,就像给他把握了成长的方向,这多重要啊!这就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啊!8. 恰当的批评简直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呀!像孩子学习不认真,你和他好好谈谈,帮他端正态度,不就推动他向前了嘛!这就是对孩子成长的滋养呢!9. 恰当的批评可不就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嘛!当孩子不讲卫生,你提醒他要爱干净,这就像给他补充了维生素,让他健康成长呀!这肯定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呀!10. 恰当的批评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呀!比如孩子对长辈没礼貌,你轻声教育他要尊重长辈,这多像阳光雨露滋润着他呀!这就是滋养孩子成长的营养啊!我的观点结论:恰当的批评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太重要了,就像各种营养元素一样,不可或缺。
用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观后感
![用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1f3b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3.png)
用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观后感一、正面管教孩子的重要性1.1 塑造积极人格孩子就像小树苗,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
正面的管教方法能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如果总是批评指责,孩子就容易变得自卑、胆小。
比如说,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大骂“你怎么这么笨”,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是极大的伤害。
而正面管教呢,会鼓励孩子从失败中找经验,让孩子相信自己下次能做好。
这就好比给小树苗浇上了合适的水和肥料,能让它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1.2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正面管教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法宝。
家长要是成天板着脸,对孩子呼来喝去,孩子肯定会和家长疏远。
相反,用正面的方法,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亲子之间就会亲密无间。
我就见过这样的家庭,父母和孩子像哥们儿似的,孩子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父母说。
这多好啊,一家人其乐融融,家庭氛围和谐得很。
二、正面管教的具体方法2.1 积极的鼓励鼓励是正面管教的关键。
孩子取得一点小进步,哪怕是今天自己主动收拾了玩具,家长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
可以说“宝贝,你今天自己收拾玩具,做得太棒了,真是个勤劳的小天使”。
这种鼓励就像给孩子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被认可的,就会更有动力去做正确的事。
可别小看这几句鼓励的话,这可是能让孩子自信心爆棚的。
2.2 设定明确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家庭里,要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
不过这规则可不是家长单方面制定的霸王条款,得和孩子一起商量着来。
比如说看电视的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好,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那就要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进行小小的惩罚,像减少第二天看电视的时间。
这就叫有言在先,孩子也会心服口服。
2.3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家长自己要是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不是天方夜谭嘛。
家长得以身作则,想要孩子爱看书,自己就得先捧起书来。
孩子都是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的。
这就叫言传身教,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4e45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3.png)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在看了《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这个主题的相关内容后,我感触颇深。
批评,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想起我小时候,那时候的我调皮捣蛋,没少让父母和老师操心。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把教室的窗户玻璃给打碎了。
当时,老师一脸严肃地把我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
我清楚地记得,老师的表情特别严厉,声音也提高了好几个分贝:“你怎么能这么不小心!这玻璃多危险啊,要是伤着同学怎么办?” 我低着头,心里又害怕又委屈。
害怕的是不知道回家怎么跟爸妈交代,委屈的是觉得自己只是一时玩得太疯了,并不是故意的。
那时候的我,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批评。
只觉得老师凶巴巴的,一点儿都不理解我。
回到家后,我也是闷闷不乐的,饭都没吃几口。
爸妈看出了我的不对劲,就问我怎么了。
我支支吾吾地把事情说了出来,本以为会迎来爸妈的一顿责骂,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
爸爸坐在我旁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老师批评你不是因为讨厌你,而是希望你能记住这次的错误,以后不再犯了。
”妈妈也在一旁附和着:“是啊,你想想,如果老师不管你,那才是真的不关心你呢。
”他们的话,当时的我并没有完全听进去,心里还是觉得不好受。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经历的批评也越来越多。
有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的,有做错事被长辈批评的。
每一次批评,一开始我都会觉得难受,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总是被说。
可后来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
我特别用心地画了一幅画,满心期待能拿个好名次。
结果公布成绩的时候,我却名落孙山。
老师给我的评价是色彩搭配不够协调,构图也有些问题。
听到这些批评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一直在想老师的话。
突然,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老师指出的那些问题,不正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如果没有老师的批评,我可能还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觉得自己画得很棒呢。
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4a99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8.png)
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
通过听取专家的分享,我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讲座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角色不仅是孩子的抚养者,更重要的是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启蒙老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所以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注重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讲座分享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专家提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就能够更加果断地做出决策和解决方法。
此外,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关爱,他们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
然后,讲座强调了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专家提到,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要一味地给予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最后,讲座提到了实际操作中需要避免的一些错误。
专家强调,我们不能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反,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给予合理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我们还要尽量避免过度保护孩子,让他们逐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通过参加这次家庭教育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将积极应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我们的孩子一定可以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幼儿批评性教育心得体会(3篇)
![幼儿批评性教育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2c3be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8.png)
第1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批评性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批评性教育不仅仅是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更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面对困难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幼儿批评性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了解幼儿心理,把握教育时机在实施批评性教育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时期,孩子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自控能力较弱。
因此,在批评教育时,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1. 幼儿犯错后,及时给予纠正。
当幼儿犯错时,我们要抓住时机,耐心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教会他们如何改正。
2. 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批评。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在幼儿取得进步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当幼儿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二、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批评性教育并非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批评方法:1. 情感共鸣法。
在批评幼儿时,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以情感共鸣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
2. 智慧启迪法。
在批评幼儿时,我们要运用智慧启迪的方法,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指责。
3. 榜样示范法。
在批评幼儿时,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规范。
4. 逐步引导法。
在批评幼儿时,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学会改正。
三、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批评性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幼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
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则,让幼儿学会自律,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自我管理。
如何正确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教育心得
![如何正确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教育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6c88ffffad6195f302ba627.png)
如何正确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教育心得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会见到有的小朋友抢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在争抢过程中推倒了小朋友,或者打了其他小朋友,有时发脾气故意弄乱了老师刚刚收拾好的玩具箱,告诉他危险的东西不能碰他偏要碰……这些都是学龄前的孩子经常发生的惹父母或者老师生气的事情,面对这些情况,父母该如何批评孩子,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自己的建议想法写出,以便相互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父母要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和孩子谈问题之前,先让自己保持冷静。
否则孩子不了解真正犯错的原因所在,只知道妈妈很生气而已。
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若认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切忌在情绪异常的状态下轻易批评孩子。
他说:“父母批评教育子女,靠强制压服是行不通的,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剖析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批评孩子不等于惩罚孩子或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当你满腔怒气要发作的时候,要先克制几分钟,想想自己是老师,这样你就能平静下来了,的确是这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接下来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他才可能认真的去听并思考。
千万不要忽略在你情绪激动的时候说出某一句话无意中刺伤会孩子的心灵,让他产生逆反心理,那样你就会觉得孩子一天比一天难教难懂了。
二、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心得体会不能泛滥化、简单化很多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激昂,联想丰富,上纲上线。
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杯子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摔玩具、看电视等。
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重放一样。
直说得孩子嘴角一撇,脑袋一低,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爱说啥说啥吧!所以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
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的批评说教感到厌烦,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
批评教育孩子感悟心得体会(2篇)
![批评教育孩子感悟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1615e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6.png)
第1篇作为一名家长,教育孩子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批评教育是一种既重要又复杂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批评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一、批评教育的必要性1. 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批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通过批评,孩子可以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努力改正错误的动力。
2. 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批评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会自我约束,遵循社会规范。
批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规则。
3. 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批评,孩子可能会感到难过、沮丧,但这也是一种心理锻炼。
批评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批评教育的原则1. 客观公正批评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夸大。
针对孩子的具体错误进行批评,避免用“总是”、“从来”等绝对化的语言。
2. 尊重孩子批评孩子时,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避免用侮辱、讽刺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3. 适时适度批评教育要适时适度,避免过度批评。
在孩子犯错误时,及时指出,避免让孩子形成心理阴影。
4. 善于引导批评教育不仅仅是指出孩子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批评的同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三、批评教育的技巧1. 把握时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批评,避免在孩子情绪低落、疲惫或面临重要考试等情况下批评他们。
2. 用事实说话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孩子的错误,避免空洞的说教。
3. 善于沟通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批评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4. 适度表扬在批评的同时,适度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感悟与反思1. 批评教育并非一味的指责批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非一味的指责。
在批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00465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a.png)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批评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观看了关于《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的相关内容后,我深受启发,也对如何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批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批评,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打击,也可能是成长的契机。
关键在于孩子如何去理解和应对它。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往往希望得到赞扬和肯定,批评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落、沮丧甚至愤怒。
然而,如果孩子能够学会正确对待批评,那么批评就能成为他们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能力的有力工具。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批评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贬低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进步。
很多时候,孩子会错误地认为批评是对他们个人的否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需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批评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机会去改进和成长。
比如,当孩子因为粗心做错了数学题,老师的批评并不是说孩子不聪明,而是提醒孩子要更加认真仔细,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其次,我们要教会孩子在面对批评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当孩子受到批评时,情绪可能会瞬间激动起来,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
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深呼吸,平复一下心情,然后再认真思考批评的内容。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学会倾听,不要急于反驳。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真正理解批评的要点,找到改进的方向。
比如,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冲突,被老师批评了。
孩子可能会觉得委屈,想要为自己辩解。
但如果能够先冷静下来,倾听老师的意见,就会发现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确实存在不妥之处。
再者,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批评。
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受到批评,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不要因为一次批评就否定自己,而是要把它当作是一次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或者身边人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人往往都是能够从批评中汲取力量,不断进步的。
比如,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批评,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地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让批评成为孩子的良药 读后感
![让批评成为孩子的良药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047eb7327d3240c8447ef4c.png)
让批评成为孩子的良药——读《吃穿不缺的孩子缺什么》有感张琳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而不喜欢受到批评。
但是,让孩子学会坦然接受批评,这对于他的成长大有益处。
有心理学家指出,只会接受表扬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容易出现问题,他们甚至连接受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
在看完曹照鹏所写的《吃穿不缺的孩子缺什么》后,应该让孩子正视批评,让批评成为孩子的良药,从书中学习了几招艺术批评法。
第一招: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
批评孩子时,千万不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做错事时,孩子往往会处于悔恨之中,不知所措,此时批评孩子,应该从孩子的此次行为着手,为孩子分析做错的原因,不应该说损害孩子自尊的画。
第二招:批评的同时还要给予肯定与关心。
批评肯定是“苦”的,但是我们也要给孩子吃过“苦药”后给点“糖“吃,做得好的方面进行肯定,然后指出不对的地方,不要将缺点无限放大,将优点无限缩小罢了。
第三招:批评更需要幽默,只有把严肃的批评加入艺术色彩才会让批评更容易被人接受。
第四招:用微笑或无声的方式去批评学生,也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这点我觉得很有体会,上课有同学开小差时,我会突然停下,静静注视着他,孩子们马上会意识到是不是有同学违反纪律了,学生自我警觉起来,思想马上集中到听课上来了,这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
批评,是一剂苦药,有时是一剂学生不得不服的苦药。
这剂苦药包容了教师多少望生成才,家长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和无奈心情。
但这苦心并不一定能为学生体察到。
怨恨、误解、抵触等消极情绪反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所以多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让“批评”能起到“苦口良药”的好效。
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读后感
![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d0d92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9.png)
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读后感引言批评是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
而低头读后感只是埋头苦干,却无法真正完整地理解和反思。
本文将从教育角度出发,探讨批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使之能够抬头面对挑战。
批评的价值批评是一种正面的教育手段,它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和不足,并激励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自己。
尽管批评常常被误解为贬低和责备,但实际上,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并带有鼓励和指导的成分。
适当的批评能够激发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从错误中成长。
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1.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在批评孩子之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
你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自己无法正确地处理事务或者经常出现错误,那么对孩子的批评就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要求孩子抬头的第一步就是自己率先抬头。
2.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在进行批评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
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和进步。
比如,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你总是这样做错”。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并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3.重视反馈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指责,更是一种积极的反馈。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反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给予他们更恰当的批评和指导。
4.培养良好的沟通氛围良好的沟通是批评有效的关键。
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友好、开放和双向的沟通环境,让他们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与孩子的密切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状况,从而更精准地给予批评和指导。
批评的效果适当的批评可以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能够正确地面对批评并从中汲取教训时,他们的自信心和成长性思维将得到加强。
通过批评,孩子们将学会面对挫折、改正错误,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三百字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三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1ba10fa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6.png)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三百字示例文章篇一:《〈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讲座〉观后感》哇塞,那天去听了那个关于“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的讲座,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呢!在讲座开始之前呀,我就特别好奇。
我心里想,家长对待我们犯错不就是骂一顿或者打一顿嘛,还能有啥别的花样呀?可是等讲座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讲座的叔叔讲了好多例子呢。
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
他的爸爸特别生气,上来就大声呵斥他,说他怎么这么调皮捣蛋,一点儿都不让人省心。
小明呢,本来就很害怕,被爸爸这么一吼,哭得更厉害了。
这时候我就想,这场景咋这么熟悉呢?就好像在我身边发生过一样。
我自己也有不小心犯错的时候呀,像上次我把妈妈心爱的杯子打破了,妈妈虽然没有像小明爸爸那么凶,可也是皱着眉头,说我怎么这么不小心。
接着叔叔又讲了另外一个例子。
小红在学校考试没考好,她妈妈知道后,没有责备她,而是坐下来和她一起分析那些做错的题目。
妈妈说:“宝贝呀,这些题就像小怪兽一样,我们这次没打败它们,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它们的弱点,下次就一定能战胜它们啦。
”小红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可温暖了,也有了信心要好好努力。
我就想,这个妈妈可真好呀。
这就好比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有些难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我面前,要是我妈妈也能像小红妈妈那样,陪着我一起翻山越岭就好了。
还有一个家庭的故事也特别有趣。
小辉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球的时候不小心踢碎了。
他爸爸知道后,没有直接给小辉钱去赔,也没有打骂他。
而是带着小辉一起去邻居家道歉,并且让小辉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玻璃赔偿。
小辉的爸爸说:“孩子呀,你犯的错就像你在路上挖了个坑,你得自己把这个坑填平。
”小辉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让我想到,如果我在外面闯了祸,我的爸爸妈妈要是也这么教育我,那我肯定也能很快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
在讲座的过程中,我就在想,家长对待我们的错误真的很重要呢。
要是总是打骂,就像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划一道口子,伤口可能会慢慢愈合,但是总会留下疤痕。
接受批评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接受批评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33b72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7.png)
第1篇一、引言批评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批评,有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也有来自社会。
面对批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如何从中汲取教训,提升自己?以下是我对接受批评教育的心得体会。
二、正确认识批评1. 批评是爱的表达批评并非恶意攻击,而是关心、关爱和期望的体现。
父母、老师、同学在批评我们时,是出于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希望我们能够改正错误,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2. 批评是成长的催化剂批评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我们改进的动力。
在批评中,我们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3. 批评是自我提升的契机接受批评,意味着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心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批评教育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接受批评1. 保持冷静,不情绪化面对批评,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辩解或情绪化。
冷静地分析批评的内容,找出自己的不足。
2. 虚心接受,不抵触虚心接受批评,意味着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抵触、不辩解。
只有虚心接受,才能从中汲取教训,提升自己。
3. 反思总结,制定改进措施接受批评后,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
4. 保持积极心态,不气馁面对批评,我们要保持积极心态,不气馁。
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在改进过程中不断进步。
四、接受批评教育的心得体会1. 提高自我认知接受批评教育让我更加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这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提升。
2. 增强抗压能力面对批评,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这使我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3. 学会与人沟通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有助于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4. 丰富人生阅历接受批评教育让我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
通过面对各种批评,我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困境。
观看“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有感
![观看“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2d952de998fcc22bdd10d2a.png)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观“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有感标题引用《孟子·公孙丑上》摘句,本句大意是:别人告诉他有过失他就觉得高兴。
这本是孟子称赞孔子弟子子路的话后人把这句话简化为“闻过则喜”,经常引用,可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也可用以赞扬乐于听取批评的人。
虽然短片只有11分钟但是通过芳芳和涛涛,两个角色家长对待问题不同的解读,充分的把人们的人生观的两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诠释。
现在的孩子刚十三四岁,正好是大量接受外界思想的时候,同时孩子的自尊心极强、经不得批评。
这方面主要的原因是有的家长在正常的教育中一味进行表扬和鼓励甚至是溺爱,很少或根本不进行批评所造成的。
因为过度的表扬会使孩子逐渐产生唯我独尊、虚荣心强、好大喜功的特点,就会对批评极为敏感,不能接受甚至是对立。
更有甚者会变得自私自利,容不得别人一点不好的言论。
这种现象特别在独生子女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实关键点还是在孩子父母的身上。
改变孩子的这种特点,让孩子能经得起批评,最根本的办法是对孩子进行“耐错教育”,即承受错误和批评的教育。
进行这种教育时,最关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人人都会犯错误,经别人指出,可以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
而如果没有人批评指出,错误就可能一直存在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保护自尊、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为教养态度的一下子完全改变会使孩子不知所措,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然这和家长的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长发觉到不到自己教育上的失误,那真的毁了孩子的一生。
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言传身教,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给孩子做好表率,永远做好他们生命中的合格“灯塔”。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92c89a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8.png)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看了《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这一内容后,我心里那是感慨万千啊!在咱们的日常生活里,孩子面对批评时的反应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就拿我亲戚家的小孩乐乐来说吧,这小家伙聪明伶俐,鬼点子特别多,可就是听不得一点批评。
有一回,乐乐在学校和同学闹了点小矛盾。
老师把情况告诉了家长,说乐乐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推了同学一把,导致同学摔倒了。
乐乐的妈妈知道后,就稍微说了他几句,“乐乐呀,你怎么能这么不小心推同学呢,这样很危险的,万一同学受伤了怎么办?”结果您猜怎么着,乐乐小嘴一撅,眼睛瞪得圆圆的,大声反驳道:“我不是故意的!他也有错!”说完就跑回自己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乐乐妈妈当时那叫一个无奈呀。
后来我去他们家做客,乐乐妈妈跟我说起这事儿,直叹气。
我就想着,得找个机会和乐乐好好聊聊。
那天正好大家一起出去玩,乐乐在草地上欢快地跑着。
跑着跑着,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点皮。
他坐在地上,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我赶紧走过去,把他扶起来,一边帮他拍掉身上的泥土,一边说:“乐乐,摔疼了吧?不过这也怪你跑太快啦,下次可得小心点哟。
”本以为他会生气,没想到他居然点了点头,说:“嗯,我知道了。
”我趁机就说:“乐乐,你看,就像这次摔倒,阿姨说你跑太快不小心,这不是批评你,是希望你以后能避免受伤,对不对?就像之前你推同学那事儿,妈妈说你,也不是要责怪你,而是想让你知道这样做可能会有不好的后果,是为了你好呢。
”乐乐听着,眨眨眼睛,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几天,乐乐妈妈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乐乐好像有点变化了。
原来,乐乐在学校又犯了个小错误,作业没认真写。
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没有像以前那样顶嘴,而是低着头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会改的。
”回家后,还主动跟妈妈承认错误,说以后一定会认真写作业。
从乐乐的这件事情上,我深深地感觉到,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批评教育心得体会小学生(3篇)
![批评教育心得体会小学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78a4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7.png)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批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经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批评教育的意义批评教育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或不良习惯,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指正和引导,以达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素质的目的。
批评教育具有以下意义:1. 帮助学生认识错误:通过批评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引起重视,为改正错误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批评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他人和社会,从而培养责任感。
3. 促进学生自我反省:批评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发自我改进的动力。
4.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批评,学生要学会正确对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二、批评教育的方法1. 客观公正: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偏袒、不歧视,确保批评的公正性。
2. 情感共鸣: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以情感共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
3. 适时适度:批评教育要适时适度,避免频繁或过度,以免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错误,采取个性化的批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5. 引导学生自我改正: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责任,自觉改正错误。
三、批评教育的心得体会1. 批评教育要讲究时机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批评教育的效果与时机密切相关。
例如,在学生犯错误后,立即进行批评,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但如果时机不当,如学生情绪激动、心情低落时,批评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批评教育。
2. 批评教育要注重方式批评教育的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
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批评:对于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误,教师可以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错误。
教师正确对待批评心得体会
![教师正确对待批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6d88a5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0.png)
作为一名教师,批评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批评既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其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自身教学反思和提升的途径。
正确对待批评,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教师正确对待批评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认识到批评的本质是关爱。
批评不是单纯的指责,而是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和期待。
当我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会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们的困惑和迷茫。
这样的心态让我在批评时更加温和,更加具有建设性。
其次,批评要讲究时机和方法。
批评的最佳时机通常是在学生意识到错误之后,情绪相对稳定时。
在这个时候,我会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批评的方法上,我倾向于使用“描述问题-表达感受-提出建议”的模式,这样既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再者,批评要具体、客观。
笼统的批评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甚至可能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在批评时,我会尽量具体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并给出客观的评价。
例如,而不是说“你太粗心了”,我会说“你在这次作业中计算错误较多,可能是因为在审题时不够仔细”。
此外,批评后要及时跟进。
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仅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因此,在批评之后,我会定期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
这样的跟进不仅有助于学生改正错误,还能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体会:1. 保持冷静。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学会了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冷静的态度有助于我更理性地分析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2. 善于倾听。
在批评之前,我会耐心倾听学生的解释,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学生,从而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批评。
3. 适时表扬。
在批评的同时,我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6c74e82c1c708a1284a44f3.png)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七年级十一班张誉腾爷爷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对于孩子来说,你就是真心地为了他好,批评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否则,会得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会事于愿违。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基本上是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
孩子习惯了听赞扬的话,看惯了家长欣赏的眼神,享受到家里的最高待遇,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
但是,对于批评往往就有一种抵触心理。
表现为,不高兴,不吃饭,不说话,甚至不学习,不做作业,使性子。
有的明顶嘴,怼老师和家长。
还有的受到批评就一哭二闹三逃跑。
如此种种,家长们也是伤透了脑筋。
家长要首先明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是一种教育,是孩子完美人格形成的升华。
看了宋老师《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的视频后,我觉得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上,作为家长应注意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批评要准,表扬要注意分寸。
每个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孩子。
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冷静对待,不要横眉冷对,怒气冲天,恨铁不成钢。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正错误,允许孩子有改正错误的时间。
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准问题的所在,静下心来,找错因,分析其利害和结果,使孩子真正认识到错因,从根本上解决并纠正错误。
要教育孩子,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孩子在逐渐改正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加以肯定,但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夸大其词。
二,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孩子。
做为家长,在孩子眼里就是第一任老师和榜样。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用录影机的眼睛记得一清二楚,并牢记于心。
因此,做为家长,”打铁需要自身硬。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试想孩子守着一个成天打牌喝酒玩手游的家长,能好好做作业吗;一个不读书不看报天天追剧的家长,孩子能认真读书吗;一个有错不改,不承认错处的家长,孩子能虚心地接受批评吗;一个满口脏话,怨天忧人的家长,能使孩子礼貌待人,阳光向上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力是巨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观后感
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对于孩子来说,你就是真心地为了他好,批评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否则,会得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会事于愿违。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基本上是在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
孩子习惯了听赞扬的话,看惯了家长欣赏的眼神,享受到家里的最高待遇,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
但是,对于批评往往就有一种抵触心理。
表现为,不高兴,不吃饭,不说话,甚至不学习,不做作业,使性子。
有的明顶嘴,怼老师和家长。
还有的受到批评就一哭二闹三逃跑。
如此种种,家长们也是伤透了脑筋。
家长要首先明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是一种教育,是孩子完美人格形成的升华。
看了宋老师《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的视频后,我觉得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上,作为家长应注意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批评要准,表扬要注意分寸。
每个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孩子。
孩子犯错后,家长要冷静对待,不要横眉冷对,怒气冲天,恨铁不成钢。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要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正错误,允许孩子有改正错误的时间。
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准问题的所在,静下心来,找错因,分析
其利害和结果,使孩子真正认识到错因,从根本上解决并纠正错误。
要教育孩子,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孩子在逐渐改正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加以肯定,但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夸大其词。
二,以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孩子。
做为家长,在孩子眼里就是第一任老师和榜样。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用录影机的眼睛记得一清二楚,并牢记于心。
因此,做为家长,打铁需要自身硬。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试想孩子守着一个成天打牌喝酒玩手游的家长,能好好做作业吗;一个不读
书不看报天天追剧的家长,孩子能认真读书吗;一个有错不
改,不承认错处的家长,孩子能虚心地接受批评吗;一个满
口脏话,怨天忧人的家长,能使孩子礼貌待人,阳光向上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力是巨大的。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小看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不管是在教孩子的做人,学习,讲礼貌,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等等方面,都应以身示范,为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们要家校联手,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对待成长中的错折。
培养出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有理想,爱学习的好孩子,是我们的责任和荣耀。
《饮酒·其五》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一、《饮酒·其五》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饮酒·其五》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三、《饮酒·其五》原文翻译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
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